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素症的表现以及原因

合集下载

农作物缺素症的发病症状与防治要点

农作物缺素症的发病症状与防治要点

Z i x u n t a i作物缺素症状是指作物因缺少某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影响体内的正常的物质代谢而在植株外观上表现出来的生理病态症状。

随着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肥料投入的增加,根据木桶原理,中、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通过掌握中、微量元素缺乏作物的症状,可以及时地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1.发病症状如症状先在老叶上出现,说明缺乏的是氮、磷、钾、镁、锌。

由于这些元素在作物体内具有再度利用的特点,当作物缺乏时,它们可以从下部老叶转移到上部新叶而再度利用,所以缺素症往往首先从下部老叶上显现出来。

如果症状出现在新组织,说明缺乏的是钙、铁、硼、硫等,由于这些元素在作物体内移动性差,没有再度利用的能力,因此缺乏时症状最易在新生组织上表现出来。

2.素缺素症状2.1缺锰:顶部幼叶先出现症状。

水稻等单子叶作物叶上先出现灰色或褐色斑点,而后斑点逐渐沿叶脉连成条状。

2.2缺磷:作物缺磷往往呈现各种症状,如叶形变小,颜色变暗绿,叶片变厚,种子和果实成熟延迟,种子不充实。

某些作物如油菜、玉米等因缺磷叶部和茎部常积累较多的花青素而呈现暗紫红色,根部颜色略黄,根系生长不健壮,分枝较少。

缺磷症状一般植株的地上部分比地下部分表现明显。

2.3缺镁:叶肉缺绿黄化,一般无坏死斑点,与缺氮失绿不同的是叶肉变黄,叶脉仍为绿色。

2.4缺镍:缺镍首先在作物的叶片叶尖出现坏死现象,主要是由于低镍条件造成作物叶片中积累大量尿素所致。

2.5缺锌:缺锌作物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出现停止状态。

双子叶植物缺锌的最典型症状,是由于节间缩短而造成的矮化(簇生病)和叶片明显缩小(小叶病)。

单子叶玉米等禾谷类作物缺锌时,常在叶片上沿中脉出现失绿带(花白苗)或有时杂有红色斑状褪色现象。

2.6缺钾:作物缺钾病症的表现较氮、磷为迟,往往要到旺盛生长的中期才能发现。

这与钾在作物体内流动性大很易被再利用有关,故缺钾首先在老叶上发病,初期往往表现为叶肉色泽变为不均匀的淡色,叶缘卷曲或带皱纹,进而尖端和边缘部分变黄而枯焦,严重者往往叶上出现褐色烧灼状坏死斑点,病斑界限清楚。

植物常见的缺素症如何判断

植物常见的缺素症如何判断

植株常见缺素症状农户在作物种植过程中,会经常发现植株会出现叶片发黄、植株矮小、叶片变白并逐渐出现坏死斑点、小叶簇生等症状,这都是植株缺少微量元素的表现。

那么分辨作物的不同缺素症状,及时进行补充,以便作物的健康生长,也有利于科学施肥的实施。

一、缺氮表现部位:老叶、新叶都会出现症状。

危害机理:蛋白质合成受阻,导致蛋白质和酶的数量下降,又因绿体结构遭破坏,叶绿素合成减少而使叶片黄化。

症状表现:新叶淡绿、老叶黄化焦枯、植株生长过程延缓。

二、缺磷表现部位:叶片、果实和茎杆上都会出现症状,上下叶都会被危害,老叶最先受影响。

症状表现:整株植物矮小,叶片形状可能扭曲。

严重缺磷时,表现部位上可能出现坏死区。

老叶先受影响,特别是低温时,缺磷植株常见症状是发紫或发红,茎杆呈紫红色,失去光泽。

三、缺钾表现部位:植株下部的老叶出现症状表现:老叶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但叶中部、叶脉和近叶脉处仍为绿色。

