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总结(15篇)

合集下载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复习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复习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复习1.《桥边的老人》是国作家的作品。

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家,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我们高一学过他的短篇小说《》,文中的主人公有着“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

2.《墙上的斑点》是国女作家的代表作品。

这部作品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3.《炮兽》是国主义作家的作品。

代表作品有《》《》《九三年》等。

4.《安东诺夫卡苹果》是国作家的作品。

1933年,“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5.《丹柯》是作家的作品。

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的代表者”。

他的主要作品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自传体三部曲,长篇小说《母亲》,诗歌《海燕之歌》。

6. ,作家,被认为是继《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之后最受欢迎的拉美作家。

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炼金术士》。

7.《娜塔莎》节选自国作家的《》。

除此书外,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

8.《素芭》是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的作品。

1913年作品《吉檀迦利——饥饿石头》获诺贝尔文学家。

9.《清兵卫与葫芦》的作者是近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流派“白桦派”的主要代表。

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

10.《在桥边》是小说家的作品,成名作《火车正点》已成为联邦德国“战后文学”(即“废墟文学”)的代表作。

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1.《牲畜林》是作家的作品。

代表作有《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等。

12.《半张纸》是作家的作品。

13. 是国犹太裔小说家,197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我们学过他的短篇小说《山羊兹拉特》。

14 ,作家,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

我们学过他的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

15. ,诗人,小说家,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

我们学过的《沙之书》出自他之手。

外国小说 文学常识

外国小说   文学常识

《外国小说鉴赏》文学常识整理第一单元1、海明威,__________国现代作家,长篇小说、是__________(文学流派)的代表作, 1954年以中篇小说__________(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关于小说创作的核心理论是,是在中提出的。

现实主义短篇小说有。

2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国家,家,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文学的先驱,被誉为“”之一,随笔是女性主义思想的代表作。

其小说通过象征暗示、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来表现人类的,第一部典型的意识流小说是。

3、叙事角度可以分为__________视角和__________视角。

4、采用第一人称,会使小说的叙述显得____________________,拉近____________________,也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它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

5、叙述腔调,是指叙述人流露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身份等个性特征。

第二单元6、《炮兽》节选自长篇小说__________,作者是法国__________主义作家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蒲宁,俄国作家,他的创作继承了该国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实主义传统。

他前期的创作以散文和诗歌为主,充满抒情气息,以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他的自传体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是流传后世的经典名篇。

他一生获得的最高荣誉是荣获____________________。

8、场景就是我们常常说的_____________,它是以__________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环境组成。

9、场景描写有给全篇“定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象征等作用。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一.《桥边的老人》1.作家作品——作者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1954年其作品《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他作品有短篇小说代表作有《白象似的群山》、《杀人者》、《印第安营地》;长篇代表作有《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

海明威是“一位忠实地、勇敢地再现时代的艰辛危难的真实面貌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2.内容简介——《桥边的老人》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

本文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显示出战火纷飞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

小说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通过关注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来彰显主题的,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

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

在这里,战争成了坐着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3.“冰山原则”——是海明威提出的一种文学创作理论。

指的是人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的表达就好像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另外八分之七在水下。

意思是说人的语言是不足以表达思想的,也没有不要写得太过直露。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

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

这种理论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显得尤为突出。

4.“硬汉性格”——海明威是因《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桑地亚哥而得名。

桑地亚哥面对大风大浪的包围,鲨鱼的袭击,85天的漂泊等危险和困厄,始终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保持“男子汉的风度”。

他最著名的一句话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二.《墙上的斑点》1.作家作品——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是意识流小说的早期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

她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先锋。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总结(15篇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总结(15篇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总结(15篇1、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桥边的老人》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冰山理论”海明威早期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50年代后,他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篇《老人与海》;短篇《白象似的群山》2、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佳女作家”。

意识流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长篇意识流小说《达洛威夫人》《到灯塔去》和《海浪》等。

意识流代表作家、作品:(法)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英)乔伊斯《尤利西斯》,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美)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3、维克多、雨果19世纪法国伟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代表。

《炮兽》浪漫主义长篇《九三年》节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被称作“法律的命运”)《海上劳工》(被称作“事物的命运”)(以上称人道主义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4、蒲宁《安东诺夫卡苹果》现实主义短篇小说长篇:《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

