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金融中介体系
合集下载
金融中介金融学教学课件5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六章 金融中介
2.贷款 贷款也称放款,是指商业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按照一定的利率贷 放给客户,并约期归还的业务。 (1)按贷款的保障不同,贷款分为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 (2)按贷款对象不同,贷款分为工商贷款、农业贷款和消费贷款。 (3)按贷款期限不同,贷款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六章 金融中介
3.证券投资 证券投资是指商业银行以其资金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各种有价证券
的业务活动。 商业银行投资有价证券的主要对象是信用可靠、风险较小、流动
性较强的政府债券,如美国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总额中,约有60%以 上是联邦政府债券。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六章 金融中介
(三)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第六章 金融中介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1.发行的银行 所谓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 的货币发行机构。 2.银行的银行 (1)集中存款准备金 (2)最后贷款人 (3)组织全国的清算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六章 金融中介
3.政府的银行 (1)代理国库 (2)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 (3)为政府提供特定的信贷支持 (4)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包括外汇、黄金和其他资产形式的国际储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六章 金融中介
(四) 非银行金融机构
1.保险公司 2.证券公司 3.信托投资公司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六章 金融中介
(五) 外资金融机构
目前,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外资金融机构主要有以下两类: (1)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代表处 (2)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的营业性分支机构和法人机构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六章 金融中介
2.贷款 贷款也称放款,是指商业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按照一定的利率贷 放给客户,并约期归还的业务。 (1)按贷款的保障不同,贷款分为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 (2)按贷款对象不同,贷款分为工商贷款、农业贷款和消费贷款。 (3)按贷款期限不同,贷款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六章 金融中介
3.证券投资 证券投资是指商业银行以其资金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各种有价证券
的业务活动。 商业银行投资有价证券的主要对象是信用可靠、风险较小、流动
性较强的政府债券,如美国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总额中,约有60%以 上是联邦政府债券。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六章 金融中介
(三)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第六章 金融中介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1.发行的银行 所谓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 的货币发行机构。 2.银行的银行 (1)集中存款准备金 (2)最后贷款人 (3)组织全国的清算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六章 金融中介
3.政府的银行 (1)代理国库 (2)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 (3)为政府提供特定的信贷支持 (4)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包括外汇、黄金和其他资产形式的国际储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六章 金融中介
(四) 非银行金融机构
1.保险公司 2.证券公司 3.信托投资公司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六章 金融中介
(五) 外资金融机构
目前,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外资金融机构主要有以下两类: (1)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代表处 (2)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的营业性分支机构和法人机构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6章 金融中介体系

行; ➢ 制定和组织实施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负责数据汇总和宏观经济
分析与预测; ➢ 组织协调国家反洗钱工作,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承担
反洗钱的资金监测职责;
我国金融中介体系
➢ 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 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国际金融活动; ➢ 按照有关规定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 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险等业务; ➢ 二是人身保险(life and health insurance)业务,具体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
伤害保险等业务。 ➢ 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上述两类保险业务。
我国金融中介体系
投资基金:我国的投资基金(investment funds)最早产生于20世 纪80年代后期,1987年,中国银行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共同 推出面向海外投资者的基金。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金融中介体系
西方国家金融中介体系的构成
简明概括:众多银行——存款货币银 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 银行机构居支配地位
西方国家的金融中介体系
中央银行和存款货币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
政策性银行: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等为目 标的金融机构,盈利目标居次要地位。
,包括外国独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合资银行、独资财务 公司、合资财务公司。
第四节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并相应地建立了几 个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作为实施这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组织保证。它们是 目前最重要的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简称世界银行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The World Bank),国际开发协会(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IDA)和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IFC)。
分析与预测; ➢ 组织协调国家反洗钱工作,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承担
反洗钱的资金监测职责;
我国金融中介体系
➢ 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 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国际金融活动; ➢ 按照有关规定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 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险等业务; ➢ 二是人身保险(life and health insurance)业务,具体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
伤害保险等业务。 ➢ 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上述两类保险业务。
我国金融中介体系
投资基金:我国的投资基金(investment funds)最早产生于20世 纪80年代后期,1987年,中国银行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共同 推出面向海外投资者的基金。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金融中介体系
西方国家金融中介体系的构成
简明概括:众多银行——存款货币银 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 银行机构居支配地位
西方国家的金融中介体系
中央银行和存款货币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
政策性银行: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等为目 标的金融机构,盈利目标居次要地位。
,包括外国独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合资银行、独资财务 公司、合资财务公司。
第四节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并相应地建立了几 个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作为实施这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组织保证。它们是 目前最重要的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简称世界银行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The World Bank),国际开发协会(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IDA)和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IFC)。
第六章金融中介概述.

