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书法:小红低唱我吹箫

合集下载

第12课《词四首——满江红》--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词四首——满江红》--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莽莽人世。
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
表达了词人难觅知音的孤寂与苦闷,充满了不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个人爱好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仄韵格的词牌以表达激越情感
入声字
第十七部的拭、湿。 第十八部的节、浙、屑、列、烈、热、折。
入声字
入声字
短促停顿
短促停顿
对仗
对仗
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满江红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意在表明自己素有的济世情怀。“肝胆”指关注世事、关心民生的诚心,以及为之奋斗牺牲的勇气。“因人常热”,就是热血未冷,主要指对封建专制的痛恨,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冲破束缚的喜悦激动之情。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古诗词山行 古诗词山行唐代杜牧

古诗词山行 古诗词山行唐代杜牧

古诗词山行古诗词山行唐代杜牧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古诗词山行,以及古诗词山行唐代杜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山行古诗原文及翻译山行古诗原文及翻译山行古诗原文:《山行》杜牧〔唐代〕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翻译:深秋时节,沿着远处的石子铺成的倾斜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经过深秋寒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

作品简介与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古诗《山行》的原文及赏析古诗《山行》的原文及赏析《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著名的绝句,原诗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这首诗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诗人没有像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时哀伤叹息,而是通过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体现了热烈昂扬、积极向上的精神。

《山行》不愧为一首秋色的赞歌。

《山行》深深的吸引着读者,从而也衍生了许多掌故。

一、一部小说。

指的是茅盾在1943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

小说围绕着轮船公司的航船使河水溢出而淹没农田的事件,真实描绘了五四前夕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复杂纠葛,反映了恶势力的妥协,改良主张的`碰壁和农民的无辜受害。

作者化用霜叶红于二月花,改于为似,是以霜叶比假左派,虽红似二月之花,但仅似而已,不是真红,同时霜叶又和暂占上风的反革命势力作比,以喻其得势的日子也不会太长。

郑板桥诗词

郑板桥诗词

过绿珠坠楼故址古往今来岁月深,季伦遗址漫登临。

绿珠楼下香魂杳,经尺珊瑚何处寻。

芙蓉最怜红粉几分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笋竹二首其一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其二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 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吟蟹诗八爪横行四野惊,双螯舞动威风凌。

孰知腹内空无物,蘸取姜醋伴酒吟。

题诗二首其一一间茅屋在深山,白云半间僧半间. 白云有时行雨去,回头却羡老僧闲。

其二裴相功名冠六朝,许浑身世落渔樵。

若论风月江山主,丁卯桥应胜午桥.宦海归来诗其一宦海归来两鬓星,故人怜我未凋零。

春风写与平安竹,依旧江南一片青.其二宦海归来两髩星,春风高卧竹西亭. 虽然未遂凌云志,依旧江南一片青。

其三宦海归来两鬓霜,更无心绪问银黄。

惟余数年清湘竹,做得渔竿八尺长.其四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

还愁口说无凭据,暗里赃私遍鲁东.范县诗四五十家负郭民,落花厅事净无尘。

苦蒿莱把邻僧送,秃袖鹑衣小吏贫. 尚有隐幽难尽烛,何曾顽梗竟能驯。

县门一尺情犹隔,况是君门隔紫寰。

题画今日醉,明日饱,说我情形颇颠倒。

那知腹中皆画稿.画他一幅与太守,太守慌了锣来了.四旁观者多惊奇,又说画卷画的好。

请问世人此中情,一言反复知多少?吁嗟乎,一日反复知多少?题诗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

从今入定风波寂,此后敲门月影遥。

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

是谁勾却风流案,记取当年郑板桥.题诗黄金避我竟如仇,湖海英雄不自由。

我避黄金竟如仇,老怀豪宕得自由咏雪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喝道诗喝道排衙懒不禁,芒鞋问俗入林深。

