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带答案)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练习(含答案)

审题立意“千古文章意为先。
”审题立意,是考场作文写作第一关,是写作教学第一难。
审题不严谨周密,作文就会不符合题意,立意不深刻高远,文章就会平庸肤浅,难得考官青睐。
所以,在写作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仔细审题,精心立意。
一、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即时训练1(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请找出这则材料的关键句:请确立文章的立意:【思路点拨】这一试题承袭了2015年全国卷Ⅱ的比较模式——对三个风采人物大李、老王、小刘的比较,平行罗列了“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并要求“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这是所谓标准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
这道作文试题的引导语由两句话构成。
前一句是说语文学习、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后一句是说中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三条途径。
关键句在于后者。
题干要求考生“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考生应针对“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三条途径进行比较分析,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体会来谈。
题干标明“明确文体”,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充分的自由度,但文体要鲜明。
题干中有“比较上述三条途径”和“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的写作任务指令,考生立意时不可忽视,要对上述三者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进行必要的权衡、比较,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
新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必练审题立意训练20题(含解释)

新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必练审题立意训练20题1.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
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参考标题:1、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2、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3、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4、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5、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6、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7、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2.请看下面的作文材料: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广为人知,郭沫若曾仿拟曹诗写成《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上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郭沫若则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但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合适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只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就能化难为易了。
材料中曹植的《七步诗》“广为人知”,便点出了是一种传统的认识法。
而郭沫若的《反七步诗》“若站在豆的一面”和“若站在萁的一面”等语句,则运用了逆向思维,说明看问题应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
这样一分析,就不难确定出所给材料的主要意思:1、对待事物可有不同的看法。
2025年高考一轮复习:9月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9月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原卷版)一、(2024届甘肃兰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的“材料二”中,有这样的表述:中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存在、历经变化而不被解构,在于它有一种“通过自身的变化而把外部性转化为可以借力的力量”。
材料中所说的这一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2024届安徽滁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新词语不断涌现,为汉语增添了新鲜的生命力,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了丰富的文化现象。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于2023年12月12日发布了2023年十大网络用语,分别为:爱达未来、烟火气、数智生活、村BA、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主打一个……、多巴胺穿搭、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新职人。
这些网络热词是否也曾悄悄走入你的生活,并引发你的思考?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结合其所体现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现象,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2024届贵州贵阳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有三思,思过去,思现在,思未来。
有人认为,思过去才知道自己的得失,思现在才知道自己的责任,思未来才知道自己的决心。
也有人对“人生三思”的内在关系有不同的见解。
