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史期末复习(包括试题答案).doc

合集下载

2023年人大中国法制史题库考试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2023年人大中国法制史题库考试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中国法制史题库考试复习题答案夏、商、周一、名词解释1.墨刑:是在犯罪者面部或额头刺字,并染上墨,作为受刑人旳标志。

(黥qíng刑)。

2.刖刑:yue是砍去罪人足旳重刑(剕刑)。

3.圜土:夏朝始建监狱,称作圜土。

古代正式监狱旳名称。

传说因狱墙、狱窗皆为圆形而得名。

4.吕刑:西周时吕侯受周穆王之命而作旳刑书,重要内容是在继承西周初“明德慎罚”思想旳同步,强调以“中刑”即不轻不重之刑治理国家,《吕刑》论述了刑旳来源、用刑旳原则和五刑旳种类,并恢复了夏旳赎刑制度,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旳最古来、保留较为完整旳西周中期旳“刑书”。

5.非眚shěng:即是故意,是西周定罪量刑旳原则之一,在惩罚时应从重。

6.惟(唯)终:是指惯犯,是西周定罪量刑旳原则之一,在惩罚时应从重。

7.质剂:西周时将买卖契约称为“质剂”,买卖双方交易旳内容写于竹简上,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份。

质用于“大市”(买卖奴隶、牛马),尺寸长;剂用于“小市”(买卖兵器、珍异之物),尺寸短。

质剂由官府按统一格式制作,并由“质人”管理。

8.七出:又称“七去”。

是西周时期男子可以解除婚姻关系旳七种理由,即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多言、盗窃。

9.三不去:依周礼规定不能休弃妻子旳三种状况。

即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三不去”对当时旳婚姻关系旳稳定起到了一定旳积极作用。

10.五听:是西周时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观测当事人心理活动旳五种措施,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

“听”是观测、审断旳意思。

“五听”大体可视为西周审讯经验旳总结及在审讯活动所应遵照旳原则。

二、简述题1.简述西周旳五刑制度。

答:即墨、劓yi、刖、宫、大辟。

墨刑是在罪犯面部或额上刻字后涂以墨;劓刑是割鼻;刖刑即断足;宫刑即男子割去生殖器,女子幽闭旳刑罚;大辟即死刑。

2.简述吕刑旳重要内容。

答:周穆王时命吕侯作刑书。

(1)继承西周初“明德慎罚”思想,强调以“中刑”即不轻不重之刑治理国家;(2)论述了刑旳来源、用刑原则和五刑旳种类;(3)恢复了夏旳赎刑制度,犯罪者可以根据法律交纳赎金以求减免刑罚。

烟台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烟台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A2022秋复习题提示:输入题目题干部分文字,按键盘快捷键Ctrl+F查找题目答案。

超越高度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道小题,总分值60分)L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死刑第奏制度”确立于(2分)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秦汉时期D、西周时期正确答案:A2.清末预备立宪始于(2分)A、修订法律B、设立议院C、召开国会D、官制改革正确答案:D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朝廷刊版印行、发行全国的法典是(2分)A、《北齐律》B、《唐律疏议》C、《泰始律》D、《宋刑统》正确答案:D4.西周时期,借贷契约称为()(2分)A、质剂B、傅别C、出举D、负债正确答案:B5.汉朝关于宫廷警卫的法律规定见于(2分)A、《越宫律》B、《朝律》C、“约法三章”D、《傍章》正确答案:A6.下列哪本著作不属于宋朝检验学专著(2分)A、《洗冤集录》B、《名公书判清明集》C、《折狱龟鉴》D、《棠阴比事》7.为对百姓实行教化,明洪武年间于各地乡间设立了(2分)A、村B、申明亭C、镇D、镇正确答案:B8.清朝绝大多数文字狱判刑且都是比照()。

