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doc

合集下载

稳态与环境

稳态与环境
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通过自我调节机制维持自身的稳态;生物与生物之间、生 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又是怎样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能力方面,学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可以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
方法,逐步形成整体性思维的习惯,初步学会建立数学模型,提高从内因和外 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事物发展变化的能力。

(4分) 答:? ? 17.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远山近水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村庄阔大的臂弯里。 答:? ?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以“冰 窗花”为线索,回顾作者早年的故园生活,着力描写了盛开在冬日窗棂上的冰窗花。 B.第①自然段“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一句起强调作用,并自然地引起下文。 C.第②自然段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父亲煮茶的情景,极富表现力。 D.第④自然段写多年以后, 冰窗花依旧长久地驻扎梦中,表现了作者对冰窗花秘密的好奇。 E.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悄然消融的冰窗花的惋惜之情。 19.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 代谢: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16.葳蕤如春;冰洁,剔透, 令人心灵震颤;棱角分明,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消融过程美妙而悄然无声。 17.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冬日雪夜,风停夜静,山野村庄一片恬静安谧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温馨故园的喜爱之情。 18.D? E 19.结构上,照 应开头并总结全文;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故园那种甜美温馨生活的深深怀恋。 (2017甘肃天水)10.阅读《我的叔叔于勒》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 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 “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这篇小说选自法国 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2)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情感? (3)文中反映出飞利浦夫妇怎样的性格特点? (4)找出选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抄在相应的横线上,并分析此景物描写的作用。 (5)有人认为该小说旨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 的金钱关系,也有人认为其主题在于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下层人民生活的辛酸。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考点】9E:小说阅读综合. 【分析】本阅读语段出自课文《我的叔叔于勒》的结尾部分,主要写了两个情节,一是我去给于勒送吃牡蛎的钱;二是我们一家人换船来躲避于勒.语段 主要对于勒进行外貌描写,表现了他的穷苦;同时也对我进行了心理描写,表现对于勒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父母作法的不满.文章以父母的行为,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本文作者是法国作 家莫泊桑,出自其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2)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体会.解答此题要结合事件及人物的关系来分析.画线句是对“我”的心理描写,作者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旨在强调于勒和我之间的关系,而父母却不顾及这种关系,对他躲之不及,可以看出当时“我”的心情,既有对于 勒的同情,也有对父母作法的不满.根据这一理解整理出代谢. (3)本题考查人物性格的归纳.解答此题可根据文中的事件以及人物的相关描写来总结.语段中的“我”给了亲叔叔于勒小费,但母亲却破口大骂,将之前对于勒的赞美与期盼全部抛于脑后,返回时干脆就换乘其他船只,可以 看出父母二人的自私、虚荣,没有人情味. (4)本题考查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经分析,文中“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这句话就是环境描写.文章中运用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 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深化作品主题.本文的环境描写句子是: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在这里的作用与上面的第二点相符,作者以环境描写 来烘托了人物失望的心情,和前文我们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5)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与观点的表达.小说的主旨是从小说描写的整体生活画面中显示出来的中心思想,把握小说的主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从作者背景看主题;②从人物塑造看主题;③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④从语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题.小说主题有确定性的一面,也有不确定性的一面,题目中给出的两种观点都可以成立,关键在于答题时理由的充分. 代谢: (1)莫泊桑 《羊脂球》 (2)句子运用反复,强调了“我”与于勒的血缘关系,表现了“我”对于勒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父母行为的不 满,突出当时“我”心情的矛盾. (3)菲利普夫妇自私、虚荣、势利、无情. (4)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5)示例:我赞成第一种观点.这篇文章以菲利普夫 妇的态度变化为主线,在于勒的身份没有得到代谢实之前,他们对于勒极力的赞美,期望能早日见到于勒,表现出亲人间的那份暖人的真情;但于勒的身份代谢实后,他们便六亲不认,破口大骂,将亲情抛之于脑后.可以看出让他们发生变化的是“钱”,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 除了金钱外,没有其他情感可言。 (2017甘肃天水)14.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灰尘 朱成玉 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 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 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 自灭”。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⑤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对破烂里一躺,和 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嘿嘿,我也是个破烂。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⑥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⑦“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 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 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⑧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给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就去擦玻璃。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 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 吧。” ?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 ?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代谢。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 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选自《当代青年) (1)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文章情节 发现“破烂”→偷“破烂”被“教悔”→受“惩罚”获“奖励”→坚定“梦想” (2)结合语境,体会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不可回收: (3)简要概括老人为什么要“惩罚”和“奖励”我。 (4)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的理解。 (5)那个“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点小酒作乐的孤寡老人”,最后在“我”的眼里成为了“可敬的老人”,是什么促使作者内心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谈谈。 【考点】9C:记叙文阅读综合. 【分析】 小说叙述了一位老人靠拾垃圾艰难度日,却乐观自信,这使颓废的“我”决心重树自信,振作起来,走出人生的低谷的事.告诉我们:人生境遇或顺利或窘迫,只有自我珍惜,自我努力,才能有所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主 要情节的梳理能力.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情节,找到相关的段落,用相似的短语概括情节即可.根据文中信息“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写“我”偷“破烂”而被教诲;“去给我把 窗玻璃给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写“我”受“惩罚”,并在“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

