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牛病流行特点与常见牛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牛病流行特点与常见牛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畜牧业也稳定地发展。

而牛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肉类之一,养牛业也因此在畜牧业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使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

在养牛业的发展过程当中,牛的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牛的养殖周期偏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疾病。

在牛患病以后,如未得到及时的救治会造成病情的加重导致牛的死亡。

一、新时期牛病流行特点分析1、牛病类型众多当前,牛病类型繁多,结合致病机理、发病原因的差异可分为: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寄生虫病等多种,上述牛病的发生概率均非常高。

以产科病为例,常见的有:难产、流产、产后瘫痪、产后缺乳等,是母牛多发病,严重影响母牛的健康状况。

2、疑难杂症繁多传统牛病具有单一化的特点,而现在牛病更加复杂化,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型牛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诊断、治疗难度更大。

如:细菌和病毒感染、病毒和真菌感染等,甚至有的致病菌多达十几种。

再加上滥用抗生素等药物,导致耐药性现象严重,传统药物难以治愈,进而形成疑难杂症。

3、人畜共患疫病增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人畜共患病明显增多,如:结核病、布病、口蹄疫等,不仅会影响牛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威胁人的生命健康。

以结核病为例,有研究表明我国结核病人当中有1/6的患者是因接触病牛后所感染的,结核病的治疗时间长,往往需持续治疗半年到一年。

二、常见牛病的种类1、犊牛腹泻犊牛腹泻的发病率是极高的。

这种病从名字上不难看出,成年牛患病率很低,该病大多出现在刚出生不久的小牛犊身上,所以对于牛犊要尤为重视。

这种疾病属于肠道类疾病,发病原因也极为复杂,小牛犊刚出生时免疫力低下,对抗病毒的能力相对较弱,是产生犊牛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牛犊的器官发育不完整,长期生活在环境较差的牛舍中,会导致病原体感染引起腹泻。

腹泻使牛犊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加重腹泻直至死亡。

2、牛结核病牛结核病在养殖牛的过程中比较常见,主要致病菌为结核分枝杆菌,该病的发生主要与饲养管理、牛自身抵抗力有关。

牛病特点及常见牛病的防治技术

牛病特点及常见牛病的防治技术

牛病特点及常见牛病的防治技术牛病是指在牛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疾病,影响着牛的生长和生产。

牛是人类的重要家畜之一,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牛病的预防和治疗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牛病的特点以及常见牛病的预防和治疗技术进行介绍。

一、牛病特点1. 多发性牛病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性疾病等。

而且这些疾病在牛群中往往呈现出多发性的情况,一旦发生就容易蔓延传播,严重危害牛的健康。

导致牛病的原因很多,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内因主要是与牛的遗传、内分泌等机体自身的因素有关,外因则是与环境、饲料、饮水、气候等外部因素有关。

导致牛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预防和治疗牛病需要全面考虑。

3. 病情变化大牛病的病情变化大,很多疾病的早期症状很难察觉,一旦出现症状,则说明病情已经相当严重。

且有的疾病症状轻微,但会引起牛的厌食、消瘦等,对牛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4. 临床表现复杂牛病的临床表现复杂,不同的病症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会有所不同。

有的病症临床表现不典型,甚至有的疾病没有明显症状,需要进行专业的鉴别诊断。

二、常见牛病的防治技术1. 牛传染病防治技术传染病是牛病中的一大类别,其易传播、发病快、危害大的特点,使得传染病对于牛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常见的牛传染病有口蹄疫、瘟疫、牛瘟、布氏菌病等。

对于这些传染病,应采取以下预防和控制措施:(1)加强牛的免疫力。

定期给牛接种各种疫苗,提高牛的免疫力,增强其抵抗力。

(2)加强环境的消毒和清洁。

保持牛舍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干净,定期进行消毒工作,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3)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定期对牛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症,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避免疾病蔓延。

