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防治用药

合集下载

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的治疗方法 - 牛病防治

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的治疗方法 - 牛病防治

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的治疗方法-牛病防治宫波(黑龙江省集贤县兴安乡政府畜牧兽医服务中心155903)1乳腺炎治疗的基本原则干奶牛治疗是预防产后临床型乳腺炎最基本的前提;严格挤奶操作规程,定期挤奶器维修,是降低乳腺炎发病率的主要环节;及时发现,挑出新发的临床型乳腺炎牛,确定病原,选择敏感药物治疗;淘汰没有治愈让的慢性感染状态的牛,消除感染源。

2临床型乳腺炎治疗的常用药物抗生素是治疗乳腺炎的首要药物,常用的有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霉素、头孢噻呋钠、泰乐菌素、拜有利、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红霉素、四环素、安倍宁、强倍宁(氨苄西林+头孢喹肟+克拉维酸),速诺、泌乳通、炎速宁(盐酸林可霉素+硫酸新霉素)乳炎康、泌乳康、抗乳炎II号(甲磺酸培氟沙星),乳管塞(药物缓释剂)。

对链球菌感染的乳腺炎牛,可用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霉素、头胞噻呋钠、红霉素、四环素。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腺炎牛,可用强倍宁、速诺、头孢噻呋钠。

对霉形体(支原体)引起的乳腺炎牛,可选用拜有利、泰乐菌素。

对大肠杆菌引起的乳腺炎牛,可选用庆大霉素、炎速宁、拜有利,强倍宁、四环素等。

磺胺类药物是治疗乳腺炎的常用药物,如特攻(磺胺间甲氧嘧啶+美洛西康)。

临床型乳腺炎非甾体类抗炎药:美达佳注射液,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

临床型乳腺炎激素类药:地塞米松注射液、0.5%氢化可地松、醋酸泼尼松注射液。

3临床型乳腺炎乳头管内注射药物治疗每天3次挤净患病乳区的乳汁,当挤奶机不能挤净乳汁时(),挤奶员或兽医要用手工挤奶。

奶挤困难时,可经尾静脉注射10单位催产素,经90~120秒,再用手挤净患病乳区内奶汁。

向乳区内灌注药物。

药物筛选是经药敏试验后确定。

若未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选以下药物中的一种进行乳头管内注射。

所用药物及方法:①速诺(阿莫西林200毫克,克拉维酸50毫克,泼尼西龙10毫克),向患病乳腺乳池内灌注,每个乳区1个剂量(适用于泌乳早期的临床型乳腺炎)间隔12小时用药1次。

牛病治验三则

牛病治验三则

耽误治疗 , 死亡率高。成年牛死亡率低 , 主要是怀 孕母牛流产 。 该病传播快 , 点状流行 4 5 周, 在没 有并发症 的情况下大多数 能 自行康复 , 重症必须
对症辅助治疗以免死亡。
中草药黄柏 、 青黛、 诃子各 2 5 g , 研 成细末 , 加蜂
蜜适量 , 装在 白布袋里衔在 口内, 直至痊愈。
中兽 医学
热降火 , 消暑 除烦 , 兼止 咳平 喘 , 引热邪 排于 小
便, 治其本 ; 杏仁 、 蜂蜜、 胡油, 润肺止咬 , 滑肠通
便, 引病 邪排于大便 , 枯矾敛肺化痰 , 荞 面解郁 降 气平喘 , 同为治其标 。标本同治 , 共起清热降火 ,
止崆 平 喘之 效 。
2 胡 油糜 子童 便治 牛瘤 胃积食
该病在多雨 、 潮湿季节多发 , 各年龄牛均可 感染 , 潜伏期数小时至 1 ~ 2 周, 平均为 l 3 天, 临 床 表现为在受损 伤的皮肤 、 皮下 组织 、 口腔或 胃 肠 黏膜发生坏死 , 成 年牛呈腐蹄 病 , 犊牛为坏死
性 口炎 和脐 坏 死 。犊 牛感 染 疫病 报告后 , 经检查诊断 , 对 8户发病 的牛进行隔离 ,禁止病牛外 出和其它牛进入 , 禁 止非饲养人员进入 , 对养牛户周围消毒 , 在路 口 撒石灰 , 及 时清理粪便和污水 , 勤换垫草 , 粪便堆 积封 闭发 酵 。
加 强饲养 管理 , 防寒保 暖 , 饲喂柔 软 、 营养 丰富 的饲草 , 满 足营养需 要 , 增强牛 的抵抗 力 。 做好 保暖

