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大全第十二章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章节,介绍了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以下是关于简单机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简单机械的概念:简单机械是由几个零件构成的机械装置,它们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大小或作用点的位置。

2.机械优势的概念:机械优势是指在简单机械中,输入的力与输出的力之间的比值。

机械优势大于1时,可以实现力的增大;机械优势小于1时,可以实现力的减小。

3.杠杆的原理和应用:杠杆是加固在支点上的一个刚体,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根据支点位置的不同,杠杆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杠杆。

4.原理:一类杠杆的支点在力的中间,输入力和输出力在杠杆两侧,用于改变力的方向。

5.应用:剪刀、夹子等。

6.原理:二类杠杆的支点在杠杆的一端,输入力和输出力在支点的两侧,用于实现力的增大。

7.应用:蹬车、拨火棍等。

8.原理:三类杠杆的支点在杠杆的一端,输入力和输出力在支点的同一侧,用于实现力的减小。

9.应用:手臂、夹子等。

10.轮轴原理和应用:轮轴是由圆盘和固定在轮轴上的轴组成的。

通过旋转轮轴,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1.绳索原理和应用:通过拉动绳子,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12.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物体之间由于接触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13.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物体在静止时,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物体在运动时,摩擦力称为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物体间的粗糙度和物体的压力有关。

14.塞5560与斯福韦茨定律的关系:斯福韦茨定律表明,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和物体压力的乘积成正比。

15.斜面的概念和原理:斜面是一个倾斜的平面,可以通过减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来实现力的减小。

16.水平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当物体在水平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的垂直压力成正比。

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涂抹润滑剂来减小,或者通过增加物体与表面间的粗糙度来增大。

17.斜面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当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斜面的摩擦力是由垂直于斜面的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力合成而成。

简单机械知识点

简单机械知识点

简单机械知识点简单机械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工具,通过运用物理原理,将力的作用转换为更有利的形式,以便进行各种工作。

虽然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简单机械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用途。

1. 杠杆:杠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

它的作用是通过改变力臂的长度,实现力的放大或方向改变。

举个例子,当我们用木棍或撬棍打开一个顽固的盖子时,我们利用了杠杆原理。

这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加大活动一端的力臂,来减小需要施加的力,以便更轻松地打开盖子。

2. 轮轴:轮轴是由一个或多个轮和一个轴组成的简单机械。

它的作用是将力的方向从平行转换为垂直,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轮的半径来实现乘法力的放大。

例如,自行车的齿轮就是一个应用了该原理的轮轴。

通过改变前后齿轮的大小,骑车者可以调整对地面的作用力,以便轻松地爬坡或加速。

3. 滑轮:滑轮是由一个轮和一个绳套组成的简单机械。

它的作用是改变对物体施加的力的方向。

滑轮可以分为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两种类型。

固定滑轮通常被用来改变力的方向,例如在吊车的吊钩上。

而活动滑轮则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可以实现力的放大。

例如,我们通常用一个滑轮组来提升重物,通过拉动一根绳子,我们可以施加一个较小的力,从而将重物提升到较高的位置上。

4. 楔子:楔子是一种尖端较细的三角形物体,它的作用是将力的方向转换为力的放大和平行方向的移动。

常见的例子是刀和斧头,当我们用它们砍东西时,楔子的形状可以将我们施加在刀刃或斧头上的力转化为更大的压力,从而容易地将目标分割开来。

以上只是简单机械中的几个基本知识点,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它们也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更复杂的机械原理打下了基础。

在学习简单机械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当注意合理利用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1.机械:机械是指能够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工具或设备。

简单机械是能够通过简单的自然力实现工作的机械,它们是复杂机械的基础。

2.杠杆:杠杆是由一个刚性物体围绕一个固定点旋转的机械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不同位置的外力点来改变一个物体的力臂和力矩,从而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杠杆的力矩等于力臂乘以力的大小,而力矩相同的情况下,力臂越短,所需的力就越大。

