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史》第十三章总结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外国新闻史》第十三章分析

《外国新闻史》第十三章分析
Company Logo
三、肯特· 库珀与独立的美联社
库珀,1880年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哥伦布市,成年后成
为出色的新闻记者。因首次采用电话而闻名于同行。他促 使美联社独立自主地走向世界。 1925年,肯特•库珀正式接替斯通就任美联社总经理。 1934年,美联社争得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自由竞争的权利。 在他的任期内,美联社在重要地区增设了一系列分社,扩大 了新闻信息搜集的范围和编辑记者队伍,为新闻写作业务 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标准和要求,一系列的新型设备使美 联社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1940年,美联社开始向无线电台出售新闻,1954年成立美联 社广播电视协会。 在斯通时代,美联社艰难诞生、稳健成长,而在库珀时代, 美联社跻身世界、腾达飞升。
1959年,科尔担任总经理,他于1963年因心脏病突发而猝死在 工作岗位上,查拉尔德•朗随后升任总经理,开始了其领导 体制下路透社的新时代。

Company Logo
四、现代的路透社(1915年至今)
2007年,因经营不善,被加拿大汤姆森集团并购,成为该集团 旗下的一家通讯社。但根据协定,路透社得以保持其独立的 运作方式和经营理念。 今天的路透社是世界五大通讯社之一,势力雄厚、信誉良好, 它在国外建有100多个分社,并派驻或雇用了数千名记者, 每天发稿量近100万字,有1000多家国外报刊、电台、电视 台订购其新闻稿件,还有无数的跨国公司、商业大公司订购 它的商业金融行情。

Company Logo
三、赫伯特· 路透时期的路透社
(一)改革与奋进
赫伯特•路透是保罗•朱利叶斯•路透的独生子,有良好的文化 素养,但却不喜欢通讯社工作,志向是当个出色的哲学家。 在赫伯特•路通接手路透社时,该社步履维艰,面对各方严峻 挑战,在赫伯特的指示下,路透社:

外国新闻史获奖课件

外国新闻史获奖课件
D跨国媒介集团旳出现加剧着世界新闻传播旳不平衡,造成“信息贫困” 和“信息过剩”,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新旳新闻秩序旳呼声得不到回应。
2、社会主义国家当代报业旳发展:
(1)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出现了第一种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报刊体制旳特点:A.苏联旳报刊,都属于国家全部,是党和国家 机构旳主要构成部分;其基本职能是集体旳宣传员、集体旳鼓动员和集 体旳组织者。B.苏联旳各级报刊绝对服从于各级党委旳领导。 C.苏联报纸信息起源单一,言论高度集中。 D.苏联报刊在建设 时期是社会主义建设旳工具。
(四)、无产阶级报刊旳产生
1、工人报刊旳童年时期。
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丝织工人旳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贫民导报》和《北极星报》
2、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无产阶级政 治报刊
《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被誉为“革命 无产阶级最佳旳机关报”。
(2.)新闻信
新闻信是指传递、交流信息旳公私信件。他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广 旳手写传播形式。
4、印刷新闻传播
印刷术旳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三个主要旳里程碑 印刷术最早出目前中国 谷登堡(JohnnesGutenberg, 约14世纪90年代一1468年),研制成功
适合西文特点旳金属活字印刷技术。
垄断加剧旳原因:
A从经济上看, B从技术上看, C从政治上看,
(3)报业垄断化旳后果:
A越来越多旳报纸控制在少数人手中,报业全部权旳集中化使报道、评论 趋于雷同,从而影响了新闻旳多样性。 B竞争引起兼并,缺乏竞争对手,报纸往往质量下降。 C报团老板大都是垄断资本家,他们和金融界、工商界有着千丝万缕旳联 络,甚至还涉足其中,大财团经过融资、控股、互派董事等方式,深深 介入报纸旳运作,使之成为垄断资本旳代言人。