一杯白水荒途进,惭愧村愚百姓心。

茶壶诗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

罕见毛主席手书《满江红·和郭沫若》赠周总理气势磅礴古今第一

罕见毛主席手书《满江红·和郭沫若》赠周总理气势磅礴古今第一

罕见毛主席手书《满江红·和郭沫若》赠周总理气势磅礴古今第一不论艺术成就,但就诗词的磅礴大气来说,古今无出毛主席其右。

而在主席诸多诗词名篇中,《满江红·和郭沫若》词虽用词简练直白,多口语而少典故,但气势磅礴,讥笑怒骂、酣畅淋漓之极,可算得上是豪放派古今第一!1962年末,郭沫若应《光明日报》的邀约,替《光明日报》的副刊《东风》新刊作了一首迎接元旦的贺词:《满江红·沧海横流》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

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

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

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郭沫若善新诗,少古体,这首《满江红》虽有逢迎之嫌,但也不失为佳作。

又以全篇第一句“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最佳,也最得后人赞赏,效仿引用者颇多。

词作发表后引起轰动,毛主席看到后非常激动,对第一句“沧海横流”也赞赏有加,但对郭的词作尤觉得有隔靴搔痒,不解恨的感觉,遂忍不住欲欲跃试,自1963年元旦后开始酝酿,提笔琢磨了几日,于1月8日终于作出了这阙堪称古今第一磅礴气势的《满江红》:《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阙《满江红》虽不是毛词中第一流的作品,但就其词作气势而言却是无人能及的。

想来毛主席也对这首词作比较满意,之后曾多次手书此词,遗留版本较多,其中最为罕见的是他老人家在这首词堪堪写就还未修改完全时就迫不及待地抄录一份赠给了周恩来总理。

毛主席书赠周总理毛主席不但诗词写得好,书法更是自成一体,手书自己的诗词赠给部下同事战友的墨宝存世的不少,但是赠给周总理的书法作品少之又少,极其罕见,这也是这幅书法作品弥足珍贵的原因。

张弼书法欣赏

张弼书法欣赏

张弼书法欣赏张弼书法欣赏张弼《学稼草堂记》纸本行书28.3×141.5cm 上海博物馆藏释文:吾居松江之東海上甞論農者天下之至勞而吳農又至勞之甚者而東吳海堧之農則又其勞之尤甚焉葢吳多泥塗而海堧則瘠鹵故耳吾姊之夫俞庚南金自號學稼葢少而讀書吟咏為事長而方有事于耕誠苦心勞形以為學也甞聞其父夢梅先生大年教之讀書少長來從吾曾祖守株先生受易又從吾先考武庫公受毛詩但見其呫嗶弄翰而巳及吾遊庠序往來京師南金方肆力于農畝不止課僮奴而巳也末世靡文人之稱號率多寓言南金之號□據實也弼竊祿素食昧於耕稼今與南金皆老矣敢妄言乎誠知其勞之極至敢易言乎吾甥寰學而有得者又能文之當以此誨鄉里後生之勤不止無逸之書七月之詩所言也則一方之農皆良淳龐之風不墜矣若草堂乃農家之常居不必詳著是為記成化二十年甲辰十一月望賜進士出身中憲大夫南安府知府致仕張弼拜手書张弼《蝶恋花词轴》纸本草书148×59.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轴以草书书写,通篇布局疏密有致,字形大小错落,运笔灵活,气势雄伟。

释文: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催,世事何时了。

万古千秋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忙处人多闲处少,闲处光阴,能有几个人知道。

独上小楼风云杳,天涯一点青山小。

此古词,书之。

有倒句,以为何如?东海翁来自2000北京中国千年传世书法珍品展(刊于《中国书法)2001年第2期)张弼《蝶恋花词轴》纸本草书151×61cm 首都博物馆藏释文:钟送鸡黄昏报晓(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催,世事何时了。