3.绳索和滑轮:绳索和滑轮结合起来可以形成滑轮组。

滑轮组是由一个或多个滑轮组成的机械装置。

它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当使用滑轮组时,力的方向被改变,但是力的大小与施加力的大小相等。

4.斜面和斜面组:斜面是一个倾斜的平面。

当物体沿着斜面上升或下降时,斜面可以减少所需的力。

斜面组由几个斜面连接在一起,可以形成更复杂的机械装置,如坡道、台阶等。

5.齿轮和齿轮组:齿轮是由一个或多个齿轮组成的机械装置。

齿轮之间的齿轮接触会产生力和运动的传递。

齿轮组可以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速度。

当两个齿轮相互作用时,它们的齿数和直径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力比例和速度比例。

6.轴承:轴承是一种用于减少摩擦和支持旋转运动的装置。

它由一个或多个滚珠或滚柱组成,可以使旋转运动更加顺畅和高效。

7.能量转换:机械装置可以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例如,杠杆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势能或动能;滑轮组可以将人的力转化为机械能;齿轮组可以改变力和速度的比例等等。

8.功和机械效率:功是指机械设备对外界做功的能力。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设备输出功与输入功之间的比值。

理想情况下,机械效率为1,表示所有输入的能量都被完全转化为输出能量。

但在实际中,由于能量损耗和摩擦等因素的存在,机械效率往往小于19.简单机械的应用:简单机械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开启门窗时使用的门把手和手柄是杠杆的应用;使用滑轮组可以便捷地搬运重物;斜面的应用可以使上坡更容易等等。

以上是初中物理中关于简单机械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考点梳理+试题!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考点梳理+试题!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考点梳理+试题!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过关知识点一:杠杆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如跷跷板)【注意】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但是它一定是硬棒。

2.杠杆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一条直线)【注意】支点一定在杠杆上,而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到作用点的距离。

(认真区别作用线与作用点)0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一定是直的B.使用杠杆时可以省力同时又省距离C.动力臂一定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D.动力臂不仅与动力作用点的位置有关,而且还跟动力的方向有关3.力臂的画法一定点(支点),二画线(力的作用线),三从点(支点)向线(力的作用线)引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力臂,并表上相应的符号(l1或l2)。

如下图:一定点二画线三引垂线02如图甲所示,用钢丝钳剪铁丝时,钢丝钳可以看成是两个杠杆的组合,其中一个杠杆如图乙所示。

请在图乙中:(1)画出动力F1的力臂;(2)从A、B两点中选择更省力的位置,在该点处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

4.杠杆的平衡条件含义:在力的作用下,如果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缓慢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F1l1=F2l2)0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小华利用杠杆、细线、钩码等器材进行探究:(1)调节杠杆平衡时,根据生活经验,需要保持杠杆在位置平衡。

从实验的角度来讲,杠杆在这个位置平衡是为了方便读取。

(2)如图所示在杠杆左侧的A点挂上两个钩码,为了使杠杆保持平衡,在杠杆的右侧挂钩码时,是先确定细线位置再挂钩码还是先挂钩码再确定细线位置?。

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一、引言机械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工具之一,它可以帮助人们完成一些简单的物理工作。

本文将从简单机械的定义、类型、原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和介绍。

二、简单机械的定义简单机械是指那些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的,能够将力和运动相互转换的装置。

它们通常没有电动或电子部件,是基于物理原理运作的。

三、简单机械的类型1. 杠杆:杠杆是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常见的杠杆有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它们的原理都是通过力臂和力臂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实现力的放大或方向的改变。

2. 轮轴:轮轴是由一个固定的轴和一个绕轴旋转的轮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轮轴的原理是通过轮的旋转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3. 滑轮:滑轮是一个带有凹槽的圆盘,它可以转动并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通常与绳索一起使用,通过绳索的拉扯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4. 斜面:斜面是一个倾斜的平面,它可以减小或改变物体移动时所需的力。