寄生虫病是牛养殖过程中极为常见的疾病,对牛的生长和健康也会造成严重影响。

常见的牛寄生虫病有疥螨病、囊虫病、回虫病等。

针对这些寄生虫病,应采取以下预防和治疗措施:(1)定期进行驱虫。

定期给牛进行驱虫,减轻寄生虫对牛的危害。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其肉、奶、皮等均为食品工业、制革业和农业生产所必需。

然而,牛病的发生影响着牛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因此,合理的预防和控制牛病是保障畜牧业生产的重要任务。

1.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可影响牛、羊、马等反刍动物,疫情一旦发生,将造成动物生产力急剧下降、繁殖能力减弱、泌乳量下降等严重后果。

2.病毒性腹泻病毒性腹泻病是由家畜病毒腹泻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和传染性的胃肠炎症,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病情严重的牛可出现肠道出血、水肿和休克等症状。

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过氧化物酶试剂近缘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症状为流浆、咳嗽、打喷嚏、鼻塞、喉头炎症等,严重情况下可导致经济损失。

4.乳房炎乳房炎是由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症,牛乳产能严重受损,同时产生三聚氰胺等病原菌和毒素,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牛病防治(1)做好检疫,加强病毒预防接种。

(2)隔离患病动物,及时处理病死动物。

(3)加强消毒工作,消灭病毒力的病原菌。

(4)对饲料、水源、牧草进行消毒。

(1)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随时清理牛舍。

(2)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隔离和治疗。

(3)加强饮用水消毒和消毒。

(4)合理搭配饲料,适度添加保健品。

(1)加强室内通风和保持牛舍的卫生。

(2)及时调整饲料,保证营养及时补充。

(3)对于患病牲畜,及时处理。

(4)加强抗菌素的使用,避免滥用。

(1)定期巡视,根据乳房情况将病牛及时隔离。

(2)注意卫生生产,保证乳房清洁卫生。

(3)注意消毒,加强畜群管理。

(4)注意饲养管理,适当补充营养和草料。

总之,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是减少牛病发生和传播的关键。

只有在保障动物健康的基础上,才能满足人类对于食品及其他牛产品的需求,同时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息。

浅谈牛病特点与常见牛病的防治

浅谈牛病特点与常见牛病的防治

浅谈牛病特点与常见牛病的防治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牛肉、牛奶、牛皮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产品。

但牛病往往会给牧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牛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牛病的特点入手,结合常见牛病进行防治介绍。

一、牛病的特点(1)疾病多发。

牛病种类很多,其中有众多的疾病可以导致牛的死亡。

每一种病都有自己的治疗方法和防治措施,不同病种需要不同的防控措施,因此施肥造成了很大的防治难度。

(2)突发性强。

很多牛病都有突发性强的特点,病情可能在几小时内急剧恶化,甚至直接导致牛的死亡。

因此,对于牛病的防治需要及时、准确、迅速地发现病症,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3)易传染性。

牛容易“内互相传染”,很多牛病都有非常强的传染性。

牛的运动、密集性居住与饲养、可能受到污水、肥料等有害物质的污染,都是比较容易传染的因素,很容易造成群体感染。

(4)饲料和饮水安全。

牛的饲料和饮水质量直接关系到其身体健康。

如果饲料和饮水受到污染或质量不佳,则容易引起牛的疾病。

因此,牧民在饲养牛角度,要保证饲料和饮水的安全。

二、常见牛病及其防治(1)感冒:牛是一种容易感冒的动物,特别是在天气转换的时候不宜暴露在寒冷和潮湿的环境中。

口鼻和眼睛发出异臭,流鼻涕,体温上升等是感冒的主要症状。

对于感冒的防治,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生姜、大葱等等增强抵抗力以预防感冒的发生,如牛已感冒,则应立即进行一定的治疗,如体温上升过高,应及时给药退烧。

(2)口蹄疫:口蹄疫是牛、猪等家畜容易感染的一种高传染性疾病。

其症状包括疱疹、口炎、蹄炎等,主要影响牛的消化系统和运动系统。

为预防口蹄疫的发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注意防疫措施升级到位;加大宣传力度,告知群众要加强饲料管理,遏制口蹄疫的发生;饲养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饲料和饮水污染,避免引起口蹄疫的流行。

