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名著选读
教育学必看书籍(精选五篇)

教育学必看书籍(精选五篇)第一篇:教育学必看书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与教育相关的法律知识一、实习期:专业阅读:必读书籍(《爱心与教育》(李镇西)《小学课堂管理》(温斯坦)《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王晓春)《孩子们,你们好》(阿莫纳什维利)《与黎明共舞――新教育晨诵本》(马玲编,待出)毛虫与蝴蝶推荐书目(部分)选读书籍:《新教育之梦》(朱永新)《汉字密码》(唐汉)《朗读手册》(吉姆·崔利斯)《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心平气和一年级》(薛瑞萍)《教师人文读本》(商友敬等编写)《教师专业阅读地图》(魏智渊主编,待出)《另类教育叙事——解读一个题为“干国祥”的教育文本》(干国祥著,待出)专业写作:1、写读书笔记以及描述班级突发事件。
2、每次听课和研课都要写教学反思,字数不限,尽可能简明扼要。
专业发展共同体:1、日常研课:要有专门的导师(一个导师带两个弟子,三人构成小共同体),每次听导师的课都要有详细的听课记录,并写出教学反思,利用课间与导师开展简短的讨论。
每逢导师听课之前,要把教案提前交给导师并做简短交流,下课与导师继续讨论,并写出教学反思。
2、网络共同体;通过网络相互激励,在教师专业发展论坛中建议个人阅读或者写作专帖,记录自己的阅读之路或者教育生活,这很重要。
二、适应期:必读书籍:《学校是一段旅程》(托灵·芬瑟)《儿童的人格教育》(阿德勒)《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经典·童心·编织——新教育儿童课程之整本书阅读》(干国祥编,待出)选读书籍:《语法答问》(朱德熙)《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读书课》(干国祥著,待出)名师课堂实录(例如窦桂梅、薛法根、王崧舟、支玉恒……)《老师如何和学生说话》(吉诺特)《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专业写作:1、写班主任日记,进行日常记录,特别是对问题学生进行持续跟踪。
经典教育名著选读(五篇材料)

经典教育名著选读(五篇材料)第一篇:经典教育名著选读经典文献目录教育学原理:1.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页至第1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罗素:《西方的智慧》,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6.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版。
7.《论语》,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高时良:《学记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9.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2.康德:《论教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
15.加德纳:《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6.斯腾伯格:《成功智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
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日的教育为了明天的世界》,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0.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教育史:1.《论语》,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大学·中庸》,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年版。
3.高时良著:《学记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0部教育名著

100部教育名著教育名著是指对于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等方面有着深刻洞察和独特认识的文学作品。
下面,本文将介绍100部教育名著,供读者们参考学习。
一、古典教育名著1.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讲述的是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以及孔子的教育方法和思想。
其中,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著名的教育理念。
2. 《大学》:讲述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则,并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思想。
《大学》强调说的是人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是因为人有自我超越的内在力量,有修身齐家的道德使命和责任。
3. 《中庸》:本书是儒家经典之一,着重阐述中庸之道的观念。
中庸之道旨在平衡人们的情绪和行为,以达到人的修养和道德伦理的标准。
4.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强调人之善恶的本性,追求仁义道德。
孟子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并从天命、仁、义、道、德等多个方面论述了人类自由意志和道德的重要性。
5. 《庄子》:是老子思想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美好。
庄子提出了“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并在书中多次批判了儒家的教育思想。
6. 《墨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创作的一部具有重要思想和文化价值的著作。
墨子的教育思想强调实用性和群众性,主张爱人、厚德、勤学、好问,同时反对贵族专制、宗教、儒家等因素对社会和教育造成的不良影响。
7. 《吕氏春秋》:是战国时期吕不韦撰写的一部政治和教育著作,以“君子之德本乎人情”为核心,提出了推陈出新、鼓吹壮志,重视群众的教育思想。
书中有很多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案例,是一部非常有实际意义的教科书。
二、西方教育名著1. 《华盛顿舒尔茨教育内幕》:是一本关于华盛顿公立学校问题的调查报告,报告的结论是需要改变学校的管理模式以及提高教育水平。
华盛顿舒尔茨解决了美国公立学校教育问题,成为一位无愧的教育家。
2.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交织的艺术与科学》:阐述了数学、艺术和音乐之间的关系。
中外教育家名著选读

孔丘的教育思想
五、论教师
学而不厌 温故知新 诲人不倦
身教
以身作则
爱护学生 教学相长
以 身 作 则
孔丘的教育思想
五、论教师
