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无线网络建设方案-数字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用户
学校(校园)无线WIFI覆盖需求综合解决方案

一、项目概述1。
1简介WIFI网络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构成部分,在信息化时代,几乎每个人都需要接入网络获取信息、移动办公、学习等.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传统的有线接入方式早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网络需求,WIFI网络的普及对校园信息化建设,教师移动办公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
二、需求分析2.1 方案设计原则实用性:遵循面向应用,注重实效,急用先上,逐步完善的原则;充分保护已有投资,不设计成华而不实的无线网络,也不设计成利用率低下的网络,我们以实用性的原则要求为依据,建设具有最低的TCO(拥有的总成本最低),有最高的性价比的校园无线局域网络。
ﻫ先进性:采用先进成熟的网络概念、技术、方法与设备,反映当今先进水平,又给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充分采用目前国际、国内流行和成熟的技术,保证网络能适应技术的快速发展。
可靠性:系统必须可靠运行,主要的、关键的设备应有冗余,一旦系统某些部分出现故障,应能很快恢复工作,并且不能造成任何损失。
开放性:选择的产品应具有好的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并符合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无论发生任何变化,均能够最大可能性的开放标准。
ﻫ可扩充性:系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应用环境,在系统结构、产品系统、系统容量与处理能力等方面必须具有升级换代的可能,这种扩充不仅能充分保护原有资源,而且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可维护性:系统具有良好的网络管理、网络监控、故障分析和处理能力,使系统具有极高的可维护性;ﻫ安全性:必须具有高度的保密机制,灵活方便的权限设定和控制机制,以使系统具有多种手段来防备各种形式的非法侵入和机密信息的泄露.2.2 WIFI无线覆盖需求该学校覆盖方案由室内和室外等部分共同构成,现阶段主要需求为办公室外区域实现WIFI覆盖,为终端提供高品质的无线接入点.2。
3 具体需求分析教师和学生在必要时需做到移动办公,同时需要通过WIFI网络对终端用户进行认证,进行增值服务,如对终端进行计费、信息发布等。
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教与学情况分析、微课教学管理、校内资源中心)
校务管理平台建设-全生命周期
学期前 学期循环 在线学习平台 学习历程 简报影音 录像教材 教学评价 学习预警 学期后
智 慧 校 务
院 系 专 业 建 设
培 养 方 案
招 生 考 务
智 慧 迎 新
课中
常态录播(iLesson) 互动式教学 随堂测验 分组学习 雷达点名(工具箱) 分组学习讨论 答题分析 课堂互动 即时反馈
课后
作业管理 线上批改、手机批改、学生互评 成绩管理 讨论答疑 线上答疑、分组讨论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互动讨论 线上答疑、分组讨论、组内资源 分享 即测即评 成绩总结、测验分析
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为学生提供一个随时随地可学习的网络环境
教学场地
学生宿舍
实验基地
操场广场 校园
智慧校园支撑平台搭建
统一访问门户
门户管理 数据集成
统一身份认证
统一数据中心
学生 教师 管理员
业务 应用
校务管理平台
在线学习平台
智慧教室平台
应用系统集成
“智慧校园”支撑平台(身份认证、门户集成、数据中心)
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 智慧校园 >
信息化在教育行业中的发展与应用
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先生在2012年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提出“互联网+”概念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 动计划,将“互联网+”上升到了国家战略。 2015年5月23日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刘延东副总理在讲话中强调了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年初《政 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互联网+’战略必将推动中国教育信息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思想。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2015年全国教育信息中心主任会议上提到:在“互联网+”的时代,通过信息技 术在教育行业的渗透和融合,进一步催生新的教育模式实现转型,推动存量提升和增量发展,实现真正 有质量、公平与包容的教育,以及全民终身学习这一新的世界教育发展目标。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在与网友交流时表示,“互联网+教育”一定会给整个教育带来一个新的
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_图文

XX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技术方案湖南青果软件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总体规划-------------------------------------------------------- 71、总体目标----------------------------------------------------------- 72、建设规划----------------------------------------------------------- 73、指导思想----------------------------------------------------------- 84、设计原则----------------------------------------------------------- 95、功能结构---------------------------------------------------------- 106、技术架构---------------------------------------------------------- 