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粤教版三年级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

合集下载

最新最全粤教粤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优质课件

最新最全粤教粤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优质课件

谢谢
探究技能:长度的测量
问题: 我们的感觉可靠吗?
考考你的眼力怎么样?
长度测量 是最基本的测量。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刻度尺
会认: 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量程:刻度尺一次最多能测量的长度
零刻度线
8cm 量程
单位
分度值:刻度尺上最小的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分度值
把手伸进袋子里摸一摸,能判断袋子里装的是 什么吗?
再把手伸进袋子里摸一摸,描述袋子里的物品, 让同学猜一猜。
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特征,可以用颜色、大 小、形状、软硬度、表面的粗糙程度及光泽等特征 来描述。
谢谢
探究技能:质量的测量
认识测量仪器
托盘 ↘
指针↘
↗ 平衡螺母
↑ 游码
↖↘
↖标尺
养蚕的注意事项:
1.养蚕的桑叶要新鲜、干净,洗过的桑叶要晾干; 2.每日消毒清洁养蚕的纸盒; 3.发现病蚕及时隔离; 4.防止老鼠、蚂蚁等动物伤害蚕。
活动2 蜕皮长大
二 龄 蚕
三 龄 蚕
四 龄 蚕
五龄蚕
观察记录蚕在幼虫阶段体长的变化
谢谢
蚕宝宝变样了
活动1 蚕宝宝发生怎样的变化
除了身高、体重增加之外,我们的身体还出现了哪些变化?
在长大的过程中,少年儿童的身体会悄悄地发生变化。 男生开始长胡须,颈部开始出现突起的喉结,声音变得很低沉; 女生的乳房开始渐渐地发育,月经也开始出现,无论男女都 开始出现“青春痘”。 这些变化是进入青春期的重要标志。
健康成长
1.饮食要均衡,不挑食
刚出生的小猫,眼睛还未睁开,五至十天开始睁眼。
小猫在16到20天时,开始爬行; 3到4周时,开始吃固体食物; 大约8周时完全断奶。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含工作总结)【最新版】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含工作总结)【最新版】

【新教材】粤教科技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每课知识点)详解第一单元土壤第1课身边的土壤1、哪里有土壤:山坡,田野,河边,公园、、、、、、2、到处都有土壤,土壤分布广泛。

3、地球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又好像是地球的皮肤。

4、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土壤是动植物生长的基础。

第2课土壤的组成1、将土块儿放入水杯中,会看到气泡从土壤中冒出:实验结论土壤中含有空气。

通过实验我发现:土壤中不仅有水空气,还有石块,沙粒,黏粒,腐植质等多种物质。

2、根据大小颗粒含量不同,可以把土壤分为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

3、使用沉降法将土壤分开。

4、含黏粒多的土壤叫黏质土,含沙粒多的土壤叫沙质土。

沙粒和黏粒的含量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

第3课土壤与植物1、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

花落后长出的果针要伸入土壤中才能形成果实。

2、沙质土更适合种花生,因为它更疏松。

3、植物的生长一般都离不开土壤,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小麦适合生长在壤土中,水稻适合种植在黏质土中。

第4课百变的土壤。

1、泥碗的制作材料:土壤,水,拉胚机。

(泥碗是用黏质土制的)。

2、为什么我国很多地方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做建筑材料?答:1、制造需要大量的黏土,会让土壤资源大量减少。

2、烧制会放出一氧化硫和二氧化硫污染环境。

3、百变的土壤学习收获:土壤可以用来捏泥人、做陶瓷、砖块儿等有千变万化;4、土壤很重要,我们要保护它。

第5课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多样,土壤颜色也很丰富。

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差别很大。

有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紫土地等。

2、地球的皮肤——土壤。

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松表层,就像地球的皮肤,但这层皮肤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据估算形成一米厚的土壤需要上万年的时间。

3.土壤主要由矿物质,水,空气,有机质等组成。

4.土壤为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和物质来源。

第二单元消化与呼吸第6课我们需要食物1.我们为什么需要食物呢?答:为人的身体生长和发育提供营养,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生物的生长1.播种方法:(1)松土:用铲子铲松土壤。

