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断层解剖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断层解剖学复习资料

断层解剖学复习资料

断层解剖学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单选题一、头部1.在横断面上,识别距状沟前部的标志A.禽距B.侧副隆起C.侧副沟D.海马E. 海马傍回2.显示基底核区的最佳横断层面A.胼胝体干B. 胼胝体压部C.松果体D.前连合E.后连合3.识别中央旁小叶的标志A.扣带沟B.扣带沟边缘支C.中央沟D.中央前沟E.中央后沟4.内囊前肢与内囊后肢分界的标志A.豆状核B.壳C.苍白球D.尾状核E.背侧丘脑5.在横断层面上,小脑延髓池两侧的脑组织A.小脑扁桃体B.小脑半球C.小脑蚓D.枕叶E.舌回6.半卵圆中心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楔叶B.楔前叶C.缘上回D.外侧沟E.顶枕沟7.胼胝体干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侧脑室B.第三脑室C.尾状核D.外侧沟E.顶枕沟8. 半卵圆中心以上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E.楔叶9. 胼胝体压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内囊B.外囊 C最外囊 D.第五脑室 E.第六脑室10. 胼胝体压部横断层面上的结构A.胼胝体嘴B. 胼胝体膝C. 胼胝体干D.海马E. 海马傍回11.内囊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尾状核B.豆状核 C屏状核 D.杏仁体 E.背侧丘脑12. 胼胝体压部两侧的腔隙为侧脑室A.前角B.中央部C.三角区D.后角E.下角13.红核和黑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侧脑室B.第三脑室C.中脑水管D.胼胝体膝E.透明隔14. 鞍上池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交叉池B.大脑纵裂池C.小脑上池D.环池E.大脑外侧窝池15.齿状核横断层面上的结构A.小脑上池B.小脑扁桃体C.小脑上脚D.小脑中脚E.小脑下脚16. 第四脑室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中脑B.脑桥 C延髓 D.小脑半球 E.小脑蚓17.形成“Y”形小脑幕的结构A.大脑镰B.小脑幕 C小脑镰 D.大脑镰和小脑幕 E.小脑幕和小脑镰18.豆状核与屏状核之间的白质区A.内囊B.外囊C.最外囊D.视辐射E.听辐射19.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的白质区A.内囊前肢B.内囊膝C.内囊后肢D.外囊E.最外囊20.在横断层面上,上矢状窦的常见形态A.三角形B.四角形C.圆形D.卵圆形E.不规则形21.基底核区的横断层面上最先出现A.背侧丘脑B.尾状核C.豆状核D.屏状核E.杏仁体22. 尾状核的横断层面上最先出现A. 尾状核头B.尾状核体C. 尾状核尾D. 尾状核头和尾状核体E. 尾状核体和尾状核尾23.横断层面上的侧脑室最先出现A.前角B.中央部C.三角区D.后角E.下角24.脑血管无搏动的主要原因A. 大脑动脉环B. 吻合血管C.行程弯曲D.动、静脉不伴行E.管壁薄25.分布于幕上后部结构的动脉A. 颈内动脉系B.大脑前动脉C. 大脑中动脉D. 大脑后动脉E.椎动脉系26. 颈内动脉自颈总动脉发出处约平A.舌骨上缘B.下颌骨下缘C.甲状软骨上缘D. 甲状软骨下缘E.环状软骨27.颈内动脉进入颅腔的部位A.颈动脉管外口B. 颈动脉管C. 颈动脉管内口D.破裂孔E.海绵窦28.眼动脉自颈内动脉的发出处A.岩骨段B. 海绵窦段C. 膝段D.床突上段E.终段29.脉络丛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自颈内动脉的发出处A.岩骨段B. 海绵窦段C. 膝段D.床突上段E.终段30.行程长且管径细,易发生栓塞的脑血管A. 大脑前动脉B. 大脑中动脉C. 大脑后动脉D. 脉络丛前动脉E. 脉络丛后动脉31.椎动脉的横突孔段穿经的颈椎横突孔A.第6-1B. 第6-2C.第7-1D.第7-2E.第5-132.颅脑正中矢状面上不出现的脑血管A. 大脑前动脉B. 大脑中动脉C. 大脑后动脉D.基底动脉E. 大脑大静脉33.与大脑后动脉相伴行的脑神经A. 视神经B. 视束C. 动眼神经D. 滑车神经E.展神经34.中国人最常见的大脑动脉环类型A. 近代型B. 原始型C. 过渡型D.混合型E. 发育不全型35.走行于大脑半球外侧沟内的静脉A. 大脑上静脉B. 大脑中浅静脉C. 大脑下静脉D. 大脑大静脉E. 大脑内静脉36.大脑深静脉中的管壁薄而脆,易破裂出血A. 大脑大静脉B. 大脑内静脉C. 基底静脉D. 脉络丛静脉E. 透明隔静脉37. 大脑大静脉位于A. 帆间池B. 脚间池C. 四叠体池D. 大脑大静脉池E.直窦38.海绵窦外侧壁上的脑神经不出现A.动眼神经B.滑车神经C.展神经D.眼神经E.上颌神经39.诊断垂体瘤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测量垂体的A.面积B.体积C.前后径D.左右径E.上下径40.垂体高度的测量常选择经垂体A.横断层面B.矢状层面C.冠状层面D.斜冠状面E.斜矢状面41.垂体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A.视交叉B.颈内动脉C.蝶窦D.海棉窦E. Meckel腔42.垂体的正中矢状面上不出现A.蝶窦B.鞍背C.鞍结节D.鞍膈E.前床突43.垂体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颈内动脉B.鞍背C.海绵窦D.脑桥E. Meckel腔44.“空蝶鞍”征多出现于鞍膈的类型A.Ⅰ型B.Ⅱ型C.Ⅲ型D.Ⅰ、Ⅱ型E. Ⅱ、Ⅲ型45.鞍周血管的主要动脉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C.大脑后动脉D.大脑动脉环E.基底动脉46.鞍上池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视交叉B.垂体柄C.颈内动脉D.三叉神经节E.基底动脉47.匙突位于前庭窗的A.前上方B.后上方C.前下方 D后下方. E.外侧48.膝神经节位于面神经管及面神经的A.迷路段B.水平段C.垂体段D.前膝部E.后膝部49.颈静脉孔前内侧部通过的结构A.舌咽神经B.迷走神经C.副神经D.乙状窝E.颈内静脉50.外骨半规管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前庭导水管B.前庭C.后骨半规管D.耳蜗E.乳突窦51.膝神经节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鼓室上隐窝B.乳突窦C.内耳道D.外耳道E.前庭52.内耳道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骨半规管B.前庭C.耳蜗D.鼓室上隐窝E.外耳道1. A.2. C.3. B.4. C.5. B.6. D.7. B.8. D.9. E. 10. B.11. D.12. C. 13. E. 14. C. 15. D. 16. A. 17. D. 18. B. 19. C. 20. A.21. B. 22. B. 23.B. 24.C. 25.D. 26. C. 27. D. 28. C. 29.E. 30. D. 31. B. 32. B. 33. C. 34. A.35. B. 36. A. 37. D. 38.C. 39. E. 40. C. 41. E. 42. E. 43. E. 44. C. 45. D. 46.D. 47. A. 48. D. 49. A. 50. D. 51. D. 52.E.二、颈部1.寰枢正中关节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腮腺B.咽旁间隙C.颈总动脉D.颈内静脉E.头长肌2.舌骨体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下颌下腺B.舌下腺C.颈内动脉D.咽后间隙E.迷走神经3.甲状软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喉前庭B.喉中间腔C.声门下腔D.喉室E.梨状隐窝4.杓状软骨横断层面上的结构A.喉口B.喉前庭C.喉中间腔D.甲状软骨上角E.声门下腔5.会厌前间隙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舌骨B.会厌软骨C.喉咽D.甲状软骨上角E.咽旁间隙6.喉口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喉前庭B.喉咽C.杓会厌襞D.声门旁间隙E.会厌软7.声门旁间隙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喉中间腔B.喉室C.甲状软骨D.会厌前间隙E.杓状软骨8.环状软骨板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甲状软骨B.甲状腺C.颈总动脉D.颈内静脉E.食管9.环状软骨弓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甲状腺B.喉咽C.咽后间隙D.气管前间隙E.椎前间隙10.环状软骨弓横断层面上的结构A.喉前庭B. 喉中间腔C. 声门下腔D.气管E.第5颈椎11.甲状腺峡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 气管B.食管C.喉上神经D. 食管后间隙E.喉返神经12.颈根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 锁骨下动脉B. 椎动、静脉C.颈总动、静脉D. 迷走神经E.膈神经13. 声门裂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 声带B. 杓状软骨C.环状软骨板D. 