127、数据接口---------------------------------------------------------- 18第二章信息标准建设--------------------------------------------------- 191、建设原则---------------------------------------------------------- 192、引用标准---------------------------------------------------------- 193、组成结构---------------------------------------------------------- 204、编制规范---------------------------------------------------------- 225、标准信息集-------------------------------------------------------- 26第三章基础架构建设--------------------------------------------------- 28一、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281、信息门户框架------------------------------------------------------ 282、信息门户功能------------------------------------------------------ 293、信息门户特点------------------------------------------------------ 33二、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341、统一身份认证机制-------------------------------------------------- 342、统一身份认证功能-------------------------------------------------- 353、统一身份认证特点-------------------------------------------------- 37三、公共数据交换平台--------------------------------------------------- 371、数据交换机制------------------------------------------------------ 382、数据交换功能------------------------------------------------------ 413、数据交换特点------------------------------------------------------ 41四、掌上校园服务平台--------------------------------------------------- 421、短信服务---------------------------------------------------------- 422、WAP应用服务------------------------------------------------------ 443、智能客户端服务---------------------------------------------------- 44第四章部门业务支撑系统 ----------------------------------------------- 53一、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54第一章总体设计架构--------------------------------------------------- 541、系统框架---------------------------------------------------------- 542、技术架构---------------------------------------------------------- 553、功能结构---------------------------------------------------------- 574、逻辑结构---------------------------------------------------------- 585、技术实现---------------------------------------------------------- 586、安全保障---------------------------------------------------------- 587、性能指标---------------------------------------------------------- 638、版本控制---------------------------------------------------------- 649、数据接口---------------------------------------------------------- 64第二章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 651、教学计划---------------------------------------------------------- 652、教学资源---------------------------------------------------------- 673、教学安排---------------------------------------------------------- 684、免修重修---------------------------------------------------------- 815、等级考试---------------------------------------------------------- 846、毕业处理---------------------------------------------------------- 867、学生学籍---------------------------------------------------------- 928、学生成绩---------------------------------------------------------- 989、考试事务--------------------------------------------------------- 10210、学生考勤-------------------------------------------------------- 10711、实践教学-------------------------------------------------------- 10812、教学考评-------------------------------------------------------- 11013、教材管理-------------------------------------------------------- 11414、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的服务------------------------------------------ 11814、为学生提供的服务------------------------------------------------ 