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化妆品

合集下载

《化学与化妆品》PPT课件

《化学与化妆品》PPT课件
返回
香水 古龙水
花露 水
香水
作用:是散发出浓郁、持久、芬芳的香气,是香 水类中含香精量最高的,一般为15-25%。
成分:含乙醇浓度为90-95%。所用香料也较名贵, 往往采用天然的植物净油如茉莉净油玫瑰净油等,以及 天然的动物性香料如麝香、灵猫香、龙涎香等配制而成。
古龙水
成分:香精含量为3-8%,乙醇浓度为80-85%。香 精中含有香柠檬油、薰衣草油、橙花油等。
理化指标
牙膏部颁标准中对牙膏的PH值、粘度、挤膏压力、 泡沫量进展了规定。如甲级普通牙膏PH值7.5-9.0, 室温挤膏压力≤4×104pa,耐热挤膏压力≤4×104pa, 泡沫量≥130mm。
牙膏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是膏体发黑、膏体发 硬,膏体稀薄或别离出水,软管破裂,软管尾部漏 水等。
化装品的质量检验
▪ 一些含有蛋白质、维生素、植物提取液的 高级营养霜极易滋生细菌和霉菌,使用时间 过长〔1年以上〕容易引起葡萄球菌感染, 出现粉刺、皮炎,甚至会留下疤痕。
▪ 有些化装品质量低劣,汞、铅、砷有毒 元素超过允许的范围,长期使用,会造成 不同程度的危害。
化装品中的色素、香料、外表活性剂、防腐剂、漂白剂 及避光剂等,都含有导致接触性皮炎的成分.如:香水、防 晒剂及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口红中的二溴和四溴荧光 素等,都具有变应原性质,均可引起皮肤红肿、搔痒等接 触性皮炎病症;胭脂、眉笔的笔芯均含有变应原,可导致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儿童假设使用含雌激素化装品能引 起儿童性早熟发育病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化学反应的化妆品生产

化学反应的化妆品生产

化学反应的化妆品生产化妆品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日常用品之一,几乎每个人都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化妆品来美化自己的外貌。

然而,很少有人意识到,化妆品的生产离不开化学反应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在化妆品生产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合成反应化妆品中的许多活性成分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

以抗衰老产品为例,维生素C是一种常见的活性成分,它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从而减缓皮肤老化的过程。

维生素C的合成反应使用了化学方法,通过将葡萄糖转化为维生素C。

这个反应需要控制温度、pH值等条件,才能保证产物的纯度和活性。

二、物质的分解反应除了合成反应,化妆品生产中还有一些物质的分解反应。

例如,某些防晒霜中含有氧化锌,它可以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热能,从而减少对皮肤的伤害。

这个过程是通过锌氧化反应实现的,紫外线的能量使氧化锌分解成锌和氧气。

这种分解反应使得防晒霜能够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三、物质的置换反应化妆品中常用的染发剂也是通过置换反应实现的。

染发剂中的氧化剂可以与头发中的黑色素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其他颜色的物质,从而改变头发的颜色。

这个反应中,氧化剂起到了氧化黑色素的作用。

这种置换反应使得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染发剂,实现多样化的发色。

四、物质的聚合反应在化妆品生产中,许多物质是通过聚合反应合成的。

举例来说,某些唇彩产品中含有聚合物,它们可以使唇彩更加持久。

这种聚合物的合成反应是通过将单体分子连接在一起形成高分子聚合物来实现的。

这种聚合反应可以调控聚合物的特性,例如粘度、延展性等,从而使得唇彩的效果更好。

五、物质的中和反应化妆品中的酸碱中和反应也非常常见。

以洗面奶为例,它通常是弱酸性的,可以中和皮肤表面的过多油脂和污垢,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健康。

这种中和反应是将酸和碱进行反应,产生盐和水。

通过控制洗面奶的酸碱度,可以给予皮肤适当的清洁和保护。

综上所述,化学反应在化妆品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成、分解、置换、聚合和中和等反应,化妆品制造商能够生产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妆品,以满足消费者对美的需求。

