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文化12.1 饮酒礼仪强调酒德
白酒饮酒礼仪

⽩酒饮酒礼仪 古⽼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化,形成了完整的礼仪规范。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酒饮酒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家哦! ⽩酒饮酒礼仪 (1)斟酒 通常,酒⽔应当在饮⽤前斟⼊酒杯。
有时,男主⼈为了表⽰对来宾的敬重、友好,还会亲⾃为其斟酒。
在侍者斟酒时,勿忘道谢,但不必拿起酒杯。
可在男主⼈亲⾃来斟酒时,则必须端起酒杯致谢,必要时,还需起⾝站⽴,或⽋⾝点头为礼。
有时,亦可向其回敬以“叩指礼”。
即以右⼿拇指、⾷指、中指捏在⼀起,指尖向下,轻叩⼏下桌⾯。
这种⽅法适⽤于中餐宴会上,它表⽰的是在向对⽅致谢。
主⼈为来宾所斟的酒,应是本次宴会上最好的酒,并应当场启封。
斟酒时要注意三点,其⼀,是要⾯⾯俱到,⼀视同仁,⽽且⽆油有挑有拣,只为个⼈别⼈斟酒。
其⼆,要注意顺序。
可以依顺时针⽅向,从⾃⼰所坐之处开始,也可以先为尊长、嘉宾斟酒。
其三,斟酒需要适量。
⽩酒与啤酒均可斟满,⽽其他洋酒则⽆此讲究,要是斟得过满乱流,显然未必合适,⽽且也是浪费。
除主⼈与侍者外,其他宾客⼀般不宜⾃⾏为他⼈斟酒。
(2)敬酒 敬酒,亦称祝酒。
它具体所指的是,在正式宴会上,由男主⼈向来宾提议,为了某种事由⽽饮酒。
在敬酒时,通常要讲⼀些祝愿、祝福之⾔。
在正式的宴会上,主⼈与主宾还会郑重其词地发表⼀篇专门的祝酒词。
因此,敬酒往往是酒宴必不可少的⼀项程序。
敬酒,可以随时在饮酒的过程中进⾏。
频频举杯祝酒,会使现场氛围热烈⽽欢快。
不过,要是致正式的祝酒词的话,则应在特定的时间进⾏,并以不影响来宾⽤餐为⾸要考虑。
(3)⼲杯 ⼲杯,指的通常是在饮酒时,特别是在祝酒、敬酒时,以某种⽅式,劝说他⼈饮酒,或是建议对⽅与⾃⼰同时饮酒。
在⼲杯时,往往要喝⼲杯中之酒,故称⼲杯。
有的时候,⼲杯者互相之间还要碰⼀下酒杯,所以它⼜被叫作碰杯。
在主⼈或他⼈提议⼲杯后,应当⼿持酒杯起⾝站⽴。
即便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杯装装样⼦。
在⼲杯时,应⼿举酒杯,⾄双眼⾼度,⼝道“⼲杯”之后,将酒⼀饮⽽尽,或饮去⼀半,或适当的量。
白酒礼仪知识大全

白酒礼仪主要包括斟酒、敬酒和干杯等环节,具体如下:
1. 斟酒:斟酒时要注意面面俱到,一视同仁,而且无油有挑有拣,只为个人别人斟酒。
要注意顺序,可以依顺时针方向,从自己所坐之处开始,也可以先为尊长、嘉宾斟酒。
斟酒需要适量,白酒与啤酒均可斟满,而其他洋酒则无此讲究,要是斟得过满乱流,显然未必合适,而且也是浪费。
除主人与侍者外,其他宾客一般不宜自行为他人斟酒。
2. 敬酒:敬酒时,通常要讲一些祝愿、祝福之言。
3. 干杯:在干杯时,往往要喝干杯中之酒,故称干杯。
在主人或他人提议干杯后,应当手持酒杯起身站立。
此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1. 倒酒站位:倒酒要走到客人的身后右侧倒酒,不要站在客人对面或隔着人倒酒。
2. 倒酒酒量:古语有“杯满为礼,不溢为敬”的说法,倒酒时通常倒在杯中八九分就可以了,便于端起不洒酒。
3. 倒酒姿势:倒酒时要注意力度缓缓倒酒,快要结束时,将瓶口抬起旋转一个角度,让瓶口的酒滴自然流淌,同时切忌反手倒酒。
4. 倒酒顺序:倒酒一般要从主宾位开始,按照顺序依次去倒。
在首次上酒时,主人通常要亲自为客人倒酒。
一般来讲,宾客席位是遵循以右为尊原则入座的,所以倒酒顺序应依逆时针方向进行,也就是从主人右侧的客人开始依次倒酒,最后才轮到自己。
以上是关于白酒的礼仪常识。
喝白酒礼仪常识

喝白酒礼仪常识白酒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喝白酒也有一定的礼仪要求。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喝白酒的礼仪常识。
一、酒的选择在喝酒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酒。