甲状软骨E.会厌软骨14.在横断层上,胸骨上间隙内的结构不出现A. 胸锁乳突肌B. 颈前静脉C.颈静脉弓D.颈前淋巴结E.角淋巴结15.在横断层上,锁骨上间隙内的结构A. 锁骨下动脉B.锁骨下静脉C. 颈外静脉D. 颈内静脉E.颈总动脉16.枢椎体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 鼻咽B. 口咽C. 腭扁桃体D. 腭垂E.咽后间隙17.下颌下腺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下颌舌骨肌B.舌骨舌肌C.下颌骨D. 舌骨下肌群E.颏舌肌18.在横断层面上,甲状腺侧叶的后外侧不出现.A.颈总动脉B.颈内静脉C.迷走神经D. 颈交感干E.喉咽19.颈动脉窦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颈内静脉B.颈外动脉C.咽旁间隙D. 椎前间隙E.咽后间隙20.在横断层面上,斜角肌间隙内的结构A.臂丛B. 锁骨下静脉C.椎动、静脉D. 颈内动、静脉E.膈神经21.椎动脉三角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椎动、静脉B.前斜角肌C.颈长肌D.胸膜顶E.头长肌22.甲状腺峡部横断层面上的结构A. 环状软骨B. 甲状软骨C.第3气管环D.第2颈椎E.气管杈23.在横断层影像上,显示喉腔位置的标志性结构A. 甲状软骨B. 环状软骨C. 会厌软骨D. 杓状软骨E.喉口24.在横断层面上,环状软骨平面不出现A.第6颈椎B. 咽与食管移行处C.喉与气管移行处D. 咽旁间隙E.咽后间隙25.内脏格和血管格与支持格的分界标志A. 椎前筋膜B. 咽旁间隙C.脊柱颈段D. 咽E.食管1. C.2. B.3. C.4. C.5. E.6. D.7. D.8. E.9. D. 10. C. 11. C. 12. C. 13. E. 14. E. 15.C. 16. A.17. D. 18. E. 19. C. 20. A. 21. E. 22. C. 23. A. 24. D. 25. A.三、胸部1.胸锁关节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 头臂静脉B. 上腔静脉C. 头臂干D.右肺尖E.左肺尖后段2.上腔静脉起始处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左锁骨下动脉B. 左颈总动脉C. 头臂干D.主动脉弓E.胸导管3.主动脉弓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上腔静脉B.胸腺C.右肺后段D.左肺前段E.奇静脉4.奇静脉弓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血管前间隙B.气管前间隙C.气管后间隙D.主肺动脉窗E.气管杈下间隙5.主肺动脉窗的结构不包括A.动脉韧带B.心丛C.左喉返神经D.左迷走神经E.动脉韧带淋巴结6.主肺动脉窗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右肺尖段B.右肺前段C.右肺后段D.左肺尖后段E.左肺前段7.在横断层面上,右肺门出现的标志A. 奇静脉B.奇静脉弓C.上腔静脉D.气管杈E.主动脉弓8. 在横断层面上,左肺门出现的标志A.升主动脉B.胸主动脉C.主动脉弓D.气管杈E.奇静脉弓9.在主动脉弓横断层面上,靠近肺纵隔面的肺段A.右肺尖段B.右肺前段C.右肺后段D.左肺前段E.左肺尖后段10. 在横断层面上,出现于主动脉弓以上层面的肺段A.右肺上段B.右肺前段C.右肺后段D.左肺前段E.左肺尖后段11.肺动脉杈的横断面上不出现A.气管杈B.奇静脉C.心包上隐窝D.隆嵴下淋巴结E.上腔静脉12. 肺动脉杈横断面上的肺段不出现A.右肺前段B.右肺后段C.上段D.上舌段E.左肺尖后段13. 肺动脉杈横断层面上的左肺动脉末端勾绕A.左主支气管B.上叶支气管C.左上叶动脉D.左上肺静脉E.左上叶静脉14. 中间支气管的横断面上不出现A.叶间动脉B.左主支气管C.奇食隐窝D.隆嵴下淋巴结E.右心室15.在肺门横断层面上,其最下部的结构A.肺动脉B.主支气管C.上肺静脉D.下肺静脉E.支气管静脉16.主要分布于肺段之间的结构A.支气管B.肺动脉C.肺静脉D.支气管动脉E.支气管静脉17左、右下肺静脉横断层面上不出现的肺段.A.内侧段B.外侧段C.上舌段D.下舌段E.内侧前底段18.舌叶支气管横断层面上不出现的肺段A.前段B.内侧段C.外侧段D.上舌段E.下舌段19.左肺动脉横断层面上不出现的肺段A.尖段B. 前段C.后段D.上段E.尖后段20. 右肺动脉横断层面上不出现的肺段A.前段B.后段C.外侧段D.上舌段E.上段21.胸骨角平面的后方平对A.第2肋骨B.第3胸椎C. 第2胸肋关节D.第4胸椎体E.第5胸椎体22.膈神经和迷走神经位于上纵隔五层中的A.胸腺层B.静脉层C.动脉层D.气管层E.食管层23.位于胸骨角平面以上的结构A.气管杈B.奇静脉弓C.第二食管狭窄D.肺动脉分杈处E.胸导管自右侧转向左侧上行24.形成影像上肺门和肺纹理的主要结构A.支气管B.肺动、静脉C.支气管血管D.淋巴结E.神经25.肺段支气管、血管出入肺段处A.肺门B.第一肺门C.第二肺门D.第三肺门E.第四肺门26.上舌段支气管发自于A.中间支气管B.中叶支气管C.舌叶支气管D.下叶支气管E.上叶支气管27.结核性空洞的好发部位A.S2B.S4C.S5D. S6E.S828.纵行走行且横断层面上呈圆形的肺段支气管A. B1B.B2C.B4D.B5E.B629.显示肺门区的最佳横断层面A.第5-6胸椎B. 第7胸椎C. 第8胸椎D. 第6-8胸椎E. 第5-8胸椎30.主动脉弓横断层面上的肺段不出现A.S1B.S2C.S1+2D.S3E.S431.由肋胸膜与纵隔胸膜折返形成A.肋膈隐窝B. 肋膈窦C. 肋纵隔隐窝D.奇食隐窝E.胸膜隐窝1. B.2. D.3. E.4. E.5. E.6. A.7. B.8. C.9. A. 10. E. 11. A. 12. D. 13. D.14. E. 15. D. 16. C. 17 C. 18. A. 19. A. 20. B. 21. D. 22. C. 23. B. 24. B. 25. D.26. C. 27. A. 28. A. 29. D. 30. E. 31. C.四、腹部1.第二肝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右肺下叶B.左肺下叶C.左肺上叶D.胸主动脉E.腹主动脉2. 第二肝门横断层面上的肝段不出现A.尾状叶B.左内叶C.左外叶上段D.右前叶上段E.右后叶下段3. 镰状韧带附着缘以上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 右肺中叶B.左肺上叶C.右心室D.肝左外叶E.肝右前叶4. 三大肝静脉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食管B.胸导管C.肝圆韧带裂D.静脉韧带裂E.网膜囊上隐窝5. 第三肝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腔静脉沟B.胆囊窝C.尾状叶静脉D.副肝右静脉E.肋膈隐窝6.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横断层面上的肝段不出现A.右后叶上段B.右后叶下段C.右前叶上段D.左外叶上段E.左外叶下段7.肝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静脉韧带裂B.肝圆韧带裂C.弓状切迹D.门腔间隙E.肝圆韧带8.肝门横断层面上的肝段不出现A.左外叶上段B.左外叶下段C.尾状叶D.左内叶E.右前叶9.肝胰壶腹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十二指肠降部B.钩突C.肾皮质D.肝右叶E.右前叶10.门腔间隙的结构不出现A. 肝尾状叶B.网膜孔C. 网膜囊D.门腔淋巴结E.钩突11.横断层面上不能作为肝正中裂划分的标志结构A.下腔静脉B.腔静脉沟C.胆囊D.胆囊窝E.肝中间静脉12.横断层面上不能作为左叶间裂划分的标志结构A.左叶间静脉B.肝门静脉左支C.镰状韧带D.肝圆韧带E. 肝圆韧带裂13.胆囊横断层面上的肝段不出现A.左内叶B.尾状叶C.右前叶下段D.右前叶上段E.右后叶下段14.胰头、颈、体分界的标志结构A. 下腔静脉B.肠系膜上静脉C.肠系膜上动脉D.脾静脉E.脾动脉15.左肾上极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左肾上腺B.右肾上腺C.右肾D.脾E.胃16.胰体后界的标志结构A.下腔静脉B.腹主动脉C.左肾静脉D.脾静脉E.脾动脉17.肝门静脉起始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胰头B. 右肾C.脾D.十二指肠降部E.胆囊18.肝门静脉起始处横断层面上的肝段A.左内叶B.尾状叶C.右后叶下段D.右前叶上段E.右后叶上段19. 门腔间隙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肝尾状叶B.网膜囊C. 肾上腺D.十二指肠水平部E.胆总管20.在横断层面上,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血管A.左肾静脉B.左肾动脉C.右肾静脉D.右肾动脉E.脾动脉21.在横断层面上,肾窦内的结构不包括A.肾盂B.输尿管C.肾大盏D.肾小盏E.肾血管22.肾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肾动脉B.肾静脉C.肾盂D.肾窦E.肾上腺23.胰头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肝右叶B.脾C.十二指肠降部D.回肠E.肾24.在胰的横断层面上,一般先出现A.胰头B.胰颈C.胰体D.胰尾E.钩突25.在横断层面上,确认胰头的重要标志A.下腔静脉B.肠系膜上静脉C.肠系膜上动脉D.肝门静脉E.腹主动脉26.横断层面上识别胰尾的标志A.脾B.左肾C.胃D.脾动脉E.肾静脉27.横断层面上识别胆总管的十二指肠上段和十二指肠后段的标志结构A.肝门静脉B.肝固有动脉C.下腔静脉D.网膜孔E.十二指肠28.横断层面上肾旁后间隙内的结构A.肾B.肾上腺C.肾脂肪囊D.肾旁脂体E.输尿管29.肾上腺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肾锥体B.