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丰富文章内容,提升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细节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细节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 实例分析与训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细节描写的概念、作用和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丰富文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细节,引出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细节描写的概念、作用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场景,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创作。
4. 展示:各组展示创作成果,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选取一个场景进行细节描写练习。
2. 阅读一篇优秀文章,分析其中细节描写的运用,写在读后感中。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观察,评估学生对细节描写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练习作品的质量,评估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的能力。
3. 通过学生的互动评价,了解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兴趣和参与度。
七、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细节。
2. 优秀文章案例:用于分析和示范细节描写的运用。
3. 写作练习模板:用于学生练习细节描写。
八、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文章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细节描写的效果。
2.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交流,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写作技巧。
3. 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写作风格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
九、教学反馈: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和困惑。
2. 作业批改:通过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确保细节描写的知识点完整、清晰,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内容:1. 细节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细节描写的类型与方法3. 生活观察与细节捕捉4. 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5. 优秀作文欣赏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细节描写的类型与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高作文质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细节描写的概念、类型与方法。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生活观察,捕捉细节,进行作文创作。
3. 欣赏法:分析优秀作文,学习细节描写的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细节描写的概念、类型与方法。
3.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生活观察,捕捉细节,进行作文创作。
4. 优秀作文欣赏与分析:分析细节描写的运用,学习优秀作文的经验。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的体会和收获。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细节描写的概念、作用、类型、方法以及实践应用。
后续的十个章节可以围绕这些内容展开,例如:六、细节描写的拓展与应用七、如何进行细节描写训练八、细节描写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的应用九、细节描写在不同场景下的运用十、细节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十一、如何避免细节描写的过度与不足十二、优秀作文中的细节描写案例分析十三、学生作文中的细节描写评价标准十四、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十五、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六、细节描写的拓展与应用1. 引导学生理解细节描写在不同场合的运用,如日常生活、历史事件、科幻想象等。
2. 分析不同场合下细节描写的作用和技巧。
3. 让学生进行不同场合的细节描写练习,培养其灵活运用能力。
七、如何进行细节描写训练1. 教授细节描写的训练方法,如观察法、想象法、实证法等。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升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细节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细节描写的种类与方法3. 如何在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4. 经典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案例分析5. 课堂练习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将细节描写运用到实际作文中,提升作文质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细节描写的概念、种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案例。
3. 实践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细节描写。
4.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细节描写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讲解细节描写的概念与作用:详细讲解细节描写的定义,阐述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3. 分析细节描写的种类与方法:举例说明细节描写的不同种类,教授细节描写的方法。
4.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案例,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力量。
5. 课堂练习:学生现场进行细节描写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捕捉细节,提升写作水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细节描写练习,评估学生对细节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写作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细节描写技巧,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建议,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七、教学资源1. 经典文学作品:提供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和技巧。
2. 写作指导书籍:推荐一些有关写作指导的书籍,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细节描写的概念与意义1.1 导入:通过展示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引发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兴趣。
1.2 讲解细节描写的定义:细致入微地描绘人物、场景、情感等,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作品中的真实性。
1.3 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丰富作品内容,突出人物形象,增强情感表达,提高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4 实例分析:选取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片段,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章:细节描写的方法与技巧2.1 讲解细节描写的方法:感官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