(2)播种:在花盆中按压一个小穴,将种子放入小穴中。

(3)铺土:在种子上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

(4)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2.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保持植物良好长势。

种子发芽后,适当浇水。

幼苗生长到一定阶段要适当施肥。

3.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4.在做种子萌发这个实验时,要将种子塞到杯壁与纸巾之间,保持纸巾湿润。

5.不同种子的萌发时间不同。

一般来讲绿豆、黄豆、黑豆的萌发时间比花生的快。

绿豆萌发是最快的。

6.常见的测量仪器有直尺、三角尺、软尺等。

7.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

8.测量方法:测量物体时,直尺必须紧靠被测量的物体,零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9.测量蕃茄茎的周长应借助较细的棉线进行测量。

由于蕃茄茎较细,用软尺较难测量,我们可以用棉线绕番茄茎底部一周,在棉线上做好标记再用直尺测量棉线的长度,该长度就是蕃茄茎的周长了。

10.番茄幼苗形状不规则,我们要选取土壤和蕃茄茎的交界处作为起点,植株的顶芽为终点,两人合作完成测量任务。

11.番茄花的颜色变化:绿色——淡黄色——鲜黄色——枯黄色。

12.番茄花朵的变化:出现花蕾——花蕾张开——花朵盛开。

13.植物的开花过程:首先由芽分化成花芽,在植物的花蕾发育成熟后,花渐渐张开。

14.番茄变化:花枯萎了——长出圆圆的部分(果子)——果子很小、绿色——果子慢慢变大、红色。

15.植物的生长通常经过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

16.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

蚕卵的形状:蚕卵呈扁平的椭圆形,一端稍尖,一端略钝。

蚕卵的颜色:蚕卵的颜色有淡黄色的还有赤色、紫灰色的。

卵壳一般无色透明,表面布满通气道。

17.从卵孵出来的蚁蚕,是幼虫阶段的开始。

刚孵出来的蚕要用切碎的桑叶喂养。

桑叶要新鲜、干净,洗过的桑叶要晾干。

18.从蚁蚕到五龄蚕,蚕宝宝一共蜕皮4次。

2024新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 天气、气候和我们《台风》优质课件

2024新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 天气、气候和我们《台风》优质课件

注重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掌握科学知识和实验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科学学习和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16
新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4.23 台 风
第4单元 天气、气候和我们
情景导入 台风真的影响这么大吗?
2
新知讲解 1.什么是台风?
3
新知讲解
台风能引起强风暴雨、巨浪大潮。台风来临前,气 象台会根据台风的发展和前进路线,适时发布相应的台 风预警信号。
4
新知讲解
2.台风预警信号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 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 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6
新知讲解
3.台风的等级
7
新知讲解
4.台风的危害
★强风: 对建筑、作物和树木带来损害,对交通带来严重影响。
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台风 暴雨强度大,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
★暴雨: 坏性极大。连续暴雨还可能造成泥石流、滑坡等,可能造成
生命财产的损失。
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产生高频率的潮位,
力,例如通过科学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
知识。
5.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提高自己的科学水平和实验能力。例如,学生可以参加科学展览、科学
竞赛等活动,从中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需要学生不断学习和实践。通过掌握科学基本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1. 掌握科学基本概念
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例如科学方法、科学实验、科学理论等等。通过掌握这些知识,从而更好地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土壤上生长着树木、庄稼等各种植物。

