大学生职业道德规划论文
大学生职业道德论文范文3篇

⼤学⽣职业道德论⽂范⽂3篇医药专业⼤学⽣职业道德论⽂⼀、基于⼈⽂关怀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探索医药⾏业是“健康所系,⽣命所托”的事业,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积累,⼈⽂精神和优秀的个⼈品质。
过去的教学模式形式分散,未能形成体系,效果不明显。
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学教育的全过程,以⼈⽂关怀为核⼼构建“四位⼀体”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通过提⾼师资队伍⽔平,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育途径,完善教学评价,将⼈⽂关怀融⼊到职业道德教育中,才能够增强医药专业⼤学⽣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提⾼职业道德教育队伍⽔平教学中的⼈⽂关怀,是⼀种充满⼈⽂⽓息、体现⽣命意义的⼈性化教育关怀。
教师对学⽣的关怀是⼈⽂关怀的最直接体现。
教师的关怀将促进学⽣更积极主动地学习,端正他们的医药职业态度和价值观,进⽽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乐观向上的职业态度与情感,以达到建构关怀能⼒的⽬标。
因此,要实现⼈⽂关怀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度职业道德⽔平的教师队伍是前提。
只有教育者认识到其重要性,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去认识和体会⼈⽂关怀。
(⼆)丰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职业道德教育应具有鲜明的⾏业特性。
医药⾏业是以⼈的健康和⽣命为服务对象的特殊⾏业,因此,在教育内容上必须把⼈⽂关怀精神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相结合,强调在医药⼯作中服务他⼈和尊重患者的认知,通过换位思考树⽴⼈性化服务理念,通过⽣命关怀的讨论提⾼奉献社会的责任感。
丰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能够让学⽣在校期间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了解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从⽽引导学⽣积极投⾝到职业实践中,⾃觉遵守职业道德,履⾏医药⼯作者的使命。
(三)拓宽职业道德教育途径⾼校要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树⽴医药从业者的职业价值观念,使之形成⼈⽂关怀理念。
医药⾏业是关系⽣命健康的特殊⾏业,除了课堂教学,还应在专业教育、校园⽂化活动、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等环节中渗⼊职业道德教育。
如在专业课中加⼊⼈⽂关怀教育;举⾏医学⽣宣誓仪式,强化医药专业学⽣的职业认知;通过⾛访调查医药企业,了解医药事业发展前景;通过志愿者社区服务活动,使学⽣深⼊了解社会;通过在专业实习中强化⼈⽂关怀精神,增强学⽣的责任感和事业⼼,培养敬业精神。
大学生道德教育论文4篇.docx

大学生道德教育论文 4 篇第一篇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一、提升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重要性1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进入21 世纪以来,增强高等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性,日益成为教育领域工作者交流与探讨的重点。
高等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化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也要随着知识的信息化、开放化、全球化、产业化而不断拓展创新。
希腊传记作家普卢塔克曾说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高校在不断地为社会输送物质财富创造者的同时,更需要输送用职业道德知识塑造的精神财富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因此,高校在以培养社会化的职业人为根本任务时,更加重视大学生社会化进程;职业道德自我内化,大学生择业、就业、敬业良性协调,这是时代赋予当前高校的责任与使命。
2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才市场也日益受到经济的知识化、信息化的影响,就业趋势日益严峻,因此,人才市场所需的人才,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职业技能,更需要就职人员具有公平正义意识、诚信法制观念、团结协作精神、自觉遵守职业规范与纪律意识,成为一个有职业道德之魂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
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风气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秩序,职业道德建设极大程度推进了公民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道德更高的社会化与公众化,对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建设性作用强化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将职业社会责任同自身的职业道德相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强化时代使命。
3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内在需求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意识和愿望,他们渴望付出辛勤的努力获得回报,但是在美丽憧憬的背后,隐藏着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迷茫。
因此,强化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自我内化的过程,使其明确将来在职业生活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努力处理好个人利益同行业集体、社会大众、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而使自己在适应职业中得到发展。
大学生职业道德规划论文【精选文档】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来,人们最大化地追求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导致了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而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特定的职业思想和行为准则,是正确处理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社会一般道德在职业中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名誉和形象,还与公司、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声望和利益密切相关,良好的职业道德会给公司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
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职业教育又一重要内容。
现在社会职业道德水平的下降,大家是身有体会。
前不久,《新民晚报》刊登了一则骇人听闻的新闻:某地区小学,一名男教师在教室里在所有学生面前殴打一女同学直至死亡。
这样一则消息无疑是发人深省的,教师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最高尚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这样一个受世人爱戴崇拜的角色竟然摧毁了一个年轻的充满希望的生命,不禁让我们深思:教师的职业道德何在?不仅是学校,在医院这样一个救死扶伤的场所,医生护士那冷若冰霜的面孔和话语也时常让我们不寒而栗。
在感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同时,我们也会思考职业道德的问题。
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理想,职业信念,职业态度,职业品质,职业责任,职业良心等诸多方面,一个人职业道德的缺失体现在对本职工作的不热心,态度不端正,没有责任心等。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试从学校和学生角度做简要分析。
从学校角度看,因为目前人们对职业学校仍存在偏见,认为文化知识学不好才会进职业学校学技术,而高等职业学校更被人们认为是高考落榜生的收容所,一般成绩优异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学生均进入了综合大学学习,因此职业学校从生源上来看与普通高校相比缺乏优势。
另一方面,因为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回应了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呼唤,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各业第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明显的职业技能性和技艺性,学生能力的培养固然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培养目标的首位。
大学生职业道德(共5篇)

