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化学平衡

合集下载

第七章 化学平衡与平衡原理 第三节 有关平衡常数的计算

第七章  化学平衡与平衡原理 第三节 有关平衡常数的计算

(573.15K 298.15K) 101.97kJ mol 1
rSm (573.15K) rSm (298.15K)
573.15K rCp,m dT T 298.15K
219.23J mol 1 K1 42.87J mol 1 K1 ln 573.15K
298.15K
解:
Ag2S(s) +H2(g)
初始 1.0
x
平衡 0
x-1.0
2Ag(s) + H2S(g)
0
0
2
1.0
K = PH2S/P PH2 /P
=
nH2S nH2
=
1.0 x-1.0 = 0.36
x= 3.8 (mol)
2023/2/20
14
(一)根据已知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相关未知反应的平 衡常数
●多重平衡规则 当几个反应式相加(或相减)得到另一反应式
时,其平衡常数等于几个反应平衡常数的乘积(或商)
●原因 G之间为加减关系
●应用 用已知反应的平衡常数,求得其他反应的平衡常数
2023/2/20
3

(1) N2 (g) O2 (g)
(2) 2NO(g) O2(g)
K1
r
H
m
(T2
-
T1 )
RT1T2
2023/2/20
9
例:已知下列反应
Fe(s) + CO2(g)
FeO(s) + CO(g); 标准平衡常数为K1
Fe(s) + H2O(g)
FeO(s) + H2(g); 标准平衡常数为K2
在不同温度时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值如下:
T/K K1 K2 973 1.47 2.38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习题)()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习题)()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7.2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考点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mol·L1、mol·L1、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为mol·L1,O2为mol·L12为mol·L12为mol·L13、SO3均为mol·L121.B[解析] 由题中数据及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则平衡时0<c(SO2) mol·L1、0<c(SO3) mol·L1,则A、C错误,B正确;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不可能同时减小,一个浓度减小,另一个浓度一定增大,D错误。

2.一定温度下,将2 mol SO2和1 mol O2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达到反应限度时,SO2和SO3的分子数一定相等B.任意时刻,SO2和SO3物质的量之和一定为2 mol的消耗速率等于O2的生成速率时,达到反应限度2D.达到反应限度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2.B[解析] 达到反应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SO2和SO3的分子数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反应中SO2与SO3的化学计量数相等,二氧化硫的消耗量与三氧化硫的生成量相等,故SO2和SO3物质的量之和一定为2 mol,故B正确;SO2的消耗速率等于O2的生成速率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达到反应限度后,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D错误。

3.在1 L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2O5,发生如下反应:O2(g)反应1:N2O5(g)N2O4(g)+12ΔH kJ·mol1反应2:N2O4(g)2NO2(g)ΔH kJ·mol1现有下列情况: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②气体压强保持不变;③气体的平均摩尔质保持不变;⑤O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⑥v正(N2O4)∶v逆(NO2)=1∶2。

基础化学-第七章-化学平衡cz精品PPT课件

基础化学-第七章-化学平衡cz精品PPT课件

对于气体反应,经验平衡常数一般用平衡时 各气体的分压来表示:
N2 (g) 3H2 (g) 2NH3(g)
Kc
[NH3 ]2 [N2 ][H2 ]3
Kp
( pNH3 )2 ( pN2 )( pH2 )3
aA(g) bB(g) gG(g) hH(g)
Kp
( pG )g ( pH )h ( pA )a ( pB )b
注:用[ ]代表平衡浓度,c 代表起始浓度或 未达到平衡时的浓度。
N2O4 (g) 2NO2 (g)
可用不同的方法建立这个平衡:373K
不论反应的初始浓度如何,不管反应是从 正向开始还是逆向开始,最后均达到平衡。
1. 经验平衡常数 (Kc和Kp)
在给定的温度下,不管浓度如何变化,比值
均为一个常数。
(Pa)n
若把浓度、分压均除以标准状态浓度(c)或 标准压力(p),则得相对浓度和分压,此时平衡 常数为标准平衡常数 (K),无单位。
aA(aq) bB(aq) gG(aq) hH(aq)
K θ ([cGθ])g ([cHθ])h ([cAθ])a ([cBθ])b
物质标准态浓度 c = 1 molL-1
Kc
[NO2 ]2 [N2O4 ]
当温度变化时,比值随之改变。
Kc的值首先取决于化学反应的性质,其次是 反应温度,与浓度、压力无关。
对于一般可逆反应:
aA bB gG hH
[G ]g [H]h Kc [A]a[B]b
Kc为给定温度T下的浓度平衡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 成物的浓度的计量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与反 应物的浓度的计量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之比为 一个常数。
2NO2 (g) N2O4 (g)