一般来说,白酒的度数较高,因此要选择适合自己饮用的酒。
同时,如果是在宴会上喝酒,一定要注意选择适量的酒量,不要过量饮用,以免影响自己的形象。
二、酒的倒法在倒酒时,要先给长辈或客人倒酒,然后再给自己倒酒。
倒酒时,要注意手势,右手握住酒瓶,左手托住酒杯,酒瓶口要对准酒杯中央,倒出适量的酒即可。
三、酒的敬礼在喝酒之前,要用酒杯敬对方一次,表示敬意。
敬酒时,要注意手势,右手握住酒杯,左手托住酒瓶,先将酒瓶提起,然后将酒杯举起,说出“干杯”等祝福话语,再将酒杯放下,饮下酒。
四、酒的喝法在喝酒时,要注意节制,不要过量饮用。
同时,要注意口感,白酒的口感较为浓烈,可以先用香槟杯进行品尝,然后再用白酒杯进行饮用。
在喝酒时,要小口慢饮,不要一口喝完,也不要连续多次干杯,以免影响健康。
五、酒的陪伴在喝酒时,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的小吃或点心进行陪伴。
同时,要注意不要吃得太多,以免影响饮酒的效果。
六、酒的谢绝如果自己已经喝醉了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无法喝酒,可以使用“谢绝”等礼貌用语,表示自己不喝酒的意愿。
七、酒的礼仪在喝酒时,要注意礼仪,不要大声喧哗或者是做出一些不雅的举动,以免影响他人的感受。
同时,要注意用语,不要说出一些不合适的话语。
以上就是关于喝白酒礼仪常识的介绍。
在喝酒时,要注意礼仪和适量,不要过度饮用,以免影响自己的形象和健康。
同时,在与人交往时,也要注意用语和举止,以免影响他人的感受。
中国酒桌上的敬酒礼仪

中国酒桌上的敬酒礼仪中国酒桌上的敬酒礼仪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国,人和人之间交流应酬,都少不了酒,酒桌上的礼仪有很多学问,俗话说,酒是越喝越厚,但在敬酒也有很多学问讲究。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酒桌上的敬酒礼仪相关内容。
中国酒桌上的敬酒礼仪1细节一、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酒。
敬酒一定要站起来,双手举杯。
细节二、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细节三、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细节四、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细节五、记得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或客户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
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细节六、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
自己如果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细节七、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细节八、碰杯,敬酒,要有说词。
细节九、桌面上不谈生意。
细节十、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不要一个一个倒酒,不然后面的人没酒怎么办?关于敬酒,有以下原则:一、主人敬主宾。
二、陪客敬主宾。
三、主宾回敬。
四、陪客互敬。
中国酒桌上的敬酒礼仪21餐桌上敬酒时间敬酒分为正式敬酒和普通敬酒。
正式的敬酒,一般是在宾主入席后、用餐前开始就可以敬,一般都是主人提出来以欢迎各位来宾,同时还要说些许祝酒词。
而普通敬酒,只要是在正式敬酒之后就可以开始了。
2餐桌上敬酒仪态有人提议干杯时,要手端酒杯起身站立,面带微笑,目视敬酒者;喝酒时也不用全部干完杯中的酒,只需稍稍喝一小口以示尊重;喝了酒之后也应面带微笑与其他人有眼神接触方可入座。
