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吸烟问题的调查报告
中国学生吸烟调查报告

02
中国学生吸烟现状分析
吸烟率与性别差异
总体吸烟率
中国学生总体吸烟率较高,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存在差异。
性别差异
男生吸烟率高于女生,可能与性别角色和社会期望有关。
目的
通过调查,我们希望了解学生吸烟的 实际情况,分析吸烟的原因和影响因 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 供科学依据。
调查范围与方法
范围
本次调查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多所学校,包括初中、高中和大学等不同学段的学 生。
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在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问卷内 容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吸烟状况、原因和危害认知等方面。同时,我们还对部 分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以深入了解他们的吸烟情况和心理状态。
中国学生吸烟调查报告
汇报人: 2023-12-13
目录
• 引言 • 中国学生吸烟现状分析 • 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 吸烟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研
究 • 预防与干预措施探讨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调查背景与目的
背景
近年来,中国学生吸烟问题日益严重 ,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为了了解学 生吸烟的现状、原因和危害,我们进 行了本次调查。
2024年青少年吸烟的危害调查报告

吸烟的危害,不仅无益于健康,而且会使学生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戒烟活动不仅仅是人的事情,更应该从青少年抓起,让学生认识吸烟的'危害,培养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体魄。学生们一致认为应当把提高全民族素质作为减少吸烟者,净化空气,保障健康的百年计和治本措施来对待,并且希望广青少年开展吸烟危害身体健康的素质教育。
(三)零花钱增多,香烟可轻易获得零花钱的增多也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也变得越来越多了,这无形中也给了青少年接触香烟的机会。根据对辽化各中学中学生的调查,发现在校的中学生中有90%的学生有“小金库”,人均有现金高达几百元,有的手头能支配的零用钱更是上千元。有了这些足够挥霍的零花钱,青少年购买卷烟就有了固定的金钱来源,为长期的获得卷烟提供了可能,染上烟瘾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调查分析:
(1)有些商家不顾学生的身体状况,按每支烟5角钱零售给学生。
(2)一般在1520岁开始,在校生吸烟率达6%,而且我们发现本校个别同学也染上了吸烟的陋习。
(3)吸烟者得慢性病的人明显比不吸烟者多,30%的吸烟者患有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疾病。调查中还发现,吸烟与文化程度有关,文化程度越高,吸烟程度越低。多数小学生染上了吸烟的陋习是因为受到了一些不良社会青年的影响,才会染上吸烟的习惯。
调查方法:
1、查问小卖部老板的售烟率。
2、在草坪、街道、台阶旁险一些烟头,进行分析与调查。
调查结果:
(1)从小卖部老板那是城得知商店每天的售烟率为12%,均每支烟4角钱。每天可达3 060元左右,最便宜的烟有23元的金丝猴、猴王等烟,最贵的烟有好猫与金卡,一般青少年抽的烟有猴王与金卡。
(2)经过调查,在街道、草坪与台阶旁边一天均可达到36支烟头。
关于学生抽烟的调查报告

关于学生抽烟的调查报告背景近年来,学生吸烟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吸烟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业成绩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抽烟的情况和原因,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学生抽烟的调查。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校的中高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
问卷调查包括了学生基本信息和与抽烟相关的问题,我们共收集到了300份有效问卷。
调查结果学生抽烟率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在受访学生中,抽烟学生的比例为9.3%。
其中,男生的抽烟率为12.8%,而女生只有6.1%。
开始抽烟的年龄和频率在抽烟学生中,大多数人开始吸烟的年龄为15岁到18岁之间,占比达到62.7%。
而开始吸烟的主要原因是好奇和模仿他人。
对于抽烟的频率,有35.6%的学生称他们每天都会抽烟,而有32.1%的学生则表示他们只在特定的社交场合吸烟。
影响学生抽烟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学生抽烟的主要原因是社交因素和个人压力。
其中,54.2%的学生表示他们抽烟是为了融入同学圈子或社交活动,而47.9%的学生抽烟是为了缓解学业和生活压力。
学生对于吸烟的认知和态度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学生对于吸烟的认知和态度。
令人担忧的是,81.3%的学生知道吸烟对健康有害,但依然选择吸烟。
此外,57.2%的学生认为他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控制来减少对健康的危害。
