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事故案例介绍

合集下载

化工安全事故分享案例

化工安全事故分享案例

化工安全事故分享案例一、案例一: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2015年8月12日22时51分46秒,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首先起火,23时34分06秒发生第一次爆炸,近30秒后发生第二次更剧烈的爆炸。

爆炸能量相当于24吨TNT炸药,现场火光冲天,蘑菇云升起,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事故原因1. 直接原因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运抵区南侧集装箱内的硝化棉由于湿润剂散失出现局部干燥,在高温(天气)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分解放热,积热自燃,引起相邻集装箱内的硝化棉和其他危险化学品长时间大面积燃烧,导致堆放于运抵区的硝酸铵等危险化学品发生爆炸。

2. 间接原因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瑞海公司严重违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非法建设危险货物堆场。

企业安全管理极其混乱,未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违规存放危险货物等。

有关部门监管缺失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对瑞海公司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未依法查处并督促整改。

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在口岸监管方面存在漏洞,对瑞海公司危险货物的监管不到位。

(三)事故教训1. 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依规进行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不得违法违规建设危险货物储存场所。

2. 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监管力度,形成监管合力,堵塞监管漏洞,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二、案例二:江苏响水“3·21”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2019年3月21日14时48分许,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的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爆炸事故,并波及周边16家企业。

事故现场浓烟滚滚,爆炸冲击力巨大,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周边环境严重污染。

化工事故案例分享

化工事故案例分享

化工事故案例分享今天来给大家讲几个化工事故的案例,可都是血的教训啊,不过咱也尽量说得轻松点,主要是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记住这些事儿。

一、“爆炸的反应釜”话说有这么一家化工厂,厂里有个反应釜,就像一个大罐子,专门用来让各种化学物质在里面“开派对”,发生化学反应。

这个反应釜呢,平时也算是个“老员工”了,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可是有一天,不知道它是“心情不好”还是咋的。

操作人员在往反应釜里加料的时候,没按照规定的量来加,就跟做饭的时候盐放多放少了似的,但这个可比盐放多严重多了。

结果反应釜里的化学物质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突然失控了,反应变得特别剧烈,压力蹭蹭往上涨。

这时候呢,本来有个安全阀可以在压力超标的时候“放放气”,就像高压锅的安全阀一样。

可这个安全阀啊,就像个偷懒的保安,早就坏了,也没人发现去修它。

那压力没处释放,就只能在反应釜里“憋着”,最后“轰”的一声,反应釜就爆炸了。

这一炸可不得了,周围的设备都跟着遭了殃,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整个车间都被搞得乱七八糟。

还好当时工人疏散得快,不然伤亡可就大了。

从这个事儿就知道,按照规定操作和及时检查设备有多重要啊。

操作人员可不能马虎,就像我们出门要带钥匙一样,化工操作必须严格遵守规则,还有设备也得定期检查,可不能让安全阀这种关键的东西“罢工”啊。

二、“管道泄漏的灾难”再讲一个管道的事儿。

有个化工企业,厂子里到处都是管道,就像人体内的血管一样,密密麻麻的,这些管道里流淌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化学品。

有一段管道啊,已经服役好多年了,就像一个老战士,身上有了不少“伤痕”。

可是呢,企业没有对它进行细致的检查。

有一天,管道上的一个小腐蚀点终于扛不住了,就像大坝上的一个小蚁穴,开始泄漏化学品。

这个化学品可不是什么好惹的东西,它一泄漏出来就开始挥发,那气味啊,刺鼻得很。

而且这个化学品还特别易燃,只要遇到一点火星,就像干柴遇到烈火一样。

不巧的是,当时旁边有个工人在抽烟,可能他还不知道自己身边已经变成了一个“危险地带”。

化工事故案例

化工事故案例

化工事故案例化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领域,化工事故时有发生,不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的影响。

以下将介绍几起典型的化工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化工安全的重视和警惕。

2005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家化工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事故发生时,化工厂的操作人员正在进行一次危险品转运作业,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化工品泄漏并遭遇明火,最终引发了爆炸。

