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荔枝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211172416_广东:茂名奋力构筑我国荔枝产业高地

211172416_广东:茂名奋力构筑我国荔枝产业高地

Vol.40No.042023 China Fruit News览会上先后荣获果王大赛奖项3个,优质苹果奖金奖38个、银奖43个;先后被《中国推介》栏目、央视财经频道等宣传报道。

借助苏陕协作、驻榆大型国有企业等优势资源,该市已在上海、西安等各大城市开设“榆林山地苹果”直销店48个,培育电商企业25家,开办各类网店、微店800多个,“海霞榆果”“墕头红”等产品品牌誉满四方,备受消费者青睐,销售范围已覆盖华东、华北和西南等地,并出口俄罗斯、尼泊尔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榆林市坚持品牌引领、龙头带动,延链补链,培育市级以上果业龙头企业13家、专业合作社289家、果品加工企业8家、果品营销企业12家、关联加工企业22家;启用万吨冷库群2个、智能选果线3条,果品冷库贮能达到11.2万t,配置冷藏车38辆;建成果品产销服务中心2个、现代果业产业园区3个,推动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同时,以标准化提升苹果生产效益和品质,让果农在品牌实践中更多分享品牌溢价收益,让消费者在品牌水果的选购中有更好的体验感。

全市从事苹果产业乡镇134个、村1126个,从业人员7.7万人,米脂、绥德和子洲等8个基地县苹果产值占当地农业产值的1/3以上,全市45.3万人因发展苹果产业而脱贫致富,“小苹果”成就了“大产业”。

(王秋萍)广东:茂名奋力构筑我国荔枝产业高地本刊讯广东省茂名市是全球最大的优质荔枝生产基地,全市70%的乡镇大面积发展荔枝,种荔枝的农户占65%以上。

近年来,茂名市积极推进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荔枝产业“小切口”推动现代农业“大变化”,将茂名荔枝打造成中国荔枝产业发展的成果展示窗口、乡村产业振兴的示范样板。

2022年,全市荔枝种植面积9.28万hm2,产量55.06万t,鲜果销售收入80.7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荔枝已成为富民兴村的重要支柱产业。

茂名市推进荔枝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做法,一是构筑产业发展新格局。

我国荔枝国际营销概况、存在问题以及对策

我国荔枝国际营销概况、存在问题以及对策

我国荔枝国际营销概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食品市场营销学》课程论文姓名XXX院(系)轻工食品学院专业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11学号指导教师XXX 博士职称教授日期 2013年 12月 1 日XXX一、我国荔枝生产基本状况1.种植规模最大,产量持续上升。

我国大陆荔枝产区南起海南省三亚、北到四川省攀枝花,东起福建省莆田、西到云南省元阳,其中广东省茂名是世界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

全世界荔枝年产量约250万吨,我国占全世界产量的50%以上。

茂名荔枝年产量40—50万吨,产量占全省的1/2,全国的1/4,全世界的1/5。

2.品种资源丰富,名优特产品多。

全世界现有荔枝品种250多个,其中我国占220多个,主栽品种25个,主要有三月红、白糖罂、妃子笑、白蜡、黑叶、桂味、糯米糍、进奉、玉荷包、鸡嘴荔、禾荔、大红袍、楠木叶、无核荔等。

3.鲜果收获期长,成熟上市期早。

我国荔枝产区跨越9个纬度差,18个经度差,是世界荔枝生产国中仅有的地理生长条件,收获期从4月中旬至8月下旬,可以建立约120天收获期原料基地。

每年4月中旬三月红荔枝开始上市,5月上旬白糖罂、妃子笑荔枝成熟上市,5月中旬黑叶、白腊等荔枝陆续成熟上市,迟熟品种桂味、糯米糍、进奉等5月底6月初成熟上市。

二、我国荔枝国际营销概况1、出口量占世界1/5。

世界荔枝的主产国为中国、印度、泰国、越南、南非、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等,但全世界的荔枝鲜果出口贸易很少,年出口贸易量仅为5万吨左右。