第七章 第二节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

第七章  第二节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

考点(一) 化学平衡状态 【精讲精练快冲关】[知能学通]1.可逆反应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化学平衡的建立[题点练通]1.(2019·223的18O2,经足够长的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18O只存在于O2中B.18O只存在于O2和SO3中C.某个二氧化硫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66D.三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82解析:选C由于2SO2+O22SO3为可逆反应,故18O存在于O2、SO3、SO2中,故A、B项错误;SO2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64或66或68,C项正确;SO3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80或82或84,D项错误。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A.Z为0.3 mol·L-1B.Y2为0.4 mol·L-1C.X2为0.2 mol·L-1D.Z为0.4 mol·L-1解析:选A若X2完全转化为Z,则X2、Y2、Z的浓度分别是0 mol·L-1、0.2 mol·L-1、0.4 mol·L-1;若Z完全转化为X2、Y2,则X2、Y2、Z的浓度分别是0.2 mol·L-1、0.4 mol·L -1、0 mol·L-1;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所以0<c(X)<0.2 mol·L-1,0.2 mol·L2-1<c(Y)<0.4 mol·L-1,0<c(Z)<0.4 mol·L-1。

第七章第二讲 化学平衡状态

第七章第二讲 化学平衡状态
Δ H<0,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v逆(N2)=v正(H2)
Si3N4(s)+12HCl(g)
)
B.v正(HCl)=4v正(SiCl4)
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c(N2)∶c(H2)∶c(HCl)=1∶3∶6
题组二 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
解析:选AC
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系数比可知A项叙述 表示v(正)=v(逆),表示反应达到平衡态;B项均表示正反应,
增大 。 浓度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逐渐______
③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______ 相等,此时反应物、生成物 的浓度均保持 ______ 。 不变
(2)v-t图描述建立过程如图
(3)概念
相等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_____ ,反应
体系中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_ 保持不变的状态。 浓度
3.对于 (1)若N2、H2、NH3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是否达到平 衡状态?平衡状态的达到是否意味反应停止了? (2)若某一时刻,v正(N2)=v逆(NH3),此时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若 3v正(N2)=v正(H2)呢?
(1)是达到平衡状态,达到平衡状态反应并未停止。
(2)v正(N2)=v逆(NH3)时未达到平衡状态。因为对于同一反应用 不同反应物表示反应速率时,反应速率与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 化学计量数成正比。v正(N2)=v逆(NH3)时,正、逆反应速率并 不相等,而是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时应为2v正 (N2)=v逆(NH3)。3v正(N2)=v正(H2)时也未达到平衡状态。因 为N2和H2都是反应物,在反应的任何时段都会有3v正(N2)=v
起始浓度(mol·L-1) 0.1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讲义)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讲义)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考点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1.可逆反应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中,当正、逆反应速率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保持不变,即体系的组成不随时间而改变,表明该反应中物质的转化达到了“限度”,这时的状态称之为化学平衡状态。

(2)建立过程: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

反应过程如下:以上过程可用如图所示:(3)化学平衡特点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两种方法①动态标志(v正=v逆≠0)a.同种物质同一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

b.不同物质必须标明是“异向”的反应速率关系。

如a A+b B c C+d D,v正(A)v逆(B)=ab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②静态标志(各种“量”不变)a.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或浓度不变。

b.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等)不变。

c.温度(绝热容器)、压强(化学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或颜色(某组分有颜色)不变。

总之,若物理量由变量变成了不变量,则表明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若物理量恒为不变量,则不能作为平衡标志。