土壤为植物扎根立足提供条件。

土壤是众多动物的栖息地,为动物提供藏身之所。

土壤间接地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其中大部分是大小不同的矿物质颗粒。

土壤有哪些主要成分。

水分、空气、大小不同的颗粒、腐殖质等。

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类。

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

花落后长出的果针要伸入土壤中才能形成果实。

植物的生长一般都离不开土壤,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

沙质土疏松程度较高,比较适合花生生长不同土壤适宜不同植物的生长。

沙质土适合耐旱的植物生长;黏质土适合耐涝的植物生长;一般来说,大多数的植物适合在壤土中生长。

土壤为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基础。

土壤为植物扎根提供了条件,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营养。

土壤也是众多动物的栖息地,为动物提供藏身之所。

土壤间接地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人类的衣食住行也同样离不开土壤。

所以,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我们应该保护好土壤资源。

我国各地的土壤有多种多样的颜色,除常见的黑色和黄色外,还有红、白、棕、灰等颜色。

土壤颜色的不同与其组成成分的差异以及各成分含量的不同有关。

比如土壤中含水较多时颜色就会变深,含水较少时颜色就会变浅。

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例如制作砖、陶瓷、泥塑、水泥等物品,红砖烧制需要大量的黏土,消耗大量土地,会让土地资源大量减少。

饺子皮是由面粉和水调和而成,其中面粉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饺子馅可由各种肉类、蔬菜、鸡蛋和食用油等调配而成。

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

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

食用油含有丰富的脂肪等。

食物原料里含有的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

牛奶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等。

如何才能知道食物里是否含有淀粉?当黄褐色的碘液遇到食物中的淀粉,会变成蓝紫色。

2023-2024学年度粤教版科学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

2023-2024学年度粤教版科学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

2023-2024学年度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第1课《身边的土壤》1、土壤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

分布广泛,存在于田野里、马路底下、房子底下、小河边等地方。

2、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土壤上生长着树木、庄稼等各种植物。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是众多动物的栖息地,是人类的衣食住行的来源。

所以说土壤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

3、土壤上不仅生长着树木、庄稼等各种植物,还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如蚂蚱、蟋蟀、蚯蚓等。

还有腐烂的树叶、虫子的卵、冬眠的虫子、昆虫的尸体等。

4、接触土壤后注意洗手。

5、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壤。

第2课《土壤的组成》1、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其主要成分包括:水、空气、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大小不同的颗粒(黏土、沙)等。

2、往土壤中加入水后,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3、把土块放入水中搅拌并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水面上漂浮着许多动植物残体,土壤沉淀物出现分层,越到底下颗粒越粗。

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和大小不同的颗粒。

4、将土壤放入烧杯中,盖上培养皿,把装置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发现烧杯内壁和培养皿上出现很多小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5、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类。

第3课《土壤与植物》1、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

花落后长出的果针要伸入土壤中才能形成果实。

2、沙质土更适合种花生,因为它更疏松。

3、不同土壤的疏松程度不同,它们在保水、透气、保肥等方面的特性也不同。

4、比较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的特性。

构5、植物的生长一般都离不开土壤,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

6、沙质土宜种生长期短,要求土壤疏松,排水好的作物,如薯类、花生、芝麻、西瓜等作物。

7、粘质土宜种生长期长,需肥量大的作物,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豆类等。

8、壤土保水保肥较好,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

第4课《百变的土壤》1、土是常见的天然材料,用途广泛,人们常以土为原料制作器物,例如陶器、瓷器等。

2024新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 消化和呼吸《我们需要食物》优质课件

2024新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 消化和呼吸《我们需要食物》优质课件
4
食物为人的身体生长和发育提供营养,为各项 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不同食物里 的营养成分 一样吗?
5
包饺子活动 包饺子需 要哪些食 材?
6
这些食物原料里 含有什么营养物 质呢?
7
饺子皮是由面粉和水调和而成,其中面粉含有丰富的淀粉, 淀粉属于糖类。
饺子馅可以是各种肉类、蔬菜、鸡蛋和食用油等调配而
是否含有 淀粉 。
4.请列举含有淀粉的食物: 馒头 、 土豆 、 米饭 等
18
健康小食谱
• 为自己设计一天的食谱,并在食谱中写出各 为种自己食设物计一的天名的食称谱及,并用在量食谱。中写出各种食物的名称及用量。
• 比一比,哪一位同学制定的食谱最合理,注 意不能挑食
19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成。
饺子馅可由各种肉类、蔬菜、鸡蛋和食用油等调配而成。
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肉脂类肪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
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食用油含有丰富的脂肪。
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我们要养成不挑种肉类、蔬菜、鸡蛋和食用油等调配而成。 糖类来自淀肉粉类,主含要有是丰平富时的蛋白质和蛋脂白肪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22
黄褐色的碘液滴在馒头、米饭、苹果块是颜色变成蓝紫色。
16
淀粉遇到碘液颜色变蓝,说明碘液可以 测试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17
1.不同食物里的 营养 成分不一样,主要含有 糖类 、
蛋白质 、 无机盐 、 维生素 脂肪 、 水
等。
2.包饺子需要准备 面粉 、 水
、 蔬菜 、 肉类 等。
3. 淀粉遇到 碘液 颜色变蓝,说明 碘液 可以测试食物中

