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三讲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

合集下载

第三讲传播与符号

第三讲传播与符号

外延意义 事物的范围
指示性意义: 符号与现实世界事物联系起来进行 思考时的意义。
区别性意义: 表示两个符号含义之异同的意义。 通过分析符号间关系来显示。
三、符号意义的性质(三个规定、层次)

1、符号与对象之间的规定关系,这 关系构成符号的语义结构,这意义称 “存在的意义”。 • 2、符号与符号之间的规定关系,这 关系构成符号的句法结构,这意义称 “形式意义”。
大众传播
新疆财经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张菊兰
第三章 信息与符号 (传播内容分析)
• • 以信息及知识的生产与消费为动力, 信息成为社会的动力和核能。信息骤增, 知识爆炸;传播技术飞速发展,媒介大 战愈演愈烈;以智力劳动为主体,以信 息传播为核心。
信息社会的标志
第一节 传播的内容:信息
物质
能源
信息是人类社会进行沟通和交流的 纽带,是文明进步的基石。 没有物质便没有任何东西存在;没 有能源,物质便没有动力;但如果没有 了资讯,则物质和能源皆因缺乏组织而 没有作用。 ---著名的学者Anthony Oettinger
“羊”成了财富的象征,而手执羊鞭吆喝的男人被 隐喻为财富的拥有者。因为他是财富的拥有者,他 才会成为吹口弦的女人和唱歌的女人的占有者。
六、符号的构成要素:能指和所指
• 在符号的定义中,我们明确了符号是指代另一个 事物的事物,符号指代具体的对象,通过符号的指代,
能够引起人们的一系列的阐释,也就是说符号是在具
3、手势示意。 狭义地讲:“手势语”(打手势)是指通过 手、臂的动作变化来进行信息交流。广义讲,头 、脚、躯干用来达意传情的动作变化也应包括在 内。 4、姿态暗示。 这与手势示意是相联系又有区别的。 5、身体接触。 在人际传播中,双方的关系和情感态度得以 最充分表达的符号形

教育传播学(全套课件337P)

教育传播学(全套课件337P)

主我(I)和客我(me):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接收装臵:感官 传递装臵:神经 处理装臵:记忆、思维 输出装臵:语言、动作、表情、行为等
3、传播的功能
拉斯韦尔,传播有三大功能:监视环境、应
付环境、传递遗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 与功能》;
一般:沟通、协调、教育、娱乐;
4、传播学能做什么?
一般是在两个以上人中进行; 是一种过程,一种互动; 必带有信息,传者、受传者、信息、通道是基本
条件;
以符号和信号为中介;
2、传播的类型

一般:自然传播、动物传播、人的传播、机器传播; 人的传播:人的内在传播、人对人的传播; 人对人的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教育 传播; 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人的传播,特别是人对人的传播;

五段教学策略 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 九段教学策略(加涅) 引起注意→告知学生目标→刺激回忆前提性的学习→ 呈现侧记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出作业→提供作业正 确性的反馈→评价作业→促进保持和迁移

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

组织者:使用引导性材料,来帮助对学习内容建立定向 与引导,以便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发生在先,称:‚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 )‛。 上位组织者:渐进分化策略 下位组织者:逐级归纳策略 并列组织者:整合协调策略
4、网络时代的教育传播变革

时空关系变化,打破原有传播结构; 传播要素变化: 教育者从把关人变成引导者 教育信息由模拟信息变成数字信息 教育媒体由单向媒体变成双向多向媒体 学习者由被动变成主动; 方式变革:一对一、一对多变成多对多

三、教育传播学

性质 属于交叉学科中的边缘学科,是教育学与传播学相互 渗透的产物; 教育传播学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 去研究和提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求