4 采取 的 防治措 施
4 . 2 全身抗感染治疗 青霉素 ,每千克体重 2 万
单位 , 肌 内注射 , 每 天 2次 , 连用 7 ~ 1 4天 。 4 . 3 中草药 治疗 : 以清 心火 、 解热 毒为 治则 , 方 用 泻 心 汤 。 黄连 3 O 大黄 4 5 g 、 石膏 2 0 0 黄 芩 4 5 g 、 芍药 4 5 g 、 竹叶 1 5 g 、 灯芯 1 0 g 、 车前 6 0 g ,

牛放线菌病的防治方法 - 牛病防治

牛放线菌病的防治方法 - 牛病防治

牛放线菌病的防治方法-牛病防治牛放线菌病是牛的一种慢性化脓性传染病,病原为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以病牛的头、颈、上下颌和舌发生放线菌肿为主要病理特征,在牛换牙、口腔黏膜或皮肤发生损伤时最易感染发病。

本病初期不易察觉,而在牛咀嚼困难、营养不良后才被发现,常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放线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非接触性传染病,牛最为常见。

病原为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其临诊病理特征主要为病牛头部硬组织(骨)和软组织形成放线菌肿。

该肿胀通常进展较慢,一般看到骨体增厚甚至出现咀嚼困难时才被发现,治疗不及时常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一、病原本病可由多种细菌引起,主要是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

其他细菌如衣氏放线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杆菌等也参与致病作用[1]。

1.牛放线菌主要侵害骨骼,其形态和染色特性随生长环境而异,在培养基上为杆状或棒状,而在病变组织中则形成肉眼可见的大小如别针头、外观似硫磺颗粒、颜色呈黄白色的小菌块,质地柔软或坚硬。

菌块镜检呈菊花状,中心部为菌丝体,呈丝球状,革兰氏染色阳性;外围为放射状的棒状体,革兰氏染色阴性。

2.林氏放线杆菌主要侵害软组织器官,在组织中菌块的结构和牛放线菌相似,但中心不呈丝球状,而是许多细小的短杆菌,大小和巴氏杆菌接近;周围也有放射状的棒状体,但比牛放线菌的短,革兰氏染色均为阴性。

上述两种细菌虽在形态学和生物学方面有所不同,但在动物体内引起的病变相似。

二、流行病学本病主要感染2-5岁幼龄牛,呈散发。

在牛换牙、口腔黏膜或皮肤发生损伤时最易感染发病。

病原菌在自然界分布甚广,常存在于被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中,或寄生于牛的口腔和上呼吸道黏膜,有时也会存在于禾本科植物(小麦、大麦、青稞等)的穗芒上,使牛在采食时因芒刺扎破口腔和齿龈黏膜而感染[2]。