1933年,“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蒲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5、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伟大作家。

《丹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弗兰茨、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

1904年(21岁)开始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写作,他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只是想用写作来解除内心的苦闷。

主要作品:三部长篇小说《城堡》《审判》《美国》;短篇小说《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等,且生前大多未发表,卡夫卡被公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奠基人),是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知识点及考点整理解析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知识点及考点整理解析

高二(下)《外国小说欣赏》课文知识点整理一、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二、单元专题涉及的作家作品外国小说知识汇总一、了解八个单元十六篇小说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1.《桥边的老人》海明威(美国)(1)主题:通过描写老人在逃难路上对家中动物的挂念,揭示战争的罪恶,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

(2)艺术特色:A.以小见大B.叙述简约,含蓄深远2.《墙上的斑点》伍尔芙(爱尔兰)(1)主题:通过描写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想,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对自由的向往、对男权的否定等等思想感情。

(2)艺术特色A.辐射状结构B.自由联想3.《炮兽》雨果(法国)(1)内容:描写了“炮兽肆虐”“人兽之战”“赏功罚过”三个场景,塑造了一个临危不乱、有勇有谋、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将军形象。

(2)艺术特色A.对照法B.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

4.《安东诺夫卡苹果》蒲宁(俄国)通过描写苹果丰收、庄园生活、深秋打猎、小地主生活等四幅图画,将读者带入那个已逝的田园梦境,在对昔日的深情缅怀中,抒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贵族衰落的不满,对时世变迁的惆怅和感伤。

【艺术特色】(1)绘景艺术:动静结合、调动多种感官的写景状物手法。

(2)结构艺术:用思绪来组织内容;首尾呼应。

以欢乐喜悦丰收场景开头,以萧瑟荒凉打猎场景结尾,形成强烈的对照。

(3)象征手法:安东诺夫卡苹果象征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

5.《丹柯》高尔基(苏联)通过塑造丹柯这一勇于实践、永不言败,敢于为理想英勇献身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悲剧性英雄形象,鼓励人们去追求胜利,追求光明;同时也批判了那些懦弱、忘恩负义的人们。

【艺术特色】(1)浪漫主义手法(2)对照手法:丹柯——族人6.《炼金术士》保罗·戈埃罗(巴西)通过叙述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历经千辛万苦却最终未能找到宝藏的寻梦经历,启示人们要想实现梦想,就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和经受考验,需要付出代价。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整理外国作家作品常识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整理外国作家作品常识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整理外国作家作品常识1、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桥边的老人》——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冰山理论”美国大诗人弗罗斯特在海明威用猎枪自杀的次日作了恰如其分的描述:“他坚韧,不吝惜人生;他坚韧,不吝惜自己。

……值得我们庆幸的是,他给了自己足够的时间显示了他的伟大。

他的风格主宰了我们讲述长长短短的故事的方法。

我依然记得我想对碰上的每一个人大声朗诵《杀人者》的那股痴迷劲。

他是我将永远怀念的朋友。

举国上下沉浸在哀痛之中。

”海明威早期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xx年代后,他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2、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佳女作家”。

《墙上的斑点》——意识流短篇小说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主要作品为剧本37部,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喜剧有《威尼斯商人》,马克思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3、维克多?雨果——19世纪法国伟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代表。

《炮兽》——浪漫主义长篇《九三年》节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主要作品为《人间喜剧》百科全书,是世界文学中规模最宏伟的创作之一,也是人类思维劳动最辉煌的成果之一,马克思称它“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4、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伟大作家。

《丹柯》——浪漫主义象征性寓言体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主要作品: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等。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要点及文学常识整理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要点及文学常识整理

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叙述《桥边的老人》海明威(1899-1961),美国记者和作家。

长篇代表作有《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

他的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描写了在欧洲参战的青年流落巴黎街头的生活情景,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他也因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桥边的老人》选自《海明威短篇小说选》。

小说一开始,是一段场面描写:一个老人独自坐在战火即将燃至的桥边,似乎这是一个“全知”的叙述角度。

只是随着第二段的进入,“我”的出现,才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

然而,虽然用了第一人称,有“我”的参与,“我”却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并不发表议论和流露感情。