(2分)A、谋反B、谋叛C、谋大逆D、内乱正确答案:C9.下列属于夏商时期监狱通称的是()(2分)A、夏台B、钧台C菱里D、圜土正确答案:D10.以下不动产买卖的法定程序中,属于元代独创的是(2分)A、先问亲邻B、过割赋税C、印契税契D、经官给据正确答案:D11.《尚书•康诰》记载周公对康叔的告诫中明确表现了一项法律原则:“人有小罪,非普,惟终自作不典一一乃不可不杀J这里的“非詈”和“惟终”的含义分别是(2分)A、故意,惯犯;B、过失,偶犯;C、惯犯,故意;D、偈犯,过失正确答案:A12.以下选项属于清代监察立法的是(2分)A、《语书》B、《六察法》C、《钦定台规》D、《宪纲总例》正确答案:C13.“马锡五审判方式”最重要的特征在于()(2分)A、贯彻实事求是原则B、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D、贯彻司法群众路线正确答案:D14.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作为中央监察机关是在(2分)A、唐代B、宋代D、清代正确答案:C15.清代秋审的案件是:(2分)A、斩立决、绞立决B、杖以下C、斩监候、绞监候D、流以下正确答案:C16.关于下列元朝婚姻解除方面的说法,错误的是(2分)A、公开允许不和睦的夫妻自由离异B、男女双方订婚后,女方年满15岁,如果丈夫逃亡在外五年未回来,允许解除婚约,同时不退还聘礼C、男女双方订婚后,如果男方五年之内不成婚,则解除婚约,聘礼退还。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全新整理,值得下载!)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全新整理,值得下载!)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 0分)1. 在奴隶制五刑中,破坏犯罪者的生殖器官,进而残害生殖机能的刑罚是(D )。

A. 墨弗B. 剿刑C. 别刑D. 宫刑2. 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A )。

A. 质剂B.券书C. 红契D. 傅别3. 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的中心是( A )。

A. 取消旧奴隶主贵族在法律上享受的特权B. 否定"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的秘密法C. 要求有法可依D. 强调人人守法4. 秦朝强制男犯白天修筑城的徒刑叫做( A )。

A. 城旦B.鬼薪C. 司寇D. 罚作5. 汉代对被告人进行审讯叫( A )。

A. 鞠狱B. 乞鞠C. 鞠断D. 断狱6. "重罪十条"是"十恶"的基础,确立"重罪十条"的法典是( C )。

A. 魏律B.晋律C. 北齐律D. 北魏律7. 最早规定"封建制五刑" 的法典是( B )。

A. «大业律»B. «开皇律》c. «九章律» D. «贞观律》8. 朱元璋将重典治乱世的重点放在( A )。

A. 重典治吏B. 重典治民c. 重典治商 D. 重典治工9. 为防止臣下结党,最早设置奸党罪名的法典的( C )。

A. «宋刑统»B. «北齐律》C. (大明律»D. «唐律疏议》10. 工农民主政权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刑事法规是(A )。

A.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B. (抗战时期惩治盗匪条例》C. «五四指示》D. (危害军队及妨害军事工作治罪暂行条例》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四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山东财经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财经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复习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法律起源于()oA.原始社会B.夏朝C.西周时期D.春秋时期2.嫡长子继承制成熟于()oA.夏朝B.商朝C.西周时期D.春秋时期3.西周穆王时期所制定的法律是()oA.《九刑》B.《吕刑》C.《禹刑》D.《汤刑》4.西周时期将偶犯称为()oA.惟终B.非终C.WD.非督5.西周时期已区别民、刑诉讼,其中民事诉讼称为()oA.质B.剂C.狱D.讼6.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是()。

A.《法经》B.《永明律》C.《唐律疏议》D.《北齐律》7.秦朝时,协助皇帝负责国家司法事务的廷尉位列于()oA.三公B.三老C.六部尚书D.九卿8.汉朝最重要的法典是()oA.《九章律》B.《贞观律》C.《开皇律》D.《泰始律》9.最早规定“重罪十条”的是()oA.秦律B.汉律C.《新律》D.《北齐律》10.“官当”制度始创于()。

A.夏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11.根据农时需要,在特定期限内不受理民事诉讼案件的务限法制度确立于()oA.隋朝B.唐朝C.五代时期D.宋朝12.元朝蒙古王公贵族垄断的特权审判机构是()。

A.大宗正府B.大理寺C.刑部D.廷尉13.“奸党罪”始设于()o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14.限制海外贸易并颁布《迁海令》的王朝是()o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5.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了()OA. “预备立宪”上谕B.《钦定宪法大纲》C.《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D.《大清新刑律》16.“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最早见于()oA.《唐律疏议》B.《大清新刑律》C.《大清现行刑律》D.《中华民国刑法》17.晚清被清政府任命为修订法律大臣的是()0A.康有为B.袁世凯C.伍廷芳D.端方18.清末负责立宪的专门机构是()。

