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数字成像技术与系统

合集下载

(完整版)摄影测量知识点整理(完整精华版)

(完整版)摄影测量知识点整理(完整精华版)

摄影测量学第一章 绪论1、摄影测量是从非接触成像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物体的几何、属性等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与技术。

2、摄影测量学的三个发展阶段: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4、摄影测量存在哪些问题第二章 单幅影像解析基础1、像主点:摄影机主光轴(摄影方向)与像平面的交点,称为像片主点。

像主距:摄影机物镜后节点到像片主点的垂距称为摄影机主距,也叫像片主距(f )。

2、航空摄影:利用安装在航摄飞机上的航摄仪,在空中以预定的飞行高度度沿着事先制定好的航线飞行,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曝光摄影,获取整个测区的航摄像片。

空中摄影采用竖直摄影方式,即摄影瞬间摄影机物镜主光轴近似与地面垂直。

Hf L l m ==1 (m —像片比例尺分母,f —摄影机主距,H —平均高程面的摄影高度 H=m ·f ) 3、相对航高是指摄影机物镜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称为摄影航高。

绝对航高是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航高,是指摄影机物镜在摄影瞬间的真实海拔高。

通过相对航高H 与摄影地区地面平均高度H 地计算得到:H 绝=H+H 地5、航向重叠:同一条航线内相邻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称,重叠度一般要求在60%以上; 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重叠度要求在30%左右。

6、中心投影:当投影会聚于一点时,称为中心投影; 正射投影:投影射线与投影平面成正交。

中心投影:投影射线会聚于一点(投影射线的会聚点称投影中心) 投影 斜投影:投影射线与投影平面成斜交 平行投影正射投影:投影射线与投影平面成正交7、透视变换中的重要的点线面:① 由投影中心作像片平面的垂线,交像面于o ,称为像主点;像主点在地面上的对应点以O 表示,称为地主点。

② 由摄影中心作铅垂线交像片平面于点n ,称为像底点;此铅垂线交地面于点N ,称为地底点。

③ 过铅垂线SnN 和摄影方向SoO 的铅垂面称为主垂面(W ),主垂面即垂直于像平面P ,又垂直于地平面E ,也垂直于两平面的交线透视轴TT 。

医学数字成像技术PPT课件

医学数字成像技术PPT课件
放射治疗
数字成像技术用于定位肿瘤,精 确指导放射治疗,减少对周围正
常组织的损伤。
介入治疗
在数字成像技术的辅助下,医生可 以精确地进行介入手术,如血管成 形术、支架植入等。
手术导航
数字成像技术可以实时更新手术部 位的图像,帮助医生在手术过程中 精确导航。
医学影像教学
直观展示
数字成像技术能够直观地展示人体内部结构和病 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医学知识。
动态演示
通过数字成像技术,教师可以演示疾病的动态变 化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个性化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通过数字成像技 术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04
医学数字成像技术前沿与展望
医学数字成像技术发展趋势
01
02
03
04
医学数字成像技术向高分辨率 、高灵敏度、高速度发展,以 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求。
医学数字成像技术将更加智能 化和自动化,提高诊断的准确
性和效率。
医学数字成像技术将与信息技 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
,实现远程诊断和治疗。
医学数字成像技术将更加注重 安全性,减少辐射剂量和损伤

医学数字成像技术面临的挑战
医学数字成像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 进一步降低成本,以便更广泛地应用 于临床。
核磁共振成像(MRI)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人体组织进行 无创检查,可获取高分辨率的解剖结 构和生理功能信息。
超声数字成像
利用高频声波显示人体内部结构,具 有无创、无痛、无辐射等优点。
医学数字成像技术优缺点
优点
高清晰度、高分辨率、多角度观察、无创无痛无辐射等。
缺点
部分设备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存在辐射或磁场影响等。

数字成像原理

数字成像原理

数字成像原理数字成像是一种通过数字技术来捕捉、处理和显示图像的方法,它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医学影像、摄影、安防监控、遥感等。

数字成像的原理是基于光学成像和数字信号处理的相互作用,通过光学系统将场景中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并经过数字信号处理后形成图像。

数字成像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光学成像原理。

光学成像是数字成像的基础,它利用透镜或反射镜等光学元件将场景中的光线聚焦在感光元件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物像。