万古千秋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忙处人多闲处少,闲处光阴,能有几个人知道。

独上小楼风云杳,天涯一点青山小。

右调寄《蝶恋花》。

东海翁为伍锦衣书。

【资料来源】首都博物馆《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北京出版社)杂书纸本卷纵29.8公分横578.2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卷书迹是六十一、二岁间,写给好友司马垔的信札与诗,笔法轻松自然,有"老大意转拙"之趣。

于右任最经典十首诗

于右任最经典十首诗

于右任最经典十首诗
1、《生日诗》现代·于右任
昔提一杖行天下,今对千秋发浩歌。

云灿月明时出现,太平洋上一头陀。

2、《题民元照片》现代·于右任
不信青春唤不回,不容青史尽成灰。

低回海上成功宴,万里江山酒一杯。

3、《望雨》现代·于右任
独立精神未有伤,天风吹动太平洋。

更来太武上头望,雨湿神州望故乡。

4、《基隆道中》现代·于右任
云兴沧海雨凄凄,港口阴情更不齐。

百世流传三尺剑,万家辛苦一张犁。

鸡鸣故国天将小,春到穷檐路不迷。

宿愿尤存寻好句,希夷大笑石桥西。

5、《闻庐山舆夫叹息声》现代·于右任
上山不易下山难,劳苦舆夫莫怨天。

为问人间最廉者,一升汗值几文钱。

6、《47年重九北投桥园》现代·于右任
年年置酒迎重九,今日黄花映白头。

海上无风又无雨,高吟容易见神州。

7、《浣溪沙·寿张大千先生六十》现代·于右任
上将于今数老张,飞扬世界不寻常。

龙兴大海凤鸣岗。

作画真能
为世重,题诗更是发天香。

一池砚水太平洋。

8、《忆内子高仲林》现代·于右任
两戒河山一枝萧,凄风吹断咸阳桥。

白头夫妇白头泪,留待金婚第一宵。

9、《思念内子高仲林》现代·于右任
梦饶关西旧战场,迂回大队过咸阳。

白头夫妇白头泪,亲见阿婆作艳装。

10、《故山别母图》现代·于右任
龙雾山前云气深,云埋万丈到于今。

梦中游子无穷泪,二十年来陟屺心。

于右任标准草书歌诀

于右任标准草书歌诀

于右任标准草书歌诀
于右任(1890-1971),字凤鸣,号白石山人,江苏无锡人。

他是中国现代著名书法家,被誉为“草圣”。

于右任的草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艺闻名于世,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他的草书作品中,尤以《于右任标准草书歌诀》最为著名,成为学习草书的经典教材。

本文将从于右任标准草书歌诀的内容、特点和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于右任标准草书歌诀》是于右任先生在传授草书艺术时总结出的经典歌诀,共分为七十二字。

这七十二字蕴含了于右任先生多年的书法心得和技艺精华,是学习草书的极佳教材。

歌诀中的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笔画,通过学习这些字,可以逐步领会于右任草书的艺术精髓。

于右任标准草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字体端庄大气,线条流畅有力,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

其次,笔法简练,用笔矫健,能够将草书的书法韵味发挥到极致。

最后,于右任的草书作品注重结构和布局,整体上具有一种美学的平衡和谐。

学习于右任标准草书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认真研读《于右任标准草书歌诀》,理解每个字的结构和笔画特点。

其次,要多加练习,通过不断的临摹和练习,掌握于右任草书的笔法和风格。

最后,要结合实际,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

总之,《于右任标准草书歌诀》是学习草书的重要教材,通过学习和练习,可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领略到于右任草书的艺术魅力。

希望广大书法爱好者能够借助这个经典教材,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传承中华优秀的书法文化。

于右任草书杜甫诗四十三首释文

于右任草书杜甫诗四十三首释文

于右任草书杜甫诗四十三首释文
标题:《于右任草书杜甫诗四十三首释文》
正文: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以深沉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与此同时,于右任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技艺也备受赞誉。

