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化学治疗

合集下载

肿瘤的化学治疗

肿瘤的化学治疗

肿瘤的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直译自英语词汇Chemotherapy,是肿瘤治疗中常用的一个手段。

它指的是利用药物,也就是化学物质,干扰和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复制,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标。

本文将深入探讨肿瘤的化学治疗。

一、化学治疗的核心原理化学治疗的核心在于使用抗肿瘤药物。

这些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是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或RNA,并抑制其生长和复制。

这些药物主要包括造血抑制剂、细胞周期特异性抑制剂、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抑制剂、DNA合成抑制剂和DNA损伤剂等。

它们通过对肿瘤细胞进行细胞毒作用,使其生长受阻,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二、化学治疗的主要方式化学治疗主要有全身化疗和局部化疗两种方式。

全身化疗是指将药物经口或静脉注射,药物经血液循环遍布全身,对所有组织和器官都有作用。

而局部化疗则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肿瘤或肿瘤附近,使其主要集中在肿瘤部位,减少对其他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影响。

三、化学治疗的一般步骤化学治疗的一般步骤包括治疗前的评估、疗程的设定、药物的选择和使用、疗效的评估以及毒副反应的处理。

每个阶段的操作都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

在治疗前,医师会详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肿瘤情况,设定适合的疗程和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反应情况,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并密切监测患者的患者的反应和疗效;在治疗后,医师会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

四、化学治疗的副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治疗的同时,也将对身体的正常细胞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化学治疗时患者可能出现多种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倦怠感等。

对于这些症状,医生通常会提前告诉患者,并给出应对建议。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尽量选择副作用小、对身体损伤少的药物,以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身体负担。

综上所述,化学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式,通过干扰和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复制,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副作用,合理选择药物,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

最新肿瘤化学治疗药物管理规范

最新肿瘤化学治疗药物管理规范

肿瘤化学治疗药物管理规范为进一步加强肿瘤化疗的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管理,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肿瘤化学治疗药物的管理规范。

一、遵循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原则,严格掌握化疗适应症以及化疗药物的使用规范。

(一)严格按照肿瘤的诊治规范来进行化学治疗:正确的诊断、准确的分期、系统的患者状态评估、认真的治疗前沟通;(二)遵循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原则,严格掌握化疗适应症以及化疗药物的使用规范,由科室内部在主任医师的主持下统一讨论化疗方案,具体化疗方案的制定以及化疗药物的使用参照国际和中国版NCCN指南。

二、根据化疗工作特点,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一)查房制度:对肿瘤化疗患者,各级化疗从业医师应严格遵循医院相关规定进行三级医师查房;(二)疑难、危重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严格依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疑难、危重及死亡病例讨论,肿瘤化疗的疑难、危重及死亡病例的讨论应有化疗专科或化疗专业组负责人参加,并提出讨论意见;(三)病历书写制度:根据化疗工作特点,在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要求完成各项病案书写的同时,须及时、详细记录化疗方案的制定和具体的执行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出现时间、程度、处置措施和转归等;出院医嘱中注明如何观察和发现骨髓抑制等常见不良反应的方法、如何应对常见问题、复查或再次治疗时间以及紧急联络方式等主要注意事项;(四)化疗知情同意制度:化疗前应向患者或患者授权的被委托人全面告知病情、治疗方案、化疗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和风险以及经济负担等,并签署《化疗知情同意书》;(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化疗从业医师和护士在开具和执行化疗医嘱或处方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核对药品配伍,注意化疗药物超敏反应、消化道反应和溶解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的防治,以及水化、解毒和解救等处理措施的落实。

三、严格遵医嘱应用化疗药物,对肿瘤化学治疗药物的超常规、超剂量、新途径的用药方案,应由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通过病例讨论确定,必须在主任医师的主持下统一讨论后才可使用,并有备案。