学校对抽烟问题的干预措施就学校对学生抽烟问题的处理措施,调查显示,79.4%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抽烟的宣传和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意识。
此外,62.1%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抽烟的监管,严厉惩罚违规吸烟的学生。
结论综上所述,学生抽烟问题在中高年级学生中普遍存在,尤其是男生。
社交因素和个人压力是学生选择吸烟的主要原因。
学校应该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如加强宣传和教育,以及加大对抽烟行为的监管和处罚,以帮助学生摆脱抽烟的困境,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学业发展。
参考资料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8). WHO report on the global tobacco epidemic.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19). Youth and Tobacco Use. Retrieved from [。
吸烟率调查问卷报告范文

吸烟率调查问卷报告范文调查报告为了解吸烟率在当今社会的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吸烟率调查问卷。
我们向社区居民发放了问卷,并收集了一定数量的有效反馈。
以下是我们对调查结果的详细分析:总共有500份问卷被发放,其中有效反馈收集到了450份。
受访者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
年龄分布主要在18-60岁之间,其中25-35岁的人数最多,占比30%。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约有30%的受访者是吸烟者。
其中,男性吸烟率为40%,女性吸烟率为20%。
另外,我们还发现吸烟者的平均开始吸烟年龄为17岁,平均每天吸烟量为10支。
通过对非吸烟者的调查,我们了解到主要原因包括了对健康的担忧(60%),社会压力(20%),以及家庭习惯等因素。
受访者中有近80%的人认为应该加强吸烟宣传和教育力度,同时提高对吸烟的法律限制。
综合来看,吸烟率在调查范围内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长趋势,尤其是在男性群体中。
因此,有必要加强反吸烟的宣传教育力度,并制定更加严格的控烟法规。
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吸烟率,保障公众的健康。
此外,我们还在调查中得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结论。
首先,年龄在25-35岁之间的人群中吸烟率最高,这可能与这个年龄段的人们面临更多的社会压力和工作压力有关。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一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关爱。
其次,调查还显示社会文化和家庭环境在吸烟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吸烟行为受到家庭成员、朋友和同事等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吸烟宣传教育中,需要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社会文化和家庭环境上,以帮助吸烟者改变他们的吸烟行为。
此外,我们还发现吸烟者的平均开始吸烟年龄为17岁。
这表明青少年是吸烟问题的一个重要群体。
因此,加强校园和青少年针对吸烟的教育宣传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我们强烈建议加强吸烟宣传教育力度,并针对不同的人群和环境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控烟政策。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健康环境、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等措施,才能够有效地降低吸烟率,改善公众的健康状况。
学生抽烟现状调查报告总结

学生抽烟现状调查报告总结引言近年来,学生抽烟现象在我国逐渐加重,给青少年的健康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抽烟的现状以及相关因素,我们进行了一项学生抽烟现状的调查。
本报告总结了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帮助相关部门和家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学生抽烟行为的发生。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覆盖了不同年级和地区的学生。
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否抽烟、抽烟的原因、抽烟的频率以及对抽烟的态度等方面。
调查结果学生抽烟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45%的学生承认曾经抽过烟,其中30%的学生每天都有抽烟,另外15%的学生每周都会抽烟。
这一结果显示了学生抽烟现象较为普遍。
学生抽烟的原因我们调查了学生抽烟的原因,发现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 学习压力:有60%的学生表示抽烟能够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
他们认为抽烟能够使他们放松身心,更好地应对学业上的挑战。
2. 社交因素:有30%的学生表示他们开始抽烟是因为他们的同龄人或朋友也在抽烟。