A.修订法律馆B.宪政编查馆C.资政院D.谄议局19.清末修律中“法理派”的代表人物是()0A.张之洞B.刘坤一C.沈家本D.劳乃宣20.南京国民政府审理行政诉讼案件的机构是()oA.平政院B.行政法院C.司法院D.立法院21.在中国古代,始终掌握国家最高立法权和司法权的是()oA.皇帝B.九卿C.廷尉D.廷理2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仿效的封建法典是()oA.竹刑B.《法经》C.《宪令》D.《大府之宪》23.据传说,西周初期,周公()oA.制刑B.制法C.制律D.制礼24.秦统一天下后,继续推行法家思想。

成人教育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法律答问2、《九章律》3、公罪4、官当5、六礼6、翻异别推7、新五刑8、《大明律》9、三省10、五听11、凌迟二、判断题1、汉朝的中央司法官称大理。

( )2、唐律对“化外人”犯罪实行属地主义原则。

( )3、《吕刑》是周穆王时吕候所作。

( )4、“公罪”是指官吏“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 )5、理藩院是清朝设立的管辖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

( )6德主刑辅”是西周立法的指导思想。

()7、赀刑是秦朝的独立刑种。

()8、《宋刑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

()9、明朝的刑部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

()10、“傅别”是适用于租赁关系的一种契约形式。

()三、简述题1、简述十恶重罪。

2、简述清朝的会审制度。

3、简述“准五服以治罪”的原则。

4、简述《法经》的主要内容。

5、简述“亲亲得相首匿”原则。

6、简述明朝中央司法机关及其执掌。

7、简述五听断狱8、简述汉初文景的刑罚改革9、简述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主要情况10、简述战国时期魏国《法经》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1、试论汉朝的春秋决狱。

2、试论唐律“一准乎礼”。

3、试述秦朝的主要法律形式4、试分析唐律的类推适用原则“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唐律疏议·名例》5、试论与唐律相比,明律在犯罪与刑罚方面最主要的一个特点“轻其所轻,重其所重”6、分析西周对于故意过失犯罪的处罚原则(25分)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乃不可杀。

——《尚书·康诰》7、试论唐律“用刑持平”的特点8、简述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主要情况。

9、简述秋审制度。

五、史料分析题1、下面几段古文反映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礼“禁于将然之前”,刑“禁于已然之后”;“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2、请说明下面这段话所体现的刑罚适用原则,并加以评析。

法制史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法制史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B 2 C 3 C 4 C 5 B6 B7 D8 C9 B 10 B11A 12 D 13A 14 B 15C 16C 17B 18B 19B 20A21.A 22.C 23.A 24.A 25.C26.C 27.D 28.B 29.D 30.B31.C 32.C 33.C 34.D 35.A36.C 37.D 38.B 39.C 40.C41.B 42.D 43.D 44.B 45.A46.A 47.D 48.D 49.D 50.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2.ABCDE3.BCDE4.AC5.ACDE6.ABD7.ABCE8.ABCD9.ABCD 10.ABCDE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1. (1)汉津中定罪量刑的一项原则。

(2)指在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且减免刑罚。

2.(1)为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年)所创。

(2)是把笞、杖、徒、流四种刑罚减轻刑量或折抵为杖刑的制度。

(3)是宋代统治者慎刑思想在刑罚制度上的体现。

3.(1)清朝的会审制度之一。

(2)由中央各部院长官会同复审各省上报斩、绞监候案件的审判制度。

规定由各省先对斩、绞监候案件提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留养承祀”等处理意见,然后上报刑部,由中央各部院长官会同复审,再报皇帝批准。

4.(1)指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和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之间两种不同立法思想的交锋。

(2)虽以“法理派”的失败而告终,但这场争论客观上对传播近代法律思想和理论上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5.(1)西周婚姻成立的条件。