斜面的原理是通过减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分量来减小所需的力。

5. 楔子:楔子是一个尖锐的物体,它可以分割物体或将物体固定在一起。

楔子的原理是通过将力分散到较大的面积上来实现工作的。

6. 螺旋:螺旋是一个带有螺纹的物体,它可以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线性运动。

螺旋通常与螺母一起使用,通过旋转来实现线性运动。

四、简单机械的原理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基于力的平衡和能量守恒原理。

通过合理设计和组合各种零部件,可以实现力的放大、方向的改变、运动的转换等功能。

五、简单机械的应用简单机械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1. 日常生活中,剪刀、开瓶器、梯子等都是简单机械的应用。

2. 工业生产中,起重机、传送带、机械手等都是基于简单机械原理设计的。

3. 农业领域,农用车、农用机械等也都是简单机械的应用。

六、总结简单机械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之一,它们可以帮助人们完成一些简单的物理工作。

本文从简单机械的定义、类型、原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基于力的平衡和能量守恒原理,通过合理设计和组合零部件,可以实现力的放大、方向的改变、运动的转换等功能。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一、简单机械:1.杠杆:杠杆是由杠杆臂、支点和力臂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在杠杆上,力臂越大,力度越小,反之,力臂越小,力度越大。

支点处受力平衡,即力矩相等。

2.滑轮:滑轮由轮筒和轮外零件构成,用于改变施力方向。

滑轮可以分为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

固定滑轮用于改变施力方向,力度不变;活动滑轮可以改变施力方向,同时还能改变力的大小。

3.斜面:斜面是曲面的倾斜物体,可用于减小移动物体所需的力量。

斜面上物体所受的力可以分为一个与斜面平行的力和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力。

斜面较平时所需的力较小,斜面较陡时所需的力较大。

4.轮轴:轮轴由轴和轮组成,是一种用于减小摩擦力的简单机械装置。

通过使用轮轴,可以减小力的大小,但同时需要增加施力的距离。

5.楔子:楔子是一种用于分割或固定物体的简单机械装置。

楔子的刃部较小,施加的力较大,可以将物体分为两半。

楔子的刃部较大,施加的力较小,可以将物体固定在一起。

二、功:1. 功的定义:功是力在作用方向上的乘积。

即功=力× 距离×cosθ。

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距离的单位为米(m),角度θ为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2.正功和负功:当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时,称为正功;当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称为负功。

3.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为焦耳(J)。

其他常见单位有千焦耳(kJ)和千瓦时(kWh)。

4.机械功率:机械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机械功率等于力×速度,即功率=功÷时间。

机械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5.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输入功与输出功之间的比值,可以用来衡量机械装置的工作效率。

机械效率等于输出功÷输入功乘100%。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简单机械知识点范文

简单机械知识点范文

简单机械知识点范文简单机械是指由一个或多个零件组成的基本机械装置,它们具有简单、可靠、易于制造和维修等特点。

简单机械是一种力学系统,通过力的作用来完成物理工作,常见的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斜面、楔子等。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知识点。

1.杠杆:杠杆是由一个固定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根据固定支点的位置和力的作用方向,杠杆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杠杆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常见的应用有撬棍、门铃、缝纫机踏板等。

2.滑轮:滑轮是由一个轮轴和一根带有槽槛的轮筒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根据滑轮的数量和组合方式,可以构成不同的滑轮系统,如滑轮组、滑轮组合、绳轮等。

滑轮广泛应用于吊车、电梯、起重机等设备中,可以减少人体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3.斜面:斜面是由一个固定斜面和一个物体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斜面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和减小所需的力的大小。

当一个物体沿斜面上升时,需要的力比物体垂直上升时所需的力要小。

斜面广泛应用于坡道、公路、滑雪场等场所。

4.楔子:楔子是由两个斜面组成的一种简单机械装置,它可以分割物体或提升重物。

楔子广泛应用于切割工具如斧头、刀具、剪刀等,也用于夹紧工具如门锁、木工夹具等。

5.轮轴与轮:轮轴与轮是由一个轴和一个环形的构件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轮轴与轮可以改变物体的转动方向和减小所需的力的大小。