他们认为抽烟可以帮助他们融入到社交圈中。
3. 好奇心和尝试新事物:还有10%的学生称他们开始抽烟是出于好奇心和尝试新事物的原因。
他们想通过抽烟来体验不同的感受。
学生对抽烟的态度当被问及对抽烟的态度时,调查结果显示了以下几个观点:1. 了解危害:大部分学生(70%)表示他们了解抽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性,他们知道抽烟会增加各种疾病的风险。
2. 想要戒烟:有50%的学生表示他们想要戒烟,意识到抽烟对自己的健康不利。
同时,15%的学生表示他们愿意接受帮助以戒烟。
3. 需要教育和宣传:许多学生表示他们希望学校和社会能加大对抽烟危害的宣传力度,以增加大家对抽烟危害的认识。
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提出相关建议:1. 加强教育宣传:学校和社会需要加强对抽烟危害的教育宣传,提高学生的危害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建立戒烟辅导机构:学校和社会可以建立戒烟辅导机构,为想要戒烟的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
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近年来,烟草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严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了解中国青少年烟草使用的情况以及相关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报告将总结调查结果,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1. 调查结果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烟草使用率逐年上升。
在我们的样本中,有超过50%的青少年曾尝试过吸烟,其中约有20%成为了长期吸烟者。
这一数据令人担忧,表明烟草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国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挑战。
2. 影响因素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我们分析了影响青少年吸烟的因素。
首先,家庭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吸烟行为往往会对青少年产生示范效应,使他们更容易接触到烟草并尝试吸烟。
此外,社交圈子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如果青少年的朋友中有吸烟者,他们更容易受到影响并加入吸烟行列。
3. 健康风险吸烟对青少年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风险。
研究表明,吸烟会导致各种疾病,包括肺癌、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吸烟还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影响他们的身高和体重增长。
这些健康问题将长期困扰青少年,甚至可能影响他们的整个人生。
4. 应对措施为了解决中国青少年烟草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烟草危害的宣传,提高青少年对吸烟的认识和意识。
其次,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并对违法者进行严厉的处罚。
此外,需要建立更多的戒烟辅导机构,为青少年提供戒烟支持和帮助。
5. 国际合作中国青少年烟草问题不仅是一个国内问题,也是一个国际性的挑战。
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最佳实践。
同时,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应该加大对中国青少年烟草问题的支持和援助,共同努力解决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总结: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吸烟问题日益严重。
家庭环境和社交圈子是影响青少年吸烟的重要因素。
吸烟对青少年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关于青少年吸烟危害的研究报告》

《关于青少年吸烟危害的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青少年吸烟所带来的诸多危害,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实际案例研究以及数据统计,揭示吸烟对青少年身体和心理健康、学业表现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吸烟行为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建议。
一、引言吸烟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其危害更为显著。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吸烟不仅会损害他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其心理和社会发展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各种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吸烟的现象日益普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
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关于青少年吸烟危害的学术研究报告、医学文献以及相关政策文件。
