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技术指导意见(仅参考)
公路路面泡沫沥青原地冷再生施工技术研究

公路路面泡沫沥青原地冷再生施工技术研究应用泡沫沥青原地冷再生技术,所形成的泡沫沥青冷再生复合料路面,其结构稳定性、抗拉强度、抗压强度良好,并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基于案例应用,从再生泡沫沥青复合料配制、原地冷再生施工技术要点和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研究介绍该泡沫沥青原地冷再生技术,对公路旧沥青路面维修工程应用,有技术参考价值。
一、工程概况案例公路为一级标准公路,双向四车道,总长16.08km。
原为混凝土路面,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部分路面出现裂缝、车辙、坑洼等病害,并且面层结构毁坏严重。
维修养护工程中,应用了泡沫沥青原地冷再生技术,即:刨铣原沥青面层,刨铣后给予原基础层以水泥稳定工艺处理,再将刨铣所获得的旧沥青材料进行再生发泡处理,用于新面层铺筑,构成再生柔性面层。
该冷再生技术,不仅提高面层强度和抗疲劳性,还一定程度克服了半刚性面层的反射裂隙问题。
二、再生复合料原材料2.1、水泥水泥对泡沫沥青原地冷再生复合料有多种作用。
水泥会降低再生复合料弹性,增加再生复合料的收缩率,提高再生料稳定性,增强再生料的强度和耐疲劳功效。
施工时,应依据刨铣旧料的功效状态和不同车道的功效要求,来确定新复合料中的水泥用量。
通常状态下,在原沥青刨铣料的附着力不足或车流量大的路面,可适当增加水泥用量,但是不宜大于2.5%。
2.2、刨铣料不同区段的刨铣料级配差异很大。
复合料中小于0.075mm 的颗粒剂量,对泡沫沥青再生复合料的功效有显着影响。
剂量过低时,再生料的抗疲劳、抗水损、抗拉和抗压功效较差。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再生复合料的良好功效,需要依据原路面的实际状态,开展分段设计,依据需求加添新骨料,使再生复合料有较好级配,最大限度地提高再生复合料质量。
受区域气候条件、原路面病害、原路基含水量的影响,不同区段的刨铣料,其含水量也不同。
含水量影响复合料掺拌均匀性,进而影响再生复合料的功效。
应依据不同路段刨铣料的含水量,确定泡沫沥青再生复合料的加水量,使再生料的含水量控制在80%左右。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1 一般规定1.0.1 施工前应组织交通量调查,有针对性地制定交通组织方案。
如果交通量太大,应考虑在施工过程中采取车辆分流措施;无法分流的车辆,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1.0.2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压实厚度一般为10cm~14cm。
1.0.3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10℃以上,不得在雨天施工。
1.0.4 路面宽度大于8m时,宜采用两台再生机同时施工。
2 材料2.1 道路石油沥青2.1.1 基质沥青宜采用A级70号石油沥青。
2.1.2 石油沥青在贮运、使用及存放过程中应有良好的防水措施,避免雨水或加热管道蒸气进入沥青中,满足表2.1.2。
2.1.3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取样与试验分析,按照本指南附录A进行混合料设计。
表2.1.2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2.2 泡沫沥青2.2.1 冷再生使用的泡沫沥青,应满足表2.2的要求。
表2.2 泡沫沥青技术要求2.2.2 冷再生使用的基质沥青最佳发泡条件为:发泡温度宜为170℃±2℃,发泡加水量宜为2.5%,喷射气压宜为0.5MPa,喷射水压宜为0.5~0.7MPa。
2.3 集料2.3.1 再生混合料中使用的新的粗细集料应采用石灰岩或玄武岩加工制成,应与原有路面石质保持一致。
加工制成的粗细集料应该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其质量应符合表2.3.1-1和表2.3.1-2的技术要求。
当单一规格粗细集料的质量不能满足要求,但集料混合料性能满足要求的,工程上允许使用。
表2.3.1-1 再生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2.3.1-2 再生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2.4 活性填料水泥作为活性填料时,可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初凝时间应在3h以上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
水泥应疏松、干燥,无聚团、结块、受潮变质。
水泥的强度等级可为32.5或42.5。
2.5 水冷再生用水均应为可饮用水。
3 配合比设计3.0.1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宜满足表3.0.1的要求。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控制指南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控制指南你知道吗?如今好多城市的路面都开始使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来修复。
说实话,这个技术听起来有点儿高大上,像是专门给路面做“美容”的,可实际上呢,它的好处可不止这些。
