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数字摄影测量基础PDF

合集下载

摄影测量学8-数字高程模型及其应用

摄影测量学8-数字高程模型及其应用

•DEM是DTM的子集,是DTM最基本的部分;
“9.11”事件前后世贸大厦的数字高程图
DEM的表达形式
1、规则矩形格网(GRID)
Zi, j
m
DY
( X 0 , Y0 )
DX
n
X i X 0 i DX (i 0,1,..., n 1) Y i Y0 i DY (i 0,1,..., m 1)
内插成细格网DEM
修改、编辑、检查
DEM存储 多模型DEM拼接
§8-2 DEM数据获取方法及数据预处理 二、DEM数据预处理 • DEM数据预处理是DEM内插之前的准备 工作它是整个数据处理的一部分。
数据格式的转换
DEM数据 预处理
坐标系统的转换
数据的编辑
栅格数据的矢量化转换
数据分块等
DEM数据预处理
DEM内插
DEM内插就是根据参考点上的高程求出其它 待定点的高程。由于所采集的原始数据排 列一般是不规则的,因此,为了获得规则 格网的DEM,内插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在DEM内插中一般不采用整体函数内插,而 是把整个区域分成若干块,对各分块采用 不同的函数进行拟合,并且考虑相邻分块 函数间的连续性。
60年至80年代对DEM内插问题进行研究 80年代中、后期对采集方法进行了研究
80年代以来,对DEM的研究涉及到DEM系统的各个环 节
§8-2 DEM数据获取方法及数据预处理
• 一、 数据点的取
• 数据采集是获取建立DEM所需要的基础数据, 即数据点。
1、野外实测获取:(电子速测仪)自动记录的 测距经纬仪(速测经纬仪或全站经纬仪)野 外实测获取数据
采集数据点精度
野外测量、影像、地形图扫描的精度从高 到低。 激光扫描、干涉雷达的精度是非常高的。 摄影测量比GPS的精度要高,达到厘米级。 地形图的手扶跟踪和扫描矢量化的精度都 较低。

第八章数字X线摄影技术

第八章数字X线摄影技术
• IP中的PSL物质经透过人体的信息线一次
照射后,将X线的能量以潜影的方式贮存下 来,完成影像信息的采集记录;此后,用激 光束扫描带有潜影的IP,PSL物质被二次 激励,释放其贮存的能量,发出的荧光被集 光器收集并送到光电倍增管,由光电倍增 管将其放大并转换成电信号,经A/D转换 成数字信号,完成影像信息的读取与数字化. 数字信号被送到计算机和数字图像处理系 统,经处理后CR数字影像可显示、传输、贮 存,也可以直接输出到干式激光胶片打印 机打印.
• (6-9)高频等级,用于增强小结构,比如
微细结构、肾小区等。
• RE边缘增强系数,用来控制频率的增强程度。在CR系
统中,其值0-16,RE=0,改变RT、RN;RE>1,会明 显增加图像的噪声.
• RT频率类型,用于调整增强系数,以控制每一种组织密度,
共设有F、Z等12种类型,
• Q/R/S:软组织轮廓曲线.
• 二、CR系统结构组成
• CR系统主要是由信息采集(IP)、信号转换
及信息处理(读片器)、信息储存及记录(计 算机)三部分构成
• CR系统分单暗盒式和多暗盒式
• 三、CR的影像处理系统
• CR的影你处理系统分读出处理徨处理.后处
理是为进一改善影像的对比度、亮度、锐 利度等,使输出图像更适合诊断要求。
纤维.2.PSL物质层,PLS物质混于多聚体溶 液中,涂在基板上,干燥而成.结晶体颗粒的 平均直径在4-7uM,比普通摄影用胶片乳剂 的小.晶体颗粒的直径增大,发光量增强,但 影像的清晰度降低.3.基板;4.背面保护层: 材料与表面保护层相同.
• (2)IP的特性:1发光光谱与激发光谱,接受
一次X线污水排激发而形成潜影的PSL物质, 在读取激光二次激发下,发射出与X线能量 成正比的蓝-紫光,PSL物质发光强度与其发 出的光子波长的曲线关系称发光光谱.