孔子特别重视教师的以身作则,亦称‚身 教‛。他认为,一个人能正己然后才能正人。他 回答子贡的提问时说:‚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 而教不倦也。‛ 他也曾在学生面前评价自己说: ‚若圣与仁, 则吾其敢。抑为(学)之不厌,诲 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也。‛ 他为后世的教师树 立了光辉的形象。
孔丘的教育思想
孔子约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 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 想。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未获 得统治者的重用。于是,他就招收 弟子从事讲学活动。 直到51岁,鲁定公任他为中都宰 。在做官期间,他并未停止办学。 55岁时,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 孔子先后经过卫、曹、陈、宋、蔡 、郑、楚等十几国,一面宣讲自己 的政治主张,一面坚持流动教学。 68岁时返回鲁国。此后,他专门 从事教育工作。
孔丘的教育思想
四、教育方法和道德修养
(二) 道德修养
孔子的道德教育有以下两个鲜明特色:一是注重德 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里的‚本‛就是做 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作一个有仁爱 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能为 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实施德育的过程就是塑造和完善人 格的过程。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并把造就理想人格 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二是重视方法与途径。孔子的道德 教育不仅注意抓根本,即有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造就 理想人格,而且还提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全景,以期待丰富中国特色的学前
教育理论内容,拓展幼儿教育实践 经验的提炼和概括。
中国教育家
• 孔丘的教育思想 • 孟柯的教育思想 • 韩愈的教育思想
教师必读的教育名著

教师必读的教育名著教师必读的教育名著推荐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能给人们以警示和深远影响的著作,以及对世人生存环境的感悟。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教师必读的教育名著推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阿兰《教育漫谈》《教育漫谈》所体现的思想,对反对进步教育,推动永恒主义教育运动起了重要作用。
阿兰,法国哲学家、教育家散文家。
一、学校教育学校是天然的儿童社会,教师是父母民族和儿童民族之间的大使和中介人。
无论怎样杰出的父母都不善于教自己的子女。
二、教育的最终目标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开发人的头脑,使人们具有理智的判断力和自由的思考力。
人的发展是个体自我发展的实践过程。
三、教育的内容几何学是自然的钥匙,谁不了解几何,不是几何学者,谁就永不明了他所生活和依存的这个世界。
四、教学方法一是教师要少讲,二是提倡阅读。
2、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
《童年的秘密》对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现代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3、马卡连柯《教育诗》马卡连柯是苏联早期的教育实践活动家和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理论家。
《教育诗》中马卡连柯认为:教育是像诗一样美好的科学。
书中表达出的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使本书影响深远。
一、阐明的教育方法(一)流浪儿是可以被教育的。
(二)重视学生集体建设,让学生在集体中学会自我教育。
(三)运用前景教育方法。
在改造的过程中,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过去的错误上,而应引导他们看到美好的未来。
并强调说“一个人向前瞻望的时候,如果看不到一点快乐的远景,他在世界上就活不下去,人类生活中真正的刺激是未来的快乐。
”(四)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榜样。
(五)惩罚时要对每个少年犯罪者作具体分析,并对症下药。
“在集体和集体机构还没有成立之前,在传统没有形成,最起码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没有养成之前,教师可以有权采用强迫的方法。
教育学必读10本经典著作

教育学必读10本经典著作教育学是一门关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了解教育学的经典著作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十本教育学经典著作,对于教育从业者和对教育感兴趣的人士来说,都是必读之作。
1.《教育的本质》(The Nature of Education)- 约翰·杜威(John Dewey)约翰·杜威是美国教育学家,他的这本著作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强调了教育应该是学生主体性的过程。
他的思想对现代教育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
2.《教育与自由》(Education and Freedom)- 杰拉德·格罗斯(Gerard Groos)这本著作讨论了教育和自由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如何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自由意识和个人发展。
3.《学校与社会》(School and Society)- 约翰·杜威(John Dewey)这本书是杜威的另一部经典之作,探讨了学校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提出了重要的教育改革观点。
4.《教育学》(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保罗·弗莱尔(Paulo Freire)保罗·弗莱尔是巴西教育学家,他的这本书探讨了教育如何成为解放个体和社会的工具。
5.《教育的奥秘》(The Secret of Education)- 马里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方法,这本书介绍了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基本理念和实践。