肿瘤的化学治疗及护理

肿瘤的化学治疗及护理

骨髓抑制护理
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对白细胞 、血小板降低者采取保护性隔离 措施,必要时给予升白药物。
肝肾功能损害预防
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药物排 泄,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指标。
康复锻炼指导与效果评估
康复锻炼指导
注意事项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能状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锻炼方案,如散步、太极拳 等。
指导患者在进行康复锻炼时注意安全,避 免过度劳累和意外损伤。同时,鼓励患者 坚持锻炼,以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进身体恢复。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 维生素和矿物质。
少量多餐
化疗后患者胃肠道功能较弱,建 议采用少量多餐的饮食方式,以
减轻胃肠负担。
心理康复辅导和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
化疗过程对患者心理造成较大压力,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 导。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调整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
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 制等,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包括: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减少不良刺激;指 导患者正确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 及时发现并处理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
03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护理要点Βιβλιοθήκη 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01
02
03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主动关心患者,了解其心 理需求,给予情感支持。
提供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焦虑、抑郁等情 绪,采取心理疏导、认知 行为疗法等干预措施。
沟通技巧
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 沟通,解释化疗方案、注 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 反应。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营养评估
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了 解其营养状况及饮食需求 。

三甲医院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疗护理制度

三甲医院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疗护理制度

三甲医院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疗护理制度
1.护士应熟练掌握常用肿瘤化疗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给药途径、方法、顺序和注意事项。

2.化学治疗前,护士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用药方案、过敏史,患者和家属对药物治疗的认知情况,做好相关的健康指导,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3.仔细阅读药物的说明书(若使用新化疗药物应先组织全科护士学习),遵医嘱做好预处理、急救措施及药物的准备。

4.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性质调整输液速度,监测生命体征,定时巡视病房,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5.一旦发生肿瘤化学治疗的不良反应,应按照相应预案积极处理。

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时、准确、全面的书写护理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用药时间和结束时间,使用的药名/方案、静脉通路回血情况,需要观察的不良反应。

对特殊药物应进行详细记录。

恶性肿瘤化学治疗

恶性肿瘤化学治疗

主要内容
1 化疗概念、发展简史和现状 2 肿瘤增殖细胞动力学 3 抗肿瘤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4 化疗的基本策略 5 常见癌症简介
发病诱因
外源性因素
来自外界环境,与 自然环境和生活条 件密切相关,包括 化学因素、物理因 素、致瘤性病毒、 霉菌因素等。
内源性因素
包括机体的免疫状 态、遗传素质、激 素水平以及DNA损 伤修复能力等。
什么是肿瘤?
❖ 肿瘤是指 生物机体内的正常细胞 在众多因素的长期作用下 发生了质的改变, 从而具有过度增殖的能力而形成的。
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
❖最新数据表明,我国现有癌症患者310 万,每年新发现病例220万,因癌症死 亡160万。
❖近20年,我国癌症死亡率上升了 29.42%,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构成 比的24%,居死因首位。
❖ 抗生素:平阳霉素、博安霉素 ❖ 植物碱:三尖杉碱(HRT)、高三尖杉酯碱(HHRT)、
喜树碱(CPT)、羟喜树碱(HCPT)、靛玉 红、 ß-榄香烯、鸦胆子素 ❖ 维甲酸制剂:三氧化二砷 ❖ 肿瘤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 ❖ 辅助中药:康莱特、猪苓多糖、贞芪扶正、人参皂甙 (Rg3)
采用必要的巩固和强化治疗,以期达到治愈的目的。 ❖ 局部化疗:
细胞增殖动力学
肿瘤细胞动力学
肿瘤不断增大是肿瘤细 胞不断分裂增殖的结果, 研究其变化规律即为肿瘤 细胞动力学。
肿瘤细胞动力学
细胞周期 细胞从上一次细胞分裂结束 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所经 历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两 个时期:细胞分裂期(M期) 和分裂间期(G1、S、G2)。
乳腺癌
慢性白血病
非小细胞肺癌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化学疗法对肿瘤的影响

化学疗法对肿瘤的影响

化学疗法对肿瘤的影响肿瘤是一种由恶性细胞组成的疾病,它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化学疗法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化学疗法对肿瘤的影响,包括其作用机制、治疗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方面。

化学疗法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这些抗癌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肿瘤细胞,如阻断DNA合成、调控细胞周期以及干扰细胞信号传导等。