因此,放牧于低湿地的动物较易感染本病,而且病变常见于口腔周围的组织器官。

三、临床症状病变常见于颌骨、口腔、头部皮肤与皮下等。

1.侵害牛颌骨时,多在第三、四臼齿处,出现硬固的、界限明显的、不能移动的肿胀,初期热痛,后期无痛感。

牛病防治用药

牛病防治用药

一、牛传染病首选药(1)牛巴氏杆菌病:恩诺沙星、硫酸链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牛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2)牛布鲁氏菌病:环丙沙星、土霉素,布鲁氏苗病活疫苗(3)牛副伤寒:环丙沙星、牛副伤寒灭活疫苗(4)犊牛大肠杆菌病:环丙沙星、硫酸庆大霉素、磺胺对甲氧嘧啶(5)牛结核病:异烟肼,利福平、硫酸链霉素(6)牛放线苗病:青霉素G、硫酸链霉素、林可霉素(7)气肿疽:气肿疽灭活疫苗,气肿疽抗血清(8)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恩诺沙星、泰乐菌素、土霉素.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弱毒疫苗(9)炭疽:红霉素、抗炭疽血清、11号炭疽芽孢疫苗、无荚膜炭疽芽胞苗(10)口蹄疫:口蹄疫O型、A型灭活苗二、牛寄生虫病防治首选药(1)牛消化道线虫病:丙硫苯咪唑、伊维菌素(2)毛首线虫病(鞭虫病):吩嘧啶、精制敌百虫(3)肺线虫病:构橼酸乙胺嗪,氰乙酰肼,左咪唑(4)莫尼茨绦虫病:氯硝柳胺、硫双二氯酚、溴羟替苯胺(5)肝片吸虫病:硝氯酚、三氯苯眯唑(6)双腔吸虫病:海托林(7)日本血吸虫病:吡喹酮、六氯对二甲苯(8)牛螨病(疥癣病、癞):二嗪农、伊维菌素(9)蜱病:氧硫磷、双甲脒、敌敌畏、二嗪农(螨净)、氯菊花酯(10)牛皮蝇蛆病:倍硫磷,皮蝇磷(11)巴贝斯焦虫病:双脒苯脲、硫酸喹啉脲(阿卡普林)、三氮脒、伯氨喹、青蒿素(12)牛泰勒焦虫病:咪唑苯脲、硫酸喹啉脲、三氮脒(13)牛球虫病:莫能菌素、氨丙啉、磺胺二甲嘧啶三、牛普通病防治首选药(1)急性瘤胃臌气(发酵性):鱼石酯、甲醛溶液、来苏儿(2)急性瘤胃臌气(泡沫性):二甲基硅油,松节油(3)前胃弛缓:浓氯化钠注射液,新斯的明、氨甲酰胆碱、马钱子酊、洒石酸锑钾(4)瓣胃阻塞:液体石蜡、硫酸钠、浓氯化钠注射液、新斯的明、毛果芸香碱(5)酮病:葡萄糖(6)卵巢囊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7)肺水肿:呋喃苯胺酸(速尿)、丁苯氧酸(丁尿胺)(8)持久黄体:前列腺素F2α、绒毛膜促性腺素、促黄体激素(9)难产:催产素、垂体后叶素(10)胎衣不下:麦角新碱(11)先兆性流产:黄体酮(12)生产瘫痪(乳热症):葡萄糖酸钙(13)子宫内膜炎:宫炎清、环丙沙星、恩诺沙星(14)乳房炎:环丙沙星、苯唑青霉素钠、硫酸庆大霉素。

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及防治措施

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及防治措施

5 治疗对牛脑包虫病的治疗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5.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首要目的是驱虫。

通过给病牛服用吡喹酮或丙硫咪唑进行治疗。

每2周用药1次,连续用药3~5次,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也可通过静脉注射0.5%的黄色素治疗。

