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教程

合集下载

钢笔书法讲义【入门教程】

钢笔书法讲义【入门教程】

钢笔书法讲义【入门教程】第一节、基本姿势一、坐法钢笔书写的姿势,通常采用坐姿,其方法要求头正、身直、脚平、挺胸,两肘平放,视线一尺,左手按纸,右手书写,力求自然。

二、执笔法通俗的钢笔书写执笔法为“三指虎口法”。

即以大拇指和食指第一关节的前端,从左右两面夹住笔杆;以中指第一关节的侧面,从下往上抵住笔杆;笔杆尾端靠在虎口上。

无名指与小指虽不能触及笔杆,但须紧抵中指。

五个手指均向手心微微弯曲,做到指实、掌虚,切忌紧握拳头。

三、指法合理使用指法,能写出各种不同粗细的笔画。

指法是以手指动作为主,手腕动作为辅来完成一个笔画或一个字书写过程的方法。

即指钢笔在书写过程中,手指动作的具体表现。

当书写前的执笔角度大约为45度时,五个手指的弯曲水准应保持适中。

书写时,手指当随笔画不时地向前后、左右做伸缩运动,以此来改变笔尖的角度和笔画的粗细等,从而求得字的"灵气"。

要掌握准确的指法,须在书写中尽可能以手指运动来减少手腕的动作。

第二节钢笔字的学习方法学习钢笔字,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方法,二是毅力。

练习钢笔字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训练要从楷书入手楷书体现了汉字的结构和运笔的基本规律,只有掌握了楷书的书写技能,才能由慢到快,由熟生巧,为写好行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挑选一本好字帖怎样选择字帖,能够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是自己所喜爱的,这样学起来倍感亲切,兴趣盎然,收效自然好;二是适合自己书写特点的,这样练起来随心应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掌握临帖的方法临帖的最好方法是读帖——摩帖——临帖——背帖。

读帖是为摩帖和临帖做准备,着重观察汉字的间架结构,组合比例,笔画布局,运笔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书写打好基础。

正如黄庭坚在《书论》里所言:观之入神,则下笔如人意。

摩帖就是用比较透明的纸,覆盖在字帖上印着写。

这样练习,能够初步掌握点画的写法,控制字型的大小,逐步改变自己不良的书写习惯。

临帖就是把字帖放在面前,对帖照写。

小学硬笔书法教程ppt课件ppt课件

小学硬笔书法教程ppt课件ppt课件

硬笔书法的重要性
要点一
总结词
硬笔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促进 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硬笔书法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 书写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促进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硬笔书法,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技巧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速度和水平。同时,硬 笔书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让他 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分享,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促进班 级内部的良性竞争。
教师点评与建议
01
专业指导
02
教师对学生的硬笔书法作品进行细致的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 地方。
03
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 更好地掌握硬笔书法的技巧。
04
教师的专业点评和建议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进一步提高书写水 平。
合体字结构
合体字是由两个或多个部分组合而成的汉字。
合体字是由两个或多个部分组合而成的,如“明”、“林”、“河”等。在书写合体字时,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和 位置关系,使整个字形紧凑、协调,呈现出整体美感。
字体比例与重心
字体比例是指笔画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而重心则是指整个字形的平衡点。
在书写硬笔书法时,要注意字体的比例关 系,使笔画之间的大小、粗细、长短等关系 协调,避免出现头重脚轻或上大下小的现象 。同时,要注意字形的重心,保持整个字形 的平衡和稳定,避免出现倾斜或扭曲的现象 。通过掌握字体比例和重心,可以帮助小学 生更好地掌握硬笔书法的书写技巧,提高书
过程中的进步和成果。
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其独特之 处,反映了他们在书写过程中

硬笔书法教程 (校本课程)

硬笔书法教程 (校本课程)

