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试题-透镜成像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板块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①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______;①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_______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

(3)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__1;当像距等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__1;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__1。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

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处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A.10cm<f<20cm B.f>10cmC.f<10cm D.f>20cm3.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cm C.16cm D.20cm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D.从透镜玻璃板上的小水滴看下面的文字变大.
(5)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从远处逐渐移向焦点过程中,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变化将是 ( )
A.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B.像逐渐靠进凸透镜,并逐渐变小.
C.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小.
D.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恰有一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 )
A.变成了小虫的像.
B.像的中间没有了.
C.大小不变,亮度比原来暗了.
D.大小和亮度与原来一样. 答案:[
(1) 物体透镜屏幕
(2) C
(3) D
(4) D
(5) D
(6) C
查字典物理网初中频道。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取决于()。

A. 透镜的直径B. 入射光线的方向C. 透镜的曲率D. 透镜的颜色答案:C解析: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取决于透镜的曲率,曲率越大,焦点位置越近;曲率越小,焦点位置越远。

2. 关于凸透镜焦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负焦距B. 焦点位置是透镜的中心C. 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正焦距D. 焦点位置是透镜的表面答案:A解析:焦点位置被称为透镜的负焦距,因为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在透镜的透镜中心的同侧。

3. 凸透镜对于非平行光线的成像,关注的光线是()。

A. 仅仅想光轴靠近的光线B. 其中一束光线能改变方向使其平行于光轴的光线C. 只有经过透镜中心的光线D. 完全垂直于光轴的光线答案:B解析:凸透镜对于非平行光线的成像,是通过将光线聚焦在焦点上实现的,其中一束光线能改变方向使其平行于光轴的光线,其余光线则在透镜后面的位置得到成像。

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人眼看到的物体是()。

A. 实物体B. 虚物体C. 光线D. 影子答案:B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人眼看到的物体是虚物体,即物体的投影形成在透镜后的位置。

5.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实物体与虚物体的区别在于()。

A. 实物体有质量,虚物体没有B. 实物体是存在的,虚物体是虚幻的C. 实物体是透明的,虚物体是不透明的D. 实物体发出光线,虚物体不发出光线答案:B解析:实物体是存在的,虚物体是虚幻的,虚物体是通过光线经过凸透镜成像后形成的投影。

二、填空题1. 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如果经过像方焦点,成像在()方的位置。

答案:虚物方2.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焦点位置在()透镜的位置。

答案:凸3. 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物体放在焦点处,成像在()。

答案:无穷远处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成像的位置是()。

答案:物距焦距的倒数5. 凸透镜焦距越大,对物距的要求越(),反之亦然。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当物距为25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烛焰的像。

那么,当蜡烛移至离凸透镜lOcm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正立、放大、虚像B.倒立、放大、实像C.正立、放大、实像D.倒立、缩小、实像【答案】A【解析】由“当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可知, f﹤25cm﹤2f,则12.5 cm﹤f﹤25cm;那么,当蜡烛移至离凸透镜l0cm时,u﹤f,由“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v﹥f”可知,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放大、虚像。

故选A。

【考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要使烛焰的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央,需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上。

当它们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_(填“缩小” 、“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2)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______ 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 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答案】(1)同一高度倒立缩小(2)靠近凹透镜【解析】(1)实验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由题意知,f=10cm,当物距u=30cm时,u>2f.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②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可以使光线推迟会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同步测试(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同步测试(含解析)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明用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的物体,他看到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虚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2.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在凸透镜左侧放一个凹透镜,需要把光屏向右移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3.“停课不停学”,张同学拍照上传的作业图片总是一头大一头小,一侧亮一侧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成像性质角度:大的一头是虚像,小的一头是实像B.成像大小角度:大的一头是放大的,小的一头是缩小的C.物距大小角度:大的一头离镜头近,小的一头离得远D.拍摄技术角度:把拍照手机水平放到作业本的上方,拍出来就会一样亮4.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飞机上向地面拍照,叫航空摄影,如果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cm,则所成清晰的像与镜头的距离为()A.10cm B.略大于5cm C.5cm D.略小于5cm5.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的一个情景,此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B.将蜡烛远离透镜,要想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透镜C.仅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无法呈现出清晰的像D.随着蜡烛越烧越短,呈现在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6.小明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当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为h1,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s1;当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为h2,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s2.在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h1=h2B.h1<h2C.s1=s2D.s1>s2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与凸透镜口径等大的圆形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的焦距为10.00cmB.将光屏向右移动,光斑大小不变C.将蜡烛向左移动20cm,光屏上会成像D.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20cm8.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清晰实像。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有答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有答案)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蜡烛远离凸透镜,光屏向右移动,可再次呈现清晰的像2.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3.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D.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蜡烛像4.2019年9月28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采用“智慧出现集成服务系统”,乘客只需“刷”一下脸,就能看到自己的登机口信息,从而顺利登机。