中外新闻事业史课件ppt

中外新闻事业史课件ppt

古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传播速度慢、范围有限,信息内容较 为简单,但却是当时人们获取信息的 主要途径。
近代新闻事业
近代新闻事业的兴起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西方的报业开始进入 中国,中国的近代新闻事业逐渐兴起。
近代新闻事业的特点
新闻报道的内容更加广泛,传播速度更快,影响的范围更广,同时 也出现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报人和报刊。
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经历了 初步融合、深度融合和全面融合三个阶段,呈现 出不断加速的趋势。
媒介融合的影响
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方式、内容生产、信息分发 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推动了新闻业的发展和 变革。
人工智能在新闻业的应用
01
人工智能技术介绍
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在新
现代新闻事业的影响
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等方面产 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影 响力。
02
外国新闻事业史
古代新闻传播
古代新闻传播方式
01
口耳相传、烟雾信号、鼓声、烽火等。
古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02
传播速度慢、范围有限、信息容易失真。
古代新闻传播的影响
03
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播,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
版权保护
中外在版权保护方面也存在差异。中国加强了对版权保护的力度,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而西方国家则普遍重视 版权保护,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执法机制。
04
新闻事业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
1 2 3
媒介融合概述
媒介融合是指不同媒体形态、媒介平台和信息传 播方式的融合,形成多元化、一体化的媒体生态 。

外国新闻史-英国-优质课件

外国新闻史-英国-优质课件
• 2 克伦威尔独裁时期(1649-1658) 对出版印刷采取严厉管制, 恢复皇家出版公司。只剩忠于他的两份报刊《政治信使》《公 众情报员》。
• 3 查理二世复辟时期(1658-1688) 封建王朝重新控制新闻出版。 保皇派报刊得势,保皇派的两份报纸被指定为官方刊物,《国 会情报员》和《大众信使》。1662年,又颁布“特许制法令”, 严厉管制报纸,并发行新的官报—《牛津公报》。
统欢迎。他的工作显示了记者的独立性, 也显示了报纸的价值。
上节回顾
• 英国的封建管制6种方式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报刊的3个阶段 • 4种理论之一——自由主义理论 • 2个政党 • 1个英国影响力最大的报纸 • 该报纸的3个重要人物
6. 知识税废除
1853年取消广告税 1855年取消印花税 1861年取消纸张税
沃尔特二世在1803年主持报纸,对《 泰晤士报》进行全面改革:
1、经营上依靠广告和发行收入。 2、在报道方面,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重视独 家新闻。
3、在言论方面,坚持独立原则。 4、重视新技术,率先采用蒸汽印刷机、轮转印 刷机。
这些改革使《泰晤士报》发展成当时英国第一大
报。至19世纪中叶是所谓的“黄金时代”。
主要观点
• 第一、每个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都应享有良心的自由、 思想的自由、发表意见的自由。 第二、权威者不是不可能错误的,对任何意见的十分肯定 性正是人们易犯的错误之一。 第三、人们往往只能掌握部分真理。 第四、真理的优越性以及关于对真理压制的后果。。
• 工人阶级报刊 • 报团 • 二战中的新闻宣传 • 二战后的报业 • 通讯社 • 广播电视事业
• 《论出版自由》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
Areopagitica
• 副标题:A Speech for the Liberty of Unlicensed Printing

外国新闻史 总论.ppt

外国新闻史 总论.ppt
认为它们是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 • 1650年,莱比锡的出版商蒂莫台斯•里兹赫创办了《新到新
闻》。一般认为,这是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份日报。 • 德国日报的产生比英国1702年的《每日新闻》、法国1777年
的《巴黎新闻》、美国1783年的《宾夕法尼亚晚邮报》要早 50年到100年。
总论/ 第三章 印刷传播与通讯社
• (3)没有意识对抗,思想控制,人人均可成为传播者和受 众。传播的需求是自发的,传播是无所不在的、必需字传播
(手写传播 written communication)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二 个发展阶段。
• 产生的条件:文字的产生;书写材料的改进。 • 政治需要和商业需求,导致两种手写传播形式尤为重要:
总论/ 第一章 口语传播
2、标记传播 • 结绳记事、实物借代、珠贝传令
3、声光传播 • 烽火戏诸侯、大鼓电报
4、图示传播
总论/ 第一章 口语传播
在漫长的口语传播时期,音讯传播是原始的,具体表现为:
• (1)音讯数量少、分散、片面、静止、方式上不断简单重 复、呈明显的无序性和部落化。
• (2)传播动机单纯,主要为觅食、防卫及满足好奇心。按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 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 层次到较高层次) ,这些传播产生于较低层次的需求。
字拍板印刷技术。 二、印刷新闻传播的萌芽 • 15世纪末 记事性小册子 三、印刷新闻传播的雏形 • 新闻书(Newsbook) :16世纪末,在手抄小报流行的同时, 西欧等地开始出现了不定期的印刷品,报道某些重要事件, 他与记事性小册子相比,新闻性明显增强。多为书本形式, 被称为新闻书,也有单页的新闻传单。
四、近代报纸的产生

