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特征与内涵研究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是一种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着丰富的内涵,挖掘和理解这些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是唯物论。

唯物论是指认为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精神世界是第二性的。

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是物质现象和物质运动,以及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唯物主义理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基本原则是历史唯物论。

历史唯物论是指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和必然性的。

这种规律和必然性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来决定的。

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出现和消亡,都是由于这种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基本原则是阶级斗争论。

阶级斗争论是指认为社会存在着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阶级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

这种矛盾和斗争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的。

历史上的所有社会变革都是阶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胜利造成的。

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基本原则是剩余价值论。

剩余价值论是指认为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

但由于工人的工资是根据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来决定的,因此他们创造的价值并不能全部归属于亲手创造这些价值的工人。

这种由工人创造但归属于非工人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是指在革命胜利后,由无产阶级掌握权力,并通过国家机器来对反动派进行镇压,保卫革命的成果。

这种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在建立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坚持下去,直到全人类都摆脱了阶级压迫,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性和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体系,也是一种能够指导实践的思想。

因此,我们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实践中,证明了其科学性、真理性和实用性。

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质特征

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要求我们,在看待 世界的时候,只能从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出发, 而不能从思维抽象出来并进而固化起来的物质 出发,这就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了界线。 在看待社会历史的时候,只能从现实的人的感 性活动出发,而不能从自我意识创造出来并进 而灵动起来的概念出发,这就同思辨唯心主义 划清了界线。
四、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
如果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作一 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这种方法 的核心既是辩证的方法,也是历史的方法。历 史演变和发展的方式当然不是外物赋予的,而 是源自于历史本身的运动,历史的演变是自我 演变,历史的发展是自我发展。辩证法在历史 进程中就表现为历史的方法。而且,“辩证法 只有作为历史的方法才是可能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他们担当着“每 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的光荣使命,只 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这是马克 思主义阶级立场所突出表征的阶级性。
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是劳动者的事业,是 全人类的共同诉求,体现历史发展的潮流。马 克思主义作为这一事业的理论旗帜,始终代表 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阶级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把全部世界历史理解为人通过人的实践
活动而诞生的过程,就鲜明地凸显出马克思主 义的本质特征——实践性。
当我们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时,主要含义是指:
第一,就世界观而言,人是通过实践活 动来把握人与世界之间的整体关系,我们的世 界观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第二,就认识论而言,实践的观点同时 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第三,就辩证法而言,马克思主义实践 观的确立,为辩证法奠定了理论根基。 第四,就历史观而言,实践是社会历史 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历史不外是人的有目 的的活动而已,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现状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现状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现状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思考[摘要]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取得较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待改进的方面。

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综合研究当代中国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比较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

同时,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基本范畴的研究,重视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与转化,注意探寻从理论内容和理论形式方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新的生长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历史发展;生长点近些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作为其二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受到国内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成果显著。

本文仅就这一研究成果作一概括性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问题,做些尝试性探讨。

一、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概况这些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主要是围绕下述问题展开的。

1、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国内学界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发表了许多富于启迪的观点。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上可以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及其理论表达)。

在这些学者看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是指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说得具体一点,世界观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和价值观,方法论主要是指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

他们持此说,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

如,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

”恩格斯还特别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伟大的认识工具,他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三个主要组成 部分在马克思 主义理论体系 结构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理 论 基 础
马克思 主义
政治 经济学 科学 社会主义
主要内容
核心、纲领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为 马克思主义产 生提供了经济、 社会历史条件;
珍妮纺纱机极大提高了效率 蒸汽机作动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 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失败、过时?
OR
正确、具有生命力?
引子:
在多次公众媒体伟人评选中: 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 “最伟大的哲学家”
然的。”
为什么要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著 《共产党宣言》
为什么要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我一生所做的是被我指定的事, 就是拉第二小提琴,而且我想我做的还不错。 我高兴我有像马克思这样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 当现在突然要我在理论问题上代替马克思的地 位并且去拉第一小提琴时,就不免要出漏洞, 这一点没有人比我自己更强烈地感觉到。”
(1)直接理论 来源:19世纪 初期的三大空 想家: 法国的圣西门、 傅里叶和英国 的欧文。 (2)把社会主 义从空想变成 科学:把社会 主义 思想牢牢建立 在唯物史观和 剩余价值学说 的基础之上。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产 生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随历史条件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在《共 产党宣言》发表20年后,马克思、恩格斯 在德文版序言中对某些观点也做了修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论: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三大思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