事后调查发现,这家化工厂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严重缺陷,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安全设施也没有得到有效维护,这些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另一起化工事故发生在中国,2015年,江苏省一家化工企业的储罐发生泄漏,大量有毒化学物质流入附近的河流,导致数十名村民中毒,其中一些人甚至不幸身亡。

调查显示,这家企业平时对储罐的检查和维护不力,导致储罐老化严重,最终发生泄漏。

此外,企业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处理也存在严重违规行为,这些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除了以上两起案例,化工事故还时有发生,每一起事故背后都暴露出企业在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和不足。

化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处理,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化工事故的发生。

总的来说,化工事故给企业、环境和人员带来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因此化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稳定,以避免化工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化工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化工安全,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化工典型事故案例

化工典型事故案例

化工典型事故案例化工行业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因此事故的发生时有发生。

下面将介绍几个化工典型事故案例。

1.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1984年):1984年12月2日,印度中部城市博帕尔发生了一起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事故。

博帕尔化工厂泄漏了甲醛气体和异氰酸酯,导致至少5000人死亡,影响了几十万人的健康。

事故的原因是操作不当,以及安全设施不完善,例如泄漏防护装置的不足。

2.赞比亚铜矿塌方事故(1970年):1970年,赞比亚铜矿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塌方事故,造成了439人死亡。

事故的原因包括采矿方法和安全措施的不当,并且管理不善也加剧了事故的影响。

3.美国堪萨斯城黄金矿塌方事故(1981年):1981年7月,美国堪萨斯城一个金矿发生了一起塌方事故,造成了14人死亡。

事故发生在一个工作面,导致瓦斯爆炸和煤尘爆炸。

事后调查发现,事故的原因包括工作面设计不当,缺乏足够的通风系统以及缺乏培训和安全措施。

4.中国泰州天嘉宜化工爆炸事故(2024年):2024年3月21日,中国江苏省泰州市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至少78人死亡,187人受伤。

事故发生时,工厂正在生产化工原料,芳香烃。

爆炸引发了大规模火灾,邻近的居民被迫疏散。

事故的原因是违规操作,以及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这些典型的化工事故案例反映了几个共同的问题,例如操作不当,安全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善,以及对风险和危险的缺乏了解。

为了防止化工事故的发生,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安全措施和设施,以及制定更加严格的法规和标准。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工事故的发生。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在化工行业中,安全事故是一件非常严重的问题。

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还会给环境和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及时和分析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是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起化工行业的经典安全事故案例。

案例一:华夏化工厂火灾华夏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化学品生产企业,位于中国东部的一座城市。

2006年2月14日,华夏化工厂发生火灾,事故导致1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另外还有60多辆车被毁。

经调查,事故是由于厂房库房内储存的乙腈燃烧引起的。

而乙腈主要是用来制造高分子材料和溶剂的有机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和易燃性。

华夏化工公司的这起事故主要原因是由于化工产品储存不当,加之环保设施不完备,风险扩大,最终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这次事故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强化环保设施建设。

作为反思,华夏化工公司的管理者也意识到,生产过程中应该加强生产安全方面的投资,从而尽可能避免这种事故的再次发生。

案例二:日本东京湾石油泄露在日本东京湾,有一家名叫富士石油公司的工厂,生产液化石油气和石油制品。

而在2007年1月18日晚上,由于加油码头设施故障,富士石油公司的1座储油罐泄漏,导致约5万公升的石油泄露出来,污染周边海域和岸线,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更糟糕的是,石油泄漏引起了爆炸,造成了2人死亡和30人受伤的严重事故。

对于这起事故,富士石油公司进行了透彻的调查与反思,发现这次事故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设施的维护不当导致故障,再加上企业管理层对风险控制没有重视,事故才得以发生。

为了尽可能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富士石油公司的管理者加强了设施维护工作,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开始在全企业范围内实施安全文化的教育、培训和宣传。

案例三:美国太平洋石油公司爆炸美国太平洋石油公司(PPT)是一家拥有大型石油储藏量的化工企业,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

