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全数字摄影测量基础
数字摄影测量学备课教案

数字摄影测量学备课教案第一章:数字摄影测量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1. 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3. 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应用领域。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数字摄影测量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字摄影测量学教程。
2. 课件:数字摄影测量学概述。
3. 案例图片:数字摄影测量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介绍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讲解基本原理:讲解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3. 讲解应用领域:讲解数字摄影测量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领域。
4. 案例分析:分析数字摄影测量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对数字摄影测量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教学目标:1. 掌握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2. 了解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1. 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2. 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
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字摄影测量学教程。
2. 课件: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3. 案例图片: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过程: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讲解基本原理:讲解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3. 讲解基本方法:讲解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方法。
4. 案例分析:分析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八章 数字摄影测量基础PDF

灰度: D = log O = log 1
T
二、数字影像及获取方法
数字影像是一个灰度矩阵g:
⎡ g0,0
g0,1
"
g
=
⎢ ⎢
g1,0
⎢#
g1,1
"
#
⎢
⎢⎣ gm−1,0 gm−1,1
"
g0,n-1 ⎤
g1,n−1
⎥ ⎥
#⎥ ⎥
gm−1,n−1 ⎥⎦
每个像元素 g j,i 是一个灰度值 每个元素称为一个像元素(对应着实体的一个微小区域)
字 化
x = h0 + h1 x + h2 y
的 步
进
y = k0 + k1x + k2 y
方 向
h0,h1,h2,k 0,k1,k 2
y
o
x
内定向参数,利用四个框标
点平差解算
O
数字化的扫描方向
x
影像重采样理论 非
采
样
•••••
点
• • •• • •
的
••••• •••••
灰 度 ?
•••••
五、数字影像重采样
39 40 66 159 251 252 159 127
数字影像的获取:
9采样 9 量化 采样:每隔一个间隔 Δ 获取一个 点的灰度值 。 对实际连续函数模型离散化的量测 过程 样点 被量测的“点”是小的区域,通常是矩 形或正方形的的微小影块----像素
采样间隔 Δ
矩形的长与宽通常称为像素的大小 9 精度要求 9 影像分辨率 9 数据量
Δx=Δy : 采样间隔
0 39 127 251 251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第八章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2.8.1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任务是利用数字影像或数字化影像完 成摄影测量作业。
根据所处理的影像是部分数字化还是全部数字化可分为混 合型( hybrid)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与全数字型数字摄影测量 系统。
在全数字型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若从影像获取到影像处 理获取目标的三维信息是在一个视频周期(1/30s)内完成, 则属于实时型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2.8.1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四、软件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软件实际上是解析摄影测量软件与数字 图像处理软件的集合,其主要部分为: 1.定向参数的计算
10
第八章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2.8.1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三、硬件
一般情况下,一台实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计算机应具有 不低于33MIPS与6MFLOPS的处理速度,配备32MB以上 的内存与1GB以上的硬盘及海量外存贮器(磁带机或光 盘),24bit彩色图像处理板(若希望有动画功能还应带有 Z-buffer)。
8
第八章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2.8.1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三、硬件