本文将介绍于右任草书杜甫诗四十三首的释文,以便读者更好地欣赏杜甫的诗作和了解于右任的书法艺术。

在这四十三首杜甫的诗作中,于右任以其独特的草书风格赋予了诗词更加深刻的艺术魅力。

通过草书的笔画流畅和力度,于右任将杜甫的文字与自身的艺术表达相融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这些释文不仅仅是对杜甫诗作的解读,更是于右任书法艺术的一种再创作。

在正文中,我会依次介绍每首诗作的名称和内容,并附上于右任草书的释文。

对于每首诗作,我将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解读,以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其中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同时,我会避免使用任何
与广告相关的信息或包含侵权争议的内容,以保证文章的质量和合法性。

此外,我会审慎选择文章的标题和简介,确保它们与正文内容相符,并且不包含任何不良信息或敏感词汇。

文章的段落结构将保持完整,语句不会缺失,序号不会丢失,以确保读者的阅读体验流畅。

总之,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于右任草书杜甫诗四十三首的释文,确保文章思路清晰,表达流畅,不包含任何负面影响的元素。

读者将能够通过阅读本文更好地欣赏杜甫的诗作和了解于右任的书法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右任书法:小红低唱我吹箫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

回首烟波十四桥。

这是宋人姜白石的一首小诗,非常有味。

数月前朋友有多幅名家
手迹让我欣赏.其中一幅扇面就是录抄这首诗(如图),书法自然、随意,当时就令我眼睛一亮。

书写者不是别人.乃大名鼎鼎的诗人、教育家于
右任先生是也。

于右任是陕西三原人,二十四岁(一九0三年)就中了举人,曾于
一九0五年.协助恩师马相伯创立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

他原名伯循,号骚心、髯翁等。

说来有趣,他自取别号“骚心”,还是源于“十个
胡子九个骚”这样一句俗语。

二十世纪以来,他是一位众所认可的书
法大师。

几年来常有人评选现代的“中国十大书法家”,虽有多种不
同的“版本”,但于右任无不赫然在列,可见其大师地位之不可撼。

于右任先生的书法,直接取法北碑,《右任墨缘》中有其自作诗日:“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

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

”除了《石门铭》与《龙门二十品》,他对《张猛龙碑》、《元遥墓志》、《元廷墓志》等大量碑刻都有相当精深的研究。

于右任先生学识渊深,胸襟博大,所以他的书法也有一种豪迈之气。

尤其是先生的行草书,
开张奇逸、自然率真,笔画虽有古意但又不墨守古法,结体看似险绝,又巧妙舒展、敬正相倚。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于右任先生倡导了“标准草书”在社会
上引起极大的反响。

他从历代名家的草书体势中归纳整理创立了一套
规范化的“草书”,以符合他所提出的草书“四个标准”—易识、易写、准确、美丽。

当然,若从纯艺术的角度来说,草书虽有它的规律,但又不宜大家都以一种规范的模式为限。

不过,从普及推广并使书法
艺术走向通俗大众化的观点出发,他的《标准草书》还是功德无量的。

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在传统书法上有着极其深厚根抵的于右任先生,自五十岁以后其技法日臻成熟,已人化境,所以读他的作品感觉就是烂漫天真、意趣盎然。

记得小时侯最初读到于右任书法时,怎么也未瞧上正眼,并私下暗忖:这样的字,似乎一点也不讲究横平竖直,和我们孩子写得差不多嘛,为何也算大师?殊不知,其实大师的高明正在于此,仅仅当时我等少年不识个中滋味罢了。

如图有一幅扇面书法,如果单个字一一取出来看,也许你并不觉有什么好,不过作为完整的一件作品却是那样的生动富有美感。

一首小诗,每列或四字三字,或一字二字,如信手撒珠,看似每列都不规整,但在他的笔下,则处理得相当妥帖与自然。

先生书法的魅力就在于此:不求美而自美,无意佳乃大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