这种叙述角度给了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

小说中的对话成为推动叙述的主要力量。

海明威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理论,叫“冰山理论”。

他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不要袒露出来。

他的理由是,所有这一切被省略的东西,读者会通过自己的想像加以联接与弥补的。

他的叙事极为收敛、简洁,传说他为追求简洁甚至站着写作,不让自己有多余的废话,甚至砍掉那些具有修饰意义和褒贬色彩的形容词。

有批评家称他是一个手持板斧的人,将附在文学身上的那些没有必要的“乱毛”统统砍伐掉了。

或许正是这种含而不露的手法,令小说中的对话充满了弦外之音。

小说结尾处,当“我”再次催促老人离开、而老人无力动身时,海明威这样写道:“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为什么不再是对我讲了?或许是他不再期待“别人分担他的忧虑”;或许是他想以中断谈话的方式来谢绝年轻人的好意;或许是疲惫得连话都懒得再说了;也或许表明了他决定听天由命不再逃亡了。

老人说“那时我在照看动物”,这个信息我们早已在前面听他告诉过我们了,他却依然喃喃自语地重复着。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

牲畜林
卡尔维诺是 意大利 当代最具世界影响的 作家之一。著有现实主义短篇小说《蛛 巢小径》,代表作有 《寒冬夜行人》 《看 不见的城市》等。
斯特林堡是 瑞典著名剧作家、作家,被称为 “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 辛格,美国犹太裔作家,1978年获诺贝尔文 《山羊兹拉特》 学奖,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代表作 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长篇小 说 《百年孤独》 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 图景的鸿篇巨著”,另有《霍乱时期的爱情》等。 博尔赫斯是 阿根廷 诗人、小说家。20世纪短 《沙之书》 篇小说大师,著有魔幻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沙之书》 。
外国小说说家。 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1954年以中篇 年以中篇 《老人与海》 获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 老人与海》 获诺贝尔文学奖。美 代表作家。 国 “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 代表作家。他关于小 冰山理论” 说创作的核心理论是 “冰山理论” 。长 篇小说有: 太阳照样升起》 篇小说有:《太阳照样升起》 1926 ( )、《永别了 武器》( 永别了, 》(1929年)、 年)、《永别了,武器》( 年 丧钟为谁而鸣》( 》(1940年) 《丧钟为谁而鸣》( 年
墙上的斑点
弗吉尼亚· 是英国女作家、 弗吉尼亚 伍尔芙是英国女作家、批 评家, 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评家,意识流 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被 誉为“英国散文大家中最后一人”“ ”“二十 誉为“英国散文大家中最后一人”“二十 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 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 代表作品有《墙上的斑点》《到灯塔去》。 》《到灯塔去 代表作品有《墙上的斑点》《到灯塔去》。
• 弗兰茨·卡夫卡是 奥地利(国籍)是 • 现代派文学的鼻祖。著有荒诞派短篇小说 《变形记》等,长篇小说《美国》《审判》 • 《城堡》等。 蒲宁, 俄国 作家,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 奖。 • 《炼金术士》的作者是 巴西 (国籍) 的 保罗·戈埃罗 (人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总结
1、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桥边的老人》——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冰山理论”
海明威早期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50年代后,他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篇《老人与海》;短篇《白象似的群山》
2、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佳女作家”。

意识流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
长篇意识流小说《达洛威夫人》《到灯塔去》和《海浪》等。

意识流代表作家、作品:
(法)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英)乔伊斯《尤利西斯》,伍尔夫《墙上的斑点》;
(美)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3、维克多.雨果——19世纪法国伟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代表。

《炮兽》——浪漫主义长篇《九三年》节选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被称作“法律的命运”)
《海上劳工》(被称作“事物的命运”) (以上称人道主义三部曲),
《笑面人》、《九三年》
4、蒲宁《安东诺夫卡苹果》——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长篇:《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

1933年,“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蒲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5、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伟大作家。

《丹柯》—浪漫主义象征性寓言体短篇小说,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
《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作。

主要作品: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等。

列宁称他“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称《母亲》是部“非常及时的书”。

6、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
《娜塔莎》——长篇《战争与和平》节选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有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长篇小说《复活》、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

