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摄影基础

合集下载

第八章 数字摄影测量基础PDF

第八章 数字摄影测量基础PDF

灰度: D = log O = log 1
T
二、数字影像及获取方法
数字影像是一个灰度矩阵g:
⎡ g0,0
g0,1
"
g
=
⎢ ⎢
g1,0
⎢#
g1,1
"
#

⎢⎣ gm−1,0 gm−1,1
"
g0,n-1 ⎤
g1,n−1
⎥ ⎥
#⎥ ⎥
gm−1,n−1 ⎥⎦
每个像元素 g j,i 是一个灰度值 每个元素称为一个像元素(对应着实体的一个微小区域)
字 化
x = h0 + h1 x + h2 y
的 步

y = k0 + k1x + k2 y
方 向
h0,h1,h2,k 0,k1,k 2
y
o
x
内定向参数,利用四个框标
点平差解算
O
数字化的扫描方向
x
影像重采样理论 非


•••••

• • •• • •

••••• •••••
灰 度 ?
•••••
五、数字影像重采样
39 40 66 159 251 252 159 127
数字影像的获取:
9采样 9 量化 采样:每隔一个间隔 Δ 获取一个 点的灰度值 。 对实际连续函数模型离散化的量测 过程 样点 被量测的“点”是小的区域,通常是矩 形或正方形的的微小影块----像素
采样间隔 Δ
矩形的长与宽通常称为像素的大小 9 精度要求 9 影像分辨率 9 数据量
Δx=Δy : 采样间隔
0 39 127 251 251

8第八章 数字摄影测量基础

8第八章 数字摄影测量基础

v
问题的提出:数字影像只记录采样点的灰度级值,当所求像 点不落在原始像片上像元素的中心(非采样点),要获取非 采样点的灰度值,就要在原采样的基础上再一次采样,即重 采样(resampling) (内插) 方法:最邻近像元法、双线性插值法、双三次卷积法 2
n最邻近像元法:直接取与非采样点位置最近像元的灰度值 1 I ( P ) = I ( N ) 非采样点P ( x, y ) 的灰度 x N = INT ( x + 0.5) N为最近点,其像素坐标值为: y N = INT ( y + 0.5) 缺点:最大误差可达±0.5像元 ,几何精度较差 3 优点:最简单,计算速度快且不破坏原始影像的灰度信息
线 性 化
△x
& 2 ( x) • ∆x − [ g1 ( x) − g 2 ( x)] g & 2 ( x) = v( x) = g ∆为采样间隔,令g1 ( x) − g 2 ( x)=∆g
按最小二乘原则: ∑ vv = ∑ (n1 ( xi ) −n2 ( xi )) 2 = min
g2 ( x + ∆) − g2 ( x − ∆) 2∆ & 2 • ∆x − ∆g 误差方程:v = g
4
n双线性插值法 设非采样点P邻近的4个原始像元的灰度为 I 11、I 12、I 21、I 22
y1 y212源自△xyx111
△y
P
x2
x
21
22
特点:计算较费时, 精度较好
P点的灰度重采样值为:
I ( P ) = (1 − ∆ x )(1 − ∆ y ) I 11 + (1 − ∆ x ) ∆ yI 12 + ∆ x (1 − ∆ y ) I 21 + ∆ x∆ yI 22