同时,收集了一些青少年吸烟导致健康问题的实际案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三、青少年吸烟的现状据统计,全球青少年吸烟人数呈上升趋势,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情况更为严峻。
在我国,尽管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控烟措施,但青少年吸烟率仍不容乐观。
调查显示,青少年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来越小,部分甚至在小学阶段就尝试吸烟。
四、青少年吸烟的危害(一)身体健康方面1. 呼吸系统损伤青少年的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吸烟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增加患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等疾病的风险。
2. 心血管系统影响吸烟会使青少年的心血管系统受到损害,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病几率。
3. 癌症风险长期吸烟会增加青少年患癌症的可能性,尤其是肺癌、胃癌、膀胱癌等。
4. 影响生长发育吸烟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激素分泌,导致生长迟缓、体重下降,还可能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
(二)心理健康方面1. 焦虑和抑郁吸烟可能加重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2. 认知能力下降尼古丁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和功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能力下降等问题。
社会实践青少年吸烟报告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吸烟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吸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深入了解青少年吸烟的现状、原因和影响,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本文将基于此次调查,对青少年吸烟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调查背景与方法1. 调查背景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吸烟人数逐年上升,吸烟已成为青少年健康的一大隐患。
为了了解青少年吸烟现状,提高青少年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我们开展了此次社会实践调查。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
同时,对部分青少年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吸烟原因和吸烟对生活的影响。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青少年吸烟现状调查结果显示,450名青少年中有180人表示曾经吸烟,吸烟率为40%。
其中,男生吸烟率为55%,女生吸烟率为25%。
吸烟者中,初中生吸烟率为30%,高中生吸烟率为45%,大学生吸烟率为60%。
2. 吸烟原因分析(1)好奇心:部分青少年吸烟是出于好奇心理,试图尝试新鲜事物。
(2)模仿心理: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容易受到同伴和偶像的影响,模仿吸烟行为。
(3)社交需求:部分青少年认为吸烟是一种社交手段,可以拉近与同伴的距离。
(4)压力释放:部分青少年吸烟是为了缓解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
3. 吸烟危害分析(1)身体健康:吸烟会导致青少年免疫力下降,易患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2)心理健康:吸烟会影响青少年情绪,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学业影响:吸烟会影响青少年学习注意力,导致成绩下降。
(4)家庭负担:吸烟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影响家庭和谐。
四、对策与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1)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吸烟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对吸烟危害的认识。
(2)媒体应加大吸烟危害的报道力度,提高社会对青少年吸烟问题的关注度。
2. 家庭教育(1)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成长,教育孩子远离吸烟。
(2)家长要以身作则,不吸烟,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吸烟问题的调查报告烟草是一种发展弯晚的作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除美洲印第安人之外,全世界没有一个民族知道吸烟是怎么回事。
今天,吸烟的风气遍及地球的每个角落,烟草同我们的生活发生着种种的联系。
(一)吸烟的危害吸烟危害健康,科学实验早已证明,但全世界的烟民仍不断增加,特别是未成年人,吸烟人数增长迅速,实在令人担忧。