1第一章练字前的准备中国汉字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是祖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然而学习书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工欲善其器,必先利其器,关于书法的用笔你了解多少?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又是什么样的?你的持笔姿势和坐姿正确吗?……2一书法艺术及其演变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

它是华夏民族的聪明、智慧与创造力最集中的表现形式之一;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是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门艺术。

远古时候没有文字,人们通过绘画的形式记录事情。

沧源崖画是我国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

沧源崖画甲骨文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文字之一,内容主要是商王的占卜记录(卜辞),也包括一些记事刻辞。

当时的商王几乎无事不卜,从用什么祭祀上帝祖先?明天会不会下雨?禾黍是否丰收?出征打猎是否平安?到疾病梦幻的吉凶、妻子分娩时间、未来日子的祸福……等都要占卜一番。

甲骨文是商代(公元前1400)的文字。

这些文字因为刻在兽骨或龟甲上,故名甲骨文。

文字是以契刀刻划的,故又名“契文”、“契刻”。

文字的内容,除极少数属於记事外,大部分是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故又称"卜辞"或"占卜文字"。

此外,因甲骨文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阳县(原是殷代故都),所以又称为"殷墟文字"。

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

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

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

记事刻辞----鹿头刻辞,商王在鹿头上刻辞以纪录田猎经过。

3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

因为周朝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硬笔书法教程-最全(课堂PPT)

硬笔书法教程-最全(课堂PPT)

返回
57
▪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 如:宇、宙
▪ (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 上。
▪ 如:至、孟
返回 58
▪ (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高右低。
▪ 如:部、即
▪ (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长左短。
▪ 如:绩、议、读
59
▪ (5)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 如:葡、萄、蜀、葛
5.横折 下笔从左到右写横,到折处稍顿笔 再折笔向下写竖。如图:
26
6.横析钩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折向下,有时 稍稍向左倾斜一点,到起钩处略顿笔后向左上 方钩出,一笔写成。如图:
7.横撇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向左下写撇。 如图:
27
8.撇折 下笔写短撇,个出尖顿笔后折向右上 写提,注意折处要顿笔,收笔要出尖。
▪ (6)勾衄笔不应直长。
▪ 如:句、匀、勿
60
▪ (7)横短撇长;
▪ 如:左、在、尤、龙
▪ (8)横长撇短;
▪ 如:右、有
61
▪ (9)横短竖长,撇捺应延伸。
▪ 如:木、本、朱
▪ (10) 横长竖短,撇捺应缩短。
▪ 如:乐、集
62
▪ (11)横长竖短。
▪ 如:上、士
▪ (12)横短竖长。
▪ 如:才、斗、丰、井
环 呈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7
(十二)虫部的写法

48
(十三)框形结构
闪 同国
49
(十四)示字旁与衣字旁的写


50
(十五)广字头、厂字头、病字头
厅庄病
51
(十六)单人旁与双人旁

硬笔书法教程+课件(共106张ppt)

硬笔书法教程+课件(共106张ppt)
硬笔书法
一、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二、楷书结构(常用结构与部首)分析 三、汉字结构要点 四、汉字结构规律
六、关于临帖 五、中国书法艺术欣赏
▪ 什么是楷书?
▪ 楷书,又叫真书、正书。由于楷书书写 速度比隶属快,比草书易辨认,所以楷书 的诞生与成熟标志着新书体的产生。主要 大家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 以及柳公权等。
10.横折弯钩 下笔写横,顿笔折向下写竖,尔 后圆转向右写横,到起钩处略顿笔向上钩出。 如图:
11.竖折 下笔写竖(有长、短之分),顿笔后向 右写横,收笔较重。如图:
12.竖折折钩 下笔写短竖,顿笔折向右写 横,再顿笔折向左下写竖钩。如图:
13.横折提 下笔写短横,顿笔折向下写竖, 再顿笔向右上写斜提。如图:
▪ 如:风、飞、气
▪ (25)横腕笔,应圆润俊秀。
▪ 如:先、见、元、毛
▪ (26)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 齿。
▪ 如:友、及、反、皮
▪ (27)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顶着上撇的中 间。
▪ 如;修、参、须、形
▪ (28)以右部为主的字,右部可丰满些。
▪ 如:施、腾、靖
▪ (29)以左部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
一、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一)点,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
(二)横,有长横、短横。
(三)竖 竖画要写垂直。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 之分。
(四)撇 撇画要得自然舒展。撇有斜撇、竖撇、 短撇之分。
(五)捺 捺画粗细分明。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六)提 提画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 笔,收笔要出尖。如图:
▪ (14)左撇右竖,应撇短竖长。
▪ 如:川、升、邦
▪ (15)左竖右撇,左竖应收敛而右撇应舒展。

