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儿科八大名医
医歌送健康 医德济天下

医歌送健康医德济天下作者:梁正汪建华来源:《荣誉杂志》2012年第07期陈以诚医生《选择勇敢》、《八千步》、《超级流感》、《一飞冲天》等儿童金曲榜榜首的儿歌,旋律欢快、琅琅上口,富有时代特色和香港本土文化特色。
在“YouTube”搜索“陈以诚”三个字就能听到这些脍炙人口的儿歌,作者都出自被称为“医生叔叔”的香港著名儿科医生陈以诚先生之手。
乐於行医以教、寓教於乐的陈医生涉猎广泛,他热衷於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关注、对成人家长的观念引导、对卫生工作的建议、对文化工作的创新、对公益事业的投入……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坚持,是如何从细节开始、以小见大,终能大爱无边。
从写歌到出书多才多艺传健康陈以诚医生从读书时代起就已经自己创作出不少励志词曲,出过几张创作歌曲专辑。
参加工作後,结合儿科工作的实际,他产生了一个新颖的想法:“我在九十年代看到有很多的健康的信息没有被传达出来,香港也没有本土儿歌文化,我不能夠埋怨没有健康儿歌,让家长选择。
不可以要求人家做到像我想的那样规范,所以我就开始自己着手创作了”。
之後,陈医生开始把宣传健康、培养品德、推动沟通与和谐的理念写进歌词,配合自己创作的歌曲,尝试用动人的歌声来影响、感动病人。
由於是儿科医生的关係,陈医生能夠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创作很多歌曲。
几十年间,他先後创作的多达四百首曲调明快愉悦、歌词通俗简明的儿歌,这些儿歌普遍被小朋友们乐於接受、广为传唱。
总共出版了几十辑儿歌唱片、电影、DVD、电脑遊戏光碟;有广东话、英文亦有普通话的,更有现场录影音乐盛会的精彩影片。
陈以诚先生还经常身穿色彩鲜艳的表演服亲身上台表演、载歌载舞地传唱健康知识。
其健康活泼的形象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於是,陈医生得到了两个亲切的称呼:“儿歌医生”和“医生叔叔”。
1988年开始,陈医生开始先後五次登上香港红馆舞台,参与大型的红馆演唱会,用风趣易唱的歌声跟小朋友们一起传诵健康。
在2007年更在香港大球场向四万观众传扬正能量信息。
儿科(医大二院0

陈竹名儿科教授,1982年毕业于遵义医学院医疗系。
精通小儿内科常见疾病诊断及治疗,对疑难病症能及时做出诊断及治疗,对呼吸系统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缩短病程,尤其在新生儿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方面有专长。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韩萍1988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儿科学硕士。
受到德国小儿神经康复专家的培训,并在国内一流医疗机构进修学习,专门从事小儿神经、神经康复工作。
主治小儿脑瘫、癫痫、及各种发育性疾病,对营养性疾病及儿童哮喘的诊治亦有所专长。
出诊时间:总院——周二下午北院——周五上午金宏英小儿科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
主攻小儿肾病的防治研究和儿科疾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小儿肥胖症的防治研究。
任英国世界传统医学会顾问、香港中华名医协会理事和国际医学美容协会会员,中国科技医学会医学美容协会理事,多次获国际学术奖。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全天刘正娟儿科主任、教授,教研室副主任。
198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儿科系, 获同校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 于1994年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儿科调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于2000-2001年赴日留学一年,担任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大连市儿科学会副主任委,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儿科学新生儿学组委员,《小儿急救医学》杂志编委,《中华现代儿科杂志》编委,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小儿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及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有所专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肥胖的发病机制及新生儿疾病。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科研课题2项,获大连市科技进步2等奖2项。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路晴儿科教授,门诊部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科大学儿科学士、湖南医科大学儿科硕士。
擅长新生儿疾病、新生保健及儿童生长发育。
在国家级杂志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论文曾获辽宁省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和第十二届围产医学会议优秀论文三等奖。
张荣花儿科专家