12015、为教师教辅人员提供的服务---------------------------------------- 12216、为管理人员提供的服务-------------------------------------------- 124四、数字迎新管理系统-------------------------------------------------- 1281、基本信息--------------------------------------------------------- 1282、招生工作--------------------------------------------------------- 1293、入学管理--------------------------------------------------------- 1354、宿舍管理--------------------------------------------------------- 1405、收学杂费--------------------------------------------------------- 1446、学生学籍--------------------------------------------------------- 1487、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的服务------------------------------------------- 1578、为学生提供的服务------------------------------------------------- 1589、为招生专干提供的服务--------------------------------------------- 15910、为辅导员提供的服务---------------------------------------------- 16011、为管理人员提供的服务-------------------------------------------- 161五、学生工作管理系统-------------------------------------------------- 1641、基本信息--------------------------------------------------------- 1652、学生学籍--------------------------------------------------------- 1673、学生事务--------------------------------------------------------- 1764、助学管理--------------------------------------------------------- 1825、综合测评--------------------------------------------------------- 1886、辅导员考评------------------------------------------------------- 1917、体质健康--------------------------------------------------------- 1938、心理健康--------------------------------------------------------- 1959、思想政治--------------------------------------------------------- 19710、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的服务------------------------------------------ 19911、为学生提供的服务------------------------------------------------ 20012、为辅导员提供的服务---------------------------------------------- 20213、为管理人员提供的服务-------------------------------------------- 205六、就业指导管理系统-------------------------------------------------- 2081、人才需求--------------------------------------------------------- 2092、就业意向--------------------------------------------------------- 2103、就业指导--------------------------------------------------------- 2104、就业登记--------------------------------------------------------- 2105、就业反馈--------------------------------------------------------- 210七、数字离校管理系统-------------------------------------------------- 2111、设置离校流程----------------------------------------------------- 2132、办理离校手续----------------------------------------------------- 2133、离校数据处理----------------------------------------------------- 2144、登记户口迁出----------------------------------------------------- 214第六章安全保障体系-------------------------------------------------- 2151、安全组织--------------------------------------------------------- 2152、安全运行--------------------------------------------------------- 2153、安全技术--------------------------------------------------------- 216第七章系统集成------------------------------------------------------ 219一、概述-------------------------------------------------------------- 2191、集成目标--------------------------------------------------------- 2192、集成内容--------------------------------------------------------- 2193、集成任务--------------------------------------------------------- 2194、集成技术--------------------------------------------------------- 220二、身份认证集成------------------------------------------------------ 