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总结

合集下载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专题三牛顿三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理解要点: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第一定律是牛顿以伽俐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丰富的想象而提出来的;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外力,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为零时的特例,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惯性质量mF/a和由万有引力定律定义的引力质量mFr2/GM严格相等。

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牛顿第二定律(1)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合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

(2)公式:F合ma理解要点:因果性:F合是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存在,同时消失;方向性:a与F合都是矢量,方向严格相同;瞬时性和对应性:a为某时刻某物体的加速度,F合是该时刻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合外力。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公式可写为FF。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区别内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力平衡受力物体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依赖关系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可依然存在,只是不冉平衡叠加性两力作用效果不口抵消,不口叠加,不可求合力两力运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合力为零;形变效果/、能抵消力的性质一定是同性质的力可以是同性质的力也可以不是同性质的力4.牛顿定律在连接体中的应用在连接体问题中,如果不要求知道各个运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各个物体具有相同加速度,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

1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1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3.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要点一、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1)牛顿第一定律演绎了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a =,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牛顿第一定律导出了惯性的概念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3)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理想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 =0时的特例.2.对惯性的理解(1)惯性的表现形式: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体现,即不受外力时,物体将保持原有状态,受到外力时,体现了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2)惯性的固有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是否运动,如何运动无关,与物体所处位置,是否受力无关,由质量惟一决定,外力改变的是运动状态,而不是惯性.(3)惯性不是一种力,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1】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A .人只有在静止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才会落在车厢的原来位置B .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C .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D .人在沿直线减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针对训练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故牛顿运动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②牛顿第一定律仅适用于宏观物体,只可用于解决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 ③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的加速度a =0条件下的特例④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要点二、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总结为“三同、三异、三无关”(1)三同⎩⎪⎨⎪⎧ 同大小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同性质(2)三异⎩⎪⎨⎪⎧ 反向异体不同效果(3)三无关⎩⎪⎨⎪⎧ 与物体的种类无关与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是否还受其他作用力无关2.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例2】 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能拉着拖车向前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B .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车对汽车的拉力C .匀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等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加速前进时,汽车向前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D .加速前进时,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汽车加速是因为地面对汽车向前的作用力(牵引力)大于拖车对它的拉力针对训练21:跳高运动员蹬地后跳起,在运动员用力蹬地起跳的过程中( )A .运动员对地面的作用力大于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B .运动员对地面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小C .运动员所受重力与支持力平衡D .运动员所受的合力不一定向上考点一:作用力、反作用力的认识【例1】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做一特殊的“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两人手掌粗糙程度也相同,在乙端的凳面上叠放四块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由于甲端比较轻,甲容易将凳子拉向自己B .由于乙端比较重,可以和手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乙可以将凳子拉向自己C .谁用的力气大就可以将凳子拉向自己D .拔河过程中乙的手和凳子之间不会有相对滑功,甲的手可以和凳子间有相对滑动,也可以没有相对滑动考点二: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例2】(综合题)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多少?【课堂练习】1.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不一定受力的作用B.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C.若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D.物体的速率不变,则其所受合力必为零2.(2010年河北六校联考)关于物体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B.田径运动员在110 m跨栏比赛中做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也越大C.战斗机在空战时,甩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飞行的灵活性D.公共汽车在启动时,乘客都要向前倾,这是乘客具有惯性的缘故3.(2010年上海青浦区期末质量抽查)如图所示,用网球拍打击飞过来的网球时,则网球拍打击网球的力应该(B)A.比球撞击球拍的力更早产生B.与球撞击球拍的力同时产生C.大于球撞击球拍的力D.小于球撞击球拍的力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汽车车速越快,惯性越大B.以额定功率运动的汽车,车速越快,牵引力越大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时,车速越快,越容易滑出路面D.汽车拉着拖车加速前进时,它对拖车的拉力等于拖车对它的拉力5.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B.物体受力越大,运动的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C.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其速度也一定不为零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时,速度却可以为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小时,速度却可以最大6.如图所示,将两弹簧测力计a、b连在一起,当用力缓慢拉a弹簧测力计时,发现不管拉力F多大(未超出量程),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这个实验说明(C) A.这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B.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7.(拓展探究题)如图(a)、(b)所示的两种情景中,静水中原先静止的甲、乙两船的质量相同,两船上的人的质量也分别相同.现站在甲船上的人以同样大小的力拉绳相同的时间t(未发生碰撞),则(A)A.t秒末,两图中甲船的速率相同B.t秒末,(a)图中甲船的速率小于(b)图中甲船的速率C.t秒末,(b)图中甲船的速率大于乙船的速率D.t秒末,(a)图中甲船的速率大于(b)图中乙船的速率8.有一仪器中电路如图所示,其中M是质量较大的金属块,将仪器固定在一辆汽车上,汽车急刹车时,发现其中一盏灯亮了,试分析是哪一盏灯亮了.9.[2010·晋中模拟]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牛顿等许许多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选项中符合他们观点的是()A.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B.两匹马拉车比一匹马拉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则速度就越大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D.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10.2010年6月跳水世界杯上吴敏霞、何姿在女子双人3米板上夺冠.据统计,双人项目自1995开始进入跳水世界杯,至今九届比赛共36枚金牌中,中国队共夺得了其中的33个冠军,展示了在双人项目上的强势.如图所示为运动员跳水前的起跳动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受到弹力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员发生了形变B.运动员所受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运动员能跳得高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她对板的作用力远大于板对他的作用力D.运动员能跳得高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板对她的作用力大于他的重力。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牛顿三大定律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牛顿三大定律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牛顿三大定律
高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公式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
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合=ma或a=F合/m
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定律公式:
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各自作用在对方。

