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违法违纪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违纪违法 调研报告

违纪违法调研报告违纪违法是指在组织、单位或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违反其规定的行为。
违纪违法行为在各个领域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违纪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影响以及防控措施,以期有效预防和遏制违纪违法行为。
一、违纪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1. 腐败行为:包括贪污受贿、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等行为,不仅损害公共利益,而且严重破坏社会公平和公正。
2. 违反行政纪律:包括违反工作纪律、擅离职守、泄露机密等行为,严重影响公共事务的顺利进行。
3. 违反社会公德:包括不文明行为、不遵守交通规则、妨碍社会秩序等,损害社会风尚和和谐环境。
4. 经济犯罪行为:包括走私、贩毒、偷税漏税等行为,直接危害国家经济和社会安全。
二、违纪违法行为的影响1. 社会稳定受到严重威胁:违纪违法行为的存在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伤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进而引发社会不满情绪,对社会稳定构成重大威胁。
2. 经济发展受到阻碍:违纪违法行为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滥用,严重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导致经济增长乏力。
3. 公信力受到损害:违纪违法行为使得组织、单位和个人的公信力丧失,无法得到他人的信任与支持,破坏了社会关系的基础。
三、违纪违法行为的防控措施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执法的力度和公正性。
2.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和倡导,加强社会公德的培养,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标准。
3. 加强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机构,严格执法,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执法的公正和权威性。
4. 加强组织建设:加强组织的自身建设,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并严格执行,发挥组织的约束和规范作用。
结论:违纪违法行为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加以预防和遏制。
只有通过强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以及加强组织建设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减少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公共利益的一致。
关于民警违规违纪违法的学习心得

关于民警违规违纪违法的学习心得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对于民警违规违纪违法的现象,我深感痛心和忧虑。
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学习和思考,我有了许多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民警,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职责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安宁。
然而,一旦有民警出现违规违纪违法的行为,不仅损害了警察队伍的形象和声誉,更破坏了社会的法治环境和公众的信任。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些民警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案例。
他们或是接受贿赂,或是滥用执法权力为特定人员提供便利,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警察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
警察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当用于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个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这些案例让我明白,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否则就容易被滥用。
还有一些民警在执法过程中违反程序规定,不依法办事。
比如在调查案件时不注重证据的收集,或者在处理纠纷时不公正、不客观。
这种行为不仅可能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更让公众对执法的公正性产生怀疑。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严格遵守执法程序和法律法规是保证执法公正的关键。
只有依法依规执法,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另外,也有部分民警在工作中存在失职渎职的情况。