2221、开发认证集成接口------------------------------------------------- 2222部署认证集成接口-------------------------------------------------- 2273、注册应用服务(集成认证接口 --------------------------------------- 229三、公共数据集成------------------------------------------------------ 2291、确定信息标准----------------------------------------------------- 2292、设置数据标准----------------------------------------------------- 2303、配置数据交换----------------------------------------------------- 2314、同步公共数据----------------------------------------------------- 234四、应用服务集成------------------------------------------------------ 2341、添加应用系统----------------------------------------------------- 2342、同步用户权限数据------------------------------------------------- 2353、定制应用服务----------------------------------------------------- 236第八章项目实施建议-------------------------------------------------- 2371、项目实施策略和建设时间------------------------------------------- 2372、项目实施组织机构------------------------------------------------- 2373、项目实施规划----------------------------------------------------- 2394、项目实施计划----------------------------------------------------- 2425、双方工作配合说明------------------------------------------------- 2486、实施工作项目进度控制--------------------------------------------- 2527、风险分析与对策--------------------------------------------------- 2538、成果交付--------------------------------------------------------- 2549、项目验收--------------------------------------------------------- 254第九章公司简介------------------------------------------------------ 256总经理兼总设计师介绍------------------------------------------------ 258发展历程------------------------------------------------------------ 259公司整体优势-------------------------------------------------------- 261第十章公司客户服务体系 ---------------------------------------------- 2631、客户服务组织----------------------------------------------------- 2632、客户服务流程----------------------------------------------------- 2633、客户服务平台——数字青果(EKINGO -------------------------------- 267第一章总体规划1、总体目标XX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利用先进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与完备通用的技术规范,基于统一的信息标准整合、集成各种信息资源,构建安全、可靠、可扩展、易维护的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为广大师生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
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1

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为提高我市职业教育信息化程度和教育技术的信息水平,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21-2021年〕?提出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额化教育根底设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要求和?长春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开展行动方案〔2021-2021年〕?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职业教育信息化开展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建设思路本着统筹规划、典型示范、分步推进、资源共享、深化应用的原那么,以长春市职业教育局域网和职业院校现有信息化设施为根底,以网络教育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软件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全面改革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逐步实现职业院校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和智能化。
建设目标利用3年时间,对全市具备数字化校园建设根本条件的10所左右职业院校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
建设高速的网络环境,数字化的教学、学习和工作环境,数字化科研、化管理和数字化生活,创立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学习、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生活,创立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数字化校园,提高长春市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
建设内容与要求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1.根底设施建设。