高中生物人教版稳态与环境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章课时作业

高中生物人教版稳态与环境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章课时作业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课时细胞生活的环境【目标导航】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构成,后者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组成。

2.体液各成分之间的关系(1)血浆: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组织液(又叫细胞间隙液):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淋巴液(也叫淋巴):淋巴管内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有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方面。

1.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能保持稳定与血浆中的HCO-3、HPO2-4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各个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知识点一内环境的组成及其之间的关系1.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关系,正确的是()答案 D解析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互相渗透。

毛细淋巴管是一种壁薄而末端封闭的盲管,只有一部分组织液可单向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再由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液循环。

2.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答案 C解析内环境是指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组成的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也叫细胞外液。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清单3-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清单3-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三编稳态与环境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本章知识结构二、新课程标准1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2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稳态的维持三、预测新课标高考热点1、描述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2、列举血浆的组成成分,明确细胞外液的本质3、举例说明内环境的稳态,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4、举例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5、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细胞生活的环境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知识结构细胞内液血浆 ↑ ↖↘细胞外液 ↑ 组织液 内环境↑ ↙淋巴水:约90%蛋白质:约7-9%无机盐:约1%血液运送的物质: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收力。

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越高,反之则越小。

酸碱度:人血浆的pH 为7.35-7.45,与它含有HCO 3-、HPO 4-等离子有关温度:人体细胞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学生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食物水无机盐 O 2CO 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二、要点精析【 要点一】细胞与内环境(1)体液的概念:人体内古有的火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体液的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体液 细胞外液的成分 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细胞生活的环境 未被吸收的物质有机废物、水和无机盐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细胞内液(约占2/3)↓↑血浆←—体液↓↑↓↑细胞外液(约占1/3)组织液↓淋巴——(3)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4)内环境的成分①水:含量最多,如血浆中含有约90%的水。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1)内环境(细胞外液)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2)内环境(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酸碱度:近中性,7.35~7.45。

温度:37度左右(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二、稳态(1)概念: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与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2)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第二章动物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轴突+髓鞘=神经纤维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与功能单位。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6、人脑的高级功能(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

上海市高中生物选修1: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知识点

上海市高中生物选修1: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知识点

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血液检查: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查,血液从血管内抽出加入有抗凝剂的试管中,离心后出现三层。

血浆可以用来进行血液生化分析。

血细胞可以用作血常规分析。

体液:人体大多数细胞不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浸在身体内部的液体中,人体内含大量液体。

(身体内部的液体统称为体液)分类:细胞内液(细胞里面的液体)(存在于细胞内,2/3)和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内,1/3)细胞外液:高等动物机体中,无论是悬浮于血液中的血细胞、空隙较大的疏松结缔组织细胞,还是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每个细胞周围都有或大或小的间隙,主要被液体所填充的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

内环境:将细胞外液所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它并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

细胞内液:人体内部还有大量的液体分布于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间存在直接的物质交换,两者共同组成了机体的体液。

由水(90%)和溶质组成。

参与运送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血浆蛋白(7%-9%)、无机盐毛细淋巴管的盲端也分布于组织细胞的间隙中,其管壁上呈覆瓦状(一个细胞压另一个细胞)排列的上细胞只允许组织液单向流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这种结构的管壁比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更大,一些不易透过毛细血管壁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细菌、病毒和肿瘤细胞等)都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

淋巴流经各级淋巴管道,最终汇入血液循环,因此,淋巴循环可以看作是血液循环的辅助。

由于途中会经过多个淋巴结,淋巴中的细菌、病毒大多会被清除。

①组织液生成②组织液回流③淋巴的生成④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物质交换组成内环境的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其中,组织液大部分渗入毛细血管静脉端,另外约10%的物质经淋巴管道进入循环系统。