我国荔枝出口约1万吨,其中广东省约占65%,海南省约占30%,其他省占量不多。

出口荔枝品种以妃子笑为主,小量玉荷包和黑叶。

2.出口数量持续增长。

我国荔枝品种优、质量好、果色靓,成熟早,享誉海内外。

以茂名荔枝为例,早在1983年开始出口荔枝80吨到香港、澳门,以后每年以14%的速度增加,1997年出口量已达500吨。

1993年又有20吨茂名荔枝销往东南亚市场,此后出口量逐年递增,1994年出口20吨,1995年出口40吨,1996年出口40吨,1997年出口80吨。

高州荔枝滞销的调研报告

高州荔枝滞销的调研报告

高州荔枝滞销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高州荔枝滞销一、调研背景近期,有关高州荔枝滞销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该问题的原因,本次调研旨在分析导致高州荔枝滞销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该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调研目的1.了解高州荔枝的主要市场;2.分析导致高州荔枝滞销的原因;3.提出解决高州荔枝滞销问题的有效措施。

三、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向消费者发放问卷,了解其对高州荔枝的购买意愿和消费需求;2.市场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高州荔枝主要销售市场,了解销售情况和价格波动;3.采访:与高州荔枝种植户、批发商等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产销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市场调研显示,高州荔枝的主要销售市场集中在省内,如广州、深圳等大城市。

国内外对高州荔枝的认可度较高,价格相对较高。

2.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州荔枝在价格上相对较高,导致部分消费者购买时选择了其他相对便宜的水果。

此外,高州荔枝的包装和品质也存在一定问题。

3.采访中了解到,高州荔枝的种植户在销售过程中存在缺乏统一的销售渠道和市场营销能力,导致产品流通不畅,滞销情况较为严重。

五、解决措施1.加强市场推广:通过加大对高州荔枝的宣传力度,提升消费者对其认知度和购买意愿。

并通过合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直销渠道,降低中间环节费用,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2.提升产品品质:加强荔枝的种植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果实的品质和口感。

加强包装设计和规范,提升产品的档次感。

3.完善冷链物流:加强冷链物流建设,保证高州荔枝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和质量。

同时,通过合理的定价策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

六、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导致高州荔枝滞销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推广不足、产品品质问题和缺乏统一的销售渠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加强市场推广、提升产品品质和完善冷链物流等措施。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促进高州荔枝产业的繁荣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深加工或可解决荔枝销路问题

深加工或可解决荔枝销路问题

深加工或可解决荔枝销路问题•背景•荔枝深加工技术•深加工产品的优势与市场前景•深加工产品的营销策略目•案例分析•结论与建议录CHAPTER背景近年来,荔枝的产量逐年增加,但销售市场相对有限,导致部分荔枝出现滞销现象。

荔枝的鲜食市场已经相对饱和,而深加工市场的开发尚不充分,因此深加工成为解决荔枝销路问题的一个潜在方案。

荔枝是一种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的水果,其生产和销售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

荔枝产销现状荔枝的保鲜期较短,运输过程中容易腐烂变质,导致销售半径有限。

传统的鲜食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新的消费群体和市场需求未能得到充分开发。

荔枝种植户缺乏深加工技术和设备,难以进入深加工市场。

面临的销路问题深加工潜在的解决方案CHAPTER荔枝深加工技术低温保鲜通过调节气体比例(如氮气和二氧化碳)来创造一个低氧环境,以减缓荔枝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延长保质期。

气调保鲜辐射保鲜日晒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干燥030201糖水荔枝罐头荔枝果汁罐头罐头制作鲜榨果汁浓缩果汁果汁加工CHAPTER深加工产品的优势与市场前景加工过程可以延长荔枝的保质期,使其能够更长时间地保存,降低损耗率。

通过特定的加工方式,如低温冷藏、真空包装等,可以保持荔枝的新鲜度和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长时间保存的需求。