化学与化妆品工业

化学与化妆品工业

化学与化妆品工业化学与化妆品工业密切相关,化学技术在化妆品的研发、生产和应用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化学与化妆品的关系、化学在化妆品工业中的应用和化学技术创新对化妆品行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化学与化妆品的关系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而化妆品则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制造出来的用于装饰、美容和保养人体的产品。

化学学科为化妆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化学知识的应用使得化妆品更加安全、有效,并能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

2. 化学在化妆品工业中的应用(1)成分分析:化学分析方法被应用于化妆品中成分的鉴定和含量的测定。

例如,使用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化妆品中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反应工艺:化妆品的生产通常需要进行多个化学反应,如酯化、醚化、酮化等。

这些反应的产物可以改善化妆品的稳定性、质感和效果。

(3)护肤剂:根据皮肤的特性和需求,调配合适的化学成分制造护肤品。

例如,化学防晒剂可以在防止阳光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方面发挥作用。

(4)防腐剂:化学防腐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可以防止产品受到细菌、霉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和使用寿命。

3. 化学技术创新对化妆品行业的影响化学技术的持续创新对化妆品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新的高效反应工艺和材料使得化妆品的制造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化学技术的创新还促进了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出。

通过对原料、配方和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可以研制出更具功效、更环保、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化妆品。

4. 化学技术在化妆品研发中的挑战尽管化学技术为化妆品工业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部分化学成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估和监管。

此外,化学技术的应用还受到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限制。

化妆品工业需要积极探索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替代原料,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结化学与化妆品工业密不可分,化学技术为化妆品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持。

化学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

化学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

化学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化学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学科,在化妆品研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化学的应用使得化妆品的研发更加科学、高效,并且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美丽的选择。

首先,化学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体现在配方的设计和优化上。

化学家通过研究不同化学成分的性质和相互作用,可以确定不同成分的最佳比例和配方。

比如,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强产品的清洁能力,通过添加防腐剂可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化学的应用使得化妆品产品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功效,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其次,化学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还体现在原材料的选择和提取上。

化学家通过研究不同植物和动物的化学成分,可以从中提取出具有特定功效的物质。

比如,从植物中提取出的精油、植物提取物等,可以用于护肤品的配方中。

化学的应用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物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物质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

此外,化学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还包括颜料和染料的研究。

颜料和染料的选择可以影响化妆品的颜色和外观。

化学家通过研究不同颜料和染料的结构和性质,可以设计出具有稳定性、色彩鲜艳的颜料和染料。

这些颜料和染料可以应用于化妆品中,使得化妆品的使用更加丰富多样。

最后,化学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还包括对产品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研究。

化妆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人们选择和使用化妆品的重要因素。

化学家通过研究不同化学成分的稳定性和相互作用,可以确保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

此外,化学家还通过研究不同成分对人体的影响,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化学的应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放心地选择和使用化妆品。

综上所述,化学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使得化妆品的研发更加科学、高效。

化学的应用不仅可以优化产品的配方,提取出具有特定功效的物质,还可以研究颜料和染料的结构和性质,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化学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美丽的选择,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生物化学与化妆品研究的关系

生物化学与化妆品研究的关系

生物化学与化妆品研究的关系化妆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产品之一,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使得化妆品市场蓬勃发展。

而要研究和生产出高质量、安全可靠的化妆品,生物化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生物化学与化妆品研究的关系进行探讨,旨在揭示其密不可分的联系。

1. 基础知识:化妆品与生物化学的概述1.1 化妆品的定义和分类化妆品是指用于清洁、护肤和修饰外貌的产品,包括洁面产品、乳液、面膜、化妆品等。

根据其用途和成分,化妆品可以分为护肤品、彩妆、美发产品等多个类别。

1.2 生物化学的定义和作用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中化学成分和反应的学科,它涉及到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代谢途径以及相关的酶和信号传导等方面。