(3)疟疾:疟疾是由蚊子传染的常见疾病,牛同样也容易感染。

发病的症状主要包括高热、头痛、全身发冷、吞咽困难、失眠等。

牛病特点及常见牛病的防治技术

牛病特点及常见牛病的防治技术

牛病特点及常见牛病的防治技术牛病是指牛类身体健康状态发生异常的情况,包括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和营养代谢疾病等。

牛病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染性强:牛类常常集中饲养,接触频繁,传染病的传播较容易。

2. 症状复杂:不同的牛病可能有不同的症状表现,有些牛病症状并不明显,需要经过专业兽医的确诊。

3. 防治复杂:牛病的防治涉及疫苗接种、消毒、隔离等多种手段,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操作。

常见的牛病有以下几种,并介绍其防治技术:1. 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牛、猪、羊等有蹄动物。

防治口蹄疫的关键是接种疫苗,定期对牛群进行强制接种,做好饲养环境的消毒工作,确保牛场的卫生条件良好。

2. 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防治结核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清除害虫、防止蚊虫叮咬,排污措施要到位。

对发病牲畜进行及时隔离,并进行药物治疗。

3. 搏动病:搏动病是由毒力强的牛体外干尸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防治搏动病的关键是早期发现病例,对疑似病牛及时隔离,并进行疫区管制。

牛场要做好消杀工作,保持牛棚清洁卫生,提高免疫力,加强饲养管理。

4. 肺炎病:肺炎病是由不同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其症状主要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

防治肺炎病的关键是提高牛群免疫力,定期接种相应疫苗,并且加强牛舍的通风、消毒工作。

5. 乳房炎:乳房炎是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乳房肿胀、发热、乳汁质地改变等。

防治乳房炎的关键是加强牛棚的卫生管理,定期洗乳池、清洁奶槽,并进行乳房的清洁和按摩,加强牛群的营养管理和饲养条件改善。

牛病的防治工作需要充分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操作,提高牛群的免疫力,定期接种相应的疫苗,做好饲养环境的消毒和清洁工作,加强对牛的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和治疗。

饲养员要提高动物养殖和疫病预防的专业知识水平,才能科学有效地防治牛病。

牛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但常常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

及时诊断和防治牛的常见疾病对于保障牛的健康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牛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1. 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烈性疾病,主要影响牛、猪、羊等偶蹄类动物。

口蹄疫早期症状包括高热、唾液增加、口腔和蹄部溃疡,严重的病例还可能导致死亡。

口蹄疫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对于养殖业具有毁灭性的影响。

2. 乳房炎:乳房炎是牛群中极为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乳腺感染所导致。

乳房炎的临床症状包括乳房红肿、热痛、乳汁中含有脓液等。

乳房炎会影响乳牛的产奶量和品质,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性能。

3. 泌尿系统疾病:牛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包括尿路感染、膀胱炎、结石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牛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影响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4. 寄生虫病:包括肝吸虫病、肠道寄生虫病等。

寄生虫病会导致牛出现消瘦、厌食、腹泻、贫血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牛的养殖效益。

1. 口蹄疫的诊断:口蹄疫的临床症状比较明显,通常可根据牛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初步诊断。

还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来确认口蹄疫病毒的存在。

口蹄疫的诊断主要包括病毒分离和鉴定、血清学检测等。

2. 乳房炎的诊断:乳房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乳液的细菌培养。

通过对乳液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确定病原菌的类型和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3. 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对于泌尿系统疾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来进行诊断。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尿液分析、尿液细菌培养等。

4. 寄生虫病的诊断:寄生虫病的诊断主要通过粪便检查,包括直接镜检法、虫卵孵化法等。

还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测来进行诊断。

1. 口蹄疫的防治:口蹄疫的防治主要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患病牲畜、消毒等措施。

及时接种口蹄疫疫苗是预防口蹄疫的关键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口蹄疫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