第3章 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1

第3章 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1

二、符号的本质意义
(一)符号代表事物;“国徽代表国家”“桌子” “椅子” (二)符号的意义来自经验;“车” (三)符号的意义因人而异;因传播环境而异; (四)符号有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 外延意义:代表性关系,客观的,传播的基础 内涵意义:评价性关系,主观的 “狗”,“学校”,“医院”
深入学习:奥斯古德(Osgood)《意义的测量》
象征性动作符号:手语 照片、绘画、电视 适应性动作符号:微笑 地图、国徽 国旗、商标
非语言符号的类型
类型
动作性符号
非 语 言 符 号
音响符号
图像符号 目视符号
实例 手语、旗语、表情 具有原物的形态 衣着、陈设 但不是原物了 汽车喇叭、上课铃声 直观形象 鸣叫 照片、绘画、电视 地图、国徽 国旗、商标

——张巨青主编,《自然科学认识论问题》
(一)专业符号语言
事例: 数学符号、物理量及单位符号、化学元 素符号、分子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物 理学公式等。 H2SO4,H2SO3,H2SO2,HNO3,HNO2 Zn+H2SO4=ZnSO4+H2↑ F=ma

(一)专业符号语言
专业符号语言的特点: 确定性——它的表达形式和含义内容之间,只 存在唯一的确定性对应关系。因此,克服了自 然语言的语义模糊和多义性。 H2SO4,H2SO3 简明性——它能通过表达式对研究对象之间复 杂的相互关系用简明的形式表达出来。 优点(作用): 大大地增加语言表达效果,使科学知识表达得 更严谨、更精确、更清晰。
瞬时性 可存储
专业符号语言 元素符号 计算机语言
1、自然语言——人类历史发展中,在社会成员 的长期生活交际中而逐渐形成的各种民族语言。
(一)语言符号

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

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

又如:

假如我错过了看世界杯,赛后我问一个知 道比赛结果的观众“哪支球队是冠军”? 他不愿意直接告诉我, 而要让我猜,并且 我每猜一次,他要收一元钱才肯告诉我是 否猜对了,那么我需要付给他多少钱才能 知道谁是冠军呢?

我可以把球队编上号,从 1 到 32, 然后提 问: “冠军的球队在 1-16 号中吗?” 假如 他告诉我猜对了, 我会接着问: “冠军在 1-8 号中吗?” 假如他告诉我猜错了, 我自 然知道冠军队在 9-16 中。 这样只需要五次, 我就能知道哪支球队是冠军。所以,谁是 世界杯冠军这条消息的信息量只值五块钱。

信息是指消息、知识和情况 信息是减少或消除某种情况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规律的表征
信息的特征:



信息一种可以共享的资源 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 信息可以被传输和存储 信息可以被提取、加工和变换
1.信息是一种可以共享的资源
例如:我们班在Q群,BBS上发布校团委、学 院的通知,让全班同学知道,这便是共享 资源。
可我们实际上可能不需要猜五次就能猜出谁是 冠军,因为象巴西、德国、意大利这样的球队得 冠军的可能性比日本、美国、韩国等队大的多。 因此,我们第一次猜测时不需要把 32 个球队 等分成两个组,而可以把少数几个最可能的球队 分成一组,把其它队分成另一组。然后我们猜冠 军球队是否在那几只热门队中。我们重复这样的 过程,根据夺冠概率对剩下的候选球队分组,直 到找到冠军队。 这样,我们也许三次或四次就猜出结果。因此, 当每个球队夺冠的可能性(概率)不等时,“谁 世界杯冠军”的信息量的信息量比五比特少。香 农指出,它的准确信息量应该是
2.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