生物化学的发展不仅深入理解了生命的本质,还为化学品的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生物化学与化妆品的研究方法2.1 成分分析生物化学通过成分分析来研究化妆品中的化学物质,包括有机化合物、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等。

利用色谱、质谱、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可以准确地识别和测定化妆品中的成分。

2.2 代谢途径生物化学研究可帮助了解化妆品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

例如,研究护肤品在皮肤表层的吸收和代谢过程,可以确定其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效果。

2.3 重要酶的作用生物化学研究中的酶也对化妆品的研发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研究皮肤中的酶促反应,可以了解护肤品在皮肤上的作用机制。

3. 生物化学对化妆品研发的意义3.1 成分优化生物化学的研究可以帮助化妆品厂商优化产品的配方和成分,以提高化妆品的品质和功效。

通过了解不同成分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可以有效避免因某些成分的负面影响而引发不良反应。

3.2 安全性评估化妆品的安全性是人们选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生物化学可以通过对成分和代谢途径的研究,评估化妆品的安全性和潜在风险,以确保产品对人体的适用性。

3.3 功能创新生物化学的发展为化妆品的功能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通过对皮肤酶促反应的研究,可以研发出更具特殊功能的化妆品,如抗衰老、修复受损皮肤等。

化学与化妆品的联结

化学与化妆品的联结

化学与化妆品的联结化学与化妆品的联结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领域,化学的知识和技术在化妆品的研发、生产和应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化学与化妆品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介绍一些化学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一、化学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1. 成分分析:化学分析技术可以帮助研发人员准确地确定化妆品中的成分,包括活性物质、防腐剂、香料等。

通过分析化妆品的成分,可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反应机制研究:化学反应机制的研究可以帮助研发人员理解化妆品在皮肤上的作用机制。

例如,了解某种活性成分与皮肤细胞的相互作用过程,可以指导研发人员设计更加安全和有效的化妆品配方。

3. 新材料开发:化学技术可以帮助研发人员开发新的化妆品原料,例如新型的抗氧化剂、保湿剂等。

这些新材料的开发可以提高化妆品的性能和效果。

二、化学在化妆品生产中的应用1. 反应工艺优化:化学工艺的优化可以提高化妆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可以提高某种活性成分的合成效率。

2. 质量控制:化学分析技术可以帮助生产厂家对化妆品进行质量控制。

例如,通过检测化妆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污染情况,可以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包装材料选择:化学知识可以帮助生产厂家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以确保化妆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例如,了解某种包装材料与化妆品成分的相互作用,可以避免化妆品的污染和变质。

三、化学在化妆品应用中的作用1. 皮肤渗透性研究:化学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评估化妆品在皮肤上的渗透性。

通过了解化妆品成分在皮肤上的渗透情况,可以指导研发人员设计更加温和和有效的化妆品。

2. 化妆品稳定性研究:化学知识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评估化妆品的稳定性。

例如,了解某种活性成分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可以指导研发人员设计更加稳定的化妆品配方。

3. 环境影响评估:化学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评估化妆品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通过分析化妆品中的成分和废水中的污染物,可以评估化妆品对水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化学与化妆品科学课件

化学与化妆品科学课件

化学与化妆品科学课件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组成及变化的科学学科。

化学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有影响。

而在化学的领域中,化妆品科学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化学在美容领域中的应用。

本课件将介绍化学与化妆品科学之间的关系,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

一、化学与化妆品科学的概述1.1 化学的定义及研究领域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物质结构、性质及变化的科学学科。

它的研究领域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

1.2 化妆品科学的定义及意义化妆品科学是应用化学原理和知识来研究化妆品的开发、制造及使用等方面的学科。

它对于保护和改善人们的皮肤、头发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化学在化妆品科学中的应用2.1 化学与化妆品配方的设计化学可以帮助化妆品科学家设计出适合不同肤质和需求的化妆品配方。