4,共点力的受力平衡公式:
F合=0
二力平衡则满足公式F1=-F2
请注意,二力平衡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不一样的。

二力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个物体;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研究对象是两个不同的物体。

5,超重与失重的公式:
超重满足:N>G
失重满足:N<g
n为支持力,g为物体所受重力="" ,不管失重还是超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课时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课时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解析:缓慢增加拉力,DC绳上作用力较大,故DC先断;快速猛力一拉,重球惯性较大,速度变化慢,DC线拉力几乎不变,故AB先断.
答案:AC
2.如图所示,一向右运动的车厢顶上悬挂两单摆M和N,它们只能在图示平面上摆动,某一瞬时出现图示情景,由此可知车厢的运动及两单摆相对车厢运动的可能情况是( ) A.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在摆动,N静止 B.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在摆动,N也在摆动 C.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静止,N在摆动 D.车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M静止,N也静止
1
2
答案:D
3
对于C、D,相同的两辆车惯性相同,速度大的停下来,其运动状态变化大,因此较难,故D对.
三、 牛顿第三定律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知识讲解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性.它们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01
二、 惯性
03
定义: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02
知识讲解
1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
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是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惯性总是存在的.当物体原来静止时,它一直“想”保持这种静止状态;当物体原来运动时,它一直“想”以那一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答案:D
吊在大厅天花板上的电扇重力为G,静止时固定杆对它的拉力为F,扇叶水平转动起来后,杆对它的拉力为F′,则( ) A.F=G,F′=F B.F=G,F′>F C.F=G,F′<F D.F′=G,F′>F 解析:由题可知F=G,当扇叶水平转动起来后,对空气有竖直向下的压力,因此,空气对扇叶有竖直向上的作用力,所以F′<G 所以F′<F C正确. 答案:C

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的合力为零,物体
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还可以理解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要么保
持原来的状态(包括速度为零的状态),要么不受力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2、质点的惯性系和非惯性系的判断方法,非惯性系的例子。

3、坐标系的选取和表示。

二、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又称运动定律,明确了力的概念,即:当物体受到外力(总的力)作用时,会产生加速度,且加速度的大小与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
力的方向相同。

用公式表达 F=ma。

2、等效力:将多个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合成为一力。

3、重力和重力的计算。

4、弹力和弹力的计算。

5、摩擦力和摩擦力的计算。

三、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作用-反作用定律,明确了力的相互作用联系。

指出“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之间的作用力与受力物体方向相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四、应用
1、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力的应用情况。

2、受力物体的运动情况。

综上所述,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揭示了物体的运动规律,对我们认
识和描述物体的运动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物体的运动情况,更好地指导实际应用。

物理知识点总结: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物理知识点总结: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1.历史上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过程:①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②伽利略的想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指出:如果没有摩擦,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③笛卡儿的结论:如果没有加速或减速的原因,运动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④牛顿的总结:牛顿第一定律2.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程序内容:①(事实)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②(推论)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的高度。

③(推论)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④(推论)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

⑤(推断)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时并不需要外力来维持。

此实验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②同时说出了一切物体都有一种属性(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属性)只有受力时运动状态才改变。

这种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属性就称作惯性。

即:一切物体具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

3.对惯性的理解要点: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不能克服,只能利用。

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任何物体,无论处于什么状态,不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②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的一属性(即保持原来运动不变的属性)。

