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学 基 础 知 识(1)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理学全ppt课件

心理学全ppt课件

THANKS
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 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意识 的基本特征之一。
意识与注意的关系
注意是意识的基础和前提 ,意识是注意的结果和表 现。
感知觉与意识的关系
1 2
感知觉对意识的影响
感知觉为意识提供信息输入,是意识形成的基础 。
意识对感知觉的调控
意识可以调控感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和恒常性 等特征,使感知觉更加准确、全面和深入。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等方面。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流派
符号互动论
米德和布鲁默的理论,强调个体在 社会互动中通过符号进行交流和沟
通。
社会认知理论
费斯廷格和凯利的理论,强调个体 对社会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理论,强调个体在社会环 境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行为模式 。
3
感知觉与意识的相互作用
感知觉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的,它们相互影响、相 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人类复杂的心理现象。
03
记忆与学习
记忆概述
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 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的心理
过程。
记忆的作用
记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 作用,它是感知觉、思维等心理现 象的基础,也是人类学习、工作、 生活的基本机能。
社会认同理论
泰弗尔和特纳的理论,强调个体通 过社会分类和认同过程形成群体归 属感。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人格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个体的人格特征会影响其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方式。
社会心理学对人格的影响
社会环境和社会互动会对个体的人格发展产生影响,塑造个体的人格特征。

心理学ppt课件_图文

心理学ppt课件_图文
她很喜欢花,已有好多天没有去了,应 该去玩一下。
忽然她又想起,报社的约稿还没有写完 ,今天应该交稿了,必须忍耐一下,坚 持写完。
二、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心理学的历史——既古老又年轻 ——千载背景,百年历史
(一)心理学的产生:
萌芽:万物有灵论
起源:公元前四世纪 希腊 亚里斯多德 前 科学心理学(哲学心理学)
诞生:1879年 德国 冯特 心理学实验室
实验法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二)心理学的发展
冯特建立心理学后,从19世纪末到20世 纪50年代,心理学进入派别林立的时代

1.构造心理学派 代表人:冯特、铁 钦纳 2.行为主义学派 代表人:华生 3.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弗洛伊德 4.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代表人:马斯洛 5.认知心理学派 代表人:皮亚杰
法律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转动还是静止?
感觉的对比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画中有几个人头?
是脸还是杯子?
能找到几颗心呢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心理过程
(动态)
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 言语、思维和想象 情感过程(情):情绪和情感 意志过程(意):自制、坚定、勇敢
心理现象(动态——稳态)
心理状态
注意、灵感、激情、犹豫等
(暂时状态)
人格
需要和动机(动力)—— 个性倾向性
(个性) 气质、性格、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
个人的内省报告.
三、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基础性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中的基础理论和 基本方法的问题,以及心理发生和发展的基本 问题。
应用性心理学:研究如何把基础性心理学所提 示出的一些基本规律应用于人类实践的各个方 面,并进一步探索在各个实际领域中心理活动 的具体规律问题。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学基础ppt课件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学基础ppt课件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情绪 情感 如喜、怒、哀、乐、忧等)
心理现象
意志过程(目的性 果断性 坚持性 有制性)
人格倾向性(需要 动机 兴趣 信念 世界观)
人格 (个性)
人格心理特征 (能力 气质 性格) 自我意识 (自我认知 自我体验 自我控制)
8
❖二科、学心心理理的学实对质人心理的实质的阐述:
❖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是脑的功能 ❖(⒈)从动物进化看:感觉阶段(无脊椎动
力。
30







31
三、感觉的特征
1 感觉的适应性 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
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32
常见的感觉现象——适应现象
凝视着黑点一段时间后,围绕在黑点的灰 色阴影会逐渐收缩。
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返回
33
2 感觉对比 同一感觉器官由于接受不同的刺激, 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为同 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65
(2)保持 ▪ 把知识经验保存在头脑中的过程。
(3)再认和回忆 ▪ 再认指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确认。 ▪ 回忆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在头脑中 重现叫做回忆。
66
❖(4)遗忘 ▪ 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失败。
67
艾宾浩斯及其遗忘曲线
68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最初遗忘的速度很快, 以后逐步变慢,稳定在一定水平上。
72
❖ 例如:数字特征记忆法: ❖ (1)谐音法 ❖ 如圆周率的数值为3.14159,可依谐音背
目录 返回
二 感觉的分类