全数字摄影测量基础解析PPT课件

全数字摄影测量基础解析PPT课件
第8页/共91页
一. 影像灰度
F0

F

图8-1 底片透光能力
透光率T: T F阻光率O: F0
影像灰度:D lg O
第9页/共91页
O F0 F
二. 数字影像及获取方法
第10页/共91页
二. 数字影像及获取方法
数字影像表达形式
g0,0
g
g1,0
g0,1 g0,n1
g1,1
g1,n1
及最邻近像元法。
第18页/共91页
四.影像数字化器
对摄取的航摄像片进行采样和量化,是获取数字影 像的方法之一。 形式:电子光学扫描器和固体陈列数字化器。
图8-3 滚筒式电子-光学数字化器结果示意图
第19页/共91页
第三节 基于灰度的 数字影像相关
第20页/共91页
主要内容
概念 基于灰度的数字影像相关 基于灰度的数字影像相关方法
第21页/共91页
一. 影像相关
影像匹配
立体测图的关键:寻找同名像点在左右像片上的位 置。
模拟测图:是作业人员通过双眼不断地在左右像片 上寻找同名像点。
数字摄影测量中,以影像匹配的方法自动确定同名 像点。
第22页/共91页
一. 影像相关
影像匹配
影像相关是利用互相关函数,评价两块影像的相似 性以确定同名点。

计算最佳

计算参数值
匹配的点位

结束
第43页/共91页
三. 基于灰度的数字影像相关方法
➢二维最小二乘影像相关
➢系数 c1 1 c2 g2
c3
g2 x2
x2 a0
(g2 )x
g x
c4

第8章_数字微分纠正

第8章_数字微分纠正

3)传感器选择的策略 线阵列扫描式成像传感器
30
•DEM是地表面的高程, 即它并没有顾及地面上 目标物体的高度情况,
•微分纠正所得到的影像 虽然叫做正射影像,地 面上3维目标(如建筑物、 树木、桥梁等)的顶部 并没有被纠正到应有的 平面位置(与底部重 合),而是有投影差存 在。
31
所谓真正射影像,简单一点讲就是在数 字微分纠正过程中,要以数字表面模型 (DSM)为基础来进行数字微分纠正。
L 1 X L2Y L 3 Z L4 L9 X L 10Y L 11 1 L5 X L6Y L7 Z L8 L9 X L 10Y L 11 1
11
数字摄影测量的内定向
x x0 m1 m 2 y y 0 n1 n 2 0 f 0




a1 ( X X s ) b1 (Y Ys ) c1 ( Z Z s ) x x0 f a3 ( X X s ) b3 (Y Ys ) c3 ( Z Z s ) a 2 ( X X s ) b2 (Y Ys ) c 2 ( Z Z s ) y y0 f a3 ( X X s ) b3 (Y Ys ) c3 ( Z Z s )
0 I I 0 0 J J 0 1 f
y o
根据框标解算参数
J
x
I
12
反解法解算流程
纠正影像
Y
原始影像
灰度赋值 灰 度 内 插
y x
13
反 算
X
3.正解法(直接法)数字微分纠正
a1 x a 2 y a 3 f X Z c1 x c 2 y c 3 f b1 x b 2 y b3 f Y Z c1 x c 2 y c 3 f

数字摄影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774ed923-715f-11ec-accc-7cb59b590d7d1.摄影机与被摄物体距离的远近分类: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显微摄影测量。

用途分类:地形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

技术手段(摄影测量发展时间先后):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2.摄像机按用途分为专业摄像机和普通摄像机。

3.量测用摄影机的特征:a量测用摄影机的像距是一个固定的已知值b摄影机像面框架上有无框标标志是区分量测用摄影机和非量测用摄像机的重要标志c量测用摄影机的内方位元素的数值是已知的。