张荣花儿科专家专家简介首席儿科专家——张荣花张荣花,三甲名医,出身中医世家,八十年代毕业于中国中医药大学。
毕业后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教学、科研、诊疗工作已有30余年,在医、教、研、防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注重结合儿童生理病理特点进行诊疗。
从医以来,张荣花一直专注于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遗尿症、智力低下、发育迟缓等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与诊疗,并在该疾病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同时,携手中国少儿医师神经协会资深专家团队,结合中成药治疗、仪器治疗、物理治疗、行为矫正和心理疏导,成功研发了“DWT-多维立体交叉治疗体系”。
荣誉成就张荣花主任作为我国最早从事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等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和研究的专家之一,主导并参与研发的“DWT-多维立体交叉治疗体系”攻克了儿童神经系统疾病“治愈周期长、副作用大、易复发”的问题。
在其三十多年的医疗实践中,仅仅其个人就积累了数万例成功治愈的临床病例,从理论到实践均也取得重大突破。
同时,他还和国内外其他权威专家探讨,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共同总结治疗多动症、抽动症更快捷有效的疗法,为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自己在业界赢得了相当高的声誉。
专业擅长擅长中医理论辨证治疗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遗尿症、智力低下、发育迟缓等儿童神经系统疾病。
由于临床经验丰富、诊疗功底扎实、知识面宽广使许多临床疑难杂症在张荣花主任这里都迎刃而解,张主任还曾应邀到北京、上海、辽宁、成都、湖南、哈尔滨等各大城市出席学术会议和讲座活动。
从医历程张荣花教授一直在太原铁三局医院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他在医院给患者看病的同时,根据患者表现出来的不同症状及引起症状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带着疑问赴美进修,研究出了一套在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遗尿症、自闭症等疾病的独特疗法,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卫生部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帮助成千上万的儿童摆脱了疾病的困扰。
陈以诚诚以待人的“儿歌医生”

陈以诚:诚以待人的“儿歌医生”作者:汤佳佳程晨来源:《杰出人物》2012年第03期有这样一名医生,被称为“儿歌医生”,他喜欢唱歌,更喜欢创作儿歌, 2003年“非典”来临时,创作儿歌《众志成城抗肺炎》而成名,并在2003年度儿歌金曲颁奖典礼获得社会脉搏儿歌大奖;有这样一名医生,儿童亲切称之为“医生叔叔”,竭力为儿童解除各项病痛,从内心深处关心、爱护儿童;有这样一名医生,几十年来热心慈善工作,为内地及国外贫困儿童不断送去爱心与关怀。
他就是香港儿科医生陈以诚先生。
陈以诚医生的诊所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整洁、温馨、放松。
在诊所里,陈以诚医生还别具匠心地摆放着一些儿童玩具和礼物,这些都是给前来看病的儿童免费提供的,这也体现了他的细心与热诚。
不管是利用自身所学为儿童竭尽全力地看病,还是利用业余时间为儿童创作琅琅上口的儿歌,为儿童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父母培养孩子品格而创作儿歌、提供教育工具;这都是他诚以待人、享受生活的体现。
因而,他的人生因关爱儿童而格外精彩纷呈、格外与众不同。
兴趣成就梦想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陈以诚医生坦言做医生是项很辛苦的工作,但是自己对这方面很有兴趣,他从小就知晓自己的兴趣所在,这也为其日后选择从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陈以诚医生祖籍广东中山,自父辈起就移居香港。
小时候,陈以诚医生就十分热心帮助他人,并渴望日后成为一名济世救人的医生。
拥有这样的理想源自于他曾生过一场大病,但在医生的帮助下,病情得到医治,身体很快康复。
这件事给年幼的陈以诚巨大的影响,他感觉医生可以帮助更多患疾病的人以健康和希望,亦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于是从医这一思想就在他脑中不断酝酿起来。
当时,在香港,最好的学校是香港大学,唯一的医学院亦是在港大,而港大对学生的要求亦非常高,只有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才能入读港大。
因为,做一名医生是陈以诚医生从小的愿望与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努力学习。
皇天不负有心人,陈以诚医生以优异的成绩被港大录取,并就读自己喜爱的医学士学科。
中医儿科专家——刘振寰教授

中医儿科专家——刘振寰教授
佚名
【期刊名称】《中医儿科杂志》
【年(卷),期】2012(8)6
【摘要】刘振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儿科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儿医院副院长。
兼任香港中华中医药学院、印度尼西亚卫生部健康研究院客座教授,国际亚洲大洋洲小儿神经协会终身会员,国际神经修复学会理事,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关键词】中医儿科;刘振寰;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神经修复;博士生导师;医院副院长;中医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2
【相关文献】
1.一心为儿童健康和幸福——访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刘弼臣教授 [J], 徐荣谦
2.姜振寰教授的技术史情缘——姜振寰教授访谈录 [J], 万辅彬;姜振寰
3.点亮智慧的灯盏——中西医治疗小儿智力低下专家刘振寰教授 [J], 李学斌
4.刘振寰教授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经验 [J], 谢巧玲;刘振寰
5.刘振寰教授应用药浴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经验 [J], 赵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香港与内地儿科医学教育模式的比较及研究