2.2 分析细节描写的方法在作品中的应用: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例,分析不同描写方法的表现效果。
2.3 细节描写的技巧:巧妙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丰富描写效果。
2.4 实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片段,分析其方法和技巧。
第三章: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应用3.1 讲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使作品更具说服力,提高读者体验。
3.2 分析细节描写在不同文体的应用:小说、散文、诗歌等。
3.3 实例分析: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进行自评和他评,互相学习,提高细节描写的能力。
第四章:细节描写练习与创作4.1 设计细节描写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4.2 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练习:根据练习题目,进行写作训练。
4.3 创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自评和他评,互相学习,提高细节描写的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概念、方法、技巧以及在写作中的应用。
5.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课后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5.3 拓展学习:推荐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细节描写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第六章:细节描写在人物塑造中的应用6.1 讲解人物塑造的基本方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外貌、心理等特征。
6.2 分析细节描写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例,分析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具体塑造。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认识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介绍细节描写的概念。
2. 举例说明细节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1. 开场提问:你们在阅读课文时,关注过哪些细微之处?2. 教师回答: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特殊的描写手法——细节描写。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细节描写如此重要?4. 教师总结:细节描写能够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主题,增强作品感染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2. 评估学生对细节描写概念的理解。
第二章:细节描写的类型【教学目标】1. 掌握细节描写的几种类型。
2. 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细节描写。
【教学内容】1. 介绍细节描写的类型: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环境等。
2. 分析各类细节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1. 教师讲解细节描写的类型及其作用。
2. 学生举例说明各自在作品中发现的细节描写。
3. 小组讨论:如何运用不同类型的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4. 教师点评并指导。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细节描写类型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情况。
第三章:细节描写的方法【教学目标】1. 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2. 提高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细节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比描写等。
2. 分析各类描写方法的特点和运用。
【教学过程】1. 教师讲解细节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
2. 学生分组练习,运用不同描写方法进行创作。
3. 分享作品,讨论哪种描写方法更具表现力。
4. 教师点评并指导。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细节描写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创作情况。
第四章:细节描写的运用【教学目标】1. 学会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
2. 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1. 讲解如何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
2. 分析优秀作品中细节描写的运用。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作文贵在以小见大课题目标:一. 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技法。
二. 掌握“以小见大”技法的运用示例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东风”、“周郎”、“二乔”等意象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抒发了对国家兴亡和历史变迁的感慨,这种通过小意象来表现大主题。
可谓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这种“以小见大”的技法是非常值得考生在写作时借鉴的!示例2:黑白的还没有看够,带彩的又铺天盖地而来。
彩电,当时21寸就称为“大彩电”,几年后,21寸的也嫌小了,都换成29寸的。
去年搬到新居后,又升级了,我们用上了平板,壁挂式的,屏幕比29寸的大一倍,一打开,整整一面墙都变得色彩缤纷了。
打开它,我们激情满怀地看“嫦娥奔月”,看“神七巡天”,看百年一遇的北京奥运。
(选自《楚天都市报》)选文借电视机的快速更新换代来展现现代文化生活飞速发展,抒发了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感叹,这种由生活中的小电视机的发展联想到国力强盛的大主题,能让读者产生共鸣,感人效果自然而鲜明。
请注意:选择的小材料和观点要有联系或相似性,能统一起来。
运用:根据“小”的内涵不同,以小见大的写法大致有下列几种:首先,于小事见大理。
要把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同某种哲理、风格、品质联系起来,进行由彼及此的联想,借文中具体的人、事、物来表现深刻的道理。
如:《项链》就是以小见大的一篇典范之作。
其次,于细节见热点。
用生活细节来反映社会热点,这类选材往往有着它特殊的时代背景。
时代的特征及变化总会在我们周围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
只要我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总会捕捉到这些闪烁着时代光芒的事情,达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理想状态。
示例3:可还记得五月十二日下午的那场震动?惨痛壮烈让十三亿中华儿女,亦让世界为之悲泣。
然而三岁的小男孩却在被埋数十小时才被救出后向救援人员举起了右手,他向他们敬队礼,表达生命的尊严与感激,那是举手投足的一瞬间呀!你们看到了吗?当人民的总理踏上危楼、废墟、堰塞湖,他的鼓励,他的热泪,他充满力量的话语,无不在灾区人民心中激荡起涟漪…..(选自2008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举手投足之间》)选文中小男孩的敬礼、总理的足迹这些在特殊时期的细节,正折射出时代的光和影,用一举手一投足反映了时代热点。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丰富写作,提高写作质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将细节描写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品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力量。