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3d。

药物治疗过程中病牛极易出现死亡现象,因此还应食用安钠咖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

其次,还应采用青霉素防止出现继发感染。

5.2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前应准确判定脑包虫寄生的位置。

根据临床症状可大体判断其所在部位。

在进行手术前需找到病牛头骨的软化点,以此为中心画十字型。

在进行杀菌消毒后,使用电钻钻出小圆孔,取出头骨片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

随后将脑膜剪开,轻轻拉出包囊,使用注射器对其进行穿刺并将其内部的液体抽空。

最后,使用高浓度酒精,对手术创口进行反复冲洗。

完成后将碘酒涂抹于术口进行杀菌、消毒。

消毒后对创口进行缝合、覆盖和包扎。

6 预防措施6.1 加强环境卫生工作 日常饲养过程中应定期做好牛舍的卫生清洁工作,及时清除粪便、尿液等排泄物。

做好室内的通风工作,保持牛舍干燥、空气质量良好。

另外,养殖人员也需做好个人卫生,工作进出牛舍应及时进行杀菌消毒,防止带入细菌、寄生虫等,造成牛群感染。

6.2 加强犬只的管理 犬作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可大大增加牛脑包虫病的发生概率。

因此,养殖场应做好犬只的管理工作,及时清除流浪犬,从而减少患病的风险。

另外,定期对犬进行驱虫管理,并及时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虫卵,从而降低感染的概率。

7 结语综上所述,牛脑包虫病是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可严重影响我国养牛业经济效益。

犬作为寄生虫的主要素宿主,可大大提高牛群患病的概率。

因此,饲养人员应加强养殖场环境及犬只管理工作,熟练掌握该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治疗方法。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进行隔离治疗,从而有效降低该病的传播,促进我国养牛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孙秀红.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04):141.[2]陈晓辉.牛脑包虫病的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动物保健,2017,19(07):91-93.[3]石杉.牛脑包虫的治疗和预防[J].兽医导刊,2019(15):31.[4]肖静.牛脑包虫病及其防治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2(01):148.庞敏 张力本/阿坝职业学院 623200摘 要:养殖中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牛只健康,同时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伴有皮肤剧痒、脱毛和湿疹牛病的防治

伴有皮肤剧痒、脱毛和湿疹牛病的防治
(2)其他症状。发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促迫,下痢或便秘,黄疸,黏膜发绀,肝脏叩 诊区扩大和叩诊疼痛,腹痛,蹄叶炎的症状。
(3)病理变化。由于肝功障碍,有黄疸,出血。肝脏肿大,胆管壁的肥厚,胆囊膨隆。
五、诊断
寄生虫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检出病原体。根据病史、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鉴别诊断, 确诊需做临床实验室检查。
(2)结痂、脱毛和皮肤肥厚。也是螨病病畜必然出现的症状。在虫体的机械刺激和毒素的作用下, 皮肤发生炎性浸润,发痒处皮肤形成结节和水疱,当病畜蹭痒时,结节、水疱破溃,流出渗出液。 渗出液与脱落的上皮细胞、被毛及污垢混杂在一起,干燥后就结成痂皮。痂皮被擦破或除去后,创 面有多量液体渗出及毛细血管出血,又重新结痂。随着病情的发展,毛囊、汗腺受到侵害,皮肤角 质层角化过度,患部脱毛,皮肤肥厚,失去弹性而形成皱褶。
(1)主要症状是皮肤症状。包括皮肤水肿、红斑、水疱和坏死,随后很快出现结痂。 ①皮肤病变仅限于白毛部位,黑毛部位与其界限非常明显。发病1~2d后,白毛部位皮肤发红、肿胀, 局部有热感,触之疼痛。 ②肿胀隆起高于正常皮肤,病变部位大多发黏,多见于背部的白毛部位,其次腹部和乳房。 ③轻症病例,表皮呈小片状逐渐脱落而恢复。 ④重症病例,皮肤变的红黑,逐渐变硬呈板状裂纹而脱落,有的局部出血,不久恢复。
2、虱病 虱的发育为不全变态,发育包括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终生都在宿主身上度过。从卵发育到成 虫的一个生活史为30~40d(血虱),每年能繁殖6~15代。雌虱一生能产50~80个卵,产完卵后死 亡,雄虱于交配后死亡。离开畜主后可存活1~10d。虱子都有其特定的宿主,牛虱到其他动物身上 很快死亡。虱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也可以通过混用的管理用具和褥草等传播。饲养管理和卫 生条件不良的畜群,虱病往往比较严重。秋冬季节,家畜被毛厚密,皮肤湿度增加,有利于虱的生 存和繁殖,因而常常促使虱病流行。