6.《学习之道》(The Pathway of Learning)-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Bruner)布鲁纳是美国心理学家,他通过这本书探讨了学习的过程和原理,提出了对教育实践有重要启示的观点。
7.《教育的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 约翰·蓝德(John Land)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经典教材,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教育经典名著书目导读

教育经典名著书目导读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卢梭(法)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夸美纽斯(捷克)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B.赞科夫(苏)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约翰·洛克(英)著,徐诚、杨汉麟译,《教育漫话》,河北人民
出版社,1998年版。
8.杜威(美)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苏)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亚米契斯(意大利)著,夏丏尊译,《爱的教育》,开明书店出版。
教育学名著(五篇)

教育学名著(五篇)第一篇:教育学名著西方教育学名著1.柏拉图:《理想国》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3.昆体良:《雄辩术原理》4.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5.莫尔:《乌托邦》6.夸美纽斯:《大教学论》7.卢梭:《爱弥儿》8.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9.康德:《论教育》 10.拉伯雷:《巨人传》 11.蒙田:《论儿童的教育》12.洛克:《教育漫话》1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讲授纲要》14.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15.福禄贝尔:《幼儿园教育学》 16.洛克:《教育漫话》 17.斯宾塞:《论教育》 18.韦伯:《学术与政治》19.杜威:《学校与社会》20.杜威:《我们如何思维》21.杜威:《明日之学校》22.杜威:《民主与教育》23.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24.凯洛夫:《教育学》25.赞科夫:《教学与发展》2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27.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28.马卡连科:《塔上旗》29.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 30.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教育学名著1.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2.《学记》3.《老子》4.《庄子》5.《墨子》6.韩愈:《师说》7.朱熹:《四书集注》8.康有为:《大同书》9.梁启超:《新民说》 10.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1.蔡元培:《对于新教育的意见》12.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 13.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14.杨贤江:《教育史ABC》 15.陈鹤琴:《儿童心理研究》16.陈鹤琴:《家庭教育》17.陶行知:《什么事生活教育》18.陶行知:《什么事教学做合一》19.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20.《毛泽东选集》第二篇:教育学名著[精] 西方教育学名著2007-06-25 14:39:53 本文已公布到博客频道校园·教育分类柏拉图《理想国》约前370亚理士多德《政治学》约前330昆体良《雄辩术原理》96莫尔《乌托邦》1516 伊拉斯谟《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1516拉伯雷《巨人传》1532 蒙旦《论儿童的教育》1580安德里亚《基督城》1619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1633 弥尔顿《论教育》1644卢梭《爱弥儿——论教育》1762能力和教育》1772狄德罗《俄罗斯大学计划》1775葛笃德》1781-1787裴斯泰洛齐《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180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的演讲》1807欧文《新社会观或论人类性格的形成》18161826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1835纲要》1841贺拉斯·曼《十二报告》1837-1848学》1861斯宾塞《教育论》18611862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1868——1869福泽谕吉《劝学篇》18801886康帕内拉《太阳城》1602培根《新大西岛》1627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洛克《教育漫话》1693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康德《论教育》1803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福禄培尔《人的教育》赫尔巴特《教育学讲授福禄培尔《幼儿园教育托尔斯泰《论民众教育》纽曼《大学的理想》1873亚米契斯《爱的教育》赫胥黎《科学与教育》1893爱伦·凯《儿童的世纪》1900拉伊《实验教育学》1908蒙台梭利《蒙泰梭利方法》1909比纳《儿童学的新观念》1909凯兴斯泰纳《工作学校要义》1911梅伊曼《实验教育学概论》1914克鲁普斯卡雅《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191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1919沛西·能《教育原理》19201922克伯屈《教学方法原理》19251926桑代克盖滋《教育之根本原理》19291930阿兰《教育漫谈》19321934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1936杜威《经验与教育》1938路口》1943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9育的冲突》1953贝斯特《学术的复兴》19551956布卢姆等《教育目标分类学》1956-19721957马斯洛《动机与人格》19571959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19591959斯普朗格《文化和教育》涂尔干《教育与社会学》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加塞特《大学的任务》巴格莱《教育与新人》马卡连柯《教育诗》1937马里坦《教育处在十字赫钦斯《民主社会中教古德曼《荒谬的成长》奥康纳《教育哲学导论》里科弗《教育与自由》科南特《今日美国中学》尼尔《萨默希尔——激进的儿童教育方法》1960 