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四、(2024届广西壮族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心里真的有一片海,一直在翻滚着,而自己的魂灵如果没有一个重重的东西去压住——类似于压舱石的东西,例如信念、理想和爱,等等。
只要某一刻某一个小小的情绪的浪过来,魂灵就会被这么打翻,沉入那海底去了。
作文审题立意练习及及答案

作文审题立意练习及及答案一、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
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命题意图作文题目属于“时事话题型”任务驱动式作文,这则材料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当今时代中有价值的人事,强化作文“文章和为时而著”的社会性。
考生由“英雄”引发的思维点也应该落在“当下”,不要跳脱“时代”的背景。
此外,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思辨、文化、审美能力,本材料也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思辨能力——学生对“英雄观”的表述涉及文化价值观的考查,对当今“英雄”的有无、“英雄”与“偶像”的比较、古今英雄的异同等分析,则考验学生的理性思辨力。
2、作文题解本则材料涉及两个层次,两个选择,两个概念,一个是非问。
两个层次,首先是古典诗词即历史中的“英雄”。
杜甫与辛弃疾作品里的“英雄”,即传统英雄形象,他们聪明秀出,胆力过人,无私忘我,不辞艰辛……他们多生逢乱世,时势造英雄。
正如金庸在武侠世界中建构的,“侠之大也,为国为民!”英雄的个人机遇与家国情怀紧密联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泪流满襟”。
另一个层次,则是“而今时代”的英雄。
当今时代,远离战火,四方平定,百姓乐业。
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匡时济世的机遇,民智已启,民生已成,更强调“本我”,强调精神富足大于世俗“功业”的建立。
而这个时代的“英雄”,到底有何特质?有何内涵?两种选择,体现命题的开放性。
选择“英雄辈出”,最重要的要明确“当今时代”的“英雄观”。
作文要求考生对“英雄”有清晰的阐释,廓清概念。
2025届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 注:作文材料的类别
作文材料
新闻型 寓意型
• 注:作文材料的类别
【新闻型作文材料】
某著名大学硕士新生郝同学,在微信朋友圈中对几 位国内知名的史学教授出言不逊,用“垃圾”等词形容 这些学者的学识和人品。他的导师孙教授看到之后,提醒郝同学 为人治学要谦虚,谈人论事切忌污言秽语。但不久后郝同学又发 布了类似言论,孙教授极度震怒,立即发表公开信宣布与之断绝 师生关系。近日,学校正从校规和育人等层面评估孙教授的“断 绝”是否合理。
• 例二:追问原因法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 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 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由果溯因,多方追问
为什么这个人物使你感触最深?写出选择他的原因。材料是古事, 最后不妨联系今天,古为今鉴,彰显时代气息。
• 例三:分析情感倾向法
材料B:
• 例三:分析情感倾向法
请揣摩上面漫画的寓意,联系生活实际,为班级将要召开的“理 性·包容”主题班会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画面文字说明“不能仅仅因为你是正确的,就认为我是错误的。” 这句话是立意的关键。这句话的前提是对方也是正确的,即“理性 和包容”,这个价值取向不包含包容对方的错误和缺点。在审题时 要抓住漫画文字的“不能仅仅”“就”这些带有情感倾向的字眼。
审题立意强化训练答案

立意:可能是此,可能是彼,也可能二者兼而有 之。总之,作文需围绕‚人品和文章‛来立意才好。
立意参考:(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 要躬行。感知自然,就要亲近自然,只有全身心融 入其间,方能感受其中之美。(2)信息时代带给 我们的不仅是便捷,更是丰富的知识,我们完全可 以从这些丰富的资源当中方便快捷的丰富自己的头 脑,武装自己的思想,没有事必躬亲的必要,因为 这种做法已经完全背离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我们 应予以坚决摈弃。(3)读万卷书,可以丰富思想, 行万里路,可以开阔视野,二者可以有机结合,知 行合一,方能成就真正的学问。
立意:1.乘客角度。‚宽容‛‚善心‛‚爱心‛ 2.男孩角度。亲情是最关键的,孩子央求司机的行 为恰是母子拥有爱的家庭的写照。 3.生命角度。任何人的生命是平等的,包括残疾人, 其生命,都应当得到尊重、爱护、敬畏。 4.道德角度。人活着,应当有怜悯之心,保持对善 良的渴望。 5.和谐角度。这个材料从侧面揭示了和谐的重要性, 提醒生活中的人们,要注重和谐,促进和谐。
立意:从父亲的角度,可以写注重结 果,尊重自然规律,分清主次等; 从小孩的角度,可以写鼓励探索精神、 创新精神; 从整体来看,可写认准目标,懂得放 下必能成功。
立意:1、从科学角度,例如‚科学让人发现真相‛‚科学 出真知‛等; 2、从人的认识角度,例如‚眼见未必为实‛等; 3、从材料自身的思辨角度,‚发挥特长,铸就辉煌‛、 ‚借力条件,走向成功‛、‚‘特殊’成就‘缤纷’‛等。 4、‚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 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从这个角度分析: 实践是检验事实的重要依据。 5、‚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可以得出: 主观认识与客观真实的关系——主观认识需要借助适当的方式 才能更符合客观实际。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 莫让表象的遮蔽了我们的认知。 6、‚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 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可以得出 结论:君子善假于物,善于借助外力的帮助取得成功等。
全国卷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含答案)

全国卷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含答案)一.【原题呈现】: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一位90后说:“给我阳光,我就灿烂;给我空间,我就成长。
”空间,有大有小,各有特色。
成长需要空间,空间需要别人给予,更需要自己争取、创造。
请以“成长的空间”为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二.【原题呈现】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2018年3月6日,一乘机老人突发心脏病,东方航空公司航班紧急备降三亚,将老人送医。
航班滞留三亚16小时,乘客因此耽误了一天的旅程,部分人心生不满,“本来备降就是为了救人,我们乘客又没有延误责任。
”后又觉得补偿方案不合理拒绝再登机,飞机只好载着其他乘客先行离去。