“刷脸”摄像机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则()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摄像机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5.如图所示是一款HiMirror智能梳妆镜。

智能镜子配置的摄像头可以检测脸上的皱纹、黑眼圈,甚至还能检测皮肤的水分和黑色素含量,根据皮肤状态提供合适的化妆和护肤建议。

关于智能梳妆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智能镜子配置的摄像头用的是凹透镜B.在拍摄时,人在透镜两倍焦距外C.靠近梳妆镜时,人在梳妆镜中成的像会变大D.要使人在摄像头中的像变大,人应该在透镜一倍焦距内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A.B.C.D.7.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

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其应用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其应用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其应用专项练习题1.下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要使底板上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前伸就可以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二倍焦距2.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之外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3.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B.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C.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D.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4.(2020·湖南常德中考)如图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B.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被应用在了照相机上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蜡烛的像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放一副近视眼镜,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可再次呈现清晰的像6.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的虚像。

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些。

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

7.为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交管部门在很多十字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法车辆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当车辆远离摄像头时,所成的像将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姓名:日期:等第: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2.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 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现在将凸透镜向光屏移近10 cm,并适当移动光屏的位置,则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A.倒立的、缩小的是实像 B.倒立的、放大的是实像C.正立的、缩小的是虚像 D.正立的、放大的是虚像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 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 ( )A.大于20 cm B.大于10 cm且小于20 cm C.小于10 cm D.等于20 cm4.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 cm处,则成像的情况一定是()A.放大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缩小的实像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5.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 cmB.20 cmC.12 cmD.以上都不对6.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蜡烛距凸透镜15 cm,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蜡烛距透镜40 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蜡烛距透镜18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C.蜡烛距透镜20 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D.蜡烛距透镜6 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7.某幻灯机的镜头和幻灯片之间的距离可在10 cm--20 cm之间调节,现因原镜头损坏,则应选用下列哪一个元件做镜头()A.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B.焦距为10 cm的凹透镜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D.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8.如下图所示,在放映幻灯时,要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字母“F”,正确插入幻灯片的方法是( )9.以下物品中应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 ( )A.穿衣镜B.老花镜 C.近视镜 D.汽车观后镜10.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 (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11.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放大的像,如果在凸透镜上沾一个小黑点,则光屏上 ( ) A.没有黑点的像 B.一片漆黑 C.有一个放大的黑点像 D.有一个缩小的黑点像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所成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13.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 )A.光屏上仍能呈现出一个缩小的像 B.光屏上将能呈现出一个放大的像C.光屏上不能呈现出像,但眼睛透过透镜能看到像D.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的位置像才能呈现出来14.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上.15.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主光轴.16.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____、____的____像,根据这个道理制成了____.17.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当蜡烛距离凸透镜36 cm时,像成在距凸透镜20 cm另一侧的光屏上,看到的是____、____的____像,所用凸透镜的焦距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 cm.18.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____的位置,在相当于____的胶片上得到____的____的____像.19.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看到的一种成像的情况.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其成像的条件是_______.20.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印制中以便观赏(如图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_______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21.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_______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___,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22.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像(以上两格选填“实”或“虚”).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23.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cm;(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 cm处移到15 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_______.24.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屛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它的焦距是cm;用此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乙图所示,调整后再光屛上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火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写出像的正倒、大小、虚实);25.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所示):(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2)烛焰放距凸透镜20 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3)使烛焰向右移动2 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参考答案:1.C;2.A;3.A;4.D;5.D;6.C;7.C;8.D;9.B;10.C;11.A;12.A;13.B;14.焦点;15.不改变、会聚于、平行于;16.倒立、缩小、实、照相机;17.倒立、缩小、实、小于;18.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外、光屏、倒立、缩小、实;19.虚 u<f;20.放大镜虚像;21.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改变光的传播方向;22.虚实远离投影仪;23. (1) 10 (2)大;24、(1)10;(2)倒立、缩小的实像;(3)远离;25、(1)下(2)10 (3)右放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成像、知识概述通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光现象的相关知识已有所了解,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介质的表面会发生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