数码摄影基础

数码摄影基础

3、数码摄影流程: A、通过摄影镜头使景物在影像传感器 (即现在的CCD或CMOS)上成像。 B、CCD或CMOS把影像分解为成千上 万个像素点,并把影像转换为模拟电信号。 C、将CCD或CMOS输出的摸拟电信号 通过数字影像处理器转換成数字影像文件。
D、将数字影像文件编码存储在照相机 内或存储卡中,同时在数码照相机的LCD 显示屏上显示编码的数字影像(文件格式 和大小根据拍摄者事先的设定而确定,例 如:JPEG或RAW等格式)。 E、将存储介质上不同格式的图像数据 通过USB数据线或读卡器转移到电脑中。 F、在计算机上修改图像后,按不同要 求直接传送、输出、制作使用。
二、数码照相机的分类:
1、单镜头反光数码照相机。 2、便携式普及型数码照相机。 3、数码后背。 4、微单和单电数码照相机。
三、选择数码照相机的因素: 1、全画幅和非全画幅:传统135照 相机感光胶片的尺寸是36mmx24mm,而 数码单反照相机也是按传统135相机设计的, 所以使用了与135胶片尺寸大小相同的感光 元件的相机就被称之为全画幅数码单反照 相机。而由于感光原件的质量、价格等因 素,现在市场上大部分数码照相机的感光 元件的尺寸达不到36mmx24mm,因而我 们将小于135胶片尺寸的感光元件的数码照 相机叫非全画幅数码照相机。 感光元件的作用就是将光线转换成电 荷信号,承担着生成影像的重仼。目前感 光元件分两类:即CCD或CMOS。
2、像素: 像素:和胶片相机用胶片大小来 控制画质一样,数码照相机是通过控 制感光原件的像素来控制画质的。高 像素数码照相机的最大优势是所拍摄 的图像尺寸更大,后期剪裁仍能具有 较高分辨率和请晰度的照片。 购买数码照相机时应看期总像素 和有效像素。如下图:
目 前 选 择 万 像 素 以 上 的 数 码 照 相 机 就 可 以 满 足 一 般 的 拍 照 了

数码摄影基础知识PPT课件

数码摄影基础知识PPT课件

对焦速度和精度
表示相机对焦系统的性能和准确性,对焦 速度越快、精度越高,越有利于捕捉清晰 、准确的瞬间。
数码摄影技术基础
03
光圈、快门速度与感光度的关系
光圈
控制进光量的装置,光圈大小直 接影响曝光量,大光圈进光量多,
小光圈进光量少。
快门速度
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快门速度 越快,曝光时间越短,进光量越 少;快门速度越慢,曝光时间越
便携式数码相机
高端全画幅数码相机
小巧轻便,易于携带,适合日常拍摄 和旅游摄影。
采用全画幅传感器,成像质量极佳, 适合专业摄影师和高端用户。
单反数码相机
可更换镜头,成像质量高,适合专业 摄影和追求高画质的摄影爱好者。
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与成像过程
光学系统
通过镜头将光线聚焦到图像传 感器上,形成光学图像。
长,进光量越多。
感光度
衡量相机感光元件对光的敏感程 度,感光度越高,对光的敏感程 度越强,曝光量越多;感光度越 低,对光的敏感程度越弱,曝光
量越少。
景深与焦距的控制技巧
景深
被摄主体前后清晰范围的 大小,景深大则前后清晰 范围大,景深小则前后清 晰范围小。
焦距
镜头中心到成像平面的距离 ,焦距越长,视角越小,景 深越浅;焦距越短,视角越 大,景深越深。
方法
使用相机内置的白平衡模式或手动设置白平衡参数;选择合适的色彩空
间和色彩模式进行拍摄和后期处理;利用色彩校正工具对照片进行色彩
调整和优化。
数码摄影构图技巧
04
构图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简洁原则
尽量去除与主题无关的 元素,突出主体,使画
面简洁明了。
平衡原则
合理安排画面元素,保 持视觉上的平衡,避免 头重脚轻或左右失衡。

数字摄影基础实训报告

数字摄影基础实训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摄影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更好地掌握数字摄影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和应用方法,提高自身摄影水平,我参加了本次数字摄影基础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我能够熟练掌握数字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数字摄影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数字相机的操作方法和拍摄技巧。

3. 熟悉数字影像的后期处理技术。

4. 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摄影素养。

三、实习内容1. 数字摄影基本原理本次实训首先介绍了数字摄影的基本原理,包括数字相机的工作原理、成像原理以及数字影像的存储与传输等。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数字摄影技术是将光学成像与数字处理相结合的一种摄影方式,具有高分辨率、大容量、实时传输等优点。

2. 数字相机操作方法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正确使用数字相机。

包括相机的开机、设置参数、拍摄模式选择、构图技巧等。

同时,我还掌握了如何调整曝光、白平衡、ISO等参数,以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3. 拍摄技巧在实训中,我学习了以下拍摄技巧:(1)构图:掌握黄金分割、三分法、对称等构图原则,使画面更具美感。