延长荔枝保质期增加产品多样性深加工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口感和偏好,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通过研发新口味、新口感的产品,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促进销售。

满足消费者需求VS提升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CHAPTER深加工产品的营销策略定位与品牌塑造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特征,将深加工产品定位为高端、中端或大众市场,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品牌塑造通过包装、广告、口碑等手段,打造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品牌形象,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线上线下推广线上推广线下推广与相关企业、机构或个人进行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或进行资源共享,实现共赢发展。

中国荔枝出口贸易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荔枝出口贸易现状与发展对策

一、我国荔枝出口贸易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荔枝出口量逐年增加,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荔枝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但随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我国荔枝出口贸易面临许多挑战和困境。

1. 产地分散:我国荔枝生产地分布广泛,产量高,但由于产地分散,导致物流成本高,运输不便,影响了出口贸易的效率和成本。

2. 品质不稳定:由于我国荔枝产地不同,气候、土壤等因素造成荔枝品质不稳定,难以满足国际市场对高品质水果的需求。

3. 贸易壁垒: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对我国荔枝实施了限制性措施,如加征关税、检疫标准等,限制了我国荔枝出口。

4. 价格波动:我国荔枝出口价格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较大,价格波动较为频繁,给出口商和种植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风险。

二、我国荔枝出口贸易发展对策针对我国荔枝出口贸易面临的困境和挑战,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解决和应对。

1. 产地整合:加强荔枝产地的整合和规划,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出口效率。

2. 品质提升:加强技术研究和培训,提升荔枝种植、采摘、包装等环节的技术水平,保证荔枝品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多元化市场:积极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出口机会,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降低市场风险。

4. 优化供应链:加强产、供、销一体化,优化荔枝的供应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

5. 贸易协商: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协商,争取降低进口国对我国荔枝的限制性措施,开拓更多的国际市场机会。

6. 品牌建设:加强对我国荔枝的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升我国荔枝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7.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支持荔枝出口贸易的政策措施,如财政补贴、关税减免、市场宣传等,增加种植户和出口商的信心和积极性。

三、结语我国荔枝出口贸易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充满机遇。

只有通过不断加强技术改造,拓展市场,优化供应链,加强质量管理,提升品牌影响力,促进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工作,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荔枝出口贸易的发展,走向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

小型批发市场的荔枝运输需求与解决方案

小型批发市场的荔枝运输需求与解决方案

小型批发市场的荔枝运输需求与解决方案小型批发市场是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为客户提供新鲜水果和其他产品。

在夏季,荔枝作为一种受欢迎的水果,供应商需要在市场上保持良好的货源。

然而,荔枝是一个易腐烂的水果,需要特殊处理和运输方式来保持其新鲜度。

因此,小型批发市场面临着荔枝的运输需求与解决方案的挑战。

首先,荔枝运输需要考虑到货物的新鲜度和保鲜。

由于荔枝易坏,长途运输可能导致果实的腐烂和品质下降。

因此,供应商需要寻找一种适合荔枝运输的方法,以确保货物在到达市场之前保持新鲜。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是使用专门设计的运输容器。

这些容器可以提供适当的环境,控制温度和湿度,以延长货物的保鲜时间。

例如,可以使用保温材料的箱子来隔离荔枝,防止外界温度波动对货物质量造成损害。

此外,在运输过程中,定期开箱检查货物的状态也是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腐烂或损坏的荔枝。

其次,荔枝的快速运输是保持货物新鲜度的关键。

由于荔枝的保鲜时间较短,供应商需要确保快速而高效的运输方式。

这可以通过与可靠的物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来实现。

物流公司可以提供专门的冷藏货车和快速运输服务,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将荔枝从产地运送到市场。

另外,荔枝的缺货是另一个问题,因为供应商需要保证市场上始终有充足的荔枝供应。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供应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他们可以与多个荔枝种植园建立联系,以确保获得稳定的货源。