例如:老师向学生讲解玻尔兹曼熵公式, 你便知道了公式的内容、推理、应用,你 获得了这方面的知识。

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

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

3-1-1 信息概述
四、狭义信息与广义信息
狭义信息: 狭义信息:
信息是用来减少或消除通信者不 确定的东西。 确定的东西。
3-1-1 信息概述
四、狭义信息与广义信息 狭义信息的度量
研究信息的形式或语法, 研究信息的形式或语法,信息的符 编码、传输, 号、编码、传输,利用概率论统计 度量。 度量。
3-1-1 信息概述
3-1-1 信息概述
四、狭义信息与广义信息
广义信的表征。 的表征。
3-1-2 教育信息的 来源与特征
一、教育信息的概念
信息:自然信息、社会信息 信息:自然信息、 狭义教育信息: 狭义教育信息:教育内容 广义教育信息: 广义教育信息:包括与传递教育内容有关的 其他所有信息。 其他所有信息。
3-1-1 信息概述
二、信息的特征
1.信息是一种可以共享的资源 1.信息是一种可以共享的资源 2.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 2.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信息是关于事物 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 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3.信息可以被传输和存储 3.信息可以被传输和存储 4.信息可以被提取、 4.信息可以被提取、加工和变换 信息可以被提取
二、符号的分类
语言符号 符号 非语言符号
3-2-1 符号概述
二、符号的分类 (一) 语言符号
1.自然语言:口头语言(声音语言)、 自然语言:口头语言(声音语言)、 书面语言 人工语言:专业符号语言( 2.人工语言:专业符号语言(∑ ≌ Fe)、计算机程序语言(IF… )、计算机程序语言 ⊥ Fe)、计算机程序语言(IF…Else, Function) Function)……
符号的发展性 人们每天都在创造着新的符号,以适应 人们每天都在创造着新的符号, 日益丰富的生产及生活实践。 日益丰富的生产及生活实践。 人们旧有的符号也在不断地被改造和淘汰。 人们旧有的符号也在不断地被改造和淘汰。

《传播学》课件讲义:3符号

《传播学》课件讲义:3符号

第三章传播符号·信息传播第一节传播符号与符号意义一、传播符号(就现代符号学研究看符号的特点、作用)二、符号意义1、符号意义显现;2、符号意义的分类;3、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第二节符号传播与信息传播一、符号传播1、传播中的编码和译码;2、传播中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及其关系;二、信息传播1、信息ABC ;2、大众媒介信息的传播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符号、语言符号的特性、功能以及非语言符号的特点、作用和类型,辨别符号与表述、文本的关系和符号学与传播学的关系,解释符号、语言、编码、译码、语言抽绎阶梯等术语。

掌握信息与讯息、知识、符号、媒介的关系以及大众传播信息的特点和种类,知道信息爆炸、知识匮乏、信息污染、信息侵略的表现,懂得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和如何治理信息污染、抵御信息侵略等。

第一节传播符号与符号意义符号的传播意义的解释信息的传播一、符号传播1.符号是人类传播的要素,载送信息的代码。

符号是人类的标志。

1.首先就当代符号学的有关内容对符号学研究的特点、符号的作用以及与意义的联系、符号的作用和分类等作些介绍。

(参见《言语交际学一、二、三章》教案,此处略)2.符号为人类独创和独有符号是人类的特征,人类借助符号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达到社会互动,完成个体人、群体乃至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微观、中观、宏观三层面)。

可以说,人类依靠符号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符号帮助人类实现横向、纵向的对话,跨时代、跨文化成为现实,给予人类无限的空间和自由的时间,也使人类冲破了直接经验或意识的牢笼。

更可以说,符号是人类生命渲化漫长进程中创造的可以优化生命品质,磨砺人类精神的特殊“武器”。

只有人类社会才拥有符号。

这是因为符号虽然在形式上是可观的,具有可视的形象,但实质上,这种具象式经过抽象而来,也就是说,其实际上是种抽象的理性形成,属于意识范围。

(抽象的具象)。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社会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不是先天性的存在,而是人类独创,通过生命的长期演化而得的结果和表现。