3.各类专业银行
(1)政策性银行: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
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为目标的金融机构。
(2)投资银行:专门为工商企业提供证券投融
资服务和办理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3)储蓄银行:专门吸收居民储蓄存款并为
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
(4)不动产抵押银行:是经营以土地、房屋
等不动产为抵押的长期贷款银行。
2.亚洲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
主要包括成员国认缴的股本、借款、发行债券以及某 些国家的捐款等。
3.亚洲开发银行的业务活动
贷款对象是亚太区域发展中成员国,主要用于农业、能 源、运输、通讯和供水等部门。贷款分为普通贷款和 特别基金贷款两种。前者主要提供给经济状况较好的 成员,后者属长期低利优惠贷款,主要对象是较贫穷 的低收入成员。
(4)金融租赁公司: 融资租赁:出租人用资金购置承租人选定的设备,并
按照签订的租赁合同将其出租给承租人长期使用得一 种以“融物”方式实现资金融通目的得租赁形式。
业务范围为:① 融资租赁业务,以及与租赁有关的进出口业务、资信 调查、咨询服务、经济担保等;② 吸收人民币资金,包括政府部门和 企事业单位的委托投资、信托资金、劳保基金、科研基金等;③ 办理 人民币债券发行业务;④ 办理外汇业务,;⑤ 办理经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商务部批准的其他业务。
4.农村信用合作社 城市信用合作社 5.住房储蓄银行 中德住房储蓄银行 6.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专门用于清理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中介机构
7..非银行金融机构
(1)保险公司:(2)信托投资公司 (3)证券机构:(4)金融租赁公司: (5)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6)汽车金融公司 (7)投资基金 (8)汇金公司、中国投资公司
第6章金融中介体系.

第6章金融中介体系.
第6章金融中介体系.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世界银行世界银行主要是向成员国提供长期的优惠贷款。
世界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 会员缴纳的股金。
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特别是发行中长期债券。
出让债权,即世界银行将其贷出款项的债权转让给私人投资者(主要是商业银行,以收回部分资金。
经营中的利润收入。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或亚行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区域性金融机构。
亚洲开发银行的宗旨:通过发放贷款和进行投资、技术援助,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合作。
主要业务:向亚太地区加盟银行的成员国和地区的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境内公私企业以及与发展本地区有关的国际性或地区性组织提供贷款。
1 / 1。
6金融中介体系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Assets management company
华融、长城、东方、信达 分别收购、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 实现不良贷款
以1986年组建交通银行为开始 股份制银行
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 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 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恒丰银行、 浙商银行、渤海银行
P72
P72
3.3全球前1000家银行排名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摩根大通 中国银行 美国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花旗银行 富国银行 汇丰控股 三菱UFJ金融集团
国家 中国 中国 美国 中国 美国 中国 美国 美国 英国 日本
3.4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P73
也称为金融机构、金融中介机构、金融服务业
金融中介 融资中介 保险
间接融资:银行 直接融资: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等
其他金融活动中介:信托、土地、房地产
1.3金融中介的特点
P68
金融中介与一般经济组织有何异同?