肾窦C.脾D.胰E.胆囊30.在横断层面上,可作为右段间裂的标志结构A.肝门静脉分叉处B.肝门静脉右支C.肝门静脉左支D. 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E.肝门31.在横断层面上,最行出现的汇合(分叉)点A.肝左、右管B.肝门静脉C.肝固有动脉D.胆囊管与胆总管E.胆静脉注入肝静脉处32.在横断层面上,肝门静脉左支最先出现A.横部B.角部C.矢状部D.囊部E.以上均不对33.肝门静脉左、右支的分支不包括A.右前支B.右后支C.左内支D.左外支E.肝左静脉34.Glisson系统内的管道不包括A.肝门静脉左支B.肝门静脉右支C.肝静脉D.肝固有动脉E.肝管35.肝右后叶上段的简写为A.SⅧB. S8C.SⅦD. S7E.SⅥ36.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走行于A.正中裂B.左叶间裂C.右叶间裂D.左段间裂E.右段间裂37.区分左内叶与右前叶上段的肝裂A.正中裂B.背裂C.左叶间裂D.右叶间裂E.斜裂38.在横断层面上,下腔静脉左前壁与胆囊窝中点的连线为A.正中裂B.左叶间裂C.右叶间裂D.背裂E.右段间裂39.在横断层面上,镰状韧带左侧约1cm处为A.正中裂B.左叶间裂C.右叶间裂D.背裂E.右段间裂40.在横断层面上,下腔静脉右前壁与静脉韧带裂右端所作的弧形线为A.正中裂B.左叶间裂C.右叶间裂D.背裂E.右段间裂41.肝门静脉右支横断层面上的肝段不出现A.S IB. SⅡC.SⅢD. SⅦE.SⅧ42.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横断层面上的肝段不出现A.SⅡB. SⅢC.SⅣbD. SⅦE.SⅧ43.在横断层面上,随肝圆地带裂消失而消失的肝段A.SⅠB. SⅡC.SⅢD. SⅣE.SⅤ44.第二肝门出现以前的横断层面上的肝段A.S IB. SⅡC.SⅢD. SⅤE.SⅥ45.在横断层面上,正常胰头的前后径不应超过同一层面上椎体的A.1/3横径B.1/2横径C.横径D.1/2纵径E.纵径46.在横断层面上,正常钩突向左延伸的部分不超越A.肝门静脉B.肠系膜上静脉C.肠系膜上动脉D.下腔静脉E.腹主动脉47.在横断层面上,胆总管胰腺段的识别标志A.肝门静脉B.下腔静脉C.胰头D.十二指肠降部E.腹主动脉48.门腔间隙内的主要血管A.肝右动脉B.肝左动脉C.副肝右动脉D.副肝左动脉E.胆囊动脉50.在横断层面上,出入肾门的结构自前向后为A.肾静脉、肾动脉、肾盂B.肾动脉、肾静脉、肾盂C.肾静脉、肾盂、肾动脉D.肾动脉、肾盂、肾静脉E. 肾盂、肾静脉、肾动脉1. E.2. E.3. D.4. C.5. B.6. B.7. D.8. A.9. E. 10. C. 11. B. 12. D. 13 D. 14. B 15. C. 16. D. 17. E. 18. C. 19. D. 20. A. 21. B. 22. E. 23. D. 24. D. 25. A. 26. B.27. A. 28. D. 29. B. 30. B. 31. A. 32. B. 33. E. 34. C. 35. C. 36. B. 37. A. 38. A. 39. B.40. D. 41. B. 42. C. 43. C. 44. B. 45. C. 46. C. 47. B. 48. C. 50. A.五、盆部及会阴1.第1骶椎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 回肠B.肠系膜C.乙状结肠D. 乙状结肠系膜E.直肠2.在横断层面上,第1骶椎前方的血管神经不出现A.髂内动脉B.髂外动脉C.骶正中动脉D.股神经E.腰骶干3. 在横断层面上,位于骶髂关节前方的结构不出现A. 髂内动脉B. 髂内静脉C. 腰骶干D.骶神经E.髂外动脉4.骶丛和坐骨神经在横断层面上定位的标志结构A.骶骨B.髂骨C.梨状肌D.闭孔内肌E.闭孔外肌5.髋臼上缘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坐骨神经B.直肠C.回肠D.直肠膀胱陷凹E.乙状结肠6. 精囊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膀胱B.输精管壶腹C. 直肠膀胱陷凹D.输尿管E.直肠7.膀胱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直肠B.前列腺C.输精管D. 输尿管E.肛管8.膀胱横断层面上的间隙不出现A.膀胱前隙B.膀胱后隙C. 直肠膀胱陷凹D.骨盆直肠隙E.直肠后隙9.前列腺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尿道B.射精管C.直肠静脉丛D.前列腺静脉丛E.输精管10.耻骨联合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前列腺B.膀胱C.直肠D.肛管E.尿道11.在横断层面上,位居耻骨联合前方的结构A.精索B.股动、静脉C.肛提肌D.闭孔内肌E. 闭孔外肌12.在横断层面上,前列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难多发生于A.前叶B.中叶C.左侧叶D.右侧叶E.中叶和侧叶13.前列腺组织中体积最大的部分A.中央区B.周缘区C.前纤维肌肉基质区D.移行区E.尿道周围组织14.在横断层面上,位于髂腰肌前内侧的结构A.髂内动脉B.髂外动脉C.输尿管D.腰骶干E.闭孔神经15.子宫首次出现的横断层面A.骶髂关节B.坐骨大孔C.髋关节D.耻骨联合E.闭孔16.在横断层面上,阴道穹最先出现A.前穹B.左侧穹C.右侧穹D.后穹E.前、后穹17.在横断层面上,子宫最先出现A.子宫底B.子宫体C.子宫颈阴道部D.子宫颈阴道上部E.子宫峡18. 在横断层面上,子宫底与子宫体的分界标志A.输卵管B. 卵巢C.子宫角D.子宫峡E.子宫腔19.在横断层面上,正常子宫颈的最低平面A.髋关节B.坐骨棘C.坐骨结节D.坐骨支E.耻骨弓20.在横断层面上,子宫体两侧横行的韧带A.子宫圆韧带B. 子宫阔韧带C. 子宫主韧带D. 骶子宫韧带E. 耻子宫韧带21.在横断层面上,子宫腔子宫颈管的分界标志A. 子宫体B. 子宫颈C. 子宫底D. 子宫峡E. 子宫角22.显示前列腺的最佳横断层面A.耻骨联合止方10mmB.耻骨联合上缘C.耻骨联合中点D.耻骨联合下缘E.耻骨联合下方5mm1. E.2. D.3. E.4. C.5. D.6. D.7. E.8. C.9. E. 10. D. 11. A. 12. E. 13. B.14. B. 15. B. 16. D. 17 A. 18. C. 19. B. 20. B. 21. D. 22. C六、脊柱区1.人体脊柱的椎间盘数A.21个B.22个C.23个D.24个E.25个2.在脊柱横断层面上呈“V”形的韧带A.棘间韧带B. 棘上韧带C. 项韧带D.黄韧带E.横突间韧带3.在脊柱横断层面上,黄韧带最厚的部位A.颈段B.胸段C.腰段D.骶段E.尾段4.第5 腰骶关节关节面的方位呈A.水平B.冠状C.矢状D.凹面形E.以上均不对5.在椎间盘构造中,含胶原纤维,无软骨基质的结构A.髓核B.纤维环C.sharpey纤维D.透明软骨终板E.椎体软骨面6.椎间盘最外层的环形纤维A.髓核B.纤维环C.sharpey纤维D.前纵韧带E.后纵韧带7.椎间盘内呈同心圆排列的结构A.髓核B.纤维环C.sharpey纤维D.透明软骨终板E.椎体软骨面8.椎间盘内呈半透明、凝胶状易突出的结构A.髓核B.纤维环C.sharpey纤维D.透明软骨终板E.椎体软骨面9.覆盖于髓核表面,与上、下椎体相连接的椎间盘结构A.髓核B.纤维环C.sharpey纤维D.透明软骨终板E.椎体软骨面.10.三叶形的椎管横断面见于脊柱A.颈段B.胸段C.上腰段D.下腰段E.骶段11.横断层面上呈横卵圆形的脊髓节段A.上颈髓B.下颈髓C.上胸髓D.下胸髓E.腰髓12.横断层面上脊神经后支穿经A.椎管B.椎间孔C.椎间管D.骨纤维孔E.骨纤维管13.脊柱各段中椎间盘最薄的部位A.颈段B.胸段C.腰段D.骶段E.尾段14.在横断层面上呈椭圆形的椎体A.颈椎B.胸椎C.腰椎D.骶椎E.尾椎15.在横断层面上,颈段椎管前后径的最宽处位于A.寰椎B.枢椎C.第3颈椎D.第5颈椎E.隆椎16.颈椎间盘与相邻椎体高度的比例为A.1∶1B. 1∶2C. 1∶3D. 1∶4E. 1∶517.颈椎间盘的前、后缘高度比例约为A. 1∶1B. 2∶1C. 3∶1D. 4∶1E. 5∶118.棘突呈叠瓦状的椎骨A.颈椎B.胸椎C.腰椎D.骶椎E.尾椎19.在脊柱正中矢状面上,犹如横置花瓶的椎间盘A.颈段B.胸段C.腰段D.骶段E.尾段20腰椎管狭窄时,其椎管与椎体矢状径的比例为.A. 1∶2B. 1∶3C. 1∶4D. 1∶5E. 1∶621.硬膜囊末端以下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骶神经根B. 尾神经根C.终丝D.终池E.椎内静脉丛22.“猫头鹰征”多出现于脊柱A.颈段B.胸段C.腰段D.骶段E.尾段1. C.2. D.3. C.4. B.5. C.6. C7. B.8. A.9. D. 10. D. 11. B. 12. D. 13. B.14. A.15. A. 16. C. 17. B. 18. B. 19. C. 20 E. 21. D. 22. C.七、四肢1.在肩关节横断层面上,肱二头肌长头腱居肱骨A.前方B.后方C.外侧D.内侧E.上方2. 在肩关节横断层面上,呈“C”形从前、后和外侧包绕肩关节的A.胸大肌B.三角肌C.斜方肌D.大圆肌E.肩胛下肌3. 在肩关节横断层面上,腋窝内的结构不出现A. 腋动脉B. 腋静脉C. 腋神经D. 腋淋巴结E.臂丛4.在横断层面上,构成腕关节的结构不包括A.尺骨B.桡骨C.手舟骨D.月骨E.三角骨5. 在横断层面上,股骨头位于股骨颈的A.内侧B.前内侧C.后内侧D.前方E.后方1. A.2. B.3. C.4. A.5. B.第二部分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回声 CT值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窗位窗宽部分容积效应周围间隙现象 T1加权像 T2加权像流空效应心包窦血管前间隙主—肺动脉窗隆突下间隙肺段解剖学肺门放射学肺门肝裂椎管侧隐窝二、问答题:1.超声、CT、MRI图片上的黑、白影各代表什么?超声、CT、MRI在医学上的应用原理如何?2.脑叶及脑的主要沟回在断面上的识别。

