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概述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讲解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讲解导语: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及功能的学科,通过使用各种影像技术来观察和分析人体不同器官和系统的情况。
循环系统作为人体最为重要的系统之一,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主要介绍医学影像学在循环系统检查中的应用及一些常见的影像学表现。
一、心脏影像学检查1. 超声心动图(简称超声)超声心动图是最常见的心脏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技术实施,可以对心脏进行实时观察。
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了解心脏的大小、功能和血流速度等指标,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病变和先天性心脏病等。
2.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简称MRI)心脏MRI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提供更为详细的心脏解剖结构图像。
通过心脏MRI可以观察心脏的大小、心室壁厚度、心脏瓣膜情况等,对检测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有较高的准确率。
3. 电影式冠脉造影术冠脉造影术是一种介入性心脏影像学方法,用以检查冠状动脉是否堵塞或狭窄。
医生通过将導管插入冠状动脉,注入对比剂,然后通过X射线来观察动脉的情况。
冠脉造影术可以帮助准确定位冠状动脉狭窄的位置和程度,为患者提供更为精确的治疗措施。
二、血管影像学检查1. 血管超声检查血管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对血管进行实时观察。
这种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技术,可以观察到血管的形态、血管壁的厚度、动脉硬化及栓塞等情况。
血管超声检查对于动脉硬化、深静脉血栓和血管瘤等疾病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 磁共振血管造影(简称MRV)MRV通过磁场和无创静脉注射的对比剂,可以对血管进行成像。
这种方法可以更清晰地观察血管的整体情况,对于检测静脉血栓、动脉瘤和其他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三、心肺功能检查1. 肺部CT扫描肺部CT扫描是观察肺部解剖结构和病变的重要方法。
通过肺部CT 扫描,医生可以观察到肺部的大小、密度和形态,对于肺炎、肺气肿、肺结核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 心电图(ECG)心电图是通过电极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反映心脏的节律和传导情况。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学循化系统的定义、常见技术、影像学在疾病诊断与手术中的应用, 以及医学影像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循化系统结构与功能
心脏
结构: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功能: 循环输送氧合血液。
血管
结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功能:输送营养物 与废物、维持体内平衡。
医学影像学技术
X-线
循环系统疾病影像学特征
心绞痛
1. 局部心肌缺血 2. 胸痛、呼吸困难
心肌梗死
1. 大面积心肌缺血坏死 2. 剧烈疼痛、气短、恶心
动脉硬化
1. 动脉内壁增厚、变硬 2. 典型表现:斑块、钙化
医学影像学在手术中的应用
手术规划
手术支持
如心脏手术中用于评估心腔大小、 血流速度等,辅助手术规划。
如血管成形术中,可直接观察手 术情况,辅助手术进行。
术后观察
如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后通过 影像学观察是否搭桥成功。
未来发展趋势
1 智能化技术
如AI、机器学习、自动化 等将在影像学诊断中大量 应用。
2 多模态组合技术
3 远程会诊
将不同影像学技术相结合, 获得更全面、更高质量的 影像。
通过网络进行远程会诊, 满足大众健康需求。
适用于诊断心血管钙化、肺部水肿。
CT
适用于诊断动脉硬化、肺血栓等。
超声
适用于观察血液流动、诊断心脏缺陷。
核医学
适用于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影像学Biblioteka 诊断中的应用1血管疾病
2
可帮助检测动脉性疾病、静脉曲张等。
3
心脏病
能够检测心脏大小、壁运动、心脏瓣膜、 室间隔缺损等。
其他疾病
辅助诊断肺栓塞、肺源性心脏病、高血 压等。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的影像学诊断

2、右心室增大
(1)X线表现:①后前位 示肺动脉段突出,相反搏动点下移。 ②右前斜位 示心前缘中、下段向前膨隆,心前间隙变窄。③ 左前斜位 示心膈面延长,室间沟后上移。④左侧位 示心前缘 与前胸壁接触>1/2。
2、临床意义:肺原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Fallot四联症和心间 隔缺损等。
循环系统的影像学诊断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大血管和周围血管 特点:不停运动着的系统对影像学检查要
求很高,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作用
影像学检查包括:
普通X线、超声、核医学 、心血管造影 多层CT、MRI逐渐成为重要检查手段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第一节:心脏和心包
一、检查技术
