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然资源学原理》共49页文档

合集下载

自然资源学原理

自然资源学原理
自然资源开发决策
Development Decision in Exploit of Natural Resources
自然资源开发的原理
自然资源再开发的原理
自然资源开发中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自然资源开发的直接成本
资源开发所需资本和劳动费用,取决于资源开发的类型和时期; 原始土地的开发,在开始时所需费用相当低; 土地开发与兴建庞大的发电和灌溉工程相比,费用低得多; 绝大多数非农业用途的土地开发项目,开发成本较高; 城市更新工程一般费用很高,一是由于购置开发场地和紧接着的拆除
相符的最小可能成本来实施; 每个项目的开发优先顺序应按其经济合理程度排列。
成本和效益构成
直接成本包括建设、维持和运营项目全部土地、劳动和材料的价值,以 及由项目所导致的负效应;
附加成本指为使项目产品能够为人们所利用而必须追加的物品和服务; 派生成本指除项目成本和附加成本以外,由于项目引起的所有物品或服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另一个问题是,效益和成本经常离异,不能包括受经 济决策影响的全部集团;
成本—效益分析的另一局限是,所评价的很多事情还不能折算成货币。
改善成本—效益分析的建议
要估算对全部受影响人群的短期和长期效益与成本; 评估项目或法规的执行情况,不是假设所有项目和法规都
能100%有效地执行; 公开评价结果,让公众参与评价过程。
生态占用核算
第一步:核算各种资源的人均年消费量; 第二步:核算为生产所消费资源,人均占用的土地面积; 第三步:汇总人均占用的各类生产性土地面积; 第四步:求算人均生态占用总和,以及地区总人口的生态
占用总和。
全球生态占用
年份
1993 1995 1997 1999 2002
人均生态占用 人均生态潜力 hm2 /人

自然资源学原理第二版课件

自然资源学原理第二版课件
二、科学范式的特点
第一,有一批志趣相同的研究队伍自觉或不自觉的组织起来 研究某一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具有相对稳定的“专业基质”(理论、方法与应用); 第三,有共同的研究内容和探索目标,而且这些研究者对所 研究的内容、问题等看法比较一致; 第四,有共同的典型案例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五,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了一些解决途径和选择标准。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科学性 质并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但到目前为止,资源学还不是 一级学科,还附属在其它科学之下。
绪论 自然资源学范式
一、自然资源学产生的背景
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造成资源短缺、环境退化, 进而引起为争夺资源引发战争和冲突。那么,解决自然 资源稀缺和冲突的问题就成为社会紧迫需要。而社会的 需要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自然资源学应社会 需求而生,并经由前科学阶段而逐步建立起科学范式。
绪论 自然资源学范式
自然资源学原 理(第二版)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开设本课程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了解和掌握自然资源学的概念、 原理、属性、演化过程、开发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了解自然资源学的学科地位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等。
当前全球存在的突出问题:
就是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如人口增长与资源 短缺的矛盾、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人口增 多也要占用更多空间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和间接破坏 的矛盾等。
2、更深层次的因素
影响资源问题的因素不单是人口过剩问题,而是很多因 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复杂综合体(见P12图0.1)。 主要因素还有: 人口的分布;
科学技术(正反两个方面); 经济、政治和道德伦理等。
第二节 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二、自然资源学的学科结构与时空尺度

自然资源学原理 蔡运龙 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2015

自然资源学原理 蔡运龙 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2015

但是这种“本来可以得到的机会和权利”很可能
在其他方面又失去了。
如:在撒哈拉,如果把水资源的利用控制在持续能力水 平上,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衰退。
关于可更新资源利用的程度观点

从费用—收益的角度:在某些情况下把某种可更新资源利 用到耗竭程度是可以接受的。

人类道义——保护其他生命的生存权利:上述思想是受诅 咒的。 生态学角度:长远来看,遗传基因和物种多样性的损失, 对于人类的支持系统是的威胁。
--大英百科全书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研究水 平下,为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而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
--我国学者的定义一
“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与欲望的任何天然 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取自自然 界的初始投入。
--蔡云龙

外推。这种方法假设尚未勘察的地区将会像那些条件类似 的已开发地区一样,具有资源潜力并将带来利润收益。

很多专家指出,这种可能性极小。因为已经被开采的
都是规模较大、地质条件较有利、通达性也较好的构 造;当开发推进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较差的 地区时,是不大可能实现预期的资源潜力和利润收益 的。
6、最终可采资源

资源产品的价格:这主要取决于需求与供给的消长关系, 但也受生产者价格政策和政府干预的影响; 替代品的可得性与价格:包括某些资源循环利用的费用.