断层解剖试题及答案

断层解剖试题及答案

断层解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断层解剖学主要研究的是:A. 人体器官的宏观结构B. 人体结构在不同断层上的形态和位置关系C. 人体骨骼的微观结构D. 人体肌肉的分布2. 断层解剖学中,CT扫描的断层厚度通常为:A. 1-5毫米B. 5-10毫米C. 10-20毫米D. 20毫米以上3. 断层解剖学中,MRI扫描的断层厚度通常为:A. 1-2毫米B. 2-5毫米C. 5-10毫米D. 10毫米以上4. 断层解剖学中,以下哪个结构不位于大脑的横断层上?A. 脑室B. 大脑皮层C. 脑干D. 脊髓5. 断层解剖学中,以下哪个结构位于大脑的冠状断层上?A. 脑干B. 脑室C. 大脑皮层D. 脊髓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断层解剖学中,_________是最基本的断层方向。

7. 断层解剖学中,_________断层可以清晰显示大脑的前部结构。

8. 断层解剖学中,_________断层可以清晰显示大脑的侧面结构。

9. 在断层解剖学中,_________是断层扫描中常用的一种成像技术。

10. 在断层解剖学中,_________是断层扫描中常用的另一种成像技术。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0分)11. 简述断层解剖学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12. 描述一下断层解剖学中,横断层、冠状断层和矢状断层的区别。

四、论述题(20分)13. 论述断层解剖学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A4. D5. C二、填空题6. 横断层7. 冠状8. 横断层9. CT(计算机断层扫描)10. MRI(磁共振成像)三、简答题11. 断层解剖学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其能够提供人体结构的三维信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如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此外,断层解剖学还能辅助医生制定手术计划,评估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12. 横断层、冠状断层和矢状断层是断层解剖学中的三种基本断层方向。

断层解剖学试题

断层解剖学试题

《断层解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半卵圆中心: 2 肺段:3. Glisson系统(Glisson system): 4 辐射冠:5. 门腔间隙: 6 .肝门:7. 血管前间隙: 8 禽距:9. 肺韧带: 10. 肺门:11. 第一肝门: 12. 眶耳线:13. 腰神经通道: 14.膀胱精囊角:15. 大脑动脉环: 16.主肺动脉窗:17. 肝段:二.填空题1.识别横断层面上缘上回和角回的标志是。

2.顶下沟起自扣带沟、止于的后方,其上方为,下方是扣带回。

3.杏仁体、和三者恒定的位置关系是横断层面上识别杏仁体的标志。

4.中脑的横断层面自前向后分为、、和四部分。

5. 和的出现是冠状层面上中央前回下部出现的标志。

6.在颅脑冠状层面上,侧脑室三角区的外侧壁与视辐射之间的白质板称,由纤维形成。

7.成对的脑池包括、、和等。

8.幕上不成对的脑池包括背侧的、、和腹侧的、、。

9.肝门静脉左支一般分为、、和四部分。

10.大脑外侧窝池在横断层面上的典型表现呈横置的“ ”形,主干在岛叶表面分为前、后支,前支较短伸向,后支较长伸向。

11.鞍上池的形态因成像层面和个体差异,可呈、和等不同形态,其由池、池或池形成。

12.“Y”形小脑幕之间的脑组织为,小脑幕两侧的脑组织是。

13.颈内动脉的、和段共同组成“U”形或“V”形,也称,是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之一。

14.气管前间隙是、和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向上达胸廓上口,向下至气管隆嵴,以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

15.四角形鞍上池的四个角分别为、、和,其周围的脑组织分别为前方的、后方的和两侧的。

16.颈内动脉终段分为和的部位称颈内动脉分叉部,呈形,此形态改变后对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7.肝门右切迹内的管道为鞘系,此切迹可作为肝和的区分标志。

18.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即动脉,分布于基底核区的、和,,是供应纹状体和内囊的主要动脉,易破裂出血,故名动脉。

19.椎动脉起自,依据行程分为、、、和段,至合成基底动脉。

断层重点资料

断层重点资料

断层解剖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部分1.Reid基线为外耳门中点至眶下缘的连线。

头颈部横断断层标本的制作多以此线为准,冠断断层标本的制作基线与此线垂直。

2.CML(眦耳线)/OML(眶耳线)为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

颅脑轴位扫描横断面扫描多以此线为基线。

3.SML(上眶耳线)为眶上缘中点至外耳门中点的连线。

经该线的平面约与颅底平面一致,沿此线进行颅脑扫描,有利于减少颅骨所致伪影及颅后窝结构的显示。

4.半卵圆中心在大脑半球胼胝体上方的层面,皮层深面的髓质可见白质呈半卵圆形。

5.基底核区指基底核及其邻近区域的结构。

6.松果体区指松果体及其邻近结构。

7.脑室脑室系统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有的个体还出现第五脑室及第六脑室。

8.侧脑室位于大脑两半球内,形状不规则,可分为前角、中央部、后角、下角四部,前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9.第三脑室是两侧背侧丘脑,下丘脑间的狭窄腔隙,可分顶、底、前壁、后壁及两侧壁。

顶为脉络组织。

底为下丘脑。

前壁为前连合、穹窿柱。

后壁自上而下依次为缰连合、松果体、后连合。

侧壁为背侧丘脑和下丘脑。

10.第四脑室位于脑桥、延髓与小脑之间,形似帐篷。

顶的尖朝向小脑,顶前上壁为前髓帆和小脑上脚,后下壁为后髓帆和第四脑室脉络组织。

底为菱形窝。

第四脑室上角借中脑水管与第三脑室相通,下角连脊髓中央管。

11.侧脑室三角区侧脑室中央部、下角和后角三者汇合处,呈三角形腔隙,称侧脑室三角区。

12.透明隔腔第五脑室即透明隔腔是位于两侧透明隔之间的间隙。

其前界为胼胝体膝,后界为穹窿柱,上界为胼胝体干,下界是胼胝体嘴和前连合。

13.威革氏腔第六脑室又称Verga腔(威革氏腔)、穹窿脑室或三角脑室,位于穹窿连合与胼胝体间的一个水平裂隙,不恒定,位于胼胝体后半部。

14.脑池蛛网膜下隙在脑的沟、裂等处扩大,形成蛛网膜下池,亦称脑池。

15.交叉池位于视交叉前方,池内有视交叉。

16.鞍上池位于蝶鞍上方,包含交叉池、脚间池和桥池前部。

断层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断层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断层解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断层解剖学主要研究的是哪一类图像?A. X光片B. CT图像C. MRI图像D. 超声图像2. 断层解剖学中的“断层”指的是什么?A. 组织切片B. 骨折断层C. 影像断层D. 神经断层3. 下列哪项不是断层解剖学的应用领域?A. 肿瘤定位B. 骨折诊断C. 神经功能定位D. 基因测序4. CT图像的全称是什么?A. Computerized TomographyB. Cathode TomographyC. Continuous TomographyD. Current Tomography5. MRI图像的全称是什么?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C. Magnetic Resonance IndicatorD. Magnetic Response Imaging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断层解剖学中,_________是最基本的断层方向。

7. CT图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而MRI图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

8. 在断层解剖学中,__________是评估脑部结构的重要断层。

9. 断层解剖学可以辅助诊断__________等病变。

10. 断层解剖学在__________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手术的精确度。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断层解剖学在医学诊断中的重要性。

12. 描述CT和MRI两种断层图像的主要区别。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3. 论述断层解剖学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答案一、选择题1. B. CT图像2. C. 影像断层3. D. 基因测序4. A. Computerized Tomography5.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二、填空题6. 轴位断层7. 分辨率高,对骨骼结构显示清晰;对软组织结构显示清晰8. 横断层9. 肿瘤、炎症、血管病变等10. 外科手术规划三、简答题11. 断层解剖学在医学诊断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它能够提供人体内部结构的清晰图像,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定位病变,评估病变的范围和性质,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断层解剖学》复习题

《断层解剖学》复习题

《断层解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半卵圆中心:是大脑半球断面内的髓质,是由投射纤维,联络纤维,连合纤维组成。