2024版小学生硬笔书法教程

2024版小学生硬笔书法教程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特长,选择适合的比赛或展览活动参 加。
精心准备作品
提前规划好创作主题和风格,认真书写、装裱作品,确保作品质量。
积极参与现场活动
在比赛或展览现场,积极参与交流、互动环节,向他人学习、展示 自己的才华。
PART 06
学习方法与注意事项
REPORTING
制定合理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
层次分明
合理安排段落和层次,使 文章内容条理清晰,易于 阅读和理解。
详略得当
根据文章重要性,合理分 配笔墨,突出重点,略写 次要内容。
标题、正文和落款设置技巧
标题醒目
标题应简明扼要,概括文 章主题,同时吸引读者注 意力。
正文规范
正文部分应使用规范字体 和字号,保持字距、行距 一致,确保阅读流畅。
落款得当
根据个人时间安排, 制定每日或每周的硬 笔书法练习计划。
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避免过长或过短,保 持专注和高效。
确定每次练的目标, 如掌握某个笔画、练 习某个字的结构等。
多角度练习提高技能水平
从基本笔画入手,逐步掌握各种笔画 的书写技巧。
通过临摹、创作等方式,提高书写的 美感和艺术性。
练习不同字体的书写,了解不同字体 的特点和风格。
PART 05
硬笔书法欣赏与创作
REPORTING
优秀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经典碑帖欣赏
选取历代著名碑帖,如《兰亭 序》、《祭妹文》等,引导学生 欣赏其笔画、结构和章法之美。
现代硬笔书法佳作
展示当代硬笔书法家的优秀作品, 让学生了解现代硬笔书法的艺术风 格和特点。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定期展 示学生优秀作业,激发学生的创作 热情。
特点

硬笔书法基础教程

硬笔书法基础教程

目录第一章硬笔书法基础1、书法基础2、硬笔的坐姿与执笔第二章硬笔楷书笔画的写法1、横的写法2、竖的写法3、撇的写法4、捺的写法5、点的写法6、提的写法7、折的写法8、钩的写法9、复合笔画的写法第三章硬笔楷书笔画运用1、横的运用2、竖的运用3、撇的运用4、捺与点的运用5、折的运用第四章硬笔楷书偏旁范例第五章硬笔楷书词汇范例第六章硬笔行书的笔法与结构第七章硬笔行书基本部分第八章硬笔行书偏旁范例第九章硬笔行书词汇范例第十章书法章法第一章硬笔书法基础每一个中国人都经历过习字写字的过程,在写字时,没有一个人不想把字写得美,以便表达自我审美意识。

这种活动正是书法艺术产生的心理根据。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谁也逃避不了书法艺术对他的影响。

楹联、牌匾随处可见,在旅游胜地、名山大川,文人雅士题诗作赋所刻碑碣摩崖也是屡见不鲜。

人们熟识书法,更有大批人在研习书法。

1、书法基础●书法的概念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素材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再创造的一门奇特艺术。