(新教材)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

(新教材)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

拓展提高
土壤水分恰似土壤的血液;土壤通气性相当于土壤的呼 吸。因此,土壤是类似生物的自然体。
课堂总结
这一节我们学习了……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2.通过小实验我们知道了土壤主要包含沙砾、小石子、黏 土、腐殖质、空气等成分。 3.通过对颗粒的观察,我们知道了土壤主要分为沙质土、 壤土、黏质土三种。
黏粒含量较多的是黏土
新知讲解
说一说 在哪里会找到这样的土壤呢?
在种花生的地里 找到了沙质土
大树底下的地 里找到了黏土
在种玉米的地里 找到了壤土
课堂练习
说一说
1.经过试验我们发现土壤中有 沙砾 、 小石子 、 黏土 、
水 、 腐殖质 、
空气 等成分。
2.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 空气 。
后静置一段时间, 观察静 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水 里有什么?
搅拌要彻底; 静置时间要长。 观察时,杯子也 应保持静置不动 的状态。
新知讲解
我的发现
中间的土壤颗粒小,是沙 层,上面的应该是黏土层,用 小棍挑一点在手上涂抹,感到 黏滑、细腻。
土壤中有腐殖质、 黏土、小石子、沙
下面的土壤颗粒大,有许 多的石子沉积,是沙砾层,越 到底下颗粒越粗。
新知导入
这一片花生长得真好,粒大又饱满。 说一说
和这里的土壤有 没有关系呢?
新知导入
这块地里的花生长得又小又瘪
说一说
花生适合长在哪 一类型的土壤中呢?
新知讲解
说一说
土胚房子
没有铺设柏 油的土路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壤,土壤是我们生存的根本
新知讲解
土壤里还生活着哪些生物?
做一做
要求:认真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土壤科学1、身边的土壤1、(土壤)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

2、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土壤上生长着(树木、庄稼)等各种植物。

3、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如(蚂蚱、蟋蟀、蚯蚓)等。

4、接触土壤后注意洗手。

5.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壤。

2、土壤的组成1、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

2、土壤中有(水、空气、沙、黏土、腐殊质)等。

3、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城分成(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类。

3、土壤与植物1、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

花落后长出的(果针)要伸入土壤中才能形成果实。

2、(沙质土)更适合种花生,因为它更疏松。

3、不同土壤的(疏松程度)不同,它们在保水、透气、保肥等方面的特性也不同。

4、植物的生长一般都离不开(土壤),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

5、沙质土宜种生长期短,要求土壤疏松,排水好的作物,如薯类、花生、芝麻、西瓜等作物。

6、粘质土宜种生长期长,需肥量大的作物,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豆类等。

7、壤土土质松细适中,春季升温校慢,保水保肥较好,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

4、百变的土壤1、土是常见的(天然材料),用途广泛,人们常以土为原料制作器物,例如陶器、瓷器等。

2、最适合做陶器的是(黏质土),除了陶瓷,生活中还有许多工艺品是以土为原料制成的。

3、因为红砖的制作原料是(黏质土),使用红砖就避免不了大量地消耗土地。

粘土属于耕地,为了保护珍稀的土地资源,保护耕地,我国很多地方禁止使用红砖做建筑材料。

5、土壤的颜色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多样,土壤颜色也很(丰富)。

2、黑土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平原;红土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黄土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紫土主要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