3餐桌上敬酒姿势敬酒需要有人率先提议。
酒里有乾坤,杯中藏世界——共话酒德、酒礼、酒风

酒里有乾坤,杯中藏世界——共话酒德、酒礼、酒风来源:凤凰网酒业据有关资料记载,地球上最早的酒应是落地野果自然发酵而成的。
所以,可以这样认为,酒的出现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天工的造化。
在我国民间也有杜康造酒的传说。
有一天,仙人指点他:你明天早晨到外面去,会碰到三个人。
从他们身上各取一滴血,滴入酒糟里,美酒即成。
结果,杜康第二天遇到三个人,分别是秀才、武士和疯子。
这就是饮酒三境界:第一阶段如同文人,温文尔雅、谦逊尚礼;第二阶段如疆场武士,称兄道弟、酣战淋漓;第三阶段超量饮酒后仪态全失,不敢说的话说了、不敢做的事做了。
酒德中国古代的酒道,精髓就是中和二字,主张对酒无嗜饮。
酒可以饮,但要饮而不过,饮而不贪;饮似若未饮,绝不可太过,故谓之和。
和就是平和谐调,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饮酒要饮到不影响身心,恰到好处;有乐而不误事,才能被称之为和。
酒有舒筋活血的功效,只要控制到位对人的健康是有益无害的,所以古人把饮酒视为一种养身之道。
那么,古人是如何以酒养身的呢?首先是勿强饮,即不过量。
古人饮酒,遵循温克。
也就是说要多喝酒,但是也要能把持住自己;要保证不失言、不失态。
三爵不识是古人饮酒必须要遵循的礼仪,就是正人君子喝酒三爵就好了;喝完三爵,就应该很自觉放下杯子,退出酒筵。
三爵也就是适量,量足就好了。
其次是勿空腹饮。
中国有句古语叫空腹盛怒,切勿饮,认为饮酒必佐佳肴。
酒进入人体后是靠肝脏分解的,肝脏在分解酒精时需要各种维生素维持辅助;如果此时胃肠中空无食物,容易造成肌理失调、肝脏受损。
因此,饮酒时应佐以营养价值比较高的菜肴、水果等食物。
再次是勿混饮。
混杂饮会产生一些新的有害成分,使人感觉胃不舒服、头痛等,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
酒礼酒桌上的礼仪很多。
要先给长辈斟酒。
如果有客人的话,先给客人斟酒再给长辈斟酒。
斟酒不宜太满也不宜太少,最好八分满。
跟别人碰杯应该是左手放在杯底,右手拿着杯子;端酒杯与别人碰时要低于别人的酒杯,这是一种尊重。
中国酒文化中的饮酒礼仪与习俗

中国酒文化中的饮酒礼仪与习俗酒,作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礼仪与习俗。
在中国古代,酒被视为增进友谊、表达敬意的重要方式。
饮酒礼仪和习俗在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成为独特且丰富多样的形式。
一、古代饮酒礼仪古代中国对于酒的使用和礼仪有着详尽的规定。
在《仪礼》中,酒礼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其中包括了酒的斟满、奠酒、互相敬酒等仪式。
而在饮酒的过程中,每一种仪式都有其特定的礼仪规定,如酒杯的使用、敬酒的顺序、举杯致辞等等。
这些礼仪规定在历史长河中得到了不断的传承和发展,并延续至今。
二、饮酒习俗的地域差异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饮酒习俗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北方地区,宴席上常常会有举行“划拳”之类的酒令活动。
而在南方地区,饮酒则更多以“敬酒”为主,亲友之间举杯致意,表达感情。
此外,一些地方还有“一锅端”等独特习俗,即以一锅酒为代表,将酒互相倒入碗中饮用,象征着团圆与友谊。
三、宴会礼仪中的饮酒习俗在中国的宴会场合中,酒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在正式的宴会上,主宾会先举起酒杯,对其他宾客进行敬酒,这被视为尊敬和感谢的表达。
然后,每个宾客都会有机会向其他人敬酒,以表示友好与团结。
在宴会进行期间,还会有一些有趣的酒令和拜酒游戏,增加宾客们的互动和欢乐。
四、商务场合中的酒文化在中国的商务场合中,饮酒礼仪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种社交方式,商务饮酒往往与建立信任、增进合作有关。
