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农业概况
茂名市农业概况

茂名市农业概况茂名市行政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介于东经110°19′-111°41′,北纬21°22′30〃-22°42′30〃之间,东与阳春、阳西交界,西与廉江、吴川毗邻,北与罗定及广西的岑溪、北流、容县接壤,南临南海,土地总面积11495平方公里,海岸迂回线长220公里。
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辖高州、化州、信宜三个市(县级),以及电白县、茂南区、茂港区。
全市有131个镇(含镇一级单位),12个国营农(林)场,1742个村民委员会。
2003年末总人口668.12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536.3万人。
一、农业资源茂名市属热带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高温多湿,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势北高南低,背山面海;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矿产资源丰富;海岸线长,渔场广阔,港湾众多,滩涂面积大。
这种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使茂名农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气候资源十分丰富。
气候总的特点是:“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夏长冬暖,四季如春”。
全市年平均气温22.3~23°C,月平均最高气温26.5~28.7 °C(七月),月平均最低气温14~16°C(一月),年内≥10°C的积温7857~8413 °C,持续天数337~355天,基本无霜;平均年日照1939.3~2161.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7%,太阳辐射总量为106.59~116.99大卡/平方厘米;降雨季节长,年降雨量1500~1800毫米,降雨日在100~170天之间。
2、农业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大。
在全市1724万亩土地总面积中,山地195万亩,占11.3%,丘陵1139万亩,占66.1%,台地平原390万亩,占22.6%。
除极少数荒山秃岭外,绝大部分的土地可利用发展种养业。
可开发利用的水面221万多亩,其中水库、湖面15万亩,鱼塘23万亩,20米内深浅海滩涂183万多亩。
茂名乡村调研报告

茂名乡村调研报告茂名乡村调研报告一、引言茂名乡村位于广东省茂名市,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农村地区。
为了深入了解茂名乡村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乡村调研,并撰写了此份报告。
二、乡村发展现状1. 自然环境:茂名乡村地处丘陵地带,气候宜人,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
2. 人口情况:茂名乡村人口众多,但大部分是老年人,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
3. 农业发展:茂名乡村的农业以水稻和糖蔗种植为主,但农作物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4. 经济状况:茂名乡村的经济主要依赖农业和传统手工业,产业结构落后,缺乏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仍存在的问题1. 农业结构单一:茂名乡村过于依赖水稻和糖蔗种植,农作物种类单一,农业收入不稳定。
2. 劳动力流失严重:茂名乡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高,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
3. 交通条件差:茂名乡村缺乏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给采购和销售农产品带来不便。
4. 公共服务不完善:茂名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不完善。
四、发展策略与建议1. 多元化农业:茂名乡村应推广多种农作物种植,提高农业产业的多样性,增加农业收入的稳定性。
2. 青年留乡:为了解决劳动力流失问题,可以鼓励和培育青年农民创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成长空间。
3. 加强交通建设:茂名乡村应加大对交通运输网络的投资,提高公路和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水平,提高农产品运输的便捷性。
4. 加强公共服务:茂名乡村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水平,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五、结论通过此次茂名乡村调研,我们发现茂名乡村在农业结构、劳动力流失、交通条件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然而,茂名乡村也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潜力,只要采取正确的发展策略与建议,茂名乡村的发展前景仍然可观。
希望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和支持茂名乡村的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
茂名油茶种植面积多大

茂名油茶种植面积多大茂名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油茶产区。
茂名的油茶种植面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大,目前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农业产业。
下文中将详细介绍茂名油茶的种植面积情况。
首先,茂名的油茶种植历史悠久。
早在唐朝时期,茂名就开始种植油茶,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在清代,茂名的油茶产量进一步增加,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
如今,油茶在茂名的种植面积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其次,茂名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油茶的生长。
茂名位于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这种气候条件对油茶的生长十分有利。
此外,茂名的土壤肥沃,适合油茶的生长。