泡沫沥青冷再生是啥?简单点说,就是通过一种独特的工艺,把老旧的路面重新处理,甚至是把“破烂不堪”的路重新做得像新的一样,既环保又经济。
这个过程不仅简单有效,还能让你骑车、开车的时候不再遭遇坑坑洼洼的“战场”。
想象一下,你正开着车,突然路面坑坑洼洼的,跳起来简直比过山车还刺激。
脑袋都要撞到车顶,身子像是被打了个“上下弹跳”的“魔法”。
这种情况,在过去的路面修复中经常发生。
为了让路面恢复平整,很多地方都采用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
这种方法听着高大上,但其实做起来比你想象的要简单很多。
大致就是把旧路面上的材料收集起来,重新加入泡沫沥青,经过冷再生设备的处理,把原本破烂不堪的路面“咔嚓”一声变得平整如新。
是不是很神奇?当然了,这并不是说随便用个设备一处理就好。
泡沫沥青冷再生其实还是有一套严谨的施工控制标准和要求的,要确保效果好,路面质量不打折。
施工时的温度要控制得当,别一着急就把热度弄得太高,结果让沥青的性质发生变化,反倒影响效果。
现场的施工人员得细心,每一步都不能马虎,真的是“细节决定成败”。
好像做菜一样,火候掌握不好,就算是最好的食材也做不出好味道。
在施工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施工时的搅拌技术。
泡沫沥青冷再生设备,虽然高大上,但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把泡沫沥青和老旧路面材料充分搅拌均匀。
搅拌不好,路面就容易出现不均匀的情况,可能导致路面出现裂缝、下沉,最后反而适得其反。
就像做蛋糕,如果面粉和糖没有搅拌均匀,做出来的蛋糕你敢吃吗?很多人可能觉得“这路修好了,不就是好了吗?干嘛还要那么多讲究?”嘿嘿,告诉你,这不仅仅是修路,更是在为后续的使用做打算。
咱们都知道,路面经过泡沫沥青冷再生后,原本的道路材料被重新利用,不仅节约了资源,也减少了大量的废弃物排放。
道路施工中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要点分析

◎叶波道路施工中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要点分析道路工程施工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所以,为了满足道路工程的基本需求,需要对道路工程中的泡沫沥青对冷再生技术进行利用,该项技术的合理地运用,不仅能够满足道路施工的基本要求,还能全面提升道路的建设质量,使得道路工程的整体满足实际需求。
基于此,本文对道路施工中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分析技术的基本情况,再对技术的要点进行阐述,确保该项技术的合理运用,从而全面提升道路施工的质量,使得道路施工能够为城市建设奠定基础,促使道路施工能够满足道路出行的基本需求。
一、道路施工的工程概况为研究分析,道路施工中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技术要点,本文结合实际情况,以某一具体的工程为例,展开相应的分析,旨在发挥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从而全面提升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
本工程的设计起点K0+000.00,设计终点为K6+285.68,首先,道路中,K0+00~K4++200段按照城市轨道路次干道I 级,其中,K4+200~K6+286.66则按照城市次干道II 级进行施工。
同时,本工程在实际的施工中,最大纵坡7.16%,最小纵坡0.3%,最小曲率半径为R=2500m,最小段长度为158.33mm,同时,道路设计年限为20年,路面结构设计年限,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为15年。
其中行车速度为的K0+000~K4+200段,选用50km/h 的设计速度,而,K4+200~K5+300段,的设计速度为30km/h。
另外,K5+300~K6+285.66段,设计速度为40km/h。
按照上述方式,展开具体的道路施工,但是,为了满足实际使用的基本需求,需要对施工期间的施工工序和施工设备等进行升级,促使他们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相应需求。
如下表1所示,为本工程的断面布置情况。
本工程在实际的施工中,会利用到泡沫沥青施工技术,所以,为了满足实际施工需求,需要对沥青施工技术进行研究,确保泡沫沥青通过技术得到合理地运用,进而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符合实际工程的相应需求,降低安全隐患,降低质量隐患。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技术指导意见(仅参考)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技术指导意见1 范围1.1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主要用于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大修、改扩建工程。
可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下面层及基层,三、四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层。