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

这些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一,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二,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三,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第一,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第二,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第四,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用世界观来指导人们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简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简介如果大家对于社会科学感兴趣,并对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有深入的理解,那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将为大家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

这门课程旨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掌握其分析社会现象的方法,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你将学习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哲学基础、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核心理论。

通过深入学习,你将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如何分析阶级斗争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阐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蓝图。

这门课程的特点在于其全面的知识体系和深入的理论阐述。

它将引导你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掌握其分析社会现象的方法,并学会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中。

同时,课程还将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鼓励你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大家将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思维能力。

通过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大家将学会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程还将培养大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让大家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将为大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社会现象,帮助大家提高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无论大家是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还是对社会科学感兴趣的读者,这门课程都将成为大家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助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深刻而有影响力的哲学体系,提供了对社会、政治、经济和人类存在方式的深入理解。

这些基本原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的研究和理论发展中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和经济社会的动态变化,为世界提供了分析和理解现实世界的工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关注的是人类历史和社会的演变,以及这种演变背后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与特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与特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与特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学说,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与特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1.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哲学原理。

它认为存在着客观的物质世界,物质决定意识,世界是由矛盾和运动构成的。

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

2.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

它认为社会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社会主要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

历史唯物主义关注社会的演变和阶级斗争,强调社会发展的客观性。

3. 社会主义原则社会主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它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商品生产和有计划的经济等。

社会主义原则旨在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共同富裕,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4. 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学说。

它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提出了无产阶级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特点1.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对社会现象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

它具有科学的分析方法和严密的理论逻辑,能够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2. 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为了改变社会而产生的。

它揭示了剥削和压迫的本质,指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向。

3.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实践的总结和反思而形成的,具有指导实践的能力。

4. 发展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根据实践的需要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总结起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原则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学说内容,而其特点则包括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和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调研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调研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调研报告一、引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体系,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深入研究,探讨其理论内涵、实践价值以及对当代社会的指导意义。

二、背景马克思主义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原理。

这些原理对于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理论内涵1.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认为世界是一个动态的、矛盾的统一体,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推动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

2.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社会的进步。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作用。

3. 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它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

科学社会主义强调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工人阶级的解放。

四、实践价值1. 指导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于指导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框架,帮助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导我们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

2. 丰富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于丰富思想理论具有重要作用。

它提供了一种全面的、系统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为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思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工具。

3. 促进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它强调了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必然性,为我们推动社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五、对当代社会的指导意义1. 指导经济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于指导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供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构想,为我们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提供了重要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兼论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既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

目前在理论界和学术界,对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应该说基本上没有疑义。

但几乎存而未论的,究竟何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其基本特征是什么,具体内容有哪些,却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如果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没有搞清楚,我们怎么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拿什么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又如何“解释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特别是如何把人们的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我们认为这是当前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特征
马克思是上个千年里最伟大的思想家。

中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始终没有中断。

但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上,人们有多种多样的说法,有的强调马克思研究的方法,有的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表现在马克思批判的精神,还有的干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我们认为这些说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确实未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特征。

马克思研究的方法,是为了揭示基本理论观点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工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确实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依据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形成的基本思想观点,但不能把方法论等同于基本原理。

至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精神,只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风格,是形成基本原理的一个方面的条件,但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精神自然不等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何况有批判精神的理论思想恐怕不只有马克思主义。

那种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当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教条主义,但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看成是一种同义反复关系,很容易导致把包括基本原理在内的全部马克思主义都当作发展的对象,导致人们以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甚至怀疑、否定和抛弃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依笔者所见,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理论观点。

主要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基本观点,既不是全部言论也不是个别结论。

在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有过精辟的论述,对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很有启发。

他说,坚持毛泽东思想,不是要坚持毛泽东同志的全部言论,“凡是毛泽东同志圈阅的文件都不能动,凡是毛泽东同志做过的、说过的都不动。

这是不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呢?不是!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①。

