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UML)》课程实验指导书

学生选课系统系统设计报告小组成员:座号姓名,……1.引言学校的学生选课信息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往的手工操作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办公的需要。
为了摆脱繁琐的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成为必然。
开发功能完善及安全可靠的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及时,准确地获取需要的信息,充分发挥人员的工作潜力。
因此,不难想象,正是咨询业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从过去的手工劳动中得以解脱。
同时,编写一套完善的学生选课系统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该选课系统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一套针对性和功能都比较强的学生选课信息系统。
1.1 设计目标学生选课系统是为了提高现代高校管理的工作效率而设计的,让管理员,教师和学生能够方便的使用各自的功能,淘汰传统的管理模式。
本系统实现学生选课的基本功能,包括学生退选课,查看自己的选课信息;教师查看选课学生的信息,提交成绩;管理员添加学生、管理学生、管理成绩、添加教师、管理教师和管理课程等。
系统利用java 技术进行开发,实现学生选课的动态管理,使得对信息的管理更加及时、高效,提高了效率。
1.2 采取的措施本系统的开发尽量采用目前现在学校现有的软,硬件环境以及先进的系统开发方案,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提高系统开发水平和应用效果的目的。
使用UML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2003进行系统的详细设计,既可以保证设计工作的规范性,又可以提高详细设计工作的效率。
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这样即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有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的补充,维护。
所开发的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能够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和备分等操作。
1.3 设计依据(1)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2)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3)系统分析报告1.4 参考资料[1] 刘润东,《UML设计与编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1.5[2] 刁成嘉,《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3] 王少锋,《UML面向物件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4] 刁成嘉,刁奕,《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2.1 系统逻辑结构设计该学生选课系统是实现学生选课退课、教师提交成绩以及学校教务管理员维护信息的一个平台,整个学生选课系统共分为3个模块: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学生模块,分别用于完成各自的功能。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面向对象方法)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面向对象方法)XX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类别:课内实验适用专业:信息安全适用班级:授课教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课程是在学习《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主要理论之后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
要求学生根据指定的项目进行详细系统分析与设计,按照小组工作形式完成系统的分析文档和设计文档。
本实验主要目的是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熟悉主流的建模工具和信息系统开发技术,了解需求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取得多层结构的信息系统的设计经验,培养专业的文档写作能力,并初步体验团队合作的开发模式。
二、实验要求本实验的实验类型属综合设计型,学生根据每个小组分配的题目,开展有关课题的详细调查工作,学习建模工具的使用,采用用例模型进行需求分析,使用面向对象方法建立系统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撰写分析和设计文档。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组队(1)学生自由组对,教师为每个小组分配课题。
2、初步调查(1)小组成员阅读课题原始需求,并以各种方式对课题展开详细调查(2)小组成员讨论,明确信息系统的基本范围。
包括确定系统边界、以活动图描述整个系统功能流程(如图1所示)图1活动图(业务流程)3、成员分工(1)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工(最好根据功能分块)(2)制定本次课程设计的计划4、建立用例模型(1)各小组成员根据分工了解有关业务功能,绘制用例图(如图1)。
图2用例图(2)书写每个用例的详细规格说明,示例如表1。
表1用例的详细规格说明用例名称借出图书参与者图书管理员(主要参与者),读者(次要参与者)假设图书馆是开架借阅,读者总是找到书后办理借书手续,因此,借书不需要验证库存,而且每本书都是可识别的。
前置条件图书管理员已被识别和授权后置条件存储借书记录,更新库存数量,所借图书状态为出借主事件流1.图书管理员将读者借书卡提供给系统;2.系统验证读者身份和借书条件;3.图书管理员将读者所借图书输入系统;4.系统记录借书信息,并且修改图书的状态和此种书的可借数量;5.系统累加读者的借书数量;6.重复3-5,直到图书管理员确认全部图书登记完毕;7.系统打印借书清单,交易成功完成。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选修)