(2)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6.(1)封,指查封财产。

(2)守,指看守家属。

(3)封守要详细记录财产的情况,并轮流看守家属。

7.(1)元朝类似前代大理寺的中央审判机关。

中国法制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原文出自()A.《周礼》B.《礼记》C.《吕刑》D.《论语》2.《法经》中类似近代刑法典总则篇的是()A.杂法B.囚法C.具法D.盗法3.春秋时期,实行“初税亩”的国家是()A.郑国B.齐国C.鲁国D.晋国4.战国时期,提出“重一奸之罪,而止境内之邪”的是()A.韩非B.商鞅C.李悝D.吴起5.秦律有关产品标准化的内容规定于()A.《关市律》B.《均工律》C.《工律》D.《工人程》6.“式”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最早出现于()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7.汉初黄老思想的特点是()A.德主刑辅B.无为而治C.腹诽之法D.尽地力之教8.东汉盛行私人以经注解法律,官方肯定的是()A.叔孙宣B.郭令卿C.马融D.郑玄9.把《具律》改为《刑名》并置于律首的法典是()A.《新律》B.《晋律》C.《北齐律》D.《大律》10.唐律疏议是下列哪部法典的律疏()A.《武德律》B.《贞观律》C.《永徽律》D.《开元律》11.唐律规定,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构成()A.不孝B.恶逆C.不义D.大不敬12宋代中央军事行政机关是()A.枢密院B.军机处C.大宗正府D.理藩院13.金朝的法典是()A.《重熙条制》B.《泰和律义》C.《太平刑律》D.《大明令》14.实施“市舶公据制”封建王朝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5.元朝诉讼审判制度比较有特色的,是严禁诉讼活动中的()A.干名犯义B.论心定罪C.子孙违反教令D.威侮五行16.鼓励“寡妇守节不改嫁,免除其差役”的朝代是()A.宋B.元C.明D.清17.清朝适用于宁夏、青海、甘肃等地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法规是()A.《蒙古律》B.《回律》C.《西宁番子治罪条例》D.《苗律》18.太平大国平均分配土地的标准是()A.按职位B.按资产C.按人口D.按丁男19.清末商事立法中带有商法总则性质的是()A.《商人通例》B.《公司律》C.《奖给商勋章程》D.《大清商律草案》20.解放区的司法审判实行()A.四级二审制B.三级三审制C.二级二审制D.四级三审制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的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对秦法制极大影响。

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1、西周时期的主体刑罚是什么?A。

圜土之制B。

嘉石之制C。

赎、流刑D。

墨、劓、剕、宫、大辟答案:D改写:西周时期的主要刑罚包括墨、劓、剕、宫、大辟。

2、西周周王下的中央主要司法官员是谁?A。

大理B。

大司寇C。

士D。

史答案:B改写:西周___下的中央主要司法官员是大司寇。

3、春秋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典的是谁?A。

魏国___B。

___C。

晋国___D。

楚国___答案:B改写:春秋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典的是郑国子产。

4、秦代中央机构“三公九卿”中,专门掌司法的职官与机构是什么?A。

太尉B。

御史大夫C。

典客D。

廷尉答案:D改写:秦代中央机构“三公九卿”中,专门掌司法的职官与机构是廷尉。

5、汉代最高司法机关是什么?A。

刑部B。

御史台C。

廷尉D。

司隶校尉答案:C改写:汉代最高司法机关是廷尉。

2、“七出三不去”是指唐代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情节分类,即分为七出(七种情节)和三不去(三种不能减轻刑罚的情节)。

七出包括:自首、悔过、自首悔过、被害、被迫、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三不去包括:故意杀人、强奸、盗窃。

这一法律规定在唐代刑法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分)3、唐律是唐代制定和实施的刑法典,历史地位十分重要。

唐律规定了犯罪行为和相应的刑罚,对唐代社会的治理和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___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唐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刑法典,对后世刑法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唐律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制的成熟和发展,为中国古代法制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3)唐律中的一些法律规定和制度安排,如科举制度、律师制度等,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9分)4、《大明律》是明代制定和实施的刑法典,相比《唐律》,在刑罚内容、适用范围、司法程序等方面都有所变化。

具体来说,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一些犯罪行为的刑罚进行了调整,如增加了对贪污犯罪的严厉惩处,同时对一些刑罚进行了限制,如限制对未成年人的死刑执行;(2)对司法程序进行了完善和规范,增加了审判程序和证据要求等规定;(3)对一些制度安排进行了调整,如增加了对律师的规定,规定了官员和百姓的刑事责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法律史期末复习(包括试题答案)
中国法律史终评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的每一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编号放在问题后的括号中。

)1 .在商朝,是(c)参与司法,并作出虚假承诺惩罚犯罪。

a .商王b .廷尉c .部d .司口2。

西周的王位继承是实行的(c)。

a .父亲去世,儿子跟随b .兄弟去世,c .长子继承d .退位。

3.李周的基本原则是(一)。

西周时期在法律指导思想上的进步是(b) a .国王的神权被授予b .法律和法规是建立在d .礼的统一基础上的,刑罚是政治和宗教的运用。

5.西周时期的借款合同被称为质量代理合同。

合同、凭证书。

在春秋诸侯国公布的成文法运动中,最早的是(一)郑制定的《刑书》;邓私下制定的《竹刑》;在丁0103017中制定的《刑书》。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法典是(b)。