他们对自己的工作责任认识不清,对人民群众的诉求不够重视,导致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这使我清楚地意识到,作为一名民警,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民警违规违纪违法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首先,破坏了社会的法治秩序。
法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当执法者自身违法时,会让公众对法律的权威性产生质疑,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法治信仰。
其次,损害了公众的利益。
违规执法、滥用职权等行为,可能导致无辜者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再者,影响了警察队伍的形象和公信力。
警察在人们心中通常是正义的象征,一旦出现负面事件,会让公众对整个警察队伍产生不信任感,降低警察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违法行为危害分析

违法行为危害分析一、引言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或法律道德规范的行为,其所带来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本文将对违法行为的危害进行仔细分析和评估。
二、经济损失1.1 资金流失违法行为往往伴随着资金流失。
例如,贪污腐败导致公共经费被挪用,商业诈骗造成企业财务损失等。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个人或组织的利益,还动摇了经济秩序的稳定性。
1.2 产业受损违法行为可能对特定产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例如,假冒伪劣产品会破坏市场竞争机制,使得正规生产企业面临市场份额减少、声誉受损的风险。
1.3 经济信心受挫经济是一个高度相互依赖的系统,违法行为会对整体经济信心造成严重打击。
投资者缺乏信心会导致资金外流、市场动荡,进而影响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发展前景。
三、社会秩序破坏2.1 公共安全受损一些严重的违法行为威胁到公共安全。
例如,恶意炸弹威胁、纵火等犯罪行为危及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2.2 社会风气败坏违法行为的存在容易导致社会风气的恶化。
例如,行贿和贪污等违法行为会破坏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使得社会的道德底线逐渐模糊。
2.3 社会矛盾加剧违法行为会加剧社会的矛盾与冲突。
比如,盗窃、抢劫等违法行为引发的社会不安会加剧社会阶层的分化,产生贫富差距,从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四、影响个人和家庭3.1 法律制裁违法行为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法律制裁的风险。
一旦被定罪,将面临刑事处罚,如监禁、罚款等,这不仅对个人自由造成限制,也对家庭造成了经济和心理上的压力。
3.2 人际关系紊乱违法行为可能导致个人人际关系的紊乱。
举例来说,家庭暴力犯罪会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张、破裂甚至人身伤害。
3.3 心理健康问题违法行为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犯罪行为可能导致罪犯自身的内疚感和焦虑感增加,严重时可能引发心理疾病甚至自杀。
五、教育和社会发展阻碍4.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违法行为会造成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某些贪腐行为导致教育公平受损,一些家庭无法接触到合适的教育资源,限制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交通违规行为的社会成本

交通违规行为的社会成本交通违规行为是指在道路交通管理中,驾驶员或行人违反交通法规、规章,危害交通安全的行为。
这些违规行为不仅会对个人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风险,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一定的成本和影响。
本文将探讨交通违规行为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并分析其影响和应对措施。
一、经济成本1.1 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交通违规行为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巨大,包括车辆损毁、医疗费用、赔偿费用等。
这些费用需要由个人、保险公司以及政府来承担,增加了社会的负担。
1.2 交通拥堵引发的间接经济损失交通违规行为会导致交通拥堵,延长通勤时间,增加燃油消耗,影响交通效率。
长时间的交通拥堵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1.3 交通违规行为的罚款和处罚成本为了维护交通秩序,对交通违规行为需要进行处罚和罚款。
这些罚款和处罚成本需要由违规者承担,但也增加了社会管理的成本。
二、安全成本2.1 人身伤亡和生命损失交通违规行为往往会导致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生命损失。
这不仅给家庭带来巨大的悲痛,也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失去生命的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损失,这种安全成本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2.2 交通安全意识的降低频繁的交通违规行为会降低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使得更多的人对交通规则漠视和忽视。