据世界卫生组织英国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协会共同完成的一份关于吸烟的调查报告说,目前全世界共有烟民约11亿人,中国是世界第一吸烟大国,烟民约3.4亿,世界上每年因吸烟导致疾痛而致死为315万,也就是每10秒就有一个人死亡。
当你在吞云吐雾中似乎享受一种乐趣时,是否想过吸烟将对你的健康和生命造成的威胁。
世界各国近40年来对烟草危害进行了广泛的研究,5万多份研究报告证实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当今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就是烟草,吸烟已经被定为“公害”。
烟草中含有的化学成份高达4700多种,其中主要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苯丙比、放射性物质、刺激性化合物及砷、汞、锡、镍等多种重金属元素,它们具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和致癌作用。
2001年8月,美洲心脏基金会和美洲心脏病学会联合发表的反烟草斗争框架协议的《巴拿马声明》中指出,吸烟将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世界心脏联合会主席马里奥·马拉纳奥强调,到2003年吸烟对人的危害将超过吸毒、艾滋病和其它疾病,成为导致死亡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主要原因。
华社曾发过一条专稿,说我国的科学家在开展了一项大规模调查以后得出一个结论,我国每年100万的死亡人群中,有3/4死于烟草所致的疾病,按现有趋势,到2020年,我国将有2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
我国1990年到1992年死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肺癌死亡率由70年代的7.17/10万增加到151/10万。
所以青少年应自觉抵制香烟的诱惑: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生守则》均明确规定,禁止中学生吸烟。
这是从学生的身心健康上关心、爱护学生。
1.从生理上: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青春期阶段,身体各器官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对香烟烟雾危害的抵抗力还比较弱,容易遭受香烟烟雾的伤害。
据研究:青少年吸烟成瘾可能引起思维过程的严重退化和智力功能的损伤,严重的会导致思维中断和记忆力障碍,吸烟者的联想、记忆、想象、计算、辨认力、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减低了10%左右,而且注意力难以集中。
2.从经济上:中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赚钱。
在经济上完全依赖于父母的支持,并不具备独立自主、自食其力的能力。
吸烟的学生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往往采取一些非法的手段,如偷家里的或他人的烟与钱,甚至不惜抢劫、敲诈勒索,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
3.从道德上:吸烟不但危害身体健康,还污染空气,损害周围人群的健康。
可以说,在公共场所吸烟,是很不道德的表现。
目前,青少年吸烟已成为我国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据调查,我国70 %以上的吸烟者,开始吸烟的年龄都在15-20岁之间。
同学们可以仔细算一算:假设从15岁开始吸烟,每天平均吸5支香烟。
按照我国公民平均寿命75岁计算。
一个烟民一生将吸掉10万9千5百多支(近11万支)的香烟。
同学们,五支香烟就可结束一条金鱼的生命,如果不远离香烟,你一生中吸掉的香烟将对你的身体健康产生多大的伤害。
世界卫生组织曾报告说:90%的肺癌、75%的肺气肿和25%的冠心病都与吸烟或被动吸烟有关,吸烟平均能减少人的寿命10-15年。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我爸爸、我爷爷已经吸了好几十年的烟了,怎么没什么病?”那么,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如果你的爸爸或爷爷最近痰比较多了,有时还常不自觉的咳嗽几声,可以说,老人家也许已经患上了慢性支气管炎了。
(二)吸烟对身体的影响1、健康受影响。
吸烟对青少年的健康造成的危害在吸烟开始后的头几个星期就已变的非常明显。
青少年吸烟后头一秒的呼气量与他们吸烟的支数成显著的负相关。
2、形象受影响,相信谁也不会喜欢一身烟味的人3、心理健康受影响,中学生吸烟肯定瞒着家长,那肯定要说谎,一个谎言往往需要十谎言去掩饰。
总是撒谎,心理会不自觉的紧张,而且会有些许内疚感,长期以往,对心理健康有害4、学习受影响,作为中学生,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而吸烟往往会成为我们上进的绊脚石5、未来潜在的影响。
很多烟龄小的人将来很有可能发展成为烟瘾很大的人,那会让身边的人吸到二手烟。
二手烟的危害相信你也很清楚,污染了环境,损害了健康,甚至会对孕妇产生影响从而宝宝也深受其害!从调查问题3、4结果显示,所谓的“烟民”中还是有将近80%的人是了解吸烟对自己身体是否有害以及害处有什么,但是仍然身陷其中,是因为他们没有很深切的意识到吸烟的害处,并且年轻人还没有发觉到吸烟对自己身体的不良反应,所以都没有下定决心去戒烟。
所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要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使其脑海里会有对香烟危害的概念,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防御效果。
(三)青少年吸烟产生的心理影响1、标新立异心理青少年处在生理心理的发展阶段,自我意识在不断显现,表现欲逐步增强,时刻想以“新异”来吸引别人而吸烟恰好满足这心理2、追求风度心理现在,电影、录象等娱乐传播媒介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极大。
