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低血糖该如何处理

合集下载

低血糖的识别与处置2024(附图表)

低血糖的识别与处置2024(附图表)

低血糖的识别与处置2024(附图表)在临床工作低血糖往往比高血糖更危险,因此,在工作中遇到低血糖患者需要及时给予准确的判断,做出相应的处理,保证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处置。

01关千血糖及低血糖常见概念1、血糖:通常指的是血液中的游离葡萄糖。

健康人在正常情况下,血糖在空腹和饱腹的情况下都能维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小千6.lmmol/1,餐后两小时血糖小千7.8mmol/l。

2、随机血糖:无论是否进食,任何时间的血糖浓度。

在怀疑有低血糖或明显高血糖时随时检查。

正常人随机血糖不超过11.lmmol/L。

3、低血糖:在医学上,不同人群的低血糖判定标准不同,由千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风险更高、危害更大,因此非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不一样的: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标准是血糖<2.8m mol/L,而糖尿病患者血糖<3.9 mmol/L。

__、Im4、低血糖反应:临床上,有些糖尿病患者在出现心慌、饥饿等低血糖症状时,查随机血糖并不低,在排除心脏疾患的前提下,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低血糖反应”。

5、低血糖危象:系由千各种病理性因素导致机体血糖水平过低2.2 mmol/L和(或)血糖下降速度过快,引起以脑功能受损和自主神经兴奋性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6、无症状性低血糖:无症状性低血糖的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往往没有任何感觉和先兆,病人常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昏迷,如果抢救不及时,患者很可能因为持续的低血糖状态变成植物人,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7、苏木杰反应:指夜间低血糖后出现早晨高血糖的现象,多见千1型糖尿病的患者,也可见千2型糖尿病接受或未接受胰岛素治疗者。

02低血糖的常见诱因及机制1、降糖药物:胰岛素及胰岛素促泌剂过量,没有及时进餐,是导致低血糖常见的原因。

引起低血糖的药物如胰岛素、磺脉类、非磺脉类胰岛素促泌剂,二甲双腻、Q-葡萄糖昔酶抑制剂等。

2、进食量不足:规律饮食很重要,是控制血糖的必要条件,但过分地限制食物的摄入、不规则或延迟进食,易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

遇到低血糖该如何处理

遇到低血糖该如何处理

遇到低血糖该如何处理低血糖有哪些表现?虚汗;脑晕;心跳加快;眼冒金花;颤抖;饥饿感;无力;手足发麻;说话含糊不清;烦躁;性格改变;定向障碍;癫痫发作;昏迷出现低血糖怎么办?①方糖或果糖1-2粒②小食:面包1-2片、或饼干5-6块③果汁或含糖饮料半杯④饭、粉、面一小碗一般15分钟内症状缓解,不缓解应到医院处理低血糖昏迷怎么处理?①如有可能应测血糖②病人尚有意识,可饮糖水③病人已昏迷,亲友可以在病人口腔粘膜、牙龈上涂抹蜂蜜等④同时与医生取得联系低血糖怎么预防?①按时进食,生活规律②不可随便增加药量③每次用胰岛素均应仔细核对剂量④运动量恒定⑤常测血糖⑥随身带糖果以备用低血糖异常血糖降低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症状.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 2.77mmol/l(50mg/dl),低血糖早期症状以植物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震颤、恶心呕吐等,较严重的低血糖常有中枢神经系统缺糖的表现,如意识模糊、精神失常、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值得注意的是每个病人的低血糖表现可以不一样,但对病人本身本说,每次发作的症状基本相似,因此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注意识别低血糖症状,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急症之一,应积极处理:1、早期低血糖仅有出汗、心慌、乏力、饥饿等症状,神志清醒时,可给病人饮用糖水,或进食含糖较多的饼干或点心。

2、如病人神志已发生改变,应该用50%葡萄糖40-60ml静脉注射,更严重时,可用10%萄萄糖持续静脉滴注。

3、胰高血糖素的应用有条件可用胰高血糖素1mg肌内注射,但胰高血糖素价格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用拜糖平治疗的病人如发生低血糖则需用葡萄糖口服或静脉应用治疗。