其次,他们可以与当地农民合作,提前预定荔枝产品,以便在水果成熟后立即进行采摘和运输。

此外,供应商还可以考虑与其他水果供应商进行合作,以共享资源并确保市场上有稳定的荔枝供应。

最后,为了满足顾客对荔枝的需求,供应商还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品种和包装。

与传统的普通荔枝相比,供应商可以考虑供应当地特色品种的荔枝,以吸引更多顾客。

此外,不同包装方式也可以提供给顾客选择,如塑料袋、纸箱或礼品包装等,以适应不同场景和需求。

总之,小型批发市场面临着荔枝运输的需求与解决方案的挑战。

我国荔枝产业竞争力现状及提升策略

我国荔枝产业竞争力现状及提升策略

目前 ,中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荔枝种植 国,荔枝 产量 占世界总产量的7 %,然而 ,我国的荔 枝在 国际市 0
场上 已经受到 了泰 国、越南产品的威胁 ,相对竞争力 日 益下降。因此 ,选取泰国 、越南作为分析中国荔枝 比较
优劣势 的国家。 作为荔枝 的原产地 ,中国的荔枝产业具 有得天独厚 的优势 。从生产技术上看 ,中国具有2 0年 的荔枝种植 20
为主业 ,其生产经验代代相传 。2 世纪8 年代 以来 ,中 0 0
国加大了对荔枝栽培技术的研究 ,使我 国的荔枝栽培与
种 植 处 于世 界 领 先水 平 。
从 自然 资源上看 ,首先 ,中国荔枝 的品种资源丰 富。相对于泰 国、越南的单一品种 ,中国荔枝 品种的数
量更 多 ,品质更好 。据不完全 统计 ,中国现有荔枝 品 种2 0 4 多份 ,其 中的桂味 、糯米糍 、妃子笑、鸡 嘴荔 和 白糖罂果实饱满 ,色泽光亮 ,口感鲜美 ,是可 以实施高 产 、优 质、高效益栽培的优 良品种。其次 ,中国荔枝种 植地区的气候资源优势明显。中国荔枝主产区位于亚热 带季风气候 区,优 于泰国 、越南的热带季风气候区 ,气 候条件优越 。再次 ,中国适宜荔枝栽培 的区域较广 ,南 起海南三亚 ,北至 四川攀枝花 ,东起福建莆田,西至云
Chi Tr na opi a A grcu t r cl i lu e
我 国荔枝产 业竞争 力现状 及提 升策 略
◎ 厦 门 大学 程 泽南 庐 喻辰 叶 冉
摘 要 :随着 中国加入 中 国一 东盟 自由 贸易 区及 “ 早期 收获 协议 ” 、 “ 关税 ”政 策 的 实 零 施 ,我 国的 荔枝 产 业 面临 着严 峻 的外 贸挑 战 。本 文 通过 对 近十 年 来荔 枝 总产 量及 进 出 口量 的数

对茂名荔枝产业的简单探究与思考

对茂名荔枝产业的简单探究与思考

对茂名荔枝产业的简单探究与思考摘要:茂名荔枝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过许多的辉煌,被尊称为“百果之王”。

但本文主要是针对茂名荔枝近年来价格低迷这一现象,通过了解茂名荔枝的历史和现状,分析茂名荔枝产业滑坡的原因,试着找出根源之所在,并由此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茂名荔枝产业的继续发展壮大谋得出路。

关键词:茂名荔枝产业;历史与现状;衰退根源;发展出路。

前言茂名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荔枝种植和生产基地。

荔枝也是茂名农村的支柱性产业,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但近年来,“荔乡”的“荔农”们已经热情不再,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荔枝的收购价格持续走低,可是管理成本却节节攀升,使得种植荔枝的风险越来越大。

于是也有越来越多的果农纷纷放弃了荔枝的管理甚至将其砍伐掉,这样一来,茂名荔枝的前景确实令人担忧。

1 茂名荔枝种植概况荔枝,学名Litchi chinensis ,无患子科常绿乔木,树皮灰黑色,有白色小斑点和黑褐色瘤状隆起。

春季开淡黄色小花,花香浓郁,是重要的酿蜜来源。

夏季成熟,呈近圆形,果皮暗红色,有鳞状突起。

果肉半透明如凝脂状,味香美,清甜多汁,百吃不腻。

而且荔枝营养丰富,果肉中含糖量高达20%,每一百毫升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可达70毫克,此外还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