外国新闻史PPT 《外国新闻史》第十一章

外国新闻史PPT 《外国新闻史》第十一章
Company Logo
一、美国的“黄色新闻”泛滥现象
3.普利策的办报经验
第一,发展了煽情主义手法;注意翔实而全面的报道。 第二,经常性地发动讨伐式的改革运动,招徕读者,树立威望。 第三,玩弄各种令人惊异的花样和推销噱头。 第四,广泛运用各类新闻图片、突出的大字标题。 第五,创办独立编辑与出版的星期日专刊。 第六,报纸售价低廉、页码数多。 第七,一个具有崇高与良好声誉的社论版。 第八,注重网罗一流人才,物色与培养能干的帮手。
Company Logo
LOGO
第一节
背景之回顾
一、市场竞争型商品经济体制的成熟与发达
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是自由资本主 义制度的成熟。
市场竞争机制的成熟,在物质方面表现为生产力空前发展和社 会产品极大丰富;市场竞争机制成熟的另一个特征是市场竞 争与兼并十分激烈,以至于在铁路、金融、石油、钢铁、汽 车等领域出现了早期托拉斯垄断组织。
人类的新闻传播事业又面临着一场全球范围变革的挑战。
工业革命
Company Logo
LOGO
第二节
历史的进程
一、美国的“黄色新闻”泛滥现象
(一)普利策与《纽约世界报》
1.早期办报经历:“新式新闻”理念的形成
约瑟夫•普利策是匈利移民,受到良好教 育。1864年参加南北战争。内战结束后, 成为《西方邮报》的记者。
美西战争
Company Logo
一、美国的“黄色新闻”泛滥现象
《纽约新闻报》轰动一时的对古巴的新闻报道:
1.利用海丽娜•西斯内罗小姐的消息大造舆论。 2.1898年2月9日在该报刊登的一封书信,这是一封由西班牙驻
美国大使杜皮依•德•洛美写给正在哈瓦那访问的一名西班牙 报纸编辑的私人信件。该信说美国总统麦金莱是一个“软 弱的、迎合暴民的、卑劣的政客”。

外国新闻史ppt课件

外国新闻史ppt课件
外国新闻史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外国新闻史概述 • 古代外国新闻史 • 现代外国新闻史 • 当代外国新闻史 • 外国新闻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01
外国新闻史概述
新闻传播的起源
新闻传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口头传播和手抄新闻。
古罗马时期,人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递信息,后来出现了手抄新闻,如罗马的 《每日新闻》。
古代外国新闻史
罗马帝国的新闻传播
罗马帝国的新闻传播主要依靠驿 站和信使系统,负责传递官方文
书和消息。
罗马的新闻传播还通过口头传播 和公告形式,向公众传达重要信
息。
罗马帝国的新闻传播对于欧洲新 闻传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的新闻传播
中世纪的新闻传播主要依靠教 会和封建领主的传令兵以及行 商等人员,传递消息和新闻。
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出现了短视频、社 交媒体、自媒体等多样化形式。
总结词:数字化、互动化
网络媒体成为主要的新闻传播平台,用户可以随 时随地获取新闻信息,并且可以参与评论和互动 。
04
当代外国新闻史
社交媒体的崛起
社交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社交媒体的崛起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 和广泛。
中世纪的新闻传播形式较为单 一,主要是口头传播和手抄新 闻,内容以政治、战争和宗教 等为主。
中世纪的新闻传播对于欧洲新 闻传播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 动摆 脱封建领主和教会的控制,出现 了印刷新闻纸和新闻通讯社等组
织。
近代早期的新闻传播形式开始多 样化,出现了印刷品、报纸、杂 志等多种形式,内容也更加广泛
罗素
奥威尔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同时也 是著名的记者和编辑,以其独特的视角和 文笔报道了多起重大新闻事件。