本周我们将学习一透镜和透镜的成像规律。

二、重难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一)透镜1、几个概念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主轴——最简单的透镜两个表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轴。

薄透镜——如果透镜的厚度比球面的半径小许多,这种透镜叫做薄透镜。

光心——薄透镜的中心叫透镜的光心。

2、凸透镜的光学性质(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F,F 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O 点的距离叫做焦距。

注意:会聚作用不一定要使折射光线相交,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指的是:光通过透镜后,其折射光线向主轴偏折,即在原光线的传播方向上合拢一些。

(2)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如下图所示:( 2)(3)3、凹透镜的光学性质(1)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跟凹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 经过凹透镜后形成发散光线。

如果迎着发散的光线望 去,会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凹透镜后某一点 F 发出来的, F 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

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指的是: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 其折射光线远离主光轴偏折, 即在原光线的传播方向上发散开一些。

(2)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如下图所示:( 2) (3)例 1 、如图所示, AB 为一条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MN 为透镜的主光轴, L 为透镜 由图可知( )(1)1)A.该透镜可能是凸透镜B.该透镜可能是凹透镜解析:图中仅仅只给出了折射光线,而没有入射光线,此时无法确定光线相对于原来是会聚还是发散,故A、B都是正确;若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 B 点为凸透镜的焦点,若入射光线没有平行主光轴,则折射光线不会通过焦点,即 B 不是焦点,对于凹透镜而言,没有实焦点,故C、 D 都是错误的。

答案: A 、B例 2 、完成下列光路图解析:画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时,应记住三条特殊光线: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凸透镜是实际光线通过焦点,凹透镜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⑵通过焦点的光线(或光线的延长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⑶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答案:如下图所示(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成像的原因C.若该透镜是凸透镜, B 点一定是透镜的焦点D.若该透镜是凹透镜, B 点一定是透镜的焦点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从物体上一点发出的光线(或反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于一点,这点就是物体上点的像点,若干像点就形成了物体的像。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变化规律(1)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也减小;反之,若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2)凸透镜成虚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距和像都增大;反之,若物距减小,则像距和像都减小。

4、利用透镜的特殊光线作透镜成像光路(1)物体处于 2 倍焦距以外2)物体处于2 倍焦距和1 倍焦距之间3)物体处于焦距以内4)凹透镜成像光路C . f < 10cm 解析:解决这类类问题的关键, 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条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 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必然大于二倍焦距,即u>2f 。

本题中有20cm>2f例 3 、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 A .10cm < f < 20cm20cm 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 B . f > 10cm f ( )D .f >20cm解不等式得:f<10cm答案:C例 4 、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8cm 处,在透镜另一侧20 cm 处成一清晰像,则此透镜的焦距()A .一定大于20 cmB .一定小于9 cmC.一定在10 cm 到8 cm 之间D.一定在9 cm 到10 cm 之间解析:由于本题中物像异侧,说明此像是一实像;又由于像距比物距大,可推知此像是一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物体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另一侧的二倍焦距之外。

即:f<18cm<2f ①20cm >2f ②综合①、②解得9cm<f<10cm答案:DA卷一、选择题1、由于下雨,一透明塑料薄膜的顶棚积满了水,形状如图所示,下面关于它的讨论正确的有()A.这些水构成一个凸透镜,它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透镜必须是固体,水不可能成为凸透镜C .水的下表面虽然近似于球面,但上表面却是平的,所以它不可能起凸透镜的作 用。