其中,化学药物通过干扰DNA合成,从而阻断癌细胞内外的信息传递,抑制其生长和分裂。

化学疗法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或消除肿瘤细胞,并防止其扩散到其他部位。

然而,不同类型的肿瘤对化学疗法的敏感性有所差异。

有些肿瘤对特定药物敏感,而对其他药物抗性很强。

因此,在制定化学疗法计划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类型选择最合适的药物组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化学疗法通常被用于治疗初期或晚期的肿瘤,或者作为手术或放疗的辅助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化学疗法还可以在手术前用于缩小肿瘤的体积,以便更容易进行手术切除。

化学疗法的治疗效果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因此,患者需要耐心等待并坚持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尽管化学疗法对肿瘤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也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恶心、呕吐、脱发、疲劳等。

这些副作用通常是暂时性的,并随着治疗的结束而逐渐缓解。

为了减轻副作用的发生和程度,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采用其他药物辅助治疗方法。

此外,化学疗法还可能对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产生负面影响。

造血系统受损可能导致贫血、易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消化系统受损可能导致口腔溃疡和食欲不振等问题,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导致感觉异常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症状。

在化学疗法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减轻这些副作用带来的不适。

总的来说,化学疗法在抗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化学药物能有效减少或消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标。

《肿瘤的化学治疗》课件

《肿瘤的化学治疗》课件
详细描述
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包括丝裂霉素、 博来霉素等,常用于治疗肺癌、恶性 黑色素瘤等。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可 能引起肺部毒性、骨髓抑制和免疫抑 制等副作用。
激素类
总结词
激素类抗肿瘤药物通过调节肿瘤细胞内的激素平衡,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目的 。
详细描述
激素类抗肿瘤药物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等,常用于治疗乳腺癌、前列 腺癌等。激素类抗肿瘤药物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消化道反应和肝肾损伤等副作用。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肿瘤化学治疗在某些早期肿瘤的治疗中也有应用,如 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可以缩小肿瘤、降低分期,使
原本不能手术的患者获得手术机会。
02
肿瘤化学治疗药物
烷化剂
总结词
烷化剂是一类常用的抗肿瘤药物,通过使肿瘤细胞的DNA发生烷化反应,从而 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详细描述
烷化剂包括氮芥、环磷酰胺、噻替派等,常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乳腺癌、卵 巢癌等多种肿瘤。烷化剂对骨髓抑制较小,但可能引起消化道反应和生殖系统 毒性。
消化系统副作用
01
02
03
恶心和呕吐
化疗药物可能导致恶心和 呕吐,可以采取药物治疗 和饮食调整来缓解。
腹泻和便秘
化疗药物可能影响肠道功 能,导致腹泻和便秘,需 注意饮食卫生和调整饮食 习惯。
肝脏损害
某些化疗药物可能导致肝 脏损害,需定期监测肝功 能。
骨髓抑制副作用
白细胞减少
化疗药物可能降低白细胞 数量,增加感染风险,需 定期监测血常规。
抗代谢药
总结词
抗代谢药是一类干扰肿瘤细胞代谢的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 胞所需的代谢物质合成酶,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目的。
详细描述

肿瘤内科化学治疗规范病历质控标准

肿瘤内科化学治疗规范病历质控标准
记录并跟踪。
随访记录
包括定期复查、病情变化、调 整治疗方案等,应保持连续性

病历准确性标准
01
02
03
诊断信息准确
确保病理诊断和临床分期 等信息准确无误,与实际 病情相符。
治疗过程记录准确
化疗方案、药物剂量、给 药途径等记录应与实际治 疗过程一致,无误差。
随访记录准确
定期复查结果、病情变化 等信息应准确记录,及时 更新。
手术记录应当包括手术名 称、手术过程、手术后处 理等内容。
02
肿瘤内科化学治疗病历质控 标准
病历完整性标准
01
02
03
04
患者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 方式等,确保信息完整无误。
诊断信息
包括病理诊断、临床分期、治 疗方案等,应详细记录并准确
描述。
治疗过程记录
包括化疗方案、药物剂量、给 药途径、不良反应等,应全面
定期开展病历质控培训
定期组织病历质控培训,提高医 务人员对病历书写规范和质控标
准的认识。
培训内容应包括病历书写的基本 要求、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以帮助医务人员提高病历书写质
量。
培训形式可采用讲座、案例分析、 互动讨论等多种方式,以增强培
训效果。
建立病历质控反馈机制
建立病历质控反馈机制,定期对病历进行抽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医 务人员。
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规定的表格, 表格填写应当准确、完整、清 晰。
病历书写的具体内容要求
首页应当包括患者基本信 息、主诉、现病史、既往 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等内容。
病程记录应当包括病情变 化、治疗方案、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等内容。
医嘱应当包括治疗建议、 用药方案、护理措施等内 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肿瘤的化学治疗耶鲁大学:氮芥淋巴瘤:化疗的开始。

