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大学生诚信优秀调查报告

大学生诚信优秀调查报告

2023-11-06contents •调查背景和目的•调查方法与样本•调查结果概述•大学生诚信问题分析•影响大学生诚信的因素•大学生诚信优秀典型案例介绍•提高大学生诚信的建议与对策•结论与展望目录01调查背景和目的背景介绍当前社会对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其诚信状况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影响。

在此背景下,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为相关政策和教育提供参考。

目的与意义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在学术、生活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诚信表现。

为高校和社会提供有关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详细信息,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分析大学生诚信问题背后的原因,为制定相应的教育和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提高大学生对诚信问题的认识,引导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02调查方法与样本该方法适用于调查大学生诚信问题,能够收集大量数据并进行分析。

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通过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诚信观念和行为。

搜集与大学生诚信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调查提供理论支持。

03方法选择0201本次调查选取了国内五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样本,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样本特征在选取样本时,我们考虑了性别、年级、专业等因素,确保样本具有广泛性和针对性。

样本来源样本来源与特征VS03调查结果概述整体情况介绍调查背景为了了解大学生在学术、社交和日常生活中的诚信态度和行为,以便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诚信品质。

调查范围全国多所高校的大学生,涵盖了不同年级、专业和地区的学生。

调查方法采用匿名在线问卷调查和个别深度访谈的方式,以确保学生的隐私和真实性。

诚信教育不足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在诚信教育方面存在不足,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因此,建议高校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

主要发现与观点学术诚信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学术诚信要求,如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等。

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如论文抄袭、考试作弊等。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7篇)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7篇)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7篇)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1摘要:对大学生诚信品德的培养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诚信的观念有着较高的认知水平,对于社会诚信度评价较低;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出现背离的现象,反映出对于诚信的认知与诚信观念的信奉有着较大的差异。

本文通过对赤峰市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对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现状进行分析,对强化诚信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问题,原因,诚信对策,加强诚信教育信用乃立身之本,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然而时下,我们身边却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失信"现象。

它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

在调查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640份,有效问卷626份,调查对象为赤峰学院07级和08级学生,调查内容涉及与大学生诚信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对社会诚信状况的看法、学业诚信、日常生活方面的诚信等。

一、调查的相关内容(一)关于对社会诚信的看法方面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来讲有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作为一种理想层面的道德修养,学生普遍认同。

在调查中,63.3%的学生认为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从认识层面来讲,多数学生把诚信作为一种重要品质来看待,33.3%的同学认为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约束,而且是一种法律约束。

但是,也有33.3%的学生认为成信已经不适合今天社会发展的要求。

不同的人、事有不同的判断。

从对别人要求的角度,学生对于别人的诚信品质要求普遍较高,70%的学生认为诚信是做人的原则,不论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坚持基本原则。

从自己的角度讲,53.3%的学生认为在人的成长经历中最重要的是诚信。

但也有不到50%的学生选其他选项,结果颇令人失望。

大学生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总结报告

大学生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总结报告

大学生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总结报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得世界成为一个融合的整体。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普遍感到社会道德水平下降,尤其是在大学生中,社会诚信度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为了了解大学生诚信现状及其影响,本文对大学生社会诚信度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

1.社会诚信观念不够完善大约4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不认为虚假宣传和违反合同的行为有违社会诚信,只要能够取得自身利益就行。

另外,约35%的人认为,许多商业活动都有夸大其词的成分,即使不能全部履行承诺,也可以他们认为这是正常商业行为。

2.存在作弊现象大约有40%的受访者承认曾经在考试中作弊。

其中,有30%的人曾经在同桌之间传递答案,而29%的人利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作弊。

此外,近10%的受访者甚至承认曾经让别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

3.关于公益事业的参与不足据调查显示,只有不到30%的大学生参加了公益活动。

同时,大约有60%的受访者认为在公益事业中参与不当不会对他们的未来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诚信度的因素1.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度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他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当父母能够具备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认知方式时,孩子也能接受正确的教育,并在成长中承担责任,做出正确的选择。

2.大学课程设置大学课程设置的科目结构和内容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如果课程能够强调社会责任和诚信,培养学生的自律和担当精神,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诚信度。

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不同也会影响学生的诚信度。

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学生的诚信度倾向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学校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课堂、教学、管理和文明礼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建立健全的家庭教育制度和方式,使家长能够发挥正确的作用,帮助孩子学会社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设置诚信教育专业课程,加强对社会责任和诚信精神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自律和担当精神。

