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现代礼仪概述
现代礼仪的作用

礼仪的作用
3、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礼仪在人际关系中起着调整、调节的作用。 礼仪是沟通社会群体间不同利益集团、不同阶层、 不同族群不可或缺的手段。
礼仪的原则 三、现代礼仪的原则
1、真诚 2、互相尊重 3、宽容 4、信义
礼仪的原则
1、真诚
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 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苏格拉底 误区:a、一味地倾吐自己的所有真诚,甚至不管对象如何
礼仪是一种文化
“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场彻底的 思想启蒙运动。以它为代表的中国礼仪革命,抛弃了封 建主义旧礼教中的糟粕,继承和发扬了以对人尊重为处 世原则,以自由、平等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礼仪的精髓, 使中华礼仪开始走上新生的道路。
现代礼仪以科学精神、民主思想和现代生仪的原则
3、宽容
宽容即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 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
1礼、仪真与诚社会制度、公民素质礼、道仪德都与有社着密会切的制关系度。 、公民素质、道德都有着密切的
自从人类诞生文明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发明了礼仪这样东西。
关系。在特定的社会 从穿衣、吃饭、居住、出行,每一样东西都有它的礼仪。 条件下,礼仪以它不同的内涵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和形式,发挥着调节人际关系,使社会保持合理秩序 此后2000多年间,儒家传统礼仪起到了规范人们行为、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作用。
礼貌本身就是接受礼仪教育的结果,而礼的意识的培养就是对人的教育。 二、我国礼仪的发展历程
的重要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程中,礼 以它为代表的中国礼仪革命,抛弃了封建主义旧礼教中的糟粕,继承和发扬了以对人尊重为处世原则,以自由、平等为基础的中国传
第一章_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四)宽容原则
宽容就是要求人们既要严于律己,又要宽 以待人,多体谅他人,而不能求全责备, 斤斤计较,过分苛求,咄咄逼人。 不能宽容他人的人,往往会得理不饶人, 使人际间关系恶化。共性是寓于个性之中 的,人们应该维护和发展共性,以理解和 宽容来增强人们之间的凝聚力。
当你无辜受到伤害,你是针锋相对, 以牙还牙还是以宽容为怀,体谅别人呢?
现代礼仪?
它既可以单指为表示敬意而隆重举行的某 种仪式,又可泛指人们交往的礼节、礼 貌。
礼仪的具体表现之一: —— 礼貌
是指人们在交往时,通过言语、动作向 交往对象表示谦虚、恭敬和友好的行为 规范。 礼貌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 侧重于表现人的品质与素养。
礼貌的表现形式 • 仪容、仪表、仪态 • 语言、谈吐 • 着装、服饰、发型 • 面部表情、姿势 • 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方式、 态度
(一)尊重原则
你们中国人,半夜回家时,不管父母 睡没睡觉都使劲关门,噼劈啪啪地走 路和大声咳嗽吗?我太太有失眠症你 每次晚上回来都会吵醒她,而她一旦 醒来就很难再睡着。因此,以后你晚 上回来如果能安静些,我将会非常高 兴。” •替别人着想,顾及和尊重别人,这是 一个人最起码的修养,而修养正是体
你想别人怎样你, 你就怎样待别人。
第一节 礼仪的起源-中国礼仪的形成与发展
强化和衰弱时期:
秦汉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 纵观封建社会的礼仪,内容大致有涉及国家政治 的礼制和家庭伦理两类。其共同点,礼仪是维护 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的工具。这一时期的礼仪的 重要特点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 神抑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逐渐变成 为妨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挠人类平等交往, 窒息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
社交与礼仪-社交礼仪概述