这些优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油茶种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再次,茂名政府对油茶种植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茂名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资金补贴、技术培训等,以鼓励农民种植油茶。
此外,茂名还成立了专门的油茶协会,组织农民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活动。
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茂名油茶种植的规模和质量。
同时,茂名的油茶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XX 年,茂名的油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X万亩。
其中,以茂南区为主要种植区域,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60%以上。
茂南区的油茶种植规模大,种植技术先进,产品品质优良,成为茂名油茶产业的重要支撑。
最后,茂名的油茶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绿色食品的日益关注,油茶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逐渐被人们所认可。
茂名的油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畅销国内外市场。
茂名也积极推动油茶的深加工,研发油茶产品,提高附加值,进一步推动茂名油茶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茂名的油茶种植面积逐年增长,目前已经达到X万亩。
茂名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茂南区政府的支持力度,以及油茶产业的市场潜力,都为茂名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信在茂名市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茂名的油茶产业会继续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茂名自然资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茂名自然资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一、茂名自然资源概况土地资源茂名陆地面积11459平方公里,山地面积1300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近百座;地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土类土种达8类192种之多,开发空间广阔。
海洋、森林及物产资源茂名市有岛屿12个,有迂回海岸线220公里,有水东、博贺、莲头、东山等大小26个港湾(博贺港是全省最大渔港),-20米等深线浅海雄涂面积1.13万公顷。
海域具有热带性、活跃性、多样性、边缘性特点;域内有鱼类、虾类、蟹类、贝类以及海胆、海星、海蜇等海洋生物140多种。
生物种类多,可供食用、药用、观赏、用材及工业原料的植物多达600余种,森林蓄积量达1417.70万立方米,开发潜力巨大。
茂名是“全国水果生产第一市”,香蕉、龙眼、荔枝、芒果、黄榄等水果种植面积已达380多万亩。
在根子镇,只要你登上观荔亭,就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荔枝林海。
矿产资源茂名已探明矿藏近100种,潜在价值4000亿元以上。
油页岩和高岭土储量和质量居全国之首,玉石矿为全国三大玉矿之一,盛产全国唯一的“南方碧玉”,银岩锡矿居全国第三,东坑金矿为广东省第二,稀土、斑岩型锡矿、钛矿等储量均居全省首位。
水资源茂名市河川发育,溪流密布,河流众多,境内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9条(最大的河流为鉴江,其次为袂花江、罗江等)。
多年平均径流深96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10亿m3,另有过境水8亿m3,地下水38.7亿m3。
目前,茂名水利体系已具有相当的基础和规模,形成了以高州水库为龙头,大中型水利工程、蓄引提水工程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水资源配置供水系统。
港口资源茂名市位于南中国海之滨,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的深水港口资源优势。
茂名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包括水东、博贺、北山岭三个港区,现已有码头泊位41个,是全国大港之一,吞吐能力1759万吨。
茂名市有岛屿12个,迂回海岸线达220公里。
-10米等深线海滩涂面积628平方公里,目前仅开发了30.3%。
茂名市农业补贴绩效分析

Pe r f o r ma nc e Ana l y s i s o f t he Ag r i c ul t ur a l Subs i d i e s i n Ma omi ng Ci t y
W U Ji a n - hui
( 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i C S a n d C o m m e r c e ,G u a n g d o n g U n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1 o g y,G u a n g z h o u 5 1 0 5 2 0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r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u b s i d i e s i n M a o mi n g .G u a n g d o n g
K e y wo r d s :A g r i c u l t u r a 1 S u b s i di e s ; P e r f o r m a n c e A n al y s i s : S u g g e s t i o n s
茂名市农业概况
茂名市位 于 中国南 海之滨 ,地处广 东省西南 部 ,
i mp r ov e t he St r u ct ur e of a gri C Ul t ur e ; i mp r ov e t he St a n d ar d of s u bsi di e s a nd i nc r e as e f un di n g f or t h e w or k ; i S s ue d as s oo n a s p os S i b1 e t h e i mpl e me nt at i o n s c h e me of f a r m m ac hi ne r y p ur c h as e s ubs i d y p r o gr a m an d i mpr ov e t h e met ho ds o f eq ui p me nt v eri fi cat i o n s