城市道路的大修与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1.2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工艺包括厂拌冷再生和就地冷再生,不同的再生工艺有其适用性,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再生工艺,可以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工艺的组合进行施工。
2 一般规定2.1 路用材料2.1.1 沥青用于发泡的沥青其技术要求及适用范围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关于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中70号或90号沥青的规定。
不得使用改性沥青。
2.1.2 水泥宜采用强度较低的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冷再生,技术指标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其中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h,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
快硬水泥、早强水泥或者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2.1.3 石灰石灰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有关规定的要求。
2.1.4 石屑和碎石石屑和碎石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颗粒级配,质量稳定,其质量应符合表1和表2的要求。
表1 石屑材料质量要求表2 碎石材料质量要求铣刨料应干燥、材料组成稳定,其质量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铣刨料质量要求当铣刨料中超粒径颗粒含量、材料变异性超过要求时,可以采取二次破碎的办法,使其达到要求。
2.1.6 水凡人或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冷再生施工,遇有可疑水源时,应进行试验鉴定。
当采用自然水源时抽水管应设有滤网,以防止杂草、树根等杂物堵塞再生设备上的喷嘴。
2.2 施工条件与要求2.2.1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应采用专用的路面铣刨和再生设备。
2.2.2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宜在气温较高时施工,当气温低于10℃时,不宜进行施工。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

第三章试验段施工3.1 泡沫沥青稳定再生结构层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10℃以上。
3.2 按要求选定试验段。
3.3 根据经验和所用再生机械的特点,制定3~5种不同的再生机行进速度和转子速度的组合方案,按设计的再生深度对旧路进行铣刨,取铣刨后具有代表性的材料送往试验室进行筛分,选择级配最接近理想级配的方案作为施工时再生机行进速度和转子速度的方案。
3.4 按照3.2确定的再生机行进速度和转子速度,根据再生深度对旧路铣刨,取铣刨后具有代表性的材料样品送往试验室进行室内配合比设计。
3.5 按照室内试验结果,在旧路上摊铺新加料或/和填料,但不添加稳定剂,按3.2确定的方案进行铣刨,取铣刨后具有代表性的材料样品送往试验室进行筛分,如果筛分后的级配与室内设计级配超过工地允许波动范围,应调整再生机速度和转子速度,使铣刨后的级配与室内设计级配相比波动在允许范围内。
3.6 根据稳定剂类型,按照本指南相应章节进行严格施工,采用1~3种压实方案进行施工(包括压路机吨位、碾压顺序、遍数等),以确定最为合理的碾压方案。
3.7 取再生机后经铣刨、拌和的混合料,送往试验室,对以泡沫沥青作为稳定剂的冷再生,测定再生混合料的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并成型试件,测定其干湿劈裂强度。
3.8 对试验段的弯沉、压实度、平整度、厚度、宽度等指标进行检测。
3.9 根据试验段的结果最终确定再生混合料的级配、施工时采用的再生机行进速度、转子速度及再生结构压实工艺。
第四章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施工4.1 就地冷再生的工艺流程宜按图4.1的顺序4.1.1 封闭交通 4.1.1.1 在准备原路面的前一周,应在再生路段各路口设置表示牌,提醒司机及行人封闭交通的时间。
4.1 泡沫沥青稳定就地冷再生工艺流程图 4.1.1.2 开始准备原路面时,完全封闭交通,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4.1.1.3 整个施工及养护过程中,对再生路段要完全封闭交通。
4.1.1.4 未进行再生路段应设置警示牌,提醒司机及行人。
泡沫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

泡沫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泡沫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省原材料的新型路面修复技术,本文将从原理、优点和应用方面阐述该技术。
一、原理1.1 泡沫沥青混合料泡沫沥青是将热沥青通过控制压缩空气和水的比例,使得热沥青与空气和水形成泡沫体系,可以提高沥青的质量和特性。
而泡沫沥青混合料是在原有的路面基础上,将泡沫沥青与废碎石混合,制成一种新型的路面修复材料。
