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
生物质发电行业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额、装机容量目标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预测

生物质发电行业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额、装机容量目标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预测一、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额分析2019年1月28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8年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是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28亿千瓦,同比增长12.0%。
其中生物质发电装机1781万千瓦,同比增长20.7%;2018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87万亿千瓦时,其中生物质发电9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
2018年我国生物质能装机和发电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且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不断创新高。
2018年实际支出金额为839亿元,2019年预算支出金额866亿元,其中2018年中央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占比约92%。
中央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中用于风电、光伏补贴的占大多数,2016-2018年生物质发电预算补贴金额在61-65亿元左右,补贴金额占比仅为15%-20%,但补贴实际支出金额/预算支出金额比例分别为125%、149%、237%;生物质行业虽然预算支出金额较低,但考虑到垃圾处置关乎民生和地方政府环保绩效考核,实际执行过程中,政府对生物质行业支持力度较补贴政策:根据2019年7月份发布的《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排名报告》,2018年农林生物质、垃圾焚烧发电、沼气发电上网电量分别为383亿kwh、393亿kwh、21亿kwh;农林生物质标杆电价0.75元/kwh,其中超出当地燃煤标杆电价部分由可再生能源基金承担;垃圾焚烧发电标杆电价0.65元/kwh,其中超出当地燃煤标杆电价部分除由省级电网承担的0.1元/kwh部分外均由可再生能源基金承担;沼气发电的上网电价由各省核定,超出当地燃煤标杆电价部分由可再生能源基金承担。
(一)、测算一:2018年生物质发电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额约190亿元根据测算,2018年生物质发电行业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金额合计约190亿元,占2018年可再生能源基金实际支出金额的22.6%,其中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沼气发电补贴金额分别约128亿元(15.2%)、58亿元(6.9%)、4亿元(0.5%)。
“光伏+污水处理厂”典型案例

“光伏+污水处理厂”典型案例污水处理厂内设备多、运行时间长,是绝对的用电大户。
据统计,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平均电耗为0.292 KWh/m³,电耗逐渐成为污水厂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家曾出台文件鼓励污水处理企业综合利用场地空间,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建设光伏发电项目。
然而,由于污水处理厂水池横跨长、地下管线多、障碍物高、施工困难等问题,“污水厂+光伏”的项目并未能大规模落地。
双碳目标下,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被提上日程,专业人士认为,如果全国4000多座污水处理厂按照每个污水厂平均可建设5兆瓦光伏电站预估,则这些污水厂可建设光伏电站的规模将超20吉瓦。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及水质,越来越多的污水厂开始探索光伏发电的模式,污水处理厂+光伏电站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比如,已经成功运营王小郢污水厂这个超级光伏电站的节能国祯近期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安徽、华东、华南、华中、西北、华北等地区的污水处理项目大部分具备添加分布式光伏项目条件。
接下来,为大家盘点下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项目。
1、王小郢污水处理厂王小郢污水处理厂占地约400亩,于1993年正式开工建设。
设计处理能力为30万立方米/日,主要收水范围为老城区、西南郊等地,服务面积达95.68平方公里。
该污水处理厂分两期建设,两期工程的日处理污水能力均为15万立方米,先后于1998年、2001年建成投产,一度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改良性氧化沟污水处理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污水处理厂是超级光伏电站。
王小郢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于2018年8月正式并网发电。
这是安徽省首家建成投产的污水处理厂光伏项目,单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据介绍,该项目通过在污水处理厂的氧化沟和沉淀池上方空间布排光伏组件,有效地实现了土地及空间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
王小郢污水处理厂占用空间面积约11万平方米,并网电压等级为10kV,项目分两个并网点接至厂区内10kV配电室。
全球及中国光伏行业装机情况、相关政策及出口市场分析

全球及中国光伏行业装机情况、相关政策及出口市场分析1、成本下降促进平价,全球市场成长确定性高从全球来看,光伏装机增长空间巨大。
2018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08GW,同比增长9%,其中几大传统装机大国因为政策变动等原因,装机持平或有所下滑。
除了这些传统新增装机集中的区域外,新兴市场由于装机成本下降带来的需求提升十分显著,已经成为光伏新增装机的重要区域,支撑了2018年光伏装机的稳中有升。
在墨西哥,沙特等日照条件极好的地区,光伏招标电价已经大幅低于火电。
光伏装机成本仍然在快速下降中,日照条件好的区域已经陆续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带给光伏装机巨大的增长空间。
2018年美国光伏201法案生效,在既有反倾销与反补贴税率基础之上执行30%组件与电池税率,因此2018年美国光伏装机平稳,装机10.6GW,与2017年持平。
在4年内201关税每年退坡5%,最终税率为15%。
美国投资税收抵免(ITC)逐渐退坡,2019年TIC为30%,2020年将退坡至26%,2021年退坡至22%,再之后为15%,ITC要求在年底前开工并完成一定数量采购才可享受本年度的抵免率,因此美国2019-2022年的光伏装机将受ITC退坡刺激以及201关税逐渐降低而不断增长,年均装机有望达到15GW以上。
美国在2019年6月中旬,美国联邦贸易部门裁定双面组件将不再受201条款约束,下半年又取消豁免,但预计美国未来2-3年装机增长依旧较为强劲。
印度2018年全年新增8.3GW,较2017年下降1.3GW。
2018年8月起印度对光伏电池与组件征收保障性关税,首年税率25%,导致光伏建设成本提升,运营商招标积极性下降。
印度国内自有产能有限,在征收25%关税的情况下,依旧需要大量从中国进口组件。
2018年8月征收关税后至2019年10月,国内对印度每个月平均出口组件数量为502MW,在印度装机中占比预计仍能达到60%以上。