(一) X线检查: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心普遍增大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主 动 脉 形 状 和 密 度 的 改 变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第一节:心脏和心包
二、正常影像学表现
(二) 超声检查 (三) CT检查 ( 四) MRI检查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正常心脏横轴位CT扫描
SVC T AOA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左心室增大
后前位
左侧位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右心室增大
后前位
左侧位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
3、左心房增大 (1)X线表现:①后前位 左心缘四弓,心底双密度,
心右下缘双心房,降主动脉左移,支气管分叉角加大。 ②右前斜位及左侧位 食管左心房压迹加深、移位与 脊柱重叠,分为三度。③左前斜位 主动脉窗变小。 (2)临床意义:二尖瓣病变,左心衰竭和部分先天性 心脏病等。 4、右心房增大 (1)X线表现:①后前位 右下心缘膨隆,最突点位置 较高,右心房高>心高1/2。②左前斜位 右房段膨隆, 成角,长度大于心前缘1/2。 (2)临床意义:右心衰,房间隔缺损及三尖瓣病变等。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讲解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讲解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在临床医学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学科,通过使用各种成像技术,医生可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的病变情况。
其中,循环系统是医学影像学中研究较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本文将对医学影像学中循环系统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讲解。
一、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它通过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循环流动。
血管分为三种类型: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而静脉则将含有二氧化碳和废物的血液返回到心脏。
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细小血管,它们承担着物质交换的作用。
二、医学影像学在循环系统中的应用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成像技术包括超声波、X射线、核磁共振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这些技术可以为医生提供有关循环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和相应的医学影像学应用案例。
1. 心脏病:心脏病是循环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有关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如心腔大小、心肌运动、心脏瓣膜功能等。
通过分析超声心动图,医生可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缺陷或病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动脉疾病:动脉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瘤等。
CT血管造影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动脉的病变情况。
通过对血管造影图像的观察,医生可以判断动脉内是否存在狭窄、堵塞或扩张等异常情况,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3. 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是循环系统中的一种病理现象,常见于静脉深部血栓形成和肺动脉栓塞。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技术,可以检测和诊断血栓。
通过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医生可以确定血栓形成的位置、程度和相关组织器官的供血情况,以指导治疗策略。
4.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婴儿在出生前或出生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心脏畸形。
X射线透视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可用于检测和诊断先天性心脏病。
循环系统影像学知识点总结

循环系统影像学知识点总结一、循环系统影像学概述循环系统影像学是以医学影像学技术研究和诊断循环系统疾病的一门学科,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如超声、放射学、核医学等),可以对心脏和血管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诊断,为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
二、循环系统影像学的常用技术1. 超声成像技术超声成像技术是利用超声波来对心脏和血管系统进行观察和诊断的一种影像学技术。
它具有无创伤、简便、快速等特点,成为循环系统影像学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超声成像技术包括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等,可用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评估、心肌和血管病变的诊断等。