浅谈牛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浅谈牛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浅谈牛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措施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其肉、奶及皮毛都是人们重要的食物和原料来源。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牛的常见疾病给养殖户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本文将浅谈牛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养殖户们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和帮助。

一、牛的常见疾病: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症状为高烧、流鼻涕、咳嗽、粘膜充血等。

病牛应隔离治疗。

2. 牛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由口蹄疫病毒引起。

症状为高烧、流口水、蹄部溃烂等。

病牛应进行隔离处理,及时消毒病毒散布的场所。

3. 牛肠道传染病:牛的肠道传染病包括大肠杆菌病、牛痢疾等,症状为腹泻、厌食、腹部胀满等。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饲养、加强环境卫生、提高牛的抵抗力等。

4. 牛结核病:牛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其症状为消瘦、乏力、咳嗽等。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检查、隔离治疗、消毒防止病原菌传播等。

5. 牛口腔疾病:牛口腔疾病包括口炎、口疮等,症状为口腔溃烂、流口水、进食困难等。

防治措施包括清洁饮水、合理饲养等。

二、牛疾病的防治措施:1. 加强环境卫生:保持牛舍和牛圈的清洁卫生是预防牛疾病的关键。

定期清理牛粪、消毒牛舍,可以有效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2. 合理饲养:合理的饲养方式可以提高牛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合理饲喂牛只、定时喂食、保证饮水清洁等都是重要的饲养管理措施。

3. 定期检查:定期对牛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疾病。

对于一些潜在的传染病,比如牛结核病,定期检查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

4. 隔离治疗:一旦出现疑似传染病的症状,应该立即将病牛隔离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这样可以防止疾病的扩散,保护其他牛只的健康。

预防和控制牛的常见疾病需要养殖户们加强管理,注重饲养环墋和疾病防治。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牛只的健康水平,保障牛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本文所述的内容能够对养殖户们有所帮助,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牛业产业环境。

常见牛病特点及牛病防治的探讨

常见牛病特点及牛病防治的探讨

常见牛病特点及牛病防治的探讨牛病是指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的一些疾病。

由于牛病对牛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于牛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常见的牛病特点及牛病防治进行探讨。

一、常见牛病特点1. 乳房炎乳房炎是牛群中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产奶减少等症状。

乳房炎的特点是易传染,一旦发生在牛群中很容易蔓延开来。

在养牛管理中,要做好乳房卫生,保持牛舍清洁,及时发现并治疗乳房炎,减少细菌的传染。

2. 肺炎肺炎是牛群中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于养牛环境复杂,常常有刺激、细菌、病毒等引起。

肺炎的特点是发病快,传染性强,症状明显。

在预防肺炎方面,要做好牛舍通风、保暖,控制牛群密度,减少肺炎的传播。

3. 消化道疾病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有胃肠炎、消化不良等,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消化道疾病的特点是易发生在气候变化大、饲料质量差、饲养管理不当等情况下。

在防治方面,要做好饲料卫生,保持饮水清洁,定期给牛进行驱虫等措施。

4. 疟疾疟疾是由寄生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牛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消瘦等症状。

疟疾的特点是传染性强,症状多样,一旦发生容易传染给整个牛群。

在防治方面,要定期对牛群进行驱虫,保持牛圈卫生,减少寄生虫的滋生。

二、牛病防治1. 加强卫生管理在牛群养殖中,要做好牛舍卫生管理,保持牛舍干燥、通风,定期清理粪便、杀菌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同时及时清理饮水和饲料,保持饲料卫生,预防牛病的发生。

2. 定期检查定期对牛群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病变,早期治疗,减少病情扩散。

同时定期对牛群进行驱虫,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3. 合理饲养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牛的免疫力,减少牛病的发生。

在饲养过程中要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合理调整饲料配方,保证牛群的营养均衡。

同时保证牛群的饮水质量,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4. 预防接种对于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可以根据养牛情况进行预防接种,提高牛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
点分析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摘要:牛的疾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坚持防疫卫生制度,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和消灭牛病的关键。