如果不是糖尿病人,可随身带些糖果,巧克力,各种甜点,发病时随时吃下去,如果有糖尿病,可少吃些糖,尽量吃咸点心,如果常发此病,应去医院看专科医生。

●少吃多餐低血糖患者最好少量多餐,——天大约吃6~8餐。

低血糖喝牛奶有用吗

低血糖喝牛奶有用吗

低血糖喝牛奶有用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低血糖的情况。

当血糖水平过低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慌、出汗等。

这时候,很多人会想到通过饮食来快速提升血糖水平,缓解不适。

那么,低血糖时喝牛奶到底有没有用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低血糖是怎么回事。

低血糖通常是指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一般来说,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 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低于 39mmol/L 就可能被认为是低血糖。

导致低血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长时间未进食、过度运动、使用某些降糖药物过量等。

牛奶是一种常见的饮品,富含蛋白质、脂肪、乳糖等营养成分。

其中,乳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可以被分解为葡萄糖,从而提供能量。

从这个角度来看,低血糖时喝牛奶似乎是有帮助的。

然而,牛奶提升血糖的速度相对较慢。

对于已经出现明显低血糖症状的人来说,需要尽快提高血糖水平,以缓解不适。

相比之下,一些能够快速提供葡萄糖的食物,如糖果、饼干、果汁等,可能更适合在这种紧急情况下食用。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牛奶在低血糖时就完全没有作用。

如果低血糖的情况不是特别紧急,或者是在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方面,牛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比如说,对于一些容易发生低血糖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在进行长时间的运动前,可以适量喝一些牛奶,为身体提供一定的能量储备,降低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此外,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也能够提供一定的饱腹感,帮助维持血糖的稳定。

而且,长期来看,保持均衡的饮食,包括适量摄入牛奶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对于维持身体的整体健康和稳定的血糖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牛奶在低血糖时的作用可能会有所差异。

比如,全脂牛奶中的脂肪含量较高,可能会影响血糖的提升速度;而脱脂牛奶或低脂牛奶中的脂肪含量较低,相对来说可能更有利于血糖的快速补充。

另外,每个人对牛奶的消化吸收能力也不尽相同。

有些人可能对乳糖不耐受,喝了牛奶后会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这种情况下,牛奶就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来应对低血糖。

护理中的糖病低血糖管理

护理中的糖病低血糖管理

护理中的糖病低血糖管理护理中的糖尿病低血糖管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和管理。

其中,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常遇到的紧急情况之一。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负责向患者提供全面的低血糖管理。

本文将重点讨论护士在护理中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管理方法。

I. 低血糖的定义和病因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状况,一般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70mg/dL)即被视为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时通常是由于胰岛素或其他抗糖尿病药物的过量使用,或是由于饮食摄入不当、过度运动等原因导致胰岛素与葡萄糖的失衡。

II.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常见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头晕、心悸、出汗、饥饿感、烦躁不安、乏力和手颤等。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护士应及时进行低血糖的检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III. 低血糖的危害及处理原则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严重的低血糖甚至可能导致昏迷和死亡。

因此,护士面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应本着“快速、合理、有效”的原则进行处理。

1. 快速:护士应迅速辨认和确认患者的低血糖症状,并立即进行血糖检测。

2. 合理: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临床表现,护士应评估低血糖的严重程度,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案。

3. 有效:护士应熟悉各种治疗低血糖的方法,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如口服含糖物质、静脉注射葡萄糖等。

IV. 护理中的低血糖管理1. 监测血糖:护士应定期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特别是常规服用胰岛素或其他抗糖尿病药物的患者。

通过监测血糖的变化,可以及时预防和处理低血糖的发生。

2. 教育患者:护士应向糖尿病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控制、药物管理和生活习惯等。

患者需要了解低血糖的风险和症状,并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处理低血糖的方法。

3. 合理饮食:糖尿病患者应采取合理的饮食,避免大量摄入高糖食物。

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饮食建议,帮助患者合理控制饮食,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低血糖应急预案及流程是什么

低血糖应急预案及流程是什么

低血糖应急预案及流程是什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章《生活中的数学》中的“认识血糖”。

具体内容包括:低血糖的定义、原因、症状和危害;低血糖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低血糖的概念,知道低血糖的原因、症状和危害。

2. 培养学生遇到低血糖问题时,能够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避免危险。

3. 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使他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自我保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低血糖的定义、原因、症状和危害。

难点:低血糖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血糖仪模型、低血糖药品样本。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某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突然感觉头晕、出汗、乏力,测血糖仪显示血糖低于正常值,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情况?应该如何处理?2. 讲解低血糖的概念:介绍低血糖的定义,让学生明白低血糖是什么。