在光学成像过程中,光线经过透镜或反射镜的折射或反射,最终聚焦在感光元件上。

感光元件可以是CCD(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光电转换器件,它们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2. 光电转换原理。

光电转换是数字成像的关键环节,感光元件接收到聚焦后的光线,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这个过程涉及光电效应和电荷转移等物理原理,当光线照射到感光元件上时,光子的能量会激发感光元件中的电子,产生电荷。

然后,这些电荷会通过电路传输到信号处理器中进行处理。

3. 数字信号处理原理。

数字信号处理是数字成像的核心环节,它包括信号采集、信号转换、信号处理和图像显示等步骤。

首先,感光元件产生的模拟电信号经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信号处理,包括去噪、增强、编码等操作,最终形成数字图像。

数字图像可以通过显示器、打印机等设备进行显示和输出。

4. 图像显示原理。

图像显示是数字成像的最终环节,经过数字信号处理后的图像可以通过显示器、打印机等设备进行显示。

显示器利用光栅扫描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可见的图像,打印机则利用喷墨、激光等技术将数字图像打印到纸张上。

总的来说,数字成像原理是基于光学成像和数字信号处理的相互作用,通过光学系统将场景中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并经过数字信号处理后形成图像。

这种原理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效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成像技术也将不断完善和创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学影像学资料-water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影像学资料-water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影像学整理第一章绪论1、医学影像学:是应用医学成像技术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医学成像技术引导下应用介入器材对人体疾病进行微创性诊断及治疗的医学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N)包括: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介入诊断学+介入治疗学)X-ray(密度)、US(回声)、CT(密度)、MRI(信号)、PET(浓聚)、DSA(介入、染色)2、1895年德国伦琴发现X线(X)3、X线的基本性质: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辐射(4~11:X/W)4、X线成像的优点:(1)透视的主要优点是可转动患者体位,改变方向进行观察;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如心脏、大血管搏动、膈肌运动及胃肠蠕动等;透视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较低,可立即得出结论。

(2)摄影的主要优点是成像清晰,对比度及清晰度均较好;可作为客观记录,便于复查时对照和会诊。

5、X线成像缺点:(1)透视的主要缺点是荧屏亮度较低,影像对比度及清晰度较差,难于观察密度与厚度差别较少的器官以及密度与厚度较大的部位。

例如头颅、腹部、脊柱、骨盆等部位均不适宜透视。

不能留下客观记录,不便于病变的复查、对比。

(2)摄影的主要缺点是每张照片仅是一个方位和一瞬间的X线影像,为建立立体概念,常需作互相垂直的两个方位摄影,例如正位及侧位;对功能方面的观察,不及透视方便和直接;费用比透视稍高,但相较其它影像学检查如CT、MRI则相对低廉。

6、CT成像的主要优势:(1)密度分辨力高,相当于传统X线成像的10-20倍(2)可行密度量化分析,人体各组织结构及病变的CT值范围-1000~+1000HU(3)组织结构影像无重叠(4)可行多种图像后处理7、CT成像的局限性:(1)常不能整体显示器官结构和病变(2)多幅图像不利于快速观察(3)受到部分容积效应影响(4)较高的X线辐射剂量8、MRI成像的主要优势:(1)组织分辨力高,这是MRI的突出优点(2)直接进行水成像(3)直接进行血管成像(4)在体分析组织和病变代谢物的生化成分(5)能够进行fMRI检查:DWI(扩散加权成像)、DTI(扩散张量成像)、PWI(灌注加权成像)9、MRI成像的局限性:(1)通常不能整体显示器官结构和病变(2)多序列、多幅图像不利于快速观察(3)受部分容积效应影响(4)检查时间相对较长(5)易发生不同类型伪影(6)识别钙化有限度10、超声成像的优势:(1)超声波属于机械波,无放射性损伤,检查的安全性高(2)能够动态显示器官运动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况(3)检查便捷,易于操作,及时获取检查结果(4)设备轻便,可用于患者的床边和术中检查11、超声检查的局限性:(1)超声检查时,由于骨骼和肺、胃肠道内气体对入射超声波的全反射,影像检查效果,限制了对这些部位的应用(2)显示的解剖范围有限(3)结果的准确性除了与设备性能有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作医师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呼吸系统,骨骼系统一般首选X线循环系统一般首选超声,金标准是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12、PACS(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是一种科技含量高,实际应用价值极大的复杂系统,其将数字化成像设备、高速计算机网络、海量存储设备和具备后处理功能的影像诊断工作站结合起来,完成对医学影像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后处理及显示等功能,使得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