随着缺钾程度的加剧,整个叶片变为红棕色或干枯状,坏死脱落;根系短而少,易早衰,严重时腐烂,易倒伏。

四、缺镁表现部位:主要表现在老叶症状表现:叶绿素含量下降,并出现失绿症。

植株矮小,生长缓慢。

老叶中部两侧的叶脉间因叶绿素降解而开始黄化,严重时,仅叶基部有绿色残存,而成V字形的绿色图形。

五、缺硼表现部位:顶端茎尖,茎、叶柄症状表现:茎尖生长点生长受抑制,严重时枯萎,甚至死亡;老叶叶片变厚变脆、皱缩畸形,植株矮化,茎及叶柄易开裂;根的生长发育明显受阻,根短粗兼有褐色;生殖器官发育受阻,结实率低,果实小、畸形,缺硼导致种子和果实减产。

六、缺钙表现部位:首先在新叶、顶芽、果实等生长旺盛而幼嫩的部位表现出症状症状表现:叶片尖端部分弯曲黄白化,叶缘向上或向下皱褶(降落伞形),有时有黏液的分泌顶端,幼叶常变为黑褐色,会造成顶芽、侧芽、根尖等分生组织易腐烂、死亡。

七、缺锌表现部位:植株叶片症状表现:植物缺锌时,生长受抑制,尤其是节间生长严重受阻,并表现出叶片的脉间失绿或白化。

如何分辨蔬菜病害与缺素症

如何分辨蔬菜病害与缺素症

加强缺素症的防治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蔬菜,开展缺 素症的防治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施肥建议 ,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加强与国际同行在蔬菜病害与缺素症研究 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 ,推动我国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蔬菜病害识别与防治
真菌性病害
症状识别
真菌性病害通常会导致蔬菜叶片、茎秆和果实出现病斑、霉层或粉状物。例如 ,霜霉病会导致叶片背面出现白色或紫色的霜状霉层,疫病则会导致茎基部出 现水渍状斑,并迅速扩展。
防治方法
真菌性病害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药剂,如百菌清、多菌灵等,同时加强田间管 理,提高蔬菜抗病能力。
实际案例三:生菜缺素症的识别与防治
症状识别
生菜缺素症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叶片 黄化、质地变脆等。缺乏氮元素时叶片 黄化、枯焦;缺乏磷元素时叶片暗绿、 生长缓慢;缺乏钾元素时叶片边缘黄化 、枯焦。
VS
防治方法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生菜生长需求,合理 施肥,增施有机肥和复合肥;针对不同缺 素症状,可采用叶面喷洒相应营养液的方 法进行补充;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湿 润均匀。
防治方法:根据缺素症状判断缺乏的营养元素种类,通过 调整施肥计划、改良土壤等方法补充所需营养元素。
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蔬菜病害
导致蔬菜生长缓慢、产量下降、品质 变差,甚至死亡,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
缺素症
导致蔬菜生长受阻、发育异常,影响 产量和品质,降低经济效益。同时, 长期缺乏某种营养元素还会对土壤质 量造成不良影响。
防治方法
病毒性病害的防治主要采用抗病毒药剂,如病毒A、盐酸吗啉 呱等,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减少病毒传播途径。

蔬菜缺素症的识别

蔬菜缺素症的识别

2023-11-04•缺素症概述•常见蔬菜缺素症识别•蔬菜缺素症的防治方法目录•蔬菜缺素症的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01缺素症概述定义蔬菜缺素症是指蔬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缺乏必需的营养元素,导致出现一系列生理障碍和外观症状。

类型根据缺乏的营养元素种类,缺素症可分为单一元素缺乏和多种元素缺乏。

定义与类型缺素症的症状表现氮缺乏:植株矮小,叶色淡绿或黄化,茎细弱,开花延迟,果实和种子发育不良。

钾缺乏:植株下部叶色变黄,叶缘焦枯,茎细弱,易倒伏,果实发育不良。

镁缺乏:植株下部叶色变淡,叶脉间出现黄化,叶片易脱落。

单一元素缺乏的症状磷缺乏:植株矮小,茎细弱,叶片暗绿,开花延迟,果实和种子发育不良。

钙缺乏:植株生长点坏死,叶色变淡,叶片边缘焦枯,茎和根发育不良。

010203040506蔬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缺乏必需的营养元素会导致生长受阻,叶片变黄或坏死,植株矮小或徒长。