1. 可治愈的肿瘤(5%):绒毛膜上皮癌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何杰金氏病、非何杰金氏病、睾丸生殖细胞癌、儿童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2. 对于乳腺癌、骨肉瘤、软组织肉瘤和大肠癌术后的辅助化疗可提高治愈率。

3. 化疗效果不好的:实体瘤,如非小细胞肺癌、胃肠道癌、肝癌、胰腺癌、头颈部癌等。

305 肿瘤化疗在临床应用中有哪几种方式根治性化疗对化疗敏感,可治愈或完全控制的肿瘤,用根治性化疗:绒、儿急淋、HD、NHL、睾、儿肾母,神母,疗效与剂量强度密切相关。

集落刺激引子、自身骨髓移植、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BMT及PBSCT)的应用,达到:高剂量、超常规剂量化疗,提高治愈率成为可能辅助化疗:指采用有效的局部治疗后,通过化疗消灭可能的微小转移灶,防止复发转移新辅助化疗:1982年Frei提出新辅助化疗的概念,在肿瘤诊断明确后给予化疗,即术前化疗,又称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hy)。

一般是在手术前给予2-4周期化疗,以后再手术或放疗。

新辅助化疗有以下优点:①消灭微小转移灶;②有可能防止耐药细胞株的形成;③能使肿瘤缩小,便于手术;④化疗后临床和病理上的反应情况可判断预后,并为进一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⑤降低肿瘤细胞的活力,减少远处播散的机会。

姑息性化疗对于晚期或播散性癌症患者,通常缺乏其它有效的治疗方法,一开始就采用全身化疗,但姑息作用是有限,近期的目标是取得缓解。

补救化疗(salvage chemotherapy):一线化疗方案失败。

需换用其它的二线、三线化疗方案局部化疗①胸腔内、心包腔内及腹腔内化疗治疗癌性渗液;②腰椎穿刺鞘内给药:脑膜白血病;③动脉插管化疗:肝癌、头颈癌④肿瘤内注射:307 细胞增殖周期,哪些因素影响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细胞增殖周期:肿瘤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这一间隔周期。

细胞增殖周期分为四个时相:G1期为DNA合成前期:刚分裂出来的子细胞继续增大,合成RNA、蛋白质,为S期DNA的合成作准备。

S期为DNA合成期:DNA不断增加,增加 1倍。

G2期DNA合成后期:以S期合成的DNA为模板,转录合成RNA,再翻译合成蛋白质。

M期:为有丝分裂期,分裂为2个含有全部遗传信息的子细胞。

在一个肿瘤群体内可有不同增殖期的肿瘤细胞。

肿瘤化疗的敏感性与增殖比率、细胞周期时间和、倍增时间有关。

增殖比率(growth fraction):处在细胞增殖周期的细胞占整个肿瘤总体细胞数的百分比细胞周期时间(cell cycle time):指肿瘤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时间。

倍增时间(doubling time):肿瘤细胞或体积增长1倍所需的时间。

睾丸:21d、恶性淋巴瘤:25,骨肉瘤:34,HD:38,小细胞肺癌:81,肺磷癌:87,结肠腺癌:96,乳腺癌:134,肺腺癌:134。

增殖比率高、细胞周期和倍增时间短的:对化疗敏感,甚至治愈。

增殖比率小,细胞周期和倍增时间长的:对化疗不太敏感。

即使化疗较敏感的肿瘤。

敏感的增殖细胞杀灭后,原来的非增殖细胞可重新进行增殖、复发308,根据机制,抗癌药有哪几种类型抑制DNA合成:抗代谢类:直接破坏DNA结构或与DNA结合:烷化剂、抗生素:抑制蛋白质的合成:门冬酰胺酶能造成外源性门冬酰胺缺乏,从而抑制了蛋白质的合成。