第一章_光电成像技术概论

第一章_光电成像技术概论

域。
人类视觉系统的局限 性
灵敏度
光 谱
分辨力
空 间
时 间
夜 视
非可见光
微小
遥视
记 录
人眼的局限性大大地限制了人类获得光信息的 能力,因而需要扩展人眼的功能。
第一,要扩展人眼在低照度下的视觉能力,提供各种 夜视装备以便能在低照度下进行科研和生产活动,或 在夜间进行侦察和战斗。 第二,要扩展人眼对电磁波波段的敏感范围。已制成 将红外线、紫外线和 X射线的光图像转换成可见光图 像的直视式或电视式光电子学装置。利用这些原理还 可以扩展到观察中子和其他带电粒子所形成的图像。 第三,要扩展人眼对光学过程的时间分辨本领,例如 已经做到在几十飞秒(1015 秒)内就可观察到信息的 变化。
(SPRITE)、热释电探测器)。

人眼固有的物理限制:
灵敏度的限制:
(E= 50-100 lx;E<0.1lx难看清);
分辨力的限制:(分辨角仅有 0.020 左右); 时间上的限制:
(视觉逗留时间0.02s) ; 光谱的限制:(人眼敏感区400-650nm) 。
在很早以前人类就为开拓自身的视见能力而进行 了探索。取得了不少有成效的进展。 灯具的出现,改善了人类夜晚的照明环境。 望远镜的出现,为人类延伸了视见距离。 显徽镜的应用,为人类观察微小物体提供了方便。 可是,在扩展视见光谱范围和视见灵敏度方面却 经历 了漫长时间,才有所进展。 这一进展是由光电成像技术所开拓的。 目前光电成像技术已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技术领
以红外光子、光生载流子为景物图像信息载体,通过红外 探测器的内光电效应(光电导或光生伏特)及特定扫描读 出和TV显示等原理,再现被观察的景物为可见光图像。

1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绪论

1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绪论
各种特殊用途的成像器件在不断涌现和发展,特别 是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件的发展,将人类的视见能力 扩展提高到新的阶段。
3、
4、
二、光电成像技术的应用 1、
二、光电成像技术的应用
2、应用
俄罗斯Yukon 2.5x50夜视枪瞄
www.yinglide.co m/yeshiyip_172.pageYuko 俄n罗夜斯视N枪H瞄-6K3x型50夜视 枪瞄准镜
2、
三、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1、在空间上扩大人类视觉机能的图像传输技 术;
2、在时间上扩大人类视觉能力的图像记录、 存储技术;
3、扩大人类视觉光谱响应范围的图像变换技 术;
4、扩大人类视觉灵敏机能的图像增强技术;
四、光电成像器件的分类
变像管像管直视源自光电成真空 成像 光 器件 电
像增强器(微 像器件
目标太小了看不清楚
(4)对视觉信号无记忆能力 看过但是不记得
为了扩展 人的视见 光谱范围、 视见灵敏 度及时空 的限制, 光电成像 技术应允 而生。
2、光电成像技术的发展历史
1873年,W.Smith发现了光电导现象。
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光的量子属性。
1916年,爱因斯坦完善了光与物质内部电子能态相互作用的 量子理论。
光管)
光电发射型摄

像管 (摄像管)

摄像管
器 件 固体
成像
光电导型摄 像管 (视像管)
电视型光
电成像器 件
器件
1929年,科勒制成了光电发射体,随后,成功研制了红外 变像管。 30年代,人类致力于电视技术的研究;
1970年,玻伊尔与Smith开拓出一种具有自扫描功能的电 荷耦合器件,从而使电视技术有质的飞跃。

1.课程教学大纲(数字影像技术)

1.课程教学大纲(数字影像技术)

《数字影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数字影像技术》是我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摄像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提供有效的摄影和摄像基础。

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理论讲授和摄影摄像实践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了解摄影和摄像艺术的发展过程,了解并掌握光学相机、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的基本特性,并能在艺术理论指导下使用照相机和摄像机进行图片和视频的艺术创作。

本课程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属于技术性较强的课,与已经学过的素描、色彩等课程在构图和色彩搭配等基本素养方面有较强的联系,是学生艺术创作的延续,也是今后艺术创作素材积累的主要手段。