9
第八章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2.8.1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三、硬件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数字影像 获取装置与成果输出设备;另一部分(也是其核心部分) 是一台计算机及其他外设。实际上,数字影像获取与输出 设备也是计算机的外设。
6
第八章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2.8.1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二、作业方式
1.自动化与人工干预
在自动化作业状态下“作业”,应无须任何人工干预。系统无 法处理的问题应自动记录下来留给人工进行后处理,而不能因 此使整个系统停止工作去等待人工干预,系统应能继续正常地 运行下去。人工干预应是自动化处理的“预处理”与“后处 理”。这就意味着:自动化的作业过程与人工干预不是一个交 互的过程,而是分开来的两个部分。人工干预作为自动化系统 的“预处理”与“后处理”以交互方式为自动化作业作准备, 如必要的数据准备、必要的辅助量测工作等及处理自动化过程 所残留的尚无法解决的问题。按此策略设计的数字摄影测量系 统,虽还需要“人工干预”,但它采用批处理方式,能充分发 挥系统的效率。
第八章 数字摄影测量1

特点:机助交互操作;数字投影;设备昂贵;解算复杂
3、数字摄影测量:
源于实现摄影测量自动化,计算机不仅能完成摄影测 量的计算任务,还能完成像点的自动识别和量测。 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完全摆脱光机仪器。组成:影 像扫描仪、计算机、数字摄影测量软件、成果输出设 备。 功能:自动空三、自动定向、自动生成4D产品:DEM、 DOQ、DLG、DRG(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框架数据)、 测图功能、其它辅助功能(数据管理、编辑、图象处 理等) 特点:空间数据采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具有效率 高、精度高、劳动强度低的优点。计算机视觉代替人 眼视觉;自动化程度高;产品形式多样
(3)计算机辅助测图系统的应用功能: ----- 建立数据库: 通过摄影测量进行数据采集; 通过对现有地图的数字化进行数据采集; -----人机对话式数据编辑; 各种标准的图形数据输出; 不同图形代码与比例尺的图形输出; 把数据传送到其他数据库或信息系统; ----摄影测量: 坐标量测,空中三角测量; 数字地面模型; 近景摄影测量; 遥感影像量测
像片调绘:根据像片成像特点,对照实地,判明像片上的地貌、 地物,和像片上未能反映出,而结果需要的资料,并标明在像片 上。(DOM叠加DLG) 内业工作: 获取数字影像(扫描像片,数据格式转换) 影像相关(匹配) 摄影测量处理 生产所需产品
3、分类: a、计算机辅助测图:
(1)概念: 利用解析测图仪或模拟测图仪与计算机相连的机助系统,进行 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形成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地图,输入相应 的地形数据库 (2)内容: 将摄影像片放在解析测图仪上,进行内定向; 人工识别,量测像片坐标; 摄影测量处理(相对定向,绝对定向) 得到地面点的空间坐标; 地貌、地物编码,数据编辑,建立地图数据库(数字地图); 绘制所需比例尺的地形图
摄影测量学(测绘工程)全文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摄影测量学分类1.根据摄影机平台的位置:航天摄影测量、航空~~、地面~~、水下~~2.与被测目标距离远近:航天~~、航空~~、地面~~、远景~、显微~~3.按用途分为:地形~~、非地形~~摄影测量学的三个阶段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摄影测量学的目的:测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摄影测量学的特点:在像片上进行量测和解译,无需接触被摄物体本身,因而很少受自然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而且可摄得瞬间的动态物体影像。
摄影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测制各种比例的地形图、建立地形数据库为地理信息系统、各种工程应用提供基础测绘数据第二章影像获取航空摄影测量优点:成图速度快,精度高,不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遥感定义:指通过某种传感器装置,在不与被研究对象直接接触下获取某特征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提取,加工、表达和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遥感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提取和应用技术;目标特征的分析与测量技术遥感技术分类:1.波谱性质:电磁波遥感技术、声呐~~、物理场~~2.感测目标的能源作用:主动~~、被动~~3.记录信息的表达形式:图像式~、非图像式~4.使用平台:航天~~、航空~~、地面~~5.应用领域:地球资源~、环境~、气候~、海洋~、第三章摄影测量基础知识正射投影:若投影光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称为正射投影中心投影:若投影光线会聚于一点,称为中心投影像片重叠:为了满足测图的需要,在同一条航线上,相邻两像片应有一定范围的影像重叠,称为航向重叠,相邻航线也应有足够的重叠,称为旁向重叠摄影比例尺:航摄像片上一线段为L的影像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离L之比绝对航高:摄影瞬间摄影机的物镜中心,相对于平均海水面的航高相对航高:相对于其他某一基准面或某一点的高度均为相对航高测量生产对摄影资料的基本要求1.影像的色调2.像片重叠3.像片倾角4.航线弯曲5.像片旋角内方位元素: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包括三个参数:f X.。