《面向对象技术》实验指导专业: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目录实验一类与对象 (4)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内容 (4)三.提高练习 (6)四.程序清单 (7)实验二友元 (8)一.实验目的 (8)二.实验内容 (8)三.提高练习 (9)四.程序清单 (10)实验三模板 (11)一.实验目的 (11)二.实验内容 (11)三.提高练习 (12)四.程序清单 (13)实验四重载 (15)一.实验目的 (15)二.实验内容 (15)三.提高练习 (17)四.程序清单 (18)实验五继承性与派生类 (19)一.实验目的 (19)二.实验内容 (19)三.提高练习 (22)四.程序清单 (23)实验六多态性与虚函数 (25)一.实验目的 (25)二.实验内容 (25)三.提高练习 (28)四.程序清单 (29)实验七输入输出流、文件流与异常处理 (31)一.实验目的 (31)二.实验内容 (31)三.提高练习 (32)四.程序清单 (33)实验八面向对象分析、设计综合实验 (35)一.实验目的 (35)二.实验内容 (35)三.提高练习 (36)四.程序清单 (37)附录:课程设计题目 (39)第1题:设计一个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39)第2题:设计一个循环链表,用来表示大整数 (39)第3题:设计一个模拟电信计费程序 (39)第4题:设计一个保留字(或关键字)的统计程序 (40)第5题:设计一个文本行编辑程序 (40)第6题:设计一个数据文件处理程序 (40)第7题:设计一个超长整数类 (41)第8题:设计一个随机读写文件程序 (41)第9题:设计一个图形类体系 (41)第10题:设计一个简单生命仿真程序 (41)总结《面向对象方法》课程 (42)《面向对象方法》实验报告学号:姓名:实验一类与对象一.实验目的●学习类与对象的定义,声明和使用方法●数据成员与成员函数的访问权限●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作用●重载成员函数●对象指针和对象数组●成员指针●静态数据成员和静态成员函数●嵌套类和子对象●常对象二.实验内容第Ⅰ题:基本练习1.定义一个矢量类Vector,其结构如下:●私有数据成员int x,y; 表示二维矢量的两个分量●构造函数实现初始化数据成员●输出数据成员函数void display( );●类外访问数据成员函数int getx( );int gety( );●功能成员函数实现矢量加、减、乘运算Vector Add(const Vector &ob2 );Vector Sub(const Vector &ob2 );int Mult(const Vector &ob2 );2.在Vector 类的基础上,定义矩阵类Matrix(2*2阶),其结构如下:●私有数据成员Vector lefttop,righttop,leftbottom,rightbottom; 表示2*2阶矩阵的四个元素。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修订稿)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2012年1月修订实验学时安排注:本学期实验地点全部填写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学时按照上表的分配完成。
目录预备微软UML建摸软件熟悉 (1)实验一Use Case 分析与设计(E05203401) (8)实验二顺序图建模(E05203402) (15)实验三类分析与包(E05203403) (21)实验四设计类图与分析(E05203404) (25)实验五构件图和部署图建模(E05203405) (29)实验六状态图与活动图(E05203406) (33)实验七UML与设计模式(E05203407) (38)扩展实验(可选) (42)实验一数据建模 (42)实验二图书管理系统设计 (51)预备微软UML建摸软件熟悉【实验目的】1.熟悉Rational Rose的安装过程;2.熟悉Rational Rose的建模环境。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要求】实验设备和器材:Pentium II以上微机,Windows2000以上操作系统,Rational Rose2003安装光盘一张。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要求每个人都安装一遍Rational Rose 2003。
【实验导读】第一块:熟悉Rational Rose2003的安装。
由于Rational Rose的安装比较麻烦,所以通过安装Rational Rose2003,并在安装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并解决和理解它。
下面就开始介绍Rational Rose2003的安装过程。
打开光盘,双击Rational Rose 的安装图标,然后就会有如图0-1的界面,它是安装的开始界面,让你选择安装的路径。
其默认路径是C:\Program Files\Rational Rose Enterprise Edition for Windows,你可以选择默认路径,也可以更改路径。
图0-1 选择安装目录接下来,按Next键,进入下一个界面,如图0-2所示,就进入了安装的引导界面。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和设计综合实验报告4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和设计综合实验报告4综合实验报告: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和设计一、引言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和设计(Object-Oriented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简称OOSAD)是软件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和建模等过程。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个综合案例,加深对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和设计的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的建模工具和方法。
二、实验背景本次实验的案例为一个在线购物系统,该系统允许用户浏览商品、添加到购物车、下定单并完成支付等功能。
通过对该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可以掌握面向对象的建模技巧,包括用例图、类图、时序图等。
三、系统需求分析1. 功能需求根据用户的需求,我们确定了以下功能需求:- 用户注册和登录:用户可以通过注册账号并登录系统。
- 浏览商品:用户可以查看系统中的商品列表,包括商品的名称、价格、库存等信息。
- 添加到购物车:用户可以将感兴趣的商品添加到购物车中,以便后续下单。
- 下定单:用户可以选择购物车中的商品,并生成定单。