共性
追求利润
特性
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 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比值高
经营关系与活动原则: 所支配、营运的资产规模与权益资本的比值高
3.我国金融中介体系
P71
规范提法: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国有商业银行为主 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业经营、分业监督的金融中 介机构体系。
具体构成
中央银行
政策性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其他商业银行
其他金融中介:投资银行、券商;农村和城市信用合 作社;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在华外资金 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
2.2非银行金融机构
华融、长城、东方、信达 分别收购、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 实现不良贷款
以1986年组建交通银行为开始 股份制银行
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 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 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恒丰银行、 浙商银行、渤海银行
P72
P72
3.3全球前1000家银行排名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摩根大通 中国银行 美国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花旗银行 富国银行 汇丰控股 三菱UFJ金融集团
国家 中国 中国 美国 中国 美国 中国 美国 美国 英国 日本
3.4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P73
也称为金融机构、金融中介机构、金融服务业
金融中介 融资中介 保险
间接融资:银行 直接融资: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等
其他金融活动中介:信托、土地、房地产
1.3金融中介的特点
P68
金融中介与一般经济组织有何异同?
共性
追求利润
特性
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 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比值高
经营关系与活动原则: 所支配、营运的资产规模与权益资本的比值高
3.我国金融中介体系
P71
规范提法: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国有商业银行为主 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业经营、分业监督的金融中 介机构体系。
具体构成
中央银行
政策性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其他商业银行
其他金融中介:投资银行、券商;农村和城市信用合 作社;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在华外资金 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
2.2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六章 金融中介概述(简版)

第四节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续3)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 时组建的国际金融机构。 两个附属机构:国际开发协会IDA和国际金融公司 IFC。三者统称世界银行集团。 集团的宗旨: 世界银行的主要业务活动: 国际开发协会的任务: 国际金融公司的主要任务:
第三节 中国的金融中介体系(续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教P130 由国家投资的特定的政策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有四家——华融、长城、东方、信达。 分别收购、管理和处置从工、农、中、建四家国 有独资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
第三节 中国的金融中介体系(续5)
投资银行、券商 教P131
第三节 中国的金融中介体系(续3)
其他商业银行: 均采取股份制形式,有的已上市 P131 以1986年组建交通银行为始点。 除交通银行外,有: 中信银行 中国光大银行 华夏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 广东发展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 招商银行 浦东发展银行 兴业银行 恒丰银行 浙商银行 渤海银行 外资参股国内银行的通路。 以城市命名的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合并组建←城市 信用合作社
第三节 中国的金融中介体系(续2)
国有商业银行: 共有四家: 从计划体制下的统一的只有一家银行的体系演化 而来的。 无论在人员和机构网点数量上,还是在资产规模 及市场占有份额上,在我国整个银行体系中均处 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上的大银行排序中也 处于较前列的位置。教P130 图8-1 主流的见解:实施股份化。现已开始付诸实施。 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第四节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中介概述.pptx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 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 (1)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体系的构成