3、条件储量
【条件储量】与探明储量一样,也是以查明的藏量,但受但 前价格水平、采掘和生产技术限制,开采是不经济的。

经济储量和不经济储量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很大程度上
也可以被人类改变。

自然资源学基本原理第五章

自然资源学基本原理第五章

• 3、资源产权形式 • (1)私有产权 • (2)集体产权 • (3)国有产权 • (4)无产权——又称公共产权
2012-2-23
20
• 4、资源产权制度及其功能 • 资源产权制度:自然资源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 是关于资源归谁所有和使用,以及资源的所有者、 使用者对资源所享有的所有、使用等权利的法律 规范的总称,是其他一切资源法律制度的基础 • 主要功能:通过制度的方式,促使外部性内部化, 以约束人们无效率获取和使用资源的行为
2012-2-23
21
5.3.3资源产权制度与所有制的关系
• 所有权:财产所有者支配自己财产的权利 • 产权:一个社会所实施的选择一种产品的使用的 权利
2012-2-23
22
5.3.4资源制度的变迁
• 1、诱致性资源制度变迁 • 2、我国资源产权制度的变迁 • (1)民主革命时期的资源产权 • (2)民主革命胜利后的资源产权 • (3)计划经济的资源产权 • (4)市场经济的资源资产产权
• 三种可能: • 1、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 2、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 • 3、高级狩猎-采集社会
2012-2-23
6
5.2自然资源与人类的行为特征
• 5.2.1人口的优势地位 • 1、人口数量 • 2、人类的意识和智力 • 3、人类的适应能力 • 4、人类的生产和创造性
2012-2-23
7
5.2.2人类的能动作用
资源权利主体对资源占有享用和处置的权利分为自物权和他物权201232426资源使用者在法定范围内和一定的七月关系下对资源按其性能和用途进行实际利用的权力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在所拥有和所占有使用着的资源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力资源所有者在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以内对所拥有资源进行处置的权利它是拥有所有权的根本标志其重要支配形式为资源所有权的让渡201232427集体产权

自然资源学原理

自然资源学原理

1人类在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作用:1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干预a人类的能动性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优势地位:人口数量(J型增长)人类的适应能力(生理、文化上)意识和智力(人类是唯一具有反射性意识能力物种、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能有意识的计划和控制自己行为的物种、唯一靠教育传统本领和知识物种)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最重要,最重要靠物质能量联系)b对生态系统能量转换干预(能量形式多种多样,首要是人力本身,当代主导能源是矿物燃料,人对自然资源态度主要被眼前经济利益所左右)c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干预(最明显表现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显著改变大气圈组成并导致全球变暖)d对生态系统干扰(外来物种作为竞争者被人为除掉,人类活动总趋势是减少生物多样性)2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的调控a人在不同资源利用类型中的调控(天然风景区及自然保护区代表受人类干扰最少状态;水资源汇聚、畜牧业林业受人控制增加;农业受控制程度很高;城市最高)b生态系统变化对人类福利的影响(安全:受生态系统供给调节功能影响、获取维持高质量生活所需物质:同上、健康:同上、社会关系:文化服务变化功能影响、自由权与选择权:基于人类福利其他成分存在基础上,与三种功能都有关)2资源环境问题的经济社会根源:1人口压力(资源环境我问题根本成因,呼吁人口零增长”)2技术变化(通常认为现代工业化技术比传统技术更具有破坏污染性,但传统也会引起资源耗竭污染)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无限性与本质上是封闭的有极限的自然系统不协调;政治家经济学家都被短期经济增长所吸引,趋向于根据目前偏好和收入水平来衡量物质产出的最大净现值;采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经济福利的度量,歪曲了人类福利本质)4市场制度缺陷(其外部性(外部成本和效益)是研究问题的核心,指个人决策时所有未被个人考虑的经济或社会活动的无补偿副作用)5伦理观念(在“先进”文化中占优势的宗教和政治哲学,把人类想象成与自然分离且高于自然的;人类天生目光短浅,根深蒂固偏向于已知当前,不顾不确定未来)6自然环境公共性质(国际公共财产安全;国内资源、矿产资源的公共性)7外部性问题(外部效益;交互、转移外部性)8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经济社会途径(生态、社会革命派;社会改良派)3可更新资源评价内容:包括自然特性、经济、环境影响的评价。

自然资源学原理(1)