心理学课件(完整版)

心理学课件(完整版)
中的应用。
思维与想象
思维的概念与类型
想象与创造力的培养
阐述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如概念 、判断、推理等,探讨不同思维类型 的特点和作用。
探讨想象和创造力的含义及其关系, 提出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方法和途 径。
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
分析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如 算法式、启发式等,并通过实例加以 说明。
心理特征的分类
心理特征可以分为认知特 征、情感特征、意志特征 和行为特征等多个方面。
心理特征的评估
心理特征的评估可以通过 心理测验、观察、访谈等 多种方法进行。
个性与心理特征的关系
个性对心理特征的影响
个性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认知方式、情感表达、行为方式等心理特 征。
心理特征对个性的塑造
心理特征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可以影响个性的形成 和发展。
情感与动机的关系
情感对动机的影响
动机对情感的影响
情感可以激发或抑制人的动机,从而 影响人的行为。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 人的动机,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行为 ;而消极的情感则会抑制人的动机, 使人产生消极退缩的行为。
动机也可以影响人的情感。当人的某 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会产生积极的情 感;而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则会产 生消极的情感。同时,不同的动机会 引发不同的情感体验。例如,追求成 功的动机会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而 避免失败的动机则会引发消极的情感 体验。
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相互促进
心理健康的提升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进行心理咨询,而心理咨询的效 果也会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THANKS
感谢观看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通过对被观察者的行为 、言语、表情等进行系 统观察,以了解其心理
现象的方法。

心理学课件完整版 PPT

心理学课件完整版 PPT

第二节、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结 构 主 义 心 理 学
• 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 特,后经他的学生铁钦纳(E. Titchenner)在美国宣扬推广 • 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 通过内省法来研究个人的直接 经验 • 对经验的研究须从内容、过程 和原因三个方面进行
• 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一般公认始自德国人冯特 ( Wilhelm Wundt , 1832—1920的工作 • 冯 特 为 莱 比 锡 (Leipzig) 大学教授, 1879 年在该校 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 验室,正式从事有系统的 心理学的实验工作 • 心理学界公认, 1879 年为 科学心理学的开始 • 冯 特 被 誉 为 科 学 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 两者之间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心理学学科性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般 把心理学称为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 心理学不仅是一门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科 学,也是一门认识与调控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 科学
二、作为科学的心理学
• 心理学所研 究与探讨的 是关于人的 心理活动与 行为产生的 因果关系的 学问 • 心理学研究 结果概括并 归纳为以下 四个方面 :
• 陈述 将心理对象进行科学描述,或根据人的行为或 反应观察,对其心理活动进行推测 • 解释 将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 析与阐明 • 预测 在准确测量和描述的基础上,推知心理发展或 变化 • 调节与控制 引导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朝着目标规定的方向 变化,或对异常心理与行为进行矫正
• 心理 理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包 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情绪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 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 个性: 个性表现在心理动力和心理特征两个方 面 心理动力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 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 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在认知、情绪与意 志活动中形 成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 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

心理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心理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03
情绪与动机
情绪的定义与分类
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 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的分类
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包括 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复合情绪 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 的。
情绪的理论与表达
情绪的理论
情绪的维度理论、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等。
情绪的表达
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人格的结构
人格包括多个层面和维度,如特质、 动机、价值观、自我概念等,这些元 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个体独特的人 格。
人格的理论与发展
01
02
03
人格特质理论
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元素, 特质理论强调个体在特质 上的差异,如卡特尔的16 种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类型理论
类型理论将人格划分为不 同的类型,如荣格的内外 向人格类型理论、MBTI性 格类型指标等。
培养,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
职业领域的应用
职业选择与规划
心理学可以帮助个人了解 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 观,从而做出合适的职业 选择。
用。
思维与想象关系
阐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 概括的反映,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等思维形式,以及动作思维、形象思 维和抽象思维等类型。
探讨思维与想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以及它们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想象的定义与作用
解释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 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探 讨想象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如创造 新形象、预见未来等。
02
认知过程
感觉与知觉
感觉的定义与分类
阐述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 映,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

