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抗原》《第四章.免疫球蛋白与抗体》教案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抗原抗体在免疫球蛋白 可变区结合
胃蛋白酶水解后由于 F(ab’)2片段保留了 结合相应抗原的生物 学活性,又避免了Fc 段抗原性可能引起的 副作用,因而被广泛 用作生物制品
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一、基本概念
➢ 抗体(antibody,Ab)是B细胞识别抗原 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 胞所产生的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的球蛋白,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免疫 分子,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
佳状态,待其自然康复。
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1860年--20世纪40年代)
特点: ✓医护分工合作 ✓形成规范的常规和技术 ✓忽视人的整体性 ✓护理研究领域局限、束缚了发展
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医学模式: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G.L.Engel) 提出“生物---生理---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
标志 ➢ CH2:补体C1q结合位点,
IgG可通过胎盘 ➢ CH3/CH4:与多种细胞表
面的FcR结合(免疫调理,I 型超敏反应)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一、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 特异性结合Ag ➢ 激活补体 ➢ 结合免疫细胞 ➢ 穿过胎盘和粘膜
二、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 在免疫球蛋白中IgG、IgD和IgE为单体 结构。
➢ 基因工程抗体
以下为:护理学的概念及范畴
学习目标
掌握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含义; 掌握护理专业的特征、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 掌握护士的角色特征; 熟悉护理概念的演变; 了解专业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护理的概念
护理(nursing)一词来源于拉丁文”Nutricius”,原 义为哺育小儿,包含保护、养育、供给营养、照顾等 这种照顾方式后来扩展为对老人和服务对象的照顾。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第五版)教学大纲(供临床、口腔、预防、检验、影像等专业用)前言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现象的原理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和应用性学科。
它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对免疫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与人体健康、疾病的关系有一个准确而系统的认识,为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教学大纲所列课程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学习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教给学生。
免疫学教学时数为48学时,其中理论课为32学时,实验课为16学时。
参考资料:1、金伯泉主编.医学免疫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62、陈慰峰主编.医学免疫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83、何球藻主编医学免疫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4、龙振洲主编.医学免疫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105、Janeway CA主编 Immunobiology(第四版).New York:Current BiologyPublications,19996、Roitt,I主编 Essential Immunology(第九版).Oxford:BlackwellScience LTD,19977、Roitt,I主编 Immunology(第五版). Oxford:Blackwell ScienceLTD,19988、Abbas AK,Pober主编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第三版).Philadelphia:W.B.Saunders Company,1997第一章免疫学概论【预习要求】预习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以及免疫应答的特点。
【目的要求】1、掌握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免疫应答的种类和特点;2、了解免疫性疾病和免疫学应用;3、了解免疫学发展简史和现代免疫学的发展。
【教学内容】1、免疫与医学免疫学概念;2、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免疫应答的种类和特点。
甘肃中医学院教案-医学免疫学

甘肃中医学院教案-医学免疫学甘肃中医学院授课教师(职称、学位): 主讲教师(职称、学位): 系部、教研室: 基础课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课程名称: 医学免疫学课程类别: 必修考试课授课学期: 授课班级: 总学时: 72学时教材版本: 高等医药学院校教材《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出版章节名称第一章医学免疫学绪论课时 2学时授课时间授课地点学生人数l.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耐受,免疫调教学节)。
目标2.熟悉免疫应答的类型: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概念。
与 3.了解免疫病理(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损伤等),免疫学概念及其发展简史,免要求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中的地位。
重点重点:免疫的概念,免疫功能难点难点:免疫概念的内涵,免疫功能的双重性。
分析课程多媒体教室资源教学大纲、进度表、教材、教案、讲稿、教学多媒体课件准备第一章医学免疫学绪论第一节免疫学简介理论讲授一、免疫的概念与功能1(基本概念 immunity 10min2. 免疫功能 20min 教学二、免疫应答的类型 20min 预设 1(固有性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 与 2(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时间三、免疫病理 10min 分配四、免疫学及其分支学科 15min 第二节免疫学的发展理论讲授 15min一、免疫学发展简史二、现代免疫学的发展第三节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中的地位讲授+讨论 5min小结本节课要点 5min 讨论1.简答题:(1)何谓免疫,免疫的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2)如何理解机体免疫功能的双复重性,(3)试述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征, 习2.填空题:(1)最早接种人痘疫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牛痘疫苗的发明应归功于 ,思考接种牛痘可预防。
(2)免疫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题对“非己”抗原产生的一种生理功能。
医学免疫学教案!!