2019年8月后印度关税降至20%,关税下降和组件成本下降将驱动印度市场重回增长。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8年一季度河南省风电项目建设进度监测情况的通报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8年一季度河南省风电项目建设进度监测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5.17•【字号】豫发改能源〔2018〕387号•【施行日期】2018.05.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及能源工业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8年一季度河南省风电项目建设进度监测情况的通报豫发改能源〔2018〕387号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发展改革委:为强化“十三五”可再生能源规划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风电可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现发布2018年一季度风电项目建设进度监测情况通报。
一、2018年一季度风电项目建设情况一季度,全省风电上网电量12.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6.58亿千瓦时,增长113.06%。
并网项目经与各地供电公司核实,在建、未开工以及核准文件失效项目依据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发改委上报的建设情况,相关数据已进行了更新和确认(详见附件)。
(一)新增并网情况。
新增并网42.1万千瓦,分别是安阳(40万千瓦)、兰考(2.1万千瓦,分散式),全省累计并网容量达到289.765万千瓦。
(二)新开工项目情况。
南阳、安阳、濮阳、洛阳、开封、汝州等6个市(县)整体建设推进较快,共7个项目84.55万千瓦开工。
(三)在建项目情况。
总体上看,郑州、许昌、平顶山、三门峡、信阳、驻马店共14个项目78.15万千瓦进展缓慢,请涉及的市(县)进一步加强项目督导和服务,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十三五”风电建设管理的通知》(豫发改能源[2017]947号)文件要求,按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制定推进措施,督促项目按时完成并网。
(四)核准文件已失效的项目。
依据各市(县)上报的文件,南阳、平顶山共4个项目18万千瓦在核准有效期内未开工,现已过核准有效期。
依据《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核准文件失效。
耗能装置在张北柔直示范工程中的应用

耗能装置在张北柔直示范工程中的应用张北柔直示范工程是世界上第一座真正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工程,由于其受端采取新能源孤岛接入的方式,当系统发生故障导致直流输送功率降低时,风电厂风机切机时间比较长,其响应速度与柔直电网的特性不匹配,会造成换流站换流器件的严重损坏,继而引发系统失稳和风电场风机大面积脱网。
首先对张北工程整体及其特殊性进行了介绍;基于张北工程首次采用耗能装置,对耗能装置的结构、原理及其投切策略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耗能装置在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方面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标签:耗能装置;张北柔直;新能源并网;投切策略0引言近几年来,可再生能源在电网的占比不断提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服务新能源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达54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8%,同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在应对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以及能源供应的保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的能源分部极不均衡,大规模能源基地多在西北的新疆、内蒙等偏远地区,而负荷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西北地区自身能够消耗的电能比较少,多数处于电网的末端,这时就需要将电能从西北地区输送到东部地区;采取交流输电时,由于传输距离比较远,可达到几千千米,交流输电的损耗会比较高,这不符合输电经济性的要求;常规直流输电在新能源并网方面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在其送端电网,必须保证足够的容量,有较强的电压支撑能力;二是其送端需要保证稳定的功率,而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是具有较大的波动性的,所以,这两种输电方式均不适合新能源的发电并网[1-2]。
柔性直流输电是以可关断器件和脉冲宽度调制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直流输电技术,柔直输电相比于常规直流输电,具有不存在换相失败、潮流反转容易、谐波水平低等诸多优点,且在新能源发电并网方面,其送端和受端均可以与弱交流系统进行连接,而且不受新能源功率波动的影响,在新能源发电并网、海岛供电和改造城市配电网方面应用非常广泛[3-4]。
2018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

2018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一、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总体情况截至2018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7.29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8.4%,其中水电装机(含抽水蓄能)3.52亿千瓦,风电装机1.84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7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1781万千瓦。
2018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8670.34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26.7%,其中水电发电量12329.27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17.6%,风电发电量3659.6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5.2%,光伏发电量1775.47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2.5%,生物质发电量906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1.3%。
二、各省(区、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情况2018年,包含水电在内的全部可再生能源电力实际消纳量为18158.97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26.5%,同比持平。
综合考虑各省(区、市)本地生产、本地利用以及外来电力消纳情况,2018年各省(区、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占本地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如下:表1 2018年各省(区、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情况*2018年浙江省因来水偏少造成水电发电量减少、灵绍特高压通道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总输电量比重未达到国家规定比重等因素影响,实际消纳可再生能源电量偏少,浙江省购买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折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20亿千瓦时。