(2)光线:学会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源,捕捉光线变化,表现画面氛围。

(3)角度:运用不同的拍摄角度,展现被摄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4)运动摄影:掌握追随、凝固、延时等运动摄影技巧,表现动态画面。

4. 数字影像后期处理实训中,我学习了使用Photoshop、Lightroom等软件进行数字影像后期处理。

包括调整曝光、对比度、色彩、锐度等参数,修复照片瑕疵,进行创意合成等。

四、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数字摄影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

2. 熟练掌握了数字相机的操作方法和拍摄技巧。

3. 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摄影素养。

4. 能够运用Photoshop、Lightroom等软件进行数字影像后期处理。

五、实习总结本次数字摄影基础实训课程让我受益匪浅。

数字摄影技术与实践作业指导书

数字摄影技术与实践作业指导书

数字摄影技术与实践作业指导书第1章数字摄影基础 (3)1.1 数字摄影概述 (3)1.1.1 数字摄影的定义 (3)1.1.2 数字摄影的发展历程 (3)1.1.3 数字摄影的优势与不足 (3)1.2 摄影器材的选择与使用 (3)1.2.1 数码相机类型及特点 (3)1.2.2 相机镜头的选择 (4)1.2.3 摄影配件的应用 (4)1.3 摄影构图与画面布局 (4)1.3.1 构图原则 (4)1.3.2 画面布局 (4)1.3.3 视角与角度的选择 (4)第2章摄影曝光控制 (4)2.1 曝光原理与曝光三角 (4)2.1.1 曝光三角的相互关系 (4)2.2 光圈、快门、ISO的运用 (5)2.2.1 光圈 (5)2.2.2 快门速度 (5)2.2.3 ISO感光度 (5)2.3 创意曝光调整 (5)2.3.1 高动态范围(HDR)拍摄 (5)2.3.2 追踪曝光 (5)2.3.3 夜景长曝光 (5)2.3.4 创意光圈运用 (6)第3章摄影用光技巧 (6)3.1 光线的特性与表现 (6)3.1.1 光线的方向 (6)3.1.2 光线的强度 (6)3.1.3 光线的色彩 (7)3.1.4 光线的质感 (7)3.2 自然光的运用 (7)3.2.1 日出日落时分的光线 (7)3.2.2 阳光下的光影效果 (7)3.2.3 阴天散射光的光线 (7)3.3 人造光的运用 (8)3.3.1 连续光源 (8)3.3.2 闪光灯 (8)3.3.3 灯光组合 (8)第4章色彩管理与调整 (8)4.1 色彩基础知识 (8)4.3 色彩调整与优化 (9)第5章摄影后期处理 (9)5.1 后期处理概述 (9)5.2 照片裁剪与尺寸调整 (9)5.2.1 照片裁剪 (9)5.2.2 尺寸调整 (10)5.3 照片修复与美化 (10)5.3.1 照片修复 (10)5.3.2 照片美化 (10)第6章人像摄影技巧 (10)6.1 人像摄影的基本原则 (10)6.1.1 突出主体 (11)6.1.2 光线运用 (11)6.1.3 构图与背景 (11)6.1.4 情感表达 (11)6.2 室内人像摄影 (11)6.2.1 室内光线处理 (11)6.2.2 背景选择与处理 (11)6.2.3 室内摆姿与表情 (11)6.3 户外人像摄影 (11)6.3.1 光线选择 (11)6.3.2 背景利用 (11)6.3.3 构图技巧 (11)6.3.4 调整拍摄角度 (12)6.3.5 色彩搭配 (12)第7章风景摄影技巧 (12)7.1 风景摄影概述 (12)7.2 自然风光摄影 (12)7.2.1 选择拍摄时间 (12)7.2.2 运用构图技巧 (12)7.2.3 调整曝光与色彩 (13)7.3 城市风光摄影 (13)7.3.1 拍摄角度与高度 (13)7.3.2 光线运用 (13)7.3.3 构图与后期处理 (13)第8章纪实摄影与抓拍技巧 (13)8.1 纪实摄影的意义与价值 (13)8.2 抓拍技巧与实践 (14)8.3 纪实摄影的构图与表现 (14)第9章特殊摄影技巧 (15)9.1 夜景摄影 (15)9.1.1 选择合适的拍摄时机 (15)9.1.2 稳定相机 (15)9.1.4 焦点和景深 (15)9.2 运动摄影 (15)9.2.1 高速快门 (15)9.2.2 跟踪拍摄 (15)9.2.3 预测动作 (16)9.2.4 使用连拍功能 (16)9.3 宏观与微距摄影 (16)9.3.1 使用微距镜头或微距模式 (16)9.3.2 稳定相机和主体 (16)9.3.3 合理控制景深 (16)9.3.4 灯光与补光 (16)9.3.5 清洁镜头和被摄物体 (16)第10章摄影作品分析与创作 (16)10.1 摄影作品鉴赏方法 (16)10.2 摄影作品创作思路与灵感 (17)10.3 摄影作品的输出与展示 (17)第1章数字摄影基础1.1 数字摄影概述1.1.1 数字摄影的定义数字摄影是指利用数字成像技术,通过电子传感器捕捉图像,并以数字形式存储和输出的摄影方式。

