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地理每日一题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推进

合集下载

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2、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说明
①区域经济要想腾飞,必须首先发展劳动 密集型产业 ②工业要持续发展,不一定要进行结构调 整和产业升级 ③善于抓住机遇对于区域发展是非常重要 的 ④影响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不断变化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问题与对策
思考:20世纪90年代…………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5)、对照第一阶段,讨论总结 第二阶段工业产值增长快的原因 是什么?
6)、第一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各 是什么? 7)、第二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又 是什么?
第一阶段
时间 存在的问题 优势 1979-1990年
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
工业实力较强 政策和侨乡优势
第二阶段
1990年以后
政策和劳动力 成本低优势丧 失
乡镇企业发展
边贸发展
国有大中型企 业发展
一、珠三角工业化发展快的原因
1、发达国家与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3、良好的区位条件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二、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珠三角的工业化进程 2、珠三角的城市化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的主 要动力 B、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影响、相互推 动的 C、不同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起步时 间是一致的,只是道路、水平存在差异 D、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是任何一个 国家必须的历史过程
城市建设 ①城市人口、数量猛增,城市规模急涨;②城市规 相对落后 划、建设、管理滞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缺少
分工合作,竞争力下降;③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 社会问题突出,城中村现象比较普遍
生态环境 ①大气污染日益加剧,已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日益严重 ②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以及其有利的地理条件

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以及其有利的地理条件

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以及其有利的地理条件。

1、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工业比重下降,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上升,要在世界其它地区寻找出路。

(国际背景)
2、将珠三角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给予许多优惠政策。

(国内背景)
3、位于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利于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优势,接受产业扩散,参与国际分工。

4、与港澳台胞、华侨、华人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利于招商引资。

高中地理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1.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A.产业基础B.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C.著名的侨乡D.腹地范围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侨乡”的优势,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所不具有的。

答案:C下图为“1980~2008年深圳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2~4题。

2.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①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优越②位于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地区③位于珠江口,水陆交通便利④位于珠江三角洲,科技力量雄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1990年以前深圳工业产值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是( )①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②劳动力相对不足③工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④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A.①③B.①④C.②④D.①②4.深圳从1980年的3万多人口,到目前常住人口超过1 000万,有关其人口快速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主要由于该市工业快速发展②反映该市的出生率持续升高③使城市用地类型趋于单一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第2题,经济特区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吸引外资,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故与气候条件关系不大。

成立特区之前,深圳的工业总产值很低,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非常薄弱。

第3题,1990年以前,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处于第一阶段,外商投资规模较小,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附加值较低,工业产值增长缓慢。

第4题,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也使城市用地类型趋于多样化。

答案:2.D 3.B 4.A5.进入工业化进程第二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 )①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②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③劳动力成本降低④政策优势突显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进入工业化进程第二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大为增强。

高二地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分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

读图回答问题:(9分)(1)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分析长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3分)(2)应对长江三角洲的竞争,你认为珠江三角洲该如何发展?(3分)(3)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共同存在哪些主要问题?(3分)【答案】(1)便利的水陆交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良好的工业基础;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优惠的国家政策等(答出3点即可得3分)(2)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努力做好产业升级,使资本优势转变为技术优势;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吸引高水平的人才,提高劳动力素质;搞好城市规划,促进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突破市场、区域界限,努力扩大范围,提高辐射带动作用,建立大珠江三角洲等。

但是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同长江三角洲的恶性竞争,开拓自己的空间,发展自己的市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搞好经济规划。

)(只要合理,答出3点即得3分)(3)①耕地减少,土地资源紧缺;②农业基础明显削弱;③生态环境破坏,区域环境质量下降;④能源紧张。

(答出3点即可得3分)【解析】(1)发展经济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资源、劳动力、市场、技术、工业基础、政策等。

长三角地区除矿产资源不足外,其他各方面均占优势。

(2)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的劣势主要在于腹地较小,综合实力较弱,产业结构单一。

努力方向为加强规划和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综合实力。

(3)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共同问题为能源紧张,土地资源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

【考点】区域经济发展。

2.(10分)“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两个重要经济区。

结合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上海市的交通区位。

(3分)(2)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正积极筹备风力发电场。

分析两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3分)(3)根据表中材料,比较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018年高二必修三第四单元地理同步练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文档资料

2018年高二必修三第四单元地理同步练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文档资料

高二必修三第四单元地理同步练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知识的积累,逐步形成一门研究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科学。

以下是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必修三第四单元地理同步练习,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地理网一直陪伴您。

一、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区位条件20世纪80年代之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只有纺织、食品、建材等工业,并主要分布在广州市。

如今,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并成为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内部,由于一方面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

在本国内部则大力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这样在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就有了发展的契机。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改革开放以后,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比其他地区更有着吸引外资的优势。