某些青少年觉得吸烟有些类人物的风度,有男子汉气味。
的确,这些道德认识正处在不成熟阶段的青少年往往错误的将吸烟与威武洒脱联系在一起3、好奇心强这部分多数是比较低年纪的学生,好奇心强,凡是都想试一试,但克服自制力却比较差,他们认为吸烟好玩,稀奇,哪知后来一抽不可收拾4、屈服心理俗话说:近墨者黑。
一些青少年受到同伴负效应影响,加上本身意志薄弱,屈服于外部诱惑压力,也随其吸上了烟从调查问题2中以看出,许多人之所以吸烟都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以上心理均符合其开始吸烟的原因。
而问题8中可看出,人们还是有那中好奇心,极其容易被香烟诱惑而开始吸烟。
(四)个人对青少年吸烟的看法1、交际,交际看对象,交往选方式,不交损友,只交善友,不因任何不良因素而吸烟,特别是哥们气,保持上进心理2、听从学校有关戒烟或反吸烟组织的建议或宣传戒烟的知识,保证有高度的吸烟警惕3、洁身自爱,不随社会吸烟分子以吸烟建立交际关系,不听从这类人的舌言乱语(五)无烟教育---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矫正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矫正,不仅在于青少年本身,更需要社会各界已经其家庭的共同携手。
1、社会环境国家教委在《中学生守则》中明确规定,中学生禁止吸烟。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规定:禁止或限制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吸烟,劝阻青少年吸烟,禁止中小学生吸烟,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上做烟草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
我们说,首要的是要真正认真落实对未成年人、中小学生的禁烟教育。
同时,社会应加强禁止有关香烟的宣传,采取逐步建立无烟区的措施,提高烟税,严禁对未成年人销售香烟等。
社会良好的禁烟环境,是预防和矫正青少年吸烟行为的根本前提。
我国已明确规定,商店不能对少儿童出售香烟,而实际呢?没有因为年龄小而买不到烟。
这说明为什么呢?说明我们的社会监督作用根本没有发挥,并且也有不少老师、家长在学生面前吸烟,这就为我们的监督带来了阻力,作为老师与家长是学生与孩子心中的楷模,我们首先应该作好这个榜样。
对于那些已经养成烟瘾的老师与家长,尽量避免不要当着孩子或学生的面吸烟。
2、家庭环境目前,我国未成年人或中小学生的家长,吸烟现象是很普遍的。
家长吸烟不但危害自己,而且使孩子容易沾上吸烟行为。
研究表明,父亲吸烟,对儿子有很大的影响;而母亲若是吸烟者,其女儿吸烟的可能性就大。
家长要逐步做到不吸烟,在此之前可先做到在子女面前不吸烟,进一步要做到家庭中来往客人少吸烟或不吸烟。
由于目前青少年吸烟年龄趋低,对于出于好奇心偶尔沾上烟的初中生,家长要严加管教,不能姑息。
如发现孩子已有多次吸烟行为,应与学校联系,并对自己子女采取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办法。
正确对待儿童与青少年行为有不少家长对待青少年儿童的这些不良行为,只是一味的打骂、暴力解决,根本没有去了解孩子为什么去吸烟,没有分析孩子的烟瘾是如何戒成的,而老师呢?大多数人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理抱着‘现在人家都只有一孩,人家家长疼还来不及,自己说人家孩子干啥?少一事了一事’的想法得过且过,正是这些不良的态度使的青少年吸烟的人数越来越多。
所以今后我们的家长与老师应该做好这一环,并不是对他们放任自流,而是要将严加管理与正确引导相结合,在孩子们还没养成烟瘾之前,将他们从“烟井”旁拉回。
调查结果显示,许多青少年吸烟都是瞒着父母的,而且看见父亲吸烟也不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过错;有些即使是父母知道的,也因为溺爱孩子或者管教力度不够而没能挽回自己的孩子。
所以,青少年吸烟有部分原因是来源于家庭里的长辈,而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能较好的阻止青少年吸烟的途径之一。
3、环境要正确解释"大人能吸烟,为什么未成年人不能吸烟"的疑问。
同时,要比较详细地对吸烟的危害作科学说明。
教师要明确告诫学生,未成年人吸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吸烟是越轨的第一步,发展下去不但有损健康,而且可能是犯罪的入口处。
可以组织有意义的"禁烟"宣传活动,让中学生自制禁烟宣传画,自编自演有关禁烟的文艺节目,深入到群众中去宣传。
让中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对吸烟危害的认识。
发现吸烟的中学生,不能简单处罚,重要的是加强个别指导和个别是矫正。
要查清学生吸烟的原因和经过,了解烟的来源、吸烟的场合和该生的思想、学习等情况。
对偶尔吸烟者,重在教育引导,注意日常观察,采取具体措施促使他们不再继续抽烟。
对吸烟情况比较严重或有吸烟习惯的中学生,应特别重视,需采取专门的治疗措施进行矫正。
4、心理疗法治疗厌恶疗法。
采取一定的措施,让青少年从喜欢吸烟转变为讨厌吸烟,一旦形成讨厌吸烟的倾向,青少年就不会去抽烟了。
如对吸烟的中学生放映吸烟死于肺癌的电影,或其他现身说法的教育,或提醒法(吸烟有害健康,我怕了);或正面法(你还抽呢,小心明天见不到你了)等,根据当时的情形,来选择具体的方法。
让他们看后,听后确实感到害怕、感到吸烟的危害性,从而厌恶吸烟。
价值改变。
许多中学生吸烟是为了自我显示,表示自己具有真正男子汉的成熟形象,很有风度。
因此,采取改变与吸烟有关的价值观念,使吸烟的中学生感到吸烟有损于中学生的纯真形象,吸烟只有让他人产生恶感,显示出的是不良品行的倾向,这样,他们就会在新的价值观念的支配下,有效地做到不再吸烟。
切断消极影响源。
一部分学生是在同学或同伴的吸烟行为的影响下,开始吸烟和逐步学会吸烟的。
实际上,同学或同伴的吸烟行为成了一种强化吸烟的因素。
现在采取割断消极影响源的措施,在一定时期内不让他们与吸烟的同学或同伴接触,实质上是让他们不再有复发吸烟行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