该事件引来网上众多关注,有的网友大赞航空公司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处理及时;有的网友指责旅客冷漠、缺乏包容心;也有的网友说:“16个小时都被困在机场,谁受得了啊。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2.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三.【原题呈现】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要求:自主立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不吃粗粮了,他们认为粗粮口感差,吃起来费力,他们忽略了粗粮中含有细粮缺少的营养成分。
其实,不吃粗粮,是导致现在很多人身体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之一。
当然,长期过食粗粮也不好。
生活中,很多事也是这样。
(完整版)高三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答案

高三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答案把握材料全局,理解材料的整体立意。
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抓住片言只语不放,这样,很容易跑题。
1、有一则小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
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的衣服洗不干净。
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
因为,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愤世嫉俗的人。
我们不妨提醒他们:“擦亮你的窗子。
”而我们每个人也应常常自问一句:“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角度提示】阅读材料,我们会找到一个关键的句子:“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
”擦亮你心灵的窗子,你会发现更真实更精彩的东西在闪闪发光,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不是可以直视的,要用心去发现。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擦亮窗户就是擦亮眼睛、擦亮心灵。
擦亮心灵的窗户,你会发现原来很多东西都是你没看过的。
擦亮你的窗子。
这是一个比喻型作文,我们应善于从喻体中发现本体,然后通过联想类比,这样才能打开思路。
这里的窗子并非只是实指的窗子,而有更深层面的意义,是非物质化的心灵、认识、修养类的窗子。
隔着物质的窗子看世界有时会很不分明,很不清楚;隔着心灵上的窗子更会让心迷失方向。
这个话题可以写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或缺点,可对于自己的问题或错误往往看不到,因此别让灰尘挡住了自己的视线,擦亮窗子可以使我们看清这个世界;因此多找到自身的不足,检讨一下自己,而不要一味地怪罪别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第一章叙事类材料:把握所记叙的人、事所表现出的主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时下浮躁的娱乐行业流行一种所谓的‚炒作‛,方法无奇不有,花样迭出,这种情况让人想起了挪威著名小提琴家欧雷?布尔的故事。
年轻的他在欧洲巡回演出时好评如潮,但米兰著名评论家在报纸上写到:‚他是一位未经正式训练的音乐家。
如果他是一颗钻石的话,他还处于粗糙、未经雕琢的状态。
‛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欧雷至少有两种选择:一是置之不理,因为说他好的声音太多了;一是用时下流行的‚炒作‛,打官司。
但是欧雷却选择了听取评论家的建议,并根据评论家的意见,苦心钻研技艺,面壁十年,终于在26岁时成为世界级著名小提琴家。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二、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撞其他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
来到店里时,他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
最后店员拿出价格昂贵的工艺碗,结果还是让他不甚满意。
最后店员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它呢?‛那人说这是一种鉴别瓷器质量的方法。
店员一听,立即取来一只质量上好的碗交给他:‚你用这只碗去试试。
‛他换了碗,许多声音变得铿锵起来。
原来他手中拿着的是一只质地很差的碗,用它去轻碰每一只碗,都会发出浑浊之音。
生活就是这样,参照标准不同,感受的结果也就不同。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
第二章寓言故事类材料:把握其寓意,紧紧围绕寓意来立意
如果材料中有议论性的语句,要特别注意,它往往对寓意的理解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根据议论句立意。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绵羊下海经商。
开理发店,把刺猬的刺烫卷了,刺猬大哭;开洗染店,又把乌鸦的黑色羽毛染白了,乌鸦很生气;开饮食店,竟给狐狸送上炒青菜,狐狸砸了它的店牌。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把坚实的锁挂在门上,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啪‛的一声锁开了。
铁棒好奇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你却轻而易举就把他弄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锁、钥匙、铁棒都有象征意义。
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三章议论性材料:要找出中心论点与分论点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2东北三省三校一模作文)
自1986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出版《风险社会》以来,他所断言的那个社会似乎正以加速度来到我们的身边。
他认为,我们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风险威胁的潜在阶段已经接近尾声了,不可见的危险正在变得可见。
贝克这样比较过去和今天:“阶级社会的推动力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饿!风险社会的集体性格则可以用另一句话来概括:我怕!”2011年,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曾让我们先与惊恐,塑化剂风波、染色馒头风波、地沟油问题等食品安全事件一波一波冲击着我们的神经,“我怕”的情绪随时都会喷涌而出。
我们如何面对这样一个“我怕”的时代呢?