还有保健的作用,《本草纲目》载荔枝可“止渴、生津、益人颜色,通神、益智、健气,治瘰疬、瘤赘……”等。

因其风味绝佳,深受大众喜爱,唐代或更早即已列为贡品。

唐代大诗人杜牧有《过华清宫》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由此也可看出我国的荔枝种植历史悠久,大约有二千多年。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岭南佳果,色、香、味皆美,有“百果之王”的美称。

荔枝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多省都有栽培。

广东省茂名市被成为“荔枝之乡”。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处热带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22.3-23℃,年日照1859-2119小时,日照率35.6%以上,年平均降雨量1509-1794毫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农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茂名荔枝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学生专业班级电子商务专业2007级本科二班学生姓名(学号)彭敏丽(********)指导教师陈晓明完成时间2010年11月7日二○一○年十一月七日目录摘要 (1)前言 (2)一、茂名荔枝生产现状 (2)二、世界荔枝的进出口贸易概况 (3)三、影响茂名荔枝出口的主要因素 (4)(一)保鲜困难,长途运输障碍大 (4)(二)深加工发展不到位,难形成产业支撑 (4)(三)出口渠道窄,市场单一 (4)(四)管理成本高,价格低迷,农民种植热情下降 (5)(五)出口荔枝遭遇绿色贸易壁垒 (5)四、发展茂名荔枝出口贸易的对策 (6)(一)科学调整品种结构 (6)(二)加强保鲜、加工、包装研究 (6)(三)提高标准化生产,健全市场准入制度 (6)(四)建立区域品牌,拓宽销售渠道 (7)结论 (7)参考文献 (8)茂名荔枝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电子商务专业2007级本科二班彭敏丽指导老师陈晓明【摘要】茂名是中国荔枝的一大产区,同时是世界荔枝的主产区之一,在种植生产上具有地形、气候及历史文化等方面有利因素,在国际上具有广大市场。

本文在阐述茂名荔枝生产现状、世界荔枝的进出口贸易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茂名荔枝出口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发展茂名荔枝出口贸易的对策。

【关键词】茂名荔枝出口现状问题对策前言荔枝是茂名的特色水果,有岭南佳果之称,素来闻名。

目前全球属于适宜种植荔枝的国家不足十个,茂名常年荔枝种植面积达到140万亩,相当于中国以外世界荔枝主产国的荔枝种植面积之和,每年荔枝产量约四十万吨,占全世界荔枝产量的五分之一。

茂名如何保证荔枝这一岭南佳果的生命力,借助其优势畅销国际市场,给果农带来实惠,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一茂名荔枝生产现状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在植物分类上属无患子科(Sapindaceae)荔枝属(Litchi Sonn),属南热带常绿果树,原产中国和越南,经济价值高,果实营养丰富。

茂名荔枝的栽培历史长达2000多年,目前每年的产量30—40万吨,约占世界荔枝产量的五分之一[1],是世界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

茂名市的荔枝生产,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把荔枝作为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立了大连片荔枝生产基地。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茂名市荔枝的种植面积从1961年的8536.5亩发展到历史最高峰2002年的177.22万亩,总产量从2696.9吨增加到37.43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是建市初期的207倍和138倍[1]。

表1 茂名市荔枝的种植面值及产量变化年份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种植面值(公顷)11.27万11.16万10.91万9. 67万9.50万-总产量(万吨)33.8337.8441.9438.7337.2041.05产量变化-16.8%11.9%10.8%-5.2%-5.4%8.6%数据来源:茂名市统计局茂名地区,地形以山为主,气候条件适宜种植荔枝,荔枝种植历史悠久。