茂名布局农业由大到强

茂名布局农业由大到强作者:马健高凤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5年第15期农村有句俗语:养猪的不如卖猪肉的,搞生产的不如做买卖的。
农民丰产能否丰收,全凭市场说了算。
作为广东省传统农业大市茂名,这些年来,一直琢磨着如何跳出农业大市,跻身农业强市的行列。
近期,本刊记者深入茂名市村镇、企业,跟随茂名市农业局局长朱积一同探寻转型期的当地农业轨迹。
茂名是广东农业大市,从粮食生产、水果生产、蔬菜生产到生猪生产、海产品生产,五大块一直位列广东省第一或者第二。
每年的农产品产量达900万吨,特别是水果,茂名共有350万亩水果园林,年均产量达260多万吨,是全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
白糖罂、桂味、妃子笑等荔枝产品早已是驰名中外的名牌产品。
同时,茂名也是全国知名的“北运菜”生产基地,素有“天然大棚”之称。
朱积坦言,多年来,茂名市的农业生产从不乏力,但市场总欠缺火候,“卖难”成为了纠缠多年的“顽疾”,严重制约了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优势未来讲的是流通2012年,茂名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意见》并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农业强市”的战略目标。
朱积在采访中分析道,“在未来的农业产业竞争中,流通仍将占据主导因素。
正如专家判断,农业发展优势,过去讲的是资源,现在讲的是加工,未来讲的是流通。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为10%左右,中国的物流成本为18.6%左右,茂名的物流成本为20%左右,可见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只要能够将现在的物流成本降低10%左右,即可直接盈利58亿元,茂名市经济总体水平就能出现一次新的飞跃。
”因此,朱积认为,茂名应当依托现有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整合物流资源,努力打造物流业发展高地核心区,以沿沈海线物流发展带、沿包茂线物流发展带、沿洛湛线物流发展带、沿“海上丝绸之路”线物流发展带为支撑,构建物流产业发展骨干网络;以重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为节点,加快构建全市现代物流业服务体系,把茂名打造成为南中国农产品物流集散地。
渔业成广东茂名市农业支柱产业,去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达135亿

协 会消 息 。2 0 I 7 年 上半 年 ,越 南水 产
品 出口额 3 6 . 1 亿美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
元 ,约 占全市农村经 济总产 r 卣的 1 ,
茂 名市渔 业 已成 为大农 业 中的 支} t - : 产
、
美 国再 次提 高 对 越 南 巴沙 鱼 的 反 倾 销 税
9 , q 1 6 日 讯 ,美 国商务部在 第1 3 次
行 政 审议 后 决定 ,将 自越南 进 口的 冷
公 布 之 日起 生 效 。 据 9月 1 5日 发
布 的F .N o .1 —1 0( 8)/ S t a n d a r d s /
S P ( s h a n d Fi s h e r i e s F r o d u c , )
技 术 委 员会 发布 决议 ,在 共 同的 渔业 区 设定 无 须鳕 春 季禁 捕期 。该措 施将
和 国 。最 有 价值 的鲱 鱼 产品 之 一是 销 往 日本市 场的鲱鱼子产品 。
金枪 鱼 以外的海 鱼5 . 8 亿美 元 (占出口
份额 的l 6 %),软体海产 3 . 2 亿美元 ,金
枪鱼2 . 7 亿美 元 .蟹和 甲壳类海产0 . 4 亿
美元 . .
阿根 廷 与 乌 拉 圭 设 定春 季 无 须 鳕禁捕期
行业动态 一I N F O R M A T I O N
种青 虾 池 塘 生 态 养殖 系 统 ” 获 国 家实 用 新型 专 利 授 权
广东茂名高州市加快农业发展推动 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该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加快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笔者进行了调研,以下是调研报告的内容:一、农业产业基础调研1. 高州市农业资源概况高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全市农用地总面积达到XXX万亩,其中水田占比XX,果园占比XX,蔬菜地占比XX。
农业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 农业产业结构高州市农业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以稻谷、甘蔗、蔬菜、水果为主导,养殖业以禽畜养殖为主。
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缺乏良好的产业联动,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不畅通,存在销售难题。
二、农业现状分析1. 农业生产水平高州市农业生产水平整体较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为普及,种植业和养殖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农业生产水平仍有差距,生产效率有待提高。
2. 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农业生产成本较高。
土地资源有限、劳动力成本上升、农业生产资材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2)产品销售渠道窄。
农产品销售主要依靠传统的集市和中间商,缺乏规模化、品牌化的销售渠道。
(3)技术创新不足。
缺乏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品种和新设施设备,影响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三、农业发展对策建议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1)加强特色农业发展。
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培育适应本地特色的农产品,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2)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
整合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2.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1)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