简单地说,书法就是汉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高级汉语词典》)。

书法之所以成为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是与汉字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紧密联系的:由于汉字以象形为基本成字方式,其本身就带有图画的性质,具有造型美的因素;汉字构成形象生动、姿态万千;汉字作为典型的表意文字,字字独立,几乎每一个汉字都能表示一个完整的语义——这些都为进行艺术加工(包括形态变化和组织构成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果说文字只是为创造书法艺术提供了素材,那么中国特有的书写工具――毛笔则为书法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手段。

毛笔能勾画出最富表现力的线条和点画形象,这样就形成了书法以线条为基本表现技法的特点,使文字不但在形体结构上产生了丰富的变化,而且通过点画、字形、字距和行式的分布,构成了优美的章法布局、生动的气韵流转和多样的艺术风格,这些都使汉字的书写带上了强烈的艺术色彩,构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

作为艺术品和装饰品的书法,不能与作为一般应用工具的文字完全等量齐观,而应当有其自身的规律和作用。

2024版年度硬笔书法教程

2024版年度硬笔书法教程

2024/2/3
21
创作实践指导
确定创作内容
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需求,确定硬笔书法创 作的内容,如诗词、名言警句等。
设计章法布局
根据创作内容,设计合理的章法布局,包括 字距、行距、大小等要素的安排。
书写实践
按照设计好的章法布局进行书写实践,注意 保持笔画清晰、结构稳定、章法和谐。
2024/2/3
反复修改完善
如“页”、“鸟”等,要注意与左半部分的 呼应和配合,保持整体协调。
下部底
如“心字底”、“四点底”等,要承托住上 面的部分,保持字形稳定。
13
章法布局与作品欣赏
章法布局原则
楷书章法布局要注重整体感,字与字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和呼应关系,行与 行之间要平行等距。
作品欣赏要点
在欣赏硬笔楷书作品时,要注意观察其笔画是否清晰有力、结构是否平稳端正、 章法布局是否协调美观等方面。同时,还要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 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陶冶情操
练习硬笔书法可以培养耐心、毅 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 个人素养。
实用性强
硬笔书法不仅适用于学生作业和 考试,也适用于职场人士的文件 签署和日常书写,具有广泛的实
用性。 6
02
基本笔画与运笔技巧
2024/2/3
7
基本笔画分类及写法

横画在硬笔书法中非常常见, 要注意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过 程,保持平稳流畅。
硬笔书法教程
2024/2/3
1
目录
2024/2/3
• 硬笔书法概述 • 基本笔画与运笔技巧 • 硬笔楷书结构与章法 • 硬笔行书风格与创作 • 硬笔书法临摹与创作实践 • 硬笔书法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笔书法教程目录前言 (2)硬笔书法介绍 (3)写字与硬笔书法 (10)学习硬笔书法的意义 (13)硬笔书法基础知识 (13)如何指导学生练好钢(铅)笔字 (16)汉字笔画集 (19)汉字书写笔顺规则 (20)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20)硬笔书法技法 (28)前言硬笔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

广义而言,凡是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竹笔,木笔硬塑料笔,鹅毛管笔、骨笔、角笔、钢笔、圆珠笔等硬笔书写的文字,均称为硬笔字,而那些富有审美内容的文字造型,我们常习称作硬笔书法。

如毛笔书法一样,硬笔书法也是先具实用性,后成为艺术的。

硬笔书法的起源尚无定说。

据2003年7月14日的《书法报》对敦煌学家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的报道现藏干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被得堡分所的《李峤杂咏》是今敦煌发现的最早汉文硬笔写本,书写年代在唐代大历年间(公元776-779),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烽燧遗址中拿走的卢文绢书则是一件更为久远的硬笔作品,书写年代约在西汉末期的公元一世纪。