数字校园的根底设施建设,包括校园网络的核心设备、主干网络设备升级,网络线路的改造,网络平安体系的升级和完善,多媒体教学系统建设,计算机机房建设和校园一卡通建设等。
2.应用软件平台建设〔1〕建设统一的信息化数据标准〔2〕建立数字校园统一身份认证和单登陆系统平台。
〔3〕建立数字校园公共根底数据交换中心和数据共享数据库〔4〕行政管理软件包括:OA办公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综合查询系统、电子邮件系统。
〔5〕教学管理软件包括:教务管理系统、招生管理系统、就业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继续教育教学管理系统、顶岗实训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
超详细校园网络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1、信息网络系统1.1系统概述信息网络系统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设施平台,网络系统根据应用分为公共应用数据网和安防专网,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核心交换机设于中心机房内,采用冗余配置两台核心交换机互为备用。
各单体进线弱电间内设有汇聚层交换机,单体每层弱电间内设有接入交换机(接入交换机的总端口数量要够用)。
核心交换机至各汇聚交换机采用单模光纤敷设,汇聚交换机至接入交换机采用室内多模光纤。
为构建“三通两平台”提供网络基础。
1.2系统需求某项目作为一个职业院校聚集的教学园区,具备培训教学课时短,人员流动大、多个学校共用生活区的特点。
因此,如何建设一个性能优越、运行稳定、稳定可靠、安全、管理方便的网络系统是园区和柏睿网络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仔细分析园区数据网和设备网的需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应该具有完善的网络准入控制,禁止非法用户的接入。
2、应该具有合理分配网络带宽的策略。
保障关键、重要业务的网络带宽需求,为教育、教学、实验工作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3、应该具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
可以解决数据网无法防御ARP病毒、SQL蠕虫、DHCP、DDos攻击等局域网常见威胁;网络出口设备具有防扫描、防攻击、防病毒、非法网站过滤、垃圾邮件处理等防火墙功能,可以保障内网用户的安全。
4、应该具有统一的软硬软管理平台,网络管理图形化、直观、简单。
解决了网络故障排查困难、故障定位难、解决慢,网络设备调试难,不方便远程控制等问题。
5、应该可以对全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网络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实现日志记录、日志分析、网络审计等功能。
6、应该具有全方位的访问控制策略。
可解决无法区分、控制局域网内部用户的访问流量的问题。
可以禁止学生用户访问设备网内教学资源(如:试卷库),可以禁止所有一般用户访问园区内重要教育资源等。
1.3设计原则某项目网络系统的建设在实用的前提下,应当在投资保护及长远性方面做适当考虑,在技术上、系统能力上要保持五年左右的先进性。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doc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教育部2015年1月目录前言31引言42总体要求52.1意义与作用52.2目标与原则62.3内容与组成72.4组织结构与体系82.5实施过程133师生发展153.1数字校园与师生发展153.2学生发展163.3教师发展174数字资源194.1数字资源的分类194.2数字资源的来源204.3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原则与要求20 4.4通用性基础资源214.5仿真实训资源214.6数字化场馆资源234.7数字图书馆资源245应用服务265.1应用服务的类型265.2应用服务的提供方式265.3应用服务的总体要求265.4应用服务的集成275.5决策支持应用服务285.6网络教学服务285.7实习实训教学服务295.8产教融合服务305.9工场实时教学服务305.10校企共享信息服务305.11远程职业培训服务315.12教学资源管理与共享服务325.13教学管理服务335.14学生管理服务335.15教科研管理服务345.16人力资源管理服务345.17办公自动化服务355.18财务管理服务355.19设备资产管理服务35 5.20学校后勤服务365.21校园一卡通服务366基础设施386.1基础设施的组成386.2校园网络386.3数据中心396.4网络信息服务406.5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416.6多媒体教室436.7仿真实训系统环境456.8数字广播与网络电视系统48 6.9数字安防系统497附录527.1规范性引用文件527.2术语与缩略语53前言为了顺应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潮流,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制定和应用推广”的要求,规范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实施,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良性发展,特制订《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分为七个部分:引言、总体要求、师生发展、数字资源、应用服务、基础设施和附录。
智慧校园平台建设规划

智慧校园平台建设规划一、项目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项目旨在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平台,推动XXX 区校一体化教育数字化转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二、需求分析用户需求:智慧校园平台应满足师生、家长、教育管理者等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技术需求:平台应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具备稳定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功能需求: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1)统一身份认证:实现用户统一登录,提高使用体验。