但是在1988年7月6日晚上,该公司的1座储油罐发生爆炸引起了大火,造成了167人死亡和多人受伤,另外还有500多栋房屋被摧毁。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大全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大全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大全危险化学品事故是指在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存在安全隐患而导致的爆炸、火灾、泄露等事故。

这些事故不仅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了严重伤害,也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几起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

1.天津港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事件天津港危险化学品仓库在2024年8月发生了一起严重爆炸事故,造成17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这起事故的起因是仓库管理不规范,存储大量违规进口的危险化学品,并未进行充分的安全检查和储存措施。

同时,港口当地政府监管不力,对危险化学品行业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了这起重大事故的发生。

2. 美国Bhopal化工厂泄漏事件1984年12月,印度Bhopal市的一家化工厂发生了致命的气体泄漏事故,导致数千人死亡和成千上万人受伤。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严重的化学品事故之一、事故的起因是化工厂不当操作和缺乏安全设备,导致甲醛和异氰酸甲酯等危险物质泄漏。

此外,厂方对泄漏事故上报和紧急响应不及时,加剧了事故的严重程度。

3.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毒气袭击1995年3月,日本东京地铁系统发生了一起恐怖袭击,成员来自Aum Shinrikyo新興宗教组织。

他们在地铁中同时释放了沙林毒气,导致12人死亡和上千人受伤。

沙林是一种神经毒剂,对人体具有极高的毒性。

这次事件揭示了国内恐怖主义和化学武器的威胁,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这些事故案例揭示了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起因和影响。

首先,不合规操作和缺乏有效的安全措施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许多事故是由于违反操作规程、使用不合格设备或仓库管理不善而导致的。

其次,政府和监管机构的监管不力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处罚制度使得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此外,恐怖主义和化学武器的威胁也需要引起全球的高度警惕。

为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行业的监管和安全管理。

厂家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确保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遵循规范操作和使用合格设备。

化工作业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化工作业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化工作业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一、“消失”的防护栏。

话说有这么一家化工厂,厂里有个大型的反应釜。

这个反应釜就像一个脾气不太好的巨兽,要是操作不当,那可不得了。

反应釜周围呢,本来有一圈防护栏,这防护栏就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在附近工作的人员,防止他们不小心掉进反应釜这个危险区域。

有一天,来了个新的维修工人,这小伙子干活倒是挺麻利,就是有点毛手毛脚的。

他来给反应釜旁边的一个小设备做维修。

这维修啊,得把一些工具和零件搬来搬去的。

这小伙子嫌防护栏有点碍事,就自作主张把防护栏给拆了一部分,想着等修完了再装回去。

可是啊,这维修工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一些,修着修着他就把这防护栏的事儿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时候,另一个工人路过这个区域,他当时正拿着个本子在记录一些数据,眼睛就盯着本子呢,没注意脚下已经没有防护栏了。

结果,“扑通”一声,直接就朝着反应釜掉下去了。

还好当时反应釜没有在进行危险的反应,周围的工友听到声音赶紧跑过来,七手八脚地把他给救了上来。

这可真是差点就酿成了大祸,就因为一个防护栏被拆了又没及时装回去。

二、“调皮”的化学品混合。

在另一个化工车间里,有两种化学品,咱们就叫它们A液和B粉吧。

这A液呢,是一种酸性很强的液体,就像一个性格暴躁的小恶魔。

而B粉呢,是一种特别活泼的粉末,只要和一些东西混合,就容易产生剧烈的反应。

本来在操作规程里明确写着,这两种东西要分开存放,而且在使用的时候要有严格的流程,得先把A液按照精确的量加到一个特殊的容器里,然后在特定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下,再慢慢加入B粉。

可是有一天,车间里的两个工人,一个叫老张,一个叫小李,他俩在工作的时候开起了小差。

老张负责加A液,小李负责加B粉。

老张呢,那天和老婆吵架了,心里正烦着呢,加A液的时候就没太注意量,一不小心就多加了好多。

小李这边呢,本来就有点迷糊,他看老张加完了,也没看温度和搅拌速度对不对,就直接把B粉一股脑儿地倒进去了。

这下可好了,就像点燃了鞭炮的引线一样,两种化学品瞬间就剧烈反应起来。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介绍及分析讨论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介绍及分析讨论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介绍及分析讨论化工安全事故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突发的、意外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的事件。