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 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应运而生的。
仪 容
• 礼仪起源于祭祀
仪 表• 礼仪起源于法庭的规定
• 礼礼仪仪起源于风俗习惯
1.3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1.3.2 我国礼仪的发展
1. 萌芽
出于对天地鬼神的惧怕敬仰,人们举行仪式、用物品祭拜。
仪 2. 发展 容 仪 • 古代尧舜时期 “五礼” 表 • 礼春秋战国时期礼仪分化 • 秦汉仪到清末统治者十分重视礼仪
1.2.1 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
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
仪 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 容 仪复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总而言之,礼 表 仪就是人礼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 仪 准则。
1.2 礼仪的概念与含义
3. 传承性
礼仪的形成和完善,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任何国家的现代礼
仪
仪都是本国古代礼仪的继承和发展。礼仪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
容 仪经过不同时期的“过滤”,逐渐形成相对固定的内容,而且一旦
形成表,通常会世代相传、经久不衰。礼仪的继承性是选择性的继
礼
承,任何礼仪仪的形成与发展都不是食古不化、全盘沿用,而是取
仪
遍遵守的准则。一般来说,礼仪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
容 仪个地区的文化习俗特征。但不少礼仪也是全世界通用的,具有
全人表类的礼共同性。例如,礼貌用语等大多事全世界通用的。礼
仪的共同性,仪主要源于共同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现代经济
的快节奏、高效率,使现代礼仪向简洁、务实方向发展。
1.4 现代礼仪的特征与原则 1.4.1 现代礼仪的特征
第一章礼仪概述

第一章礼仪概述【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熟悉礼仪的特征与作用;掌握礼仪的内涵与基本原则。
【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礼仪的内涵及礼仪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理论教学、案例分析。
【引导案例】细节决定成败有一位女士去应征财务经理,路上正好碰上一场大雨,幸好出门带了伞,才没有迟到。
当她来到招聘单位的电梯前时,取出纸巾把鞋擦干净,然后把纸扔进垃圾桶。
当她坐在面试经理面前时,经理看完证书后,没问她任何问题,微笑着告诉她:“欢迎你加入我们公司。
”当她不敢相信地看着经理时,经理告诉她:“第一,这样的天气你仍然来了,说明你做人很有原则,很守信用;第二,你没有迟到,说明你准备很充分,很守时;第三,你的衣服没湿,说明你昨天看了天气预报,来时一定带了伞;第四,刚刚从公司的监视器里看到了你的行为,证明你很有修养、很细心。
一个人的小习惯是无法刻意掩饰的,所以我们很愿意和你这样的人成为同事。
”(资料来源:华英雄. 华英雄说礼仪.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第一节礼仪的起源与发展我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礼仪文化对整个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已积淀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交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礼仪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仪”的规范与修养已成为个人立身处世、企业谋生求存的重要基石。
一、礼仪的起源“礼”是一个历史范畴,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
礼仪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仪的内涵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
礼仪起源于祭祀。
豊(lǐ),古同“礼”,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说文·豊部》:“豊,行礼之器也,从豆,象形,读与礼同。
”从甲骨文形体来看,“豊”字从“豆”,豆是古代的食器,也于祭祀时用来盛供品,是考古发现古代最常见的一种祭器。
第一章 礼仪概述