C .只要是透明物质,就有可能构成透镜。

2、下列各镜中,不能改变光束会聚或发散性质是(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凸镜 C .平面镜3、如图所示,四幅图均表示光线通过凸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4、一凸透镜的焦点为 F ,一凹透镜的焦点为 F ′,让这两个透镜的一侧都正对着太阳, 则在两透镜的另一侧的焦点上, F 与 F ′的温度相比( )A . F 点的温度较高B .F ′点的温度较高C .两点温度一样高 C .无法判断5、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平行射向凸透镜的一束光,经折射一定交于凸透镜的焦点B .经过凸透镜会聚的光线一定交于一点。

C .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生会聚作用C .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一定不改变传播的方向。

6、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 10cm 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在凸透镜前 25cm 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7、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 30cm 的地方,在离物体 45cm 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的清晰的 像,则( )A .凸透镜的焦距是 90cm ,像是放大的B .凸透镜的焦距是 18cm ,像是放大的C .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 ,像是放大的C .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 ,像是缩小的8、某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凸透镜距离为 的焦距为( )A . f<10cmB . 10cm<f<20cmC .无法判断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像,量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 24cm ,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实像20cm ,则此凸透镜C . f>20cmA.20cm B.15cmC.12cm C.10cm10、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当物体放在距焦点5cm处,一定能得到()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实像或正立放大虚像提示: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和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根据凸透镜的性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6、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7、由题可知,物距为30cm,像距为15cm8、f<20cm<2f 所以10cm<f<20cm9、24cm>2f 即f<12cm第 1 题正确答案为AD第 2 题正确答案为D第 3 题正确答案为C第 4 题正确答案为A第 5 题正确答案为D第 6 题正确答案为A第7 题正确答案为D第8 题正确答案为B第9 题正确答案为D第10 题正确答案为DB卷二、填空题1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移动凸透镜的位置,直到地上的亮斑最小最亮,这亮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 ,亮斑所在的位置就是该凸透镜的 ___________ 。

12、当凸透镜焦距为20cm时,要在光屏上成一缩小的像,蜡烛可在距凸透镜____________ 移动,要使像变大些但仍是缩小的,蜡烛应(填“远离”或“靠拢”)凸透镜,同时光屏离凸透镜应__________________ (填“近”或“远”)些。

13、如图所示,把蜡烛放在a、b、c、d 各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则:(其中F为焦点,P为二倍焦距处)(1)在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时,蜡烛放在 ______________ 点上。

(2)在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时,蜡烛放在 _______________ 点上。

(3)当屏上出现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时,蜡烛放在_______________ 点上。

(4)当屏上观察不到像时,蜡烛放在 _____________ 点上。

(5)当蜡烛放在 __________ 点上,凸透镜不可能成像。

(6)若把蜡烛入在 C 点上,能成倒立、 ___________ 的实像,把屏和蜡烛的位置颠倒一下,则成____________ 的、倒立的实像。

答案:11、焦距;焦点12、40cm之外;靠拢;远13、⑴ c;⑵ a;⑶ b;⑷ d;⑸ F;⑹放大;缩小三、综合题14、给你一些透镜,你怎样鉴别它们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写出三种方法答案:1)观察法: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2)聚焦法:把透镜正对太阳,上下移动透镜的位置,能在地面上找到会聚点的 是凸透镜,反之为凹透镜。

3)成像法:将透镜靠近书本等物体,能看到放大正立的虚像,起放大作用的是凸透镜,反之为凹透镜15、如图所示,光射到某光具上,要使出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请在图中画出三种不 同的光学元件。

解答:如下图所示中考解析一、中考要求透镜及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历年中考的必考内容,考查的知识点有透镜的种类及光学性质、凸透镜成像的条件和规律。

常见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作图题。

二、中考新题例说1、(上海)在下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0 厘米。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15 厘米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将光屏向____________ 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

答案:高度靠近透镜2、(陕西省)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

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使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使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使烛焰位于a点时,成缩小的实像D.使烛焰位于 d 点时,成放大的实像答案:D3、(黄冈市)如图,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显影答案:D课外拓展1、我国历史上的冰透镜早在我国西汉(前206~公元25 年)《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其后,晋朝张华的《博物志》中也有类似记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