这种现象会进一步加剧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增加安全隐患。
三、社会稳定成本3.1 交通违规行为引发的社会矛盾交通违规行为会引发道路纠纷、交通冲突等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一些严重的交通事故甚至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3.2 交通秩序的混乱交通违规行为会破坏交通秩序,导致道路混乱、交通拥堵等问题。
交通秩序的混乱不仅影响了市民的出行体验,也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发展。
四、应对措施4.1 加强交通法规宣传教育通过加强交通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规意识,减少交通违规行为的发生。
车管违规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车管违规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车辆管理(以下简称车管)违规现象也日益突出。
车管违规不仅影响交通秩序,还可能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车管违规案例,旨在深入探讨违规原因、影响及预防措施。
二、违规案例概述案例发生在2023年4月,某市车管所接到群众举报,称一辆重型货车存在严重超载行为。
经调查,该货车司机在运输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故意超载运输货物,且未按规定进行车辆年检。
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该司机还涉嫌使用伪造的车辆行驶证和驾驶证。
三、违规原因分析1. 经济利益驱动:部分司机为了增加运输量,提高收入,选择超载运输,忽视了超载带来的安全隐患。
2. 监管不力:车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存在漏洞,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行为。
3. 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司机对交通法规认识不足,缺乏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4. 伪造证件:一些司机为了逃避监管,使用伪造的证件,增加了违规行为的隐蔽性。
四、违规行为的影响1. 交通安全风险增加:超载运输会严重影响车辆的制动性能和稳定性,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
2. 道路设施损坏:超载车辆对道路的磨损和破坏更为严重,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
3. 社会信任危机:伪造证件等行为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影响了公众对车管部门的信任度。
4. 法律责任:违规行为一旦被查处,司机将面临罚款、扣分甚至吊销驾驶证等法律后果。
五、预防措施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司机的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
2. 完善监管体系:车管部门应加强日常监管,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3. 严格执法:对违规行为要严格查处,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果。
4. 提高违规成本:通过提高罚款额度、增加扣分力度等措施,提高违规的经济成本。
5. 建立信用体系:将违规行为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影响其日常生活和职业发展。
六、案例总结通过对本车管违规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违规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车辆违章处罚记录分析报告

车辆违章处罚记录分析报告一、概述车辆违章处罚记录分析报告旨在对车辆违章行为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本报告通过对车辆违章处罚记录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探讨了违章行为的趋势、主要类型及地区分布情况,旨在提供对违章管理的有益参考。
二、违章总体情况分析1. 违章数量趋势本报告分析了过去三年的车辆违章数量,并发现违章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其中,2018年违章数量为X次,2019年达到X次,2020年更是迅速增至X次。
这一趋势显示了车辆违章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加强管理和执法。
2. 违章类型分析通过对违章记录的分类统计,本报告发现了几种主要的违章类型。
超速违章是所有违章类型中占比最高的,占据了总违章数量的X%,其次是闯红灯违章、违停违章以及疲劳驾驶违章。
这些违章类型的高发对策应得到加强。
3. 违章地区分布本报告对车辆违章记录的地区分布进行了统计,发现违章行为主要集中在城市的拥堵路段和交通繁忙的地区。
其中,某市违章数量最高,占总违章数量的X%。
该地区的车辆违章问题亟待重视和整治。
三、违章原因分析1. 驾驶员心态问题通过对违章记录的分析,本报告发现一些驾驶员在违章行为时存在心态问题。
一方面,部分驾驶员违章意识淡薄,缺乏对安全交通规则的尊重;另一方面,一些驾驶员由于急躁、追求速度或其他原因,故意超速、闯红灯等违章行为不断发生。
2. 缺乏宣传教育本报告认为部分车辆违章行为与缺乏宣传教育有关。
通过对相关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一些驾驶员对交通法规的了解不够,对违章行为的危害认识不足。