以最大断面的半卵圆中心髓质(半卵圆中心中部)层面分为半卵圆中心上部层面、半卵圆中心层面和半卵圆中心下部层面。

半卵圆中心下部层面是大脑内部结构最为复杂的层面,髓质丰富。

2. 肺段: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和它所属的肺组织构成一个肺段。

3. Glisson系统(Glisson system):由血管周围纤维囊包绕肝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形成,三者在肝内的分支与分布基本一致。

4. 颈动脉鞘:颈深筋膜在颈部大血管和迷走神经周围形成的筋膜鞘,上至颅底,下连纵隔,内有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

5. 上眶耳线:眶上缘中点至外耳门中点的连线,经该线的平面与颅底平面一致,有利于显示颅后窝的结构及减少颅骨的伪影。

6. 胸骨角:是胸骨柄和胸骨体的连结处向前微突形成的角,易在体表摸到,与第2肋平对,是计数肋序数的重要标志。

7.门腔间隙:肝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空隙。

8.第一肝门:在肝下面的横沟处,是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管、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肝的部位9. CT值:CT用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来说明其密度高低的程度,具有一个量的概念。

在工作中,通常将吸收系数换算成CT值,单位为HU。

10. 尿生殖膈:由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及覆盖于它们上、下面的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共同构成。

11. 肺韧带:位于肺根下方,有前、后两层纵隔胸膜重叠形成的三角形皱襞,呈冠状位,连于肺下叶和后纵隔之间。

12.肺门:是肺纵隔面中央椭圆形的凹陷处,是肺动脉、肺静脉、主支气管、支气管动脉和静脉、神经及淋巴管等出入肺的部位。

13. 肝段:就是依Glisson系统的分支与分布和肝静脉的走行划分的,一般肝分为左、右半肝,5叶和8段。

14. 坐骨肛门窝:在闭孔内肌内侧为耻骨直肠肌,该肌系肛提肌的一部分,起自耻骨内面,肌束向后呈“U”字行环绕直肠会阴曲,其厚度约4mm,两侧充满脂肪组织的三角形区域。

断层解剖学考试重点 (1)

断层解剖学考试重点 (1)

一.名词解释:
1.半卵圆中心
2.鞍上池
3.内侧豆纹动脉
4.
5.主动脉肺动脉窗
6.第二肝门
7. 肝正中裂:
11.脑池
12. Reid基线延髓池13.帆间池15.胸骨角
16. 椎间盘 17.腕管 18.半月板
二、问答题:
1. 简述大脑中动脉的分段及各段名称。

2.
3. 颈部横断面上,有哪些筋膜层次?
4. 简述椎骨的连结与椎间盘的组成
5. 6. 简述膈下间隙的分区?
7.胸骨角意义?
8.
9. 简述腰神经通道的构成及其影像学意义?
10.肺段的划分依据是什么?通常左、右肺各有那些肺段组成?
11.第二肝门平面的重要结构和临床意义。