医学免疫学教案第一章医学免疫学概论[教材] 医学免疫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4版、陈慰峰主编)[教学内容] 医学免疫学概论[教学时数] 2学时[授课对象] 预防医学专业[要求]1、掌握免疫学的概念、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天然免疫应答的组成和功能。
2、熟悉免疫学的研究内容。
3、了解免疫学科的形成过程及免疫学的发展特点。
[内容]1、免疫学的发展简史(自学内容)2、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功能。
3、免疫应答的类型及作用——非特异性免疫应答4、免疫学的研究内容。
[重点]1、什么是免疫、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哪些?2、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教材] 医学免疫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4版、陈慰峰主编)[教学内容] 免疫组织与器官[教学时数] 1学时[授课对象] 预防医学专业[要求]1、掌握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功能2、了解淋巴细胞再循环过程、T、B淋巴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内的发育过程。
[内容]1、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的结构和功能。
2、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3、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重点]1、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功能是什么?2、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功能是什么?3、什么是淋巴细胞归巢?第三章免疫球蛋白[教材] 医学免疫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4版、陈慰峰主编)[教学内容] 免疫球蛋白[教学时数] 2学时[授课对象] 预防医学专业[要求]1、掌握抗体(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及分类;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2、熟悉免疫球蛋白的抗原特异性;抗体多样性的产生机制。
3、了解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单克隆抗体制备原理及应用。
[内容]1、抗体、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及分类3、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4、免疫球蛋白的抗原特异性;抗体多样性的产生机制。
5、人工制备抗体[重点]1、什么是抗体、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抗体的调理作用?2、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如何?各功能区有哪些生理功能?3、免疫球蛋白有哪些生物学功能?第四章补体系统[教材] 医学免疫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4版、陈慰峰主编)[教学内容] 补体系统[教学时数] 2学时[授课对象] 预防医学专业[要求]1、掌握补体的概念、组成及命名;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医学免疫学教案第04章 免疫球蛋白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⑴IgV区的高变区,Ig与抗原结合的CDR及Ig的独特型决定基指的是IgV区的同一个结构,所不同的是分别按其结构特点、功能及该区抗原性三个不同角度阐述而已。
⑵独特型
3、其它结构与有关功能和相关Ig共同学习
⑴铰链区
⑵J链
⑶分泌片
(二)Ig的功能区:Ig各条肽链通过链内二硫键连接并折叠成若干球形结构域,每个结构域约由110个氨基酸组成,提供一个活性部位或行使一种或多种生理功能,称为Ig的功能区。其二级结构是两个反向平行的β片层,两个片层中心的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由一个链内二硫键垂直连接,形成一个“β桶状”或“β三明治”结构。
⑵替代途径:凝聚的IgA,IgG4,IgE.
2、与细胞膜上Fc受体结合:多种组织细胞膜上都有IgG等抗体的Fc受体,使抗体与不同细胞结合可产生不同的免疫效应。参见教材P41图4-9
⑴调理作用(opsonization):IgG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Fc受体(FcγR)结合,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杀伤抗原的能力,此功能称为抗体的调理作用。(注意与补体的调理作用区别)
联系临床
图示
此处作为了解内容,不作为学生掌握的内容,简单通过图示来讲解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三、Ig的功能(生物学活性)
(一)V区的功能: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其特异性由CDR共同构成的环状凹槽决定。抗原抗体的结合特异、可逆。
(二)C区的功能:
1、激活补体:
⑴经典途径:激活能力以IgM最强(高于IgG500倍以上)。IgM>IgG3>IgG1>IgG2
4、亚类:人IgG分为IgG1,2,3,4。
5、主要活性:IgG是抗感染中最主要的抗体,多数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体都是IgG类。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抗体(antibody,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抗体antibody,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地结合,显示免疫功能。
早在十九世纪后期,von Behring 及其同??Kitasato 就发现白喉或破伤风毒素免疫动物后可产生具有中和毒素作用的物质,称之为抗毒素antitoxin随后引入抗体一词来泛指抗毒素类物质。
1937 年Tiselius 和Kabat 用电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等组分,并发现抗体活性存在于从α到γ的这一广泛区域(图4-1),但主要存在于γ区,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抗体又被称为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1968 年和1972 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的专门委员会先后决定,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ecreted Ig,SIg)和膜型(membrane Ig mIg)。
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液及组织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构成 B 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图4-1 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X 射线晶体衍射结构分析发现,免疫球蛋白由四肽链分子组成,各肽链间有数量不等的链间二硫键。