因此,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是预防车辆违章的重要手段。
3. 交通信号不畅另外,本报告也指出了一些违章行为与交通信号不畅有关。
部分车辆违章是因为交通信号设置不合理、红绿灯时间不足导致的。
因此,在改善交通信号设置和优化交通流畅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
四、应对措施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本报告提出以下几点应对措施建议:1. 加强执法力度:通过增加执法频率和日常巡逻,提高违章行为受到处罚的概率,增加违章成本,从而有效遏制违章行为。
辅警违规违法思想汇报总结

辅警违规违法思想汇报总结标题:辅警违规违法行为分析及思想汇报总结一、引言辅警作为社会治安维护的重要力量,其违规违法行为不仅会损害自身形象和职业信誉,更对社会治安和秩序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通过对辅警违规违法行为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应深刻认识自身的问题所在,以此为借鉴,加强自我修养,提升工作素质,更好地履行我们作为辅警的职责。
二、违规违法行为分析1.违规行为分析(1)违规操作:执行任务过程中,存在不遵守工作规程和操作规范,如未经批准擅自出入警戒区域、超标开展执法行动等。
(2)利用职权谋私:滥用职权,违背职业道德,利用职务之便谋求私利,例如利用职务地位收受贿赂、徇私枉法、纵容涉黑涉恶行为等。
2.违法行为分析(1)违法执法: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执法程序的行为,如滥用武力、非法拘禁、打人等。
(2)损害群众利益:在与群众接触中,出现不尊重群众权益、扣押、殴打群众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三、思想汇报总结1.加强学习,严守纪律追溯违规违法行为的根源,主要是由于对法律法规和工作纪律了解不深,对职业道德缺乏约束意识。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自觉遵守纪律,严格执行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2.严格执行职责,依法执法作为辅警,我们要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时刻保持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在执法行动中,必须依法执法,遵循程序和程序,并尊重和保护人权、合法权益。
违反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不仅损害我们自身形象,更将对社会治安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3.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与合作辅警的工作直接与群众相联系,对于群众合法权益的保障至关重要。
我们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与合作。
尊重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诉求,正确处理与群众的关系,维护群众的利益,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4.自我反思,严格自律思想汇报的重点在于对自身的反思与总结,我们应该深刻反思自己违规违法行为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当前公安交警队伍违法违纪问题剖析及对策研讨

当前公安交警队伍违法违纪问题剖析及对策研讨文:永州支队办公室来源:永州时间:2009-2-6 10:25:55点击:275今年来,各级全市公安交警部门相继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队伍建设专项活动,推动了公安交警队伍纪律作风的明显好转,有力地保障了各项公安交管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但与此同时,当前公安交警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违法违纪问题,个别问题还相当严重。
如果任其蔓延发展,将会养痈遗患,祸害无穷,贻误公安事业。
下面,本文对公安交警队伍违法违纪问题进行分析,剖析根源,研讨对策,期望能为推动公安交警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一、公安交警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特点当前公安交警队伍中,尤其是在基层,不作为、乱作为等违法违纪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个别问题还相当严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执法工作引发的违法违纪案件占主流。
执法活动贯穿公安交管工作的始终,是公安交警民警的基本行为,公安交警因执法工作原因的违法违纪问题也最突出。
从近年公安交警系统被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件来看,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现象突出,这些环节的执法问题不断发生,造成上访投诉不断。
(二)因利益驱动引发的违法违纪问题突出。
部分基层单位本位主义思想严重,只顾部门利益,不顾群众利益,执法刮民,私设“小金库”;少数民警唯利是图,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
(三)领导干部民警违法违纪问题情况严重。
据统计,基层公安交警部门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占处理民警总数的比例非常高。
这直接反映出少数基层公安交警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缺乏监督、涣散堕落,不仅没有认真履行反腐倡廉的职责,反而成了带头腐败的反面教材。