数字化摄影基础知识

数字化摄影基础知识


大、缩小和剪裁;变化影像旳色彩、色调、亮度和对比度;

将影像重叠、衔接、柔化和重新聚焦,还能完毕闪光、透明、
叠字、变形、局部更换等特技效果。这些功能和效果,比老
式旳暗房技术要快捷和简便。


二、后期处理系统



数字化图像旳后期处理系统除了计算机以外,主要旳工具就是
化 摄
图像处理软件,此类软件诸多,例如Photoshop、PhotoPaint、

文件大小与图像辨别率旳平方成正比。假如图像尺寸不变,将图像辨别


率提升一倍,其文件大小增大四倍。大旳文件也需要耗用更多旳计算机
资源,更多旳内存,更大旳硬盘空间等等。能够根据图像最终旳用途决
定选择辨别率。


二、图像辨别率




一般,“辨别率”被表达成每一种方向上旳像素数量,例如


640X480等。而在某些情况下,它也能够同步表达成“每英寸像素”

3、以便地进行后期处理和创作:



数字化照片以计算机文件旳方式储存,便于使用软
化 摄
件进行调整、修改、合成。还能够进行艺术创作。






4、以便旳传递和保存


数字化照片能够以便地经过网络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


同步,经过电子邮件还能够同步向多人传播。另外,数字

化照片还能够刻到光盘上长久保存。


费用较低,适合于一般爱好者使用,目前旳彩色喷墨打印机有旳甚

至有智能化辨认、处理等功能。

数码摄影基础知识

数码摄影基础知识

①从白色中减去某一原色,即可得到与其相对应的补色。 例如,从白光中减去红色,即可得到与其对应的补色
---青色,从白光中减去绿色,即可得到与其对应的补 色---品红,从白光中减去蓝色,即可得到与其对应的 补色---黄色。 ②每种补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组成;每一种原色都是由两 种补色组成。例如,青色光由绿色光和兰色光组成, 红色光有黄色光和品红色光组成。
合,能形成各种可见的颜色。如红光和绿光组合,可以 形成黄色,绿光和蓝光组合,可以得到青色,蓝光和红 光组合,可以得到品红色。
同样道理,用黄色、青色和品红色通过不同比例的组
合,也可以得到所有的可见颜色。因此,在色彩学中 规定:红、绿、蓝为三原色,黄、青、品红为三补色。
三原色和三补色的关系是:
同的风俗习惯、以及每一个人对色彩的感受都不一样。如在
中国,传统上,白色、黑色代表着悲哀,但是在西方国家却 代表着纯洁、高雅。在大部分国家,玫瑰色代表着爱情,但
在有的国家,玫瑰色却是代表对爱情不忠的颜色。
色彩的轻与重:
色彩的轻与重的视觉心理,也来源于人类的生活经验,
浅色、冷色、白色让人联想起烟雾、白云等质量轻的物质; 深色、暖色、黑色让人联想到岩石、钢铁等质量重的物质。 轻重对比的表现方法是彩色摄影中常用的技法之一。
3、HSB模式 HSB模式是基于人类对颜色的感觉而开发的模式,也是最接近人眼观察颜色的一 种模式。H代表色相,S代表饱和度,B代表亮度。
4、 Lab模式 Lab模式是有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于1976年公布的一种色彩模式。 你已经明白了:RGB模式是一种发光屏幕的加色模式,CMYK模式是一种颜色反光的 印刷减色模式。那么,Lab有是什么处理模式呢? Lab模式既不依赖光线,也不依赖于颜料,它是CIE组织确定的一个理论上包括了 人眼可以看见的所有色彩的色彩模式。Lab模式弥补了RGB和CMYK两种色彩模式的 不足。 Lab模式由三个通道组成,但不是R、G、B通道。它的一个通道是亮度,即L。另 外两个是色彩通道,用A和B来表示。A通道包括的颜色是从深绿色(底亮度值)到灰 色(中亮度值)再到亮粉红色(高亮度值);B通道则是从亮蓝色(底亮度值)到灰 色(中亮度值)再到黄色(高亮度值)。