通过48学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用照相机进行静止画面的艺术创作,留住历史长河中的瞬间;用电视摄像机进行动态的形象创作。

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摄影摄像艺术的欣赏水平,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绪论:摄影艺术概论(2学时)1.摄影术的诞生和发展2.摄影的特性3.摄影的应用和功能4.摄影的分类第一章:数码照相机(2学时)第一节数字照相机1、数字照相机的工作原理2、数字照相机的性能和功能3、专业级数字照相机第二节数字摄影系统1、数字摄影系统的构成2、数字影像的输入方式3、数字影像的处理4、数字影像的输出第三节数字影像的应用1、数字影像的应用现状2、数字影像和英特网实验一(2课时)了解数码照相机的结构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要求第二章:摄影曝光(2学时)第一节曝光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影响曝光的因素第三节测光表第四节闪光灯、滤光镜第三章摄影用光(2学时)第一节摄影光源的种类及特点1、自然光2、人工光第二节光的作用及运用1、光在摄影中的作用2、光的特征和运用第三节画面的影调1、影调2、处理影调的原则3、影调的调控实验二(2课时)摄影用光实习,拍摄不同光线的摄影作品第四章:摄影构图(2学时)第一节构图的原则与要求1、构图的原则2、构图的要求第二节影响构图的因素1、拍摄距离与角度2、横竖画面的决定3、画面的结构中心4、突出主体5、前景与背景6,透视规律的应用第三节构图的形式法则借鉴1、多样统一与照应2、均衡3、对比4、反复与渐变实验三(2课时)摄影构图实习,运用不同的趣味中心,拍摄摄影作品第五章摄影创作(2学时)第一节艺术摄影1、人物摄影2、风光摄影3、静物摄影第二节新闻摄影1、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2、新闻摄影的技术和技巧3、新闻采访4、新闻照片的体裁5、体育摄影与舞台摄影第三节应用摄影1、广告摄影2、科技摄影实验四(2课时)摄影综合创作实习摄像部分:绪论二摄像艺术概论(2学时)1、摄像艺术的发展、特性2、摄像在动画创作中的作用。

简述数字成像的原理及应用

简述数字成像的原理及应用

简述数字成像的原理及应用1. 原理概述数字成像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处理图像的方法,通过将图像转化为离散的数字表示,实现图像的存储、传输、处理和显示。

数字成像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图像采集:使用光学传感器等设备将场景中的光变换成电信号,将连续的光信号转化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2.数字化:将模拟信号经过采样、量化和编码等处理,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化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采样表示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信号进行离散的取样,量化表示将每个样本的幅值量化为离散的数值,编码表示将量化后的数值用二进制表示。

3.图像处理: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增强、滤波、分割、特征提取等处理,以改善图像质量或提取需要的信息。

4.图像显示:将经过处理的数字图像转化为可视的图像形式,通过显示器等设备将图像呈现给用户。

2. 数字成像的应用数字成像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领域的应用示例:医学影像学•CT扫描:数字成像技术可将人体内部的断面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进行重建和显示,用于检测疾病、观察人体解剖结构等。

•MRI:数字成像技术可将人体内部的多维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和显示,用于观察人体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病变情况。

数字摄影与视频•数码相机:数字成像技术实现了传统摄影方式的数字化,利用光学传感器将物体反射的光线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处理和存储,将图像以数字形式保存。

•数字视频摄像机:数字成像技术可将连续的视频信号采样、量化、编码转化为数字信号,实现高清视频的存储和传输。

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数字成像技术可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式匹配,通过计算机算法实现对图像中物体的识别、分类和定位。

•视频监控:数字成像技术可实现对图像的实时采集、处理、传输和显示,用于安防领域的视频监控。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数字成像技术结合计算机图形学和仿真技术,通过数字图像的显示和交互技术,模拟出虚拟的三维环境,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数字复印技术

首先通过CCD(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对通过暴光、扫 描产生的原稿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然后将 经过数字技术处理的图像信号输入到激光调制器,调制后 的激光束对被充电的感光鼓进行扫描,在感光鼓上产生有 点组成的静电潜像,再经过显影、转印、定影等步骤,完 成复印过程。
3、数字传真技术
1.3.2.2 数字影像的软拷贝输出