Ⅸ就近接受健康服务 , 少数需要 住院的患 儿经社 区医生推荐 后予住院治疗 , 只有极少数重症患儿才 医学 中心或 三级 医 院接受医治。由此可 见 , 社区医疗是 香港健康服 务体系 【不 f l 可忽视的环节 , 区儿科医生是儿科 医疗系统 中接诊 懿最大 社
的一线工作人 员, 以家庭医学教育是 儿科 医学 教育的 蘑要 所 项 H之一。香港 的社区儿科 生必须通 过儿科 专科学 院 的
[ 摘要] 通过对香港及英 国皇 家儿童及幼儿健 康学院的教 育模 式的考察研 究, 结合 国内儿科 医生的培
训现状 , 从教学方法 、 课程设置 、 专业的准入 资格和考核方 式、 毕业后 继续教 育和专业持 续发展等 方面进行 比较分析 , 并提 出一些可供借 鉴的儿科 医学教 育模 式和培 养方式。 【 关键词] 儿科 医学; 育模 式; 区医学 ; 教 社 专科培训 I 11 . 6/. s.0210 . 1.6 02 ) :0 3 9ji n 10-7 12 20 .2 0 9 s 0
考。
一
系。但实际上 , 基层 医疗 机构规模 的快速 扩展 , 没有带 出 并
、
以 学 生 为 主 导 。 倡 解 难 为 本 提
中国就医环境 的改善 , 大部 分接受 良好培训 的医生集 中在三 级医院 , 基层医务人员 仍然缺 乏 良好 的 医学 培训 , 特别 是在
香港医学教 育委 员 会 : 97年歼始 推 出改 革课 程 , j 9 :1 倡 导“ 学牛主 导” 解难为l ” 和“ 本 的教学模式 , 有利 于充分 发挥学
结合我 围儿科 医学 教育现状 , m 几点 借鉴 的 内容 : 提 叮
( ) 试小组学 习教学模式 , 卜 人的学 习小组 为单位 , 1尝 以 余 主 动查找 临床 医疗 实例 , 在教师 指导 卜组织 讨论 , 而掌 握相 从 火知 } 只和 本技 能。小组 学习模 式有 利 于充 分发挥学 生 的
谭一翔(香港儿科专科医生) 不宜过量食鱼油

不宜过量食鱼油
育有一名4岁大儿子的黄太,时常翻看杂志看到不少鱼油广告,购买各种不同牌子的鱼油每天喂儿子进食,也不时煮鱼肉给儿子吃,有天儿子因感冒求医,经医生解释下,才发现儿子服食了过量鱼油。
鱼油是来自深海鱼之鱼肉及脂肪组织的油,含有奥米加3 脂肪酸,属多元不饱和脂肪DHA 及EPA ,但DHA 及EPA 能减少血液凝固,不宜大量服食。
美国有研究发现,青少年每日服用5克的鱼油,会引致流鼻血。
其实,本港很少儿童缺乏营养,只要均衡饮食,毋须服食鱼油或鱼肝油。
若儿童营养不良丶偏食严重至缺乏维他命A 及D ,才需服食鱼油。
谭一翔儿科专科医生。
7大名医的8字养生口诀