抑制有丝分裂:。

309 什么叫时相特异性药物什么叫时相非特异性药物S期:MTX、6-MP、Ara-C等。

M期:使有丝分裂停滞于分裂中期:VCR、VLB、秋水仙碱等,S期特异性药物与M期特异性药物均系作用于某一特定时相,通称为时相特异性药物。

CCSA 烷化剂,抗癌抗生素、亚硝脲类直接破坏或损伤DNA,不论细胞处于那一时相,包括G0期细胞均有杀伤作用,称为时相非特异性药物(CCNSA)310 何谓药物的受体与载体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或胞浆内,特异与药物结合,引发一系列生理效应的大分子蛋白质。

载体:部分药物是借助与膜上特异性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可逆性的复合物而通过生物膜的,在膜的另一侧分开,实现药物跨膜转运。

该种膜上特异性的蛋白质称为药物的载体。

311 什么是耐药性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是指病原体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该病原体的疗效降低或无效312 什么是多药耐药性(MDR)肿瘤细胞对一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其它作用机制和结构不同的抗肿瘤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

多数针对天然药物:阿霉素、紫杉醇。

多药耐药基因 MDR-l又称 P170糖蛋白,为一种膜转蛋白,通过ATP供能,把抗癌药从细胞内排出。

钙通道拮抗剂异博定可与抗癌药竞争结合部位,逆转抗药性,但所需剂量太大,毒性限制其临床使用。

大小肠、肝脾肾等解毒器官P170糖蛋白含量较高,对化疗不敏感。

1.摄取、转运机制改变:摄取减少、外排增加。

2.活化酶的量或活性降低;分解酶含量或活性增加;3.药物作用靶向酶变异、或与药物亲和力改变:topoII多柔比星抗药4.DNA修复机制改变:5.MDR1、多抗药相关蛋白(MRP)基因表达多抗药性。

6.受体封闭或减少7.肿瘤产生过量谷胱甘肽或谷胱甘肽转移酶。

8.代谢替代途径的建立315 什么是化疗的剂量强度剂量强度(dose intensity)是指不论给药途径,用药方案如何:单位时间所给药物的剂量,以(每周mg/m2)表示。

相对剂量强度:实际剂量强度与标准剂量强度之比尽可能使用可耐受的:最大剂量强度,以获最好疗效。

骨髓毒性:限制了所谓根治性化疗剂量强度的提高。

G-CSF、自身骨髓移植(ABMT)、外周血于细胞移植(PBSCT)的临床应用使高剂量化疗成为可能。

317 肿瘤化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其注意事项是什么化疗的注意事项:1.明确病理或细胞学诊断;2.明确治疗目的:3.如有肿瘤观察指标,疗程结束时要评价近期疗效。

4.了解化疗药物的毒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每周要查1一2次血象,如出现白细胞、血小板降低,要采取相应措施;6.要掌握停药的指征:用药量已超过显效的时间仍无效不得长期盲目的化疗。

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需停药,化疗中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亦应停药。

318 化疗药物有哪些近期毒性和远期毒性化疗药物的近期毒性:指用药后立即或数天、数周出现的毒性a)消化道反应:PDD、HN2、CTX、ADM、BCNU;b)局部刺激:静脉炎、静脉栓塞,局部组织坏死。

如ADM、HN2、MMCc)骨髓抑制,CTX、HN2对骨髓抑制出现较快,恢复亦较快,但有些药物如ADM、MMC、BCNU。

CCNU、PCB等出现较晚、抑制深、恢复亦比较慢d)皮肤粘膜的毒性:BLM、MTX、5-FU、ADM、ACD等抗癌药e)脏器的损害,BLM肺,ADM心脏,PDD、MTX肾,CTX、IFO出血性膀胱炎。

VLB神经毒性,大多数的抗癌药肝脏损伤;f)过敏 Taxol、BLM、MTX,发热 BLM。

化疗药物的远期毒性指用药后数月至数年出现的毒性①免疫功能抑制,烷化剂、甲基苄肼;②致畸作用:烷化剂、抗代谢类药;③致癌作用:化疗后若干年产生第二个肿瘤,多见于烷化剂和甲基苄肼昂丹司琼:舒复宁。