- 支付定单:用户可以选择支付方式,完成定单的支付。
2. 非功能需求除了功能需求外,我们还需要考虑以下非功能需求:- 性能要求:系统需要能够处理大量的用户请求,并保证响应时间在合理范围内。
- 安全要求: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支付信息需要进行加密和保护,确保不被恶意攻击者获取。
- 可靠性要求: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容错能力,能够在浮现故障时自动恢复,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四、系统设计1. 用例图根据需求分析,我们可以绘制出以下用例图,用于描述系统的功能和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
(用例图示例)2. 类图在进行系统设计时,我们需要确定系统中的各个类及其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类图示例:(类图示例)在类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系统中的各个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商品类、用户类、购物车类、定单类等。
通过类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系统的结构和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
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实验

《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实验说明书
1、实验目的: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基本掌握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及分析设计工具,掌握用例模型、分析模型、架构模型、设计模型及方法编写,初步了解软件复用的概念及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同时对软件工程管理和环境等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2、实验要求:以教师指定的题目,如《原油运输管理系统的开发》《回收教材系统的开发》等,或自拟题目,按照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完成需求建模、分析设计及实现等工作,并提交相关文档和代码。
3、实验内容:
3.1 需求建模
1)用例图(参与者、用例、关联)
2)用例规约(每个用例的场景)
3)补充规约(非功能需求)
4)术语表
5)提交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2 分析模型
1)类-对象模型(边界类、控制类、实体类)
2)对象-行为模型(动态模型):时序、协作、状态图、活动图
3)对象-关系模型(静态模型):参与类图、分析类图、领域模型
(依赖-→、组合、聚合--→、泛化、实现)
4)提交文档:所有用例的时序图,协作图;重要实体类的状态图;重要用例的活动图,及重要角色的活动图;领域模型。
3.3 设计模型
1)子系统
2)包图
3)设计类实现
4)提交文档:设计类图,包图等
3.4 架构模型
1)按照MVC架构设计系统
2)数据库设计
3)界面设计
4)任务策略设计
5)分布式设计
提交文档:“4+1”视图模型,构件图(.java\ DLL EXE),部署图,DB等。
3.5 提交系统代码,及安装说明书。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UML)》实验1 用例建模 (1)

① 对重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② 实验中的问题和提高:对自己的分析或设计进行评价,指出合理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案。 ③ 收获与体会:用例分级的要点,绘制用例图的要点。
附录 1:实验报告格式 封面:
2014-2015(1)《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UML)》实验报告
学:用例之间的关系有:一般关联关系(用上述无方向实线箭头或单向实线箭头);包含关系、扩展 关系(可以理解成依赖,所以用与依赖一样的线【虚线箭头】);泛化关系(空心三角实线箭头)
对于依赖关系,如果能确定是包含(include)或扩展(entend),则需要修改关联的版型(Stereotyp)。绝大多数“模型属 性”都可以通过右击图标,选 Open Specification 打开属性设置对话框进行修改,如 name、type、Stereotype 等,但涉 及到字体、颜色等“非模型属性”除外。右击上述依赖线,选 Open Specification,可以选择版型。对于自定义版型, 可以在选择框中直接输入,如输入“依赖”(其实虚线箭头就是依赖,没有必要特别说明,以下便如此。)
可以在文档窗口为每个模型元素加入注释。
设置用例属性(也可以在添加用例时就修改):双击用例(或右击选 Open Specification),可以修改其 name、Stereotype, rank,Document 等。因为是顶级用例图,其中的用例级别均为 1。
通用的注释窗并不适合书写用例的文字描述,因此在此写出用例的 word 文档名称。与已完成的用例文档的连接可以在 File 标签中 insert file。
理”为主线,完成附录 2 中的操作过程(亦可选择“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 “进销存管理”子系统 -> “库存管 理” -> “原材料出库” ->“领料单处理”主线) [ 实验结果 ]
实验四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

《大型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主撰人:查大元主审人:王颖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通讯学院二○一六年三月前言《大型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是软件工程卓越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掌握程度是大学生进入企业从事软件分析与设计的主要技术标志,实验课是提高软件分析与设计的主要技术手段。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大型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工作原理、原则和方法,为今后从事信息系统开发与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该课程围绕着信息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首先系统地介绍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然后重点介绍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测试、试运行及运行管理等各项开发阶段的工作原则、步骤和方法,最后结合现实开发需求介绍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