不能说“受到惯性”和“惯性作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和力是两个绝然不同的概念。

③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因此惯性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力.④惯性的大小:体现在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即是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体领强弱),,其大小由质量来决定。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大,运动状态较难改变,即惯性大。

⑤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是.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反映..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即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的运动规律....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称为牛顿三大定律)奠定了力学基础4.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F = ma )–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定律):( F = m a )–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F_{12} = -F_{21}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动量和能量•动量:( p = mv )–动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动能:( E_k = mv^2 )–动能等于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一个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做功,系统的总机械能(动能加势能)保持不变重力、弹力和摩擦力•重力:( F_g = mg )–重力等于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弹力:( F_e = kx )–弹力等于弹簧常数乘以形变量•摩擦力:( F_f = N )–摩擦力等于摩擦系数乘以正压力温度和热量•绝对零度:( T_0 = 0K )–绝对零度是温度的最低点,等于0开尔文•热量:( Q = mcT )–热量等于质量乘以比热容乘以温度变化量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U = Q - W )–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热量减去对外做的功•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增加表示能量的分散和不可逆过程基本概念•电荷:( Q = I t )–电荷等于电流乘以时间•电压:( V = IR )–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电阻:( R = )–电阻等于长度除以横截面积和材料电阻率的乘积•串联电路:电流相同,电压分配•并联电路:电压相同,电流分配•欧姆定律:( I = )–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磁场强度:( B = )–磁场强度等于磁常数乘以电流除以两倍圆周率乘以距离•磁场力:( F = BIL )–磁场力等于磁场强度乘以电流乘以长度波动光学•波动方程:( y = A (kx - t + ) )–波动方程描述了波动的振幅、波长、速度和相位•干涉:两个或多个波源的波相遇时产生的明暗条纹现象•衍射:波通过一个孔或者绕过一个障碍物时产生的弯曲现象几何光学•光的反射:( i = r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的折射:( n_1 i = n_2 r )–入射角的正弦值乘以入射介质折射率等于折射角的正弦值乘以折射介质折射率现代物理相对论•狭义相对论:( E = mc^2 )–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广义相对论:引力是由物质对时空的曲率造成的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波函数:( (, t) )–波函数描述了粒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概率分布•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x p )–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性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不可能同时准确测量1.学习物理公式时,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高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

高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

高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牛顿三大定律。

这些定律就像是物理界的“三驾马车”,带着我们走进了力和运动的奇妙世界。

提到牛顿,大家可能会想起那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碰巧砸到了他的头,虽然这个故事有点夸张,但可见牛顿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有多重要。

他的定律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我们理解自然规律的基础,没错,就是这么重要!2. 牛顿第一定律2.1 静止与运动的“懒散”首先,让我们从牛顿的第一定律说起。

这个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简单来说,就是“物体要么静止,要么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懒得动的朋友。

比如说,你躺在沙发上追剧,谁也别想让你起来,除非有外力,比如外卖到了,或者电视坏了,那你才会被迫动一下。

再说说运动的物体。

如果一辆车在平坦的路上开,司机松开油门,车子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时间,直到摩擦力把它停下来。

这就是惯性在作怪,运动的物体也不想停下来呢!2.2 外力的重要性牛顿第一定律的另一个有趣之处在于,外力的作用可真是“不可或缺”。

想象一下,假如你在一个无摩擦的冰面上滑行,那感觉就像在滑冰场上飞翔,简直太爽了。

但是,一旦碰到墙壁,你就得乖乖停下来,这就是外力的作用。

牛顿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不能凭空发生,总有力量在背后推动,或者拉着你回来。

3. 牛顿第二定律3.1 力与加速度的关系接下来,我们聊聊牛顿的第二定律。

这条定律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达: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很简单,假如你想把一辆重重的车推起来,肯定得使出吃奶的力气,不然你就像个在沙滩上堆沙堡的孩子,怎么也推不动。

想象一下,你和朋友在操场上玩推车比赛,你们分别有不同的体重。

你朋友体重较轻,推得车很快,而你推得慢,因为你更重。

这个就是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当然了,前提是你使出的力是一样的!3.2 实际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比如,汽车加速时,油门踩得越狠,车子跑得越快;而如果你带着沉重的书包跑步,可能就会觉得“哎呀,我是不是在跑马拉松?”这就是力和质量的对抗,牛顿在这里也是个“生活观察家”,给我们指出了关键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