2. 放射学放射学是利用放射线(如X射线、CT、MRI等)来对心脏和血管系统进行成像和诊断的影像学技术。
其中,X射线透视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以用于评估血管狭窄、堵塞等情况;CT和MRI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心脏和血管结构信息,用于诊断心脏病变、动脉瘤等。
3. 核医学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对心脏和血管系统进行成像和诊断的影像学技术。
其中,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PET)可以用于评估心肌灌注、心肌代谢、心脏功能等,对心脏和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三、心脏影像学的常见疾病1. 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堵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梗死等的疾病。
在超声心动图中可以观察到心脏的运动异常、室壁厚度增加等,胸片或CT可以显示钙化斑块,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显示狭窄或者阻塞的情况。
2. 心肌病心肌病是一组以心肌结构、功能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包括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
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到心脏结构的异常、心室壁厚度的变化等,MRI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心肌结构和功能信息。
3. 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病包括狭窄、关闭不全等疾病,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脏瓣膜病的重要手段,可以观察到心瓣膜的开放和关闭情况、瓣膜口的狭窄程度等。
医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医学相关知识点总结医学是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科学,它涉及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
医学相关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常见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健康生活习惯、医学技术和医疗设备等方面。
在这里,我们将对医学常识进行总结,并列举一些常见的医学知识点。
一、人体生理学1. 呼吸系统:人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器官。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还能够通过肺部分泌黏液来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
2. 循环系统:人体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它负责输送氧气和养分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代谢废物带回肝脏和肾脏进行处理。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它通过搏动将氧合血和二氧化碳贫血输送到全身。
3.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等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消化成养分和能量,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肝脏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它可以合成蛋白质、代谢脂肪和糖类,同时还可以分解和排泄体内的代谢废物。
4.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体内代谢废物和水分,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核心器官,它通过滤过、重吸收和分泌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
5.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神经细胞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感知外界信息、传递信号和控制身体的各种活动。
大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核心,它们负责人体的思维、感觉、运动和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6.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人体的自我保护系统,它可以识别和清除外来的病原体,同时还能够延缓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免疫系统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血液中的抗体等部分,它们可以通过吞噬、溶解和分解来清除外来的有害物质。
7.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体和激素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甲状腺、肾上腺和胰岛素是内分泌系统的核心,它们可以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血糖、血压和体温的平衡。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大小:心胸比 率:0.5