四川盆地是紫土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方。

3.(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松表层,就像地球的“皮肤” ,但这层“皮肤”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

据估算,形成1 米厚的土壤,要上万年的时间。

4.土壤主要由(矿物质、水、空气、有机质)等组成。

5.土壤为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和(物质来源)。

就像空气、水和阳光一样,土壤对于人类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

第二单元消化与呼吸6、我们需要食物1、食物为人的身体生长和发育(提供营养),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2、饺子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饺子由(皮)和(馅)组成。

3、不同食物里的营养成分(不一样)。

有的食物含有丰富的淀粉等(糖类),有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维生素)等。

4、(糖类)既是生物体重要的机构物质,也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来源。

食物:馒头、红薯、土豆等。

5、(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

食物:肉类、鱼类等。

6、(脂肪)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是备用的能源物质。

7、(维生素)也是一种有机物。

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很小,但它们对各项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食物:蔬菜、水果等。

8、用(碘液)可以测试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黄褐色的碘液遇到淀粉会变成蓝紫色。

9、“平衡膳食宝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人们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每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三餐分配要合理,食物要多样,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

7、食物的消化1、食物进人人体后,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

经过(消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才会被人体吸收。

2、食物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后,会经过(食道、胃)、(小肠)、(大肠)等一系列消化器官。

3、(口腔)咀嚼食物,初步消化淀粉。

4、(胃)通过蠕动,使食物与胃分泌的消化液充分混合,初步消化蛋白质。

5、(小肠)通过蠕动,促进大部分食物的消化,并吸收大部分营养物质。

6、(大肠)通过蠕动,吸收一部分水和无机盐。

食物残渣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8、我们离不开呼吸1、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离不开(呼吸)。

人体通过(呼吸)过程来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空气。

2、呼吸时,外界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途径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3、(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

4、(呼出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5、吸气时,胸廓(扩大),腔内气压(减小),气流(进入)肺部;呼气时,胸廓(缩小),腔内气压(增大),气流(离开)肺部。

9、设计与制作:简易肺活量计1、(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2、通常,肺活量越大,肺功能越强。

3、利用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用(塑料袋)搜集或者(气球)搜集。

4、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水也占据一定的空间。

容器中水的空间被空气占据时,水就会被排出容器。

通过测量被排出水的体积或者容器内空气的体积,就可以知道呼出气体的体积。

10、健康生活1、(健康生活)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2、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嘴好讲究卫生讲科学不迷信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有益健康的各种活动3、(身体健康)是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保证。

4、当身体处于(良好状态)时,我们才有精力完成每天的活动。

5、怎样能做到才健康呢?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经常参加运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远离吸烟等不良环境第三单元植物的“身体”11、一株番茄1、(番茄)是一种被广泛栽培的植物,它的果实(营养丰富),是我们熟悉的一种蔬菜。

2、一株番茄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

3、(成熟的番茄)内部有无数种子。

4、不同的植物的“身体”结构可能不一样。

12、植物的叶1、(叶)是植物的一种主要器官。

叶的形态千姿百态,各具特点。

2、叶片上通常具有明显的(叶脉)。

有的叶脉(密布呈网状),有的叶脉(相互平行排列)。

3、叶子由(叶柄)、(叶片)和(叶脉)组成。

4、叶的作用:输导水分和养料,传送到各个部分。

支撑叶子,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5、植物的叶子为什么不一样?因为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理特点、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所以这三个因素也不尽相同。