显然,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样也绝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全部言论、字句,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教条汇编、教义问答。

邓小平就批评了“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而不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②的观点。

因为如果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只是坚持其中正确的部分,既影响我们在本质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又使我们难以摆脱本本的束缚,以至于在那些个别原理、个别结论是正确或错误这些枝节方面长期纠缠不休,并不能很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总书记也指出:“要注意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他们那个时代、针对当时的形势
和斗争需要所提出来的具体论断、具体行动纲领区分开来”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赖以形成的基础和支柱,是我们要当作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马克思主义有完整准确的理解,“既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绝境的教条主义,又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统统当作发展对象的虚无主义”④。

第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标志。

诚然,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来没有离开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积极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研究成果。

比如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的古典哲学等。

但马克思主义是在辩证地否定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与前人思想有着本质区别,具有完全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给予人们一个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⑤。

现在国内外有些学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是“百科全书”,什么都到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中找根据,什么都朝马克思身上套,如认为马克思是继魁奈之后的第一个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学形成者,是“投入产出”理论的先驱,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之父等⑥,有的还把马克思作为第一位有产权理论的社会科学家⑦。

我们认为,不排除今天的一些理论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学说有着某种联系,但关键是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其本质的思想是什么,其不同点在哪里,而不是挖空心思去寻找理论之间的一些非本质的联系或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所在,本质作为社会科学的最高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精髓所在,这是构成马克思主义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而区别于其他理论学说的根本标志。

第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然也是一定时代和环境条件的产物,但它是在很高层次上揭示社会本质和发展的规律,因此其时间跨度比较长,空间跨度比较大。

作为揭示社会经济本质属性的理论学说,不可能如昙花一现。

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学说比作一株参天大树,那么基本原理就是这株参天大树上的主干,而个别原理和结论就是枝叶。

一般来说,枝叶要随着气候、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主干却长期昂然挺立。

有种说法认为,“基本原理也是要发展的”,我们认为这话抽象地讲是对的。

但是,我们今天尚处在、今后相当长历史时期仍将处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和竞争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尽管许多结论和个别论述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得过时,可是关于揭示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没有过时,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基本原理更没有过时(只是人们不能把个别结论当作基本原理僵化对待),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否则就不成其为基本原理了。

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不是去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所谓“老祖宗不能丢”,就是这个意思。

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成了一句空话。

而且,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才能克服两种错误认识和做法:一种是抱着经典作家的个别原理和字眼不放,“使活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死教条的牺牲品”⑧;再一种是“对理论问题采取模棱两可或毫无原则的态度”⑨。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特征,我们就可以根据特征来认识其基本原理的内容。

但是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恢宏、博大精深,蕴含在其中的基本原理并非一目了然、一清二楚。

特别是长期以来“左”的教条主义的影响和束缚,人们不是停留在个别结论和字
句上,就是难以摆脱本本主义的阴影,习惯于各取所需,从经典作家的理论中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这更增加了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难度和复杂性。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学说中,究竟哪些是基本原理?又如何获得基本原理?如果不是先入为主,主观臆想,我们认为有一个目的论和方法论的问题。

就是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学说,最重要的,是首先要明确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在特定历史环境下所研究的理论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其动机何在,想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如果不求甚解,只是寻找马恩著作中那些是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就不可能深入理论的实质,去刨根问底地探寻研究主体的理论轨迹。

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则应该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中哪些是反映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的观点,是问题的要害所在,哪些又是结论性观点,其依据和前提是什么,是否可靠。

否则,随意性的、盲目的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很可能似是而非,以讹传讹,以这样的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不可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联系到在相当长时期里,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计划经济的观点当作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反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结果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造成了很大障碍与束缚。

这个教训是深刻的。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研究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对象,目的就是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及历史暂时性,提出要改变这种制度,代之以社会主义制度。

当然,他们的研究也是遵循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

所以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含的方面很多,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

就他的三个组成部分而言,则有哲学的、经济学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当然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并非是孤立的。

受我们所学的经济学专业限制,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作为马克思主义证明和运用的经济学方面的基本原理,试图找出反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质属性的内容。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