当前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

当前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
对策措施: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应该通过一定途径提高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改善当前不容乐观的现状。
端正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根本评价
首先应端正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的根本评价。要看到有相当一局部学生总体诚信道德水平还是比拟好的,占据开展趋势的主流,并且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的“储藏军”,其诚信道德水平应该也可能成为整个社会的表率。要看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认同诚信品质是大学生的根本品质之一,大学生中诚信品质极差的人只占据一小局部,大局部学生处在中等水平。
当前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2
一、 摘要
大学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诚信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学生的道德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它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是令人困惑的,在就业、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下,大学生的道德现状也是值得思考的。在本次调查中,大二学生和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对诚信问题的关注比拟多,而在调查问卷中反映同学们对校园的缺失诚信问题都感到了危机,因此就此问题我做了一次在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问卷调查。 由于现代社会风气不正,虚假事物过多等严重腐蚀了大学生的健康思想,使大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诚信度逐渐下降。现从大学生对社会、学校、家庭、诚信问题是否影响就业诚信现状进行归纳总结。
在高校中,要引入社会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设立学生的诚信档案,并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管理查询系统。对于诚信品质差的学生,那么要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惩罚措施,如把不守信的学生记录在案,并相应进行道义和行政上的制裁。
培育社会的诚信道德文化
学校的诚信道德教育的落实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对于承当诚信道德建设的重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通过培育社会的诚信道德文化,形成诚信荣耀、不诚信可耻的观念,营造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气氛。在培育诚信道德文化中,社会诚信制度的建设和个人诚信品质的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大学生的诚信状况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本文是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一:一:诚信对于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

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

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

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

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二: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表现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

《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孔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见《论语•颜渊》)。

古人关于"诚信"的上述代表性观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呢?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曾痛心疾首地说:"从1999年起至今我们一共为我国的大学生提供了695万的国家助学贷款,然而至今年为止,拖欠贷款的比例还一直徘徊在20%—40%之间。

我们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送出我们的帮助的,但收获的结果却令人心寒。

"因贷款按期归还违约率太高,国家助学贷款曾一度暂停,到2004年才重新启动,并新增了大学生毕业两年后必须开始还款的要求,2006年也就成为助学贷款还款的首个高峰年。

央行征信管理局的一分调查调查显示,在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之前,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按时归还助学贷款的比例较高,某些地方违约率达30%。

关于当代大学生的诚信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的诚信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的诚信调查报告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调查问卷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筑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质,尤其是对于当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培养人们诚信的道德操守,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小编整理一部分关于在校大学生的诚信调查报告,仅供参考。

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调查报告(一)诚信,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但是近年来受到社会风气、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迟到早退、考试作弊、拾金不还以及拾到饭卡也没还等等诚信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我们学校广大师生的关注。

为了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号召大学生做到诚实守信,共建和谐校园。

今年4~5月份我们在钦州学院校园内就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展开了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实地调查,通过拍摄有关是否丢失诚信的多个视频和采访以及查阅资料,我们深入了解到大部分大学生的诚信没有丢失,如果是捡到东西基本上能做到上交有关部门待失主领回去,但是也存在有一小部分大学生的诚信度确实有待提高,就像有些大学生捡到别人的东西却没有上交相关部门待失主领回。

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我们调查组分别进行了学生采访,发出问卷调查以及查询资料。

以下是相关报告:关于诚信的内涵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认为诚信是中国文化的道德标准,但是已经不适合今天社会发展的要求”的人占11%,认为”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今天任然适用“的占83%;“认为“诚信仅仅是一种道德约束,靠个人能自觉”的占36%,认为”诚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约束,而且是一种法律约束“的人占22%。

关于诚信对于工作的重要性,77%的同学认为重要,20%的同学认为一般重要,还有的3%的同学认为不重要。

对于诚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88%的同学认为重要,11%认为影响不大,还有1%的同学认为不重要。

对当今大学生诚信现状形成的原因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1)在成长过程中,长辈对自己进行过诚信教育很多的为47%,有一些的为41%,不太多的为11%,几乎没有的为1%。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1. 引言大学生诚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大学教育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行为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报告通过对大学生诚信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2. 调查方法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我们采取了以下调查方法:2.1 问卷调查设计了针对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的问卷调查,并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进行调查。

问卷涵盖了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态度、考试作弊行为、抄袭行为等方面。

我们共收集到1000份有效问卷,确保了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2.2 访谈调查针对部分问卷结果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调查。

访谈对象包括学生、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以此获得更加全面的数据和信息。

3. 调查结果3.1 学生的个人信息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大多数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年龄在18至23岁之间,男女比例大致平衡。

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和院系,涵盖了理科、工科、文科等多个领域。

3.2 学习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学习持有积极态度,认为诚信对于学术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对于一些课程的兴趣度较低,导致了学习的不积极性。

3.3 考试作弊行为调查数据表明,近30%的大学生在考试中尝试过作弊的行为。

常见的作弊手段包括传纸条、抄袭他人答案、使用电子设备等。

大部分作弊行为发生在闭卷考试中,而开卷考试中的作弊行为相对较少。

3.4 抄袭行为调查结果显示抄袭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约有60%的大学生承认曾经抄袭过他人的作业或论文。

这些抄袭行为主要是因为时间压力、不够自信以及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4. 问题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诚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主要问题包括:•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

•考试作弊行为普遍存在。

•抄袭行为频发。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也损害了大学教育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5.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提高学生对诚信意义的认识。

关于诚信调查报告

关于诚信调查报告

关于诚信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诚信状况的分析实践背景:(1)诚信是一种美德,干百年来源远流长,亘古不变。