这些敦煌硬笔写本字体笔画平整,粗细均匀,是用竹、木、骨角等硬笔蘸墨写成,使用书体包括楷书、行草和草书。

如此说来,硬笔书法的历史至少有两千多年。

说它年轻,是因为狭义而言,硬笔仅指铅笔、钢笔、圆珠笔等常用的书写工具,而这些书写工具发明较迟,传人我国也仅百余年的历史,由于铅笔、钢笔、圆珠笔尤其是钢笔,是当今人们主要的书写工具,所以以这些工具创作作品,成为独奇的供欣赏的艺术,还是近几十年的新鲜事。

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是硬笔书法存在和壮大的基础。

就实用性来说,硬笔书法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已超过毛笔书法,但就艺术欣赏的价值来说,硬笔书法还有许多有待探素、挖掘的空间,需要有志于此的仁人志士协同努力,使它尽快完善起来,相信硬笔书法会有一个更加煌灿烂的明天。

1、硬笔书法的介绍硬笔书法是用硬笔书写汉字的艺术。

然对‘硬笔’概念的界定不出以下二类:一类是铅笔、钢笔、圆珠笔、水笔等由西方工业文明所造就的半自动化书写工具;另一类是较难确证起源的竹笔、羽毛笔等传统性工具。

由这二类工具通过各类媒介而在纸等媒体上留下的痕迹,并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可称之为“硬笔书法”。

书法在当今日趋发展的形式下,线条的艺术性越来越被书界所重视。

当代著名书法家沈鹏曾说:“在书法表现的要素中,我看重线条。

线条是由条形到神韵的最重要的手段、桥梁,更确切说是基因。

”各大书体、各书家字体,各书法作品品位高低的差异,也与其线条特性及水平高低的不同重要相关。

书法作品的创造,首先是线条美的独特的发现和创造。

可见,线条是书法的基因,是书法风格和品位高低的标志,是书法创作的首要。

线条这一说法(或曰概念)是否适用于硬笔书法?人们常常认为,钢笔线条一细二硬三露四单一,故应放弃或淡化对其线条的追求,而应重视对其结字、章法、神韵等的探索。

这种看法是“钢笔字”的一个误区。

毛笔尚且讲多大笔写多大字,钢笔也应说多粗笔写多大字,常用钢笔粗细的单一,与写出的字相比,主要矛盾是笔细,或曰字大,就其硬笔书法意义而言,应有一套粗细不同、弹性各异的笔,再加之对纸和垫板的精心选择,事实可以证明,钢笔线条能够由单一走向丰富。

硬笔书法的成熟就在于其线条的完善,它不仅具备书法线条的一般属性,而且也应独具硬质弹性的特性,由此构成了独立的硬笔书法线条。

一、硬笔书法线条的性质“硬笔书法线条的性质总体定位在‘骨形筋露微肉’六字上。

具体有九个性质,曰‘九感’:一曰“形感”。

‘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而得其形,其走势于骨,肇于自然,而微肉裹其外,其形或直,若针、若锥、若枯槁等;或曲、若蛇形、或兰叶、若扁舟等。