大学生职业道德(共5篇)第一篇:大学生职业道德摘要: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势蓝有利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本文着重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等三个方面来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向更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迈进。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特殊形式和重要补充。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在范围上,它存在于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中闻,是家庭、学校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内容上,它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在形式上,它具有具体、多样和较大的适用性。
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有利于促进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一、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一)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个复杂而又协调的整体,各行各业与现代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
每个行业工作效率的高低和劳动态度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各行各业只有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质量和提高产品质量,建立起彼此协作和谐的关系,社会化大生产速度才能提高。
(二)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起保证作用社会风尚的好坏.往往是通过各行各业的职业风气这一“窗口”表现出来。
各行各业的风气是职工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的总体现,而整个社会的社会风尚又是各行各业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的综合反映。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是促进社会风尚好转、巩固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对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起促进作用一个合格的从业人员固然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和工作技能,但能否尽职尽责关键在于他的职业道德修养程度。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可以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从而自觉钻研业务改革创新、提高效率、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才。
关于职业道德的论文四篇

关于职业道德的论文四篇(篇一)【关键词】职业道德;培养内容【摘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职业道德建设应该从职业道德知识、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信念、职业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培养,达到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目的。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生活中自觉形成.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完善。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在一定的职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与现存最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
社会主义职业道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新的内容和特点,并在社会发展、个人价值的体现等诸多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El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职工道德素质,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
放眼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人的基本素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的素质是多方面.而职业道德素质作为道德的一个基本方面和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道德素质的高低.从而影响着人的整体素质的高低职业活动是一个人一生中主要的生活内容,人生价值、人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贡献是通过职业活动实现的。
职业是个人与社会交往的交汇点.职业行为是个人与社会进行交往联系的基本方式。
所以人在职业行为中的道德表现、道德品质就成为一个人道德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
人的品德、精神境界、价值观念也主要通过职业活动体现出来,并充分展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
大学生职业道德论文1500字