1、仪表:人的外表(仪容 仪貌、仪态、风度等)。 仪容仪貌(人体裸露在 外部分的状态和修饰)。 仪态(人的站相、坐相、 走相)。风度(一个人 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
12
2、服饰:是最为绚丽 多姿的部分。最能体 现一个人的个性特征。 “三分长相、七分打 扮”。
始了新文化建设征程——自己的礼仪规范。
21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彻底变革,人 与人的关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人民内
部,合作代替了对抗,互助、互利代替了尔虞我
诈,建立起平等的、亲密的同志关系,由此而建 立起礼宾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礼仪重新进行了文化审视 和理性思考,不仅汲取了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 使东西方文化和东西方礼仪有机地交融,逐步地 完善和发展。
9
一、含义
个人修养角度——教养
道德的角度——规范
交际的角度——方式方法
审美的角度——形式美
传播的角度——是沟通技巧
礼仪是塑造个人形象的艺术,人际交往中 良好的言谈和行为规范。
10
现代礼仪
既可指为表示敬意或隆重而举行的仪式,也 可指社会人际交往中的礼貌。
11
二、礼仪的内容
1、课堂讲解 2、课堂练习
3、小组模拟(分小组)
考试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表演
8
第一章 礼仪概述
第一节 礼仪的概念
“礼”是规定、约定;礼貌、礼节;“仪” 则是反映“礼”的仪式;仪表、仪态、仪容; 人们在社会的各种具体交往过程中,为了 互相尊重,在仪表、仪态、仪容言谈举止等方 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规范和程序。
《现代礼仪》第一章_礼仪概述

第三节 礼仪的原则与职能
一、礼仪的原则
(一)尊敬原则 (二)自律原 (三)平等原则 (四)适度原则
(五)宽容原则 (六)真诚原则 (七)从俗原则
二、礼仪的职能
(一)体现互相尊重 (二)塑造良好形象 (三)协调人际关系 (四)提高个人修养
(五)打造企业文化 (六)促进国际交往 (七)构建和谐社会
《现代礼仪》第一章_礼 仪概述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礼仪的含义及构成、礼仪的原则与职 能。
掌握礼仪的由来与发展、礼仪的特征与学习方 法。
了解大学生礼仪(包括大学生礼仪的必要性、 大学生礼仪的作用、大学生礼仪的普及等)。
第一节 礼仪的含义及构成
一、礼仪的含义 (一)中国古代礼仪与现代礼仪的含义 1. 中国古代礼仪的含义 2. 中国现代礼仪的含义 (二)不同角度下礼仪的含义 (三)礼仪与礼貌、礼节、仪式、仪表
一、大学生礼仪的必要性 (一)当今大学生礼仪缺失
(二)大学生礼仪关乎就业
二、大学生礼仪的作用 (一)体现个人修养 (二)协调人际关系 (三)有助于德才兼备
三、大学生礼仪的普及 (一)言传身教 (二)课程传授 (三)其他方式
活动设计 —— 演讲比赛
活动程序:
根据自愿原则,以“我眼中的礼仪”为主题, 进行演讲比赛。内容、形式不限,每人5分钟。
评出“最佳口才奖”、“最佳风格奖”等。
二、礼仪的构成 (一)礼仪的主体 1. 个人主体 2. 组织主体 (二)礼仪的客体 (三)礼仪的环境 (四)礼仪的介质
第二节 礼仪的由来与发展
一、礼仪的由来 (一)我国礼仪的由来
(二)西方礼仪的由来
二、礼仪的发展 (一)我国礼仪的发展 1. 我国古代礼仪的发展 2. 我国现代礼仪的发展 (二)西方礼仪的发展 1. 中世纪时期西方礼仪的发展 2. 近现代时期西方礼仪的发展
礼仪概论

中华是礼仪之邦,儒家文化是礼乐文化,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这三句话概括了礼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性。传统礼仪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核心价 值。因而在理论层面上,如果不了解礼, 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层 面上,如果不能继承传统礼仪中的合理内 核,弘扬中华文明实际上是一句空话。
礼仪的萌芽和草创时期
(约公元前5万年—公元前22世纪)
下中 会 前礼 是 弟 父 “ 载 形 舜 俗 炎 了华 , 仪 家 恭 义 五 , 成 时 被 黄 根大 礼 世。 庭 、 、 典 为 。 代 纳 时 。地 仪 纪可 成 子 母 ” 官 《 国 入 期 上 文 的见 员 孝 慈 完 者 书 家 礼 , 深 化 原在 相 , 、 美 必 经 的 制 民 深 已 始公 处 也 兄 , 须 》 雏 , 间 扎 在 社元 的 就 友 即 记 形 尧 礼 、 22
礼仪: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 了表示相互尊重而 形 成的约定俗 成、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 式等