(2)数据共享与交换:实现各业务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3)在线教学与学习: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促进师生互动和学习效果提升。
(4)智能管理与分析:对教育管理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
(5)移动应用:提供移动端应用,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使用平台功能。
三、总体规划建设理念:以“互联网+教育”为指导思想,以数据驱动、智慧服务为核心理念,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建设目标: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平台,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教育管理效率:通过数据共享与交换,实现各业务系统间的信息互通,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2)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在线教学与学习功能,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促进师生互动和学习效果提升。
(3)促进教育公平:通过智慧服务,为师生、家长、教育管理者等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促进教育公平。
(4)推动教育创新: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
建设任务:(1)建设智慧校园平台:包括统一身份认证、数据共享与交换、在线教学与学习、智能管理与分析等功能模块。
(2)构建教育大资源池: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
(3)实现数字校园全覆盖及智慧校园建设规范化:通过数字校园建设,提高教育管理效率,规范教育管理流程。
(4)创新教学、评价、研训和管理等应用: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
数字校园建设方案(5篇)

数字校园建设方案一、数字校园概念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
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在信息化的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更新也是必然的,但是目前众多教育软件是分散的,不易管理,缺乏一套专业的、综合的、易于管理的集成教学管理平台。
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解决了数据冗余、不易管理等问题,实现了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数字校园项目建设。
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是集办公、教务、总务、人事、后勤、开放教学、学生系统等功能模块为一体,实现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构建安全、可靠、可扩展、易维护的综合管理平台与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相结合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平,为广大师生、家长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教育信息服务,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为教育行业打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二、数字校园集成核心校级统一信息系统是学校统一____建设的全局性信息系统,能够支撑学校的各项业务有序运转,是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
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具有六个核心要素,即:整合的基础设施、整合的数据、整合的用户、整合的应用、整合的权限和整合的流程。
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建设可进一步细分为三个阶段:应用集成阶段、信息集成阶段和业务集成阶段。
三、数字校园目标3.1环境数字化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
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共享数据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学校数字化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3.2管理数字化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网接口
内网接口 复位按钮
11
配置路由器参数
以TP-LINK TL-WR841N为例
1 连接路由器
硬件:电脑 路由器 普通网线(RJ-45接口线)
接法:将网线一头接到路由器的4个LAN口中其中 一个上,一头接到电脑的RJ-45接口上。
– 每个AP独立工作,较难扩展到大型、连续、协 调的无线局域网和增加高级应用
– 每个AP都需要独立配置安全策略,如果AP数量 增加,将会给网络管理、维护及升级带来较大 的困难
– 很难进行无线网络质量的优化数据的采集
• 瘦AP组网: 2019/7/27
2.2“瘦”AP技术
集中式的管理 丰富的功能
安全的透明的隧道
6
1.4 802.11a/b/g/n的比较
1.5 802.11n与802.11ac比较
1.6 WLAN标准的演进有如下四条主线:
速率提升:802.11(2Mbps) 802.11b(11Mbps) 802.11g/a (54Mbps) 802.11n(600Mbps) 802.11ac(1300Mbps)
• * IEEE 802.11w,2009年,针对802.11管理帧的保护。 • * IEEE 802.11x,包括802.11a/b/g等三个标准。[1] • * IEEE 802.11y,2008年,针对美国3650–3700 MHz 的规定。 • * IEEE 802.11ac,802.11n之后的版本。工作在5G频段,理论上可以提供高达每秒1Gbit的
IP骨干网
汇聚网
WLAN统一网管
通过SNMP网管、telnet、 WEB直接管理AC
对AP,通过AC间接管理 减少管理维护工作量
AC
AP、AC间建立管理通道; AC对AP集中配置管理; AP监测无线信息汇集到AC AC对无线信道集中智能管理;
2019/7/27
23
3.校园无线网络建设
3.1校园无线网络部署需要考虑因素 3.2校园无线网络建设阶段
确定校方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4.4 校园无线网建设规划
32
4.5 校园无线网络建设规划