常见的应用有自行车、汽车、风扇等。

6.螺旋线:螺旋线是一种以固定角速度旋转的线形结构,具有上升和下降的运动方式。

螺旋线广泛应用于螺纹结构如螺纹钉、螺钉、螺母等,也用于提升和移动物体如螺旋升降器、螺旋输送机等。

7.锁:锁是一种通过插入和旋转钥匙来控制开关的装置。

锁由锁芯、锁舌、锁体和钥匙等部分组成。

锁的作用是通过机械原理来阻止其他人或非授权人员进入被锁定的区域。

常见的锁有摩擦锁、扭力锁和电子锁等。

综上所述,简单机械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组成的基本机械装置,它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来完成物理工作。

12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12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12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简单机械是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是研究物体运动、静止状态以及力的转换与传递的学科。

本文将从简单机械的定义、种类、原理、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一、简单机械的定义简单机械是指由一个或几个简单的零部件组成的机械设备,它具有最基本、最简单的结构和功能。

简单机械通常用来改变力的大小、方向或者施加点,从而减小或增大所需的力,使得工作更加轻松和高效。

二、简单机械的种类1.杠杆:杠杆是利用支点上的两个力臂长度的差异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简单机械。

常见的杠杆有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等。

2.轮轴:轮轴是利用圆柱形的结构来减小摩擦力、传递力和旋转运动的简单机械。

常见的轮轴有滑轮、轮轴、滚筒等。

3.斜面:斜面是利用斜坡形状的结构来减小所需的力,使得物体更容易移动的简单机械。

常见的斜面有斜坡、斜面等。

4.螺旋:螺旋是利用螺旋形状的结构来传递力和运动的简单机械。

常见的螺旋有螺纹、螺旋浦、斜螺旋等。

5.楔子:楔子是利用楔形状的结构来分离物体、提高效率的简单机械。

常见的楔子有楔块、楔形工具等。

三、简单机械的原理1.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指在支点上施加的力乘以力臂的长度等于作用在杆另一端的力乘以力臂的长度。

即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改变力臂长度的大小来实现。

公式为F1×L1=F2×L22.轮轴原理:轮轴原理是指利用圆柱形的结构来降低摩擦力,将力传递或转化为旋转运动的原理。

通过不同大小的轮轴,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3.斜面原理:斜面原理是指利用斜坡形状的结构来减小所需的力,使物体更容易移动的原理。

斜面的作用是将重力分解为垂直方向和平行方向的分力,从而减小所需的力。

4.螺旋原理:螺旋原理是指利用螺旋形状的结构来传递力和旋转运动的原理。

通过旋转螺旋结构,可以实现力的传递和转化,增加力臂的长度,提高效率。

5.楔子原理:楔子原理是指利用楔形状的结构来分离物体、提高效率的原理。

通过楔子将物体分离,可以减小所需的力,提高工作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1、定义:在的作用下绕着转动的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可,形状。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1表示。

图13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2表示。

④动力臂:从到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到的距离。

用字母了L2表示。

【说明】1、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2、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3、动力臂、阻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4、力臂是指“点到线”的距离,即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

画力臂方法:一定点(支点)、二画线(力的作用线)、三连距离、四标签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⑷标力臂(用大括号,一端括支点,一端括垂足,标上相应的符号L1或L2)。

例如:图3图4 Array图19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杠杆平衡是指:或②选择杠杆中间为支点的目的(或不挂钩码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

③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若杠杆右端下沉,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向调(即左高...左调)...,使杠杆在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

④多次实验的目的:⑤当弹簧测力计的方向由竖直倾斜时,杠杆仍然平衡,示数变,原因:。

⑥当把左侧的钩码拿掉。

杠杆将处于竖直位置,在右侧施加一个力,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到水平位置平衡,其原因: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为零,杠杆无法平衡⑦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写成公式也可写成:。

其含义是: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

4、求最大动力臂的方法:①若动力作用点确定了,则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就是最大动力臂。