(四)少数民警与不法人员勾结,执法犯法。
一些民警与不法中介机构、人员甚至黑恶势力勾结,充当“二道贩子”甚至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令百姓深恶痛绝,严重损害公安队伍的形象。
二、导致公安交警队伍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这些违法违纪问题尽管发生在少数民警身上,表面上看是部分民警宗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但从根本上折射出了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在抓队伍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 南 警官 学 院学 报 Junlo unn P le Ofe cdmy ora fY n a oi fcrA ae c i
总第 8 5期 Sm8 u 5
交警 违 法 违 纪行 为 的 经 济 学 分 析
何 毅
305 ) 10 3 ( 浙江警 察学 院 ,浙江 ・ 杭州
寻租空 间 。交 通警察 掌握着一 些稀缺 资源 的支 配
20 0 6年 3月 ,傅 某 某接 受 社会 人 员 邵某 某 的请
托 ,多次查 扣车 辆停 放 到邵 某 某 承包 的停 车 场 , 从 而收受 或 索 取 现 金 共 计 人 民 币 2万 元 。2 0 05
权 ,如 行政处 罚 、事故 认定 、行政 审批 等 。一些
中图分 类 号 :D 3 . 6 1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号 :17 -6 5 (0 1 2 8 — 4 6 2 -0 7 2 1 )O — 0 0
案 例 一 :2 0 0 3年 ,福 州市 交 警 支 队车 辆 管
一
、
理所 少 数 交 警 利 用 职 务 之 便 进 行 车辆 “ 检 ” 包 和非法 出卖 车牌号等 违法违 纪行为 :一是盗用 电
脑 密码 ,调 出数 据 库 内 “ 利 ” 车 牌 号 卖 给 社 吉
交警 权力寻租 现象分 析
按 照美 国经 济 学 家 保 罗 ・克 鲁 格 曼 ( al Pu R rg a ) 的观 点 ,权 力 寻 租 是 指 “ .K u m n 凭借 政 府保护 而进行 的寻求 财富转移 的活 动 ,旨在通 过
应 的 区间 内。 三 、交警违 法违 纪行 为 的成 本 一 收益分 析 违法违 纪行 为 的成本 由物质 和精 神构成 :
一
“ 理性 经 济人 ” 的来 源可 以追 溯 到 经济 学 鼻
祖亚 当 ・斯 密 ( d m S i ) 在 其 《国 富 论 》 A a mt h 中所 阐述 的观点 ,后 来这个 观 点成 为西方 经济 学 的一个 基 本 假 设 ,即 “ 定 人 都 是 利 己 的 ,而 假
利益 当事人 ,如超载 、超员 车辆所有人 为 了从 非
年1 1月到 2 0 0 6年 l 0月 ,傅某 某 接 受社 会 人 员
法经 营中获利或 为违法 行为 寻求 庇护 ,会采取各
施某 某 的请 托 ,确保 由施某 某收过保 护费或 带路 的车辆在傅某 某管辖 的路段 通行无 阻 ,从而 收受
警察权 作为公 权力 的一种 ,具 有强制性 及 自
龚某某 收取保 护费的超 载 、超 限车辆 ,并 多次查
扣车辆停 放到龚 某某承包 的停 车场 ,从 而收受或 索取 现金共 计 人 民币 8 5万 元 。2 0 . 0 5年 6月 到
由裁 量性 的特点 ,这些特 点给寻 租者提供 了广泛
现金 共计人 民币 3万元 。
种方式 拉拢交警 形成利 益共 同体 关 系 ,共享违规
收益 。少数交警 在此类 寻租活 动 中不仅 被动 的被 拉拢 ,有时更是 主动地 去进 行 “ 租 ” 创 ,利 用手
中 的执 法权 、管 理权 、审 批权 谋 取不 正 当利 益 ,
收稿 日期 :2 1 — 2 2 00 1— 8
引入政府 干预 或者 终 止它 的 干预 而获 利 ” 。经
会人 员 。涉 案 的 l 交 警 中最 多 的一 个人 获 利 8名 3 0余万元 ;二是 在 车辆 年 检 上 做 文 章 ,使 待 检 车辆 不上检 测 线 即可通 过 年 检 ,从 中非法 获 利 , 保证 年 检 “ 等 可取 ” 立 。涉 案 的 l 8名 交 警 中最 多 的一个人得 款 7 0万元 ¨ 。 案例二 :2 0 0 7年 ,浙 江 省 高 速公 路 交 警 总
且 在 面临两 种 以上 选择 时 ,总会 选择 对 自己更 有
作者 简 介 :何
8 — 0
毅 (9 9 ) 17 一 ,男 ,浙 江 丽 水人 ,浙 江警 察 学 院 治 安 系交 通 教 研 室教 师 ,研 究方 向 :道 路 交通 管 理 。
一
何
毅 :交 警 违 法 违 纪 行 为护 费 、好 处 费 、违 规办 证等 。 二 、交警 的 “ 理性经 济 人” 特 征
内容摘 要:现阶段 ,交通警察 系统的少数交警利用法律赋予 的权 力违法违纪 ,谋取不 正当利益 ,如收取” 保护费 ”
纵 容 超 载 车辆 从 事 违 法运 输 ,收受 好 处 违 规 进行 行 政 审批 , 当场 处 罚 不 开 具 收据 或在 事 故处 理 中 收 受 好 处 等 。 通 过 运 用 寻 租 、经济 人 、成 本 、受 益 和 风 险等 概 念 ,运用 现 代 经 济学 的理 念 ,通 过 建 立 模 型 的 方 式 对 交 警 的违 法违 纪 行 为 进 行 经 济 学 的 分析 ,并 提 出 开展 相 应 思想 政 治 工 作 的对 策 。 关 键词 :交 警 ;违 法 违 纪 ;经 济 学 ;分 析 ;对 策
用 较低 的贿 赂 成 本 获 取 较 高 的 收益 或者 超 额 利
贿罪 判处 有 期徒 刑 7年 零 6个 月。2 0 0 5年 下半
年到 2 0 0 6年年底 ,傅 某 某违 法 放 行 由社 会人 员
益 。对于政 府人员 而言 ,寻租就是 利用手 中的权 力 ,寻求并 获取 自身经济 利益 的一种非生 产性活 动 ,即俗称 的 “ 权交易 ” 钱 。
队金华 支 队一 大队交警傅 某某被 婺城 区法院 以受
济学 的一 个基本 结论 是 ,“ 租是 一种 纯粹 的财 寻 富转移 活动或 非生 产性 活 动 ” 。寻租 从根 本上 是 与劳动 和公平 原则相违 背 的 ,也是对公 共资源 的侵害和 浪费 。对 于利益 当事人 而言 ,寻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