12.横断面上如何区分肝静脉和肝门静脉?。

最新2015级断层解剖学复习重点

最新2015级断层解剖学复习重点

断层解剖学复习题第一章头部一、选择题1、扣带回峡A、位于胼胝体嘴的前方B、位于胼胝体膝的前方C、位于中央旁小叶的下方D、位于距状沟的前方E、位于海马沟的前方2. 侧脑室前角腹外侧壁为A、胼胝体B、尾状核头C、透明隔D、额上回E、扣带回3. 位于顶枕沟与距状沟之间的是:A . 楔叶. B.楔前叶. C.颞叶. D.额叶. E.岛叶.4. 海马旁回A、位于枕叶B、位于额叶C、位于颞叶D、位于岛叶E、位于顶叶5、海马位于A、侧脑室下角B、侧脑室前角C、侧脑室后角D、第三脑室E、侧脑室三角区6、第五脑室A、又称穹窿室B、位于穹窿连合与胼胝体之间C、位于两侧透明隔之间D、下界为穹窿柱E、该脑室囊肿不会引起颅压增高7、鞍上池包括A、交叉池、脚间池和桥池B、交叉池、脚间池和终板池C、交叉池、终板池和桥池D、脚间池、终板池和桥池E、以上都不是8. 动眼神经位于A、桥池中B、脑桥小脑三角池中C、四叠体池中D、脚间池中E、交叉池中9、被称作枕大池的是A、大脑大静脉池B、小脑延髓池C、桥池D、鞍上池E、四叠体池10、面神经存在于A、脑桥小脑角池中B、脚间池中C、小脑延髓池中D、桥池中E、环池中11、经中央旁小叶的横断层面上不应该出现的是A、楔前叶B、顶下小叶C、胼胝体D、额内侧回E、中央后回12、经胼胝体压部的横断层面上多出现A、半卵圆中心B、内囊C、楔前叶D、小脑半球E、下丘13、经半卵圆中心的横断层面上不应该出现的是A、楔叶B、楔前叶C、缘上回D、外侧沟E、顶枕沟14、经内囊的横断层面上不应该出现A、尾状核B、豆状核C、屏状核D、杏仁体E、背侧丘脑15、鞍上池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交叉池B、大脑纵裂池C、小脑上池D、环池E、大脑外侧窝池16、第四脑室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中脑B、脑桥C、延髓D、小脑半球E、小脑蚓17、正中矢状断面上的脑沟不出现A、顶枕沟B、中央沟C、距状沟D、扣带沟E、胼胝体沟18、冠状断面上的胼胝体最先出现A、胼胝体嘴B、胼胝体膝C、胼胝体干D、胼胝体压部E、体部19、经胼胝体膝的冠状层面上常不出现A、侧脑室前角B、尾状核头C、中央前回D、外侧沟E、岛叶20、冠状层面上侧脑室后角内侧壁上的隆起是A、侧副隆起B、侧副三角C、钩D、海马E、禽距21、颈内动脉发出A、大脑后动脉B、大脑中动脉C、脑桥动脉D、小脑上动脉E、小脑下前动脉22、大脑基底核不包括:A.. 屏状核B.尾状核C.豆状核D. 乳头体E.杏仁体23、不属于大脑中动脉的皮质支的是A、顶后动脉B、角回动脉C、中央沟动脉D、中央前沟动脉E、旁中央动脉24、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的白质区是A、内囊前肢B、内囊膝C、内囊后肢D、外囊E、最外囊25、眼动脉自颈内动脉多见发出处是A、岩骨段B、海绵窦段C、膝段D、床突上段E、终段26、在大脑外侧沟内可见A、大脑中动脉B、大脑前动脉C、大脑后动脉D、后交通动脉E、椎动脉27、在侧脑室以上横断面不能看到A、额中回B、顶上小叶C、额下回D、豆状核E、楔前叶28、经垂体的冠状层面上常不出现A、视交叉B、颈内动脉C、蝶窦D、海绵窦E、Meckel腔29、经垂体的横断层面上不应该出现A、颈内动脉B、鞍背C、海绵窦D、脑桥E、Meckel腔30.与大脑纵裂池后部直接延续的脑池A. 终板池 B、交叉池 C、帆间池 D、四叠体池 E、大脑大静脉池31.在横断层面上,小脑延髓池两侧的脑组织A、小脑扁桃体B、小脑半球C、小脑蚓D、枕叶E、舌回32.胼胝体干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侧脑室B、第三脑室 C、尾状核 D、外侧沟 E、顶枕沟33.胼胝体压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内囊 B、外囊 C、最外囊 D、第五脑室E、第六脑室34.胼胝体压部横断层面上的结构A.胼胝体嘴 B、胼胝体膝 C、胼胝体干 D、海马 E、海马旁回35.颈内动脉参与形成Willis环的是:A.岩骨段 B、海绵体段 C、膝段 D、床突上段E、终段36.有基底动脉通过的脑池是:A、交叉池B、脚间池C、桥池D、环池E、脑桥小脑角池二、名词1、断层解剖学2、断层3、Reid基线4、岛盖5、侧脑室三角区6、第五脑室7、第六脑室8、鞍上池9、腮腺床10、虹吸部11、大脑动脉环12、Meckel腔13、半卵圆中心14、禽距三、填空题1. 内囊在横断面上自前向后分为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三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层解剖学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单选题一、头部1.在横断面上,识别距状沟前部的标志A.禽距B.侧副隆起C.侧副沟D.海马E. 海马傍回2.显示基底核区的最佳横断层面A.胼胝体干B. 胼胝体压部C.松果体D.前连合E.后连合3.识别中央旁小叶的标志A.扣带沟B.扣带沟边缘支C.中央沟D.中央前沟E.中央后沟4.内囊前肢与内囊后肢分界的标志A.豆状核B.壳C.苍白球D.尾状核E.背侧丘脑5.在横断层面上,小脑延髓池两侧的脑组织A.小脑扁桃体B.小脑半球C.小脑蚓D.枕叶E.舌回6.半卵圆中心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楔叶B.楔前叶C.缘上回D.外侧沟E.顶枕沟7.胼胝体干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侧脑室B.第三脑室C.尾状核D.外侧沟E.顶枕沟8. 半卵圆中心以上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E.楔叶9. 胼胝体压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内囊B.外囊 C最外囊 D.第五脑室 E.第六脑室10. 胼胝体压部横断层面上的结构A.胼胝体嘴B. 胼胝体膝C. 胼胝体干D.海马E. 海马傍回11.内囊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尾状核B.豆状核 C屏状核 D.杏仁体 E.背侧丘脑12. 胼胝体压部两侧的腔隙为侧脑室A.前角B.中央部C.三角区D.后角E.下角13.红核和黑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侧脑室B.第三脑室C.中脑水管D.胼胝体膝E.透明隔14. 鞍上池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交叉池B.大脑纵裂池C.小脑上池D.环池E.大脑外侧窝池15.齿状核横断层面上的结构A.小脑上池B.小脑扁桃体C.小脑上脚D.小脑中脚E.小脑下脚16. 第四脑室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中脑B.脑桥 C延髓 D.小脑半球 E.小脑蚓17.形成“Y”形小脑幕的结构A.大脑镰B.小脑幕 C小脑镰 D.大脑镰和小脑幕 E.小脑幕和小脑镰18.豆状核与屏状核之间的白质区A.内囊B.外囊C.最外囊D.视辐射E.听辐射19.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的白质区A.内囊前肢B.内囊膝C.内囊后肢D.外囊E.最外囊20.在横断层面上,上矢状窦的常见形态A.三角形B.四角形C.圆形D.卵圆形E.不规则形21.基底核区的横断层面上最先出现A.背侧丘脑B.尾状核C.豆状核D.屏状核E.杏仁体22. 尾状核的横断层面上最先出现A. 尾状核头B.尾状核体C. 尾状核尾D. 尾状核头和尾状核体E. 尾状核体和尾状核尾23.横断层面上的侧脑室最先出现A.前角B.中央部C.三角区D.后角E.下角24.脑血管无搏动的主要原因A. 大脑动脉环B. 吻合血管C.行程弯曲D.动、静脉不伴行E.管壁薄25.分布于幕上后部结构的动脉A. 颈内动脉系B.大脑前动脉C. 大脑中动脉D. 大脑后动脉E.椎动脉系26. 颈内动脉自颈总动脉发出处约平A.舌骨上缘B.下颌骨下缘C.甲状软骨上缘D. 甲状软骨下缘E.环状软骨27.颈内动脉进入颅腔的部位A.颈动脉管外口B. 颈动脉管C. 颈动脉管内口D.破裂孔E.海绵窦28.眼动脉自颈内动脉的发出处A.岩骨段B. 海绵窦段C. 膝段D.床突上段E.终段29.脉络丛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自颈内动脉的发出处A.岩骨段B. 海绵窦段C. 膝段D.床突上段E.终段30.行程长且管径细,易发生栓塞的脑血管A. 大脑前动脉B. 大脑中动脉C. 大脑后动脉D. 脉络丛前动脉E. 脉络丛后动脉31.椎动脉的横突孔段穿经的颈椎横突孔A.第6-1B. 第6-2C.第7-1D.第7-2E.第5-132.颅脑正中矢状面上不出现的脑血管A. 大脑前动脉B. 大脑中动脉C. 大脑后动脉D.基底动脉E. 大脑大静脉33.与大脑后动脉相伴行的脑神经A. 视神经B. 视束C. 动眼神经D. 滑车神经E.展神经34.中国人最常见的大脑动脉环类型A. 近代型B. 原始型C. 过渡型D.混合型E. 发育不全型35.走行于大脑半球外侧沟内的静脉A. 大脑上静脉B. 大脑中浅静脉C. 大脑下静脉D. 大脑大静脉E. 大脑内静脉36.大脑深静脉中的管壁薄而脆,易破裂出血A. 大脑大静脉B. 大脑内静脉C. 基底静脉D. 脉络丛静脉E. 透明隔静脉37. 大脑大静脉位于A. 帆间池B. 脚间池C. 四叠体池D. 大脑大静脉池E.直窦38.海绵窦外侧壁上的脑神经不出现A.动眼神经B.滑车神经C.展神经D.眼神经E.上颌神经39.诊断垂体瘤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测量垂体的A.面积B.体积C.前后径D.左右径E.上下径40.垂体高度的测量常选择经垂体A.横断层面B.矢状层面C.冠状层面D.斜冠状面E.斜矢状面41.垂体的冠状层面上不出现A.视交叉B.颈内动脉C.蝶窦D.海棉窦E. Meckel腔42.垂体的正中矢状面上不出现A.蝶窦B.鞍背C.鞍结节D.鞍膈E.前床突43.垂体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颈内动脉B.鞍背C.海绵窦D.脑桥E. Meckel腔44.“空蝶鞍”征多出现于鞍膈的类型A.Ⅰ型B.Ⅱ型C.Ⅲ型D.Ⅰ、Ⅱ型E. Ⅱ、Ⅲ型45.鞍周血管的主要动脉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C.大脑后动脉D.大脑动脉环E.基底动脉46.鞍上池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视交叉B.垂体柄C.颈内动脉D.三叉神经节E.基底动脉47.匙突位于前庭窗的A.前上方B.后上方C.前下方 D后下方. E.外侧48.膝神经节位于面神经管及面神经的A.迷路段B.水平段C.垂体段D.前膝部E.后膝部49.颈静脉孔前内侧部通过的结构A.舌咽神经B.迷走神经C.副神经D.乙状窝E.颈内静脉50.外骨半规管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前庭导水管B.前庭C.后骨半规管D.耳蜗E.乳突窦51.膝神经节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鼓室上隐窝B.乳突窦C.内耳道D.外耳道E.前庭52.内耳道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骨半规管B.前庭C.耳蜗D.鼓室上隐窝E.