它们行使各自功能的同时,也通过相互沟通使各自的成分与含量维持相对稳定。

1.“两步法”判断体液种类1)第一步:分析三角形①单方向(箭头)淋巴液形成:组织液→淋巴液淋巴液流向:淋巴液→血浆②双方向(箭头):组织液⇋血浆据此判断甲为淋巴液,乙为组织液,丙为血浆。

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知识点

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知识点

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知识点稳态、环境与调节是现代生命科学核心理论之一。

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的知识点你掌握了多少?接下来店铺为你推荐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知识点,一起看看吧!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知识点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知识点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6. (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的电位:内正外负。

9.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0.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11.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12.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

分为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

1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5.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高中生物必修3之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3之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3之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整理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2、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低于0.8 g/L:低血糖症高于1.2 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7、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8、血糖平衡的调节9、体温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

高中生物 必修3 稳态与环境教材

高中生物 必修3 稳态与环境教材

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教材引言稳态与环境是高中生物必修3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稳态是指生物体在一定时间内,其内部环境的各种物质和能量指标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而环境则是指周围生物体生活的外部条件。

本教材将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稳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体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生物体的稳态生物体的稳态是指生物体在内部环境中各种物质和能量指标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稳定状态是通过生物体的各类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教材将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水盐平衡水分和盐分是生物体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它们在细胞内外之间需要保持一个相对平衡。

教材将详细介绍生物体的水盐平衡调节机制,包括肾脏的作用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2. 酸碱平衡细胞内外的酸碱平衡对生物体的正常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材将讲解生物体如何通过呼吸、排泄等途径调节酸碱平衡,维持内部环境的稳态。

3. 温度调节温度是生物体内部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

教材将介绍生物体如何通过神经系统和生理反应来调节体温,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温度。

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与响应生物体在持续变化的环境中需要适应和响应,以保持内部环境的稳态。

教材将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温度的适应生物体对温度的适应是通过进化和适应机制来实现的。

教材将讲解生物体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适应策略,包括冷血动物和温血动物的区别以及植物的温度适应机制。

2. 湿度的适应湿度是环境中的水分含量的指标,对生物体的生活和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教材将介绍生物体在湿度变化下的适应机制,包括植物的开放式气孔和关闭式气孔等。

3. 光照的适应光照是生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来源,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有着直接影响。

教材将解释生物体对光照的适应机制,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光感应等。

环境污染与生物体的影响环境污染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教材将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水污染对生物体的影响水污染对生物体的生活和生长发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一、植物的激素调节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1)生长素的发现拓展:①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什么部位合成? 【胚芽鞘尖端】②生长素的合成是否需要光? 【不需要】③胚芽鞘中什么部位感受光的刺激? 【胚芽鞘尖端】④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是什么部位? 【胚芽鞘尖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⑤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分布在什么部位?举例。

【相对集中能够分布在于植株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⑥胚芽鞘向光弯曲和生长的是什么部位? 【靠近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⑦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吲哚乙酸】(2)如何通过实验证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胶小块作为供应块,放在切去顶端的燕麦胚芽鞘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胶块作为接受块,放在燕麦胚芽鞘切面的下端。

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接受块的琼胶里含有生长素。

但是,如把这段胚芽鞘倒转过来放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发现接受块不含生长素。

】(3)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发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单侧光刺激胚芽鞘的尖端,会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发生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的运输,从而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

】拓展:①横向运输的发生在什么部位? 【胚芽鞘尖端】②引起横向运输的原因是什么? 【单侧光照、重力影响等单方向的刺激】(4)生长素有哪些生理作用? 【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则抑制生长,浓度过高甚至会杀死细胞,即两重性。

如向光性和顶端优势】拓展:①植物为什么能显示出向光性呢? 【①外界刺激:单侧光②单侧光引起横向运输使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侧较多③背光侧细胞纵向伸长较快弯向光源生长】②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③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什么有关? 【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

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④什么是顶端优势现象? 【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这里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⑤根、芽、茎三种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有什么不同? 【根、芽、茎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 -10 、10 -8 、10 -4( mol/L ),根对生长素敏感性最明显,其次是芽、茎。

】(5)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在低浓度范围内: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易生根的枝条,可促进枝条生根成活;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b 、在高浓度范围内,可以作为除草剂。

】拓展:①在农作物的栽培过程中,整枝、摘心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顶端优势】②雌蕊受粉后,促进果实发育的生长素由何处合成的? 【正在发育中的种子】③如何获得无子番茄? 【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