本期校园无线网络要实现全校范围无线信号全覆盖,全网 采用802.11ac标准 基于现有软硬件设备,实现校园有线无线统一认证计费管理
无线控制器AC与MX960采用万兆互联,并支持集中和本地转发
9) 和运营商合作的方式
10)多种手机终端和平板电脑和无线网络的互操作问题
11)和认证系统的结合问题
12)无线网络运维问题
3.2校园无线网络建设阶段
1.前期需求分析和技术调研 2.邀请厂家进行技术和产品的讲解 3.确定建设方自己的测试需求和测试指标 4.邀请厂家进行测试,编写测试报告 5.确定入围厂家,并要求进行详细的方案设 计和实地勘测 6.确定方案、产品性能参数和数量 …….. 7.光纤、双绞线、电源线综合布线和AP安装
(5GHz频段)。 • * IEEE802.11i,2004年,无线网络的安全方面的补充。 • * IEEE802.11j,2004年,根据日本规定做的升级。 • * IEEE 802.11l,预留及准备不使用。 • * IEEE 802.11m,维护标准;互斥及极限。 • * IEEE 802.11n,2009年9月通过正式标准,WLAN的传输速率由目前802.11a及802.11g提供的
2 登录路由器 打开IE浏览器 在地址栏输入:192.168.1.1(出厂 路由IP)按<Enter>回车,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 用户名:admin;密码:admin登录路由器。
注意:我所用的路由器地址 改为192.168.21.1; 出厂设置的是192.168.1.1 大家登录时要输:192.168.1.1
2.1 家用无线路由器组建WLAN网络 2.2 胖AP组建WLAN网络 2.3 AC+瘦AP组建WLAN网络
10
2.1组建家用、小型无线局域网
接口
1.外网接口(WAN):用于连接外网,如宽带 接入,或和用于拨号的猫(Modem )连接。
2. 外网接口:用于和台式机或其他支持 RJ-45(普通网线)接口的设备连接。
26
4.我校校园无线网络建设
1.校园网络现状 2.校园无线网络建设需求 3.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历程 4.校园无线网络建设规划 5.校园无线网络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几个问题
4.1 校园网络现状
4.1 校园网络现状
带宽:联通、电信各1G 教育网、政府外网各100M 两校区间三对裸光纤:联通、电信、大开网络
注意:一般同一地区同一网络服务商提供的DNS服务地址是一样的,常用202.96.64.68。
全部设置完后,接上外网,重启
路由,无线网络应该就可以用了, 但这是家用级别,一般客户端在10 个左右,多了以后用户体验就会很 差。
2.2“胖”AP与“瘦”AP组网技术对比
• 胖AP组网:
– 每个AP都是一个单独的节点 ,独立配置其信道 和功率;安装简便
24
3.1校园无线网络部署需要考虑因素
1) 高密度用户接入问题
2) 传统客户端、11n、11ac客户端混合存在问题
3) 2.4G和5G的频段选择问题
4) 射频干扰问题
5) 视频在无线中的传输问题 6) 基本网络接入安全问题 7) 减少广播域的问题
目标:建设一个可 运营、可管理的校 园无线网络
8) SSID的确定
无线网络建设
2014.6.30
1.无线网络基础知识介绍 2.WLAN网络组建 3.校园无线网络的比较
用户 数据率
1 Gb/s
100 Mb/s
802.15.3 超宽带
10 Mb/s
1 Mb/s 100 kb/s
10 kb/s
802.15.1 蓝牙
802.15.4 ZigBee
管理
策略
移动性
转发 加密
“胖”AP
认证
容易部署的“AP”
802.11a/b/g/n 天线
2019/7/27
集中控制器AC
加密 认证 “瘦” AP
22
AAA WEB
用户认证计费一般由 功能强大的BAS负责
Wlan用户关联,无线 接入控制和安全由AC 集中管理
无线信道数据 加密、解密由 AP完成
2.3瘦AP+AC组网方案
54Mbps、108Mbps,提高达350Mbps甚至高达475Mbps。
• * IEEE 802.11p,2010年,这个通讯协定主要用在车用电子的无线通讯上。它设定上是从 IEEE 802.11来扩充延伸,来符合智慧型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 的相关应用。应用的层面包括高速率的车辆之间以及车辆与5.9千兆赫(5.85-5.925千兆 赫)波段的标准ITS路边基础设施之间的资料数据交换。
点击这里
点击这里
默认的是192.168.1.1 不用改。
点击这里
如果是快带接入有固定IP,在“WAN口连接类型”这里选”静态IP”; 如果外网是DHCP动态分配IP,选择动态即可,不用手配。
如果是电话接入的ADSL上网,须选择WAN口连接类型为“PPPoE 方式”,输入电信或其他服务商提供的上网账号和密码,保存。
两校区核心路由器分别是Juniper MX960和MX240 两校区各有一套深澜Srun3000认证计费系统 目前学校有线网络采用IPOE的认证方式,学生宿舍分 别与联通、电信合作,采用光纤入户方式
4.2 校园无线网络建设的需求
随着笔记本电脑、PAD、手机等智能终端 的普及,广大师生对校园无线网络的应用需 求也更加迫切,希望 在校园内随时随地接入 网络进行工作和学习,于是就有了大家在办 公室、宿舍通过架设无线路由器进行无线网 络应用的实践,这样做解决了部分师生入网 的问题,但也为校园网络安全埋下了隐患, 例如:无线SSID密码简单或不设置、家用无线 路由器易被破解、教师工号使用初始密码不 更改等。
• * IEEE 802.11k,2008年,该协议规范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络频谱测量规范。该规范的制订 体现了无线局域网络对频谱资源智能化使用的需求。
• * IEEE 802.11r,2008年,快速基础服务转移,主要是用来解决客户端在不同无线网络AP 间切换时的延迟问题。
• * IEEE802.11s,2007年9月.拓扑发现、路径选择与转发、信道定位、安全、流量管理和网 络管理。网状网络带来一些新的术语。
802.11协议组是国际电工电子工程学会(IEEE)为无线局 域网络制定的标准。
1.3 802.11标准演进
• *IEEE 802.11,1997年,原始标准(2Mbit/s,工作在2.4GHz)。 • * IEEE802.11a,1999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工作在5GHz)。 • *IEEE 802.11b,1999年,物理层补充(11Mbit/s工作在2.4GHz)。 • * IEEE 802.11c,符合802.1D的媒体接入控制层桥接(MAC Layer Bridging)。 • * IEEE 802.11d,根据各国无线电规定做的调整。 • * IEEE802.11e,对服务等级(Quality of Service,QoS)的支持。 • * IEEE 802.11f,基站的互连性(IAPP,Inter-Access Point Protocol),2006年2月被IEEE批准撤销。 • * IEEE802.11g,2003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工作在2.4GHz)。 • * IEEE802.11h,2004年,无线覆盖半径的调整,室内(indoor)和室外(outdoor)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