三、各省(区、市)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情况2018年,全国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为6314.2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9.2%,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综合考虑各省(区、市)本地生产、本地利用以及外来电力消纳情况,2018年,各省(区、市)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占本地区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如表2。
从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水平来看,宁夏、青海、内蒙古和吉林最高,均超过17%;从消纳水平同比增长来看,湖南、陕西和西藏三省(区)同比增长较快,分别上升3.0个百分点、2.9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发改能源〔2019〕807号)公布的2020年各省(区、市)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最低消纳责任权重,云南、宁夏、新疆等11个省(区、市)非水电可再生能源消纳比重已达到2020年最低消纳责任权重,江苏、广东、安徽、贵州、山东、内蒙古和广西距离达到2020年最低消纳责任权重不到1个百分点,京津冀、黑龙江、甘肃和青海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较2020年最低消纳权重仍有较大差距。
引领可再生能源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专访清华大学教授、青海大学副校长梅生伟

提下,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消纳; 3) 研发了基于工程博弈论的可再生能源发电
规划、调度与控制系统,实现了工程博弈论从理 论研究到实际工程应用的重大跨越。
上述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青海电力调控中 心及风光场站,成为省域清洁能源系统典范,并 为建设青海“清洁能源示范省”乃至推动全国可 再生能源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青海新能源 装机容量占比高达 54% 的情况下 ( 全国居首 ), 实现了青海风光可再生能源消纳率超过 96%、光 伏发电利用小时数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31%。成果 应用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 4.21 亿元,减少 CO2 排放 178 万 t,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产生间接 效益 10.8 亿元。研究成果还全面支撑了青海电 网不间断输出全清洁能源电力 168 h( 绿电 7 日 )、 216 h( 绿电 9 日 )、360 h( 绿电 15 日 ) 的实践,3 次刷新了省域电网全清洁能源供电的世界纪录, 在国内外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李克强总理 批示指出“这项工作具有开创性”。凭借在省域 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协调运行控制方面的重大研 究成果,梅生伟获得了 2018 年青海省科技进步 一等奖、2019 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 人物奖和 2020 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 进步一等奖。
2013 年,梅生伟追随王光谦院士到青海大 学参加对口支援工作后,为了促进青海可再生能 源的发展并服务于国家能源转型战略,他开始转 战可再生能源及储能等相关领域,通过对工程博 弈论、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交直流输电系统连 锁故障等基础理论与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引领 可再生能源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凭借在 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大贡献,梅生伟先后获得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 4 项省部级一等奖 ( 均 为第一完成人 )。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 大事记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大事记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大事记:
1. 200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可再生能源法》,这是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可再生能源的法律。
2. 2009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十二五”规划,其中包括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标。
3. 2011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国家,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62.3GW。
4. 2013年,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促进太阳能和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0GW的目标。
s 5. 2014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国家,光伏装机容量达到了35GW。
6. 2016年,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降低了风电和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
7. 2017年,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完善光伏发电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光伏发电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措施。
8. 2018年,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完善风电、光伏发电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进一步降低了风电和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对可再生能源行业的高度关注。
下面,我分五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2018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
一、可再生能源整体情况
2018年,国家能源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各项工作部署,把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有效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作为重点工作,组织有关方面按照《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实施方案》、《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消纳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等采取多种技术和运行管理措施,不断提升系统调节能力,优化调度运行,使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显著提升,弃水、弃风、弃光状况明显缓解。