二曰‘力感’。

‘善笔力者多骨’,‘多力微筋者圣’。

骨生于力,钢笔用力由用力方向及大小而定,并非力大便有‘力感’,而是善力者方有‘力感’,善力者笔稳笔健且融自然,有力透纸背之感。

”三曰“律感”。

即节奏之感。

由用力大小、书写速度、线条粗细等诸方面变化的节奏而构成,律感便是诸方面“阴阳”变化的韵律,是心感手感的律动合一。

四曰“意感”。

它乃线条所借自然诸物之意象,是其抽象的“原始美”,它既单纯、基本、典型,又丰富,“沈鹏曾说过‘单纯包括万物,丰富趋向一体’。

五曰‘质感’,即为‘内劲之美’,是线条的‘真质美’。

或挫或巧或丑或媚或俗或雅或今或古等,此感靠字内外功夫去涵养。

六曰‘静感与动感’。

静者稳定但单一也,在乎于线条单纯、粗狂;动者飞扬也,在乎于线条丰富、变化及线条间的意连。

楷书线条以静为主以动为辅。

七曰“个性感”,即“风格感”,是硬笔书法家个人风格、书写习惯、基本功底、审美情趣等在线条中的反映。

“个性感”具有典型性、唯一性、借鉴性和可借鉴性,是书家成熟的表现。

八曰“含蓄感”。

“线条的单纯不是平铺直过,用硬笔作书最忌平直而过,当暗藏波澜;线条之含蓄表现为美学思想的“中和”和用笔复合用力渐动和微动(甚至不易察觉)之统一。

”九曰“迁移感”,即有移植、改造、提炼、简约毛笔书法线条的“表象感”,虽然是硬笔书法线条,却有毛笔味。

现代硬笔书法既植根于传统毛笔书法之中,又寄否定于毛笔书法之外,全赖出新于硬笔书法特色之上。

硬笔书法线条尤为如此。

二、硬笔书法线条的类型如果说线条性质是它的“内涵”,那么线条类型则是它的外延。

硬笔书法线条的种类也随着其发生、发展、繁荣而逐步丰富起来,真是千姿百态。

“但按线条衍生的源头对其逻辑划分,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流畅的线条、流畅涩重合一的线条及刻写之间的线条。

”1、偏重发钢笔特性的“流畅的线条”。

这种线条产生缘于钢笔书写流利便捷的实用性。

提倡这种线条的有八十年代的庞中华、顾仲安等。

庞中华在平动基础上又注意了用力轻重变化,其线条光滑且有粗细之变,由起收笔简约、实用而美感;顾仲安楷书线条注意了对起收笔的适当强化,然中间用力较均匀,其线条端庄而单一。

后来人们开始注意了线条全程书写,既抓两头又重视中间变化,形成了这类线条的规范,这类线条实用美观,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和实用派硬笔书家所喜爱。

2、借鉴毛笔书法线条——“流畅涩重合一”的线条。

早期涉足硬笔书法的书家,大都是毛笔书法家,如邓散木,他十分强调仿效毛笔线条的特征,但这仅仅是起步,却是可喜的。

“到八十年代的硬笔书法热,硬笔书界开始注意了毛笔线条用硬笔技法的诠释,这样便出现了‘流畅涩重合一’的线条。

它的出现是硬笔书法发展的必然,是书法传统钢笔化的时代的结晶。

涩重的线条采用的是逆锋运笔或匀或非匀用力的笔法,而流畅涩重合一的线条往往采用‘小巧灵活的调锋’,使顺峰变为逆锋或反之而实现。

”显然,这种线条具有传统性与艺术性,颇有“帖味”,为书界所青睐。

3、借鉴篆刻单刀法的“刻写之间”的线条。

“以刀代笔”的甲骨文、单刀法的篆刻、篆刻的边款、浩瀚的碑林,对以硬质材料为笔的钢笔书法影响很大。

“谢非墨由此提出‘将硬笔书法本质界定在写与刻之间’‘并咬定青山不放松’。

这种线条不仅留有墨迹,而且还有深深的划痕,作品背面粗糙不平。

其笔法笔先冲入纸面,行笔间用力下压‘其颖如锥’,深入进纸,或停或回收笔。

其线条具有‘简洁、刚健、棱角分明’的韵味;”这种线条颇有“金石气”,有时还有浓烈的“碑味”,为书界所喜爱。

三、硬笔书法的线条美硬笔书法艺术是线条的艺术。

线是书法中最基本的元素,线在我国造型艺术中,又是最简洁、最概括、最单纯而又最深刻的,是人类生命的象征。

“日本近代画家村上华岳说过‘线是贯穿整个宇宙的最根本的东西’”。

线条是书法家表情达意、精神、气质、学养得以流露的媒介。

我们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首先映入欣赏着眼目的也是线条,也是欣赏者沟通书家的桥梁,通过线条欣赏者可以获得精神上的美的享受,心灵上得以慰藉、净化和震撼。