摄影测量学

摄影测量学第一章绪论1.简述摄影测量学发展现状与趋势答:摄影测量就是利用摄影技术(主要是航空摄影也可是地面摄影)摄取物体的影像,从而识别此物体并测求其形状及位置。
摄影测量发展至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分为四个趋势:①空间数据信息获取的发展趋势。
②空间信息处理的发展趋势。
③空间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
④空间信息应用的发展趋势2.什么是4D产品?DOM的概念?TDOM的概念答:由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图DRG组成。
DOM,是对航空相片进行数字微分纠正,按一定图幅范围裁剪生成的数字正射影像集,它同时具有地图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的图像。
TDOM,是真正摄影像,通过数字表面模型来纠正,完全垂直的建筑物能够正确定位,无掩蔽的区域。
3.什么是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发展的三个阶段答:摄影测量就是利用摄影技术(主要是航空摄影也可是地面摄影)摄取物体的影像,从而识别此物体并测求其形状及位置。
摄影测量发展至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第二章影像获取1.航空摄影及其基本要求答:航空摄影就是以航空飞行器(飞机、汽球、飞艇等)为平台,用航空摄影机按摄影计划摄取地面物体影像的过程。
利用安装在航摄飞机上的航摄仪或数码相机从空中一定角度对地面进行摄影航摄仪或数码相机在曝光的瞬间物镜主光轴保持垂直地面成图速度快、精度高、是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主要成图方式。
第三章摄影测量的基础知识(可不做)1.简叙中心投影的几种作图方法。
答:1.地面上点的中心投影法作图步骤:(1)找迹点T:(2)找主合点i;(3)连T1i与SA,交点为a。
2.直线的中心投影作图作图步骤:(1)找迹点T1;(2)找合点i1;(3)连T1i1与SA,交点为a;(4)连T1i1与SB,交点为b;(5) a与b连线。
3.地面上铅垂线中心投影作图作图步骤:(1)按E面上点作图方式确定a;(2)找像底点n;(3)连接na;(4) na与SB的交点为b;(5) a与b连线。
数字摄影测量学备课教案

数字摄影测量学备课教案第一章:数字摄影测量学简介1.1 课程定位与目的1.2 摄影测量学的发展历程1.3 数字摄影测量学的特点与优势1.4 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应用领域第二章:数字摄影测量基本原理2.1 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概念2.2 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2.3 数字影像的处理与分析方法2.4 数字摄影测量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第三章:数字摄影测量仪器与设备3.1 数字摄影测量仪器的分类与结构3.2 数字相机与扫描仪的选择与使用3.3 数字摄影测量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3.4 数字摄影测量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第四章:数字摄影测量数据处理4.1 数字影像预处理4.2 立体影像的匹配与重建4.3 数字高程模型与数字表面模型的4.4 数字摄影测量成果的应用与分析第五章:数字摄影测量在工程应用中的案例分析5.1 数字摄影测量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5.2 数字摄影测量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5.3 数字摄影测量在环境保护与监测中的应用5.4 数字摄影测量在交通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第六章:数字摄影测量软件与应用6.1 数字摄影测量软件的分类与功能6.2 常见数字摄影测量软件介绍6.3 数字摄影测量软件的操作与应用实例6.4 数字摄影测量软件的选用与评估第七章:数字摄影测量在资源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7.1 资源调查与监测的基本概念7.2 数字摄影测量在资源调查与监测中的优势7.3 数字摄影测量在矿产资源调查中的应用7.4 数字摄影测量在土地资源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第八章:数字摄影测量在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中的应用8.1 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的基本概念8.2 数字摄影测量在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中的优势8.3 数字摄影测量在考古发掘与现场记录中的应用8.4 数字摄影测量在文化遗产管理与展示中的应用第九章:数字摄影测量在环境监测与灾害评估中的应用9.1 环境监测与灾害评估的基本概念9.2 数字摄影测量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9.3 数字摄影测量在灾害评估与预警中的应用9.4 数字摄影测量在灾害应急响应与救援中的应用第十章: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0.1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0.2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10.3 数字摄影测量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挑战10.4 数字摄影测量学在国家战略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数字摄影测量学简介难点解析:数字摄影测量学与传统摄影测量学的区别;数字摄影测量学的技术优势及其在各个应用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数字摄影测量学备课教案