大学生职业道德论文1500字高校教育中,尚未形成完善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下面是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职业道德论文1500字,希望大家喜欢!大学生职业道德论文1500字篇一《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刍论》摘要: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新时期下,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他们招聘员工的基本素质之一。
作为培养技术性和应用型人才的职业院校,应该加大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投入,创新和丰富教育内容。
在新时期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助于促进劳动者自我完善,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促进社会生活和谐稳定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219-01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作为新一代的职场人,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良和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更要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
1 职业道德界定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
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体道德体系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多样性和灵活性、行为上体现自律与他律的统一等特点。
2 分析大学生开展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2.1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品质难以自发形成道德品质在人民群众的思想中是不可能自发形成的,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育才能形成。
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职业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适合的教育引导,他们最终只会受到旧的职业道德影响。
2.2 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方面(1)有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受教育者能够树立远大职业理想,并把职业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受教育者的理想更为坚定、更为实际。
(2)道德:优良道德品质形成需要通过职业实践活动和职业道德修养体现出来。
职业道德实践教学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道德在职场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从职业道德实践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职业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引言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在我国,职业道德教育一直被视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职业道德实践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对职业道德实践教学进行探讨。
二、职业道德实践教学的现状1. 职业道德实践教学课程设置逐渐完善。
近年来,我国高校和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越来越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
2. 职业道德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
在教学方法上,我国高校和职业院校采用了多种形式,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实践教学基地等,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3. 职业道德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取得一定成果。
部分高校和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三、职业道德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职业道德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部分高校和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实践教学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环节,导致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 职业道德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部分高校和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影响了教学效果。
3. 职业道德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职业道德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4. 职业道德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
部分高校和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职场环境。
四、职业道德实践教学对策1. 优化职业道德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高校和职业院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职业特点,合理设置职业道德实践教学课程,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价值观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不仅关乎个人的职业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在这个过程中,职业道德与职业价值观的建立和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职业道德与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活动中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原则。
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至关重要。
首先,大学生应该树立诚信的职业道德。
诚信是职业成功的基石,大学生应该坦诚待人,恪守承诺,不说谎言,不欺骗他人。
其次,大学生应该树立负责任的职业道德。
对于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行为,应该有清晰的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不推卸责任,不逃避问题。
此外,大学生还应该树立公正公平的职业道德。
在职业活动中,要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不搞权色交易,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做到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
与职业道德密切相关的是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指在职业发展中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于实现自身职业目标至关重要。
首先,大学生应该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
要有信心和勇气,勇于追求卓越,不畏困难,不怕失败,坚定地朝着自己的职业目标前进。
其次,大学生应该树立奉献和责任的职业价值观。
要有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的情怀,把个人的价值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中去,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此外,大学生还应该树立创新和进取的职业价值观。
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学习和进步,不断适应和引领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为了促进大学生职业规划中职业道德与职业价值观的建立和培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职业道德与职业价值观教育。
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举办职业规划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职业价值取向。
其次,家庭也应该承担起教育责任。
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他们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
再次,社会应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和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来,人们最大化地追求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导致了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而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特定的职业思想和行为准则,是正确处理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社会一般道德在职业中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名誉和形象,还与公司、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声望和利益密切相关,良好的职业道德会给公司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
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职业教育又一重要内容。
现在社会职业道德水平的下降,大家是身有体会。
前不久,《新民晚报》刊登了一则骇人听闻的新闻:某地区小学,一名男教师在教室里在所有学生面前殴打一女同学直至死亡。
这样一则消息无疑是发人深省的,教师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最高尚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这样一个受世人爱戴崇拜的角色竟然摧毁了一个年轻的充满希望的生命,不禁让我们深思:教师的职业道德何在?不仅是学校,在医院这样一个救死扶伤的场所,医生护士那冷若冰霜的面孔和话语也时常让我们不寒而栗。
在感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同时,我们也会思考职业道德的问题。
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理想,职业信念,职业态度,职业品质,职业责任,职业良心等诸多方面,一个人职业道德的缺失体现在对本职工作的不热心,态度不端正,没有责任心等。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试从学校和学生角度做简要分析。
从学校角度看,因为目前人们对职业学校仍存在偏见,认为文化知识学不好才会进职业学校学技术,而高等职业学校更被人们认为是高考落榜生的收容所,一般成绩优异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学生均进入了综合大学学习,因此职业学校从生源上来看与普通高校相比缺乏优势。
另一方面,因为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回应了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呼唤,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各业第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明显的职业技能性和技艺性,学生能力的培养固然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培养目标的首位。
与之相对,道德教育则目标模糊,在道德上要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培养等存在的不确定的因素较多,没有一定的标准可以衡量,因此,学校往往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
从学生角度看,进入高职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是高考落榜生,进入高职是一种“失败”,是无奈的选择,觉得职业学校名声难听,形象不好,因此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工作丧失热情,进入工作领域,也会对工作不满意,缺乏职业道德也是自然之事。
也有另一种学生,进入职业学校,认为以后工作明确,只要学好技术技能,成为本岗位的高级技术人才便可高枕无忧,从而疏忽了自身职业道德水平和素养的提高。
职业道德与一般社会道德或阶级道德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和多样性;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它的内容有具体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职业道德的内容包括:职业认识的提高,职业情感的培养,职业意志的锻炼,职业理想的树立以及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的养成等五个方面。
如何培养职业道德,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试做以下建议:
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在各行各业的具体实践。
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要求是:(1)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职业技术与业务,在职业活动中发挥创造才能。
(3)遵纪守法,团结协作,诚实守信,以主人翁精神对待工作。
(4)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注意增产节约,爱护公共财务,廉洁奉公。
由于各行各业有自身的特点,所以职业道德规范也不一样,因此要根据本行业的性质、地位、作用和特点,按照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来制定职业道德规范。
如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如教师、医生,要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不可将个人的主观情绪带入到工作中去,能迅速融入角色。
再如秘书,要做好保密工作,
从公司的利益出发。
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职业教师有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
教师职业行为的示范性和教育性决定着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教育工作。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对所学专业的刻苦钻研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本职业的重要性、趣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所做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主人翁精神,对本职工作负起道德责任和义务。
让学生认识到职业道德水准提高,是职业岗位的本质属性和职业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提高的内在要求,而不是拿出某种版本职业道德规范读本读读、念念、讲讲来隔靴搔痒,基本不能针对职业特点及共性问题、个性特征。
三:职业教育过程中,强调其职业特性的同时,也要强调培养学生对未来职业岗位变换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岗位变换作好准备,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或自己更感兴趣的工作。
岗位变换也可消除一个人长期从事某项工作的厌烦心理,重新调动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在实习活动中,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即道德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让学生进入一些优秀的人文氛围较好的企业和公司实习,亲身体验工作中良好的道德的重要性,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
实习或工作后,学校要关注和重视社会反馈,与职业岗位相联系的评价、评估领域对本校学生的满意程度,所给出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和促进学生完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个人素养、专业水平的需要。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是企业间接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