结构上Ig 可分为三个长度大致相同的片段,其中两个长度完全一致的片段位于分子的上方,通过一易弯曲的区域与主干连接,形成一”Y”字型结构(图4-2),称为Ig 单体,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
图42 (一)重链和轻链任何一类天然免疫球蛋白分子均含有四条异源性多肽链,其中,分子量较大的称为重链heavy chain H,而分子量较小的为轻链light chain L。
同一天然Ig分子中的两条H 链和两条L 链的氨基酸组成完全相同。
1. 重链分子量约为50~75kD,由450~550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4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第三章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1.免疫球蛋白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
分为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膜型免疫球蛋白mIg2.抗体(antibody,Ab)①概念:B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具有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
②存在部位:血清、其他体液或外分泌液中。
将抗体介导的免疫称为体液免疫。
将含有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或免疫血清。
③电泳区带:抗体活性大部分在γ区带,故抗体曾有γ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之称。
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由二硫键相连的四条对称的多肽链构成的单体。
形成一“Y”字形结构。
重链、轻链四肽链结构:所有Ig的基本单位都是四条肽链的对称结构。
两条重链(H)和两条轻链(L)。
每条重链和轻链分为氨基端和羧基端。
(一)重链与轻链(天然的Ig单体结构中,两条重链同类,两条轻链同型。
)1.重链(heavy chain,H链)450~55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55~75kD。
根据Ig重链恒定区的分子结构和抗原特异性的不同,Ig可分为五类:即IgG、IgM、IgA、IgD、IgE,相应H链为γ、μ、α、δ及ε链。
2. 轻链轻链为重链的1/2,约由214个氨基酸组成。
根据轻链的不同,分为κ、λ两型。
正常人血清Ig的κ:λ=2 :1(二)可变区和恒定区1.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区)近N端的1/2 L链和1/4(或1/5)H链,氨基酸的组成及序列变化较大,而得名。
⑴超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V区内变化最为剧烈的特定部位。
L链3个,H链3个。
因其在空间结构上可与抗原决定簇形成精密的互补,故又称互补性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g region,CDR)。
不同Ig分子在超变区结构上各自具有独特的氨基酸排序和构型特点,也称为Ig分子的独特型或独特型决定簇。
第4章 免疫球蛋白

四、免疫球蛋白IgG的水解片段
Fab
抗原结合片段
Fab
Fc (可结晶 片段)
, F(ab) 2
意义:
⑴ 用于研究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⑵ 避免超敏反应。
, pFc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一)同种型 指同一种属所有个体间的 Ig分子共有的抗原特异性。因种属而不同 (二)同种异型 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 的Ig分子具有特异性不同的抗原决定簇。 因人而不同 (三)独特型 指不同B细胞所产生的Ig 分子V区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
N
轻链(L)
二硫键
铰链区
重链(H)
C
IgA(IgA1、IgA2)
IgM
μ
α
IgE
γ
IgD
ε
IgG
(IgG1~IgG4)
δ
2. 可变区和恒定区
N
3.超变区 (HVR)或称 互补决定区 (CDR)
VH
CH 1
V区
VL CL CH2
C区 C
CH3
4. 铰链区
位于CH1-CH2之间,富含脯氨酸 特点:易伸展 —— 有利于结合Ag, 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水解。 * IgM、IgE无铰链区(CH2)
第四章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三、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了解)
四、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五、人工制备抗体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抗原
浆细胞
B
抗体
抗体 (antibody,Ab)
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 生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能 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具有免疫功能。
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Ig) 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 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教案首页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教案续页
第三章抗原
案例引导
请同学们看以下几个例子:A型人的红细胞分别对于A型
人和B型人来说有无抗原性?牛奶经口摄入和经静脉注射进入
分别有无抗原性?葡萄糖注射液对于人体来说有无抗原性?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免疫是人体识别“自己”和“
非己”物质,清楚抗原性异物,从而保证机体生理功能平衡和稳
定的一种功能。
那么哪些才是“自己”,哪些才是“非己”物质呢
?抗原性异物与正常自身物质又有何不同?
第一节、抗原的概念与特性
一、抗原的概念:
抗原(antigen, Ag)是指能与T,B淋巴细胞的受体结合,促使其
增殖、分化、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
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二、抗原的特性:
1、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
答,诱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抗原性(antigenicity):抗原与其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
细胞有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也写作免疫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