②若动力作用点没有确定,应看杠杆上哪一点离支点最远,则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即为最大动力臂。

5、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①动力要最小时,动力臂要最大;②动力臂要最大,则过已知力的作用点,作最大动力臂的垂线;③根据实际,确定动力的方向。

6、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大:动力要最大时,动力臂要最小,动力臂要最小,力的作用线的延长线过支点。

例如:1、如图14若将圆形的油桶滚上台阶,请画出最小的力。

图14 图7 图8 图92、用撬棒撬起一石块,图7,沿不同方向用力作用于撬棒,哪个力最小( )A. F1 B. F2 C. F3 D. 都一样3、、如图8所示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A点上的力分别为F1 、F2 、F3 ,其中最小的力是()A.沿竖直方向的力F1最小B.沿垂直杠杆方向的力F2最小C.沿水平方向的力F3最小D.无论什么方向用力一样大【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

第二节:滑轮一、定滑轮:①定义:轴不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杠杆③特点:A 。

利用定滑轮提起重为G的物体时,拉力F G,,只有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时(理想的定滑轮),拉力F GB不省距离: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绳 = 重物移动的距离h物,,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绳=重物移动的速度v物。

即,二、动滑轮:①定义:轴会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但不能。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绳 = 2倍重物移动的距离 h物,,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绳=2倍重物移动的速度v物。

即,【注意】判断滑轮时动滑轮还是定滑轮关键是看轴是否随着物体一起运动,轴随物体起运动的是滑轮,轴随物体起运动的是滑轮,5、几种常见的使用滑轮情况1、2、F G、S h、V绳V物 F F拉f、S绳S物、V绳V物3、4、F= G(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力)、 F F拉f、S绳S物、V绳V物F=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S h、V绳V物5、6、F= G(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力)、 F F拉f、F=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S轮S物、V轮V物S轮S物、V轮V物7、【注意】A使用定滑轮提起同一重物,沿不同方向的拉力;即:B使用动滑轮提起同一重物,沿不同方向的拉力;当拉力作用线与阻力作用线平行时最省力,当偏离竖直方向角度越大,拉力;即:C人对绳子的拉力最大只能达到自身的重力的大小与人的举力无关。

例如:小李m1=50Kg,能举起80Kg的杠铃,小李m2=70Kg,能举起60Kg的杠铃,如图,两人比赛,谁把对方拉起,比赛结果是:拉起来。

三、滑轮组、1、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3、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G 。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绳 = 倍重物移动的距离 h物,,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绳= 倍重物移动的速度v物。

即,4、判断绳子根数(n)的方法:方法(一):从定滑轮和动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数直接与动滑轮相连的根数即为 n的值,其中,绳子自由端方向向上的要数上。

方法(二):已知G和F,求绳子的根数,则n= ,若n不是整数,则小数点“只入不舍”例如:已知G=960N,F=400N,求绳子的根数n= = =方法(三):已知s和h,求绳子的根数,则n=例如:已知s=6m,h=2m,求绳子的根数n= = =5、绳子的绕法题型(一)已知绳子的根数,画绳子的绕法---------奇动偶定--------若绳子的根数为奇数,绳的固定端接在动滑轮上,然后绕到定滑轮上,由内向外绕;若绳子的根数为偶数,绳的固定端接在定滑轮上,然后绕到动滑轮上,由内向外绕;题型(二)使用滑轮组时要最省力,则绳子的根数应为奇数,再根据“奇动偶定”,绳的固定端接在动滑轮上,然后绕到定滑轮上,由内向外绕。

题型(三)使用滑轮组时既要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则绳子的根数应为偶数,再根据“奇动偶定”,绳的固定端接在定滑轮上,然后绕到动滑轮上,由内向外绕。

5、装滑轮组方法:第一、求段数:根据公式或求出绳子的股数。

第二、定个数:确定动滑轮的个数........N.动.,当绳子的根数n为奇数时,N动= ,当绳子的根数n为偶数时,N动= ,确定定滑轮的个数........N.定.,一般按“一动配一定”来确定定滑轮的个数,N定= ,若绳子的根数为偶数,则由“偶数减一定”得到N定= ,若方向要发生改变(人在地面上拉物体),则由“变向加一定”得到N定= 。