托烷司琼:呕必停。

格拉斯琼:康泉,半衰期3、8、9小时。

8、5、3毫克319 如何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①改变给药途径:②无菌病房的使用③成分输血、造血因子的使用、骨髓移植、外周造血于细胞移植。

④适当的解毒剂:CF MTX。

PDD硫代硫酸钠,IFO、CTX Mesna(美斯纳)。

321联合化疗的的原则。

①单药必须有效②作用机制不同③毒性不相加④注意给药的顺序和疗程间隔,⑤不同病人区别对待323 如何进行肿瘤病人的三阶梯止痛疗法三阶梯止痛疗法:是指对癌症的性质和原因作出明确的估价后,根据疼痛的程度和原因适当地选择相应的镇痛剂。

按阶梯、按时、尽可能口服、个体化用药和注意处理其他问题轻度解热镇痛药,中度弱阿片,重度强阿片。

324 肿瘤有哪些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与:摘除睾丸和给予雌激素乳腺癌:对抗雌激素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是垂体促性腺激素本身作用或刺激类固醇激素的合成间接作用。

①雌激素:对抗前列腺癌:乙烯雌酚(DES)、溴醋乙烷雌酚(HL-286)②抗雌激素:绝经后的乳腺癌:他莫昔酚(TAM)、托瑞米酚(TOR)、屈洛昔酚(DRL)③孕激素:甲孕酮(MPA)、甲地孕酮(MA)④芳香化酶抑制剂:氨基导眠能(AG)、美富坦、来曲唑、瑞宁得⑤LH-RH拮抗剂:垂体促性腺激素拮抗剂。

用于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戈舍瑞林、亮丙瑞林。

⑥雄激素:丙酸睾丸酮。

⑦抗雄激素制剂:醋酸氯羟甲烯孕酮。

327 何谓拓扑异构酶I和II调节DNA空间结构的拓扑酶有拓扑异构酶I和II两种。

DNA拓扑异构酶 I:使DNA的一条链发生断裂的同时,可牵引另一条链通过切口,然后使断裂的DNA链重新连接起来。

无需ATP参与。

拓扑异构酶11:可使DNA的两条链同时发生断裂和再连接。

这种DNA断裂反应是可逆的。

需要ATP参与。

引起DNA单链断裂、双链断裂的DNA嵌入剂、非嵌入剂都是DNA拓拓扑酶抑制剂。

抑制DNA的再连接,一是直接抑制DNA断裂,:DNA嵌入剂:柔红霉素、阿霉素非嵌人剂:喜树碱、VP-16喜树碱是唯一作用于拓扑异构酶I的药物,抗微管类药物分为三类:①在微管蛋白上有一个结合位点的药物:秋水仙碱、抑制微管聚合,止于分裂中期;②在微管蛋白上有二个结合位点的药物:长春碱类。

③促进微管聚合,抑制微管解聚:紫杉类329 四种长春碱类有何异同毒副作用四种药物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造血和神经系统毒性的差异。

骨髓抑制程度NVB最重,VCR最轻。

对神经毒性:VCR的剂量限制毒性神经毒性331 草酸铂大肠癌、卵巢癌有较好疗效神经毒性:剂量限制性毒性。

肾脏毒性:草酸铂在推荐剂量无肾毒性,使用时无需水化。

332 生物反应调节剂: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BRM)。

BRMS的主要着眼点在于调动宿主自身的抗癌能力,通过增强机体固有的抗癌机制来抑制,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目的:①增强或恢复宿主的(特异和/或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②提高肿瘤细胞对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敏感性。

③抑制恶性转化,促进肿瘤细胞分化成熟。

④抑制肿瘤微血管增生。

BRMS分类,按照肿瘤免疫生物学原理RRMS分为:①瘤苗类,②单克隆抗导向治疗③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及其细胞因子:。

④其它:如免疫调节剂,左旋咪唑;分化调节剂:维甲酸等。

334 干扰素应用的适应证和用法如何于扰素(interferon,IFN)是介导天然免疫的细胞因子。

I型干扰素包括干扰素(单核吞噬细胞)和于扰素(病毒感染的成纤维细胞产生)。

有相同受体。

II型干扰素又称干扰素,由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