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效率,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
3. 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1)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茂名市农业概况
茂名市行政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介于东经110°19′-111°41′,北纬21°22′30〃-22°42′30〃之间,东与阳春、阳西交界,西与廉江、吴川毗邻,北与罗定及广西的岑溪、北流、容县接壤,南临南海,土地总面积11495平方公里,海岸迂回线长220公里。
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辖高州、化州、信宜三个市(县级),以及电白县、茂南区、茂港区。
全市有131个镇(含镇一级单位),12个国营农(林)场,1742个村民委员会。
2003年末总人口668.12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536.3万人。
一、农业资源
茂名市属热带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高温多湿,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势北高南低,背山面海;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矿产资源丰富;海岸线长,渔场广阔,港湾众多,滩涂面积大。
这种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使茂名农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气候资源十分丰富。
气候总的特点是:“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夏长冬暖,四季如春”。
全市年平均气温22.3~23°C,月平均最高气温26.5~28.7 °C(七月),月平均最低气温14~16°C(一月),年内≥10°C的积温7857~8413 °C,持续天数337~355天,基本无霜;平均年日照1939.3~2161.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7%,太阳辐射总量为106.59~116.99大卡/平方厘米;降雨季节长,年降雨量1500~1800毫米,降雨日在100~170天之间。
2、农业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大。
在全市1724万亩土地总面积中,山地195万亩,占11.3%,丘陵1139万亩,占66.1%,台地平原390万亩,占22.6%。
除极少数荒山秃岭外,绝大部分的土地可利用发展种养业。
可开发利用的水面221万多亩,其中水库、湖面15万亩,鱼塘23万亩,20米内深浅海滩涂183万多亩。
3、品种资源丰富。
农作物方面,全市有水稻品种1200多个,番薯品种500多个,花生品种20多个,大豆品种30多个,甘蔗品种30多个,瓜菜品种100多个,黄红麻、茶叶、胡椒、蚕桑、木薯等作物的品种也不少。
水果方面,荔枝、龙眼、香蕉、黄榄、芒果、三华李、柑橙、柿、黄皮、山楂、杨桃、石榴、菠萝蜜的品种繁多,其中有储良龙眼、双木龙眼、白糖罂荔枝、白腊荔枝、桂味荔枝、黑叶荔枝、遁地蕾香蕉、巴西香蕉、粉蕉、大果三华李、红杨桃、鸡心黄皮等一大批名优稀品种。
林业方面,计有树种120多科500多种,以松、桉、竹为当家树种,其中名优乡土树种有赤黎、火力楠、缅茄树、观光木等,野生植物品种约300余种,不少药用植物品种已引入人工栽培,如玉桂、八角、田七、砂仁、益智、巴戟、化州橘红等等。
禽畜方面,主要有猪、牛、羊、兔、鸡、鸭、鹅、白鸽等,其中怀乡鸡、琅江乳猪、红心鸭蛋、伊势鸡蛋等品种独具特色。
水产方面,内陆水域淡水鱼类有8目18科97种,如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及其杂交福寿鱼、奥尼鱼,加洲鲈,桂花鱼,花星鱼,本地塘虱,罗氏沼虾,草、鳙、鲢、鲮鱼等。
海水经济鱼类有100余种,如金线、鱼、带鱼、大眼鲷、鱼、白鲳、马鲛、石斑、池鱼、羊鱼、青鳞鱼、金枪鱼、鱿鱼等,还有多种虾类、蟹类以及文蛤、泥蚶、蚝、南风螺等多种贝类,药用价值很高的海胆、海星,春秋两汛的海蜇等等。
二、支柱产业
建市以来,茂名市各地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步,按照区域化、特色化、优质化的要求,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荔枝、龙眼、香蕉、罗非鱼、各种北运菜生产基地,是“全国水果第一市”,广东省最大的粮食、肉食、花生、蔬菜基地和主要的水产品基地。
200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00.5亿元(90年不变价),居于全省首位。
主要的支柱产业有:
1、水果。
2003年,全市水果基地总面积达到435.3万亩,总产183.4万吨。
其中荔枝177万亩,龙眼119万亩,香蕉54万亩,李子16.47万亩,芒果14.2万亩,杨桃2.46万亩,柑橙2.1万亩,山楂、柿子、梨、番石榴等50.07万亩。
尤其是荔枝、龙眼、香蕉,区域特色和优势非常明显,如高州以东部为主的荔枝基地70万亩,电白以西北部和中部为主的荔枝基地42万亩,化州以东西部为主的荔枝基地38万亩;高州以西部为主的龙眼基地49万亩,化州以北部为主的龙眼基地36万亩;高州以中部为主的香蕉基地26万亩,信宜以南部为主的香蕉基地10万亩,化州以西部和北部为主的香蕉基地8万亩,生产布局上已相当集中。
2、蔬菜。
2003年,全市蔬菜总面积达到146万亩,总产215万吨,其中销往北方市场的冬种北运菜面积51.9万亩,产量79.53万吨。
北运菜基地主要分布在化州南部、高州东南部、电白东南部、信宜南部及茂南区,面积达1万亩以上的镇有泗水、同庆、七迳等10多个。
3、粮油。
200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76万亩,总产153.8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72万亩,总产122万吨,番薯播种面积54.4万亩,总产15.73万吨,玉米播种面积40.46万亩,总产13.1万吨。
花生播种面积61.66万亩,总产10.9万吨。
4、禽畜。
2003年,全市肉类总产量62.65万吨,主要基地有:高州、化州的40万头瘦肉型猪生产基地,信宜、高州8000万只山地鸡生产基地,电白、高州的30万只肉兔生产基地,高州、茂南的50万只蛋鸡生产基地,电白、化州的100万头土种猪生产基地,茂南、电白的200万只肉鸽生产基地等。
5、水产。
2003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1.18万吨,其中海水产品(含海洋捕捞量)57万吨,淡水产品24万吨。
海水养殖面积38万亩,其中对虾5.6万亩、贝类20万亩,藻类0.6万亩,网箱2.8万多个,相对集中于电白沿海的博贺、电城、岭门、陈村、树仔、爵山、龙山等镇和茂港区。
淡水养殖基地面积40万多亩,其中罗非鱼27.5万亩,产量超13万吨。
大部分鱼塘分布在平原地区的石鼓、南塘、杨梅、南盛、长岐、公馆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