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和品质下降抗逆性减弱缺素症会导致蔬菜产量和品质下降,影响经济效益。

缺素症会导致蔬菜抗逆性减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03缺素症的影响020102常见蔬菜缺素症识别叶片整体黄化,严重时老叶可呈金黄色,叶脉仍为绿色。

老叶黄化缺氮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株型矮小,茎杆细瘦。

植株矮小新叶小而薄,呈浅绿色或黄绿色。

叶片失绿由于营养不足,蔬菜会出现落花落果的现象。

落花落果缺氮症叶片呈暗绿色,无光泽,严重时叶脉间出现褐色斑点。

叶片暗绿植株生长缓慢,茎杆细瘦,株型矮小。

植株矮化果实成熟期推迟,产量和品质下降。

延迟成熟缺磷症缺钾症叶片边缘出现黄色或黄白色的斑点,并逐渐卷曲。

叶片卷曲叶脉间失绿植株易倒伏产量降低叶脉间出现绿色斑点或斑块,但叶脉仍保持绿色。

由于茎杆强度下降,植株容易倒伏。

缺钾会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果实品质也下降。

新叶叶尖开始变黄,随后枯萎,严重时新叶死亡。

叶尖枯萎生长点附近的叶片组织变软、弯曲,严重时生长点死亡。

生长点受阻果实发育不良,出现畸形果。

玉米缺素咋防治和治疗

玉米缺素咋防治和治疗

玉米缺素的原因玉米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所需的营养素很多。

其中,缺素是影响玉米生长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缺少某些必需的营养素,就会出现生长迟缓、叶片出现黄化等问题,从而降低产量和品质。

玉米缺素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土壤因素: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土壤pH、有机质、水分、肥力等因素都会影响玉米的缺素情况。

如土壤pH值过高或过低时,就会导致某些必需元素被固定在土壤中,不能被玉米根系吸收利用。

2.肥料管理不当: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施用不同化肥种类和数量,以及施肥时间的合理调整。

如果施肥不当或者缺乏某种肥料,就会出现缺素现象。

3.气候因素:气温、光照、降雨等气候因素也会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并影响其吸收营养素能力。

比如,过热的气候会导致玉米呼吸作用加快,从而使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这会影响玉米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效率。

玉米缺素的症状玉米缺素的症状一般在叶片中显现。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缺素症状:氮缺素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对于玉米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当土壤中氮素含量不足时,就会出现氮缺素现象。

玉米氮缺素症状的主要表现有:•叶片变黄: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早期叶片出现黄化是一个常见的氮缺损症状。