本文主要对牛的常见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病因分析;常见病;防治措施
一、牛的几种常见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传染病:牛的传染病很多,主要介绍以下两种:(1)牛炭疸:俗称“飞疔”,是由炭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季多发。

草食家畜最易感。

症状:发病急剧,昏迷、倒卧、呼吸困难,反刍停止,高烧,可视粘膜呈兰紫色,全身痉挛,临死时七窍出血。

如有此病发生,应严格封锁发病区域,对疫区严格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的综合性措施,尸体不能解剖,因为这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必须进行深埋或烧毁,千万不能吃。

预防:每年注射一次无毒炭疸芽胞苗或第二号炭疸芽胞苗,可获得一年以上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

(2)牛出败:俗称“清水喉”,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其症状为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出血等。

各种年龄的牛均可发生。

发病后一般很难治疗,所以预防很重要。

在加强饲养管理下,每年坚持春、秋两季预防注射牛出败氢氧化铝甲醛菌苗。

2.中毒病。

(1)中毒病。

发病时有便秘、腹泻、水肿等症状。

黄牛、水牛均可发生,在生产实践中对牛的危害最大,重者均要死亡。


是只要不在青杠叶林地放牧或割青杠叶喂牛垫圈,一般不会发生此病。

(2)氨中毒:引起氨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牛过多饮用含氨物质。

如氨化秸秆过多地添加了尿素,碳酸氢铵等非旦白氨源,牛采食未经放氨的氨化料后,吸收过多的氨而引起的中毒病。

症状: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吼叫,肛门松驰,瞳孔散大等。

防治措施:注意不让牛偷饮尿液。

制作氨化秸秆要按操作规程,把好用尿素关。

喂料时,一定要进行放氨处理后方可;作好品质鉴定,不喂霉变、氨化不好的秸秆。

如发生此病,必须立即灌服食醋或酸菜水1.5D2斤进行解毒。

3.常见病。

牛的常见病较多,发病时只要及时进行医治,均可治愈。

瘤胃膨气:又名气胀、肚胀。

是牛吃了过多易于发酵、膨胀的饲料、使瘤胃内溶物急剧发酵产气,导致产气增多,排气障碍的充气性疾病。

病牛主要采食了大量的易于发酵的饲料或食入霉烂变质的青贮料和过食新鲜豆科牧草。

症状:腹围增大,腹痛不安,食欲、反刍、暖气很快停止,呼吸困难、粘膜发绀,食欲废绝。

发现此病应立即治疗,排除气体,减压、制酵,除去瘤胃内的有害内溶物和恢复前胃机能。

急性膨气,要进行穿刺放气,平时应加强管理,不能喂太多的豆科牧草或青草和易于发酵的青饲料;切勿给予发霉、腐烂的饲草、毒草等等。

二、牛病综合防治措施
1.科学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实行科学养牛,是预防奶牛、肉牛疾病的有效方法。

因为许多疾病的发生,饲养管理不良是主要因素或诱因。

所以,搞好饲养管理是减少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途径。

(1)分群饲养,科学配方。

按牛的品种、年龄、体况以及产奶量高低进行分群饲
养,并制定科学饲料配方,注意饲料的营养平衡,不搞“一料制”,以保证牛的正常发育和生产的营养需要,防止营养代谢障碍和中毒疾病的发生。

(2)改善环境,注意卫生。

牛舍要采光充足,通风良好。

冬天防寒,夏天防暑,排水通畅,牛床清洁,粪便及时清理,运动场干燥无积水。

要经常刷拭或冲洗牛体,保持牛体、牛床、用具等的清洁卫生,使牛群始终生活在干净卫生的环境条件下,防止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及蹄部疾病的发生,并生产出优质的牛奶。

(3)充足给水,适当运动牛每天需要大量的饮水,特别是。

产奶牛,每天每头牛饮水及用水量200千克左右,故必须满足其洁净的饮用水,有条件的牛场应设置自动饮水装置。

如由人工喂水,饲养人员必须每天按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特别在炎热的夏季,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应适当给予运动,运动可增进食欲,增强体质,沐浴阳光,有利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母牛的繁殖配种,可减少犊牛的佝偻病、成年牛的繁殖障碍等疾病的发生。