外耳道1. A.2. C.3. B.4. C.5. B.6. D.7. B.8. D.9. E. 10. B.11. D.12. C. 13. E. 14. C. 15. D. 16. A. 17. D. 18. B. 19. C. 20. A.21. B. 22. B. 23.B. 24.C. 25.D. 26. C. 27. D. 28. C. 29.E. 30. D. 31. B. 32. B. 33. C. 34. A.35. B. 36. A. 37. D. 38.C. 39. E. 40. C. 41. E. 42. E. 43. E. 44. C. 45. D. 46.D. 47. A. 48. D. 49. A. 50. D. 51. D. 52.E.二、颈部1.寰枢正中关节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腮腺B.咽旁间隙C.颈总动脉D.颈内静脉E.头长肌2.舌骨体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下颌下腺B.舌下腺C.颈内动脉D.咽后间隙E.迷走神经3.甲状软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喉前庭B.喉中间腔C.声门下腔D.喉室E.梨状隐窝4.杓状软骨横断层面上的结构A.喉口B.喉前庭C.喉中间腔D.甲状软骨上角E.声门下腔5.会厌前间隙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舌骨B.会厌软骨C.喉咽D.甲状软骨上角E.咽旁间隙6.喉口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喉前庭B.喉咽C.杓会厌襞D.声门旁间隙E.会厌软7.声门旁间隙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喉中间腔B.喉室C.甲状软骨D.会厌前间隙E.杓状软骨8.环状软骨板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甲状软骨B.甲状腺C.颈总动脉D.颈内静脉E.食管9.环状软骨弓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甲状腺B.喉咽C.咽后间隙D.气管前间隙E.椎前间隙10.环状软骨弓横断层面上的结构A.喉前庭B. 喉中间腔C. 声门下腔D.气管E.第5颈椎11.甲状腺峡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 气管B.食管C.喉上神经D. 食管后间隙E.喉返神经12.颈根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 锁骨下动脉B. 椎动、静脉C.颈总动、静脉D. 迷走神经E.膈神经13. 声门裂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 声带B. 杓状软骨C.环状软骨板D. 甲状软骨E.会厌软骨14.在横断层上,胸骨上间隙内的结构不出现A. 胸锁乳突肌B. 颈前静脉C.颈静脉弓D.颈前淋巴结E.角淋巴结15.在横断层上,锁骨上间隙内的结构A. 锁骨下动脉B.锁骨下静脉C. 颈外静脉D. 颈内静脉E.颈总动脉16.枢椎体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 鼻咽B. 口咽C. 腭扁桃体D. 腭垂E.咽后间隙17.下颌下腺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下颌舌骨肌B.舌骨舌肌C.下颌骨D. 舌骨下肌群E.颏舌肌18.在横断层面上,甲状腺侧叶的后外侧不出现.A.颈总动脉B.颈内静脉C.迷走神经D. 颈交感干E.喉咽19.颈动脉窦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颈内静脉B.颈外动脉C.咽旁间隙D. 椎前间隙E.咽后间隙20.在横断层面上,斜角肌间隙内的结构A.臂丛B. 锁骨下静脉C.椎动、静脉D. 颈内动、静脉E.膈神经21.椎动脉三角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椎动、静脉B.前斜角肌C.颈长肌D.胸膜顶E.头长肌22.甲状腺峡部横断层面上的结构A. 环状软骨B. 甲状软骨C.第3气管环D.第2颈椎E.气管杈23.在横断层影像上,显示喉腔位置的标志性结构A. 甲状软骨B. 环状软骨C. 会厌软骨D. 杓状软骨E.喉口24.在横断层面上,环状软骨平面不出现A.第6颈椎B. 咽与食管移行处C.喉与气管移行处D. 咽旁间隙E.咽后间隙25.内脏格和血管格与支持格的分界标志A. 椎前筋膜B. 咽旁间隙C.脊柱颈段D. 咽E.食管1. C.2. B.3. C.4. C.5. E.6. D.7. D.8. E.9. D. 10. C. 11. C. 12. C. 13.E. 14. E. 15. C. 16. A.17. D. 18. E. 19. C. 20. A. 21. E. 22. C. 23. A. 24. D. 25. A.三、胸部1.胸锁关节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 头臂静脉B. 上腔静脉C. 头臂干D.右肺尖E.左肺尖后段2.上腔静脉起始处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左锁骨下动脉B. 左颈总动脉C. 头臂干D.主动脉弓E.胸导管3.主动脉弓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上腔静脉B.胸腺C.右肺后段D.左肺前段E.奇静脉4.奇静脉弓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血管前间隙B.气管前间隙C.气管后间隙D.主肺动脉窗E.气管杈下间隙5.主肺动脉窗的结构不包括A.动脉韧带B.心丛C.左喉返神经D.左迷走神经E.动脉韧带淋巴结6.主肺动脉窗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右肺尖段B.右肺前段C.右肺后段D.左肺尖后段E.左肺前段7.在横断层面上,右肺门出现的标志A. 奇静脉B.奇静脉弓C.上腔静脉D.气管杈E.主动脉弓8. 在横断层面上,左肺门出现的标志A.升主动脉B.胸主动脉C.主动脉弓D.气管杈E.奇静脉弓9.在主动脉弓横断层面上,靠近肺纵隔面的肺段A.右肺尖段B.右肺前段C.右肺后段D.左肺前段E.左肺尖后段10. 在横断层面上,出现于主动脉弓以上层面的肺段A.右肺上段B.右肺前段C.右肺后段D.左肺前段E.左肺尖后段11.肺动脉杈的横断面上不出现A.气管杈B.奇静脉C.心包上隐窝D.隆嵴下淋巴结E.上腔静脉12. 肺动脉杈横断面上的肺段不出现A.右肺前段B.右肺后段C.上段D.上舌段E.左肺尖后段13. 肺动脉杈横断层面上的左肺动脉末端勾绕A.左主支气管B.上叶支气管C.左上叶动脉D.左上肺静脉E.左上叶静脉14. 中间支气管的横断面上不出现A.叶间动脉B.左主支气管C.奇食隐窝D.隆嵴下淋巴结E.右心室15.在肺门横断层面上,其最下部的结构A.肺动脉B.主支气管C.上肺静脉D.下肺静脉E.支气管静脉16.主要分布于肺段之间的结构A.支气管B.肺动脉C.肺静脉D.支气管动脉E.支气管静脉17左、右下肺静脉横断层面上不出现的肺段.A.内侧段B.外侧段C.上舌段D.下舌段E.内侧前底段18.舌叶支气管横断层面上不出现的肺段A.前段B.内侧段C.外侧段D.上舌段E.下舌段19.左肺动脉横断层面上不出现的肺段A.尖段B. 前段C.后段D.上段E.尖后段20. 右肺动脉横断层面上不出现的肺段A.前段B.后段C.外侧段D.上舌段E.上段21.胸骨角平面的后方平对A.第2肋骨B.第3胸椎C. 第2胸肋关节D.第4胸椎体E.第5胸椎体22.膈神经和迷走神经位于上纵隔五层中的A.胸腺层B.静脉层C.动脉层D.气管层E.食管层23.位于胸骨角平面以上的结构A.气管杈B.奇静脉弓C.第二食管狭窄D.肺动脉分杈处E.胸导管自右侧转向左侧上行24.形成影像上肺门和肺纹理的主要结构A.支气管B.肺动、静脉C.支气管血管D.淋巴结E.神经25.肺段支气管、血管出入肺段处A.肺门B.第一肺门C.第二肺门D.第三肺门E.第四肺门26.上舌段支气管发自于A.中间支气管B.中叶支气管C.舌叶支气管D.下叶支气管E.上叶支气管27.结核性空洞的好发部位A.S2B.S4C.S5D. S6E.S828.纵行走行且横断层面上呈圆形的肺段支气管A. B1B.B2C.B4D.B5E.B629.显示肺门区的最佳横断层面A.第5-6胸椎B. 第7胸椎C. 第8胸椎D. 第6-8胸椎E. 第5-8胸椎30.主动脉弓横断层面上的肺段不出现A.S1B.S2C.S1+2D.S3E.S431.由肋胸膜与纵隔胸膜折返形成A.肋膈隐窝B. 肋膈窦C. 肋纵隔隐窝D.奇食隐窝E.胸膜隐窝1. B.2. D.3. E.4. E.5. E.6. A.7. B.8. C.9. A. 10. E. 11. A. 12. D. 13.D.14. E. 15. D. 16. C. 17 C. 18. A. 19. A. 20. B. 21. D. 22. C. 23. B. 24. B. 25.D.26. C. 27. A. 28. A. 29. D. 30. E. 31. C.四、腹部1.第二肝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右肺下叶B.左肺下叶C.左肺上叶D.胸主动脉E.腹主动脉2. 第二肝门横断层面上的肝段不出现A.尾状叶B.左内叶C.左外叶上段D.右前叶上段E.右后叶下段3. 镰状韧带附着缘以上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 右肺中叶B.左肺上叶C.右心室D.肝左外叶E.肝右前叶4. 三大肝静脉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食管B.胸导管C.肝圆韧带裂D.静脉韧带裂E.网膜囊上隐窝5. 第三肝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腔静脉沟B.胆囊窝C.尾状叶静脉D.副肝右静脉E.肋膈隐窝6.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横断层面上的肝段不出现A.右后叶上段B.右后叶下段C.右前叶上段D.左外叶上段E.左外叶下段7.肝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静脉韧带裂B.肝圆韧带裂C.弓状切迹D.门腔间隙E.肝圆韧带8.肝门横断层面上的肝段不出现A.左外叶上段B.左外叶下段C.尾状叶D.左内叶E.右前叶9.肝胰壶腹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十二指肠降部B.钩突C.肾皮质D.肝右叶E.右前叶10.门腔间隙的结构不出现A. 肝尾状叶B.网膜孔C. 网膜囊D.门腔淋巴结E.钩突11.横断层面上不能作为肝正中裂划分的标志结构A.下腔静脉B.腔静脉沟C.胆囊D.胆囊窝E.肝中间静脉12.横断层面上不能作为左叶间裂划分的标志结构A.左叶间静脉B.肝门静脉左支C.镰状韧带D.肝圆韧带E. 肝圆韧带裂13.胆囊横断层面上的肝段不出现A.左内叶B.尾状叶C.右前叶下段D.右前叶上段E.右后叶下段14.胰头、颈、体分界的标志结构A. 下腔静脉B.肠系膜上静脉C.肠系膜上动脉D.脾静脉E.脾动脉15.左肾上极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左肾上腺B.右肾上腺C.右肾D.脾E.胃16.胰体后界的标志结构A.下腔静脉B.腹主动脉C.左肾静脉D.脾静脉E.脾动脉17.肝门静脉起始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胰头B. 右肾C.脾D.十二指肠降部E.胆囊18.肝门静脉起始处横断层面上的肝段A.左内叶B.尾状叶C.右后叶下段D.