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

7、泰戈尔——19-20世纪印度伟大诗人
《素芭》——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代表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小说有长篇:《沉船》、《戈拉》、《家庭与世界》《两姐妹》;
中篇:《四个人》;短篇:《还债》、《弃绝》、《素芭》、《摩诃摩耶》、《人是活着,还是死了?》、《太阳与乌云》
1913年以《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第一人。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8、志贺直哉
《清兵卫与葫芦》——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志贺直哉(1883-1971年),日本著名小说家,被日本评论家誉为“小说之神”。

1904年发表处女作《菜花与少女》。

1910年,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围绕于这个刊物的一些年轻作家与美术家,对当时主张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

志贺直哉为“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白桦派”成为日本现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

9.海因利希·伯尔
《在桥边》——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海因利希·伯尔,德国小说家,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正点到达》(德国“废墟文学”的代表作)、
《小丑之见》(德国“不顺从文学”的重要作品)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等。

1971年发表的《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与一位女士的合影》)是其全部创作的结晶,获次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10、伊塔洛·卡尔维诺——意大利当代最具世界影响的作家之一
《牲畜林》——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抵抗运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通向蜘蛛巢的小径》就是根据这段经历写成的。

不久这部作品得了奖,他就此步入文坛。

卡尔维诺当过新闻记者,后来从事儿童文学编辑工作。

他的主要作品有:《一个分成两半的子爵》、《阿根廷蚂蚁》、《不存在的骑士》等等。

他的作
品独具一格,擅长用童话的方式来写小说。

所以他的小说也可以说是童话。

除了写小说,卡尔维诺还像德国的格林兄弟一样,收集编写民间故事。

卡尔维诺走遍意大利,付出了两年时间的辛勤劳动,终于编写出一部《意大利童话》,这部《意大利童话》可以和安徒生、格林兄弟的童话媲美。

11、斯特林堡
《半张纸》——短篇小说
斯特林堡是瑞典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的作品在瑞典国内被视为宝贵的民族遗产,在其它国家也受到不少人的推崇。

斯特林堡是瑞典自然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欧洲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先驱。

代表作有戏剧《到大马士革去》、小说《红房子》等,他还曾创作了瑞典文学史上优秀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女仆的儿子》(4卷),被认为是“欧洲自然主义剧作的典范”的《朱丽小姐》和《债主》,以描写群岛风光而著名的中篇小说《海姆斯岛上的居民》,以及中篇小说《在海边》等。

12、艾萨克.什维斯.辛格
《山羊兹拉特》——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艾萨克·什维斯·辛格,美国著名犹太作家,1904年,辛格生于当时在沙俄统治下的波兰。

辛格被称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

197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傻瓜吉姆佩尔》、《冤家,一个爱情故事》、
《庄园》、《卢布林的魔法师》、《萧莎》
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因为他有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普遍处境。

13、加西亚.马尔克斯
《礼拜二午睡时刻》——魔幻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马尔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与现实的巧妙结合,以此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审视人生和世界。

这种把现实与幻景溶为一体的创作方法,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

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代表作《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中篇小说《枯枝败叶》《恶时辰》等,短篇小说集《蓝宝石般的眼睛》《格兰德大妈的葬礼》等,电影文学剧本《绑架》等。

14、博尔赫斯——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
《沙之书》——魔幻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博尔赫斯,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被称为是“影响欧美文学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

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律师家庭。

成名作:《小径分岔的花园》(短篇小说)小说特色:叙述干净利落,文字精炼,构思奇特,结构精巧,小说情节常在东方异国情调的背景中展开,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

重要作品: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面前的月亮》《圣马丁牌练习簿》《阴影颂》《老虎的金黄》《深沉的玫瑰》,
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死亡与罗盘》《布罗迫埃的报告》等。

还译有卡夫卡、福克纳等人的作品。

15、弗兰茨·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弗兰茨.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

1904年(21岁)开始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写作,他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只是想用写作来解除内心的苦闷。

主要作品:三部长篇小说《城堡》《审判》《美国》;短篇小说《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等,且生前大多未发表,卡夫卡被公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奠基人),是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

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