7大名医的8字养生口诀1、专家:汤钊猷(生于1930年),享誉全球的肿瘤外科专家。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教授。
养生招数:退休之后依旧要搞科研、带学生,节奏依旧很紧张。
每天晚上11点睡觉,早上6点准时起床。
每周还要坚持游泳三次,一次游800米,基本上花半小时的时间。
汤老认为,在所有的运动中,游泳是最能让全身结合起来运动的。
尤其是人在水中的时候,心情非常放松,对紧张的生活也是种调剂。
在饮食方面,汤老喜欢素食,很少吃油腻的大鱼大肉。
业余喜欢摄影和旅游,走到哪里拍到哪里。
2、专家:陈灏珠(出生于192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博导,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我国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奠基人之一。
养生招数:“八个一”:一种适宜的体育锻炼、一种调节身心的爱好、一张笑口常开的面孔、一种对待疾病的态度(不惊慌,尽早就医)、一种热情开朗的性格、一种能接受挑战的意志、一种规律合理的生活(陈院士认为,3个8小时的作息程序,即8小时睡眠、8小时工作、8小时休闲,是基本合理的)、一种健康平衡的饮食习惯。
“量体”而吃切忌“大喝”3、专家:缪晓辉长征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医师、博导,兼任中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常务委员等职。
养生招数:把好口关。
第一,不要大吃大喝,尤其是喝,最伤身体。
酒精伤胃、伤肝、伤心、伤脑、伤免疫器官,伤身体的任何一个器官。
第二,“量体而吃”。
中国患肥胖症的人越来越多了,医学界普遍认为,减肥的最佳途径不是大量运动、不是吃减肥药,而是减食,渐进性地减食。
第三,吃健康食品。
城里人已经很难吃到健康食品,但是你还是可以有选择的。
反对各种瓶装饮料(合格的矿泉水除外),包括包装精致的饮用滋补品,因为这些东西只要其中含有糖分,生产厂家无一不加防腐剂,偶尔喝喝无妨,不要长期大量饮用。
4、专家:张国桢教授,华东医院放射科主任、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上海研究所主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儿科八大名医
摘要:儿童医院爆满,儿科医生严重不足,在有限的资源下怎么能预约到专家名医看诊?去香港看儿科,有那些名医专家?香港的儿科医生有以下八大名医,他们是儿科方面的学术权威。
TAG标签:儿科、儿科教授、儿科医生、香港儿科、儿童医院
关键词:香港儿科医生、香港儿童医院、香港儿童医院怎么挂号、香港儿科名医
截至2010年底,全国儿童医院共72个,平均每省不到3所。
在如此医疗资源紧张下,儿童医院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仍无法满足现状,同时医生也承担了巨大的工作压力。
有时候医生不得不降低了为病人服务的时间,看诊犹如流水线,医疗水平难于保障。
有媒体戏称在儿童医院里,看病似打仗,挂号如春运、输液像是流水线。
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沿用英联邦的医疗体制,在全世界这是一个先进的医疗体系,不仅声名卓著,且在多个医疗领域领先全球。
香港儿科医生服务态度热情、有耐心,更关注孩子的行为指标,经常与孩子一起做游戏来判断疾病症状或状态。
港医儿康计划特别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其注重的是疫苗防护和自身免疫力的强化。
较少有“挂盐水”,也不建议吃钙片、鱼肝油、牛初乳等营养添加剂。
香港儿科专科方面的著名医生有黄珍妮、刘宇隆、赵孟准、高耀森、唐德彰、余则文、韦基豪、杨重光等。
他们在香港医学界享有盛名,是儿科方面的学术权威。
黄珍妮教授,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 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儿科文凭,英国伦敦大学儿科文凭,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儿科),, 香港儿科医学院院士,, 英国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学院荣授院士,, 英国皇家儿科医学院荣授院士,, 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医学院荣授院士,香港大学教授、香港玛丽医院、根德公爵夫人儿童医院儿科脑神经科教授。
刘宇隆教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 英国伦敦皇家医学院儿科文凭, 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 英国格拉斯加大学医学博士, 英国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学院荣授院士, 英国皇家儿科医学院荣授院士,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儿科) ,香港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香港玛丽医院儿科学系主任。
赵孟准教授,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1974, 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1979, 英国伦敦皇家医学院儿科文凭1979, 英国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学院荣授院
士1990, 英国格拉斯哥皇家学院内科荣授院士1991, 香港儿科医学院院士1991,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儿科) 1993, 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医学院荣授院士1995, 英国皇家儿科医学院荣授院士,香港马嘉烈医院儿科主任,儿童肾病中心主任。
高耀森教授,澳洲新南韦尔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1972, 新加坡国立大学儿科医学硕士1977, 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1979, 英国伦敦大学儿科文凭1980, 英国格拉斯哥皇家医学院内科荣授院士1989, 香港儿科医学院院士, 香
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儿科),“十大抗SARS勇士”、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儿科教授。
唐德彰医生,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 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 英国格拉斯哥皇家学院内科荣授院士,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儿科), 英国伦敦大学儿科文凭,香港儿科医学院院士,北京儿童医院顾问专家。
余则文医生,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 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 英国皇家儿科医学院荣授院士,, 英国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学院荣授院士,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儿科), 香港儿科医学院院士, 英国爱尔兰儿科文凭。
韦基豪医生,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1963, 加拿大皇家内科医学院儿科院士1969, 美国儿科医学委员会文凭1970,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儿科),儿童心脏基金会负责人。
杨重光医生,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1981, 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1985, 英国格拉斯哥皇家医学院外科院士1985, 英国伦敦大学儿科文凭1989, 澳洲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1991,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外科) 1993, 香
港中文大学医学博士。
唯健医疗(香港)集团()推出香港儿科就医绿色通过,为您预约的香港专科医生。
如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所疑虑,可预约安排评估,从而尽早诊断,提供及时的支援。
专业港医的评估尤为仔细,每节看诊大约需要三十分钟至两小时。
唯健医疗致力为客户提供专业优质的港式医疗服务,引进香港乃至国际先进的医疗技术及医疗服务经验,主要提供香港、韩国、新加坡乃至其它特色专科医疗咨询及安排服务,亦提供第二诊疗建议及多元化的医疗选择。
唯健旗下有儿科、妇产科、心脏科、整形美容科、生殖医学科、脊骨神经脊疗科、内外科等医疗中心,更有韩国整形外科医院、泰国贵族国际医院、新加坡医疗集团等海外合作机构。
目前唯健医疗(香港)集团同香港主要医疗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便捷通畅的合作渠道,为您提供出国就医的同时,通过我们联络权威教授会诊,如香港大学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美国及英国等医学教授,也可应客户要求邀请国外著名医生来华会诊。
咨询热线:4006-577-586 香港唯健医疗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