荔枝已经成为当地部分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以高州根子镇柏桥村为例,全村有5600多亩地,而荔枝面积就达到了5000多亩,几乎家家都有荔枝林。

茂名市水果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以2002年为例,该村农民人均收入为8323元,其中荔枝收入5310元,占家庭收入的64%[2]。

表2 茂名荔枝占全市水果种植面积结构比年份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水果面积(万公顷)28.18 27.94 27.46 23.94 23.57 荔枝面积(万公顷)11.27 11.16 10.91 9.67 9.5 面值比40.00% 39.94% 39.73% 40.40% 40.31%数据来源:茂名市统计局表3 茂名荔枝占全市水果产量结构比年份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水果总产量(万吨)202.25 212.53 222.27 215.21 217.61 荔枝总产量(万吨)33.83 37.84 41.94 38.73 37.2产量比16.73% 17.80% 18.97% 18.00% 17.09%数据来源:茂名市统计局茂名荔枝的主要品种有:妃子笑、白糖罂、糯米糍、白腊、黑叶、桂味、鉴江红糯、晋奉等。

产期大部分集中在4月中旬到7月中旬。

不同品种的上市时间分布大致为:4月中旬:三月红,5月上旬:白糖罂、妃子笑,5月中旬:黑叶、白腊等。

6月中旬:贵味等。

比广西、广州荔枝早熟15-20天。

目前,茂名荔枝的主要加工产品包括荔枝干、荔枝罐头、荔枝果汁与荔枝酒等。

全市有规模的荔枝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荔枝能力7601吨;实际加工的荔枝鲜果7770吨,生产加工品1975吨,其中荔枝汁180吨,荔枝干215吨,荔枝罐头80吨,荔枝果酒1500吨。

实际加工荔枝汁、荔枝干、荔枝罐头、荔枝果酒等加工品占加工能力的25.98%,加工的鲜果占总产量的2.09%(2009年)[1]。

二、世界荔枝的进出口贸易概况茂名市荔枝出口主要集中于香港、澳门、新加坡、印尼、美国以及欧洲等少数国家和地区。

总体出口量少,比例低。

目前,全球商业性栽培荔枝的国家与地区不多于三十个,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亚洲。

荔枝主要出口国家与地区有中国大陆、南非、泰国、越南、印度、以色列、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和中国台湾等。

主要进口国家与地区为美国、日本、加拿大和中东等。

中国的荔枝目前主要是内销,出口产品主要以鲜果和荔枝罐头为主,也有少量的荔枝干和荔枝果汁。

估计每年鲜荔枝的国际贸易量在5~6万吨之间,约占总产量的2%[3]。

综合有关资料,荔枝鲜果的进出口贸易大致情况是:香港和新加坡每年5~7月从中国大陆、台湾和泰国进口约1~2万吨荔枝;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每年11月~次年3月从马达加斯加、南非、毛里求斯和澳大利亚等国进口约1~2万吨荔枝,5~8月从以色列进口少量荔枝[4]。

近几年,中国大陆,也有少量荔枝出口到欧洲和日本市场。

总体上,荔枝还是国际市场较小宗的贸易果品,在国际水果贸易中所占比例很小。

数据来源:张秀青,韩一军,翟雪玲《“零关税”贸易中中国龙眼、荔枝的贸易流向分析及趋势判断》三、影响茂名荔枝出口的主要因素(一)保鲜困难,长途运输障碍大荔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未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是一种保鲜期短暂的水果。

对于广大荔枝种植者来说,最大的困惑也来自:保鲜与加工。

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曾写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此地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古时候,千里之外的帝王宗亲为了吃上鲜荔枝不得不靠夜以继日的飞马传递。

在当今,即使交通运输已经得到飞速发展,但运输成本也随之提高。

据有关资料,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保鲜方式是将鲜荔枝放入装有冰块的泡沫箱,这样可保鲜3—4天,不过成本要增加0.1—0.2元/斤[6]。