1、数字投影机技术
CRT、LCD、DLP (1)CRT显示器(学名为“阴极射线显像管”)是这样 一种装置,它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线圈、荫罩、高压石墨 电极和荧光粉涂层和玻璃外壳五部分组成。其中玻璃外壳 也叫荧光屏。
(2)LCD

LCD液晶投影机是液晶显示技术和投影技术相 结合的产物,它利用了液晶的电光效应,通过 电路控制液晶单元的透射率及反射率,从而产 生不同灰度层次及多达1670万种色彩的靓丽 图像。LCD投影机的主要成像器件是液晶板。
自动调焦
CPU
PC
录象机
摄录象机
1.3.2数字影像输出技术
分为:硬拷贝和软拷贝。 1.3.2.1 数字影像的硬拷贝输出 1、数字打印技术 针式打印方式; 喷墨打印方式; 激光打印方式。


针式打印方式: 针式打印机的打印原理是通过打印针对色带的 机械撞击,在打印介质上产生小点,最终由小 点组成所需打印的对象。
现如今,文档拍摄仪在借鉴缩微摄影技术的基础上, 省去了胶片的环节,直接以数字格式存储于电脑中, 为文档的保存管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法。
1.3.1.2 数字影像的动态获取

1、数字摄像技术——CCD/CMOS
2、数字照相技术
数字化摄影机(照相机)的基本构成:
彩色LCD
存储器
数码相机
镜头
光圈控制
CCD芯片
DMD
2、数字投影电视技术

投影机作为终端显示设备,若具备接收、 解调由数字电视信号调制的射频信号,并能解 码、显示数字电视视频信号,就称为电视投影 机。
3、数字投影光引擎技术
1.3 数字成像技术的应用


1.3.1 虚拟与增强现实
增强现实(AR)技术将计算机生成的虚 拟对象与真实世界进行融合,构造出虚 实结合的虚拟空间。有三个特点:真 实和虚拟结合,实时交互,真实和虚拟 对象进行定位.
目标特性分析、 特征提取
伺候机构
自动跟踪
目标识别
光学特性、背景特性 统计特性、几何特性 、运动特性
目标检测 图像分割
数 字 信 号 处 理 器
代表性的主要数字成像系统作专题讲述。如果在
以后的工作或学习中需要其他应用,则根据课程 中所讲基本原理加上相应的技术资料进行解决。参考书籍Fra bibliotek
《数字成像基础及系统技术》,晏磊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 《现代空间光电系统及其应用》,宋丰华等,国防工业出 版社。 《现代光电信息实用技术》,雷玉堂,电子工业出版社。 《目标探测与识别》周立伟,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光电图像处理》,刘文耀,电子工业出版社。 《光电仪器设计》,高明等编著.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现代实用光学系统》,陈海清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社。
1.3.4图像自动拼接

图像的拼接过程可分为图像配准和融合处理两 个部分。
1.3.5 图像融合

海天目标探测、识别与与跟踪 伪装识别 战场监视
(a) 可见光图像
(b) 热红外图像
(c) 灰度融合图像
(d) 伪彩色融合图像
41
1.3.6 成像探测与跟踪
成像跟踪系统流程及框图
监视器
摄像头
图像预处理
(3)DLP

DLP是“Digital Light Procession”的缩写,即为 数字光处理,也就是说这种技术要先把影像信号经过 数字处理,然后再把光投影出来。它是基于TI(德州 仪器)公司开发的数字微镜元件——DMD(Digital Micromurror Device)来完成显示数字可视信息的 技术。说得具体点,就是DLP投影技术应用了数字微 镜晶片(DMD)来作为主要关键元件以实现数字光 学处理过程。其原理是将灯光发射出的光源通过冷凝 透镜,将光均匀化,然后通过一个色轮(Color Wheel),将光分成RGB三色(或者更多色),再将 色彩由透镜投射在DND上,最后经过投影镜头投影成 像。
第1章 数字成像技术与系统概述
1.1影像与信息科学 1.2 数字成像技术历史 1.3 数字成像系统现状
1.1影像与信息科学
1.2 数字成像技术历史

20世纪60年代,美国最早推出CCD芯片; 20世纪90年代,数字成像技术的“爆发”时代 ——液晶LCD市场化——数字影像输入输出组 合技术迅速发展。
电信号检测、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掌握数字成像系统的主要组 成部分。通过学习典型数字成像系统的基本原理及 应用,掌握从光电信息获取、传输、信息处理、显 示、控制等环节的主要技术。为今后进入社会从事 光电相关专业的研究工作打下好基础。
课程介绍
基本原则:
由于光电技术发展很快,就目前我们的学习而 言,我们应着眼于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对最具
影像科学发展转折点: 20世纪90年代以前——化学感光(胶片) 20世纪90年代以后——数字成像技术
1.3 数字成像系统现状