二、礼仪与礼节、礼貌的关系
礼仪包括礼节、礼貌等,其本质是表示对人
的尊重和敬意。 礼貌是礼仪的基础,是道德行为规范,其核 心是人的态度。 礼节是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惯用的形式
对外开放,己把世界放在你的面前,也把你放在 了世界的面前。在越来越密切的对外交往中,每一个 中国人都应提高文明素质和内心修养,展示“礼仪之 邦”的风范与气度。
2.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案例 一家很大的化妆品公司的经理,分别约见了两家知 名化妆品公司的销售主管。第一位销售主管无论是自我 介绍还是递送名片,都显得彬彬有礼,而且穿着打扮和 言谈举止都显得很有内涵。第二位销售主管在接过他的 名片时,只是扫了一眼,就顺手把他放进了上衣口袋, 而且这位主管不修边幅,言谈举止过于夸张。 结果可想而知,这位经理不仅和第一位销售主管签 订了销售合同,后来还成了很好的朋友。 他事后解释,“第二位销售主管缺乏礼仪修养,给 人一种不可靠的感觉,由此我对其产品和售后服务产生 了怀疑。”
现代礼仪第一章

2、坐定的姿势 正确的坐定后的姿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
个方面: (1)根据座位的高低,调整坐姿的具体形式。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或有尊者在座时,通常 坐下之后不应做满座位,大体占据其2/3的位 置即可。 (2)挺身上身,头部端正,目视前方,或面 对交谈对象。一般不可身靠座位的背部。 (3)极正规的场合,上身与大腿、大腿与小 腿,应当均为直角。
个人礼仪
1、个人礼仪:是指有关个社交形象的设 计、塑造与维护的具体规范。
2、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 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 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3、学习个人礼仪应当掌握两条基本原则:
(1)三应原则:应事、应己、应制
应事:要求塑造个人形象要适应所处的具体场合 应已:要求塑造个人形象要适应个人特点 应制:要求塑造个人形象要适应约定俗成的规范
行姿亦称走姿,指的是人在行走过程中所形成 的姿势。
对行姿的要求是:轻松、矫健、优美、均速。 1、基本的行姿
全身伸直,昂首挺胸 起步前倾,重心在前 脚尖前伸,步幅适中 直线前进,自始至终 双臂平稳,两臂摆动 全身协调,匀速前进
2、禁忌的行姿 方向不定 瞻前顾后 速度多变 声响过大 八字步态
(1)护理的基本要求: 牙齿洁白,口腔无味,及时刷牙,采取保护牙齿
其特点有三: 连续性:过程的连续。 多样性:可以多种举止同时传递一个信息。 可靠性:是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反应。
举止在人的相互沟通中的作用:
表露功能 替代功能 辅助功能 适应功能 调节功能
人们在交际交往中,尤其是在正式场合, 要遵守举止有度的原则。要求人的行为举止要
文明、优雅、敬人。
文明:要求举止自然、大方,并且高雅脱俗, 借以体现出自己良好的文化教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礼仪概述
课 2 基本礼仪规范
程 3 日常礼仪规范
学 4 办公室礼仪规范
习
5 事务礼仪规范
内
6
国际交流礼仪规范
容
7
求职应聘礼仪规范
8 生活礼仪
第一章 礼仪概述
礼仪的定义和内涵 “礼”的起源和发展 礼仪的实质和原则 礼仪的特征和作用
礼仪的定义和内涵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
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 尊重,在仪容、仪表、 仪态、仪式、言谈举止 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 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项专题活动过程中,常常要举办各种仪式 ,以体现出对某人或某事的重视,或是为 了纪念等等。
❖ 常见的仪式包括成人仪式、结婚仪式、安 葬仪式、凭吊仪式、告别仪式、开业或开 幕仪式、闭幕仪式、欢迎仪式、升旗仪式 、入场仪式、签字仪式、剪彩仪式、揭匾
礼仪的定义和内涵
四者之间关系
❖ 礼貌是道理 ,
❖ 礼节是形式 ,
返回
,人们应该维护和发展共性,以理
现代礼仪基本原则
5、真诚原则
❖ 交际礼仪的运用基于交际主体对他人 的态度,如果能抱着诚意与对方交往 ,那么交际主体的行为自然而然地便 显示出对对方的关切与爱心。
❖ 惟有真诚,才能使你的行为举止自然 得体
返回
现代礼仪基本原则
6、平等原则
❖ 以礼相待,要求对任何交往对象都 必须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 遇。不允许因交往对象的年龄、性 别、种族、文化、身份、地位、财 富以及关系远近亲疏而有所厚此薄 彼。
社交礼仪
为什么要学礼?
☆关于大学生礼仪的问卷调查结果?