例如,在商务宴请中,主人会先倒满酒杯,然后递给客人,这代表主人的诚意与尊重。
客人通常会接过并与主人举杯,表示双方的友好关系。
此外,在商务饮酒中,懂得节制并不强制对方饮酒,尊重对方的选择也是一种重要的礼仪准则。
五、酒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中国酒文化中的饮酒礼仪与习俗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表达。
酒作为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在中国文化中承载着尊重、敬意和友谊的意义。
通过饮酒礼仪的传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增进友谊和亲情。
中国酒文化之饮酒礼仪社交礼仪礼节待人技巧早会晨会夕.pptx

酒席的安排
酒席的安排要尊重商务礼仪和当地的风俗,多桌席
杯小乾坤大 壶中日月长
酒的文化-酒令
通令又称俗令,行令方法主要掷骰、抽签、 划拳、猜数等。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热闹的 气氛,因此较流行。但通令掳拳奋臂,叫号喧 争,有失风度,显得粗俗、单调、嘈杂。
杯小乾坤大 壶中日月长
酒的文化-酒令
筹令,即使用酒筹的酒令。行令时轮流抽 取酒筹,按酒筹上的要求进行活动或饮酒。酒 筹须事先制好,一般用纸签、竹签、纸牌等制 成,讲究的还用骨头、象牙等制成。
大部分宴会需要搭配喝酒,一般选择2种酒,如白酒 和红酒搭配,白酒和啤酒搭配。
杯小乾坤大 壶中日月长
酒量的评估
酒量的评估是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多点酒水 浪费或少点酒水扫兴,尤其以目前流行自带酒为重要, 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来决定带酒的量
参加人数 男女比例 酒精度数
宴会性质 熟悉程度 成本预算
杯小乾坤大 壶中日月长
酒的器具-青铜
杯小乾坤大 壶中日月长
酒的器具-陶瓷
杯小乾坤大 壶中日月长
酒的器具-金属玉器
杯小乾坤大 壶中日月长
酒的文化-酒诗
王翰·凉 州 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杯小乾坤大 壶中日月长
《将进酒》 唐.李白
酒的文化-酒诗
朝如青丝暮成雪 莫使金樽空对月 钟鼓馔玉不足贵 古来圣贤皆寂寞 陈王昔时宴平乐 主人何为言少钱 五花马 千金裘 与尔同消万古愁
杯小乾坤大 壶中日月长
酒的文化-酒令
二、 寻黛玉令 [方法]席中客须在二十五人以上,制寻黛玉令酒筹二十四枚,席间二十四 人各抽筹一枚,由抽得宝玉酒筹者逐一对筹寻黛玉,按筹中要求饮酒, 直到寻得黛玉。酒筹如下: 宝 玉 抽得此筹者寻黛玉。 警幻仙姑 帮寻黛玉,宝玉敬酒三杯。 妙 玉 斟茶与宝玉喝。 贾 母 令袭人代宝玉饮酒。 紫 鹃 敬宝玉一杯酒。
中国酒的礼仪风俗

中国酒的礼仪风俗中国酒的礼仪风俗那可真是一门大学问,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大箱子,打开就能发现无尽的奇妙之处。
咱先说说酒桌上的座次。
这就好比一场戏里的角色安排,每个座位都有它的意义。
主位那可是重中之重,就像舞台上的主角,一般是辈分最高或者最尊贵的客人坐的地方。
大家心里都有数,谁该坐在哪,这可不是随便乱坐的。
要是不懂这个,就好像在戏里乱抢主角的戏份一样,会让人觉得不懂事呢。
斟酒也有讲究。
酒不能斟得太满,俗话说“酒满敬人”,可现在啊,太满的酒反倒有点强迫人的感觉。
斟到七八分满就刚刚好,就像做人做事,留有余地。
给别人斟酒的时候,那动作得稳稳当当的,可不能像个毛头小子慌慌张张的。
这斟酒的过程,就像是传递一种尊重和礼貌,你想啊,如果有人给你斟酒的时候毛毛躁躁,把酒都洒出来了,你心里肯定也会有点不舒服吧?喝酒的时候啊,敬酒更是有门道。
敬酒得有个由头,不能莫名其妙就端起酒杯。
比如感谢对方的帮助啦,庆祝个什么喜事啦。
这就像给一场谈话找个开场白,有了这个由头,这杯酒喝起来才有滋味。