外国新闻传播史(ppt 124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ppt 124页)
• 评委英厄马尔·伦德斯特勒默手持一部 数码照相机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另两位 科学家的成就。他说,博伊尔和史密 斯1969年共同发明了CCD 图像传感器。 这个传感器好似数码照相机的电子眼, 通过用电子捕获光线来替代以往的胶 片成像,摄影技术由此得到彻底革新。
12.02.2020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12.02.2020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12
总论——传播史五大里程碑
1. 语言的产生——口语传播 2. 文字传播(手写) 3. 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报纸 通讯社 4. 电子传播(广播、电视) 5. 国际互联网传播
12.02.2020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5
学习参考
• 中华传媒网 • 中华传媒学术网 • 中华传媒考研网 • 中国记协网 • 中国新闻网
12.02.2020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6
12.02.2020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7
12.02.2020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 高锟还开发了实现光纤通讯所需的辅助性子系统。他在单模纤维的构造、纤维的强度和耐久性、纤维连接器和耦合器以及扩散 均衡特性等多个领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而这些研究成果都是使信号在无放大的条件下,以每秒亿兆位元传送至距离以万米为单 位的成功关键。
• 高锟1933年在上海出生。1949年随家前往香港。195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攻读电机工程,并于 1957年及1965年获学士和哲学博士 学位。从1957年开始,高锟即从事光导纤维在通讯领域运用的研究。1987年10月,高锟从英国回到香港,并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第 三任校长。在1987年到1996年任职期间,他为中文大学罗致了大批人才,使中大的学术结构和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在与内地科技 界的交流合作中,他主张“一步一步把双方的联系实际化”。高锟于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32年,成立了一家信息编辑事务所 ,后买下巴黎的几家同行企业,垄 断了巴黎的外来新闻通讯业务。
1835年,正式打出了哈瓦斯通讯社旗 号,走上提供专业新闻信息之路。
Company Logo
二、哈瓦斯通讯社的发展
伴随法国报纸廉价化的浪潮,哈瓦斯通讯社很快便站稳脚跟, 并迅速扩张自己的业务规模。
1837年,率先采用夏普信号传递系统,将业务扩展到了柏林、 罗马、马德里和维也纳。
LOGO
第十三章
近现代通讯社的历史
本章学习要点 1.近现代通讯社在新闻传播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2.通讯社发展与各国近代化进程的互动。
口头传播新闻时代,人们发明了烽火传书、狼烟报警等传递 信息的原始系统。在公元前5世纪时,波斯帝国的国王大流 士曾用高声呼喊、人声传递的方式来传送信息。在古希腊时 代,人们在城墙上点燃火把向远方传递消息。近代欧洲德意 志的 “新闻信”传送网络,北美 “自由之子”宣传网络等, 都是近代社会中最早的专业化新闻信息传递形式。
1848年采用电报技术传递新闻。 1850年,该社已有能力每日发稿。 1857年,奥格斯特领导的哈瓦斯通讯社同法国200多家地方报
纸订立合同,开始了向世界性通讯社的攀登。 1859年,同英国的路透通讯社、德国的沃尔夫通讯社分别签订
了相互交换新闻的合同。 1860年,利用横贯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将新闻业务扩大到拉丁
Company Logo
LOGO
第一节
近代通讯社的鼻祖: 哈瓦斯通讯社
(1835—1945)