(4)定期驱虫。

驱虫对增强牛群体质,预防和减少寄生虫病和某些传染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在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全牛群的驱虫,通常结合转群、转饲或转场实施。

犊牛在1月龄和6月龄各驱虫1次。

驱虫前最好做一次粪便虫卵检查,查清牛群寄生虫的种类和危害程度,或根据当地寄生虫发生情况有的放矢地选择驱虫药物。

驱虫后的粪便应集中无害化处理、防止散布病原。

2.严格消毒制度。

消毒是消灭病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是防治和消灭疫病的有效措施。

设立消毒池和消毒间。

场门、生产区和牛舍入口处都应设立消毒池,内置1%~10%漂白粉液,或
3%~5%来苏儿、3%~5%烧碱液,并经常更换,保持应有的浓度。

有条件的牛场,还应设立消毒间(室),进行紫外线消毒。

牛舍、牛床、运动场应定期消毒(每月l~2次),消毒药一般用10%~20%石灰乳、1%~10%漂白粉、0.5%~1%菌毒敌,或百毒杀、84消毒液均可。

如遇烈性传染病,最好用2%~5%热烧碱溶液消毒。

牛粪要堆积发酵,也可喷洒渗入消毒液。

用2%~3%敌百虫溶液杀灭蚊、蝇等吸血昆虫。

用具的消毒。

用具应坚持每天用完之后消毒一次,一般用1%~10%的漂白粉、84消毒液等。

工作人员进入牛舍时,应穿戴工作服、鞋、帽,饲养员不得串舍;谢绝无关人员进入牛舍,必须进入者需要穿工作服、鞋。

一切人员和车辆进出时,必须从消毒池通过或踩踏消毒。

有条件的可用紫外线消毒5~10分钟,方可入内。

禁止猫、狗、鸡等动物窜入牛舍,不准将生肉等带入生产区和牛舍或煮食肉类食物,不能在生产区内宰杀病牛或其他动物,并定期灭鼠。

3.按时免疫接种。

为了提高牛机体的免疫功能,抵抗相应传染病的侵害,需定期对健康牛群进行疫苗或菌苗的预防注射。

目前,我国应用于奶牛、肉牛的疫(菌)苗很多,为使预防接种取得预期的效果,应在掌握本地区传染病种类和流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牛群生产、饲养管理和流动情况,制定出比较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防疫计划,特别是对某些重要的传染病如炭疽、口蹄疫、牛流行热、牛出败等应适时地进行预防接种。

4.疫情控制。

发生疫情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传染病的蔓延和扩散,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1)隔离病牛。

这是为了防止病牛
向健康牛传播所采取的一项措施。

在隔离前,应组织人员逐头认真检查,根据结果把牛分为病牛、可疑病牛和假定健康牛三群,然后分别进行隔离。

(2)严格消毒。

对污染场地、牛舍、工具、用具及饲养员、兽医人员的衣物都应彻底消毒。

牛粪应堆积发酵15~30天,并喷洒消毒液,无害化处理后方可运出做肥料。

(3)病牛尸体焚烧深埋。

如果是烈性传染病,其病牛和可疑病牛均应捕杀,并做焚烧、深埋处理。

三、结语
我国经济的发展让养殖业也得到提升,随着人们对于牛肉的的需求也变得日益壮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疾病。

因此养殖业要想获得经济效益就要先解决牛病的问题,对牛病进行控制。

科学养牛是目前养殖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办法,也是做好牛疾病控制防御工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慧;郑明学;王仲兵;古少鹏;韩克光;;近年来牛主要细菌性传染病及其流行特点[J];动物医学进展;2013年01期.
[2]努尔扎提;;牛结核的防制[J];新疆畜牧业;2012年03期.
[3]陈焕春;;我国牛病流行概况与牛结核防控研究[A];第四届全国牛病防制及产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