自然资源学原理(1)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世界资源研究所
《险境中的河流-水坝与淡水生态系统的未来》 由于水坝建设威胁淡水生态系统,大坝在提供水和电力的同时, 还对淡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由于大坝及其附属水利设 施的建设,导致了众多淡水栖息地和物种的丧失。 现在,全球有21条河流及其流域生态严重退化;世界上60% 的大江大河已被水坝、运河和引水工程所阻断。 水坝提供的水,大部分被效率很差的灌溉系统浪费了-全球每年 浪费的水多达1500万亿升。 在全长6300公里的长江上建成、拟建或在建的水坝有46座(主 要在其上游金沙江),长江是世界上拥有拟建或在建水坝最多的 河流,这严重影响了长江的河流生态。
第一节 自然资源稀缺与冲突:全球视野 一、自然资源的稀缺
二、资源的冲突与争夺 三、资源消耗的环境后果
一、自然资源的稀缺
1、能源与矿物原料
——目前,人类使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 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于矿产资源 ——化石能源供应的不可持续特性 ——薪柴需求速度远远超出林木的更新速度 ——众多非燃料矿物即将面临枯竭的危险
1、矿产资源
——供给保障程度不足 ——需求压力持续增大
2、耕地资源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市化工业化驱动;水土流失、沙漠 化 ——人均耕地面积锐减
3、水资源
——短缺、浪费现象严重
注: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人均耕地0.795亩(折0.053 hm2)确定 为人均耕地警戒线
4、资源开发的生态影响
4、 森 林 与 物 种 多 样 性 减 少
WWF(2007年)报告:到2030年60%亚马逊森林将被破坏。 从现在到2030年,亚马逊地区的森林退化将释放555亿到969亿 吨的二氧化碳,其最高值超过全球温室气体两年排放量的总和。 此外,亚马逊的毁坏也将打破全球气候系统的稳定性。 到2030年,农业的发展、牲畜数量增加、火灾、干旱以及伐木都 将对亚马逊55%的热带雨林造成明显甚至严重的毁坏。如果未来 降水量如科学家预测的那样减少10%的话,还会有额外4%的森 林被干旱所毁坏。 随着亚马逊森林进一步遭到破坏,预计印度和中美洲降水量会有 所减少;在作物生长季节,美国和巴西的一些产粮区也面临着降 水减少的不利局面。

自然资源学原理

自然资源学原理

• 这是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土地生产力变 化趋势的经济理论。 • 在近二百年来的西方经济学著作中被 反复运用和引用,并从农业部门扩展 至所有产品部门,被视作经济管理中 的一个重要法则。 • 土地报酬递减律,是影响人类利用自 然资源尤其是利用土地资源的最重要 要素之一。
• 一百多年以前,人们已经注意到每个单 一自然要素对于植物初始生产力的贡献 和影响。 • 当一个要素的强度或活力在原来基础上 脱离开所有要素组合的整体效应, • 单独地进一步增加时(在另一方面,这 里的意思也可理解为:该要素已经在优 或接近优的基础上而继续增加), • 它对于植物生产力的影响效果会变得越 来越小。
• • • • •
存在于 两种资源活动之间 资源与环境之间 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之间 两种消费活动之间
• 在自然资源利用中,外部性是与共 享资源密切相关的。 • 共享资源种类繁多 • 问题
• 私人成本或收益、社会成本或收益 •如
三、高斯定律与资源产权制度理论
• 1960年发表 • 高/科斯 (R.H.Coase) • 《社会耗费/成本 问题》(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 政府干预
• 外部经济就是一些人的生产或 消费使另一些人受损而又无法 向后者收费的现象; • 外部不经济就是一些人的生产 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损而前者 无法补偿后者的现象。
• 如,私人花园的美景给过路人带来 美的享受,但他不必付费,这样, 私人花园的主人就给过路人产生了 外部经济效果了。 • 又如,隔壁邻居音响的音量开得太 大影响了我的睡眠,这时,隔壁邻 居给我带来了外部不经济效果。
• 那就是说,若牛吃麦的边际增值是大 过麦的市值损害,那么耕耘者就不可 能以市价阻止牛吃麦; • 既然在边际上麦的损失是少过牛的增 值,让牛多吃点麦是会增加社会生产 的总净值。 • 但若在边际上吃麦的增值是少过麦的 损害,则耕耘者大可以以损失的市值, 付给畜牧者,要后者去减少牛对麦的 损害。

自然资源学基本原理

自然资源学基本原理

自然资源学基本原理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它们有别于人工资源,形成于地球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过程之中。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在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原理之前,需要明确两个概念:资源和环境。

资源是指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任何自然物质或能量,包括土地、水、空气、动植物、矿产、能源、气候等。

环境则指人类所处的各种外部条件,包括生物、土壤、水、空气等居住、工作或生活所必需的物质或不可或缺的自然条件。

自然资源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且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人类的发展需要依赖自然资源,但是过度的开采和利用会使资源逐渐减少,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破坏。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合理的方式来利用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保证可持续发展。

2.资源分布不均自然资源在分布上不均匀,某些地区资源丰富,而某些地区资源匮乏。

这会导致资源的供需矛盾以及地区之间的差距,需要通过国际间的贸易和资源开发来解决问题。

3.资源的开发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的开发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资源开发是为了满足人类需求,但过度的开发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破坏。

因此,需要在尽可能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的前提下,考虑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4.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更加精细化和高效化。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科技手段也可以对资源开发对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和控制,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5.人类需要承担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责任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是所有公民的责任。

人类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规定、加强资源管理和监管等方式来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

除此之外,重视环境教育和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自然资源学的基本原理是我们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石。

理解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