一、哈瓦斯通讯社创始人——查理·哈瓦斯
查理•哈瓦斯,有着匈牙利血统的法国 人。出身底层,受过良好的教育, 与官方关系密切。
1825年开始,从各国的报纸剪裁新闻 ,译成法文后提供给巴黎的各家报 纸、外交界和贸易金融人士使用。
路透社在欧美的通讯网络建成并巩固之后,又开始了向亚洲的 扩张和发展。
路透社本身也在不断改革,逐渐从个体家族产业向近代化股份 公司组织机构发展。
路透社先后吸收了英国报业主联合会和澳大利亚新闻联合社, 与新西兰报业联合社、印度报业联合社等英联邦各国新闻组 织为合作股东,成为一家大型的跨国性新闻通讯社。
Company Logo
1945年9月31日,戴高乐政府重新组建了当今著名的法国新闻 通讯社。
哈瓦斯通讯社标志
Company Logo
三、法国新闻通讯社
二战后戴高乐政府在原哈瓦斯通讯社的基础上,于1945年11月 正式组建成立的。
是一个受政府财政资助、具有半官方性质的新闻通讯社。现居 世界五大通讯社之列,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社或驻 有记者,用近10种语言向全世界播发60余万字的新闻稿件。 法新社在全球拥有3000多家新闻稿件订户,有着广泛、强大 的世界舆论传播力量。
Company Logo
三、赫伯特·路透时期的路透社
(二)“三明治独家新闻”
在南非布尔战争中处于劣势的英国军队被困守在南非的马弗京 城中,孤立无援。英伦三岛民众对马弗京战役极度关心,却 无法得知城内英军情况如何。路透社的记者几经周折得到情 报后,让司机把电文折好,夹在一块三明治中,以逃过布尔 人的搜查。
美洲。 1866年,同法国通用广告公司正式合并,成为这家公司的下属
机构。
Company Logo
二、哈瓦斯通讯社的发展
1870年1月,与路透社、沃尔夫社、美联社一起,签订了 “三 社四边协定”。
其后,哈瓦斯通讯社逐渐演变为法国半官方的喉舌,声誉从此 有所下降。
1940年被德军全盘接收,成为德国纳粹和法国卖国政府的宣传 工具。至此,这家世界最古老的近代通讯社声誉扫地。
Company Logo
三、赫伯特·路透时期的路透社
(一)改革与奋进
赫伯特•路透是保罗•朱利叶斯•路透的独生子,有良好的文化 素养,但却不喜欢通讯社工作,志向是当个出色的哲学家。
在赫伯特•路通接手路透社时,该社步履维艰,面对各方严峻 挑战,在赫伯特的指示下,路透社:
1.大批增添新的通信器材; 2.起用一代新人; 3.修改规章制度; 4.追赶和适应时代的发展及读者用户的需求和情趣。 在20世纪开始的头十年中,路透社的兴盛达到了顶点。
Company Logo
LOGO
第二节
路透通讯社简史
一、初创时期(1851—1858)
(一)保罗•朱利叶斯•路透的初期创业史
路透社创建于1851年。 保罗•朱利叶斯•路透于1816年7月12日
出生于,后脱 离该社,自主创业。经营失败后返 回德国。 1847年在亚琛开办了一所电报综合办 事处,但几经波折再次关门停业。 1851年10月14日在伦敦的皇家交易所 大厅租借了两间房子,正式创建了 路透通讯社。
《泰晤士报》。
路透社标志
Company Logo
二、发展与兴盛时期(1858—1915)
(一)新闻报道权威地位的逐步确立
1859年法国与奥地利两国交恶,准备兵戎相见。拿破仑三世答 应路透社记者提供一份原稿,路透社很快将拿破仑三世的这 篇演讲稿独家传至伦敦。
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路透社关于美国总统林肯遇刺的报道使 其声誉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二、发展与兴盛时期(1858—1915)
(二)“三社四边协定”垄断框架的签署
路透社、沃尔夫通讯社、哈瓦斯通讯社开始更为激烈的竞争。 1870年1月,三巨头在巴黎签署了一份旨在分割世界新闻市场
的垄断性协定。 1875年,路透社又代表哈瓦斯社和沃尔夫社同美国的美联社代
表签订了一项交换新闻的协定。这份协议规定美联社无权在 国外单独发布消息。 “三社四边协定”建立了主要由三家通讯社瓜分世界新闻市场的 全球新闻市场垄断体系,维持了40多年之久。 1935年,美联社正式脱离了这一体系,合众社迅速壮大。全球 近代通信事业转向了更高层次的现代通信事业发展新阶段。
路透社标志
Company Logo
一、初创时期(1851—1858)
(二)伦敦初期的创业
创立初期一切信息的收集、制作和传递基本上都是由路透本 人亲自动手完成的。
路透社利用英吉利海峡电缆收集情报,然后出售信息。 路透社初期主攻金融信息,后来增加了有关政治、外交、军
事等方面的新闻消息。 1858年,伦敦的许多报纸都成为路透社的客户,包括清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