3. 分析低血糖的原因:讲解导致低血糖的原因,如饮食不当、运动过度等。

4. 了解低血糖的症状:介绍低血糖的常见症状,如头晕、出汗、乏力等。

5. 认识低血糖的危害:讲解低血糖对身体的影响,如影响大脑功能、导致晕厥等。

6. 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引导学生学习低血糖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如立即进食、休息、寻求帮助等。

7.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遇到低血糖问题时,如何采取正确措施进行处理。

8.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模拟遇到低血糖问题,进行应急处理。

9. 血糖仪演示:现场演示如何使用血糖仪,让学生掌握检测血糖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低血糖应急预案及流程1. 低血糖定义2. 低血糖原因3. 低血糖症状4. 低血糖危害5. 应急预案6. 处理流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低血糖应急预案及流程的短文。

答案:略2. 作业题目:假设你遇到了低血糖问题,请按照所学流程进行应急处理。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低血糖的认识是否清楚?是否掌握了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2. 拓展延伸:邀请医生或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低血糖的相关知识。

血糖危急值处理流程

血糖危急值处理流程

血糖危急值处理流程血糖危急值是指血糖浓度偏离正常范围,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血糖危急值的处理,正确的处理流程对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血糖危急值的处理流程,希望能对临床工作中的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1. 判断血糖危急值的标准。

血糖危急值的判断标准一般是指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或高于27.8mmol/L。

当患者的血糖浓度达到或超过这个范围时,就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确认患者症状。

在处理血糖危急值之前,我们需要先确认患者是否出现了相关症状,如出汗、心悸、头晕、恶心、口渴、口干等。

这些症状往往与血糖浓度的异常有关,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

3. 确认血糖浓度。

确认患者的血糖浓度是处理血糖危急值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通过血糖仪或实验室检测来获取准确的血糖值,确保我们有正确的数据作为依据。

4. 低血糖危急值的处理。

当患者的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时,我们需要立即采取措施。

首先,可以给患者口服含糖饮料,如果汁或含糖汽水,以迅速提高血糖浓度。

如果患者已经失去意识或不能自主进食,我们需要立即给予葡萄糖静脉注射,以迅速纠正低血糖状态。

5. 高血糖危急值的处理。

当患者的血糖浓度高于27.8mmol/L时,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

首先,可以给患者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浓度。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确保血糖浓度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6. 监测和观察。

在处理血糖危急值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浓度和症状变化。

同时,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7. 寻找原因并采取措施。

处理血糖危急值之后,我们需要寻找导致血糖异常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如饮食、药物、运动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血糖浓度,我们需要帮助患者找到问题所在,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8.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在处理血糖危急值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及时沟通,告知他们患者的病情和处理情况,以及后续的注意事项和随访计划,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关怀和支持。

护理员低血糖预案模板范文

护理员低血糖预案模板范文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护理员在执行护理工作中遇到低血糖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降低低血糖对患者及自身安全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护理员对低血糖的认识和应对能力;2. 确保低血糖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3. 减少低血糖对患者及护理员自身安全的影响。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护理员在执行护理工作中遇到低血糖情况时的应急处置。

四、预案内容1. 低血糖的定义: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常见于糖尿病患者或服用降糖药物的患者。

2. 低血糖的识别:(1)患者出现头晕、出汗、心慌、饥饿感、视力模糊等症状;(2)患者意识模糊、精神状态不佳、甚至昏迷;(3)患者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呼吸急促。

3. 低血糖的应急处置:(1)立即停止当前操作,确保患者安全;(2)检查患者意识,若患者意识不清,立即进行急救;(3)迅速为患者提供糖分补充,如糖水、糖果、葡萄糖片等;(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病情无好转,立即报告上级领导或科室负责人;(5)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4. 低血糖的预防措施:(1)护理员应掌握低血糖的识别和应急处置方法;(2)糖尿病患者或服用降糖药物的患者应随身携带糖果、葡萄糖片等;(3)合理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药物过量;(4)合理膳食,避免饥饿感;(5)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5. 护理记录:(1)详细记录低血糖患者的症状、处置过程及结果;(2)记录患者血糖水平、药物使用情况等;(3)及时反馈给上级领导或科室负责人。