2.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动手写作,提高细节描写的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写作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优秀作品、案例,准备写作素材。
2. 学生准备:携带笔记本,准备记录学习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展示优秀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片段,分析其作用和意义。
3. 方法讲解:讲解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如描绘人物、环境、情感等。
4. 实践训练: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捕捉细节,并进行短文写作练习。
5.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观察生活,积累细节描写素材,准备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实践训练环节的写作练习,关注其对细节描写的运用和创造性思维。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观察其对课堂学习的应用和巩固。
七、课后作业:1. 继续观察生活,积累细节描写素材。
2. 写一篇短文,运用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性格特点。
3. 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和收获。
八、课程延伸:1. 开展“细节描写大赛”,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升作文质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学会运用细节描写。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例文,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交流心得,分享感悟。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练习,修改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准备典型例文。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备好作文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画面。
1.2 学生观看后,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细节,教师总结。
2. 讲解细节描写2.1 教师简要介绍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2 学生举例说明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
3. 分析典型例文3.1 教师展示一篇运用细节描写的优秀作文。
3.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其魅力。
4. 实践演练4.1 学生动手练习,修改自己的作文,尝试运用细节描写。
4.2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修改建议。
5. 总结与拓展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展示修改后的作文。
5.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运用细节描写,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细节描写的种类: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环境等。
2. 细节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交叉描写等。
3. 细节描写的技巧:巧用修辞、合理安排、突出重点等。
七、教学步骤1. 细节描写的种类:教师举例说明各种细节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典型例文中的细节描写。
2. 细节描写的方法:教师讲解各种描写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一、【课标解析】《语文标准》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如在第二学段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第三学段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第四学段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要实现上述目标,在写作技巧上不得不重视细节描写。
1、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及在叙事作品中的重要的作用。
2、强化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捕捉生活细节的能力。
3、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串联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渲染环境、营造结构。
二、【文本导读】“走进现场”:点评:《重新做人》讲述的是主人公杰米•华伦汀弃恶从善的故事。
他弃恶从善的转折点是遇见了一位如此光彩照人的姑娘,在爱情的感召下,他坚定了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决心。
就在生活变得温馨甜蜜的时刻,他面临艰难的抉择:是见死不救,维持他平静的生活,保护好精心构筑的爱情之塔;还是暴露他本来面目,打碎苦心经营的事业,甚至失去美好的爱情?他的内心是翻江倒海,而作者表达时却不露痕迹,一个精彩的细节“脸上浮现出一丝古怪而柔和的笑容”“把玫瑰花小心地别在坎肩的口袋中”让人回味无穷。
“古怪”是他复杂纠葛的心情无人能理解,“柔和”是他内心柔软神经的外化,“玫瑰花”是美好爱情的信物,“别在坎肩的口袋中”是他对爱情的珍惜与留恋,还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情感体验都深藏在细节里。
因此,可以说“玫瑰花”这一细节是表现杰米•华伦汀内心冲突、刻画他向善的神来之笔。
“活动体验”:细节与故事情节点评:在《邻居家的那条狗》一文中,“我”瞄准“狗眼”那个细节仿佛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
正因为“瞄准”,所以看得特别的清楚;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幻觉,是“我”内心的善念幻化成了狗的眼泪,要不“我”怎么能感觉到它是“滚热”的呢?在“举起弹弓,瞄准”的一刹那,“我”在善恶之间,宽容报复之间作出了选择,正是这个具体、实在的细节描写,“我”心灵转变的过程描写才显得合情合理。
三、【范文欣赏】父爱的高度吴宏博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
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那时电视、碟机这类玩意在乡下压根就没见过,更别说是享用了。
所以要是逢有哪个村子放电影,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赶着去,在那露天地里,黑压压的一片,煞是壮观。
那时父亲还年轻,也是个电影迷。
每遇此等好事,就蹬着他那辆已不可能再永久下去的老“永久”自行车,带着我便摸黑去赶热闹。
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在身边一撑,就远远地站在人群后边。
我那时还没有别人坐的板凳腿高,父亲就每每把我架在他的脖子耻,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
记得有一次,看《白蛇传》,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睡着了,竟尿了父亲一身,父亲拍拍我的屁股蛋子,笑着说:“嗨!嗨!醒醒,都‘水漫金山’了!”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亲的肩头撑高了。
春节回家,一天听说邻村有人结婚,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一同去凑热闹。
我对父亲说:“爸,我去看电影了!”父亲说:“去就去么,还说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你不去?”“你自个去吧,我都六十几的人了,凑什么热闹!”来到电影场,人不算多,找个位置站定。
过了不大一会,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如多年前父亲的动作一样,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里谁也没你的位置好!”一边托孩子骑在了自己脖子上,孩子在高处咯咯地笑着。
我不知怎么搞得,眼一下子就湿润了。
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找寻的结果吗?想起了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
独自回家。
敲门。
父母已睡了,父亲披着上衣来开门,“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电影不好?”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单薄的身上。