利文斯通《论教育》1960布鲁纳《教育过程》1960克拉夫基《教育理论与教学论研究》1963布拉梅尔德《教育即力量》196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1967朗格姆《终身教育引论》1970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学》1970伊里奇《非学校化社会》1971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1971小原国芳《全人教育论》1972富尔等《学会生存》1972 布雷岑卡《教育科学的基础概念》1974赞科夫《教学与发展》1975 鲍尔斯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盾》1976克雷明《公共教育》1976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1977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1977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1977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1978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1979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1981科尔伯格《道德发展文集》1981—1986加德纳《智能的结构》1983博克《超越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1982古德兰德《一个被称为学校的地方》1984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1985派纳等《理解课程》1995拉塞克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1987 德洛尔等《教育-财富蕴藏其中》1996前言柏拉图理想国约前370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约前330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96 莫尔乌托邦 1516伊拉斯谟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 1516 拉伯雷巨人传 1532 蒙旦论儿童的教育 1580 康帕内拉太阳城 1602 安德里亚基督城 1619 培根新大西岛 1627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1632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 1633 弥尔顿论教育 1644 洛克教育漫话 1693卢梭爱弥儿——论教育 1762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1772 狄德罗俄罗斯大学计划1775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1781-1787 裴斯泰洛齐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 1801 康德论教育 180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1806 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 1807欧文新社会观,或论人类性格的形成1816 福禄培尔人的教育1826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训指南1835 赫尔巴特教育学讲授纲要1841 贺拉斯·曼十二报告 1837-1848 福禄培尔幼儿园教育学 1861 斯宾塞教育论托尔斯泰论民众教育 1862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1862 纽曼大学的理想 1873 福泽谕吉劝学篇 1880 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1886 赫胥黎科学与教育 1893 爱伦·凯儿童的世纪拉伊实验教育学1908 ……第三篇:中外教育学名著中外教育学经典名著提要(李天凤编列)一、精读部分(一)中国教育名著精读1.四书(1)《论语》(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第一手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教育学名著
1.柏拉图:《理想国》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3.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4.莫尔:《乌托邦》
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6.卢梭:《爱弥儿》
7.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
8.康德:《论教育》
9.拉伯雷:《巨人传》
10.蒙田:《论儿童的教育》
11.洛克:《教育漫话》
1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13.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14.福禄贝尔:《人的教育》
15.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16.斯宾塞:《论教育》
17.韦伯:《学术与政治》
18.杜威:《学校与社会》
19.杜威:《我们如何思维》
20.杜威:《明日之学校》
21.杜威:《民主与教育》
22.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23.凯洛夫:《教育学》
24.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2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26.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27.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
28. 马卡连科:《塔上旗》
29.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
30.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31.罗素:《教育和美好的生活》中国教育学名著
1.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学记》
3.《老子》
4.《庄子》
5.《墨子》
6.韩愈:《师说》
7.朱熹:《四书集注》
8.蔡元培:《对于新教育的意见》