(2)政策性银行 a.由政府投资设立,根据政府的决
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 银行;并且根据具体分工的不同,服 务于特定的领域。
b.在从事业务活动中,均贯彻不 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竞争、自主经营与 保本微利的基本原则。
体系的构成
(7)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 作社
(8)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 租赁公司
(9)储蓄机构 (10)险公司、投资基金 (11)华外资金融机构
体系的构成
其它金融机构
7.40%
其他商业银行
12.40%
城市商业银行
4.40%
农村信用社
9.60%
国有商业银行
66.20%
2002年一季度末
金融机构多样化的必然性
d. 抵押银行;
e. 储蓄机构;
跨国金融中介
• 随着跨国企业和国际投资的发展,大 商业银行,以及大投资银行、大保险 公司,乃至辅助中介单位,如会计事 务所之类,都全力着眼于全球性的发 展,并形成跨国性的金融机构。
第六章 金融中介体系

二、 金融中介的功能
2010
李中山
一、便利支付结算 二、促进资金融通 三、降低交易成本 四、改善信息不对称 五、转移与管理风险
三、 金融中介体系的结构
2010
李中山
(一)融资类金融中介
融资类金融中介主要是指以 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融资服 务为主的金融机构,包括各 务为主的金融机构, 类商业银行、储蓄银行、 类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信 用合作组织等。 用合作组织等。
商 业银行 中 国 农 业 银 行 中 国 建 设 银 行 交 通 银 行 银行 中 信 实 业 银 行 招 商 银 行
国商 业银行
国 家 开 发 银 行
业银行 中 国 工 商 银 行 中 国 建 设 银 行
……
四、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2010
李中山
(一)国际清算银行
国际清算银行是由英国、法国、意大利、 国际清算银行是由英国、法国、意大利、德 国、比利时、日本的中央银行和代表美国银行 比利时、 界的摩根保证信托投资公司、 界的摩根保证信托投资公司、纽约花旗银行和 芝加哥花旗银行共同组成。 芝加哥花旗银行共同组成。 其初建的目的是为了处理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德国赔款的支付和解决德国国际清算问题。 后德国赔款的支付和解决德国国际清算问题。 隶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联盟” 隶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联盟”。
融资和投资者在二级证券市场上的投资提 供中介服务的金融机构。 供中介服务的金融机构。
(三)保障类金融中介
保障类金融中介主要是指各类保险公司。 保障类金融中介主要是指各类保险公司。 由于社会保障基金如退休基金、 由于社会保障基金如退休基金、失业保险 基金、 基金、医疗保险基金
(四)信息咨询服务类金融中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件而转变为资本主义银行; ✓ 二是按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银行。
起主导作用的是后一条途径。
现代银行的产生
4. 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标志着现代银行制 度的建立。它的正式贴现率一开始就规定为4.5% ~6%,大大低于早期银行业的贷款利率。
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发展和构成
1. 1845年,中国出现第一家新式银行——一家英 国银行。随后至19世纪末,英国的其他银行以及 各帝国主义列强的银行,相继到中国设立了分行。
我国强调分业经营的背景与问题
❖1.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银行业务极为单纯,不 存在分业、混业问题。
❖2. 改革开放,银行业务增多,但经营混乱。
我国强调分业经营的背景与问题
❖ 本来,存贷中介是商业银行本职的认识在我们 这里根深蒂固,而银行经营的紊乱更强化了只 有分业经营才可保证金融健康发展的观念。
❖ 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确立了中国 现阶段严格的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
2. 最初,助长中国自身银行业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社 会条件是:
外贸的发展要求有新式银行进行资金调剂; 兴办工矿交通事业以挽回利权运动的高涨刺激了国
民兴办银行的积极性; 同时,清政府基于财政需要也想兴办银行。
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发展和构成
3. 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 商银行。1904年成立了官商合办的户部银行( 中国银行的前身);1907年设立了交通银行。 同时,民族资本商业银行陆续建立。第一次世界 大战以后,中国的私人银行业有一个发展较快的 阶段。
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发展和构成
4. 1927年以后,在国民党当政期间,系统地开始 了官僚资本垄断全国金融事业的进程。 主要的商业银行,有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 农民银行;有规模较大的“小四行”、“南三行 ”、“北四行”,有大量中小商业银行和地方银 行。
商业银行的作用
1. 传统的概括: (1)充当企业之间的信用中介,这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