高温季节几种常见牛病的防治

高温季节几种常见牛病的防治

高温季节几种常见牛病的防治摘要:在饲养牛的过程中,气温如果过高,会让牛群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掌握牛病的类型和防治方法,通过有效的举措防治牛病,保证牛的品质,进一步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同时也能给市场提供健康绿色的牛肉食品。

关键词:高温季节;常见牛病;防治在养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牛群经常会患上一些常见疾病。

若不能采取有效的举措予以应对,将会造成牛的大量死亡,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鉴于此,本文对高温季节几种常见牛病进行介绍,并相应的提出防治措施,希望可以为我国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高温季节常见牛病特点1.1牛病种类多通常情况下,只要到了天气比较炎热的季节,牛发生疾病的几率就变得很高,疾病种类也非常多。

其中,以沙门氏菌病、冠状病毒等最为常见。

高温天气下,牛很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母牛生殖道黏膜坏死等症状,并且有部分疾病带有一定的传染性,如果牛群中有一头牛感染,就会迅速的传播给周围其他的牛,甚至严重的时候还会威胁到养殖者的健康。

1.2疑难病症增多由于牛病的种类比较多,在给牛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大量药物,长此以往下去,会让细菌和病原体对药物产生一定的抗性,并不断的进行升级和改变,大大提升了牛病防治的工作难度,同时也造成牛受到多种病菌的侵入,出现多病混合的情况,使得防治人员很难分辨出疾病的类型,再加上之前的药物对于牛病的治疗已经效果甚微,导致牛病大范围传播,让养殖户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1.3人畜共患疾病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牛群,这不可避免的会拉长与牛接触的时间。

所以,只要牛一患病,养殖人员被传染上的概率是十分高的。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比较常见的牛类传染性疾病有:结核病、炭疽病等。

2高温季节几种常见牛病的防治2.1牛寄生虫性眼病牛寄生虫性眼病又称牛眼病,是由吸吮线虫寄生于牛的结膜囊、第三眼睑下和泪管中所诱发的一种寄生性眼病。

奶牛疾病防治临床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奶牛疾病防治临床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奶牛疾病防治临床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奶牛疾病防治是牧场管理的重要环节,正确使用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奶牛疾病防治临床用药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临床用药原则:1.准确诊断:在使用药物之前,必须准确诊断病因,确保选择正确的药物。

不同病原体和疾病需要使用不同类型和规格的药物,因此正确的诊断是使用药物的基础。

2.规范使用:使用药物时必须遵循规范的剂量和频率。

根据病情和体重确定剂量,严格按照医嘱使用,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频次,以免产生耐药性或不良反应。

3.药物种类选择:根据疾病类型和病原体特性选择合适的药物。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抗菌谱和抗菌机制,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药物的特性和疾病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4.药物安全性:在选择药物时必须考虑其安全性。

一些药物可能对奶牛的内脏器官和产奶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药物前必须了解其毒副作用,尤其是对奶牛牛奶的影响。

5.药物残留: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残留问题。

一些药物在体内代谢缓慢,可能会在体内残留较长时间。

使用这些药物后,产奶期的牛奶可能含有药物残留,因此在规定的戒断期内不可出售或食用牛奶。

6.防控措施:防治疾病时不应过度依赖药物,应优先考虑预防和控制措施。

加强牛群的饲养管理,提高生态环境卫生,合理饲养和喂养,做好疫苗接种和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疾病发生率,降低对药物的依赖。

二、注意事项:1.选择合格的药品:购买药品时应选择合格的品牌和渠道,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