敬酒的时候,酒杯要比对方低一点,这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这就好比在生活里,见到长辈要弯腰行礼一样自然。
要是反过来,酒杯举得比对方高,那可就有点没大没小了。
在中国的酒文化里,碰杯也不是随随便便的。
大家碰杯的时候,得用自己的酒杯轻碰对方的酒杯,这轻轻一碰,就像是一种无声的交流。
而且碰杯的时候,眼睛得看着对方,这就像跟人说话的时候得看着对方的眼睛一样,是一种真诚的体现。
要是碰杯的时候眼睛东张西望,那感觉就像你跟人说话心不在焉,多不礼貌啊。
还有啊,在酒桌上可不能光自己闷头喝。
喝酒是一种社交活动,得跟大家互动起来。
就像在一个大派对里,你不能自己躲在角落里玩。
要跟同桌的人聊天,分享故事,这样喝酒的氛围才好。
要是一个人只顾着喝酒,不说话,那就像个闷葫芦,这酒喝得也没什么乐趣了。
不同地区还有不同的酒俗呢。
比如说在北方的一些地方,喝酒那是相当豪爽,就像北方的大地一样宽广豁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酒礼仪强调酒德,一般人以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因而知晓饮酒礼仪非常重要。
第一节中国节日饮酒的习俗其实,酒德不仅仅在于要求一个人饮酒要有节制这么简单。
“酒德”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颠覆厥德,荒湛于酒”。
《尚书·酒诰》中集中讲解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祀”、“无彝酒”、“执群饮”、“禁沉湎”等等。
这不仅是对一个人喝酒提出要求,也成为一种社会礼节。
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
1 酒席的座次礼被认为是个人的文化学识与心性修养的反映。
“不学礼,无以立”。
礼的核心是人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
中国宴会礼仪的中心环节,是座次之礼。
两汉以前,以面朝东座为上。
后来,在坐北朝南的“堂”上,以南向为最尊。
现代,座次的尊位通常是依餐室的方位与装饰设计风格而定,一般来说,面门居中者为上,或取朝阳,或依厅室设计装饰风格所体现出的重心与突出位置设首位。
大型宴会时,服务员摆台以口布折叠成花、鸟等造型,首位造型会非常醒目,使人一望而知。
而隆重宴会则往往在各餐台座位前预先摆放座位卡(席签),所发请柬上则标明与宴者的台号。
这样可由司仪导入,或持柬按图索骥、对号入座,确保宴会秩序。
目前中餐通行的规范是:主人座于上方的正中,主人右侧的位置是主宾位;副主宾居其左,其他与宴者,按身份依次按先右后左、从上向下排列。
宾主双方的其他赴宴者有时候不必交叉安排,可以令主人一方的客人坐在主位的左侧,客人一方的人坐在主人的右侧,也就是主左宾右。
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
无论是商务宴请还是家宴,饮酒如若巡酒,应自首席按顺序逐个敬酒。
在大型宴会上,当出现两张以上的餐桌时,就出现了桌次排列的问题。
这时,桌次排列的基本要求是:居中为上,居前为上、以右为上、以远为上(离房间正门越远,地位越高)。
一般首席居前居中,右边依次2、4、6席,左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宴席位次的设定属约定俗成,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依我国目前的习惯,在坐席安排中,首先依据职务尊卑,其次讲究年龄长幼。
2 斟酒的次序敬酒之前需要斟酒。
按照规范,除主人和服务人员外,其他宾客一般不要自行给别人斟酒。
如果主人亲自斟酒,应该用本次宴会上最好的酒斟,宾客要端起酒杯致谢,必要的时候应该起身站立。
大型商务用餐,都应该是服务人员来斟酒。
斟酒一般应先给长辈、远道客人或职务、职衔较高者斟酒。
从位高者开始,然后顺时针逐位斟酒。
斟酒顺序应从男主人右侧的女宾或男主宾开始,接着是男主人,由此自右向左按顺时针方向进行。