通过研究不同成分的物理化学特性,调整配方中各组分的比例和浓度,可以得到不同功效的化妆品。

2.2 化学在美白产品中的应用化学可以研发出各种美白成分,如维生素C、熊果苷等,这些成分能够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减少皮肤的色素沉积,从而达到美白的效果。

2.3 化学在防晒产品中的应用化学可以制造出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化合物,如防晒剂。

这些化合物能够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减少对皮肤的伤害,从而起到防晒的作用。

2.4 化学在护肤品中的应用化学可以制造出各种保湿剂、抗氧化剂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能够增强皮肤的保湿能力,防止皮肤因干燥而出现问题,抵抗自由基的损害,延缓皮肤老化。

三、化学与化妆品安全性3.1 化妆品中的致敏物质化学可以帮助检测并识别化妆品中的致敏物质,比如某些金属离子、香料等。

这些物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对其安全性的评估和控制非常重要。

3.2 化学在化妆品安全评估中的应用化学可以通过对化妆品中成分的研究,进行毒理学评估,从而判断化妆品的安全性。

这是化妆品科学家和监管机构进行的必要步骤,保证消费者的安全使用。

化学与化妆品

化学与化妆品

化学与化妆品化学与化妆品的关系紧密而不可分割。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而化妆品正是由多种不同的化学物质组成的。

在本文中,将探讨化学与化妆品之间的密切联系,并展示化学在化妆品研发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一、化学在化妆品成分中的应用化妆品作为美容护肤产品,其成分的选择和使用对其效果和质量至关重要。

化学的作用就体现在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和应用上。

1. 化学原理在化妆品成分中的应用化妆品中常使用的成分包括表面活性剂、乳化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这些成分的选用与其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比如,界面活性剂可以改变物质的表面张力,提高产品的吸附性和渗透性;乳化剂可以使油水混合体均匀分散,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通过对这些成分的研究和应用,化学为化妆品提供了技术支持。

2. 化学分析在化妆品成分检测中的应用化学分析技术对化妆品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比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等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化妆品中的有害物质、重金属离子等成分,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

而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技术可以用于快速鉴别化妆品中的成分,确保产品的真实性和质量。

二、化学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化学在化妆品研发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产品的原料选择到工艺流程的设计,化学的应用都是不可或缺的。

1. 化学在新产品研发中的应用化学为化妆品研发提供了新的原料和技术支持。

通过研究和开发新的化学成分,可以研制出更高效、更安全的化妆品产品。

比如,具有抗氧化性质的维生素C衍生物成为了新一代抗衰老化妆品的主要成分之一,这就是化学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

2. 化学在工艺流程中的应用化学在化妆品的工艺流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化学反应、离子交换、溶剂提取等技术,可以提高产品的纯度、稳定性,并改进产品的使用体验。

化学在工艺流程中优化了原料的使用效率,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化学在化妆品安全评估中的应用化妆品的安全性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妆品与化学
——论化妆品中的化学物质及其影响姓名:赵嘉豪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通信14-2 学号:201416060233
摘要:化学与化妆品联系密切,而人类与化妆品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关注化妆品的化学成分以及它对人体的影响,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健康。

从化妆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入手,然后介绍几种主要的化学成分,接着以头发为例,主要分析了化妆品对头发的影响和作用。

现行化妆品对头发有不利影响,绿色化学才是最终追求。

关键字:化学成分;头发;绿色化学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处处能够接触到化学物质,可以说现代生活离不开化学。

21 世纪人类生活对化学的要求和利用会日益加大,人们对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新的需求都与化学紧密相连。

化妆品作为每个人每天的必需品,是修饰及保护人类仪容所需的物质。

化妆品本质上是化学制品,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有些化学成分对人体是有害的。

化妆品中蕴含污染物,其中的色素、香料、表面活性剂、防腐剂、漂白剂等等都可导致皮肤方面的疾病。

化妆品中主要化学成分
1.基质原料:
(1)油脂和蜡:是护肤类化妆品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可以补充皮肤所缺乏的脂性物质。