4.摄影测量6.航空摄影摄影测量的基本要求:A.摄影倾斜角:根据规定要求,摄影倾斜角应小于2°~3°(垂直摄影)。

B)摄影高度。

C摄影比例尺:考虑测绘比例尺、摄影测量办公室制图方法和测绘精度,以及经济性和室友数据的可用性。

1/M=f/h(M为航空摄影比例尺,f为航空相机的主要距离,h为航空高度)。

D.照片重叠:层重叠:PX%=PX/LX*100%60%~65%,最小不小于53%;横向重叠:Pt%=PX/ly*100%30%~35%,最小不小于15%。

摄影基线:路线上两个相邻摄影站之间的距离称为摄影基线。

F)高差:同一路线的最高高度与最低高度之差不大于30m,摄影区的实际高度与设计高度之差不大于50m。

G.皮带曲率:一般情况下,皮带曲率不得超过30%。

H.照片旋转角度:一般要求小于6°,个人最大角度不大于8°。

根据被摄物体在像片上的构想规律及物体与对应影像之间的几何关系和代数关系,获取被摄物体的几何属性和物理属性。

5.地形图为正投影(也称平行投影、垂直投影)。

如果投影光线组中的所有光线彼此平行且垂直于摄影平面,则它将成为正交投影同一侧的正片和测量值不同的负片。

6.摄影测量中常用坐标系分为两大类:1.用于描述像点位置的像方空间坐标系2.用于描述地面店位置的物方空间坐标系。

数字摄影测量学讲义

数字摄影测量学讲义

数字摄影测量学 每一篇 摄影测量基础每一章 绪论主要内容:摄影测量学的定义,摄影测量学的分类,摄影测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航空摄影测量的成图方法,摄影测量的成图作业工序,摄影测量的发展历程。

重点: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分类,摄影测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航空摄影测量测图方法,摄影测量的发展历程。

一、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像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对象的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二、分类:(一)、按研究对象:⎪⎪⎪⎩⎪⎪⎪⎨⎧⎪⎪⎩⎪⎪⎨⎧交向摄影测量等倾摄影测量等偏摄影测量正直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地形摄影测量 1、地形摄影测量:研究的对象是地区表面的形态,以物体与构像之间的几何关系为基础,最终根据摄影像片测绘出摄影区域的地形图。

2、非地形摄影测量一般是指近景摄影测量,顾名思义,研究的对象在体积和面积上较小,摄影机到摄影目标的距离较近,一般小于300m ,测量的精度相应地要求较高。

基本理论也是根据物体与构像之间的几何关系,但在处理技术上有着其特殊性。

测量成果乃是表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值,即研究对象的数字模型可绘制所摄物体的立面图、平面图和显示立体形态的等值图。

(二)、按摄影站的位置:⎪⎪⎩⎪⎪⎨⎧水中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航天摄影测量1、航天摄影测量 :利用航天器和人造卫星、高空飞机进行摄影。

2、航空摄影测量:指的是地形摄影测量,从航摄飞机上对地面进行摄影,目的在于测绘地形图。

3、地面摄影测量:包括地面立体摄影测量和近景摄影测量。

前者在测绘特殊地区的地形图时常采用,后者是对科学技术专题科目进行研究时采用。

4、水中摄影测量是将摄影机置于水中,对水下地表进行摄影以绘制水下地形图,这属于双介质摄影测量。

三、摄影测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将中心投影的像片转换为正射投影的地形图。

四、航空摄影测量绘制地形图的方法:⎪⎩⎪⎨⎧全能法微分法分工法综合法)(1、综合法:是摄影测量和地面地形测量相结合的测图方法。

数字摄影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基本知识目录一.测绘基本概念Ⅰ.一些常用术语1.误差2.精度(精确度)3.测量平差4.三角测量5.摄影比例尺6.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7.4D产品8.3SⅡ.坐标系统1.大地坐标系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3.其它坐标系:4.高程基准Ⅲ.空中三角测量1.立体观测2.内定向3.相对定向4.绝对定向5.区域平差6.联合平差7.加密成果二.数字摄影测量基本概念1.数字摄影测量的定义2.数字影像获取与重采样3.影像匹配的基本概念4.影像相关原理5.二维相关与一维相关6.金字塔影像7.特征匹配与整体匹配8.影像匹配的精度9.数字微分纠正原理三.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一.测绘基本概念Ⅰ.常用术语1.误差e r r o ra.系统误差s y s t e m a t i c e r r o r测量的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趋于一致,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或保持为常数.b.偶然误差r a n d o m e r r o r偶然误差也叫随机误差.其误差量值和符号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c.粗差G r o s s e r r o r o r b l u n d e r粗差也称错误,一般大于5倍的中误差.2.精度(精确度)a c c u r a c y评定测量成果质量的数量指标.a.平均误差a v e r a g e e r r o rM a v=∑Δ/n;b.中误差R M S E(R o o t M e a n S q u a r e E r r o r)M=s q r t(∑ΔΔ/n);c.极限误差L i m i t e r r o r2Md.相对误差r e l a t i v e e r r o r中误差与观测值之比叫做相对中误差.航测中常用航高的几千分之一来表示高程精度,例如H/8000.e.标准偏差s t a n d a r d d e v i a t i o n与中误差类似,欧美国家常用的评定精度指标.3.测量平差S u r v e y a d j u s t m e n t对一组观测值的误差进行合理配赋,求出最可靠的计算值作为终值,并对结果的精度进行评定。