优秀心理微课ppt课件

优秀心理微课ppt课件

压力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
应对方式调整
合理安排时间,设置优先级,避免拖 延和压力积累。可以使用时间管理工 具,如日程表、待办事项清单等,来 帮助自己更好地管理时间。
改变对待压力的态度和行为,采用积 极的应对方式,如寻求支持、解决问 题、调整心态等,有助于更好地应对 压力。
放松训练
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 身心,缓解压力。这些放松训练可以 帮助我们降低焦虑和紧张,提高注意 力和专注力。
优秀心理微课ppt课件
目 录
• 课程介绍 • 心理学基础知识 • 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 • 心理调适技巧与策略 •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当前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心理问题对生活和 工作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途径也发生了变化,微课程成为一种 新型的学习方式。
详细描述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学科,它 关注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以及它们 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广 泛,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动机过程 、人格形成和发展等方面。同时,心理学 也有多种分类,如基础与应用心理学、发 展与教育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等。
心理学研究方法
总结词
心理学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 查法、个案研究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 研究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方法。
详细描述
心理学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 法、个案研究法等。实验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 过控制某些变量来观察结果的变化,从而得出因果关系 。观察法则是通过观察和记录被试的行为和表现来进行 分析。调查法则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来了解被试的态 度和想法。个案研究法则对个别被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 分析。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选 择合适的方法。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课件 (21张PPT)(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课件 (21张PPT)(1)