化工行业的安全事故往往具有严重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下面将介绍一起典型的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案例:美国蒙塔纳州安那科达化工厂爆炸事故安那科达化工厂是美国最大的液化石油气生产厂家之一,2024年夜晚,该工厂发生了一次重大爆炸事故。

这起事故造成了8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工厂设备损毁严重,导致巨额财产损失。

分析:1.原因分析:经过调查发现,该次爆炸事故是由于工厂压力容器内积存的液化石油气泄漏引起的。

事故发生前,工厂在检修、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设备老化、维护不到位、员工培训不到位等。

2.安全管理不到位:该化工厂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工厂在检修维护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设备的存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液化石油气泄漏。

此外,工厂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也存在缺陷,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事故。

3.环境污染问题:事故发生后,大量的液化石油气在厂区周围泄漏,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该地区的空气和水源受到污染,给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讨论:该案例中的化工安全事故具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安全管理:化工企业在日常生产中应该加强安全管理,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并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风险评估:化工企业应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充分了解和掌握各个环节的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在备份设备、应急措施、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3.环境保护: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使用环保技术和设备,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当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封锁泄漏源、清理污染物等,以避免进一步扩大事故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轻油罐着火
事故经过
2009 年 7 月 12 日 9 时 50 分 左 右 , 乌 石 化炼油厂工作人员 在 巡 检 时 发 现 13 号 轻油罐出现明火, 立即进行灭火处置 并报警,乌石化接 警 后 紧 急 出 动 , 10 时 30 分 左 右 , 明 火 被扑灭。
江苏泰州市5·4油罐爆炸事故
事故后果
事故造成55人死亡、9人失踪。现住院伤员 145人,其中危重10人(8人仍未脱离危险期), 重症32人,轻症103人。 爆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线长度达3.5公里
5515米排水暗渠遭冲击
输油管线情况介绍
• 这条爆炸的东黄输油管道,于1986年7月建 成投产。管道长度248.5公里,管径711毫
米,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
事故经过
施救过程中发现管网无水,原来罐区人员没有开消防 泵,随即开泵又开不起来,只好启动另一台泵供水。 14:10分,阀室内一根原油管线因受热发生爆裂,火 势加大,施救过程中又有二根原油管线受热爆裂,三 台车消防能力不足。15:30,炼油厂、茂名乙烯进口 大功率消防车5辆、黄河车5辆,茂名市的12辆消防车 赶到火场增援,因供水不足,只够 2辆车用水。施救 灭火全过程因供水不足,进口大功率消防车也不能发 挥战斗力,17:10分将火扑灭,事故发生时有一名作 业民工20%轻度烧伤。