例如橄榄油、矿物油.液状石蜡,凡士林等。

(2)溶剂类原料:大多数溶剂类原料,都可作为保湿剂,能够很好的起到保持皮肤湿度的作用,防止皮肤由于水分不足而引起粗糙甚至干
裂。

例如:甘油(即丙三醇)、乳酸钠(即2一羟基丙酸钠)、低碳醇的
脂肪酸酯,酒精等。

(3)粉状类原料:是组成粉状类化妆品的最主要原料。

例如:滑石粉、高岭土、钛自粉等。

(4)胶质类原料:大多是作为粘胶剂、增稠剂、成膜剂、乳化稳定剂
等应用在化妆品的生产过程中,辅助其他化学原料发挥作用。

因此他们往往不具有直接改善皮肤生理状况的功能。

2.辅助原料:
防晒剂: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

是引起皮肤衰老,变黑.甚至引发病变的主要原因。

日常的防晒处理对于保护皮肤来说很是关键,常用的防晒物质如:超细钛白粉、超细氧化锌等。

苯甲酮类,肉桂酸等都是属于很好的紫外线UVA型吸收剂,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广的一类防
晒剂。

美白剂、抗衰老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蜂胶、蜂乳、
芦荟,何首乌、灵芝等天然植物提取物以及色素,香料等。

[1] 甘油又称丙三醇,是化妆品中最早使用的保湿剂,是动植物油脂
进行皂化(制造肥皂)的副产物,经脱脂、脱臭及脱色后精制(减压蒸馏)得到,另外也可从蔗糖发酵制得。

“纯”甘油是一种无色、无臭、澄清并具有甜味的黏稠液体, 接触皮肤后, 随后会有温热感产生,与水
和乙醇能以任意比例混合, 其水溶液(1%~10%)显中性反应,在氯仿
或乙醚中均不溶现在也有用丙烯经过人工合成加工制得。

产品来源广、价格低,具有特定功效,是化妆品的优质保湿剂[2]。

胶原蛋白是一种高分子蛋白质,也是构成动物皮肤、耳口、软骨、角膜和血管等结缔组织的白色纤维状蛋白质。

胶原蛋白对皮肤和头发有较大的亲和力并具有很好的保湿作用, 相关试验表明, 其产品具有以下特点:①不刺激皮肤和眼睛,性质温和。

②胶原蛋白富含亲水性的天然保湿因子, 它与皮肤表面的蛋白质结合,可补充人体流失的胶原蛋白、氨基酸,能涵养皮肤水分,使皮肤有着良好的亲合性。

③由于活性胶原蛋白的分子结构和人体皮肤胶原蛋白相容性极好,所以能完全被皮肤吸收,填充在皮肤基质层之间,从而使皮肤丰满、皱纹舒展,同时提高皮肤密度, 产生张力,具有抗皱作用。

④胶原蛋白具有独特的修复功能,胶原蛋白和周围组织的亲合性好,具有修复组织的作用。

⑤胶原蛋白可以使皮肤柔软、丰满和富有弹性,润滑角质层,刺激皮肤微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
光滑、亮泽,减少皱纹。

[2]-[3]
对一根头发进行横切,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最中心的是发髓,中间是含胶原蛋白的皮质层,最外层是毛鳞片,胶原蛋白主要控制着头发的弹性和湿润度。