线条是硬笔书法艺术的主旋律,是灵魂,作为纯艺术的寻绎,书法家可以紧紧抓住线条反复“锤炼”反复“讴歌”。

如果说,毛笔的线条能充分自由的在点、线之间快速变幻身形的话,硬笔的线条唯有可怜的拖着自己清瘦的身段翩翩起舞。

如此的先天不足使硬笔在表现形态上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点、线方面。

然而在近年来硬笔书法热潮的兴起,在硬坛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却佳作纷呈,风格迥异,或秀美,或老辣,或雄强,或生挫……这些都充分证明了硬笔的线条自有其存在的意义和特殊的美学价值。

那么,硬笔书法线条的美学价值具体体现在哪里呢?“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有论毛笔书法的名句‘书法贵瘦硬方通神’,正好为硬笔书法的线条题写了具有前瞻性的绝妙评语。

与毛笔书法相比,硬笔书法的基本形态特征是“瘦”,工具的本质使其特点体现为“硬”这硬非生硬,而是使观者有绵里藏针般的感受。

用风格化的名词来提炼它的理想??刚健。

刚者,坚强也,如千仞铁塔,稳定压倒一切,充满力度美;健者,挺劲也,是弹性的张力与纸面接触时耕下的轨迹。

它决不是拖泥带水,又非蜻蜓点水。

其实,比其毛笔书法来,硬笔要达到笔笔中锋的程度要快得多。

“晋卫夫人的《笔阵图》中提到:‘善笔力者多骨,骨微肉者谓之筋书’”。

“米芾在《自述学书帖》中论述的更为深刻:‘要得笔,谓骨筋皮肉、脂泽风神皆全,犹如一佳士也。

又笔笔不同,三字三画异,故作异;重轻不同,出于天真,自然异。

……。

又,得笔则虽细如鬓发,亦圆,不得笔虽粗如橼,亦褊。

此虽心得,亦可学’”。

因此,刚为骨,健为肉,硬笔书法线条的本体基调大致可定。

基调一定下,线条在作品中的表现就可以加以衡量了。

一幅硬笔书法作品的鉴赏跟其它艺术品一样,首先关注的当属整体美。

而组成整体的正、负空间的分割,黑白色块对比的节律,都是线条的长短、粗细、方圆、正侧、疏密等诸因素有机调和的结果。

抽象地看,是点线在一定时空中按某种一定的节奏所构成的造型。

经过对整体的扫描之后,基本的点线品质则是我们要进一步加以赏析的重心。

传统的毛笔书法对点线的追求历来是摆在一个很高的层次,甚至在评价一位书法家作品时,往往先看点线功力如何,崇尚无一笔无来历。

对硬笔书法来说,工具特性的局限使毛笔书法式的标准称为不太实际的参照系统,但如果作品的点线任其自编自演,一点也不参照前人的宝贵经验,恐怕作品的耐看程度要大打折扣了。

毕竟,历史证明:缺乏对线条的理性锤炼将无法产生真正完美的作品,其风格或许能流行一时,但决不会墨泽千秋。

二王、颜真卿、米芾、王铎等历代书法大师的杰作可以为证。

因此,提高一幅书法作品线条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即是提高书法作品的艺术性,在刚健的基调规范下,高品质的硬笔书法线条应具有的审美标准可分为:1、力量美。

力量感是书写着力度的运用在观赏者心理的投射。

此力量并非可简单地理解为物理学上的概念,虽说只要写字,就肯定要注入力量,但这种所谓的力量,是书法中的一种巧力,是手、指、腕的运作技巧在意识高度协调、控制下且化合了书写者本身审美观念、书写经验的自然运动。

体现的感觉一般是“劲挺”。

古代书法术语在这方面有很多强调,如力透纸背、万毫齐力、全身力到、笔力千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