但一个时期以来,在我国社会生活中诚实守信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商业中的欺诈行为,各种考试中的舞弊现象,“狼来了”的故事频频发生,假货充斥,谎言盛行,骗人的把戏屡屡得手,扰乱了市场秩序,降低了道德水平,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有识之士无不为之痛心疾首,忧心如焚。

党和国家更是重拳出击,整顿经济秩序,规范市场行为,打击假冒伪劣,倡导文明新风,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道德传统,重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而这一道德体系的重中之重是诚实和守信。

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一定程度出现了危机,受到倍加关注,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

(2)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高知识群体,他们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

但纵观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却不能不令人忧心忡忡:1:考试作弊屡禁不止,作弊方法层出不穷,从夹带、偷看、交头接耳发展到使用现代通讯工具、甚至雇佣“枪手”,可谓五花八门,形形色色。

尽管各高校在《学生手册》中对考试纪律和违纪处罚作了明确规定,并且安排了众多监考教师和考场督查及巡视人员,但是遗憾的是,无论何时何种考试,都会有人铤而走险,以身试纪。

2:助学贷款到期不予归还,甚至换名更姓逃避还贷。

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帮助贫困学生顺发放的一种贴息贷款,为不让一个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采取的一项有力措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学生的殷切关怀。

同时,贷款的额度有限,只能解决少数贫困学生的困难,能够得到贷款的同学是非常幸运的,应该珍惜难得的机会,信守诺言,按期还贷。

但是,相当一部分同学在毕业离校后,即人间蒸发,杳无音信。

有同学的学杂费、住院医药费都是所在学院为其垫付的,毕业后也一走了之,再无任何消息。

还有个别同学毕业实习期间借实习单位的钱,承诺工作后在工资中扣还,但毕业后工作不到半个月则欠下借款不辞而别,使得用人单位函告学校请求帮助追讨欠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报告
1、对大学生诚信度的基本态度问题
从大学生自身方面看:(1)81.2%的大学生仍然认为诚信事十分重要的;(2)95%的大学生基本都能做到诚信;(3)6109%的同学认为在家学校目前诚信状态一边,还有14.9%的同学认为自己学校诚信度差;(4)对于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坚持“很好,不需要过多的担忧”观点的仅占总数3.3%,认为“一般,只是个别行为”的人数占总数的54.7%,觉得“较差,较多人存在不诚实行为”的人占34.3%,觉得“很差,值得担忧”的人占7.7%
从社会调查来看:(1)有超过一般的人认为大学生对待诚信的态度一般或不重视;(2)有23.7%的人曾被北大学生欺骗过;(3)对于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16.9%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度很好、不值得担忧,73.9%的人认为大学生的诚信度一般,不诚信只是个别现象,10.2%的人认为大学生诚信度较差,很多人存在不诚信的行为。

2、关于考试作弊
(1)大学生中32%的人从来没有作弊,而占65.2%的同学偶尔作弊,只有2.8%的人经常作弊。

(2)对于作弊的现象,27.1%的同学反对,认为那是欺骗行为;51.9%的同学认为是以为学校的某些理论课程太枯燥,而又必修造成的,15.5%的同学持中立态度;而5.5%的同学存有侥幸心理,赞成这种行为。

3、作业、论文抄袭
(1)大学生中只有9.4%的同学是个人完成,49.2%的同学是大部分自己写,少量引用资料,36.5%的学生是大量引用资料,而占5%的学生完全是用别人的文章来拼凑。

(2)从社会调查方面来看,对于大学生论文抄袭现象,发现便取消学位资格的71.2%的人认为“理应如此”,28.8%的人认为处罚过于
严厉。

4、对于求职简历美化的现象
(1)从大学生自身方面看,大学生中15.5%的人认为这是不诚实的.体现,不值得提倡,77.3%的人认为适当的修饰可以理解,7.2%的学生认为这种现象没什么大不了,可以接受。

(2)从社会方面来看,40.7%的人认为这是种欺骗行为,很不应当;45.8%的人认为可以理解,6.8%的人恩物这是旁边现象无所谓。

5、有钱申贷
你听说过身边的同学有钱而去申请助学贷款吗?6.1%的同学没有这种情况,45.3%的同学很少这么做,而占48.6%的学生经常这么做。

6、请假造假
你身边的同学师傅经常拿别的理由搪塞请假的理由?3.9%的人没有,48.6%的人很少,47.5%的人经常这么做
7、关于编造假的情况申请学杂费的问题
47.5%的大学生会如是说明自己的家庭情况,45.3%的同学基本会照实说,但会稍加渲染;7.2%的同学则是大肆渲染,完全不符合他的实际家庭情况。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明确地知道:大部分人在过去的学校生活中有过不诚实的行为,但也都是偶尔行为,并非习惯或者经常性行为。

大多数同学基本上是讲诚信的,当代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良好,然而个别不诚信行为确实存在,并且在某些不是特别重要或者涉及切身利益是很多同学还是不免有不诚信的地方,他是我们还可以看出,社会对于大学生的不诚信现象并不宽容,这意味着大学生自身诚信度水平有待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