如宴会规格较高,须由两人担任服务,其中一人按上述顺序开始,至女主人或第二主人右侧的宾客为止;另一服务人员从女主人或第二主人开始,依次向右,至前一侍者开始的邻座为止。
宴席上斟酒时,接受斟酒者可以起身或俯身,以手扶杯或作欲扶杯状表示感谢或恭敬。
(判断9)接受斟酒时,酒杯置于桌上原处即可,你只要对斟酒者微笑致意,便符合礼仪了。
如果不需要酒了,则可以把手挡在酒杯上,说声“不用了,谢谢”就可以了。
这时候,斟酒者就没有必要非得一再要求斟酒。
对于拒绝斟酒的人,斟酒者(尤其是主人)应该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不应该强人所难。
中餐里,别人斟酒的时候,也可以回敬以“叩指礼”。
特别是自己的身份比主人高的时候。
即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指尖向下,轻叩几下桌面表示对斟酒的感谢。
3 敬酒的礼仪1)敬酒的顺序在正式宴席上,一般先由主人向列席的来宾或客人敬酒,会饮酒的人则回敬一杯。
如果宴席规模较大,主人可依次到各桌敬酒,各桌可由一位代表到主人所在的餐桌上回敬。
向外宾敬酒时,应按礼宾顺序由主人首先向主宾敬酒。
一般情形下,客人、长辈、女士不宜首先向主人、晚辈、男士敬酒。
敬酒的顺序一般是主人敬主宾、陪客敬主宾、主宾回敬、陪客互敬。
客人绝不能喧宾夺主乱敬酒,那样是很不礼貌,也是很不尊重主人的。
2)敬酒的姿势敬酒时,上身挺直,双腿站稳。
需干杯时,应按礼仪顺序由主人与主宾先干杯。
正式宴会上,女士一般不宜首先提出为主人、上级、长辈、男士的健康干杯。
3)敬酒的态度敬酒时态度要热情、大方,应起立举杯并且目视对方,而且整个敬酒过程中都不应将目光移开。
敬酒要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敬酒就意味着将杯中的酒喝干。
借敬酒之名,行灌醉别人之实是有违礼仪要求的。
4)祝酒的技巧并非所有宴会均有祝酒程序。
需要祝酒则应了解宴请性质,为何人、何事祝酒,以及对方饮酒习惯,使祝酒的只言片语不失高雅并有针对性。
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推举出来提议祝酒可能是非常令人紧张的,此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说出你的感受,说一些简单的话摆脱困境。
但是如果你想表现得更有风度,更有口才,就应该增加一些回忆、赞美以及相关的故事或笑话,祝酒辞不应太长,应当和与场合相吻合。
幽默感极少会显得不合时宜,但是应注意场合的需要,比如在婚礼上的祝酒辞应该侧重于情感方面,向退休员工表达敬意的祝酒辞则应当侧重于怀旧。
4 拒绝饮酒和少饮酒的礼仪在宴席上,如果不会喝酒或由于各种原因不打算喝酒,可以采取以下办法应对。
主动地要一些非酒类饮料,如汽水、果汁、矿泉水或白开水等,并说明不饮酒的原因。
让斟酒者在自己杯子里斟上一点,但可以不喝。
因为一般情形下,杯中酒是可以不喝的。
当斟酒者向自己杯子里斟酒时,用手轻轻敲击酒杯的边缘,意思是:“我不喝酒,谢谢”。
当侍者来斟酒服务时,可轻声告诉他:“我已经够了”、“不用了,谢谢。
”而不是动手把杯子挪开,或捂住杯口,这样会引人侧目。
不过面对强行劝酒的情况,宾客也不必太拘泥礼节,以免喝醉。
5 陪客的饮酒礼仪1)与大家同乐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得到多数人的认同。
由于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避免唯我独尊而忽略了众人。
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影响喝酒的效果。
2)以东道主为中心大多数酒宴都有一个主题,也就是喝酒的目的。
赴宴时首先应环视一下各位的神态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单纯地为了喝酒而喝酒,更不要让某些哗众取宠的酒徒搅乱东道主的本意。
3)语言得当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常识、修养和交际风度,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