五、预案实施与监督1. 各科室应组织护理员进行低血糖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2. 定期检查护理员对低血糖应急预案的掌握程度;3. 对低血糖患者进行救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不断优化应急预案;4. 对护理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低血糖应急处置能力。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需要,可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预案应及时通知所有护理员,并组织培训。

内分泌科低血糖处理流程

内分泌科低血糖处理流程

内分泌科低血糖处理流程要是在内分泌科遇到低血糖的情况,咱可不能慌哦。

一、低血糖的判断。

一般来说呢,要是患者突然觉得心慌、手抖、出冷汗,就像是被吓了一跳那种感觉,还可能感觉特别饿,这时候就得警惕是不是低血糖啦。

还有些人会变得头晕晕的,看东西好像都有点模糊,或者感觉自己没什么力气,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这时候呀,咱们就得赶紧看看是不是低血糖在捣乱。

二、紧急处理。

1. 补充糖分。

2. 监测血糖。

在患者补充糖分的时候,咱们得赶紧给他测个血糖。

就像用一个小小的魔法棒一样,用血糖仪在手指上轻轻一扎,就能知道血糖的数值啦。

看看补充糖分之后,血糖有没有升上来呢。

三、后续观察。

1. 症状缓解。

要是吃了糖或者喝了糖水之后,患者说自己感觉好多了,那些心慌、手抖、头晕的症状都慢慢消失了,那可真是个好消息。

不过呢,咱们还不能掉以轻心。

还得让患者再休息一会儿,就像刚跑完步得缓一缓似的。

2. 症状未缓解。

如果吃了糖之后,患者还是感觉不舒服,症状没有改善,那这可就有点麻烦啦。

这时候就得考虑是不是低血糖比较严重,或者还有其他的问题呢。

这就需要咱们更小心啦,可能得赶紧联系医生,让医生来看看,是不是需要采取其他的措施,比如说注射葡萄糖之类的。

四、预防低血糖再次发生。

1. 饮食调整。

对于容易低血糖的患者,在饮食上可得多注意。

要保证按时吃饭,可不能饥一顿饱一顿的。

而且每餐都要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像米饭、馒头这些主食可不能少。

要是出去活动,还可以带点小零食,像饼干之类的,万一有点低血糖的感觉,就可以赶紧吃一点。

2. 药物调整。

有些患者低血糖可能是因为吃了降糖药或者打了胰岛素。

这时候就得看看是不是药物的剂量需要调整啦。

医生就得根据患者的情况,像血糖的控制情况、饮食情况、活动量等等,来看看是不是要减少一点药物的剂量,避免低血糖再次发生。

总之呢,在内分泌科遇到低血糖的情况,咱们只要冷静处理,按照这些步骤来,一般都能让患者转危为安的。

大家可都要记好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到低血糖该如何处理
低血糖有哪些表现
虚汗;脑晕;心跳加快;眼冒金花;颤抖;饥饿感;无力;手足发麻;说话含糊不清;烦躁;性格改变;定向障碍;癫痫发作;昏迷
出现低血糖怎么办
①方糖或果糖1-2粒
②小食:面包1-2片、或饼干5-6块
③果汁或含糖饮料半杯
④饭、粉、面一小碗
一般15分钟内症状缓解,不缓解应到医院处理
低血糖昏迷怎么处理
①如有可能应测血糖
②病人尚有意识,可饮糖水
③病人已昏迷,亲友可以在病人口腔粘膜、牙龈上涂抹蜂蜜等
④同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低血糖怎么预防
① 按时进食,生活规律
② 不可随便增加药量
③ 每次用胰岛素均应仔细核对剂量
④ 运动量恒定
⑤ 常测血糖
⑥ 随身带糖果以备用
低血糖异常血糖降低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
症状。

编辑本段危害
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
①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严重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②可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③一过性低血糖反应引起血糖波动,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④反复发生低血糖会动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为了防止低血糖昏迷,糖尿病患者平时注意随身带两样东西:一样是“病人卡”,说明自己的姓名、所患疾病名称、用药情况、家庭住址等;另一样就是食品或糖果,必要时吃上以迅速改变低血糖状态,但千万注意不要用甜味剂食品治疗低血糖。

心血管系统功能受损
表现心率加快,脉压增加,静息期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神经系统受损
大脑皮层受抑制,可发生意识朦胧,定向力识别力渐丧失,嗜睡、振颤、精神失常等,当皮层下受抑制,骚动不安,瞳孔散大,强直性惊厥等,甚至瘫痪,血压下降。