教育传播学第三章

教育传播学第三章

三﹑信息的产生和形态
(一)信息的产生
1.信息是在物质相互作用中产生的 2.相互作用的方式 a.物质直接作用方式 b.物质场的作用方式 c.发射与接收方式 3.作用的痕迹—信息
(二)信息的形态
信息体
自然物信息体 机器信息体 人类信息体
信息形态
自然信息 机器信息 人类感知信息
人类思维信息
四﹑狭义信息与广义信息
(一) 信息是指消息知识和情况
信息和消息﹑信号知识﹑的区别
• ①信息和消息:信息是消息的内核,消息是信
息的外壳。例如可以从一条消息上获得信息,也或 许消息不具有任何信息。
• ②信息和信号:信息可以用不同的信号表示,
而同一个信号又可以表示不同的信号。信号是信息 传送时的载体,信息是信号所表达的内容。
(一)狭义信息及其度量 1. 研究狭义信息度量问题的基本 出发点—只考虑信息的形式,排除信 息的语义因素,继而建立数学方法对 信息进行度量
(三)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规律的表征
1.揭示了信息的普遍性
2.揭示了信息的重要性
3.揭示了信息对物质﹑能量的依赖性 4.揭示了信息对物质﹑能量的独立性 5.信息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二﹑信息的特征
(一)信息是一种可共享的资源 (二)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 (三)信息可以被传输和存储 (四)信息可以被提取﹑加工和变换
• ③信息和知识:人们通过感知外界的事物现象
可以得到一定的信息,再经过思维的加工处理便可 以获得知识。从事物现象获得的信息只有经过大脑 的思维科学与系统的加工,才能成为科学的知识。
(二)信息是减少或消除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 —克劳德· 香农 • 例如你今天要出门去逛街,不知道天气情况, 就是“某种不确定性”。听了天气预报就知 道了今天的温度,就减少了天气情况的“不 确定性”,天气预报就是一种信息。如果你 已经知道了今天的天气情况,天气预报就没 有减少你的“不确定性”,此时它就不是﹑产生和形态 狭义信息的局限性和广义 信息论的发展前景

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

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
信息的产生: 信息的产生: 1.信息在物质相互作用中产生。信息 .信息在物质相互作用中产生。 源、信息体 2.相互作用的方式 . 3.作用的痕迹 .作用的痕迹——信息 信息 信息的形态 信息体类型:自然物信息体、 信息体类型:自然物信息体、机器信 息体、 息体、人类信息体 信息的形态:自然信息,机器信息, 信息的形态:自然信息,机器信息, 人类感知信息, 人类感知信息,人类思维信息
二、语言符号与意义沟通 语言意义的经验性理论: 语言意义的经验性理论:语言会强烈 地影响人们的生活与经验, 地影响人们的生活与经验,同时人们 的生活与经验也影响语言的形式。 的生活与经验也影响语言的形式。 语言意义的使用性理论: 语言意义的使用性理论:语言的生命 在于也只在于它在作为社会实践的交 流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流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1 符号概述
二、符号的本质意义
符号的发展性 人们每天都在创造着新的符号, 人们每天都在创造着新的符号,以适 应日益丰富的生产及生活实践。 应日益丰富的生产及生活实践。 人们旧有的符号也在不断地被改造和 淘汰。 淘汰。 符号的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 外延意义: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 外延意义: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 内涵意义: 内涵意义: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 质属性的概括。 质属性的概括。
第二节 教育传播符号 3-2-2 语言符号及其教育应用
二、语言符号与意义沟通
(2)普通语义学:讨论语言与现实的关系, )普通语义学:讨论语言与现实的关系, 语言影响我们思维的方式。 语言影响我们思维的方式。
1.语言对动态事实的描述只能是暂时的 . 2.语言是有限的,而事实是无限的。 .语言是有限的,而事实是无限的。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我们对任何事情知道的还不到 它的几亿分之一。 它的几亿分之一。” 3.语言是抽象的,而事实是具体的 .语言是抽象的, 在最低的抽象层次上,没有忽略细节, 在最低的抽象层次上,没有忽略细节,这是 一个物理现象的层次; 物理现象的层次 一个物理现象的层次;第二个层次是我们可以 感官感觉到它 第三个层次是第一个口语 感觉到它; 口语层 用感官感觉到它;第三个层次是第一个口语层 该层次包含了词汇的使用。一次类推, 次,该层次包含了词汇的使用。一次类推,层 次越高,忽略的细节越多。 次越高,忽略的细节越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