1.2 冷再生技术传统的路面修复技术往往需要采用大量的原材料,而冷再生技术可以通过对原有路面进行再生,再次利用原有材料,从而实现节约原材料的目的。
二、优点2.1 环保泡沫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不需要新的原材料,只需要将原有路面进行再生,从而实现了对资源的节约。
同时,该技术使用的泡沫沥青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2.2 低成本相比于传统的道路修复技术,泡沫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在成本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因为该技术不需要大量新增材料,只需要将原有路面进行再生,从而可以有效节约成本。
2.3 维护效果好泡沫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使用的废碎石经过处理后,可以与泡沫沥青充分混合,降低了路面修复后被车辆碾压破坏的风险,从而提高了路面的维护效果。
三、应用泡沫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道路和桥梁等工程建设中,可以起到节约原材料、降低污染、提高维护效果等多种作用。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机场、停车场等场所,可以大幅提高路面的维护效果,实现更加高效的使用。
综上所述,泡沫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具有环保、低成本、维护效果好等优点,应用广泛且适用于各种道路伸缩缝、交叉口、桥梁等场所。
未来,该技术有望为我国的道路建设提供更加可持续的支持。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要点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要点
1. 干气下析凝:将废旧沥青冷再生技术,经过低温拌和压路机拌和,由拌和料仓引出加入湿粉末,通过泡沫机以二氧化碳充气,经过均质静置(或加热)饱和,形成泡沫沥青拌合料,料袋被卸出,后可被压路机压制。
2.蒸干烘干:将泡沫沥青拌合料放入烘干机,经过蒸热烘干,气泡可以充分破裂,蒸汽经过过滤器排出,湿粉末外部热量蒸发,剩余细末再烘干,当含水率低于1%时通过冷却装置,使其冷却,使拌合料表面看起来干燥,满足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3.降低沥青黏度:将蒸干烘干过的的泡沫沥青拌合料,进行温度控制,如喷水,加热,加入适量的激活剂,将沥青黏度降低,增加沥青的流动性以满足施工要求。
4.压路机压制:将经过蒸干烘干后的泡沫沥青拌合料放入压路机中,经过高温压制即可形成再生沥青,外表与新沥青基本比较相似,成为替代新沥青使用,而且经济效益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技术指导意见1 范围1.1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主要用于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大修、改扩建工程。
可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下面层及基层,三、四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层。
城市道路的大修与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1.2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工艺包括厂拌冷再生和就地冷再生,不同的再生工艺有其适用性,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再生工艺,可以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工艺的组合进行施工。
2 一般规定2.1 路用材料2.1.1 沥青用于发泡的沥青其技术要求及适用范围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关于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中70号或90号沥青的规定。
不得使用改性沥青。
2.1.2 水泥宜采用强度较低的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冷再生,技术指标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其中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h,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
快硬水泥、早强水泥或者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2.1.3 石灰石灰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有关规定的要求。
2.1.4 石屑和碎石石屑和碎石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颗粒级配,质量稳定,其质量应符合表1和表2的要求。
表1 石屑材料质量要求表2 碎石材料质量要求2.1.5 铣刨料铣刨料应干燥、材料组成稳定,其质量应符合表3的要求。