购买后需要保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曝晒和受潮。

2.注意药物的过期时间:使用药物前要检查药物的有效期,过期的药物可能会失去治疗效力或产生不良反应。

3.做好药物记录和使用记录:使用药物前应记录药物的种类、批号、剂量等信息。

使用后要标记使用时间和剂量,并保留相关记录。

这有助于以后的跟踪和查询,也方便与兽医的沟通。

4.注意药物的保存和处置:使用完毕后剩余的药物要正确处置,避免被儿童或动物误食。

要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药物外包装和残余药物的处理,以确保环境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牛传染病首选药
(1)牛巴氏杆菌病:恩诺沙星、硫酸链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牛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
(2)牛布鲁氏菌病:环丙沙星、土霉素,布鲁氏苗病活疫苗
(3)牛副伤寒:环丙沙星、牛副伤寒灭活疫苗
(4)犊牛大肠杆菌病:环丙沙星、硫酸庆大霉素、磺胺对甲氧嘧啶
(5)牛结核病:异烟肼,利福平、硫酸链霉素
(6)牛放线苗病:青霉素G、硫酸链霉素、林可霉素
(7)气肿疽:气肿疽灭活疫苗,气肿疽抗血清
(8)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恩诺沙星、泰乐菌素、土霉素。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弱毒疫苗
(9)炭疽:红霉素、抗炭疽血清、11号炭疽芽孢疫苗、无荚膜炭疽芽胞苗
(10)口蹄疫:口蹄疫O型、A型灭活苗
二、牛寄生虫病防治首选药
(1)牛消化道线虫病:丙硫苯咪唑、伊维菌素
(2)毛首线虫病(鞭虫病):吩嘧啶、精制敌百虫
(3)肺线虫病:构橼酸乙胺嗪,氰乙酰肼,左咪唑
(4)莫尼茨绦虫病:氯硝柳胺、硫双二氯酚、溴羟替苯胺
(5)肝片吸虫病:硝氯酚、三氯苯眯唑
(6)双腔吸虫病:海托林
(7)日本血吸虫病:吡喹酮、六氯对二甲苯
(8)牛螨病(疥癣病、癞):二嗪农、伊维菌素
(9)蜱病:氧硫磷、双甲脒、敌敌畏、二嗪农(螨净)、氯菊花酯
(10)牛皮蝇蛆病:倍硫磷,皮蝇磷
(11)巴贝斯焦虫病:双脒苯脲、硫酸喹啉脲(阿卡普林)、三氮脒、伯氨喹、青蒿素
(12)牛泰勒焦虫病:咪唑苯脲、硫酸喹啉脲、三氮脒
(13)牛球虫病:莫能菌素、氨丙啉、磺胺二甲嘧啶
三、牛普通病防治首选药
(1)急性瘤胃臌气(发酵性):鱼石酯、甲醛溶液、来苏儿
(2)急性瘤胃臌气(泡沫性):二甲基硅油,松节油
(3)前胃弛缓:浓氯化钠注射液,新斯的明、氨甲酰胆碱、马钱子酊、洒石酸锑钾
(4)瓣胃阻塞:液体石蜡、硫酸钠、浓氯化钠注射液、新斯的明、毛果芸香碱
(5)酮病:葡萄糖
(6)卵巢囊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7)肺水肿:呋喃苯胺酸(速尿)、丁苯氧酸(丁尿胺)
(8)持久黄体:前列腺素F2α、绒毛膜促性腺素、促黄体激素
(9)难产:催产素、垂体后叶素
(10)胎衣不下:麦角新碱
(11)先兆性流产:黄体酮
(12)生产瘫痪(乳热症):葡萄糖酸钙
(13)子宫内膜炎:宫炎清、环丙沙星、恩诺沙星
(14)乳房炎:环丙沙星、苯唑青霉素钠、硫酸庆大霉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