心脏大血管的形态、大小 三种形态:横位、斜位、垂位心
大 小 : 心 胸 比 率 :
0.5
二、正常影像表现:CT
一.横轴位是常用的标准体位,能清楚显示心内结构、 各房室的关系及心脏房室的大小;
二.长轴位、短轴位、四腔位
Normal CT manifestation
三.病因:深静脉血栓为首位病因。
01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并发症:并发肺出血或坏死者称为肺梗死。
02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治疗:及时的溶栓及抗凝治疗可使死亡率下降至8%。
03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诊断:关键问题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诊断
•CTPA(CT pulmonary angiography)和DSA:CTPA是目前世界上肺栓塞的首要 的诊断方法;
主动脉夹层
01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临床:突发的剧烈胸、背痛,如撕裂、刀割样,可向颈、腹部放射。
02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MSCT和MR等影像技术显著提高了主动脉夹层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主动脉夹层 的CTA表现
CT平扫:钙化内膜内移、假腔内血栓、血液 外渗、纵隔血肿、心包、胸腔积液;
增强:
○ 可见双腔和内膜片,通常真腔较窄、对比剂充盈快,假腔较大、对比 剂充盈慢,
三、正常影像表现:MRI
心包
LEFT VENTRICLE
Base Mid Apex
DSA图像(腹 主动脉)
(二)各心室增大X线表现
左心室增大 a 心尖向下向左延伸:b相反博动点上移c左心室段延长、 圆隆并向左扩展;d左前斜60’时,左心室仍与脊柱重叠.室间沟向 前下移位;e左侧位,心后下缘隔上食管前间隙消失.心后膈上脊柱 前间隙变窄甚至消失
胸部DSA 胸部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

体静脉 右心室 左心房
腔静脉 肺动脉 左心室
右心房 肺静脉 主动脉
肘静脉 肘静脉 肘静脉 肘静脉 肘静脉
循环时间
右心室
4秒
左心室
11秒
胸主动脉 12秒腹主动脉 源自3秒脑13秒观察方法
可从下列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造影剂的充盈顺序 (二)解剖变化
分析造影所见时应注意它们的 形态、大小、位置及彼此间的相互 关系,特别要注意到它们在不同心 动周期中的改变。
右 颈 总 动 脉
右锁骨下动脉
右 头 臂 干
左 颈 总 动 脉
左锁骨下动脉
左前 斜位
逆行性
升主动脉
DSA
右颈总动脉 右锁骨 下动脉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 下动脉
左前 斜位
逆行性
升主动脉
右头臂 主动脉弓
DSA
干动脉 正片 positive
正位
胸 主 动 脉
肋
间
动
逆行性
脉
升主动脉
DSA
左冠状动脉 左圆锥支 左前降支 左室壁支
左旋支 左斜角支
观察结构
冠状动脉
左侧 正位
左冠状动脉 左斜角支 左旋支
右前斜位
左前降支
观察结构
左侧
左圆锥支 左室壁支
右冠状动脉 右后降支 左室后支
观察结构
冠状动脉
右侧
右圆锥支
左前斜位
正
观察结构
位
奇
奇静脉
静 脉
股静脉插管
下腔静脉
右心房
上腔静脉
肺动脉脉
左肺
右 下 肺
右肺 动脉
主 动脉肺 动脉
动
脉
干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淤血
1、肺门影模糊增大, 肺野透亮度降低,
2、肺血重分配,上 肺纹理≥下肺纹 理
3、间质性肺水肿: 间隔线
M, 55 二尖瓣置换术后7年, 发热、血痰2周。
X-ray (PA): 肺泡性肺水肿
Basic X-ray features
X-ray (PA): 肺泡性肺水肿
*X线基本征象
*心脏位置异常 *心脏增大 *肺血流异常 *大动脉异常 *心包异常
男,35岁,结核
CT:心包积液
左心室增大
* 右心室增大
Basic X-ray features
右心室增大
* 左心房增大
* 左心房增大
* 右心房增大
X-ray: 右心房增大
M, 36y 心脏病病史
心右缘下段向 右扩张、膨隆, 突出点位置较 高。
*X线基本征象
*心脏位置异常 *心脏增大 *肺血流异常 *大动脉异常 *心包异常
循环系统概述
*正常心影
*位置 *大小 *形态 *肺循环 *体循环
上腔 静脉
右心房
主动脉结 肺动脉段
左心室
正心脏 (后前位)
心 胸 比 率
T1 T2
T
* 正常心脏
男, 16岁
左三弓,右两弓
* 正常心脏
女, 56岁
主动脉结突出
主动脉 肺动脉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下腔静脉
侧位片
* 正常心脏
先天性变异
F, 26, 体检 右旋心
先天性变异
F, 51y, 镜面右位心
先天性变异
区别?
*X线基本征象
*心脏位置异常 *心脏增大 *肺血流异常 *大动脉异常 *心包异常
* 左心室增大
* X 线基本征象
F, 79
反复胸闷、呼吸困难 20余年, 反复头晕、头痛 3 天
左心室增大
F, 78y
❖心脏前缘 ❖心脏后缘 ❖胸骨后间隙
* 正常心脏
食道钡剂造影
左心房: 无受压、无推挤
主动脉弓压迹 左支气管压迹 左心房压迹
* 心脏大血管的食道压迹
The Left Lateral Projection
正常
*心血管疾病的基本X线征象
*X线基本征象
*心脏位置异常 *心脏增大 *肺血流异常 *大动脉异常 *心包异常
F, 84y 主动脉增宽、延长、钙化
M, 80y,主动脉结突出
Basic X-ray features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
M,50y, 背痛 2天
Basic X-ray features
• 心脏位置异常 • 心脏增大 • 肺血流异常 • 大动脉异常 • 心包异常
*心包积液
心影向两侧增大, 正常弧度消失, 烧瓶状,主动脉 影缩短,上腔静 脉增宽。
肺血减少
肺门缩小,纹理普遍细小、稀疏, 肺野透明清晰
M, 22 反复活动后胸闷12 年
肺血减少
* 肺充血
*肺动脉段膨隆;肺门增
大,右下肺动脉增粗, 肺纹理成比例增粗,边 缘清晰锐利;可见肺门 截断现象,提示肺动脉 高压。
肺门截断现象—残根征+肺动脉段突出
肺淤血
*肺野透亮度减低;
肺门增大,边缘模 糊;肺纹理增粗, 边缘模糊;肺纹理 分布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