数字摄影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定义一: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取所摄对象的几何与属性信息,并用数字方式表达的摄影测量的分支学科。

数字摄影测量定义二: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从影像(包括硬拷贝影像、数字影像或数字化影像)提取所摄对象的几何与属性信息,并用数字方式表达的摄影测量的分支学科。

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范畴:确定被摄定对象的几何和物理属性,即量测和理解。

计算机辅助测图:以计算机及其输入、输出设备为主要制图工具实现从影像中提取地图信息及其转换、传输、存储、处理和显示。

一个完全的机助测图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三部分。

数据采集主要过程:1)像片的定向,在解析测图仪上要进行解析内定向、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或一步定向,在机助的立体坐标仪也要经过上诉定向。

2)像片定向后,要输入一些基本参数,如测图比例尺、图幅的图廓点坐标、测图窗口参数。

3)为了形成最终形式的库存数据,必须给不同的坐标(地物)以不同的属性代码(特征码),因而从测量每一个地物之前必须要输入属性码。

4)逐点量测地物上的每一个应记录点,或对地物、地貌(等高线等)进行跟踪,由系统确定点的记录与否。

5)当发现错误时进行联机编辑,包括删除、修改、增补等功能,不过联机编辑不宜过多以免降低测图仪利用效率。

6)所测数据以图形方式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以便监测量测结果的正确与否。

为快速确定需要编辑的地物,在数据采集时要建立屏幕检索表(作用)。

数字地面模型(DTM ):是地形表 面形态多种信息(地形、环境、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等)的一 种数字化表示。

数字表面模型(DSM ):包含了地表建筑物、桥 梁和树木等高度的数字高程模型数字高程模型DEM :一个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本内核,若只考虑DTM 的地形分量,则为DEM 。

表示区域D 上的三维数字向量序列。

}{n i Z Y X V i i i i ...2,1),,,(==其中,(X,Y)是平面坐标,Z 是D Y X i i ∈),(点对应的高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灰度: D = log O = log 1
T
二、数字影像及获取方法
数字影像是一个灰度矩阵g:
⎡ g0,0
g0,1
"
g
=
⎢ ⎢
g1,0
⎢#
g1,1
"
#

⎢⎣ gm−1,0 gm−1,1
"
g0,n-1 ⎤
g1,n−1
⎥ ⎥
#⎥ ⎥
gm−1,n−1 ⎥⎦
每个像元素 g j,i 是一个灰度值 每个元素称为一个像元素(对应着实体的一个微小区域)
字 化
x = h0 + h1 x + h2 y
的 步

y = k0 + k1x + k2 y
方 向
h0,h1,h2,k 0,k1,k 2
y
o
x
内定向参数,利用四个框标
点平差解算
O
数字化的扫描方向
x
影像重采样理论 非