1.3.1数字影像获取技术 1.3.1.1静态获取——扫描与缩微 1、数字扫描技术
平板式扫描仪
扫描仪原理

扫描仪扫描图像的步骤是:首先将欲扫描的原稿正 面朝下铺在扫描仪的玻璃板上,原稿可以是文字稿件 或者图纸照片;然后启动扫描仪驱动程序后,安装在 扫描仪内部的可移动光源开始扫描原稿。为了均匀照 亮稿件,扫描仪光源为长条形,并沿y方向扫过整个 原稿;照射到原稿上的光线经反射后穿过一个很窄的 缝隙,形成沿x方向的光带,又经过一组反光镜,由 光学透镜聚焦并进入分光镜,经过棱镜和红绿蓝三色 滤色镜得到的RGB三条彩色光带分别照到各自的 CCD上,CCD将RGB光带转变为模拟电子信号,此 信号又被A/D变换器转变为数字电子信号。

数字传真与普通传真的区别:从过去的模拟传输,变成了 先进的数字传输。即可以联接到目前的互联网上进行通信 ,因而具有图像质量好,传输速度高等优点。
4、数字感光扩印技术

数字感光扩印机其基本工作原理简单的说来就是在扩印机 前端加一个电子计算机,将各种来源的图像的光电信号转 换成模拟信号,再将这模拟信号通过电子计算机前端的模 /数转换器,转换成电子计算机可以认别的数字信号,由 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再通过制图软件对所输入的数 字图片信号进行修改、加工,对加工好的图片信号通过曝 光系统,把影像投射到感光相纸上,最后通过冲洗工艺制 成照片。 数字感光机用的还是传统的彩色照相纸,不同的是相纸的 曝光已经改为由计算机控制的特殊光源将图像信息投射到 相纸上进行曝光的数码曝光系统,接下来的事情仍然是传 统的显影、定影的冲洗工艺,就这样,一张张数码照片就 出来了!
1.3.2 遥感成像系统
1.3.3 电子稳像技术


电子稳像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远程遥控系统、无 人车辆导航系统、视频侦察系统、导弹电视制导系 统以及车载火控系统中的观瞄系统等,是电视精确 制导、目标检测与跟踪的关键预处理技术,是移动 成像系统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视频增强技术。 电子稳像系统主要是由图像预处理、运动估计和运 动补偿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进行图 像序列间的运动矢量估计,它直接决定着电子稳像 系统的性能。
喷墨打印方式


喷墨打印机的关键技术是墨头技术,而墨头类 型一般是热汽泡或微压电技术。 存在问题:速度慢,对普通纸张打印质量低。
激光打印机



激光打印机采用的是电子照相技术。该技术利用激光束扫 描光鼓,通过控制激光束的开与关使传感光鼓吸与不吸墨 粉,光鼓再把吸附的墨粉转印到纸上而形成打印结果。 激光打印机的整个打印过程可以分为控制器处理阶段、墨 影及转印阶段。 优点: (1)高密度。4800dpi (2)高速度。一般为16ppm (3)噪音低。一般在53dB以下 (4)处理能力强。控制器中有CPU,有内存,控制器相 当于计算机的主板,所以它可以进行复杂的文字处理、图 像处理、图形处理。
数字成像技术与系统
主讲: 聂亮 Email: nlng@
课程介绍
课程性质:
数字成像技术与系统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 课。本课程隶属于光电信息技术课群。
课程主线:
数字影像的输入; 数字影像的输出; 数字影像的处理; 数字成像技术的综合应用。
课程介绍
基础课程:
大学物理、物理光学、应用光学、信号与系统、光
扫描仪分类
三维扫描仪
2、数字缩微技术

缩微摄影技术是利用拍照的原理,高倍缩小档案尺 寸,采用化学成像法,将档案原文存储在胶片上,将 纸质载体档案转化为胶片为载体的档案,利用时根据 一定的编排规则查阅所需文件资料,将胶片放到阅片 机上拷贝复制。缩微摄影技术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和 完善,已成为档案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