☆人无礼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
礼则不宁。---《荀子·修身篇》
☆使自己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成为一个 受欢迎的人。
关于大学生礼仪的问卷调查结果
你如何看待骂脏话 这种现象
你平时会主动了解关于 文明礼仪方面的知识吗
50
45
40
35
30
25
20
❖ 它是社会外在文明的组成部 分,具有严格的礼仪性质。 它反映着一定的道德原则的 内容,反映着对人对己的尊 重,是人们心灵美的外化。
礼仪的定义和内涵
❖ 现代礼节主要包括: ❖ 介绍的礼节、握手的礼节、打
招呼的礼节、鞠躬的礼节、拥 抱的礼节、亲吻的礼节、举手 的礼节、脱帽的礼节、致意的 礼节、作揖的礼节、使用名片 的礼节、使用电话的礼节、约 会的礼节、聚会的礼节、舞会 的礼节、宴会的礼节等等。
❖ “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现代礼仪基本原则 4、宽容原则
❖ 宽容就是要求人们既要严于律己,
又要宽以待人,要多容忍他人,多
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而不能求
全责备,斤斤计较,过分苛求,咄
咄逼人。惟有宽容才能排除人际交
往中的各种障碍,不能宽容他人的
人,往往会得理不饶人,使人际间 关系恶化。共性是寓于个性之中的
礼仪的定义和内涵
3、仪表
❖ 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仪容、服 饰、体态等。
❖ 仪表属于美的外在因素,反映人 的精神状态。仪表美是一个人心 灵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美好 纯正的仪表来自于高尚的道德品 质,它和人的精神境界融为一体 。
礼仪的定义和内涵
4、仪式
❖ 仪式指行礼的具体过程或程序。 ❖ 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或是组织在开展各
15
10
5
0
杜绝
基本接受
仅男可
不骂不快
45
40
35
30
25
20
结果
15
10
5
0 经常
偶尔
遇则看
不看
你认为当代中国还可以ຫໍສະໝຸດ 被称为是“礼仪之邦” 吗56
54
52
50
48
46
44
是
否
你认为在大学期间加强对大 学生礼仪的培养是必要的吗
120
100
80
60
40
20
0
是
否
成为有修养,有品位, 有风度,有气质 懂得爱己爱人的现代人。
道理是内驱力, 形式是外包装, 体系是综合表现。
❖ 礼仪是体系 ;
礼仪的定义和内涵
5、礼俗
❖ 礼俗即民俗礼仪,它是指各种 风俗习惯,是礼仪的一种特殊 形式。
❖ 礼俗是由历史形成的,普及于 社会和群体之中并根植于人们 心理之中,在一定的环境经常 重复出现的行为方式。
❖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不但每一个民族、地区,甚
礼貌 礼节 仪表 仪式
礼仪的定义和内涵
1.礼貌
❖ 它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良 好的言谈和行为。
❖ 礼貌是人的道德品质修养的最简 单最直接的体现,也是人类文明 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
❖ 礼貌语言:要求说话和气、言谈 得体、不讲脏话与粗话
❖ 礼貌行为:通过人的仪表、仪容
礼仪的定义和内涵
2.礼节
❖ 它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表示 尊敬、问候、致意、祝福等 ,并逐渐形成的约定俗成的 和惯用的各种行为规范之总 和。
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礼”的最初阶段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 古代思想家对“礼”的阐述——
“礼”的形成阶段
孔子 《论语》 “克己复礼”
荀子 《修身》 “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家无礼则不宁”
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 现代礼仪——变革发展阶段 礼仪的内容日趋简单化
礼仪的标准日趋国际化
现代礼仪基本原则
现代礼仪基本原则
2、律己原则
❖ 律己是礼仪的基础 和出发点,学习、 使用礼仪,重要的 就是自我要求、自 我约束、自我控制 、自我对照、自我 反省、自我检点。
现代礼仪基本原则
3、尊重原则
❖ 尊重上级是人的天职 ❖ 尊重下属是一个人的美德 ❖ 尊重所有人是一个人的教养
❖ 尊敬是“礼”的本义,是礼仪的重点和核心。在 对待他人的诸多做法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敬 人之心长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 的个人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
孟子说:
“尊敬之心,礼也”
八项原则
1、遵守原则 2、律己原则 3、敬人原则 4、宽容原则 5、真诚原则 6、平等原则 7、从俗原则 8、适度原则
现代礼仪基本原则
1、遵守原则
❖ 礼仪规范是为维护社会生活包出稳定 而形成和存在的,实际上是反映了人 们的共同利益要求。社会上的每个成 员不论身份高低、职位大小、财富多 寡,都有自觉遵守、应用礼仪的义务 ,都要以礼仪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现代礼仪基本原则
7、从俗原则
❖ 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 景的不同,必须坚持入乡 随俗,与绝大多数人保持 一致。切不可目中无人, 自以为是。
英国 法国 西班牙
埃及
❖ 各国概况
德国
俄罗斯
加拿大
印度 新加坡
日本 韩国 泰国
美国 墨西哥
澳大利亚
新西兰
现代礼仪基本原则
8、适度原则
❖ 人们讲究礼仪是基于对对方的尊重,这是无可厚 非的,但是,凡事过犹不及,人际交往要因人而 异,要考虑时间、地点、环境等条件。如果施礼 过度或不足,都是失礼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