[学科能力提升]“一边倒”法判断可逆反应中物质的浓度取值(1)完全转化到“”的右侧,求出生成物的最大值,反应物的最小值,此时反应物可能为0,也可能不为0。

(2)完全转化到“”的左侧,求出反应物的最大值,生成物的最小值。

(3)据(1)(2)得出各物质的浓度的取值范围进行讨论。

[核心素养提升]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两方法和两标志1.两方法——逆向相等、变量不变(1)逆向相等:反应速率必须一个是正反应的速率,一个是逆反应的速率,且经过换算后同一种物质的减少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

(2)变量不变:如果一个量是随反应进行而改变的,当不变时为平衡状态;一个随反应的进行保持不变的量,不能作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2.两标志——本质标志、等价标志(1)本质标志:v正=v逆≠0。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节 化学平衡状态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节  化学平衡状态



二、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状态是在一 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对 于可逆反应aA+bBcC+dD,在一 定温度下,无论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如何,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________除以 ________为一个定值。我们把这个定 值称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 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K 值越大,表示正向反应进行得 ________;K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 ________。




●案例精析 【例1】 (2009·宁波模拟)可逆反应: 2NO2(g)2NO(g)+O2(g),在体积 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 志是 (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 为2∶2∶1的状态


一、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的建立 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 的变化表示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如图 所示。 2.化学平衡的本质 正反应速率________逆反应速率。




3.化学平衡的特征 (1)逆:研究的对象必须是________。 (2)动:化学平衡是________平衡,即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仍 在继续进行。 (3)等:正反应速率________逆反应速 率,即v(正)=v(逆)≠0。 (4)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 量________。 (5)变:改变影响平衡的外界条件,平衡 会________,然后达到新的平衡。






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 数 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 C.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 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 变化 答案:D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7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节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7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节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课件新人教版

图中:E1 为__正__反__应__的__活__化__能______,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 为___E_3______,反应热为__E_1_-__E_2____。
③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之间能够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
(2)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1.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能够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所 以反应速率增大( × ) 2.N2(g)+3H2(g) 2NH3(g) 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 温度,反应速率 v(H2)和 H2 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 ) 3.往锌与稀硫酸反应混合液中加入 NH4HSO4 固体,反应速 率不变( × ) 4.对于反应 2H2O2===2H2O+O2↑,加入 MnO2 或降低温 度都能加快 O2 的生成速率( × )
考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方法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_反__应__物__浓__度__的__减__少__或_生__成__物__浓__度__的__增__加_ 来表示。
2.表达式
v=ΔΔct,单位:_m_o_l_·_L_-_1_·__s-_1_或___m__o_l·_L_-_1_·__m__in_-。1 如密闭容 器中,合成氨的反应 N2+3H2 2NH3,开始时 c(N2)= 8 mol·L-1,2 min 后 c(N2)=4 mol·L-1,则用 N2 表示的反应 速率为__2_m__o_l·__L__-_1·__m__in__-_1 ___。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 1 节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考纲要求】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能正确计算
化学反应的转化率(α)。 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了解 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 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 律。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 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活度商。由上式写成 rGm rGm RT ln Q
热力学平衡常数
当反应达平衡时, B B r Gm 0 ,各组分的相对活度即为反应
B
达平衡时的相对活度,化学反应定温式为
BB
B
RT
ln
aGg aHh aAa aDd
0