因此,这种色彩混合后将产生明亮的色彩。 Lab模式所定义的色彩最多,且与光线及设备无关并且处理速度与RGB模式同样快, 比CMYK模式快很多。因此,可以放心大胆的在图象编辑中使用Lab模式。而且,Lab 模式在转换成CMYK模式时色彩没有丢失或被替换。因此,最佳避免色彩损失的方法 是:应用Lab模式编辑图象,再转换为CMYK模式打印输出。 当你将RGB模式转换成CMYK模式时,Photoshop自动将RGB模式转换为Lab模式, 再转换为CMYK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幅
全画幅
所谓全画幅是针对传统135胶卷的尺 寸来说的。以前大部分的数码单反 CCD尺寸都比135胶卷的尺寸小,而 全画幅数码单反的CCD(或CMOS的感 光成像的元件)尺寸和135胶卷的尺 寸相同。而CCD尺寸越大,成像质量 越高。并且对于已经有传统单反的 用户来说,镜头使用不会有换算问
数码相机VS胶片相机 技术进步带来革命
成像方式 照片的预览回放 存储介质的不同
数码相机VS胶片相机 技术进步带来革命
成像方式 照片的预览回放 存储介质的不同
优点:
(1)光电器件成像,存储器件存储,可更改,反复使用 (2)立拍立现,即时回放 (3)有利于影像的的完整复制与保存 (4)用白平衡或数字处理功能可适应各种光源的色温 (5)便于照片的特技加工与修整
不足:
(1)快门时滞 (2)有拍摄间隔(图像需储存)
常见数码相机类型
消费型数码相机 准专业级消费型数码相机 单反数码相机
常见数码相机类型
消费型数码相机
准专业级消费型数码相机 单电数码相机 单反数码相机
“单电”
指采用电子取景器(EVF)且具有数码单反功能(如可更换镜头、 具备快速相位检测自动对焦,较大的影像传感器尺寸等)的相机。 2010年8月,索尼首推数码单电相机——SLT-A55和SLT-A33。 “单电”是索尼公司的商标。 在索尼公司推出“单电相机”之前, 早期“单电”只是部分网友模仿“单反”叫法简称而来,用来表 示奥林巴斯、松下、三星等消费电子巨头推出的无反光镜、使用 电子取景器,可以像单反一样更换镜头的产品。
比,CMOS作为新Foveon X3 CMOS
画幅
APS-C画幅
APS画幅诞生于胶片时代,共设计了 三种底片画幅(H、C、P); H型是满 画幅(30.3×16.6mm),长宽比为16:9; C型是在满画幅的左右两头各挡去一 端,长宽比为3:2(24.9×16.6mm), 于135底片同比例; P型是满幅的上 下两边各挡去一条,使画面长宽比例 为3:1(30.3×10.1mm),被称为全景 模式。
摄影艺术
詹勇
照相机自1839年由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170多年的发 展道路。照相机走过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纯光学、机械结构演变为 光学、机械、电子三位一体,从传统银盐胶片发展到今天的以数字 存储器作为记录媒介。随着科技的发展,数码相机已被人们所广泛
使用,人们的影像生活也由此得到了彻底改变。
小孔成像原理
1990年,柯达推出DCS 100电子相机 首次在世界上确立了数码相机的一般模式
1996年,成为数码相机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2003年,佳能公司发布了世界第一款人民币万元以下的数码单反相机 。 一代平民数码单反王
数码相机VS胶片相机 技术进步带来革命
成像方式 照片的预览回放 存储介质的不同
按照视角可以分为鱼眼镜头、超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 中焦镜头、中长焦镜头、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