本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卓越班的主干课程之一。
本课程是一门融软件工程、计算机语言、UML工具等计算机软件为一体的实践型学科,因此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软件分析与设计及其实务的基本原理。
为结合理论课程教学的需要,设置32课时的实验机时。
通过本课程实验,使学生在实际的案例中完成大型软件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中的主要步骤,并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有关应用软件,加深对大型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熟悉大型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规范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为后继的毕业设计和未来的科学研究及软件开发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录第一部份绪论 (4)一、本课程实验的作用与任务 (4)二、本课程实验的基础知识 (5)三、本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及其教学要求 (7)第二部份基本实验指导 (8)实验一设计和开发工具的安装与使用 (8)一、实验目的 (8)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8)三、实验资料 (8)四、实验注意事项 (9)实验二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 (11)一、实验目的 (11)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1)三、实验资料 (12)四、实验注意事项 (16)一、实验目的 (18)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8)三、实验资料 (18)四、实验注意事项 (20)实验四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 (21)一、实验目的 (21)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21)三、实验资料 (21)四、实验注意事项 (21)实验五各小组软件项目分析与设计 (22)一、实验目的 (22)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22)三、实验资料 (22)四、实验注意事项 (22)第一部份绪论本指导书是根据《大型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编写的,适用于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指导书软件学院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已成为当前做重要的主流软件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基本理论、基本思想、面向对象分析和面向对象设计等领域的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软件工程专业人员最重要的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
通过《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面向对象的基本理论、基本思想、面向对象分析和面向对象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
本实验指导书给出了本课程的所有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
授课时,其具体内容可根据具体授课情况进行增改。
本实验的内容安排的重点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首先,关注的是对学生在面向对象思想方面的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
其次,是对应用统一建模语言能力的培养。
最后,是对学生使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方面能力的培养。
因此,所有实验内容的增减和调整都应围绕培养这些能力进行。
实验一:用例图建模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熟练掌握用例图的建模方法,掌握用例事件流建模方法。
掌握使用活动图描述用例的建模方法。
理解和掌握用例建模的实质含义。
二、实验原理根据系统的需求陈述或用例陈述,进行系统用例建模,并撰写用例描述。
三、实验内容1、学习使用Rose建立用例模型的方法。
2、对于给定的需求陈述。
(详见书87页)利用给定的需求陈述,按照用例建模的步骤建立用例模型。
用例建模步骤如下:1)发现参与者;2)从参与者角度发现用例;3)撰写用例描述;4)绘制用例图;5)审核与校正用例模型;四、实验要求1、实验前,应预习Rational Rose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同时预先做好实验题目的解答。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部实验题目,并将结果整理成一个WORD文档。
2、单人一组完成用例图,并挑选其中2-3个用例撰写用例描述。
建议先简要描述业务需求部分,再绘制用例图和撰写用例描述(格式要求准确)。
五、实验步骤1、使用Rational Rose进行用例图建模。
2、实用word编写实验报告。
实验二:类图建模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熟练掌握类图的建模方法,包括类、属性、方法、作用域、可见性、类关系、对象关系、构造型、注释等模型元素的使用方法。
理解和掌握类图建模的实质含义。
二、实验原理根据系统的需求陈述或用例陈述,分析系统需要的类。
并对分析结果用类图描述。
三、实验内容1、学习使用Rose建立类对象模型的方法。
2、对于给定的需求陈述(详见书153页),按照类对象建模的步骤建立大学课程注册课程系统的类图。