9.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
10.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11.杨贤江:《教育史ABC》
12.陈鹤琴:《儿童心理研究》
13.陈鹤琴:《家庭教育》
1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15.现代教育学者刘铁芳、肖川、叶澜的文章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西方教育学名著简介
一、《理想国》简介
本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主要著作,书中描绘了他设想的国家制度,包括对宇宙、知识、伦理、社会以及教育等的主张。
柏拉图试图用教育的办法来实现他理想的国家制度。
《理想国》共分为10章,第一章至第五章论述理想王国的组织,第六、第七章着重说明“哲学家”的定义和哲学家的教育,其余部分是讨论各种实际存在的体制及其优缺点。
《理想国》一书是用对话体写成的,其中教育思想尤为丰富。
卢梭盛赞它是“最好的一部教育著作”。
二、《雄辩术原理》简介
本书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著作。
这是一本修辞学教程,同时也是一部教育论著。
该书论述范围包括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也论及了幼儿教育。
该书总结了昆体良自己的成功的教学经验,也总结了古代西方世界教育的成功经验,特别是教学法方面的经验,是西方古代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方面的论著。
三、《大教学论》简介
本书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重要教育著作。
1632年写成,共计33章。
该书并不限于教学问题的研究。
它广泛论述了教育理论的各个方面。
其主导思想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的人”,使人在道德、知识、身体、艺术等方面和谐发展。
书中重点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明确提出并详细论证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则,提出并论述了各种教学方法。
同时也论述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艺术教育和体育等,是西方近代最有系统的教育著作。
四、《教育漫话》简介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1693年出版。
全书的主题是论述“绅士教育”,即论述刚刚夺得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子弟的教育。
全书共分为三部分,分别论述了教育、德育和智育。
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属于健康的身体,要锻炼出能够忍耐劳苦的强健体魄。
在绅士的各种品行中,德育应占第一位,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以理智克制欲望。
并且要学习有关事业家的知识。
同时也强调了环境与教育的巨大作用,这些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爱弥儿》简介
本书是法国启蒙思想卢梭的主要教育著作,1762年出版。
全书共分五章,是一本夹叙夹议的教育小说,前四章以富家孤儿爱弥儿为主人公,论述了男子的教育改革,批判英国旧教育的荒谬腐朽,并提出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
本章借爱弥儿未来妻子苏菲的教育,论证了女子教育的革新。
全书反映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述性善论。
其思想对后世许多教育家都有启发和影响。
六、《林哈德与葛笃德》简介
本书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小说。
这部小说于1781—1787年分四卷出版。
小说塑
造了农村妇女葛笃德的形象,她怀着崇高的目的,以献身的精神改造农村的故事。
作者在小说中表达了他期望培养的勤劳安分而不与恶劣环境相妥协的品质。
同时,也阐述了农业、手工业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改善农民生活的理想,是当时享誉欧洲的一部教育名著。
七、《人的教育》简介
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倍尔的教育著作,1826年出版。
第一章为基本理论;第二至四章分别说明儿童早期、儿童期、学生期的教育需求;第五章论述各门教学科目;第六章阐述学校与家庭的关系,第七章为结论,是一部系统的有价值的学前教育的理论专著。
八、《普通教育学》简介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要教育著作,1806年出版,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教育的一般目的”。
论述了儿童管理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部分为“多方面的兴趣”。
分别论述了多方面的观念、兴趣的观念、教学的进程和结果等,并提出了教学进程的四个形式阶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第三部分为“性格的道德力量”。
论述了道德的概念、性格形成的自然程序等。
这是一本以心理学观点阐明教育学问题的系统的普通教育学著作。
九、《人是教育的对象》简介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全名为《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试作)》,共完成两卷(1867年、1869年),原计划写三卷,已搜集了资料,因为1870年逝世,第三卷未完成,该书是乌申斯基教学理论的基础。
十、《民主主义与教育》简介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教育代表作,1916年出版。
它对西方教育史上的一些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批判性的讨论,同时吸取现代哲学、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上的成就,作了综合和概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教思想体系。
全书共分为26章,前7章论述了教育为生活所必需,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两种教育方向的关系以及社会的机能,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8—23章,分析了教育目的,兴趣与训练,经验与思维、教学法与教材、课程、教育的价值等。
后3章论述了实用主义认识论,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活动教学等观点,是西方一部堪与柏拉图的《理想》、卢梭的《爱弥儿》相提并论的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