❖ 职能分工型模式我们称之为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模式;相对应,全能型模式则称之为混业经营、 混业监管模式。
商业银行的两种类型:职能分工型与全能型
❖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各国商业银行大都经 营多种业务,属全能型、综合型银行。经过1929 ~1933年大危机中的全面性金融危机,不少西方 经人士归咎于银行的综合性业务经营,尤其是长 期贷款和证券业务的经营。
我国强调分业经营的背景与问题
❖3. 分业经营对银行业发展所与生俱来的桎梏以 及加入WTO后面对的新挑战,均显而易见。
改革一揽子法》,即被称为“金融大爆炸(Big
Bang)”的计划。
❖
美日的转变
❖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混业经营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是在一家银行内同时开展信贷中介、投资、信
托、保险诸业务; 一是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把分别独立经营某种
金融业务的公司链接在一起。 ---主流
美日的转变
❖ 一家银行内开展混业经营,均在人事、资金等方 面实施独立的管理,彼此之间设有“防火墙”, 决策分别有各自的严格程序。
现代银行的产生
1.现代银行业兴起于西方。
2. 历史上首先以“银行”为名的信用机构是1580年 意大利建立的威尼斯银行。此后,相继出现冠以地 名的“银行”。 但它们所经营的仍然是以海外贸易和以政府为对象 的高息贷款业务,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工商企业发展 的需要。
现代银行的产生
3. 现代银行体系是通过两条途径产生的: ✓ 一是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
LOGO
货币银行学
第六章 存款货币银行
2021/3/9
安阳师院人文管理学院 杨阳
1
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第三节 金融创新 第四节 不良债权 第五节 存款保险制度 第六节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存款货币银Biblioteka 名称的由来1. 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中介机构,IMF把它们统 称为存款货币银行。
2. 在西方,属于存款货币银行的有商业银行、存款 银行、普通银行等等名称。
❖存款货币银行名称的由来
3. 我国的存款货币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策 性银行中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其它商业银行、城 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 村信用合作社及财务公司等。
古代的货币兑换和银钱业
1. 古代的东方和西方,都先后有货币兑换商和银钱 业的发展。
第二节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并存时期
商业银行的两种类型:职能分工型与全能型
❖ 按经营模式划分,商业银行分为职能分工型银行 和全能型银行。
❖ 所谓职能分工,其基本特点是,法律限定金融机 构必须分门别类各有专司:有专营长期金融的, 有专营短期金融的,有专营有价证券买卖的,有 专营信托业务的,等等。
商业银行的两种类型:职能分工型与全能型
2. 职能主要是:铸币及货币金属块的鉴定和兑换; 货币保管;汇兑。
3. 随着兑换、保管、汇兑业务的发展,聚集了大量 的货币,自然而然地也就发展了贷款业务。这意味 着古老的银钱业向现代银行业的演变。
古代的货币兑换和银钱业
经过宋、元,到明、清两代,钱庄、银号、票号 先后兴起,银钱业有长足发展。但一直未能自我 实现向现代银行业的跨越。
❖ 德国、奥地利、瑞士以及北欧等国则继续实行混 业经营,商业银行可以从事各种期限的存款、贷 款以及证券业务。
美日的转变
❖ 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意 味着废除分业经营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也 标志着西方国家分业经营制度的最终结束。
❖
在此之前,日本于1998年颁布了《金融体系
的货币资本。
(2)充当企业之间的支付中介,由此可加速资本周转。
(3)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这可以扩大社 会资本总额。
(4)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第十四章专门讨论)。
2. 对商业银行作用的概括是多视角的。随着经济环 境的发展变化,观察商业银行作用的视角也不断 交替变换。 新视角较之旧视角无疑有其优越性;但以新视角 简单否定旧视角,难免陷入片面性。 新视角大多是微观视角;只局限于微观视角而忽 视宏观视角,不能获得全面的认识。
起主导作用的是后一条途径。
现代银行的产生
4. 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标志着现代银行制 度的建立。它的正式贴现率一开始就规定为4.5% ~6%,大大低于早期银行业的贷款利率。
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发展和构成
1. 1845年,中国出现第一家新式银行——一家英 国银行。随后至19世纪末,英国的其他银行以及 各帝国主义列强的银行,相继到中国设立了分行。
我国强调分业经营的背景与问题
❖1.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银行业务极为单纯,不 存在分业、混业问题。
❖2. 改革开放,银行业务增多,但经营混乱。
我国强调分业经营的背景与问题
❖ 本来,存贷中介是商业银行本职的认识在我们 这里根深蒂固,而银行经营的紊乱更强化了只 有分业经营才可保证金融健康发展的观念。
❖ 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确立了中国 现阶段严格的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
2. 最初,助长中国自身银行业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社 会条件是:
外贸的发展要求有新式银行进行资金调剂; 兴办工矿交通事业以挽回利权运动的高涨刺激了国
民兴办银行的积极性; 同时,清政府基于财政需要也想兴办银行。
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发展和构成
3. 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 商银行。1904年成立了官商合办的户部银行( 中国银行的前身);1907年设立了交通银行。 同时,民族资本商业银行陆续建立。第一次世界 大战以后,中国的私人银行业有一个发展较快的 阶段。
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发展和构成
4. 1927年以后,在国民党当政期间,系统地开始 了官僚资本垄断全国金融事业的进程。 主要的商业银行,有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 农民银行;有规模较大的“小四行”、“南三行 ”、“北四行”,有大量中小商业银行和地方银 行。
商业银行的作用
1. 传统的概括: (1)充当企业之间的信用中介,这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
❖ 职能分工型模式我们称之为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模式;相对应,全能型模式则称之为混业经营、 混业监管模式。
商业银行的两种类型:职能分工型与全能型
❖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各国商业银行大都经 营多种业务,属全能型、综合型银行。经过1929 ~1933年大危机中的全面性金融危机,不少西方 经人士归咎于银行的综合性业务经营,尤其是长 期贷款和证券业务的经营。
我国强调分业经营的背景与问题
❖3. 分业经营对银行业发展所与生俱来的桎梏以 及加入WTO后面对的新挑战,均显而易见。
改革一揽子法》,即被称为“金融大爆炸(Big
Bang)”的计划。
❖
美日的转变
❖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混业经营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是在一家银行内同时开展信贷中介、投资、信
托、保险诸业务; 一是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把分别独立经营某种
金融业务的公司链接在一起。 ---主流
美日的转变
❖ 一家银行内开展混业经营,均在人事、资金等方 面实施独立的管理,彼此之间设有“防火墙”, 决策分别有各自的严格程序。
现代银行的产生
1.现代银行业兴起于西方。
2. 历史上首先以“银行”为名的信用机构是1580年 意大利建立的威尼斯银行。此后,相继出现冠以地 名的“银行”。 但它们所经营的仍然是以海外贸易和以政府为对象 的高息贷款业务,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工商企业发展 的需要。
现代银行的产生
3. 现代银行体系是通过两条途径产生的: ✓ 一是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
LOGO
货币银行学
第六章 存款货币银行
2021/3/9
安阳师院人文管理学院 杨阳
1
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第三节 金融创新 第四节 不良债权 第五节 存款保险制度 第六节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存款货币银Biblioteka 名称的由来1. 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中介机构,IMF把它们统 称为存款货币银行。
2. 在西方,属于存款货币银行的有商业银行、存款 银行、普通银行等等名称。
❖存款货币银行名称的由来
3. 我国的存款货币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策 性银行中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其它商业银行、城 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 村信用合作社及财务公司等。
古代的货币兑换和银钱业
1. 古代的东方和西方,都先后有货币兑换商和银钱 业的发展。
第二节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并存时期
商业银行的两种类型:职能分工型与全能型
❖ 按经营模式划分,商业银行分为职能分工型银行 和全能型银行。
❖ 所谓职能分工,其基本特点是,法律限定金融机 构必须分门别类各有专司:有专营长期金融的, 有专营短期金融的,有专营有价证券买卖的,有 专营信托业务的,等等。
商业银行的两种类型:职能分工型与全能型
2. 职能主要是:铸币及货币金属块的鉴定和兑换; 货币保管;汇兑。
3. 随着兑换、保管、汇兑业务的发展,聚集了大量 的货币,自然而然地也就发展了贷款业务。这意味 着古老的银钱业向现代银行业的演变。
古代的货币兑换和银钱业
经过宋、元,到明、清两代,钱庄、银号、票号 先后兴起,银钱业有长足发展。但一直未能自我 实现向现代银行业的跨越。
❖ 德国、奥地利、瑞士以及北欧等国则继续实行混 业经营,商业银行可以从事各种期限的存款、贷 款以及证券业务。
美日的转变
❖ 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意 味着废除分业经营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也 标志着西方国家分业经营制度的最终结束。
❖
在此之前,日本于1998年颁布了《金融体系
的货币资本。
(2)充当企业之间的支付中介,由此可加速资本周转。
(3)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这可以扩大社 会资本总额。
(4)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第十四章专门讨论)。
2. 对商业银行作用的概括是多视角的。随着经济环 境的发展变化,观察商业银行作用的视角也不断 交替变换。 新视角较之旧视角无疑有其优越性;但以新视角 简单否定旧视角,难免陷入片面性。 新视角大多是微观视角;只局限于微观视角而忽 视宏观视角,不能获得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