】④农业生产上为何用 2 、4 D 作为双子叶植物除草剂? 【2 、4 D 的浓度会抑制杀死单子叶的杂草,而促进双子叶的植物生长】2. 其他植物激素( 6 )植物体内的激素有哪五类?他们有什么生理作用? 【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和乙烯。

五大类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大致分为两方面: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

】①细胞分裂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 【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生长,抑制不定根和侧根形成,延缓叶片的衰老等】②乙烯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乙烯只存在于成熟的果实中吗? 【促进细胞扩大,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脱落等】③脱落酸有什么作用? 【抑制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表现为促进叶、花、果的脱落,促进果实成熟,抑制种子发芽、抑制植株生长等】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各个阶段,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吗? 【是的。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拓展:①人工合成的生长素为什么效果要持久? 【植物体内天然的生长素会随着生长发育被酶促降解和光氧化而变化,而人工合成的生长素不会。

】②新采摘的香蕉为什么只有7 成熟,而我们吃的香蕉都是熟的? 【7 成熟的香蕉会释放乙烯会促进果实成熟】③秋水仙素是植物激素吗?秋水仙素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秋水仙素不是植物激素, 秋水仙素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种子、球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碱,分子式为C22H25O6N。

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不能形成两个子细胞,因而使染色体加倍。

】④植物激素处理后,植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改变吗? 【不会改变】3. 植物激素的应用( 7 )什么叫植物生长调节剂?相比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什么优点?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相比植物激素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 8 )能够替代生长素、乙烯、细胞分裂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是什么物质?【用NAA 替代生长素促进甘薯、黄杨、葡萄的生根;对苹果、鸭梨进行疏花疏果,促进脱落;对棉花进行保花保果,防止脱落。

用乙烯利替代乙烯促进黄瓜、南瓜的雌花分化;促进香蕉、柿、番茄的果实成熟。

用激动素替代细胞分裂素。

】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4. 神经调节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反射】(10)反射弧由哪几部分构成?【由感受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5.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1)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外正内负】(12)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有何变化?【外负内正】拓展:①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外两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吗?【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膜外的电流传导方向相反】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和特点是什么?【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其传导的特点是双向传导】(1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什么结构进行的?【突触】拓展:①什么是突触小体?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分别是神经元的哪部分?【神经元的轴突末端经多次分支,最后的每个细小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突触小体;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分别是相邻神经元相互接触部位的细胞膜】②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③兴奋为什么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中,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与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速度一样吗? 【不一样,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比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速度快,即后者存在突触延搁。

原因是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作用于突触后膜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什么特点?【单向传递】6. 人脑的高级功能(14)大脑皮层各区域与所控制的躯体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大脑皮层各区域与所控制的躯体位置关系是倒置的;大脑皮层各区域与所控制的躯体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15)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有哪些?【语言区的相关中枢如视觉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视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听性语言中枢等】7. 动物激素的调节(16)什么叫体液调节? 举例说明。

【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 2 、H + 等通过体液传送,对人和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17)动物激素的种类、分泌部位和生理作用是什么?A. 动物激素的种类、分泌部位和生理作用( 以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为例)B. 激素间的相互关系:协同作用: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拮抗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拓展:①人体内调节内分泌腺活动的枢钮是什么?(下丘脑)②生长激素有什么生理作用? (见上表)③甲状腺激素有什么生理作用?(见上表)④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见上表)⑤雌、雄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见上表)(18)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通过什么方式调节?【反馈调节】)(19)什么叫激素之间的协同作用?请举例说明。

【概念: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起增强作用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调控机体的生长发育】(20)什么叫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举例说明。

【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起相反作用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共同调节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21)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受哪几层调节控制?【下丘脑、垂体、相关腺体(如甲状腺体)】(22)什么反馈调节?反馈调节具有什么意义?【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反馈调节。

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8. 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23) 阉割催肥的原理是什么?(24)如何评价对牲畜注射生长激素催肥?【对牲畜注射生长激素催肥是滥用生长激素,其后果对儿童来说是灾难的。

它不止影响儿童的身高体重,还影响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

长期食用动物食品中的残留激素,可能使男性雌性化。

】在生产中往往应用的并非动物激素本身,而是激素类似物①催情激素提高鱼类受孕率:运用催情激素诱发鱼类的发情和产卵,提高鱼类的受孕率。

②人工合成昆虫激素防治害虫:可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引诱剂(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雌雄性昆虫间的正常交配。

③阉割猪等动物提高产量:对某些肉用动物注射生长激素,加速其生长。

对猪阉割,减少性激素含量,从而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④人工合成昆虫内激素提高产量:可人工喷洒保幼激素,延长其幼虫期,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