数字摄影测量学备课教案第一章:数字摄影测量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掌握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1.2 教学内容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流程。
数字摄影测量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通过图像展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流程。
结合现实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字摄影测量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1.4 教学资源教材:数字摄影测量学教程。
投影仪:用于展示图像和实际操作过程。
计算机:用于演示和分析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第二章:数字图像处理基础2.1 教学目标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
熟悉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流程和工具。
2.2 教学内容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流程和工具。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流程和工具。
2.4 教学资源教材:数字图像处理教程。
计算机:用于演示和分析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第三章:数字摄影测量原理3.1 教学目标掌握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了解数字摄影测量数据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3.2 教学内容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数字摄影测量数据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数字摄影测量数据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3.4 教学资源教材:数字摄影测量学教程。
计算机:用于演示和分析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第四章:数字摄影测量数据处理4.1 教学目标掌握数字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和算法。
熟悉数字摄影测量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
4.2 教学内容数字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和算法。
数字摄影测量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基于灰度的数字影像相关方法
协方差法
搜索同名像点的过程与相关系数法基本相同,不 同点在于采用的相关性判据不同,前者采用协方 差值作为相似性判据。
σ gg '
1 n n 1 = ∑ g i g 'i + k − gg ' 或 σgg' = 2 ∑∑gij g'i+k, j+h −gg' n i=1 j=1 n i =1
二. 基于灰度的数字影像相关
2.一维相关 一维相关
目标区
搜索区
三. 基于灰度的数字影像相关方法
相关系数法
设g代表目标区点组的灰度值, ' 代表搜索区内 g 相应点组的灰度值,则每个点组共取n个点的灰 度值的均值 两个点组的方差 σ gg、σ g 'g '
1 g = n
∑
i =1
n
1 gi , g '= n
二. 数字影像及获取方法
数字影像表达形式
g0,0 g0,1 ⋯ g0,n−1 g g1,1 ⋯ g1,n−1 1,0 g = ⋮ ⋮ ⋮ gm−1,0 gm−1,1 ⋯ gm−1,n−1
x = x0 + i ⋅ ∆ y = y0 + j ⋅ ∆ (i = 0,1,⋯n −1) ( j = 0,1,⋯m −1)
l n l n i = i0 − + , ⋅ ⋅ ⋅, i 0 + − 2 2 2 2 = max ρ ij k m k m j = j0 − + , ⋅ ⋅ ⋅, i 0 + − 2 2 2 2
则认为(c, 为同名点 此处, , 。 为同名点。 则认为 ,r)为同名点。此处,i=4,j=4。
n
三. 基于灰度的数字影像相关方法
最小二乘影像相关
基本思想 德国Stuttgart大学的一些学者提出的; 特点:在实行数字影像的相关运算中,引入变 换参数作为待定值,直接纳入到最小二乘法运 算中; 引入参数的目的:抵偿目标区与搜索区两个窗 口之间因辐射及几何畸变产生的差异;
三. 基于灰度的数字影像相关方法
第一节 概述
主要内容
影像量测方式的发展 数字摄影测量的概念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 或数字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DPS)或数字 (DPS) 摄影测量工作站(DPW) 摄影测量工作站(DPW)
一. 影像量测方式的发展
早期的摄影测量阶段,对影像量测均需人工进行, 早期的摄影测量阶段,对影像量测均需人工进行, 通过人眼与脑对影像进行人工定位、匹配与识别。 通过人眼与脑对影像进行人工定位、匹配与识别。 现阶段,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渐用计算机代替人 现阶段,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工完成一些摄影测量任务,即自动化测图。 工完成一些摄影测量任务,即自动化测图。 电子相关技术: 电子相关技术:将像片上的灰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光学相关技术 数字相关技术: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数字相关技术: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由计算机 实现相关运算