当铣刨料中超粒径颗粒含量、材料变异性超过要求时,可以采取二次破碎的办法,使其达到要求。
2.1.6 水凡人或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冷再生施工,遇有可疑水源时,应进行试验鉴定。
当采用自然水源时抽水管应设有滤网,以防止杂草、树根等杂物堵塞再生设备上的喷嘴。
2.2 施工条件与要求2.2.1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应采用专用的路面铣刨和再生设备。
2.2.2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宜在气温较高时施工,当气温低于10℃时,不宜进行施工。
不应在雨天施工。
施工时若遇雨则应采取必要的防雨遮盖措施,保护好已完工的再生层免遭雨淋。
2.2.3 沥青发泡温度宜在150℃~180℃之间,膨胀率不小于10倍,半衰期不小于8秒。
2.2.4 泡沫沥青应在混合料中充分分散,一旦发现混合料中存在明显沥青团或大量沥青丝时,必须立即停止生产,查明原因加以解决后方可继续生产。
已经生产的存在沥青团或沥青丝的混合料不得使用。
2.2.5 当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含有水泥等活性填料时,从添加活性填料开始至混合料碾压完成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活性填料的初凝时间。
2.2.6 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碾压完成后即可开放交通,但应限制重载车辆行驶。
一般宜在再生层完工2天后(再生层含水量以低于拌和时含水量的40%以下为宜)及时加铺封层。
2.2.7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前应设专人负责设置路档、标志牌,控制与疏导通车半幅的车辆行驶。
3 冷再生施工3.1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3.1.1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图图1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图3.1.2 确定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用于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的沥青,应进行发泡性能试验,确定最佳发泡条件,试验方法按照附录A 的步骤进行,并应满设计的要求。
发泡性能用膨胀率和半衰期同时表征,发泡条件包括发泡温度及发泡用水量。
3.1.3 混合料的最佳拌和用水量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拌和用水量为集料(含水泥,不含泡沫沥青)最佳含水量的80%。
3.1.4 混合料的成型拌和好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必须在活性填料初凝时间内完成成型,成型方法可参照附录B。
3.1.5 劈裂强度试验与干湿劈裂强度比制作至少4种不同泡沫沥青用量(通常为1.5%、2.0%、2.5%、3.0%)的试件,每种泡沫沥青用量下,分别成型两组试件(每组不少于4个),分别用于干湿劈裂强度试验。
以两组试件劈裂强度的平均值,计算干湿劈裂强度比。
3.1.6 初选材料组成及泡沫沥青用量根据各组材料方案的干湿劈裂强度及干湿劈裂强度比,回归这些指标与泡沫沥青含量关系曲线。
选择材料方案干劈裂强度及干湿劈裂强度比均最优的,作为初选材料组成。
选取初选材料组成湿劈裂强度最大值,所对应的泡沫沥青用量作为泡沫沥青用量的设计值。
3.2 就地冷再生施工3.2.1 施工流程图就地冷再生施工流程图如图2所示:图2 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流程图3.2.2 设备要求就地冷再生机;单钢轮振动压路机2台(带强弱振动调整);20t以上胶轮压路机1台;平地机1台;15t以上热沥青保温罐车2~3台;洒水车2~3辆;以及准备与冷再生机连接的推杆、接头、水管。
就地冷再生施工应采用单位再生宽度最小功率不小于150KW/米的专用就地冷再生机械,以确保足够的拌和能力。
再生机铣刨转子宽度至少为2m,转速可调,并应具有横坡控制系统,保证在连续施工过程中实际铣刨深度和要求的深度误差不超过10mm;须配有泡沫沥青喷洒系统,系统能够自动进行清洁,配备检测和试验喷嘴(自清洗),以随时检查沥青的膨胀率和半衰期。
3.2.3 病害处理就地再生设计阶段,应对原路面进行详细的病害调查。
对泡沫沥青再生铣刨不能处理的病害,或考虑到路面仅再生施工其强度等尚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区域应进行病害或补强处理设计。
就地再生施工之前应对路表面必须清扫,保持路表层表面干净、平整。
如果再生层表面不规则,应采取适当的整型方式,以达到线形要求,并保证最终压实后再生层的厚度满足要求。
3.2.4 试验路段在就地冷再生施工之前须先铺设试验路段。
试验段应当位于施工路段之内,长度控制在100~200m。
在试验路段内可根据不同的施工组合方式,确定2~3个试验分段。
通过试验路应当确定以下内容:1、验证现场材料的级配和实际生产配合比;2、冷再生材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和添加的水量;3、热沥青的出厂温度;4、沥青的发泡性能;5、再生层压实厚度及松铺系数;6、不同压实组合下的压实度;7、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指标。