如美国在1970~1990年间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动,其产业变动及随之发生的产业转移,直接影响了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也就刺激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城市化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

工业化是指工业或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工业化加速非农产业和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科技、文化、交通以及各项经济活动向城镇集聚。

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15.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

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15.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

国的
地位
【拓展提升】 图解我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
【典题研析】
读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和主要矿产分布图,回答 问题。
(1)比较图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级市,并阐述城市化 水平高的原因。 (2)安徽省具有靠近“长三角”的地域优势,在推进工 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发挥这一优势?
【思维导引】第(1)题,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主要从以下 几方面分析:
位条件,即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分析。第(3)题,二者
优势互补,珠江三角洲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地价低廉、 优惠的国家政策发展成为制造业发达的基地,香港是国 际大都市、自由贸易港,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 制,其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促进了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
答案:(1)水热条件非常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珠 江水系水网密布;珠江三角洲有利的地形条件和肥沃的 土壤条件;地理位置优越。 (2)地理位置上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具有对外交往的 传统。
2.有利的地理条件:
(1)良好的区位。
毗领港 澳
侨乡 之一。 (2)全国最大的_____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读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展的比 较图,回答问题。
增多
扩大 城市
三、问题与对策 读广州南沙开发区全景(效果图),探讨城市化过程 中的问题与对策。
(1)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升级 面临困境(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产业基础、 ①产业_____ 城市建设 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经济腹地劣势);②_________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 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 渐丧失
第一阶段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 产业结构调整,为劳 背景 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 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 路 主导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产业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每日一题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推进 新人教版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每日一题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推进 新人教版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推进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1—2题。

1.在阶段Ⅰ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A.资金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2.进入阶段Ⅱ后,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①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②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③劳动力成本降低④政策优势突显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参考答案】1.C 2.A解题必备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与进程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 (1)工业化进程(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工业化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工业和服务业还会吸纳大量劳动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化,同时吸引外地人口迁入,这是城市化的一个表现;另外,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还促进非农业用地的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这些都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表现学霸推荐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其优越的条件密不可分。

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广东省西南部B.地形崎岖,热量丰富C.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D.经济发达,文化落后2.下列哪一类型基地不是我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的A.轻工业基地B.商品农业基地C.外贸出口基地D.棉花生产基地3.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是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B.矿产资源丰富C.地理区位优势明显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据此完成4—5题。

4.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5.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答案【答案】1.C 2.D 3.B3.本区矿产资源缺乏,是其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寒假作业:(9)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寒假作业:(9)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Word版含答案

(9)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1、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实现现代化,是现阶段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有利条件( )A.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C.原有工业基础较好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2.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②城乡差别很小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2、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图。

读图回答1-2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地区产业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目前,为了实现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两地区优势互补,珠江三角洲地区应积极从香港( )A.引进资金、技术B.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C.调入能源资源D.输入传统工业制成品3、那些老广州的朋友们却总爱回忆起1984年的广州郊区……那时的珠江两岸尽是芦苇,一派“芦花似雪雪茫茫”的景象。

……才20多年的时间,我们生活的区域已经离得越来越远,我们的城市也已经大得无边了。

……这个地区,已成为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市密度最大、全球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这就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据此完成以下1-3题。

1.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程度高主要表现在( )①城镇人口数量多②城镇数量多,密度大③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④外来劳动力所占比重高,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较完善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表现为( )①城市化发展以小城市为主导②城乡一体化地带初步形成③广州和深圳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④区内城市与城市紧密相连,小城镇星罗棋布A.②③B.①③C.①②D.③④3.“倒闭潮”“民工返乡潮”“外企老板人间蒸发……2008年10月和11月间,流言和恐慌笼罩在珠三角上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推进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1—2题。

1.在阶段Ⅰ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
A.资金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
2.进入阶段Ⅱ后,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
①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
②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③劳动力成本降低
④政策优势突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参考答案】1.C 2.A
解题必备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与进程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 (1)工业化进程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工业化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工业和服务业还会吸纳大量劳动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化,同时吸引外地人口迁入,这是城市化的一个表现;另外,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还促进非农业用地的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这些都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表现
学霸推荐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其优越的条件密不可分。

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广东省西南部B.地形崎岖,热量丰富
C.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D.经济发达,文化落后
2.下列哪一类型基地不是我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的
A.轻工业基地B.商品农业基地
C.外贸出口基地D.棉花生产基地
3.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是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B.矿产资源丰富
C.地理区位优势明显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据此完成4—5题。

4.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5.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答案
【答案】1.C 2.D 3.B
3.本区矿产资源缺乏,是其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答案】4.C 5.A
【解析】4.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初期,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等优势条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珠三角地区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升级,阶段Ⅱ的主导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C项正确。

5.据上题可知,阶段Ⅰ的主导工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日用消费品加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A项正确;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工业附加值较低,B、C项错误;电子信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D项错误。

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