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
01
心理健康 教育的意义
有利于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
02
有利于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
03
有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
04
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
01
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
中学生正处在心理机能迅速发育成熟的时期,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就是及时地针 对性地施以教育,对症下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学保持心理健康就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
学校篇
共建学生心理健康
巧妙暗示,树立自信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善于疏导,培养情感
组织实践,锻炼意志
家校共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巧妙暗示 树立自信
引导学生 正确认识自己
善于疏导 培养情感
组织实践 锻炼意志
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及闪光之处, 以各种方式向学生巧妙暗示,让他们了 解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克服
态度。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原因
教育高压 家庭不和谐 家庭暴力 校园霸凌
网络成瘾 缺乏沟通
焦虑 抑郁
家校共建中小学 生心理健康
家校共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家长篇
促进孩子心理健康
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 倾听孩子说话 宽容与约束都重要 鼓励夸奖有方法
亲近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
家校共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02
有利于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
健康的心理对于学习、工作的效率起重要的作用,对竞赛技能的发挥更为重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朝气蓬勃,开朗乐观,学习 和工作就有劲,效率就高。而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心神不定,思虑过多,不能集中精力于学习和工作上,既影响生活效率, 也大大妨碍创造才能的发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1度之差即可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感觉适应:机体的感受性因刺激对感受器作用时间的长
短而改变的现象,就是感觉适应(sensory adaptation)。
嗅觉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听觉适应 去参加一个舞会,刚到舞会现场时会觉得音乐声很强,呆一会儿后, 会觉得音乐声没有刚开始听起来那么大。
(1)、接近原则
空间、时间上接近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 一个整体。如:
即:当不同刺激同时作用同一感觉器官所发生的感觉
的变化,称为同时对比。
吃过糖之后再吃橘子,会特别酸 “月朗星稀”也是感觉对比的现象。 一个灰色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看
起来亮些。
感觉后效
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白炽灯熄灭后短时间内似乎仍然还看见亮着。 正负后相
16
04.12.2020
1.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 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对感觉信息的综 合与解释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 简单总和 。
19
04.12.2020
3、知觉种类
A:根据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不同分为: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 觉
第二章 人的心理
医学心理学(课件1)
1
04.12.2020
2
04.12.2020
第三节 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观察。
3 04.12.2020
一、感知觉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sensation)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
别属性的反映。 1、客观性 2、主观性
4 04.12.2020
(二)感觉的分类
感觉 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平衡觉、运动觉、内脏感觉)
5 04.12.2020
脑神经所传导的特殊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前庭感觉等。
脊神经及某些脑神经的皮肤分支所传导的表面或皮肤感 觉
触压觉、温度觉和疼痛觉等。
脊神经及某些脑神经的肌肉分支所传导的深部感觉
视觉适应 当我们从暗处来到光亮处,刚开始会觉得目眩,看不清周围的东西,
几秒钟以后才逐渐看清周围的物体,这叫明适应。明适应使视觉器官在
强光的刺激下感受性降低了。当我们从光亮处来到暗处,开始什么也看
不清,若干时间后才逐渐看清周围事物的轮廓,1这4 叫暗适应。 04.12.2020
感觉对比: (sensory contrast)是由于刺 激背景的不同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
知觉的对象和背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3
04.12.2020
24
04.12.2020
选择性
25
04.12.2020
26
04.12.2020
27
04.12.2020
28
04.12.2020
29
04.12.2020
2、知觉的整体性
(1)、接近原则 (2)、相似原则 (3)、连续原则
30
04.12.2020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12
04.12.2020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类别 视觉 听觉 味觉
绝对阈限
晴朗的夜空中可以见到30英里外的烛光 安静条件下可以听见20英尺外手表的嘀嗒声
一茶匙糖溶于2加仑水中可以辨别出甜味(1加仑等 于4.5公升)
嗅觉 触觉 温冷觉
一滴香水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套房
一只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颊
21
04.12.2020
(二)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22
04.12.2020
1、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性地把少数 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 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知 觉的这种特性叫做知觉的选择性。
8 04.12.2020
给被试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可以透进散射光,但
没有图形视觉;给被试戴上纸板做的套袖和棉手套,限制
他们的触觉;头枕在用U形泡沫橡胶做的枕头上,同时用
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限制他们的听觉。
9
04.12.2020
实验者的感受
对任何事情都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在 很短的时间内。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维活动似 乎是“跳来跳去”的。感觉剥夺,实验停止后,这 种影响仍在持续。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同的感觉可以相互作 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17
04.12.2020
相互影响:用凉水擦脸可以使黄昏视觉的 感受性提高. 视觉变幻可破坏平衡觉,晕眩。
相互补偿:盲人 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
象。 红色个人热烈的感觉
18
04.12.2020
三、知觉特性 (一)什么是知觉
肌肉、肌腱、关节的敏感性和位置感觉。
自主神经系统所传导的内部感觉
内脏痛觉及饥渴、恶心等感觉。 6
04.12.2020
感觉剥夺
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 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 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 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
7 04.12.2020
感觉剥夺影响了复杂的思维过程或认识过程。被 试中有50%报告有幻觉,其中大多数是视幻觉。
(二)感受性极其一般特性
感受性: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称为感受性(sensitivity)。
11
04.12.2020
感觉阈限: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阈限
B: 根据反映客观对象的不同:运动知觉、 时间知觉、空间知觉
20
04.12.2020
运动知觉
动静运动:60ms
诱导运动: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得相邻的静 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夜空中的月亮与流云
自主运动:暗室里,观察一个烟头
运动后效: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 然后观察静止的物体,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感觉剥夺实验
贝克斯顿(Bexton)、赫伦(Heron)、斯科特 (Scott)于1954年在加拿大的一所大学的实验 室进行的
实验对象:大学生志愿者 ,每天20美元 所有的被试每天要做的事是每天24小时躺在
有光的小屋的床上,时间尽可能长(只要他愿 意)。被试有吃饭的时间、上厕所的时间。严 格控制被试的感觉输入,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