一是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
截至2018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28亿千瓦,同比增长12%;其中,水电装机3.52亿千瓦、风电装机1.84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74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1781万千瓦,分别同比增长2.5%,12.4%,34%和20.7%。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约占全部电力装
机的38.3%,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的清洁能源替代作用日益突显。
二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2018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8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1700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26.7%,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其中,水电1.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风电3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光伏发电17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生物质发电9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
全年弃水电量约691亿千瓦时,在来水好于2017年的情况下,全国平均水能利用率达到95%左右;弃风电量277亿千瓦时,全国平均弃风率7%,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弃光电量54.9亿千瓦时,全国平均弃光率3%,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二、水电建设和运行情况
2018年,全国水电新增装机约854万千瓦。
新增装机较多的省份是云南(392万千瓦)、四川(155万千瓦)和广东(90万千瓦),占全部新增装机的74.6%。
全国水电发电量123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
其中6000千瓦以上水电厂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613小时,同比升高16小时。
三、风电建设和运行情况
2018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2059万千瓦,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
按地区分布,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占比约47%,风电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
到2018年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1.84亿千瓦,按地区分布,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占27.9%,“三北”地区占72.1%。
2018年,全国风电发电量3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平均利用小时数2095小时,同比增加147小时;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较高的地区中,云南2654小时、福建2587小时、上海2489小时、四川2333小时。
2018年,全国风电弃风电量277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42亿千瓦时,全国平均弃风率为7%,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继续实现弃风电量和弃风率“双降”。
大部分弃风限电严重地区的形势进一步好转,其中吉林、甘肃弃风率下降超过14个百分点,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新疆弃风率下降超过5个百分点。
弃风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肃、内蒙古,新疆弃风电量、弃风率分别为107亿千瓦时、23%;甘肃弃风电量、弃风率分别为54亿千瓦时、19%;内蒙古弃风电量、弃风率分别为72亿千瓦时、10%。
四、光伏发电建设和运行情况
针对光伏发电建设规模迅速增长带来的补贴缺口持续扩大、弃光限电严重等问题,2018年,我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光伏产业发展政策及时进
行了优化调整,全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4426万千瓦,仅次于2017年新增装机,为历史第二高。
其中,集中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分别新增2330万千瓦和2096万千瓦,发展布局进一步优化。
到12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74亿千瓦,其中,集中式电站12384万千瓦,分布式光伏5061万千瓦。
2018年,全国光伏发电量17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平均利用小时数1115小时,同比增加37小时;光伏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较高的地区中,蒙西1617小时、蒙东1523小时、青海1460小时、四川1439小时。
2018年,全国光伏发电弃光电量同比减少18亿千瓦时,弃光率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实现弃光电量和弃光率“双降”。
弃光主要集中在新疆和甘肃,其中,新疆(不含兵团)弃光电量21.4亿千瓦时,弃光率16%,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甘肃弃光电量10.3亿千瓦时,弃光率10%,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五、生物质发电建设和运行情况
2018年,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305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781万千瓦,同比增长20.7%;全年生物质发电量9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
累计装机排名前四位的省份是山东、浙江、安徽和江苏,分别为258万千瓦、180万千瓦、167万千瓦和164万千瓦;新增装机较多的省份是安徽、山东、广东和湖南,分别为50万千瓦、47万千瓦、42万
千瓦和24万千瓦;年发电量排名前四位的省份是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分别为135亿千瓦时、95亿千瓦时、92亿千瓦时和83亿千瓦时。
2019年,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围绕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到2020年达到15%和到2030年达到20%的战略目标,把推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项目建设,全面推行风电、光伏电站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新机制,结合电力改革推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化交易,扩大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微电网、清洁供暖等终端利用,全面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