8、再生机的铣刨深度及速度、各种施工机械的效率及组合方式是否匹配、冷再生施工的效率及作业段的长度;3.2.5 撒布石屑和碎石石屑和碎石应保持干燥。
可将石屑和水泥按照设计比例事先拌和均匀,然后再撒布到路面上。
石屑和碎石宜采用撒布车撒布,无条件时也可以采取人工撒布。
但人工撒布应事先在路面上用石灰粉打格,宜按照每100~300m2的面积进行总量控制,撒布应厚度均匀。
3.2.6 水泥类填料可采用水泥稀浆搅拌机在再生机铣刨搅拌室内液态添加水泥,也可采用人工撒布的方法。
采用人工撒布时,水泥类填料的用量按撒布区域的面积来确定,水泥撒布必须均匀。
水泥撒布一旦完成,除了再生机(包括附属设备)以外其它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施工区域。
3.2.7 再生机作业3.2.7.1 在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再生机应首先沿着路幅的外侧开始,然后逐渐向路幅内侧施工;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再生机应首先沿着路幅的内侧开始,然后逐渐向路幅外侧施工。
3.2.7.2 应考虑在再生路面上设置再生机的方向引导措施,保证再生机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2.7.3 应至少每隔200米检测和记录再生机的工作速度,以确保再生机保持一定的生产效率和良好的再生效果。
工作速度取决于再生机和再生材料的类型,一般以3~8m/min为宜。
3.2.7.4 应当安排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在再生机后连续观测拌和材料是否均匀,一旦发现沥青出现条状或结团现象,应立即停止施工。
3.2.8 冷再生施工作业段及长度3.2.8.1 冷再生施工的每个作业段内,为避免产生夹层,宜一次性整平、压实。
3.2.8.2 应根据再生施工的效率,以及添加水泥等活性填料的初凝时间确定冷再生施工作业段的长度,一般控制在50~200m为宜。
3.2.9 接缝3.2.9.1 纵向接缝相邻两个再生幅面应具有一定的搭接宽度。
第一个再生作业的宽度应与铣刨毂的宽度一致,所有后续有效再生幅面的纵向搭接宽度不宜小于15cm。
通常,再生层越厚,搭接宽度越大;材料最大粒径越大,搭接宽度越大。
再生机应准确地沿着预先设置的铣刨指引线前行。
若偏差超过10cm,应立即倒退至开始出现偏差的地方,然后沿着正确的铣刨指引线重新施工(无需再加水或者稳定剂)。
当搭接宽度超过再生机喷嘴的有效喷洒宽度时,后续施工应当关闭若干喷洒嘴,以保证重叠区域没有多余的沥青和水。
3.2.9.2 横向接缝当一个工作日结束、两个相连作业段连接、再生途中更换罐车或其他情况造成的停机均会形成横向接缝,重新作业开始前整个再生机组应后退至已再生路段至少1.5米的距离,以保证接缝宽度上的材料得到处理。
对于超过水泥等活性填料初凝时间的段落,在接缝处应重新撒布水泥,但不用撒布石屑、碎石以及喷洒泡沫沥青。
3.2.10 整平静压结束后,平地机进行整平工作,消除再生机轮迹印,切削深度应由深至浅。
在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平地机应由路肩向路中心刮平;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平地机应由内侧向外侧刮平。
刮平后多余的混合料应予以废弃。
3.2.11 压实3.2.11.1 应当及时压实再生材料。
其压实最大厚度不宜大于20cm ,当压实厚度大于20cm 时,应经试验路段确定各项施工参数。
3.2.11.2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应重叠1/3轮宽,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1遍。
3.2.11.3 压实施工流程为:单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单钢轮压路机低频高幅压实 平地机整平 单钢轮压路机高频低幅压实 视表面干燥情况决定是否撒水 轮胎压路机压实。
钢轮压路机的工作速度不得超过3km/h ;轮胎压路机速度不得超过4km/h 。
4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4.1 一般规定4.1.1 质量管理包括所用关键设备的检查和标定,所用材料的标准试验、试验段检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工序间)。
4.1.2 应加强对再生设备的监管,再生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熟悉设备的生产流程和操作方法;4.1.3 建立工地试验、质量检查及工序间的交接验收等制度,试验、检验应做到原始记录齐全,数据真实可靠。
4.1.4 工地实验室应能进行所用材料的各项常规试验,对于工程量大的项目,工地实验室应当配备专门的室内沥青发泡装置或委托具有室内沥青发泡装置的实验室进行有关试验。
4.1.5 各个工序完结后,均应进行检查验收。
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工序。
经检验不合格的段落,必须进行返工或补救,使其达到要求。
4.2 再生设备的管理与检查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表4的要求对再生设备进行检查,一旦出现问题应立即向项目技术人员汇报,进行相应处理。
4.3 原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检查原材料的质量性能指标及检查频度应符合表5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