叶片从基部到尖端逐渐变黄,并且发生逐渐加重的趋势。

•叶片萎缩:叶片的枝条和叶柄弱化,在后期叶片逐渐枯死。

磷缺素磷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花序形成和果实成熟。

当土壤磷素含量不足时,会出现以下缺素症状:•叶片颜色变青:在磷缺素的情况下,玉米叶片会变为深绿色,紫色或者蓝色。

•叶片的发育迟缓:玉米的叶片和根系发育不良。

•叶穗增多:玉米植株为了提高磷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会增加新的叶穗。

钾缺素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加植物的抗病能力,促进花序发育和籽粒饱满。

玉米缺钾的症状主要有:•叶边枯黄:发生在玉米叶片的边缘,逐渐向叶中部延伸。

•叶片整体萎缩:在缺钾情况下,玉米叶片弱化,并逐渐褶皱,在后期出现严重的萎缩现象。

小麦、玉米缺素症及防治

小麦、玉米缺素症及防治

小麦、玉米缺素症及防治1缺素症状1.1缺氮症状小麦缺氮主要表现植株矮小细弱,分蘖少而弱,叶片窄小直立,叶色淡黄绿,老叶干枯,茎有时呈淡紫色,穗形短小,千粒重低。

玉米苗期缺氮,幼苗生长缓慢,叶色变黄;三叶期缺氮叶鞘呈紫红色,叶片由下而上从叶尖沿中脉向基部黄枯,穗小头部不饱满。

1.2缺磷症状小麦缺磷,苗期叶片暗绿,分蘖少,出现缩苗。

分蘖期叶片上现紫红色,叶鞘上呈条状紫红色。

拔节期下层叶片逐渐变成浅黄色,从叶尖和叶边渐渐枯萎。

籽实不饱满,千粒重明显下降。

玉米缺磷时苗期叶尖和叶缘呈紫红色,逐渐向幼嫩叶片发展,老叶变黄,生长缓慢,叶片不舒展,根系发育不良,抽穗期出现果穗卷曲秃尖,缺粒与子粒行列不齐,不饱满。

1.3缺钾症状小麦缺钾,叶质柔弱卷曲,老叶的尖端及边缘变黄以致枯死,茎秆细,易倒伏。

根系发育不良,易早衰。

玉米缺钾,老叶边缘枯焦、发褐,症状逐渐向植株上部发展,幼叶变黄,直到枯死,植株矮小软弱,后期易倒伏。

1.4缺锌、锰、钼症状小麦缺锌,表现为叶的全部颜色减褪,叶尖停止生长,叶片失绿,节间缩短矮化丛生。

缺锰主要表现为叶片柔软,新叶脉间失绿,黄色的条纹扩大成褐色的斑点,叶尖焦枯。

缺钼主要表现为叶片失绿黄化,先从老叶的叶尖开始向叶边缘发展,再由叶缘向内扩散,先是斑点,然后连成线和片部分变褐。

玉米缺锌症俗名“花白苗”。

出苗后,新生幼叶呈淡黄玉白色。

5~6叶期时,心叶下1~3叶出现淡黄和淡绿色相间的条纹,叶脉仍绿,基部出现紫色条纹,似“白苗”。

拔节后叶色渐转淡绿,喇叭口期,中下部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叫“花叶”。

抽雄、吐丝延迟,有的不能吐丝,或能吐丝抽穗,但果穗发育不良。

缺锰常从新叶开始,幼叶的脉间组织逐渐变黄,叶脉间有绿色斑点,叶片弯曲下披。

缺钼时老叶片叶脉间失绿变黄,叶缘焦枯向内卷曲,子粒皱缩。

1.5缺镁、硫等症状小麦缺镁,叶呈灰绿色,叶缘部分有时叶脉间部分发黄,在叶脉间形成缺绿的条纹或整个叶片发白,老叶则常早枯。

植物缺素原因及植物缺素症状对照表

植物缺素原因及植物缺素症状对照表

植物缺素原因及植物缺素症状对照表植物缺素症就是植物因缺乏某种必需营养元素而出现生理病症。

对于植物外表虽不表现出某种缺乏症,但产量因受营养元素不足而下降的现象,称为营养元素潜在性缺乏。

缺素症病因①土壤贫瘠有些由于受成土母质和有机质含量等的影响,土壤中某些种类营养元素的含量偏低。

②不适宜的pH土壤pH是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pH低的土壤中(酸性土壤)铁、锰、锌、铜、硼等元素的溶解度较大,有效性较高;但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则因易发生沉淀作用或吸附作用而使其有效性降低。

磷在中性(pH6.5~7.5)土壤中的有效性较高,但在酸性或石灰性土壤中,则易与铁、铝或钙发生化学变化而沉淀,有效性明显下降。

通常是生长在偏酸性和偏碱性土壤的植物较易发生缺素症。

③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如大量施用会使植物的生长量急剧增加,对其他营养元素的需要量也相应提高。

如不能同时提高其他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就导致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发生生理障碍。