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间自己就累弯了,老了。
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
(选自《散文》2004年第8期)点评:父爱是一个永恒深沉广泛的话题,本文从一个代表父爱的典型动作切入,细致深入地表现父爱的内涵。
这个动作是儿时的记忆“父亲就每每把我架在他脖子上”,这个动作是眼前感人的一幕“一边托孩子骑在自己的脖子上”,这个动作是不同时期不同父亲的共同语言。
成年后的“我”终于悟到这个动作的内涵:“父亲的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间自己就累弯了,老了。
”本文正是捕捉住这一典型细节表现“父爱的高度”,使读者如临其境,感慨万千。
四、【写作常识】1、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叙事作品中细节描写就像电影中的特写最真切、细致、生动、深刻地把人物精神世界最本质的部分展现给读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联想、回味空间。
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1)肖像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肖像进行细节描写。
比如,在《爸爸的看护者》里,对病人的肖像描写就是一个细节。
正是这个细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语言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进行仔细描写。
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在鲁达打死镇关西之后他诈死,就是一个语言的细节,说明鲁达粗中有细,勇敢机智的性格特点。
(3)行动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典型行动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
比如,还是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关于鲁达借银两帮助金老父女这个段落中,在使用的动词上就生动的表现出了三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4)服饰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衣着进行仔细的描写。
要通过服饰描写看得出来这个人的职业特点,同时,也看得出来在职业特点之外的个性特征,这才是好的关于服饰的细节描写。
(5)表情变化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表情的变化过程进行细致的描绘。
在《七个火柴》一文中,在无名战士把火柴交给卢进勇之后的表情变化的描写,就是一个很值得品味的细节。
(6)心理活动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比如,在《爸爸的看护者》一文中,对少年西西洛在看到“爸爸”生病很严重之后的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就非常能够表现这个少年体贴关心父母的优秀品质。
(7)事物细节描写,即对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细致的描写。
比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对鲁提辖如何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这个部分的描写就可以看作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细节描写。
课文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动态造型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作者用“放”、“吮”这一举止,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
手指可以“伸”到嘴里,手指上的血可以“擦”或用口“吸”,但这不符合水生嫂的个性。
突然听到丈夫已参军,她没有思想准备,心灵“震动”,即高兴,又有些舍不得,此时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
因此,作者用“放”和“吮”,给水生嫂作了生动的造型,传达出无限的情思,显示出人物的立体感,使这一形象显得真实、丰满。
二、简笔勾勒鲁迅的《孔乙己》开头部分刻画孔乙己的形象时写道:“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
”这一段细节,寥寥几笔,把孔乙己这个人物思想和盘托出,“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构成了孔乙己性格的基本单位,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性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种简笔勾勒的方法,就是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碎,少做作,勿卖弄”的集中体现,虽惜墨如金,却生动传神。
三、前呼后应《百合花》写小通讯员衣服挂破的细节,前后有三次:第一次,借被时“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
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
第二次,去前沿阵地,“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膀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
第三次,包扎所里,“我看见一张十分稚气的圆脸,……军装的肩头上,落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三次描写,其效果通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对小通讯员的印象渐次加深。
这样的细节安排,自然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的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四、详略有致细节,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生活的真实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时可以写得详细,有时可以写得简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偷听”的细节有两处:一为店小二妻子奉命在小酒店有心偷听,二为林冲在山神庙无意偷听,谈话者同是陆谦、富安、管营、差拨等人。
但前者写得简略,惜墨如金;后者写得详细,泼墨如云。
从“偷听”者角度讲,店小二妻虽在门外,但心里紧张,既要偷听,又要防止被人发现;而后者林冲,身在暗处,无须防备,尽管细听。
从谈话者角度讲,前者心怀鬼胎,怕人听到,密谋声低;而后者自以为阴谋得逞,免不了得意忘形,毫无顾忌。
因此,店小二妻子只能听得藏头落尾,似是而非,而林冲当然听得真真切切。
正是作者这样详略有致的细节安排,才使故事悬念迭生,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性格鲜明生动。
五、对比展示鲁迅的小说《祝福》有刻画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有多处描写祥林嫂眼神的细节。
从祥林嫂眼神前后不同的变化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她在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了解她被迫害的经过。
她初到鲁镇时,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当过了二年,她第二次“站在四叔家堂前”时,“她顺着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从她“没有神采的眼睛”里,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再嫁、再寡、夫死子亡的极度悲痛之后,她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
然而,灾难仍向她袭来。
同情的人与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起,把她往死里赶,残酷的精神折磨,逐渐使她精神失常,到后来,在别人冷冷的笑容里,她只是“直着眼,和大家讲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从“顺着眼”到“直着眼”,这眼神前后差异的对比中,读者不难发现,是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宗教制度,使她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细节的对比描写,还可以用来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
《鸿门宴》刘邦献礼情节,项羽与范增两人态度各异,一个安然收下“置之坐上”,一个则“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