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一鸣惊人

卧薪尝胆,一鸣惊人
卧薪尝胆,一鸣惊人

成语故事讲解

卧薪尝胆一鸣惊人

2014.10.22 李杰

成语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淀,每一句成语都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而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每周“成语故事”栏目又和大家如期见面了。我是四(2)班李老师,在讲解新的成语故事之前我们来复习一下上周所学内容。

(1)闭月羞花: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沉鱼落雁: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2)好,一个词语读两遍,闭月羞花,起。

记住,人们形容女子长得漂亮,往往用“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来比喻。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今天讲解的成语故事是卧薪尝胆一鸣惊人。

1.老师读一遍,同学们各读两遍。

2.请全校同学们齐读两遍。

3.请四五六年级

的同学把今天所学的成语各齐读两遍。一二三年级分别齐读两遍。

2.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1)卧薪尝胆: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尝一尝苦胆。原指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2)一鸣惊人:鸣,鸟叫。一声鸣叫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近义词】一举成名、一炮而红、一步登天、名满天下、不同凡响

3.在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请全校男同学再把每个成语齐读两遍,女同学齐

读两遍。

4.李老师来说意思,你们来猜是哪个成语。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卧薪尝胆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一鸣惊人请全校同学把成语齐读两遍。

5.现在跟随李老师一起来听听有关两个成语的小故事吧。

(1)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临睡前,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以此来提醒自己过往苦日子,要发奋图强,报仇复国。原来吴王夫差发兵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捉来吴国当了马夫,日夜侍候马匹。对于一个君王来说,这实在是非常难堪的。但是勾践暗下决心,一定要恢复自己的国家,所以他没有露出丝毫的抗拒神态,老老实实养马。勾践还装出对夫差忠心耿耿的样子。用心替他驾驭马车,态度谦卑。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就放他回国。勾践回国后,决心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怕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就“卧薪尝胆”,还常自问:“你忘了在吴国的耻辱吗?”勾践又给吴王送去美女西施。吴王夫差就更加只顾吃喝玩乐,无心国政,弄得国家日渐衰弱。经过二十年的充分准备,勾践看时机已经成熟,就在吴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领兵把吴国打得大败。夫差感到很羞愧,举剑自刎而死。

(2)楚庄王一鸣惊人

春秋时期,楚国的储君也就是楚庄王在登基后,为了观察朝野的动态,也为

了让别国对他放松警惕,当政三年以来,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朝廷百官都为楚国的前途担忧。楚庄王不理政务,每天不是出宫打猎游玩,就是在后宫里和妃子们喝酒取乐,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劝谏,他通令全国:“有敢于劝谏的人,就处以死罪!”楚国主管军政的官职是右司马。当时,有一个担任右司马官职的人,看到天下大国争霸的形势对楚国很不利,他就想劝谏楚庄王放弃荒诞的生活,励精图治,使楚国成为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的诸侯霸主。然而,他又不敢触犯楚庄王的禁令,去直接劝谏;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使楚庄王清醒过来的办法。有一天,他看见楚庄王和妃子们做猜谜游戏,楚庄王玩得十分高兴。他灵机一动,决定用猜谜语的办法,在游戏欢乐中暗示楚庄王。第二天上朝,楚庄王还是一言不发,这位右司马陪侍在旁。就在庄王准备宣布退朝的时候,他给楚庄王出了个谜语,说:“奏王上,臣在南方时,见到过一种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岗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只鸟叫什么名呢?”楚庄王知道右司马是在暗示自己,就说:“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在观察民众的态度。这只鸟虽然不飞,一飞必然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必然惊人。你回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楚庄王觉得大臣们要求富国强兵的心情十分迫切,自己整顿朝纲,重振君威的时机已经到来,半个月以后,楚庄王上朝,亲自处理政务,废除十项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刑法,兴办了九项有利于楚国发展的事物,诛杀了五个贪赃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有才干的读书人当官参政,把楚国治理得很好。国内政局好转,于是便发兵讨伐齐国,在徐州战败了齐国。又出兵讨伐晋国,在河雍地区,同晋军交战,楚军取得胜利。最后,在宋国召集诸侯国开会,于是楚国便代替了齐、晋两国,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6.请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把这两个成语分别齐读两遍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齐读。

7.请全校男同学再把每个成语再齐读两遍,女同学齐读,全校同学齐读。

好,今天的“成语故事”讲解就到这里。谢谢同学们的收听,我们下周再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