右前叶上段E.右后叶上段19. 门腔间隙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肝尾状叶B.网膜囊C. 肾上腺D.十二指肠水平部E.胆总管20.在横断层面上,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血管A.左肾静脉B.左肾动脉C.右肾静脉D.右肾动脉E.脾动脉21.在横断层面上,肾窦内的结构不包括A.肾盂B.输尿管C.肾大盏D.肾小盏E.肾血管22.肾门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肾动脉B.肾静脉C.肾盂D.肾窦E.肾上腺23.胰头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肝右叶B.脾C.十二指肠降部D.回肠E.肾24.在胰的横断层面上,一般先出现A.胰头B.胰颈C.胰体D.胰尾E.钩突25.在横断层面上,确认胰头的重要标志A.下腔静脉B.肠系膜上静脉C.肠系膜上动脉D.肝门静脉E.腹主动脉26.横断层面上识别胰尾的标志A.脾B.左肾C.胃D.脾动脉E.肾静脉27.横断层面上识别胆总管的十二指肠上段和十二指肠后段的标志结构A.肝门静脉B.肝固有动脉C.下腔静脉D.网膜孔E.十二指肠28.横断层面上肾旁后间隙内的结构A.肾B.肾上腺C.肾脂肪囊D.肾旁脂体E.输尿管29.肾上腺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肾锥体B.肾窦C.脾D.胰E.胆囊30.在横断层面上,可作为右段间裂的标志结构A.肝门静脉分叉处B.肝门静脉右支C.肝门静脉左支D. 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E.肝门31.在横断层面上,最行出现的汇合(分叉)点A.肝左、右管B.肝门静脉C.肝固有动脉D.胆囊管与胆总管E.胆静脉注入肝静脉处32.在横断层面上,肝门静脉左支最先出现A.横部B.角部C.矢状部D.囊部E.以上均不对33.肝门静脉左、右支的分支不包括A.右前支B.右后支C.左内支D.左外支E.肝左静脉34.Glisson系统内的管道不包括A.肝门静脉左支B.肝门静脉右支C.肝静脉D.肝固有动脉E.肝管35.肝右后叶上段的简写为A.SⅧB. S8C.SⅦD. S7E.SⅥ36.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走行于A.正中裂B.左叶间裂C.右叶间裂D.左段间裂E.右段间裂37.区分左内叶与右前叶上段的肝裂A.正中裂B.背裂C.左叶间裂D.右叶间裂E.斜裂38.在横断层面上,下腔静脉左前壁与胆囊窝中点的连线为A.正中裂B.左叶间裂C.右叶间裂D.背裂E.右段间裂39.在横断层面上,镰状韧带左侧约1cm处为A.正中裂B.左叶间裂C.右叶间裂D.背裂E.右段间裂40.在横断层面上,下腔静脉右前壁与静脉韧带裂右端所作的弧形线为A.正中裂B.左叶间裂C.右叶间裂D.背裂E.右段间裂41.肝门静脉右支横断层面上的肝段不出现A.S IB. SⅡC.SⅢD. SⅦE.SⅧ42.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横断层面上的肝段不出现A.SⅡB. SⅢC.SⅣbD. SⅦE.SⅧ43.在横断层面上,随肝圆地带裂消失而消失的肝段A.SⅠB. SⅡC.SⅢD. SⅣE.SⅤ44.第二肝门出现以前的横断层面上的肝段A.S IB. SⅡC.SⅢD. SⅤE.SⅥ45.在横断层面上,正常胰头的前后径不应超过同一层面上椎体的A.1/3横径B.1/2横径C.横径D.1/2纵径E.纵径46.在横断层面上,正常钩突向左延伸的部分不超越A.肝门静脉B.肠系膜上静脉C.肠系膜上动脉D.下腔静脉E.腹主动脉47.在横断层面上,胆总管胰腺段的识别标志A.肝门静脉B.下腔静脉C.胰头D.十二指肠降部E.腹主动脉48.门腔间隙内的主要血管A.肝右动脉B.肝左动脉C.副肝右动脉D.副肝左动脉E.胆囊动脉50.在横断层面上,出入肾门的结构自前向后为A.肾静脉、肾动脉、肾盂B.肾动脉、肾静脉、肾盂C.肾静脉、肾盂、肾动脉D.肾动脉、肾盂、肾静脉E. 肾盂、肾静脉、肾动脉1. E.2. E.3. D.4. C.5. B.6. B.7. D.8. A.9. E. 10. C. 11. B. 12. D. 13 D.14. B15. C. 16. D. 17. E. 18. C. 19. D. 20. A. 21. B. 22. E. 23. D. 24. D. 25. A. 26.B.27. A. 28. D. 29. B. 30. B. 31. A. 32. B. 33. E. 34. C. 35. C. 36. B. 37. A. 38.A. 39.B.40. D. 41. B. 42. C. 43. C. 44. B. 45. C. 46. C. 47. B. 48. C. 50. A.五、盆部及会阴1.第1骶椎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 回肠B.肠系膜C.乙状结肠D. 乙状结肠系膜E.直肠2.在横断层面上,第1骶椎前方的血管神经不出现A.髂内动脉B.髂外动脉C.骶正中动脉D.股神经E.腰骶干3. 在横断层面上,位于骶髂关节前方的结构不出现A. 髂内动脉B. 髂内静脉C. 腰骶干D.骶神经E.髂外动脉4.骶丛和坐骨神经在横断层面上定位的标志结构A.骶骨B.髂骨C.梨状肌D.闭孔内肌E.闭孔外肌5.髋臼上缘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坐骨神经B.直肠C.回肠D.直肠膀胱陷凹E.乙状结肠6. 精囊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膀胱B.输精管壶腹C. 直肠膀胱陷凹D.输尿管E.直肠7.膀胱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直肠B.前列腺C.输精管D. 输尿管E.肛管8.膀胱横断层面上的间隙不出现A.膀胱前隙B.膀胱后隙C. 直肠膀胱陷凹D.骨盆直肠隙E.直肠后隙9.前列腺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尿道B.射精管C.直肠静脉丛D.前列腺静脉丛E.输精管10.耻骨联合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前列腺B.膀胱C.直肠D.肛管E.尿道11.在横断层面上,位居耻骨联合前方的结构A.精索B.股动、静脉C.肛提肌D.闭孔内肌E. 闭孔外肌12.在横断层面上,前列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难多发生于A.前叶B.中叶C.左侧叶D.右侧叶E.中叶和侧叶13.前列腺组织中体积最大的部分A.中央区B.周缘区C.前纤维肌肉基质区D.移行区E.尿道周围组织14.在横断层面上,位于髂腰肌前内侧的结构A.髂内动脉B.髂外动脉C.输尿管D.腰骶干E.闭孔神经15.子宫首次出现的横断层面A.骶髂关节B.坐骨大孔C.髋关节D.耻骨联合E.闭孔16.在横断层面上,阴道穹最先出现A.前穹B.左侧穹C.右侧穹D.后穹E.前、后穹17.在横断层面上,子宫最先出现A.子宫底B.子宫体C.子宫颈阴道部D.子宫颈阴道上部E.子宫峡18. 在横断层面上,子宫底与子宫体的分界标志A.输卵管B. 卵巢C.子宫角D.子宫峡E.子宫腔19.在横断层面上,正常子宫颈的最低平面A.髋关节B.坐骨棘C.坐骨结节D.坐骨支E.耻骨弓20.在横断层面上,子宫体两侧横行的韧带A.子宫圆韧带B. 子宫阔韧带C. 子宫主韧带D. 骶子宫韧带E. 耻子宫韧带21.在横断层面上,子宫腔子宫颈管的分界标志A. 子宫体B. 子宫颈C. 子宫底D. 子宫峡E. 子宫角22.显示前列腺的最佳横断层面A.耻骨联合止方10mmB.耻骨联合上缘C.耻骨联合中点D.耻骨联合下缘E.耻骨联合下方5mm1. E.2. D.3. E.4. C.5. D.6. D.7. E.8. C.9. E. 10. D. 11. A. 12. E. 13.B.14. B. 15. B. 16. D. 17 A. 18. C. 19. B. 20. B. 21. D. 22. C六、脊柱区1.人体脊柱的椎间盘数A.21个B.22个C.23个D.24个E.25个2.在脊柱横断层面上呈“V”形的韧带A.棘间韧带B. 棘上韧带C. 项韧带D.黄韧带E.横突间韧带3.在脊柱横断层面上,黄韧带最厚的部位A.颈段B.胸段C.腰段D.骶段E.尾段4.第5 腰骶关节关节面的方位呈A.水平B.冠状C.矢状D.凹面形E.以上均不对5.在椎间盘构造中,含胶原纤维,无软骨基质的结构A.髓核B.纤维环C.sharpey纤维D.透明软骨终板E.椎体软骨面6.椎间盘最外层的环形纤维A.髓核B.纤维环C.sharpey纤维D.前纵韧带E.后纵韧带7.椎间盘内呈同心圆排列的结构A.髓核B.纤维环C.sharpey纤维D.透明软骨终板E.椎体软骨面8.椎间盘内呈半透明、凝胶状易突出的结构A.髓核B.纤维环C.sharpey纤维D.透明软骨终板E.椎体软骨面9.覆盖于髓核表面,与上、下椎体相连接的椎间盘结构A.髓核B.纤维环C.sharpey纤维D.透明软骨终板E.椎体软骨面.10.三叶形的椎管横断面见于脊柱A.颈段B.胸段C.上腰段D.下腰段E.骶段11.横断层面上呈横卵圆形的脊髓节段A.上颈髓B.下颈髓C.上胸髓D.下胸髓E.腰髓12.横断层面上脊神经后支穿经A.椎管B.椎间孔C.椎间管D.骨纤维孔E.骨纤维管13.脊柱各段中椎间盘最薄的部位A.颈段B.胸段C.腰段D.骶段E.尾段14.在横断层面上呈椭圆形的椎体A.颈椎B.胸椎C.腰椎D.骶椎E.尾椎15.在横断层面上,颈段椎管前后径的最宽处位于A.寰椎B.枢椎C.第3颈椎D.第5颈椎E.隆椎16.颈椎间盘与相邻椎体高度的比例为A.1∶1B. 1∶2C. 1∶3D. 1∶4E. 1∶517.颈椎间盘的前、后缘高度比例约为A. 1∶1B. 2∶1C. 3∶1D. 4∶1E. 5∶118.棘突呈叠瓦状的椎骨A.颈椎B.胸椎C.腰椎D.骶椎E.尾椎19.在脊柱正中矢状面上,犹如横置花瓶的椎间盘A.颈段B.胸段C.腰段D.骶段E.尾段20腰椎管狭窄时,其椎管与椎体矢状径的比例为.A. 1∶2B. 1∶3C. 1∶4D. 1∶5E. 1∶621.硬膜囊末端以下的横断层面上不出现A.骶神经根B. 尾神经根C.终丝D.终池E.椎内静脉丛22.“猫头鹰征”多出现于脊柱A.颈段B.胸段C.腰段D.骶段E.尾段1. C.2. D.3. C.4. B.5. C.6. C7. B.8. A.9. D. 10. D. 11. B. 12. D. 13. B.14. A.15. A. 16. C. 17. B. 18. B. 19. C. 20 E. 21. D. 22. C.七、四肢1.在肩关节横断层面上,肱二头肌长头腱居肱骨A.前方B.后方C.外侧D.内侧E.上方2. 在肩关节横断层面上,呈“C”形从前、后和外侧包绕肩关节的A.胸大肌B.三角肌C.斜方肌D.大圆肌E.肩胛下肌3. 在肩关节横断层面上,腋窝内的结构不出现A. 腋动脉B. 腋静脉C. 腋神经D. 腋淋巴结E.臂丛4.在横断层面上,构成腕关节的结构不包括A.尺骨B.桡骨C.手舟骨D.月骨E.三角骨5. 在横断层面上,股骨头位于股骨颈的A.内侧B.前内侧C.后内侧D.前方E.后方1.A.2. B.3. C.4. A.5. B.第二部分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回声 CT值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窗位窗宽部分容积效应周围间隙现象 T1加权像 T2加权像流空效应心包窦血管前间隙主—肺动脉窗隆突下间隙肺段解剖学肺门放射学肺门肝裂椎管侧隐窝二、问答题:1.超声、CT、MRI图片上的黑、白影各代表什么?超声、CT、MRI在医学上的应用原理如何?2.脑叶及脑的主要沟回在断面上的识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