三.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或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或 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DPW) 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普通计算机影像数据处理系统 软件: 软件:影像数据处理软件系统 硬件:影像数字化装置、影像或图形输出装置、 硬件:影像数字化装置、影像或图形输出装置、电 子计算机(微机或工作站) 子计算机(微机或工作站) 自动化功能还有限,很多工作还要人工参与。 自动化功能还有限,很多工作还要人工参与。
第八章 全数字摄影测量 基础
主要内容
§8.1.概述 8.1.概述 §8.2.数字影像及数字影像重采样 8.2.数字影像及数字影像重采样 §8.3.基于灰度的数字影像相关 8.3.基于灰度的数字影像相关 §8.4.SIFT匹配方法 8.4.SIFT匹配方法 §8.5.核线相关与同名核线的确定 8.5.核线相关与同名核线的确定 §8.6.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8.6.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最小二乘影像相关
基本思想 精度:1/50~1/100像元(1µ m ); 影像灰度误差 偶然误差:随机噪声 系统误差:辐射畸变与几何畸变
三. 基于灰度的数字影像相关方法
最小二乘影像相关
仅考虑相对位移的一维最小二乘影像相关 把搜索区像点移动的位移量作为一个几何参数 引入最小二乘影像相关算法中,直接解求像点 移位 原理:设有两个一维灰度函数 g1 ( x ), g 2 ( x ) ,除 g 随机噪声 n1 ( x), n2 ( x )外, 2 ( x )相对于 g1 ( x)存在位移 量 ∆x,则
图8-3 滚筒式电子-光学数字化器结果示意图
第三节 基于灰度的 数字影像相关
主要内容
概念 基于灰度的数字影像相 关 基于灰度的数字影像相 关方法
一. 影像相关
影像匹配
立体测图的关键: 立体测图的关键:寻找同名像点在左右像片上的位 置。 模拟测图:是作业人员通过双眼不断地在左右像片 模拟测图: 上寻找同名像点。 上寻找同名像点。 数字摄影测量中, 数字摄影测量中,以影像匹配的方法自动确定同名 像点。 像点。
三. 基于灰度的数字影像相关方法
g 1 ( x ) + n1 ( x ) = g 2 ( x + ∆ x ) + n 2 ( x )
令 则
(8-14a)
二. 数字摄影测量的概念
利用数字灰度信号, 利用数字灰度信号,采用数字相关技术量测同名像 再通过解析计算,进行内定向、 点,再通过解析计算,进行内定向、相对定向和绝 对定向,建立数字立体模型, 对定向,建立数字立体模型,从而建立数字高程模 绘制等高线, 型,绘制等高线,制作正射影像以及为地理信息系 统提供基础信息等的工作。 统提供基础信息等的工作。
三.影像重采样理论 影像重采样理论
1 g = 2 [(∆ − x1 )(∆ − y1 ) g1 + (∆ − y1 ) x1 g 2 ∆ + x1 y1 g 3 + (∆ − x1 ) y1 g 4 ]
影像灰度内插方法:双线性内插法、双三次卷积法 及最邻近像元法。
四.影像数字化器 影像数字化器
对摄取的航摄像片进行采样和量化,是获取数字影 像的方法之一。 形式:电子光学扫描器和固体陈列数字化器。
示意图
目 标 区 互相 关函 数
搜 索 区 相似程 度
同名点
影像匹配---同名点寻找 影像匹配 同名点寻找
二. 基于灰度的数字影像相关
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影像进行数值计算完成影像的相关
l
1. 二维相关
n k m
搜 索 区
i,j
目标区
1
2
3
4
5
6
测 度
相 似 性
7 8 9
ρ c ,r
二. 基于灰度的数字影像相关
2.一维相关 一维相关
在核线影像上,只需要进行一维搜索。 在核线影像上,只需要进行一维搜索。
目标区的选择:理论上, 目标区的选择:理论上,目标窗和搜索窗均可以是一 维窗口。但是, 维窗口。但是,由于两影像窗口的相似性测度一般是 统计量,目标窗口中的像素不应太少;若目标区长, 统计量,目标窗口中的像素不应太少;若目标区长, 由于一般情况下,灰度信号的重心与几何重心并不重 由于一般情况下, 而相关函数的高峰值总是与最强信号一致, 合,而相关函数的高峰值总是与最强信号一致,加之 影像的几何变形,就会产生相关误差。 影像的几何变形,就会产生相关误差。 取一个以待定点为中心,m × n个像素的窗口;搜索区 取一个以待定点为中心, 个像素的窗口; 个像素的窗口 个像素的灰度阵列。 为m × l( l > n)个像素的灰度阵列。 个像素的灰度阵列
像素点的平面坐标:数字化影像中同一像点的像 平面坐标x,y与其扫描坐标
x, y 换算(数字影像内定向),用仿射变换公式变换
不相等,需进行
x = h0 + h1 x + h2 y y = k0 + k1 x + k 2 y
h0、h1、h2、k0、k1、k 2 为内定向参数,其数值由
像片上四个框标点的扫描坐标及其相应的像平面 坐标组成误差方程式,平差解算。
i+k , j+h
σ gg
1 = 2 n 1 = 2 n 1 = 2 n
∑∑g ∑∑
n n i =1 j =1 n i =1 j =1
2 ij
−g
2
(8-13)
σ g 'g ' σ gg '
2 g 'i2+ k , j + h − g ' kh
∑∑g
ij
g 'i + k , j + h − g g '
三.影像重采样理论 影像重采样理论
求解不在原始像片上的像元素中心的像点的坐标值 时的再一次采样,称为重采样(Resampling) 时的再一次采样,称为重采样
三.影像重采样理论 影像重采样理论
双线性插值法
W ( x ) = 1 − ( x ), 0 ≤ x ≤ 1
卷积核是一个三角形函数
y1 a x1 x2 11 ∆y 13 x b y2 ∆x 12 P 14 y
第二节 数字影像及 数字影像重采样
主要内容
影像灰度 数字影像及获取方法 数字影像重采样 影像数字化器
一. 影像灰度
F0 底 片 F
图8-1 底片透光能力
F 透光率T: 透光率 : T = F0
影像灰度: 影像灰度: D
F0 阻光率O: 阻光率 : O = F
= lg O形)的长与 宽通常称为像素的大小
二. 数字影像及获取方法
灰度量化的方法:将航摄像片上有可能出现的最 大灰度范围进行等分为若干个“灰度等级”,当 采样点的灰度值落在某个灰度级内,则取其为此 像素点的灰度值。 灰度等级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