同时根据宴席的主题和气氛,可以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活跃气氛,给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4)劝酒适度陪客劝酒要围绕东道主的主题和兴趣,以东道主的态度为准,不能喧宾夺主。
陪客饮酒切忌过量,以控制在本人酒量的l/3为宜。
6 其他礼仪饮酒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格调、品位和文明程度。
有些人喝酒时,举起酒杯看也不看,便一饮而尽,显得极其狼狈、粗俗不堪。
而会喝酒的人则得怎样品酒并且懂得怎样喝酒。
1)适量饮酒每个人的酒量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况下,酒量也不同。
赴宴之前,最好先吃点点心,免得空肚子灌酒,容易酒醉失态。
要知道自己的酒量大小,最多喝到八分就停,不要自信心过强。
自己还应该清楚自己喝什么酒容易醉、喝混合两种以上的酒会有什么反应。
2)随和宽容随和是饮酒第一要紧的礼貌。
如果主人有各种牌子的酒,你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酒喝。
身为客人竞向主人要求喝某种牌子的酒,是不懂礼貌的行为,只有很熟的朋友之间才可以指定你要喝的酒。
3)控制喝酒的速度和姿势喝酒的速度尽可能地不要超过宴会的主人,尤其是女子要慢慢地喝,免得被人看成酒鬼。
一饮而尽是很难看的姿态。
鸡尾酒不适合干杯。
加了冰块的酒,喝得愈慢酒愈淡,慢喝也是很聪明的防醉办法。
喝酒要注意姿势,体现优雅的风度,不要被酒精左右,举止失态或者偏偏倒倒,让人觉得没有教养。
7 酒令与猜拳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诞生于西周,饮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别风行,他们还常常赋诗撰文予以赞颂。
后汉贾逵并撰写《酒令》一书。
清代俞效培辑成《酒令丛钞》四卷。
酒令有雅令和通令。
雅令的行令方法是:先推一人为令官,或出诗句,或出对子,其他人按首令的要求续令,所续必在内容和形式上与首令相符,不然则会被罚饮酒。
行雅令时,必须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席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敏捷和机智;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
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热闹的气氛,因此较流行。
但通令掳拳奋臂,叫号喧争,有失风度,也显得粗俗、单调、嘈杂。
饮酒行令是中国人饮酒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
酒令由来己久,开始时可能是为了维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设立“监”。
汉代有了“觞政”,就是在酒宴上执行觞令,对不饮尽杯中酒的人实行某种处罚。
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射礼,为宴饮而设的称为“燕射。
”即通过射箭决定胜负,负者饮酒。
古人还有一种被称为投壶的饮酒习俗,源于西周时期的射礼。
酒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将箭向壶内投去,以投入壶内多者为胜,负者受罚饮酒。
实行酒令主要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酒席上有时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认识是很常见的,行令就象催化剂,顿使酒席上的气氛活跃起来。
3 课后思考与作业布置思考并列举商务饮酒的礼仪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