B
BB
RT ln aGg aHh aAa aDd
(4-2a)
因为是微小变化,反应进度处于0~1 mol之间。
G
( )T , p
0
反应自发向右进 行,趋向平衡
G
( )T , p
0
G
(
)T ,p
0
反应自发向左进 行,趋向平衡
反应达到平衡
6.2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等温方程式
热力学平衡常数 热力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用化学反应等温式判断反应方向
热力学平衡常数
3.标准平衡常数的值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即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与 计量方程的关系
4.对同一反应表示物质的组成的写法不同,获得的 K 值也不同,如
上述反应中 Kp ≠ KC
平衡常数与化学方程式的关系
rG m (T) R TlnK
下标 m 表示反应进度为 1 mol 时的标准Gibbs自 由能的变化值。显然,化学反应方程中计量系数呈 倍数关系,rGm (T ) 的值也呈倍数关系,而 K 值则 呈指数的关系。
使用标准平衡常数的注意事项
理想溶液反应的平衡常数
B B (T ) RT ln xB
稀溶液反应的平衡常数
K xGg xHh xAa xDd
K
xGg xHh xAa xDd
K (cG / c )g (cH / c )h (cA / c )a (cD / c )d
K
(bG / b (bA / b
K
aGg aHh aAa aDd
( pG / p ( pA / p
)g ( pH / p )a ( pD / p
)h )d
K 是以 pB / p 表示的标准平衡常数,为量纲 1 的量。因为 B (T ) 仅
为温度的函数,所以 K 也仅是温度的函数。相应的化学反应等温式为
rGm rGm RT ln Q
(a)
当 1 mol 时:
( rG m ) T ,p BB B
(b )
热力学基本方程
这两个公式适用条件: (1)等温、等压、不作非膨胀功的一个化学反应; (2)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化学势 B保持不变。
公式(a)表示有限体系中发生微小的变化; 公式(b)表示在大量的体系中发生了反应进度等 于1 mol的变化。这时各物质的浓度基本不变,化学势 也保持不变。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G
()T,p
,
B B
B
或 ( rG m )T,p
判断都是等效的。
(rGm)T,p 0 反应自发地向右进行
(rGm)T,p0
反应自发地向左进行,不可能自发 向右进行
(rGm)T,p0 反应达到平衡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G
)T ,p
判断,这相当于 G ~
图上曲线的斜率,
在定温定压下, aA dD gG hH
G
T , p
BB
B
代入 B B RT ln aB 得
BB
B
B (B RT ln aB )
B
B
BB
RT
ln
aGg aHh aAa aDd
因为
B
BB
r Gm 、
BB
B
r Gm,及令 Qa Nhomakorabeag aHh aAa aDd
,Q 称为
其中 Q 是以 pB / p 表示的分压商。
非理想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非理想气体的反应体系,各组分化学势为 B
B
(T )
RT
ln
fB p
用 fB / p 代替了相对活度,那么非理想气体反应体系的标准平衡常数 为 K ( fG / p )g ( fH / p )h
( fA / p )a ( fD / p )d 化学等温式 rGm rGm RT ln Q 中 Q 的是以 fB / p 表示的逸度商
)g (bH / b )a (bD / b
)h )d
使用标准平衡常数的注意事项
6.多相反应的平衡常数 参加反应的各个组分分别处于不同相的化学反应。例如,定温定压下
碳酸钙的分解反应
CaCO3(s) CaO(s) CO2 (g)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aCO3(s)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六章
第六章 化学平衡
6.1 化学平衡的条件 6.2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等温方程式 6.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1 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反应的亲和势
化学反应体系 热力学基本方程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化学反应亲和势
化学反应体系
化学反应体系: 封闭的单相体系,不作非膨胀 功,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设为:
标准平衡常数。
使用标准平衡常数的注意事项
1.标准平衡常数时反应的特性常数,对指定反应, K 的大小是固定
的,不随物质的初始浓度或反应的速度而改变,仅取决于反应的本性,可 逆反应无论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最后都能达到同一平衡状
态,即相应的 K 与反应的方向无关。
2.标准平衡常数是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一个反应的越大,说明可逆反 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完全,反之亦然。
例如:
(1) 1 2H2(g )1 2I2(g )HI(g rGm),22rGm,1
(2) H2(g )I2(g )2HI(gK)2 (K1 )2
理想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对于理想气体反应体系,
B
B
(T )
RT
ln
pB p
用 平 衡 时 各 组 分 的 pB / p 代 替 相 对 活 度 , 可 得
aAdD gG hH
各物质的变化量必须满足:
0 BB B
根据反应进度的定义,可以得到:
d dnB B
dnB Bd
热力学基本方程
d G S d T V d p B d n B
B
等温、等压条件下,
( d G ) T ,p B d n B BB d
(dnB Bd)
B
B
G
()T,pB BB
式中 B B 为一常数,上式右端平衡时的相对活度商也为一常数。
B
用 K 表示,称为标准平衡常数,即
K
aGg aHh aAa aDd
热力学平衡常数
当体系达到平衡,rGm0 ,则
rGm(T)RTlnaaG gA aaaH D hd
K
RTlnK
a
g G
a
h H
a
a A
a
d D
K 称为热力学平衡常数,它仅是温度的函数。在 数值上等于平衡时的“活度商”,是量纲为1的量, 单位为1。因为它与标准化学势有关,所以又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