只有少数几家公司采用冷库,不过成本就更大了。

加上荔枝本身的成熟期比较集中,采收期短,以及近年来产业结构的趋向,产量的提高,季节性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这给荔枝的采收、运输、保鲜和销售增加了极大的压力。

“如果广东的荔枝能够三分之一实现外销,三分之一实现深加工,那么即便在丰产的年份,荔枝一斤卖到四五元都是不成问题的。

”广东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郑惠典如此认为。

但二十年来,广东乃至全国在这两方面的科研仍无明显突破。

(二)深加工发展不到位,难形成产业支撑荔枝汁和浓缩汁属初级加工的半成品 ,附加值低 ,耗费资源较多而效益相对较低。

应开发多元化的荔枝产品如荔枝饮料、荔枝酒、荔枝果粉等。

2007年桂东南地区的荔枝制罐和制汁加工产量达 2万吨 ,约占当年总产量 5%。

粤西地区的荔枝制干和制酒的加工产量达4 .5万吨 ,约占当年总产量的 8.1%。

粤中地区的荔枝干产量0.5万吨 ,约占总产的7.3%。

粤东地区的荔枝罐头产量2万吨 ,占总产12.5%[7]。

在茂名荔枝进出口贸易中,初级产品所占出口量比重较高,而加工产品及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比重很小。

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使茂名荔枝的出口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而且由于对产品的加工成度不高,附加值低及不便于储藏和运输等原因,茂名市的大量鲜荔枝无法出口海外,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荔枝出口效益的提高。

这在很大一方面显示了茂名荔枝出口结构的不合理。

(三)出口渠道窄,市场单一茂名市荔枝出口主要集中于香港、澳门、新加坡、印尼、美国以及欧洲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有关资料,由于保鲜技术、保鲜成本等因素的障碍,目前广东荔枝的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1%左右。

茂名市从事鲜荔枝出口加工的企业规模少,大多处于分散经营的状态,企业竞争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品品质欠缺,缺乏品牌意识。

同时,缺乏营销概念,在目标市场、分销渠道、消费者需求等方面认识不深。

过于集中的市场格局,出口受对方政策和意外因素的影响,出口不稳定。

而对于东欧、中东、拉美这些限制较小的国家却没有太大的市场。

这样的市场结构难以使茂名荔枝的出口贸易形成规模,也是不合理的。

(四)管理成本高,价格低迷,农民种植热情下降据广东省农科院水果所专家组调研结果,化肥、有机肥和叶面肥的支出,约占荔农每年总支出的25%。

此外,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的支出,也是荔枝园一年管理中较大的支出,约占每年总支出的10%。

1999年以前,一棵荔枝树的农药、化肥成本是10元。

那时候农民用化肥相对较少,有机肥用得多一点,用药也较比单一。

近几年,果农大概每年要以20元/株的费用来种植荔枝。

按照当地30株/亩的常规种植密度,农资成本达到600元/亩[8]。

荔枝的生产已成为茂名市大部分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但随着周边省区和毗陵产区荔枝投产面积的增加和今年来消费市场的疲软,荔枝销售价已逐年下降,荔枝产业的总体效益欠佳。

比如08年荔枝的售价曾接近生产的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

荔枝生产效益比每况愈下,农民对生产的信心不足,这种“果甜价苦”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果农生产的积极性。

在偏北面的少数山区,由于荔枝质量差或采摘难出现被农民“弃管”的现象。

在价格低迷时,部分地区果园“失管”的现象较为严重。

根据茂名市水果局了解的情况表明,全市荔枝管理正常占50%左右,放松管理占42%左右,放弃管理或改种约占8%[2]。

农民的对荔枝果园的管理水平以及相关的投入直接关系到荔枝的产量、质量。

对果园的“弃管”、“失管”直接导致的荔枝的产量、质量的下降,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善,甚至继续恶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茂名荔枝的出口。

(五)出口荔枝遭遇绿色贸易壁垒自1995年以后,美国、日本、加拿大和英国先后解除了对中国大陆荔枝的进口禁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