其它
眼睛、肾脏:出现视网膜剥离,眼底出血。

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加重肾损伤害。

编辑本段急救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迅速补充葡萄糖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及时补糖将使症状完全缓解;而延误治疗则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

因此,应强调在低血糖发作的当时,立即给予任何含糖较高的物质,如饼干、果汁等。

重症者应注意误使食物吸入肺中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

2、能自己进食的低血糖患者,饮食应低糖,高蛋白,高脂肪,少食多餐,必要时午夜加饮糖料一次。

3、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是低血糖抢救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

若病情不严重,尚未造成严重脑功能损害,则症状可迅速缓解,神志可立即清醒。

有条件的患者应立即用血糖仪进行测定,血糖小于3。

8毫摩尔/升者,应迅速补充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半杯甜果汁、半杯糖水、1汤匙蜂蜜、3~5块饼干、3~4块方糖、2~3块糖果等。

10~15分钟后,若症状还未消失可再吃一次。

若症状消除,但离下一餐还有1个多小时,则加食一份主食,如1片面包、一个馒头、3至5块饼干等。

如出现神志不清、突发昏迷等,家属应及早将患者送往医院。

编辑本段预防
1.对于低血糖症必须做到“防重于治”,并且预防低血糖发作是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最佳治疗措施。

在低血糖预防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合理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
◎ 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注意适量运动
◎ 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 糖尿病患者外出时应注意随身携带食物和急救卡片
◎ 警惕夜间低血糖
夜间低血糖的症状:
* 噩梦
* 出汗,汗湿衣服
* 晨起头痛
* 晨起乏力
夜间发生低血糖往往是非常危险的,有的甚至会因为低血糖而在睡梦中失去生命。

怀疑有夜间低血糖存在时,应该在次日午夜2~3点检测血糖。

证实低血糖后可做以下处理:睡前少量加餐或调整晚间胰岛素剂量。

2.低血糖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而低血糖是可以预防的。

低血糖发作对人体身心健康,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损伤,甚至死亡。

因此积极预防尤为重要。

由于低血糖症病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预防措施千差万别。

1.临床上以药物性低血糖多见糖尿病病人以胰岛素、磺脲类药物治疗者,尤其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应逐渐加量,避免加量过快。

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后按时进餐。

亦应避免运动强度过大。

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尤其是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期。

糖尿病病人及家属应熟知此反应,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处理。

注意Somogyi现象,以免发生胰岛素剂量调节上的错误。

2.对老年人用降糖药剂量需谨慎对长效磺酰脲类,尤其是格列本脲在应用时更应慎重。

低血糖早期症状不明显,当一旦发生,症状很严重,应立即静脉输注葡萄糖,至少密切观察72小时,并不断监测血糖浓度。

及时调整治疗。

3.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一些药物例如水杨酸制剂、磺胺药、保泰松、氯霉素、胍乙定、利血平等,可通过减弱葡萄糖异生、降低磺脲与血浆蛋白结合、降低药物在肝的代谢和肾的排泄等机制,增强磺脲类药物的降糖效应。

因此,在使用增强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应予注意,以免出现低血糖症。

4.对怀疑B细胞瘤者,应尽早进行饥饿实验和运动实验诱发,测定血浆胰岛素-C肽浓度,并进行B超、CT等影像学检查。

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可预防低血糖症的发作。

5.对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病人说明疾病的本质,给予精神分析和安慰工作。

鼓励病人进行体育锻炼。

饮食结构适当提高蛋白、脂肪含量,减少糖量,小量多餐,进较干食物,避免饥饿。

此外,在食物中加入纤维(非吸收性碳水化合物如果胶)有一定帮助。

也可试用小剂量的抗焦虑安定药如地西泮(diazepam)等。

6.因乙醇可阻碍肝糖异生并促进胰岛素分泌,常在进食很少而过度饮酒后8~12h发生,所以要避免大量饮酒,尤其是进食较少者。

由于摄入果糖、半乳糖或亮氨酸激发的低血糖症,预防方法是限制或阻止
这些物质的摄入。

7.对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伴有或不伴有迷走神经切除的幽门成形术者,进食后食物迅速进入小肠,结果导致食物的迅速吸收,促进胰岛素过早分泌,引起低血糖。

因此应避免进流质及快速进食。

应多次、少量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8.Addison病、腺垂体功能低减、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对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特别敏感,易致低血糖症,应特别注意。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