毛鳞片是一种十分脆弱的组织,,磨擦受热就会磨损,内层的胶原蛋白就会受到刺激而分解。

头发的健康关键在于头发的基础头皮皮下组织的营养,位于真皮层的胶原蛋白是表皮层及表皮附属物的营养供应站。

缺乏胶原蛋白,头发干燥分叉,所以需补充胶原蛋白,营养皮下组织,保持头发柔软亮泽。

目前已有此方面的产品问世,像力士胶原蛋白润发精华素、荟新修护型护发素以及胶原蛋白丝质洗发乳等。

[4]
头发是一种很特别的表皮构造,它除了植于皮肤上的发根,还有超出皮肤表面的发干。

据估计,一个健康人约有十万根头发,而每天有100根掉落。

头发的颜色由头发皮层所含不同量的黑色素造成。


黑发中,色素层遍及整个皮层,尤其是皮层内侧。

而棕、金黄、灰色的浅发中,则含有较少的色素层,而且仅存于近髓部的地方。

头发的漂白剂能透过皮层,经由氧化而使色素褪色。

许多染发剂也能透过皮层,和蛋白质形成错化物,这些蛋白质对于洗发和理发皆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染发剂中的苯类化学物质、重金属盐,还可以透过皮肤吸收,在多次长期反复的接触这些物质之后,导致这些有毒物质在体内累积,对人体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烫发药水对皮肤和黏膜有很强的刺激性,对头发表层还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并具有致突变性。

因此,染发烫发一定要慎重。

染发剂种类非常多,但已报道的检测方法涉及的检测项并不太多。

有一些文献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测定,《规范》中已有检测方法的几项指标。

目前化妆品卫生化学检验方法对《规范》中禁限用物质的覆盖率还很低。

目前允许使用的染发剂多达90
余种,但《规范》只对8种氧化型染发剂中的染料提供了检测方法,
覆盖率不足10%。

[5]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化妆或护理品开发新产品的主要趋势是方便、多功能、温和无刺激、原料天然化。

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一些知名的大型专用化学品公司正积极开发这类化妆或护理品的理
想原材料。

青年群体对染发剂的需求强劲,同时也带动了与护理彩色
头发相关的香波、调理剂及其它产品的市场。

R&H公司人士认为,提供更多的多功能产品已成为获得市场份额的一种方法。

[6]美白化学物是指可降低皮肤色度或减轻色素沉着,以达到皮肤美白为目的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日晒引起的色素沉着是以日晒产生肤色黑化和污斑的增加为代表。

由于黑素合成过程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输送等环节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为美白化妆品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可能。

随着美白化妆品需求量的增加,其市场前景广阔,许多著名的化妆品公司和研究机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新型美
白化学物的开发,投入使用的新型美白化学物越来越多。

[7] 绿色化学是21世纪最重要的化学科学领域之一,在关注现在科技手段和条件下减低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世界各国都在为未来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制定发展战略,我国也制定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1993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

[8]无添加化妆品不含防腐剂、香料、色素和矿物油,是国际化妆品的发展潮流。

无添加化妆品包括四大特点:无防腐剂、无香料、无色素和无矿物油。

长期使用含有防腐剂、香料、色素和矿物油的护肤品容易导致皮肤出现红斑、脱皮、丘疹和瘙痒等敏感现象,而防腐剂、色素、香料和矿物油是最大的化妆品刺激源。

无添加化妆品在欧美、日本和港台已很流行。

[9]我国也应加快对绿色化学、无添加化妆品的研究力度,填补我国化学研究上的不平衡,早日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金颖.化学与日用化妆品.科技创业家理论研究,2011(01):207
[2]施昌松,崔凤玲,张洪广等.化妆品常用保湿剂保湿吸湿性能研究.日用化妆品科学,2007,30(1):25-30
[3]陆蓉.化学与化妆品及化妆品的选择.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5):55
[4]王学川,任龙芳,强涛涛等.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日用化学工业,2005,35(6):388-392
[5]朱英,杨艳伟.我国化妆品卫生化学检验技术进展.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2):248-250
[6]徐维正.化妆、护理品原料向多功能和天然型发展.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2,10(19):11-12
[7]李玲,周华,宋伟民.美白化妆品及其功效评价.环境与职业医学,2002,19(1):46-48
[8]余杰,李树伟,何忠秀.绿色化学与现代化妆品.日用化学品科学,2004,27(4):11-16
[9]方瑞欣.无添加无防腐剂化妆品的研制与生产.日用化学品科学,2006,29(9):37-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