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方法

社会调查方法

----调查方案设计

设计人员:

李鑫2012014158

申静雯2010214152

西农学生浪费现象及原因调查

一、目的和意义

首先,最近在党的厉行节约的宗旨下,我们开展了光盘行动,倡导人们在就餐时候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东西打包带走。活动在2013年一月六日由中国国土资源报副社长徐侠客在腾讯微博上发起。2013年一月二十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内参作出批示,“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其次,学校是粮食消耗的一个较大的地方,很多同学对于剩下的餐饭不放在心上,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学生的浪费现象及原因进行调查,了解同学们浪费粮食的根源,既能够让粮食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也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调查内容

针对西农学生的浪费现象,我们制定了以下的调查内容:

1.用餐环境。用餐环境是否良好关系到同学们用餐的心情,很容易

影响到同学们是否用完餐食。这属于学校负责的主要内容之一。

2.学生的主观意识。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现象

很多,他们对于自己的饭量不能很好地估计,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造成了很多粮食被白白的浪费。

3.食堂饭餐的品质。不得不说的是食堂饭餐的品质和同学们能否吃

完有很大的关系,有些食堂饭菜的卫生很成问题,很多同学都反

映曾经在饭菜中吃到虫子或者头发之类的东西,那样肯定会造成饭菜的浪费。

4.饭菜定价和定量的标准。有些同学买了一整份的饭是根本吃不了

的,但是饭堂有没有卖半份饭菜的窗口,因此,对于有些饭量小的同学来说,定价和定量的标准的不合理可能使浪费不可避免。

三、调查范围、地点以及调查对象、分析单位

作为大学生,最便利的是从自己的身边调查起。因此,我们把调查地点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内三号、四号、五号、六号、八号和清真食堂。

调查的范围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体20000名学生。

调查对象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每个学生食堂浪费的情况。

分析单位是个人。

四、调查的理论假设

1、用餐环境不佳。

2、同学们节约意识不强。

3、食堂饭菜品质不佳。

4、饭菜的定价和定量的不合理。

五、抽样方案

为了数据具有代表性,又不浪费过多的人力物力,我们决定从20000名学生中抽取200人进行调查。抽样的方法为随机抽样。全校学生作为此次抽样的抽样框。因为每个食堂的规模不同,根据每个食堂的人数容纳量分配给每个食堂不同数量的抽样人数。由我们的工作

人员在每个食堂门口,在相同时间同时开始,随机向同学们发放问卷关于食堂的用餐环境、同学们的主观意识、食堂饭菜品质和饭菜定价和定量的标准是否合适并记录同学们的答案。以获得他们主观意识对于浪费现象的认识。最后统计起来。

附: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是独生子女吗?A.是B.否

3.您认为食堂的用餐环境怎么样?A.很好B.还可以C.很差

4您经常吃不完您买的饭吗?A.是B.否

5.您认为食堂饭菜的品质怎么样?A.很好B.还可以C.很差

6.您认为食堂的饭菜定价和定量是否合适?A.合适B不合适

还有就是对工作人员的调查,主要是对每个食堂餐具回收点的工作人员进行询问法调查。向他们询问学生整体饭菜的剩余情况。并整理记录。

六、调查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

收集方法:对学生群体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

对工作人员采取的是询问法。

分析方法:将问卷中各个问题的数据分别做成饼状图,然后根据比例得出同学们对于用餐环境、学生的主观意识、食堂饭菜品质和饭菜定价和定量的标准的看法。

对于工作人员的询问综合起来,总结出同学们浪费的程度。七、调查人员组成、组织结构和培训安排

此次调查一共由两个人组成,分别是李鑫和申静雯。

组织结构:李鑫负责调查课题的确定和调查问卷的书写。

申静雯负责调查报告设计的撰写。

两人负责商量调查的进行进度并确定所需要的资金支出状况。

八、确定调查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时间进度:此次调查共需要一周的时间。

第一天:李鑫和申静雯进行讨论。主要确定调查课题的目的、意义、调查的理论假设。并且设计调查问卷。

第二--四天:进行调查问卷的分发和回收。

第五天:向食堂的工作人员进行询问并记录和总结调查结果。

第六天:对所有的问卷进行汇总,并且统计数据制作出每一个问题的饼状图。

第七天:书写实验报告。总结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同学们浪费现象及原因,并且将报告的结果呈递给食堂的负责人,向他们说明我们的实验,希望实验的结果能够是同学们和食堂共同重视起来节约的问题。

经费使用预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