第三、找起点(固定端):则由“奇动偶定”找到第四、画绳子:若绳子的根数为奇数,绳的固定端接在动滑轮上,然后绕到定滑轮上,由内向外绕;若绳子的根数为偶数,绳的固定端接在定滑轮上,然后绕到动滑轮上,由内向外绕;例如:把重为5100N的物体用1200N的力提起,请你设计这个滑轮组,要求滑轮个数最少,请画出这个滑轮组?例如:一个人站在地面上把重为5100N的物体用1200N的力提起,请你设计这个滑轮组,要求滑轮个数最少,请画出这个滑轮组?例如: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自己匀速上升,已知:吊筐重200N,人重600N,每个滑轮重40N,人拉绳的力至少多少N才能将自己吊起,此时人对筐底的压力是多少。

(不计摩擦)若吊筐上升0.5m,则绳索被拉下多少米?四、斜面1、斜面也是一种力的。

2、理想斜面(斜面光滑)遵从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

3、理想斜面公式:FL=Gh的推导: ---------由功的原理推导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

4、理想斜面的特点:(1)但,(2)当高度(坡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

(3)、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4)、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 ,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

5、应用:斜坡、推货上车所达的木板、盘山公路、走S路、螺丝钉、滑梯、劈柴五、轮轴1、定义:由和组成,且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一种。

2、实质:轮轴是一种的杠杆。

3、特点:(1)同心,大小。

(2)若动力作用在轮上,轮轴是一个杠杆,但;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即轮的半径是轴的半径的几倍,则作用在轮上的力(F1)就是作用在轴上的力(F2)的;(3)若动力作用在轴上,轮轴是一个杠杆,但;4、轮轴的应用:方向盘、辘轳、门锁、水龙头第三节:机械效率一、有用功(W有用):1、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或机械对物体(研究对象)所做的功)。

2、当讨论提升重物有用功时,只考虑物重和提升的高度,不管路径或方式是否相同,即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二、额外功(W额):1、定义:利用机械做功时,并非人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2、例如:客服机械重力所做的功、机械之间摩擦力所做的功【注】1、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判断要根据工作目的来确定,工作目的不同,有用功和额外功可能不同例如:1、从井中打水:(W有用:人对所做的功,W额:人对所做的功;工作目的:)2、从井中捞桶:(W有用:人对所做的功,W额:人对所做的功;工作目的:)三、总功(W总):1、定义: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或动力所做的功或人们对机械所做的功)2、总功等于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和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3、公式:4、对于理想机械(W额=0),;对于非理想机械(W额 0),四、机械效率():1、定义:跟的比值。

2、公式:3、【注】(1)机械效率是一个,单位。

(2)因为,所以机械效率总 1 ,通常用表示。

(3)率是机械性能好坏的一个标志,越高,机械性能越。

(4)机械效率与、的多少无关。

五、W有用、W额、W总、的计算1、W有用的计算(1)由定义得,竖直提升物体:;水平匀速拉动物体(2)由总功定义得:(3)由机械效率得:2、W额的计算(1)由定义得:(G动为动滑轮的重力)(2)由总功定义得:(3)由机械效率得:3、W总的计算(1)由定义得:(2)由总功定义得:(3)由机械效率得:4、η的计算(1)由定义得:六、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次数斜面坡度斜面材料斜高h/m物重G/N斜面长S/m拉力F/N机械效率1 较缓300木板0.6 5 1 4 75%2 较陡450木板0.8 5 1 5 80%3 最陡600木板 1 5 1 6 83.3%1、猜想与假设:斜面的机械效率是与、、有关2、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一)、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关系(1)实验表格及数据(2)实验步骤:①测量小车的重量②把小车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分别记录拉力F、小车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小车上升的高度h。

③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重复步骤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