类对象步骤如下:1)识别对象;2)识别属性;3)识别关系;4)绘制类图;四、实验要求1、实验前,应预习Rational Rose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同时预先做好实验题目的解答。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部实验题目,并将结果整理成一个WORD文档。
2、单人一组完成类图,再给出类之间关系的语言描述。
五、实验步骤1、使用Rational Rose进行用例图建模。
2、实用word编写实验报告。
实验三:顺序图和协作图建模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熟练掌握顺序图和协作图的建模方法,掌握构成顺序图和协作图的构成元素和构成规则以及他们表达的语义。
理解和掌握顺序图和协作图建模的实际意义。
二、实验原理根据给定的一个需求陈述,构建实现该过程的顺序图(协作图),并分析顺序图(协作图)建模的实际意义。
三、实验内容1.认真阅读给定的需求陈述(详见书191页)并结合实验一中给出的用例描述,给出其中1-2个用例的顺序图模型;2.认真阅读给定的需求陈述并结合实验一中给出的用例描述,给出其中1-2个用例的协作图模型;3.下列描述是关于学生注册课程的交互序列的描述,试对交互建立顺序和协作图。
1)学生登录“注册课程界面”;2)界面加载和显示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列表;3)学生可以选择列表中的课程查看详细情况;4)界面将会显示出课程详细信息;5)学生选择1门课程进行选修;6)系统记录学生的选修信息;7)界面显示选修成功;:学生6: 显示课程列表( )12: 显示课程详细信息( )18: 显示选修成功()四、实验要求1、实验前,应预习Rational Rose 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同时预先做好实验题目的解答。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部实验题目,并将结果整理成一个WORD 文档。
2、单人一组完成顺序图、协作图建模,要求给出具体对实验一中建模用例的用例及用例描述。
五、实验步骤1、使用Rational Rose进行交互图建模。
2、实用word编写实验报告。
实验四:状态图活动图建模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熟练掌握状态图、活动图的建模方法,掌握构成状态图的构成元素和构成规则以及它们表达的语义。
二、实验原理根据给定的一个对象或系统状态或一个活动序列的陈述,构建描述该对象或系统状态的状态图、活动图。
三、实验内容1、认真阅读给定的需求陈述(详见书230页)并结合实验一中与学习计划相关的用例,建立活动图;2、分析课程类、注册管理类的状态以及状态转移建立两个类的状态图模型;四、实验要求实验前,应预先做好实验题目的解答。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部实验题目,并将结果整理成一个WORD文档。
五、实验步骤1、使用Rational Rose进行状态图和活动图建模。
2、使用WORD编写实验报告。
实验五:面向对象分析(综合实验(一))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熟练掌握面向对象分析的主要建模方法--用例建模方法。
掌握用例模型的构成元素和构成规则以及它们表达的语义。
系统掌握面向对象分析的内容、步骤、方法以及建模方法。
二、实验原理根据给定的系统需求陈述,构建该系统的OOA模型,包括用例模型。
给出该系统的需求分析文档。
三、实验内容分析一个小型面向对象系统(具体内容可自选,如图书借阅、储蓄管理和成绩管理等)的用户需求,并为该系统建立一个用例模型。
具体要求如下:1)构建该系统的用例模型用于表达系统的需求模型。
2)对模型中的每一个用例进行事件流建模。
3)分析用例模型,给出关键用例的用例描述。
四、实验要求此实验要求在2学时之内完成,全部实验内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将结果整理成一个WORD文档。
文档内容要求完整,格式要求美观、规范。
五、实验步骤1、使用Rational Rose进行用例建模。
2、使用WORD编写需求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五:面向对象分析(综合实验(一))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熟练掌握面向对象分析的主要建模方法—静态建模方法。
掌握类对象模型的构成元素和构成规则以及它们表达的语义。
系统掌握面向对象分析的内容、步骤、方法以及建模方法。
二、实验原理根据给定的系统需求陈述,构建该系统的类图模型。
补充到该系统的需求分析文档。
三、实验内容分析一个小型面向对象系统(具体内容可自选,如图书借阅、储蓄管理和成绩管理等)的用户需求,并为该系统建立一个类对象模型。
具体要求如下:1)构建该系统的用例模型用于表达系统的需求模型。
2)对模型中领域类发现类对象。
3)分析你的用例模型,找出系统需要的类,分析这些所具有的属性和方法,分析这些类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要求此实验要求在2学时之内完成,全部实验内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将结果整理成一个WORD文档。
文档内容要求完整,格式要求美观、规范。
五、实验步骤1、使用Rational Rose进行类图建模。
2、使用WORD编写需求分析报告。
实验六:面向对象设计(综合实验(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熟练掌握面向对象设计的主要建模方法。
掌握问题域子系统、人机界面子系统和数据管理子系统的设计方法。
系统掌握面向对象设计的内容、步骤、方法以及建模方法。
二、实验原理面向对象设计中,问题域子系统、人机界面子系统和数据管理子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三、实验内容根据实验五的分析模型,完成该系统的问题域子系统、人机界面子系统和数据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并将设计结果写成设计文档。
具体要求如下。
1)选择合适的程序设计语言,并以此程序设计语言为基础细化分析模型建立问题域子系统。
2)使用顺序图、状态图、活动图等工具对系统的动态行为进行建模,以补足系统需要的类、类属性和类方法,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
3)分析类对象模型,设计系统的数据库管理子系统。
4)分析类对象模型,设计系统的人机界面子系统,设计内容包括窗体、界面元素、交互命令等。
四、实验要求此实验要求在两周之内完成,全部实验内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将结果整理成一个WORD文档。
文档内容要求完整,格式要求美观、规范。
五、实验步骤1、使用Rational Rose进行设计建模。
2、使用WORD编写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