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一10月考生物试卷 答案和解析

【最新】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一10月考生物试卷 答案和解析
【最新】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一10月考生物试卷 答案和解析

【最新】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一10月考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

A.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B.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产生新细胞的原因

C.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曲折过程

D.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3.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证明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B.自然界的生物都是细胞构成的

C.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创立的

D.恩格斯把细胞学说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4.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

1

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源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

C.⑤→④→③→②D.④→⑤→①→②

5.细胞的形态与功能息息相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有利于进行细胞分裂

B.蚕豆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有利于吸收水分

C.人的神经细胞有多个突起,有利于与多个细胞联系

D.家兔毛细血管细胞扁平状,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6.蓝藻、草履虫、绿藻、珊瑚虫依次属于()

A.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动物界

B.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

C.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

D.原核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

7.如图所示:①、②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③、④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⑤、⑥为观察时物镜与玻片标本间的距离。下列哪种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⑥D.②③⑤

8.在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读数是“10×”和“10×”时,学生在视野里看到的图像如下图,如果将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一般应是()

A .1个B.2个C.4个D.10个

9.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要将位于视野左上方的某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是()

A.左上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右下方

10.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就组成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而言,其核心的组成元素是()

A.CB.HC.OD.N

11.下列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核膜的是()

A.叶肉细胞B.口腔上皮细胞C.蓝藻D.大肠杆菌12.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

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③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元素

④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

A.②③④B.③④C.②④D.①③④

13.下列化学元素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的是()

A.KB.PC.BD.Ca

14.在过度肥胖者的身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水B.脂肪C.蛋白质D.糖类

15.C、H、N三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而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这一事实说明了()

A.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相似性

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组成是不同的

16.下列哪项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A.

3

B.

C.

D.

17.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多样性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D.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18.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成二肽,脱去的水分子中的H来自()

A.—COOH B.—COOH和—NH2 C.—NH2D.连接在C原子上的H

19.某氨基酸分子含有两个氨基,其中一个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则另一个氨基应是()

A.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B.一定连在羧基上

C.连在R基上

D.与氨基相连

20.(2008年上海,15)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21.植物细胞中不含DNA的结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B.液泡和核糖体

C.线粒体和细胞核D.染色体和叶绿体

22.下列各项与细胞中蛋白质的作用无关的是()

A.催化与调节B.运动

C.运送物质D.储存遗传信息

23.下列结构中,能够表示一个核苷酸的是()

A.

B.

C.

D.

24.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内的分布”实验中,加入8%的盐酸的目的不包括()A.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杀死细胞,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结合

C.使细胞内的DNA和蛋白质分离

D.促进DNA的水解

25.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核酸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

B.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C.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DNA和RNA

D.核酸能控制蛋白质合成

26.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对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是()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是进行蛋白质检测的理想实验材料

27.前项为生物组织,中项为鉴定所用的化学试剂,后项为反应结果所产生的颜色,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苹果、斐林试剂、砖红色B.花生种子、苏丹Ⅲ染液、橘黄色C.卵清蛋白、苏丹Ⅳ染液、红色D.黄豆、双缩脲试剂、紫色

28.某人因身体不适,全身浮肿,去医院作尿液检查,化验师做了如下操作:①取稀释尿液2mL;②加0.1g/mLNaOH溶液2mL,摇匀;③加0.01g/mLCuSO4溶液3~4滴,摇匀;④观察结果:有紫色出现,此病人可能患

A.糖尿病B.肾小球肾炎

C.脂肪肝D.过敏性皮炎

29.下图示某多肽分子,该多肽分子含有几个肽键()

5

A.2B.3C.4D.5

30.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由两条肽链构成,共有肽键98个,则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

A.1280B.12544C.11036D.12288

31.与乌龟的心脏所属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相同的是()

A.人的血液B.人的肌纤维

C.人的皮肤D.人的呼吸系统

32.某生物学家研究一片草原中的生物群落,他应研究()

A.草原上的全部植物

B.草原上的全部生物

C.草原上的全部动植物

D.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33.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蓝藻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小球藻⑤水绵⑥青霉菌⑦葡萄球菌⑧链霉菌

A.①⑦⑧B.①②⑥⑧

C.①③④⑦D.①⑥⑦

34.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

A.细胞的多样性B.细胞结构的复杂性

C.生物界的统一性D.生物界的多样性

35.如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

B.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

C.蛋白质、糖类、脂质、水;O、C、N、H

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

36.

①甘蔗的茎②油菜籽③花生种子④梨⑤甜菜的块根⑥豆浆⑦鸡蛋清

A.④②⑥B.⑤②⑦C.①②⑤D.④③⑥

37.在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A.两者的R基组成不同B.酪氨酸的氨基多

C.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D.精氨酸的羧基多

38.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

A.空间结构B.肽键C.肽链D.氨基酸

39.

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B.是核酸的一类

C.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

D.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简称

40.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BC.CD.D

二、非选择题

41.

(1)该图中,A表示,B表示。

(2)该图所示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该化合物含有____个肽键。

(3)该化合物由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__个水分子而形成,这种反应叫反应。

(4)该图中所示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图中______(填字母编号)决定的。构成生

7

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共___________种。

(5)如果图中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2.