土壤中由于某种营养元素的过量存在而引起的元素间拮抗作用,也会促使另一种元素的吸收、利用被抑制而促发缺素症。

如大量施用钾肥会诱发缺镁症,大量施用会诱发缺锌症等等。

④不良的土壤性质主要是阻碍根系发育和为害根系呼吸的性质,如土体的坚实、僵韧程度,硬盘层、漂白层出现的高度,母岩的存在等,均可限制根系的纵深发展,使根的养分吸收面过狭而导致缺素症。

在氧化还原电位较低的水田中产生较多的硫化氢和有机酸等有毒物质,也能抑制水稻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使属于主动吸收的元素(磷、钾、硅)吸收不足,而引起缺素症。

⑤恶劣的气候条件首先是低温。

它一方面影响土壤养分的释放速度,另一方面又影响植物根系对大多数营养元素的吸收速度,尤以对磷、钾的吸收最为敏感。

这是气温偏低年分早稻缺磷发僵现象往往更为普遍的原因。

其次是多雨常造成养分淋失,中国南方酸性土壤缺硼缺镁即与雨水过多有关。

严重干旱,也会促进某些养分的固定作用和抑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从而降低养分的有效性,导致缺素症发生。

植物缺素症图谱及防治讲义

植物缺素症图谱及防治讲义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土壤施硼、叶面喷硼、加强灌溉
柑橘树缺硼症表现为叶片黄化、果实畸形,可以通过土壤 施用硼肥或叶面喷施硼肥来补充硼元素。同时,加强灌溉 ,保持土壤湿润,也有助于提高土壤中硼的有效性。在种 植过程中,合理施肥和修剪也能够预防缺硼症的发生。
案例四:玉米缺钾症的防治
总结词
土壤施钾、选择适宜品种、合理密植
据。
生物防治
02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降低环境污染。
化学防治
03
在必要情况下,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注意用药安全和残控制。
04
植物缺素症防治案例分析
案例一:苹果树缺铁症的防治
总结词
补充铁元素、改良土壤、综合防治
详细描述
苹果树缺铁症通常表现为黄化,可以通过叶 面喷施铁肥或土壤施用铁肥来补充铁元素。 同时,改良土壤质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也有助于提高土壤中铁的有效性。综合防治 措施包括加强果园管理,合理施肥,避免过 度灌溉等。
案例二:小麦缺锌症的防治
总结词
土壤施锌、种子处理、叶面喷锌
详细描述
小麦缺锌症表现为叶片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 ,可以通过土壤施用锌肥来补充锌元素。同 时,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或在生 长期间叶面喷施锌肥,也能够有效地防治缺 锌症。合理施肥和灌溉也是防治缺锌症的重
要措施。
案例三:柑橘树缺硼症的防治
植物缺素症图谱及防治讲 义
• 植物缺素症概述 • 植物缺素症图谱 • 植物缺素症的防治方法 • 植物缺素症防治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植物缺素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缺乏某些营养元素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
①土壤贫瘠。

有些由于受成土母质和有机质含量等的影响,土壤中某些种类营养元素的含量偏低。

②不适宜的pH。

土壤pH是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pH低的土壤中(酸性土壤),铁、锰、锌、铜、硼等元素的溶解度较大,有效性较高;但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则因易发生沉淀作用或吸附作用而使其有效性降低。

磷在中性(pH6.5~7.5)土壤中的有效性较高,但在酸性或石灰性土壤中,则易与铁、铝或钙发生化学变化而沉淀,有效性明显下降。

通常是生长在偏酸性和偏碱性土壤的植物较易发生缺素症。

③营养元素比例失调。

如大量施用会使植物的生长量急剧增加,对其他营养元素的需要量也相应提高。

如不能同时提高其他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就导致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发生生理障碍。

土壤中由于某种营养元素的过量存在而引起的元素间拮抗作用,也会促使另一种元素的吸收、利用被抑制而促发缺素症。

如大量施用钾肥会诱发缺镁症,大量施用会诱发缺锌症等等。

④不良的土壤性质。

主要是阻碍根系发育和为害根系呼吸的性质,如土体的坚实、僵韧程度,硬盘层、漂白层出现的高度,母岩的存在等,均可限制根系的纵深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