事故经过
2009 年 7 月 12 日 9 时 50 分左右,乌石化炼油厂工作人 员在巡检时发现 13号轻油罐出现明火,立即进行灭火处 置并报警,乌石化接警后紧急出动, 10 时 30 分 9 时 50 分 左右,乌石化炼油厂工作人员在巡检时发现13号轻油罐 出现明火,立即进行灭火处置并报警,乌石化接警后紧 急出动,10时30分左右,明火被扑灭。
事故暴露安全管理的问题
2、对罐区阀室的施工作业监督不力,重要区域施工 作业的5名外来施工人员全部都是临时工;作业许可 证制度执行不严格,作业前没有认真办理作业许可 证,没有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在抽原油时,竟 然使用了非防爆潜水泵。 3、消防设施管理很不到位。北山岭原油罐区的消防 水 池 有 8000 立 方 米 , 2 台 消 防 水 泵 供 水 能 力 各 为 750m3/h,压力0.78Mpa,有良好的消防管网和消防 设施。但是,事故发生后,消防管网内无水,临时 启动泵又启动不起来,以至贻误了扑灭初期火灾的 最好时机。
事故后果
这起事故南京地区共出动消防队员、解放军、武警 官兵以及干部群众3000多人,奋战17小时,到次日11 时将大火扑灭,事故造成 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 39万元。
事故原因分析
(1)这起事故是一起汽油罐外溢扩散,在点火源作用 下,首先发生空间爆炸,继而引起燃烧的爆炸火灾事故 。 (2)爆炸火灾事故的原因,是白班操作人员进行310号 油罐加剂循环操作时,本应打开310号罐的出口主控制阀 门,但是错误地将 311 号罐出口主控阀门打开,造成 311 号罐打出的油进入310号油罐;之后,在计算机连续报警 的情况下,没有引起操作人员的重视,交接班不严格, 接班后使得事故状态延续,导致310号油罐冒顶外溢,汽 油蒸气在罐区及罐区范围之外大面积扩散,成为这次事 故的潜在条件。 (3)驶入爆炸区域的手扶拖拉机排气火星是这次爆炸火 灾事故的点火源。
青岛输油管线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2013年 11月 22日凌晨3点,位于黄岛区秦皇岛路与 斋堂岛路交汇处,中石化输油储运公司潍坊分公司 输油管线破裂,事故发生后,约3点15分关闭输油, 斋堂岛街约 1000 平方米路面被原油污染。部分原油 沿着雨水管线进入胶州湾,海面过油面积约 3000 平 方米。黄岛区立即组织在海面布设两道围油栏。处 置过程中,上午 10 点 30 分许,黄岛区海河路和斋堂 岛路交汇处发生爆燃,同时在入海口被油污染海面 上发生爆燃。
茂名石化公司北山岭原油罐区火灾 事故
事故经过 2001年9月6日,茂名石化公司北山岭原油罐区共有 12台5万立方米的原油罐,总容量为60万立方米。9月6 日上午8:30,因12#油罐的2#阀门阀板脱落,港口公司 机动科安排茂名市众和恒泰公司建安公司承担更换阀门 任务。拆卸前,已先后三次开污油泵倒管线内原油,但 管内仍存有部分原油,并且有原油流淌在地面。14:03 ,众和恒泰公司的5名施工人员(均为临时工)在拆卸 旧阀施工过程中引燃阀室地面上原油,造成阀室一层管 线区域火灾。14:05,北山岭原油罐区消防中队到达着 火现场进行灭火。
事故原因:
5、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不完善、不落实,没有按规定
每班按时清理管道积尘,造成粉尘聚集超标;没有对工
人进行安全培训,没有按规定配备阻燃、防静电劳保用 品;违反劳动法规,超时组织作业。 6、当地政府的有关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落 实不力。
保定石油化工厂渣油罐焊接作业爆炸事故案例 事故经过:
输油管线原因
• 初步原因分析是管线漏油进入市政管网导 致爆燃发生
爆炸事故定性
• 调查组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 梁指出,这次事故损失惨重,暴露出的突 出问题是,输油管道与城市排水管网规划 布置不合理;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对输 油管道疏于管理,造成原油泄漏;泄漏后 的应急处置不当,未按规定采取设置警戒 区、封闭道路、通知疏散人员等预防性措 施。这是一起十分严重的责任事故。
事故原因分析:
该起事故是由粉尘发生爆炸引起的,该公司问题和隐 患长期没有解决,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导致爆炸 发生,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 面: 1、企业厂房没有按二类危险品场所进行设计和建设, 违规双层设计建设生产车间,且建筑间距不够。 2、生产工艺路线过紧过密,2000平方米的车间内布臵 了29条生产线,300多个工位。 3、除尘设备没有按规定为每个岗位设计独立的吸尘装 置,除尘能力不足。 4、车间内所有电器设备没有按防爆要求配置。
南京金陵石化炼油厂储油罐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1993年10月21日13时许,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油品分 厂半成品车间工人黄某某在当班期间,发现 310 号油罐 油面高度已达 14.21 米,接近警戒高度 14.30 米,黄马上 向该厂总调度进行了报告,并向总调度请示 310 号油罐 汽油调合量。根据总调度的指示,黄某某进入罐区将油 切换至 304 号油罐。 13 时 30 分许,黄在给 31O 号油罐作 汽油调合流程准备时,本应打开 310号罐 D400出口阀门 ,却误开了 311号油罐 D400出口阀门。 15时许,黄开启 11A 号泵欲对 310 号油罐进行自循环调合,由于错开了 311号B400出口阀门,实际上此时310号油罐不是在自循 环,而是将311号罐中的汽油抽入310号油罐。
防中队,94部消防车,1245名消防指战员,调出燕山石
油化工公司等7个企事业专职消防队,20部消防车,143
名专职消防员前往火场扑救。调出市环卫局36部洒水车
(载水量共计320吨)赶赴现场协助供水。28日8时40分 公安部消防局又令天津公安消防总队派9部大功率泡沫 消防车,110名消防人员前往北京增援。投入火灾扑救 的消防力量共计123部消防车,1498人。
1984 年 3 月初,该厂为解决燃料渣油的质量问题,决 定将原液控塔搬迁到 500立方米燃料渣油罐南侧8.3米处, 此项工程由保定合成鞣剂厂承包施工。在工程即将结束 的 3 月 31 日 16 时 25 分,施工人员在液控塔最上一层平台 的北侧进行电焊作业,电焊火花点燃了从渣油罐顶部放 空孔溢出的可燃气体,引起渣油罐爆炸起火,摧毁距离 8.2米远的防火墙,进而引起距该罐20米远的两个汽油罐 ( 各 1800 立方米 ) 起火爆炸,火灾覆盖面积 5000 平方米, 当晚9时35分扑灭,历时5小时10分。
• 东黄输油管道已经服役二十余年,在两次 腐蚀性调查中,发现管道防腐层已严重老 化。
输油管线情况介绍
• 距爆炸点比较近的丽东化工厂,以其为中心点, 半径为1.8千米的辐射圈内,分布着青岛开发区第 二中学、华欧晨曦幼儿园、盈泰幼儿园、世纪星 幼儿园等数十所学校,其中以幼儿园居多。 • 半径为1千米的辐射圈内,有中集公寓、华欧北海 花园、千业家园等多个小区。 • 输油管线铺设与市政管线铺设存在一定冲突,黄 岛管线情况复杂,至少铺设了11条各类管线。
“8.2”昆山粉尘爆炸事故案例
事故概述:
2014年8月2日上午7时37分许,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
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
生爆炸,当时在车间上班的员工261人。爆炸发生后,
当场确认死亡44人,随后在前往医院救治途中和在
抢救过程中死亡24人,截至8月4日,爆炸共造成75 人死亡,185人受伤。
事故原因分析
茂名石化公司报告事故原因一是施工人员起吊 2#阀门时,管线内部分原油溢出,阀室内通风不良 ,油气弥漫,施工人员仍然冒险作业,在拉动手动 葫芦时速度过快,导致阀门端面和管线法兰端面碰 撞摩擦打火,引燃原油;二是施工现场使用的非防 爆潜水泵,抽原油时产生电火花引爆原油。
事故暴露安全管理的问题 1、原油储罐区施工管理的责任不落实,对外来施工 人员的监督管理极不严格。外来施工人员在要害部 位的重大危险源区作业,施工单位无人管理;港口 公司机动科没有人负责,也没有指派人员管理;北 山岭原油罐区也没有人在现场监督和采取有效的坚 督措施。5名外来施工对伍的临时工在充满油气的阀 室内冒险作业无人管理,无人监督,无人制止,以 致造成重大火灾事故,外加施工人员失管失椌。
北京市东方化工厂泄漏爆炸事故
1997年6月27日21时30分, 位于北京东南通州区的北 京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东方 化工厂,由于罐区北侧编 号为V09561B乙烯球罐底 部液相管发生泄漏,遇静 电突发粉碎性爆炸而引起 火灾,这次火灾造成9人死 亡,39人受伤,直接经济 损失1.17亿元。
救援情况
北京市消防局接到报警后,先后分四批调出22个公安消
氧气瓶混入可燃气体爆炸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