按焦距是否可调可以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
按对焦方式可以分为自动镜头和手动镜头。
按镜头卡口可以分为佳能的EF卡口,尼康的F卡口,索尼的α卡口, 宾得的PK卡口,奥林巴斯的OM卡口等。
按光轴是否可调可以分为移轴镜头和固定光轴镜头。
切。
• CCD
• Charge Coupled Device
• CMOS
•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CCD的优势在于成像质量好,但是由于制造工艺复杂,只有 少数的厂商能够掌握,所以导致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特别 是大型CCD,价格非常高昂。
对于CMOS来说,具有便于大规模生产,且速度快、成本较 低,将是数字相机关键器件的发展方向。目前,在CANON等 公司的不断努力下,新的CMOS器件不断推陈出新,高动态 范围CMOS器件已经出现,这一技术消除了对快门、光圈、 自动增益控制及伽玛校正的需要,使之接近了CCD的成像质 量。另外由于CMOS先天的可塑性,可以做出高像素的大型 CMOS感光器而成本却不上升多少。相对于CCD的停滞不前相
手动对焦 自动对焦
感光元件
感光元件是数码相机的核心,也 是最关键的技术。数码相机的发 展道路,可以说就是感光元件的 发展道路。数码相机的核心成像 部件有两种:一种是广泛使用的 CCD(电荷藕合)元件;另一种是 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 件。与传统相机相比,传统相机 使用“胶卷”作为其记录信息的 载体,而数码相机的 “胶卷”就是其成像感光元件, 感光元件就是数码相机的不用更 换的“胶卷”而且是与相机一体, 所以称为是数码相机的心脏很确
镜头体系
相机镜头是相机中最重要的 部件,因为它的好坏直接影 响到拍摄成像的质量。同时 镜头也是划分相机种类和档 次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标准。 一般来说,根据镜头,可以 把相机划分为专业相机,准 专业相机和普通相机三个档 次,无论是传统的胶片相机 还是数码相机,都可以适用 于这个划分。镜头能分为变 焦和定焦两大类。
何为数字摄影
数字摄影是指用电子手段代替传统的化学介质去记录、储存、加工和 传输视觉影像的新的拍摄方式。
数码相机核心部件与曝光控制
像素
• 像素是衡量数码相机的重要指标。像素 指的是数码相机的分辨率。它是由相机 里的光电传感器上的光敏元件数目所决 定的,一个光敏元件就对应一个像素。 因此像素越大,意味着光敏元件越多, 相应的成本就越大。 数码相机的图像 质量部分是由像素决定的,大过一定尺 寸再单纯拿像素来比较就没有意义了, 目前主流单反数码相机像素在1000万以 上,但是普通摄影及家用500万像素已足 够用,因为我们使用的显示器的分辨率 有限,一般为1024×768至1920×1200, 这样的分辨率如果显示像素过高的图片 是,图片会被压缩至当前屏幕的大小, 此时有的图片就会出现锐利度过高的情 况而失真。
按成像、价格、光圈大小、品质做工等,又可以分为专业镜头和非 专业镜头等。
对焦系统
对焦的英文学名为Focus,通常数码相机有多种对焦方式,分 别是自动对焦、手动对焦等等。
指相机通过电子及机械装置,根据被摄物体的远近,调节镜 头内的透镜和感光元件的距离,使被摄物体通过镜头后在感 光元件上清晰成像。对焦过程中,拍摄对象由模糊变为清晰 最终对焦成功,这一过程成为合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