(1)实验目的:鉴定一种茅草的根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和淀粉。

(2)实验原理;还原性糖可用试剂、淀粉可用试剂来检测。

(3)实验器材:一种茅草的根、所需试剂、刀片、载玻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

(4)实验步骤:略

(5)实验现象:鉴定还原性糖:如果看到___________就说明有还原性糖存在;否则没有。

鉴定淀粉:如果看到____________就说明有淀粉存在;否则就没有。

(6)在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细胞学说的内容主要包括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病毒等生物无细胞结构,C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学说的内容。

【名师点睛】掌握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解题的关键。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D

【解析】】细胞学说指出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提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学说的意义。

【名师点睛】细胞学说的指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故细胞学说揭示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3.B

【解析】细胞学说证明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A正确;病毒无细胞结构,B错误;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创立的,C正确;恩格斯把细胞学说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学说的意义。

4.C

【解析】

由视野(1)到视野(2)时,是换用高倍镜的过程,所以要移动玻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源,最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答案C。

5.A

【解析】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有利于观察细胞的分裂,A错误;蚕豆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有利于吸收水分,B正确;人的神经细胞有多个突起,有利于与多个细胞联系,C正确;家兔毛细血管细胞扁平状,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6.B

1

【解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绿藻属于植物,珊瑚虫属于动物,B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的多样性。

7.C

【解析】图中物镜①的放大倍数较小,目镜④的放大倍数较小,镜头⑥的距离较长,因此①④⑥组合的放大倍数最小,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C正确。

【考点定位】显微镜的使用。

8.B

【解析】若将物镜由“10×”换成“40×”,则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为8/4=2个,B正确。

【考点定位】显微镜的使用。

【名师点睛】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①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②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9.A

【解析】显微镜成倒置、反向的像,故观察到的物体在视野的左上方,其实物体在右下方,因此应向左上方移动才能将其移到视野中央,A正确。

【考点定位】显微镜的使用。

10.A

【解析】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等均为有机物,是C原子为中心形成的碳链,因此C 是核心元素,A正确。

【考点定位】组成细胞的元素。

11.C

【详解】

A、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有核膜,A错误;

B、拟核口腔上皮细胞有核膜,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C。

12.C

【分析】

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其中C、H、O、N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因为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据此答题。

【详解】

①水中不含碳元素,①错误;

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②正确;

③碳元素不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元素,③错误;

④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因此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④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重点考查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的含量及种类,明确碳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

13.C

【解析】K、P、Ca均属于细胞中的大量元素,而B则属于细胞中的微量元素,C正确。【考点定位】组成细胞的元素。

【名师点睛】利用集合图形巧记元素的分类

14.A

【解析】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中的化合物。

15.C

【解析】C、H、N三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而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这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C正确。

【考点定位】组成细胞的元素。

16.B

【解析】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具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B 错

3

误。

【考点定位】氨基酸的构成。

17.D

【分析】

本题是对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考查,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是组成蛋白质的由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详解】

有分析可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A错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B错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C错误;蛋白质中肽键的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N,D正确。18.B

【分析】

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为:

【详解】

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所以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NH2)和羧基(-COOH)。

故选B。

【点睛】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蛋白质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概念及过程,明确该过程脱去的水分子中H、O的来源,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19.C

【解析】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若其中一个氨基和羧基连在同

一个碳原子上,则另一个氨基必定位于R基上,C正确。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结构。

20.B

【解析】

【详解】

有氨基酸800个,氨基总数810个,羧基总数808个,说明R基团中含有氨基10个,羧基8个,它们不参与肽键的形成;肽键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条数=800-2=798,氨基数=肽链条数+R基中氨基数=2+10=12,羧基数=肽链条数+R基中羧基数=2+8=10。

21.B

【解析】

【分析】

本题是考查DNA的存在部位,植物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其次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少量的DNA。

【详解】

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DNA,A错误;

B、液泡不含DNA,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B正确;

C、线粒体和细胞核都有DNA,C错误;

D、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叶绿体含有DNA,D错误。

故选B。

22.D

【解析】生物体的蛋白质具有催化与调节、运动及运送物质的功能,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核酸,D正确。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功能。

23.C

【解析】核酸由核苷酸构成,一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连接方式如图C所示,C正确。

【考点定位】核酸的结构。

24.D

【解析】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内的分布”实验中,加入8%的盐酸的目的主要包括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杀死细胞,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结合、使细胞

5

内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但不能促进DNA的水解,D错误。

【考点定位】观察DNA和RNA在细胞内的分布实验。

25.C

【解析】

试题分析:核酸分为DNA和RNA,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C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核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6.A

【分析】

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还原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要求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等材料;另外,由于甘蔗、甜菜中含有的蔗糖是非还原糖,不宜选用。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动物材料常用的是稀释的鸡蛋清。

【详解】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所含糖类主要是蔗糖,属于非还原糖,不能用于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A错误;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便于做切片,B正确;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是理想植物组织材料,C正确;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常用动物材料,但要进行稀释,D正确。