A.子产的铸造和惩罚书公元前《茆门法》年《法经》年《秦律》年8战国时期把法律变成法律的人物是(乙)。

韩非,商阳,吴琦,李悝,9岁。

秦简中关于审判、侦查、勘验、扣押等方面的原则和文书程序的规定是(四)。

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本秦律法律答案封闭式诊断类型10。

第一个将“近亲优先并隐藏”写入法律的人是(b)。

秦朝、汉朝、金朝、唐朝。

将《九章律》更改为《具律》,放在法律最前面的代码是(d)。

a . 《刑名》b . 《法经》c . 《九章律》d . 《晋律》12这是(a)仪式中的"诉讼制度"首先作为定罪和判刑的原则被纳入法典。

a .
《新律》b . 《晋律》c . 《北魏律》d . 《开皇律》1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和任命发生在(c)年。

14封建五刑和“十恶”最早是在(d)中确立的。

a 《永徽律》b 《北齐律》c 《晋律》d 《唐律疏议》15。

根据唐律,犯有两种以上的罪行(一)。

a .重新评估b .重新评估每一个案例 c .累积惩罚-省略部分-宋朝法律制度的正确表述是什么?《开皇律》不仅是中国法制的代表法典,也是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

《永徽律疏》不仅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公布和颁布的法典。

自动投案原则、类推、转换外人、区分公共和私人犯罪等。

都是唐律中重要的刑罚原则。

唐宋时期在建立中央司法机构方面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都是在皇帝的统治下建立的,以掌管中央政府的司法权力。

8.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发生了许多变化,对后世法律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列哪项陈述正确揭示了这些发展?《宋刑统》总共有12篇文章。

首先,刑事名称和法律被合并成一个普通法。

在《北齐律》“八大规则”的基础上,《魏律》正式规定了“八大规则”制度。

公元《周礼》年第一次规定了“十大重罪”,公元《北周律》年和《北魏律》年正式确立了“公务”制度。

9.清末外国在华领事裁判制度中,有一个特殊的司法机关,即“混合法庭”。

下列关于该机构的陈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清朝和欧洲列强于1864年达成协议,建立了一个混合法庭。

在混合法庭,领事官员必须参与所有涉及外国人的案件。

在混合法庭中,在中国和外国公民之间的所有案件中,混合法庭所在国的领事法官或陪审团都设在租界内。

10.中国的南宋王朝规定,任何人不得继承家
庭。

根据南宋的继承制度,如果没有家族,有什么办法建立继承人?“收养”指的是“祖传收养”,即“继承人收养”,即“终身收养”。

a .疏忽b .无知c .健忘d .任性12。

西周称之为审判案件。

西汉时期确立的立法指导思想是(d)。

a .休息与人民b .宽大的处罚c .仪式法d .主要处罚辅助14。

正式规定官方系统的代码分别是(AC)。

a 《陈律》b 《北魏律》c 《北齐律》d 《陈律》15。

唐律的特点是(ABCD)。

“礼仪与法律的统一”简洁、宽度适中、简洁、立法技术完善是中国法制形成的标志。

唐律将“十害”按其性质分为“十害”。

a .威胁和损害皇帝的人身、权力和尊严的罪行b .严重危及他人生命安全的罪行c .破坏封建道德的罪行d .破坏社会和经济秩序的罪行17。

在以下选项中,《晋律》的正确表达式是(ABCD)。

A.明太祖朱元璋以判例法的形式亲自主持编纂的《刑法》是一部具有特殊性质的重刑法,它是一部法外法律。

惩罚比明律更严厉,而且惩罚是残酷的。

在以下选项中,《明大诰》的正确表达式是(ABCD)。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特别刑法分为总则和分则两部分,引发了“礼法之争”,显示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的巨大差异。

欢迎光临。

下载后可以修改和编辑word文档。

双击以删除页眉和页脚。

谢谢!简单的教科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教育中常见的问题是教大脑的人不使用手,不使用手的人使用大脑,所以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

因此,双手和大脑的力量都是不可思议的。

单词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