第四章“材料类”作文
这类材料作文给我们提供了多则“材料”,在审题立意时要通过比照找出几则材料人、事、物的共同点作为中心,切不可只抓其一,不顾其二、其三……否则就会偏题跑题。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
每晚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成功会向你招手。
材料二:有人曾说:‚15岁时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时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呀。
18岁时觉得英语难,放弃英语,28岁时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语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呀。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期就越可能错过新风景,错过让你成功的人和事。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三位年轻的海军新闻工作者在北京进行了一次特别采访,题目是:中国人,你还记得‚甲午‛吗?一位来自佳木斯的三十多岁的东北汉子愣愣地问:‚‘甲午’是个啥?‛给他解释后,他说:‚现在都兴公历了,连俺屯子里的庄稼人都不看皇历了,谁还弄得清什么‘甲午’!‛。
从上海来京旅游的林小姐说:‚甲午战争我是晓得的。
好像是在初中学过的吧。
林则徐这个海军司令没当好,让日本人打沉了好多条船,不过他禁烟还是有功的。
‛一位在颐和园北窗门外卖各种纪念章的中年人说:‚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知道了也没用。
打仗是当兵的事,做生意就是多赚点少赔点。
‛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年2月16日晚,北京市东直门的一家餐饮店发生火灾,消防车在赶赴救火现场途中,大量社会车辆不仅不让行,反而抢道超车。
有网友将此情况拍成视频上传到网络后,一时引发热议。
有网友说:‚和消防车抢道,堵塞的是公共道德。
‛有网友说:‚如果着火的是我们自己家,我们也要抢消防车的道吗?‛还有网友说:‚即使不是开车,我们抢道占道的事情还少吗?我们都习惯了!‛这件事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五章比喻型话题作文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南非开普敦市容美丽,现代建筑与欧式建筑相得益彰。
而市中心却有一架断桥挺立着;桥面在即将达到最高点时戛然而止,手腕粗的钢筋张牙舞爪地伸着,大大小小的混凝土块七零八落地挂在钢筋上。
这是15年前的豆腐渣工程。
计算错误、材料搀假,使得桥建到一半时轰然坍塌,数名建筑工人当场身亡。
这成为开普敦最大的丑闻之一,全体开普敦人引为莫大耻辱。
政府原计划尽快拆除,忘记不快,重塑形象,而在狱中的建设局局长及死亡工人的家属都写信建议保留断桥,给城市留下这个‚疤‛。
最后议会决议:保留断桥,任何人不得拆除。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北宋党争,苏轼被贬谪至南疆,羁宦于千里之外。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受到了牵连,于宋徽宗初年被贬至广西宜州。
在上任途中,黄庭坚与从海南归来的苏轼相遇于梧州与藤县之间。
师生二人相叙,见路旁有卖面条的小摊,于是一同就食。
面条很难吃,黄庭坚食不下咽,才吃了两口就放下筷子,不住地唉声叹气,苏轼却很快把,面条吃完了。
他忘了黄庭坚良久,说:‚难道你还要去咀嚼它吗?‛说完,留下尚未回过味的黄庭坚,大笑着起身而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六章诗歌材料作文
请根据这首诗的含义及给你的启示,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珍珠
蚌壳里的夜,有多长/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高二语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