故选A。

27.C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

A、苹果中富含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A正确;

B、花生种子中富含脂肪,可以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B正确;

C、卵清蛋白中富含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而苏丹Ⅳ染液可将脂肪染成红色,C错误;

D、黄豆中富含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D 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

28.B

【解析】

糖尿病说明尿中含有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在沸水浴发生颜色反应,呈砖红色沉淀,A错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能发生紫色反应。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应该有蛋白质的,如果有紫色反应现象,说明尿中含有蛋白质。因此,该实验操作步骤是为了检查该人是否出现了蛋白尿,可能患有肾小球肾炎,B正确;脂肪与苏丹Ⅲ或Ⅳ发生颜色反应,呈橘黄色或红色。脂肪肝虽然在早期基本没有什么症状,但肝细胞中长期堆积的大量脂肪会导致肝细胞的损伤,坏死,造成脂肪性肝炎,C错误;过敏性皮炎是免疫调节过强引起的,尿中无蛋白质,D错误。【考点定位】检测生物体内的有机物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注意四种常见疾病的病理:如糖尿病是尿液中含葡萄糖;肾小球肾炎导致尿液中含蛋白质;脂肪肝是肝细胞中积累较多的脂肪;过敏性皮炎是免疫失调病。29.C

【解析】肽键的结构为“-CO-NH-”,图中含有4个肽键,C正确。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结构。

30.C

【解析】由公式“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可得,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2)×128-98×18=11036,C正确。

7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名师点睛】有关蛋白质分子计算的2点提醒

(1)若形成的多肽是环状:氨基酸数=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

(2)在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中,若通过图示或其他形式告知蛋白质中含有二硫键时,要考虑脱去氢的质量,每形成一个二硫键,脱去2个H。

31.C

【解析】人的皮肤与乌龟的心脏,都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C正确。

【考点定位】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名师点睛】关注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3”个易错点

(1)分子、原子、化合物、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也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3)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如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32.B

【解析】生物群落包括草原上的全部生物,B正确。

【考点定位】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3.A

【解析】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包括蓝藻、葡萄球菌和链霉菌等,A正确。【考点定位】原核生物的种类。

【名师点睛】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辨别技巧:(1)原核生物种类较少,仅有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放线菌等。蓝藻包括颤藻、念珠藻、发菜等。(2)带有菌字的生物不一定是细菌:凡是“菌”字前面有“杆”字、“球”字、“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如破伤风杆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等都是细菌。乳酸菌是一个特例,它本属杆菌但往往把“杆”字省略。青霉菌、酵母菌、曲霉菌及根霉菌等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3)带藻字的植物中,蓝藻(如色球藻、念珠藻、颤藻等)属于原核生物,单细胞绿藻(如衣藻、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

34.C

【分析】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

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而不是生物界和细胞的多样性,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C正确。

故选C。

35.D

【解析】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其次是蛋白质;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含量多少依次是O、C、H、N,D正确。

【考点定位】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36.D

【解析】梨中富含还原糖,花生种子富含脂肪,豆浆中富含蛋白质,是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理想材料,D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材料中有机物的鉴定。

37.A

【分析】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详解】

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是由R基决定的,因此酪氨酸和精氨酸的性质不同取决于两者的R基不同。

故选A。

38.A

【分析】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鸡蛋煮熟的过程中因为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变性失活。

【详解】

A、高温能够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A正确;

9

B、高温不会破坏肽键,B错误;

C、温度不影响肽链的结构,肽链的水解离不开酶的作用,C错误;

D、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鸡蛋煮熟后氨基酸没有被破坏,D错误。

故选A。

39.D

【解析】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A正确;核酸包括DNA和RNA,B正确;RNA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C正确;RNA是核糖核酸的简称,D错误。

【考点定位】核酸的结构及功能。

40.B

【解析】T2噬菌体为DNA病毒,含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和1种五碳糖;烟草叶肉细胞含有DNA和RNA,含有碱基5种,核苷酸共8种,五碳糖有脱氧核糖和核糖2种;烟草花叶病毒为RNA病毒,含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1种五碳糖;豌豆根毛细胞同时含有DNA 和RNA,含有碱基5种,核苷酸共8种,五碳糖有脱氧核糖和核糖2种,B正确。

【考点定位】核酸的结构。

41.(1)氨基肽键(2)四肽3(3)43脱水缩合

(4)D20(5)666

【解析】(1)该图中,A表示氨基,B表示肽键。

(2)该图所示化合物的名称是四肽;该化合物含有3个肽键。

(3)该化合物由4个氨基酸分子失去3个水分子而形成,这种反应叫脱水缩合反应。(4)该图中所示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图中D即R基团决定的。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共20种。

(5)如果图中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180-3×18=666。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结构。

42.(2)斐林碘液(5)砖红色沉淀蓝色(6)水浴加热

【解析】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淀粉可用碘液来检测。鉴定还原性糖时,如果看到砖红色沉淀,就说明有还原性糖存在;否则没有。在鉴定的实验操作中还应进行水浴加热。鉴定淀粉时,如果看到蓝色,就说明有淀粉存在;否则就没有。

【考点定位】还原糖的鉴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