而这三个因素反映到具体的一片叶片上,就是每一种叶片都有其独特形状,更具体的说,是每一种叶片都有其独特的叶脉结构。

13、植物的茎1、(茎)是植物的一种主要器官。

茎把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

2、不同植物的茎形态各异,如木棉、松树的茎挺拔,豌豆,草莓的茎细长柔软。

3、茎的分类:直立茎:杨树、竹子等。

匍匐茎:草莓、西瓜等。

缠绕茎:牵牛花、马兜铃等。

攀缘茎:葡萄、爬山虎等。

4、茎的作用:支撑叶和花。

向上输送水分和养料。

向下输送叶子制造的营养。

14、植物的根1、植物的(根)通常生活在(土壤)里,它也是植物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葱的根长短、粗细相近,看上去像一把小胡子。

3、大豆的根中间有明显的主根,周围有许多分支。

4、模拟根的生长形态。

用报纸卷成“树干”。

顶端剪开成细长条衣作为树冠。

想办法让“模拟植物”牢固地固定在地面或土壤。

5、观察根的分布把一株植物的根完整地挖出来,洗去根上的泥土。

用尺子测量根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数据。

观察这种植物的根是怎样分布的。

6、根的作用: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吸收养分贮藏营养物质少数植物的根还有繁殖的作用。

15、植物的花1、自然界中的(花)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2、在科学研究中,生物学家常常使用(解剖的方法)来了解植物体的组成部分3、(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除此之外,由(花瓣)组成的花冠和由萼片组成的(花萼)也是花的组成部分。

4、油菜花这样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叫作完全花;像黄瓜花这样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作不完全花。

5、花的作用:花是一些植物的重要生殖器官,担负着繁殖后代的重任。

16、果实和种子1、植物的果实大小不同,形态各异。

2、桃子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3、基本上植物的种子外面都有果皮。

4、种子的作用:种子担负着延续物种,孕育新生命的任务。

17、脂肪贮藏在哪里1、植物体内贮藏着许多(营养物质),如脂肪、淀粉和蛋白质等,以供植物生长、繁殖所需。

2、花生体内的脂肪贮藏在种子花生里面。

3、(绿色植物)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

我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脂肪、蛋白质、淀粉等,大都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

4、(叶)是植物体制造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植物的茎将绿叶制造的营养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供植物生长、繁殖等所需。

5、不同的植物贮藏营养的方式不同。

大多数植物的种子里贮藏大量的营养物质有些植物的果实肥厚多汁,也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还有些植物的根、茎或叶也能贮藏营养物质。

第四单元天气、气候和我们18、关心天气1、(刮风)、(下雨)、(晴天)、(多云)等都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不同的天气现象有不同的特征。

2、我们可以利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

3、(云量的多少)是区分阴晴天气的重要依据。

4、晴天:有零星的云或无云(太阳总能看见)多云:云量较多(太阳时常可见)阴天:云量很多(很难见到太阳)。

19、风的观测1、在生活中,我们常会感到风从(不同的方向)吹来。

有时候风从东方吹过来,有时候风从南方吹过来,风吹来的方向就是风向。

2、风向一般分为8 个: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

3、用(风向标)判断风的方向,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当前的风向。

4、风既有(方向),又有(大小)。

一般来说,风速越大,风力也越大。

5、风力等级: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轻烟随风偏。

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风吹飞纸片,五级小树随风摇。

六级举伞有困难,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瓦片飞。

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二级陆少见。

6、风的形成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

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地面的空气受热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又会逐渐冷却变重而下降。

这样空气就发生了流动,形成了风。

20、小小气象员1、(天气预报)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状况,帮助我们(提前了解天气的变化)。

2、了解天气信息的途径:手机、电视、电脑、报纸、收音机等等。

3、由于天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天气预报极为重要。

天气预报的数据一般来自(气象站)。

4、(百叶窗)里有气温计和湿度计,可以测气温和湿度。

5、雨量计:记录降雨量;风向标: 测风向;风力计: 测风速。

21、天气与生活1、天气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例如,晴天人们可以晾晒粮食,大雾天气会影响我们的出行。

2、晴天:可以进行户外活动。

3、雨天:打伞,穿雨衣,很多户外活动不能进行。

4、雪天:打雪仗、堆雪人。

5、我们会选择无风的天气到户外打羽毛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