•••••

• • •• • •

••••• •••••
灰 度 ?
•••••
五、数字影像重采样
39 40 66 159 251 252 159 127
数字影像的获取:
9采样 9 量化 采样:每隔一个间隔 Δ 获取一个 点的灰度值 。 对实际连续函数模型离散化的量测 过程 样点 被量测的“点”是小的区域,通常是矩 形或正方形的的微小影块----像素
采样间隔 Δ
矩形的长与宽通常称为像素的大小 9 精度要求 9 影像分辨率 9 数据量
Δx=Δy : 采样间隔
0 39 127 251 251
三、数字影像的内定向:
问题的提出:经典的摄影测量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像点坐 标与对应的物点坐标间的关系,只要确定扫描坐标系与 像平面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内定向)就能利用原有理论
y
内定向的目的:确定扫描坐标
系和像片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数
两种坐标之间存在仿射变换
公司合作研制了第一台自动测图仪,利用电子相关技术实现自动量测
9 60年代初开始利用数字相关技术,80年代数字相关占统治地位
9 88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处概念阶段
9 92年,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步入生产阶段
9 目前,已成为主流的摄影测量作业方法(半自动化)
特点: 自动量测 处理的数据量大,依赖于计算机的发展 速度快 精度:子像素级相当于2 µm (立体坐标量测仪1~20µm) 影像解译:自动提取与识别(物理属性) 自动化程度:自动化(内定向、相对定向、DEM、DOM) 地物:全部人工交互;道路、房屋:半自动
数字图像的表示
一个数字影像可用一个函数表示: g(x,y)
y
y
g y
x
x
x
灰度是坐标的函数
像元素的点位坐标(扫描坐标)
0 40 127 255 255
x = x0 + i • Δx (i = 0,1, 2,", n −1) 40 66 127 255 255
y = y0 + j • Δy ( j = 0,1, 2", m −1) 39 40 127 255 251
问题的提出:数字影像只记录采样点的灰度级值,当所求像 点不落在原始像片上像元素的中心(非采样点),要获取非 采样点的灰度值,就要在原采样的基础上再一次采样,即重 采样(resampling) (内插)
方法:最邻近像元法、双线性插值法、双三次卷积法
最邻近像元法:直接取与非采样点位置最近像元的灰度值
数字影像的获取:
灰度值如果用实数表示,一幅数字影像的存储空间将非常 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实际应用时需要进行量化处理 量化:将各点的灰度值转换为整数 ,将透明底片有可能出现 的最大灰度变化范围进行等分,分为若干灰度等级,一般都 取为 2m ,m = 8 时得到256个灰度级,其级数是介于0到255 之间的一个整数,0为黑,255为白,每个像元素的灰度值占 8bit,即一个字节
§8-3
x1 y1 x2 y2 观测量
?
基于灰度的影像相关
X Y Z 未知量
机器代替人眼 识别同名点
是摄影测量自动化的关键之一
A= imread('e:\matlab test\gray','bmp')
39 0 40 127 255 255 159 98 40 40 66 127 255 255 158 94 39 39 40 127 255 251 127 95
0 0 39 127 251 251 127 94
39 0 40 159 251 212 158 127
§8-2 数字影像与影像重采样
数字摄影测量基本特点:用数字影像替代光学-胶片 的影像
数字影像?
一、影像灰度
灰度:光学密度,影像的灰度值反映了像片的透光能力
透过率: T = FF0Βιβλιοθήκη 不透过率 (阻光率): O
=
F0 F
F0 投射在底片上的光通量 F 透过底片的光通量
人眼对明暗程度的感觉是按阻光率的对数关系变化的
y1
y2
y
x1
11
12
△x
△y
P
I11、I12、I 21、I 22
x2
x
21
P点的灰度重采样值为:
特点:计算较费时, 精度较好
22
I (P) = (1 − Δx)(1 − Δy)I11 + (1 − Δx)ΔyI 12 + Δx(1 − Δy)I 21 + ΔxΔyI 22
双三次卷积法(三次样条函数) 特点:算法最严密,最费时
第八章 全数字摄影测量基础
对 准 同 名 点
量 测 同 名 像 点
像点坐标观测:在人眼的立体观察下,对准同名像点进行量测
自动观测?
第八章 全数字摄影测量基础
§8-1 概述
模拟、解析:在人眼的立体观察下,对准同名像点进行量 测,目视判别属性
摄影测量自动化?
数字摄影测量:自动识别同名像点,自动量测,自动提 取与识别属性
非采样点P (x, y) 的灰度 I (P) = I (N )
1
2
N为最近点,其像素坐标值为:
xN = INT (x + 0.5) yN = INT ( y + 0.5)
缺点:最大误差可达±0.5像元 ,几何精度较差3
4
优点:最简单,计算速度快且不破坏原始影像的灰度信息
双线性插值法
设非采样点P邻近的4个原始像元的灰度为
数字摄影测量:利用数字灰度信号(数字影像),采用数字 相关技术量测同名像点,在此基础上通过解析计算,进行相 对定向和绝对定向,建立数字立体模型,从而建立数字地面 模型、绘制等高线、制作正射影像图以及为地理信息系统提 供基础信息等。是摄影测量自动化的必然产物
发展历程:
9 1950年由美国工程兵研究发展实验室与Gausch and omb 光学仪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